奧巴馬經典演講稿(精選5篇)
奧巴馬經典演講稿范文第1篇
2008年1月1日,經達馬本人授權,《奧林匹克宣言》的中、英、法文版選擇在北京向世界首次亮相,手稿復印件也開始在中國各城市巡展。
5月19日,《奧林匹克宣言》國際論壇的現(xiàn)場十分熱鬧。這也是在顧拜旦發(fā)表“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演講116周年、國際奧委會公布《奧林匹克宣言》14年后,第一個以《奧林匹克宣言》為主題的國際論壇。
弗朗索瓦?達馬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此時奧運火炬巴黎受阻事件剛過去不久,會后在媒體問及他如何看待這起事件時,達馬微笑著說:“法國人民是友好的,《奧林匹克宣言》來到中國,同樣是為和平而來。”
■“我很高興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奧林匹克――和平,對已經從事外交政治分析工作長達35年的達馬來說,這是不可分割的兩個詞!艾F(xiàn)代政治的根源在于對歷史的分析,顧拜旦很早就做到了這點。這也是我尋找《奧林匹克宣言》的出發(fā)點!边_馬認為,奧運會可以成為致力于世界和平的一種外交形式,這也是當年顧拜旦提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在中國,達馬首先接受到的信息是:這里有一群和他具有相同理念的人。這個來自國際論壇上的發(fā)現(xiàn)讓年邁的達馬異常興奮!皼]來中國之前,這個國家給我的印象是神秘!倍F(xiàn)在,他感覺中國很親切。
“我很喜歡中國,因為這里的人很熱情。”達馬說,他幾乎去過所有的奧運會舉辦城市,中國人是他見過的最熱情的。
在決定把《奧林匹克宣言》的首次公開權放在中國時,達馬還沒有踏上中國的土地,“我很高興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彼诒本┻@樣說。
■美妙的探險歷程
達馬出生于一個聯(lián)姻法蘭西、意大利、西班牙的千年貴族之家,世襲侯爵。 “《奧林匹克宣言》使我走上了一次美妙的探險歷程。”從1990年開始動手尋找這份手稿到2008年在北京公開,弗朗索瓦?達馬對這其中的波折頗多感慨。
1892年11月25日的晚上,巴黎索邦大學大禮堂,29歲的法國男爵顧拜旦在臺上慷慨陳詞。對于當時的許多人來說,這個演講不過是一次一小時的消遣,而歷史卻選擇它作為現(xiàn)代奧運史的起點。
顧拜旦的演講雖然飽含激情,但當時的法蘭西正處在復仇主義的戰(zhàn)爭狂熱中,他提出追求和平的理念與社會現(xiàn)實格格不入!秺W林匹克宣言》未能正式刊發(fā),很快被湮沒,不知去向。
達馬最終在日內瓦找到這份手稿。1994年,該手稿經過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確認為《奧林匹克宣言》。顧拜旦這篇開創(chuàng)性的演講稿終于重現(xiàn)天日。
“它是一件歷史文物,在黑暗中,所有人都沒見過它。突然有一束光照射下來,所有人都看到了。”達馬說,那束光就是北京奧運會。
■奧運是世界的
達馬是法國人,由法國人發(fā)現(xiàn)的《奧林匹克宣言》在法國的土地上首次公開,似乎更合情理。
“這是人類的一份遺產,究竟屬于誰其實并不重要。”達馬并不喜歡被刻意標上國籍的標簽,“奧林匹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那份手稿經歷百年的風雨,紙張已經非常脆弱。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意義,達馬一直小心保管,起初并沒有想要將其公開。2002年,雅典奧組委找到達馬,希望能借助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機這份《奧林匹克宣言》,與此同時,還有來自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一些人士,向達馬表達了同樣的愿望。這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郭凝的法籍華人。
郭凝還有一個身份是巴黎法中友協(xié)常務副主席。她找到達馬:“如果《奧林匹克宣言》通過雅典傳播,它還是沒有走出歐洲;如果《奧林匹克宣言》在美國傳播,它還是沒有走出西方;如果《奧林匹克宣言》通過中國傳播,它將真正走向世界!
奧巴馬經典演講稿范文第2篇
幾場演講的“后遺癥”正在美國持續(xù)發(fā)酵,散播“病原體”的是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夫婦、想當總統(tǒng)的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羅姆尼夫婦以及曾當過八年總統(tǒng)的克林頓,前總統(tǒng)小布什沒湊上熱鬧。
他們的演講吸引了數(shù)以千萬的美國選民,滿場的尖叫聲,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高頻率的笑聲,幾乎和幾千萬臺電視機前的人一起共振。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這些演講視頻,正通過各種視頻網站瘋轉,留言中有羨慕,有嫉妒,還有將美國依然稱為“虛偽”“帝國主義者”的人們的“恨”。
許多人記得視頻中這個場景:音樂響起,第一夫人米歇爾緩緩登場,她身穿的粉色連衣裙,下擺微微泛藍——這是的傳統(tǒng)代表色。500美元的零售價,也是每一位美國中產婦女都能觸摸的價碼,而且,看起來還挺有范兒,比共和黨那些有錢人的著裝差不到哪里去。
這是2023年9月4日的夏洛特市。第一夫人輕嘆、微笑、壓手示意掌聲停下來……她拋出一個又一個包袱,與四年前第一次為丈夫站臺演講時,判若兩人。
那時,米歇爾在第1分07秒就開始舔嘴唇,搖晃身體。1分29秒豎起手指頭。1分49秒做一個黑人RAP歌手的經典手勢。1分55秒,又舔了一下上嘴唇。她表情嚴肅,語速稍快,總是向右偏頭,更像是站在大專辯論賽的直播現(xiàn)場。一年后在倫敦的第一次外交演講更生澀,她居然不停地低頭看稿子,然后“嗯嗯嗯”。
這是助選演講策略的一部分——對女性選民,煽情最奏效。而對白人男性選民,一口氣報出一堆數(shù)字的數(shù)據(jù)帝風格最吃香。想從對手陣營拉票過來,不妨高唱“團結就是力量”。想要獲得更高的現(xiàn)場人氣,那就準備一些現(xiàn)場“砸掛”,就是從會場嘉賓身上找點樂子。
要催淚,也要幽默
米歇爾的煽情敘述,是從回憶家事開始的!拔腋赣H是自來水廠的水泵工,在我和哥哥非常小的時候,他就患有多發(fā)性硬化……很多個清晨,對他來說,起床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米歇爾痛說“革命”家史般的開場姿態(tài),其實最早源自克林頓?肆诸D是最早在政治演講中,用個體經歷來宣傳自己政策和觀點的美國總統(tǒng)之一。這種充滿故事細節(jié),但不一定具有代表性的敘述方式,往往比單純的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更讓人印象深刻。也就是說,它將只有少數(shù)人感興趣的政治議題,變成了人人都能吼一嗓子的卡拉OK。
這很容易博得女性選民的好感。事實上也出自奧巴馬競選總部的策略。鳳凰衛(wèi)視駐美記者張經義說,米歇爾的出現(xiàn)能重新連接奧巴馬與選民的關系。
既是煽情咖,就不妨感性到底,在煽情環(huán)節(jié)中給競爭對手下套是不劃算的。米歇爾在演講中就完全不攻擊奧巴馬的競選對手——共和黨的總統(tǒng)提名候選人羅姆尼。她專打溫情牌,試圖為自己的丈夫爭取到更多的女性選票。
奧巴馬外婆的故事,也成了米歇爾今年演講中的要點。第一夫人將他們形容為美國精神的典型:尊嚴、正派、誠實、感恩、謙卑!拔业母赣H”、“巴拉克的外婆”是這場演講中出場率最高的人物,他們甚至出現(xiàn)在這樣的時候:“考慮經濟復蘇的計劃時,巴拉克想到的就是像我父親和他外婆那樣辛勤工作的美國人。”
搬出兩位老人的戰(zhàn)術頗為奏效,臺下不少女性觀眾淚盈于睫。但只讓演講現(xiàn)場淪陷為憶苦思甜大會,也不是頂級煽情咖的水準——能催淚,也要能逗樂,又哭又笑才是真理。米歇爾也做到了。她說至今仍清楚記得那個“開著輛銹跡斑斑的破車來接我去約會的男人,我?guī)缀醵寄軓能囬T的破洞看到飛逝而過的路面。他把一張從垃圾箱里翻出來的咖啡桌當做自己最了不起的財產,僅有的一雙體面的皮鞋,還比自己的腳小了半號!
這些對奧巴馬窮苦歲月的吐槽,把奧巴馬還原成活生生的人,也成為米歇爾幫助奧巴馬拉票的絕好鋪墊,因為所有的鋪墊最終都只有為“站臺”拉票服務,“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我們的學生貸款賬單合起來比我們的房貸還要高。我們那樣年輕、相愛,還欠著債!薄斑@就是為什么巴拉克努力增加助學金,并保持低貸款利率的原因!
準備一個萬能短語
尼爾森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約有2200萬人通過三大有線電視和美國三家免費電視網觀看了米歇爾的演講,這比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羅姆尼的妻子安·羅姆尼一周前的演講,吸引的觀眾多出約150萬。同樣是在“黨代會”上的拉票演講,安跟米歇爾的初衷是一樣的——走感性路線,爭取女性選民。
“讓我們歡迎下一任的美國第一夫人,安·羅姆尼”。8月28日晚,在共和黨全國大會上,現(xiàn)場音箱傳出這樣的介紹詞。安一襲紅色裙子走上前臺,揮手時,黃金耳墜與右手的黃金手鐲格外顯眼。
很難想象這位烈焰紅唇的金發(fā)女郎已經年過60歲,18個孩子叫她奶奶。一上臺,她就回憶起了少女時代,“與羅姆尼在一場高中生舞會上結識。”
雖然安和羅姆尼的富二代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安仍然試圖打“平民牌”,這是與奧巴馬爭奪中間選民的手段,也是順利承接出“美國夢”概念的固定橋段。
“我的爺爺是一位來自威爾士的礦工,我爸爸六歲時就開始給人家打工刷瓶子,他15歲時移民到美國,在這個國家,他看到了脫離貧困的希望!
演講中,安試圖塑造羅姆尼白手起家的形象,聲稱他并非是靠父母的富家子。但是脫口秀主持人柯南·奧布萊恩略帶調侃地說,“米歇爾說奧巴馬來接她的第一輛車破得能看見地面,羅姆尼用來接安的第一架直升機也是這樣。”
奧巴馬經典演講稿范文第3篇
1756年1月27日,我出生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格特萊第街9號。這里現(xiàn)在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館,但我出生的時候,我們家只是這棟樓的一戶居民,住在四樓。呱呱墜地之后,我最早的記憶就是無比悅耳的音樂聲和姐姐彈琴的背影。在學會說話之前我就能哼唱姐姐彈出的所有曲調,它們在我的腦海里不斷回響,伴隨我喝奶、玩耍,陪我進入美麗的夢境。那個時候,我就已經知道音樂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生命里不能沒有她。
爸爸是個音樂家,我出生時,他在薩爾茨堡大主教的管弦樂隊里擔任第四小提琴已經有十三年了。聽媽媽說,爸爸是來自奧格斯堡的巴伐利亞人。他剛來薩爾茨堡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為天主教修士大會主席、來自顯赫的驛站馬車家族的伯爵作貼身男仆兼音樂師。爸爸對小提琴情有獨鐘,他甚至寫了一本小提琴演奏教學大綱。
我三歲的時候,爸爸開始給七歲的姐姐上鋼琴課。我總是在旁邊聽課,希望快快長大,也能和他們一起玩。我特別喜歡聽兩個音同時按在鍵盤上的聲音,姐姐告訴我那叫和弦。他們下課后我就到琴上去按和弦,每當按出三度和弦,我就會滿意地笑起來,因為這是所有和弦中最好聽的。爸爸覺得我很有天分,就在第二年讓我和姐姐一起上課。我一坐到琴上就不想下來了。爸爸給的功課都是些小步舞曲,我練一下就能完全記住,總是要他不斷地給我新的曲子。爸爸也總是夸我彈得很有節(jié)奏感和樂感,覺得我是個小神童。不久,他又教了我們小提琴和中提琴。于是,我們三個人就能表演獨奏、二重奏和三重奏了,上課變成了開音樂會。
我喜歡爸爸在家里教姐姐和我彈琴、拉琴的樣子。他細心、溫和,臉上總是帶著微笑。我不喜歡他穿上正裝、帶上假發(fā)后,在宮廷和大主教說話時那唯唯諾諾的樣子。我也不太喜歡他寫的音樂,吵吵鬧鬧,嗦嗦,根本不能打動我的心。媽媽告訴我,像爸爸這樣的音樂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住宮廷樂隊的職務,然后是寫一些迎合貴族口味的音樂,爭取在一些場合中演奏,吸引他們來約稿,有了約稿,就有報酬了;像婚禮、生日、加冕禮等約稿音樂要的都是熱鬧,不是打動人心,而且從約稿到演奏的日期往往很近,沒有時間等待靈感;為了這個家,爸爸很辛苦地在經營,我們都要愛他,體貼他,不能對他太挑剔。媽媽也鼓勵我好好跟爸爸學習音樂知識,早日寫出自己喜歡的,能打動人心的音樂。所以,五歲的時候,我在姐姐《娜內爾的音樂書》(Nannerl’s Music Book)寫了第一首樂曲《C大調行板》(Andante in C,K.1a)。當我彈給爸爸聽的時候,他的眼睛發(fā)光了。
1762-1763 慕尼黑-維也納
六歲生日那天,爸爸興沖沖地從宮廷回來,一把抱起我,說:“寶貝,我要帶你去旅行,讓全歐洲都認識你,薩爾茨堡的小神童,我的兒子――沃爾夫岡?阿瑪?shù)聻跛?莫扎特。”圣誕節(jié)過后,我們就出發(fā)了,來到慕尼黑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的宮殿。我和姐姐彈了鋼琴,拉了小提琴,我還唱了歌。國王和大臣們都為我們鼓掌、喝彩,還給了我們珍貴的禮物,爸爸臉上堆滿了笑容。
回家后不久,我們又出發(fā)了。這次,帶上了媽媽,全家一起去首都維也納,到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弗朗茨一世和瑪利亞?特麗莎女王的美泉宮表演。女王聽了我的演奏,居然把我抱了起來,放在她蓋著華麗衣裙的大腿上,然后在我臉上輕輕地吻了一下。她還讓宮中的王子公主們和我一起玩耍。比我大一歲的瑪麗?安托瓦內特公主特別喜歡我,一次,我在宮殿里奔跑時滑倒了,她馬上蹲下來攙著我的手把我扶了起來。她那心疼的眼神把我的心都融化了,我跪下來,請她答應我,長大后做我的妻子。當時,我不明白為什么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長大以后我才知道,公主只會嫁給王子或公爵,不可能嫁給即便是才華蓋世的平民樂師。安托瓦內特公主后來雖然貴為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卻不幸地被暴亂的平民送上了斷頭臺,而我的名字卻成為了音樂的代名詞,和我的作品一起流芳百世。
在皇宮里受寵若驚的過度興奮和無休止的表演、奉承讓我體力透支,得了猩紅熱?祻秃螅跹埼覀內覅⑴c了兩次皇室慶典活動。我的日常生活就是表演、接受禮物、吃山珍海味、和皇公貴族的子弟玩耍,直到圣誕節(jié)后我們才返回薩爾茨堡。這是我童年時代最光輝的一頁,此景一去不復返。
回到家鄉(xiāng),爸爸升職了,成為副宮廷樂師長。他欣喜若狂,和媽媽說這肯定是我在皇宮里的名聲傳到了家鄉(xiāng)才讓他沾上了光。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爸爸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
1763-1766 德國、巴黎、倫敦
七歲那年的6月,爸爸又開始帶我和姐姐游歷歐洲。這次我們先到了慕尼黑,再一次為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三世表演,然后走遍了整個巴伐利亞。8月,我們來到法蘭克福表演。在觀看我們的人群中,有一位十四歲的少年,他后來成為了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他的名字叫歌德。
9月,我們走過科布倫茨、波恩和科隆。11月,我們抵達巴黎。
爸爸在外奔波了好多天聯(lián)系凡爾賽宮,但直到過了圣誕節(jié),我們才受到路易十五和瑪利亞皇后的接見。他們對我們非常友善,送了好多珍貴的禮物。在巴黎,我第一次聽到了法國歌劇和意大利歌劇。很明顯,意大利歌劇比法國歌劇更有市場和地位。我暗自下決心,要努力向爸爸學習作曲,爭取早日寫幾部意大利歌劇,讓他為我驕傲。兩個月后,我們的同胞格林先生為姐姐和我安排了兩場音樂會――不是在宮廷,不是在教會,而是在劇場,巴黎人稱之為“ 公眾音樂會”。在這里,我面對的不再是國王、公爵、皇后、公主,而是衣著簡單又不失體面的普通市民。謝幕時,我感覺觀眾向我投來的眼神中不僅有喜愛,還有仰慕。在他們的歡呼、喝彩中我感覺自己無比尊貴,這種感覺太讓我陶醉了。
帶著滿車的禮物和滿心的歡喜,我們向倫敦進發(fā)。
1764年4月,我們抵達倫敦,英皇喬治三世和索菲亞皇后已經在等候我們的表演了。在白金漢宮,我結識了德國音樂家J.C.巴赫,他是巴洛克時期偉大的J.S.巴赫的小兒子。他非常欣賞我的才華,把我這七歲多的孩子當作音樂同行,向我介紹了音樂在倫敦的現(xiàn)狀:這座城市具有全歐洲最熱衷音樂會的市民,他們對戲劇的熱愛導致他們對四平八穩(wěn)的巴洛克音樂結構不滿,新的音樂應該借鑒戲劇的結構,有一個平靜的開始、激烈沖突的中段以及趨于平和的結尾,這就是奏鳴曲的結構。他還鼓勵我寫一首交響曲,這樣就能對所有的樂器、聲部、音響效果有更好的了解。由于旅途的顛簸和演出的勞累,爸爸倒下了――他的喉頭發(fā)炎,不能講話,我們只好在切爾西休息了幾個月。10月,我們受邀參加了英皇喬治三世登基三周年的慶典,在此期間,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首交響曲《降E大調交響曲》(K.16)。
1765年,剛過了八歲的我被引薦給巴靈頓(Daines Barrington),一位正在為神童做測試的英國科學家。測試是這樣進行的:巴靈頓先生給我一張五聲部的樂譜,其中一行用了意大利中音譜號。我看了一眼,就開始在鍵盤上彈奏起來?次也毁M吹灰之力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他嚴肅的臉龐上閃過一絲驚詫。接著,他給了我一首歌劇中的“情歌”旋律,讓我即興創(chuàng)作。我以詠嘆調的格式即興創(chuàng)作,先是用五六句宣敘調作引子,然后導入“情歌”。那天我有些疲憊,并沒有太多靈感,所以就用了歌劇中詠嘆調最普通的形式――兩段體,在鍵盤上把旋律和伴奏聲部全都彈了出來。巴靈頓先生大聲地稱贊了我。接著,他要求我彈一首憤怒的樂曲。這時,我已經有點興奮了,像在家里和姐姐游戲時那樣調皮起來:先是面部扭曲作痛苦狀,然后把身體俯向鍵盤,雙手邊彈小調和弦,邊把身體慢慢撐起,直到從凳子上站起來,再突然坐下,像是鬼上身。我偷瞄了一下巴靈頓先生,見他瞪著眼睛張著嘴的樣子,我真想撲過去幫他托住下巴。接著,我又拿出一塊手絹蓋住鍵盤,然后在絹上表演蒙鍵演奏。這些伎倆對我來說真是小菜一碟,我還會蒙眼彈琴、反身彈琴、反身錯手彈琴等等?茖W家一邊搖著頭嘖嘖稱奇,一邊不停地在紙上做著記錄。后來他的這份報告被刊登在皇家科學院的《哲學學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上。
爸爸安排了幾場倫敦公眾音樂會,我們有了一些收益。下一站是坎特伯雷(Canterbury)。在那里,我寫了第一首宗教歌曲《G小調贊美詩:上帝是我們的庇護》(God is Our Refuge,K.20)。接著我們途經多佛爾(Dover)和加來(Calais),去了荷蘭;然后又途徑巴黎、瑞士、慕尼黑,回到薩爾茨堡。一路坎坷,爸爸、姐姐和我輪流病倒,姐姐甚至領了最后的圣餐,準備去見上帝了!我得了傷寒,也病危了兩個月。三年半的旅行讓我們積累了很多貴重的禮物――佩劍、絲帶、披肩、鼻煙盒、錦盒等等,都可以開個禮品店了。但爸爸說,現(xiàn)金的收入很少,我們依然是窮人。
1766-1768 維也納-薩爾茨堡
1766年11月,我們回到薩爾茨堡,爸爸覺得應該提高我的作曲水平,尤其是對位。他說,我在倫敦測試的表現(xiàn)雖然已經令人大吃一驚,但實際的水平還很業(yè)余。這次,他要把我打造成真正的專業(yè)作曲家。
為了證明爸爸的心血沒有白費,兩年后,我出色地完成了主教大人欽點的一部古典神秘劇康塔塔。主教大人對我的作品十分欣賞,立即安排了我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劇《裝癡作傻》(K.51)在薩爾茨堡的首演。在此之前,爸爸已經在維也納徒勞奔波了幾個月,卻沒有劇院愿意接受一個十二歲小孩寫的歌劇。這兩年,我們在維也納很不順利,第一年我得了天花,第二年被帝國歌劇院經理人拒絕作品的上演,似乎再也找不到從前的輝煌了,可能是因為我已經過了十歲,不再是一個神童了。爸爸說,他感覺到我出色的表演越來越受到在場音樂家們的嫉妒,擔心他們會用一切手段來阻止我在維也納的發(fā)展。而在故鄉(xiāng)薩爾茨堡,大主教卻因為我的才華賞賜給我宮廷音樂師的頭銜,雖然沒有薪水,但充滿榮耀。
1769-1770 意大利
寫完第一部意大利歌劇,爸爸決定帶我周游意大利,去學習和表演。這是我一生中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旅行,它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結識當代音樂界偉大的同行們。我們父子在1769年底出發(fā),從因斯布魯克到維羅納、曼托瓦和克雷莫納,一路得到學院、宮廷的認可和歡迎。1770年1月,米蘭的倫巴第總督親手奉送我整套梅塔斯塔奇奧的作品全集。梅塔斯塔奇奧是意大利最偉大的正歌劇腳本作家,他的文筆優(yōu)雅,充滿詩意和戲劇性。這份珍貴的禮物仿佛一個寶藏,我忍不住想要挖掘它。我一邊閱讀,一邊譜曲,寫了四首女高音詠嘆調(K.77、K.78、K.79、K.88)。臨走前,我還得到了一份歌劇約稿《彭特國王米特拉達梯》(Mitridate, Re di Ponto)。
1770年4月,我們來到羅馬,正逢天主教圣周。每年此時,西斯廷教堂都要上演意大利人格雷戈里奧?阿列格里(Gregorio Allegri)的圣詩《求主憐憫》(Miserere mei, Deus)。這首以《舊約》“圣詠集”第五十一首“懺悔圣詠”譜寫的無伴奏聲樂曲被梵蒂岡視為圣樂,不允許樂譜外流。我聽了兩次,就把兩個合唱隊、一共九聲部的曲譜全部默寫下來。這首圣詠每年在羅馬的圣周上演已經有一百五十年了,而我是第一個用聽覺記憶把樂譜“偷”出梵蒂岡的人。爸爸看到了我寫的樂譜,激動不已,深深地擁抱了我,并把這好消息寫信告訴了媽媽。
復活節(jié)上,為獎勵我在音樂上的才華,教皇克雷芒十四世(Pope Clement XIV)冊封我為金馬刺騎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1770年10月,我們回到米蘭,籌備我上次在米蘭得到約稿后在旅途中譜寫的歌劇《彭特國王米特拉達梯》的上演。12月,歌劇首演后連演二十一場,獲得圓滿成功。
這部作品的成功和以往的成功不同,米蘭對我的歡迎是對一個年輕的成年音樂家的肯定,而不是對一個神童的寵愛。米蘭,我愛你!
1771-1776 米蘭、維也納、薩爾茨堡
爸爸和我繼續(xù)在米蘭、維也納、薩爾茨堡之間穿梭。1771年3月,我接連收到了米蘭的第二份和第三份歌劇約稿――《路西奧?希拉》(Lucio Silla,K.135)和《解放了的貝圖利亞》(La Betulia liberata,K.118)。8月再到米蘭時,又接到了為公爵費迪南德和瑪利亞公主婚禮慶典的歌劇《阿斯卡尼歐在阿爾巴》(Ascanio in Alba)的腳本。我在米蘭創(chuàng)作、排練、直到10月歌劇的上演。我們父子被公爵奉為上賓。
奧巴馬經典演講稿范文第4篇
根據(jù)路透社報道,英國作家麥克拉姆(Robert McCrum)近期出版的《全球英語:英語如何成為世界語言》(Globish: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Became the World's Language)一書,分析了英文和其他語言的融合,是如何將北京到紐約等地連結起來的。
麥克拉姆的全球英語靈感來自于曾擔任美國IBM全球營銷副總裁的法國人尚保羅奈尼爾(Jean-Paul Nerrière)于1995年創(chuàng)造的名詞。當時奈尼爾列出了1500個采用短句、簡單語法,并結合大量手勢協(xié)助表達的新英文字。麥氏則結合“Global”(全球)與“English”(英文)發(fā)明了“Globish”。
麥克拉姆表示,19世紀“英式英語”為國際主流,到了20世紀“美式英語”躍升為通用語。而在21世紀的今天,“全球英語”的時代來臨了。欲在中國與印度尋覓機會的商務人士,更應好好學習“全球英語”。因為,甚至英文為母語的人士若不會“全球英語”,將處于不利地位。
他認為,若想真正了解“全球英語”,應好好研究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尤其是他的崛起過程與超越國界的語言藝術!皧W巴馬的確是個經典例子。他由來自美國堪薩斯州的母親帶大,住過夏威夷與印度尼西亞,也有肯尼亞血統(tǒng)。不過當他開口時,幾乎不用任何調整就能夠普遍讓人理解!彼f,像是“Yes We Can”便成功席卷全世界。另外,日語學校以奧巴馬的演講稿作為英語教材也是一例。在中國,學習英語有一種相當特殊的方式,被人稱作“克立茲學習法”的“瘋狂英語”(Crazy English),透過大聲朗誦英文建立學生自信心,潛移默化后成績確實大幅提升。此方法迅速傳播開來,目前中國有成千上萬人用此方法學英語。
麥克拉姆表示,他撰寫“全球英語”的興趣來自于2005年爆發(fā)的漫畫抗議事件。2005年9月30日,丹麥《日德蘭郵報》刊載12幅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引發(fā)伊斯蘭世界的強烈不滿。丹麥駐倫敦大使館外聚集大批抗議的阿拉伯移民,他們手舉標語:“言論自由下地獄去吧!”他認為,這個場面極為超現(xiàn)實!笆就耸恐阅軌蚝戏ㄕ驹谀强棺h,就是因為他們反對英美自由主義傳統(tǒng)!弊罱晾实恼慰棺h與希臘的經濟危機抗議,均是用英文標語讓本土議題在國際媒體如BBC或CNN曝光。
奧巴馬經典演講稿范文第5篇
《新時代》是在德意志帝國1878年實行“反社會黨人非常法”背景下出版的,它的出版本身就表現(xiàn)了對政治迫害的反抗;I辦期間,考茨基曾邀請恩格斯參加刊物的工作,由于馬克思患病和外出療養(yǎng),恩格斯擔負起同各國黨的全部通信工作,異常繁忙,因而婉拒了考茨基的邀請。但恩格斯視《新時代》為“無如論如何必須保住三個陣地”的一個,另外兩個是黨的出版社和黨報。馬克思逝世后,他開始為該刊撰稿。
恩格斯作為撰稿人有鮮明的態(tài)度。1885年6月他對黨的主要領導人奧古斯特·倍倍爾表示:要注意那些“向社會主義獻媚的文人和商人”,“在德國,這是一些最危險的人物,所以馬克思和我從1845年起就同他們進行斗爭!884年至1885年,《新時代》刊登了德國法學家和新聞工作者麥克斯·克瓦爾克的幾篇文章,引起了恩格斯的關注。他對馬克思的女兒勞拉·拉法格表示,他是一個“徘徊于我們黨和講壇社會主義者之間邊緣上的五六個青年文人之一,他們竭力避免由于同我們黨接近而產生的風險,但又指望撈到從這種接近中可能得到的一切好處!蓖瑫r,恩格斯也積極為《新時代》介紹撰稿人。他多次寫信給在美國的德國社會人弗里德里!ぷ鬆柛,建議他為《新時代》撰稿,并承諾為他爭取優(yōu)厚稿酬。對于黨內的文藝理論家弗蘭茨·梅林發(fā)表在《新時代》上的作品《萊辛傳奇》,恩格斯不吝溢美之詞,并向倍倍爾建議:“這篇作品在《新時代》上登完后,立即出單行本”。
恩格斯在《新時代》上有力地維護了馬克思的名譽。1886年,奧地利法學家安東·門格爾出版《十足勞動收入權的歷史探討》一書,對馬克思進行了抨擊,恩格斯考慮以《新時代》編輯部文章的形式或編輯考茨基的名義發(fā)表書評,來駁斥門格爾?即幕鶕(jù)恩格爾建議,在1887年《新時代》第2期上發(fā)表了《法學家的社會主義》,對門格爾進行了有力的回擊,恩格斯參與了該稿的寫作。1890年,德國經濟學家路·布倫坦諾責難馬克思似乎在《國際工人協(xié)會成立宣言》和《資本論》第一卷歪曲引用了格萊斯頓1863年4月16日的預算演說中的話,發(fā)表《我和卡爾·馬克思的論戰(zhàn)》的小冊子。作為回擊,恩格斯:P1890年12月在《新時代》雜志上發(fā)表了《關于布倫坦諾contra馬克思的問題》,后來也單獨出版了小冊子。
恩格斯在該刊發(fā)表的文章中,較重要的如《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論早期基督教的歷史》。恩格斯發(fā)表在1890年5月《新時代》4月號上的文章《俄國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前兩節(jié)未經恩格斯同意做了種種修改,對此恩格斯向出版人狄茨提出抗議,使得文章前兩章與第三章按原稿發(fā)表在5月期的《新時代》上。恩格斯還參與了黨內理論問題的論戰(zhàn),針對黨內右翼格·福爾馬爾在土地問題上的觀點,他在1984至1895年《新時代》雜志第1卷第10期發(fā)表了《法德農民問題》,該文成為馬克思主義農民問題的經典文獻。
1891年發(fā)表在《新時代》上的馬克思的名篇《哥達綱領批判》,招致了德國社會國會黨團的不滿,要求對《新時代》進行檢查。對此,恩格斯譏諷道:“在德國社會主義科學擺脫了俾斯麥的反社會黨人法后,又要把它置于一個由社會的機關自己炮制和實施的新的反社會黨人法之下,這實在是一個絕妙的想法!眆51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