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日語課程(精選5篇)

日語課程范文第1篇

一、閱讀課有助于深化日語語言知識

精讀課是日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語言技能主干課、基礎課,其教學目的主要是在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方面為學生打好堅實的專業(yè)基礎,所授內容主要是詞匯、語法、句型等語言構件與會話規(guī)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構筑起來的日語綜合運用能力。正因為在語言要素和技能的傳授上具有綜合性或基礎性,所以最近我國日語教育界陸續(xù)將精讀課改稱為“綜合日語”或“基礎日語”。閱讀課的教學宗旨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閱讀技巧)或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課不應以語言知識的傳授為首要教學任務,如果任課教師上課伊始就解釋語法或要求學生練習句型,在教學理念上則失之偏頗,而學生在閱讀課上只重視記憶單詞、理解語法,亦屬主要學習目的發(fā)生錯位。精讀課和閱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不能偏離正鵠,更不能倒置。但是如果為從文章內容中讀取更多更準確的信息,而逐行逐段甚至逐字逐句認真閱讀課文內容時,閱讀課的確還具有強化、擴充語言知識的亞功能。譬如,在閱讀課中邂逅曾在精讀課上學過、卻記憶模糊的語言知識,此時就能起到加深理解的教學效果?梢赃@樣理解,精讀課是初步接觸和理解單詞、句型等具體語言知識的過程,而閱讀課是對這些語言構件在意義上拾遺補缺、融會貫通,在功能上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在數量上增益擴充、集腋成裘的教學過程。在語言知識的掌握上,精讀課和閱讀課應具備這樣的相銜性和互補性。閱讀是為了讀懂文章,以獲取信息、知識。但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或新的語法現象時,讀者自然要查閱詞典、語法書,或通過其他途徑弄清語言知識方面出現的盲點,而這個過程客觀上能促進讀者增加詞匯量或鞏固語法知識。同時,為了讀懂文章而關注某一生詞或某種陌生語法現象時,有針對性地查閱詞典或語法書籍而掌握語言知識的效果,總比盲目記憶顯得更為牢靠、深刻。在外語學習中,單純死記硬背單詞或語法并非上策。背詞典掌握的單詞,不會實際運用,則是個死的符號,記憶可能會曇花一現、轉瞬即逝?v然是將整部詞典的詞條短時內輸入大腦中,恐怕也只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并不意味著已真正掌握了這些詞匯。包括單詞在內的語言構件的掌握,必須經過接觸、理解、練習、記憶、運用這五個階段。背詞典學習單詞只是接觸、記憶的過程,而缺少在實際語境中理解、練習和運用這一更為重要的認知過程。日語詞匯中存在大量“漢語”(日語中從漢語吸收來的詞語),對于中國人學習日語固然是個捷徑,但也很容易使人望文生義、皮相理解。譬如,日語和漢語中的同形漢語詞,在詞義關系上,有的完全吻合,有的部分吻合,有的大相徑庭,有的在現代詞義上則南轅北轍(比如“娘”等詞)。在這種詞義有相當差距的語言現實條件下,以中國漢語詞義理解外形接近或相同的日語“漢語”,是個危險的學習方法,有時甚至是“陷阱”。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語”,對于中國學生而言,無疑是個雙刃劍,其消極作用不可低估,既干擾著他們對日語詞義的準確理解,又會阻礙其正常日語語言思維的養(yǎng)成。因此,理解、記憶日語中的“漢語”詞匯,很多時候不能“以貌取人”。在閱讀中,低年級學生應使用編纂水平較高的各類《日漢詞典》幫助理解、掌握單詞。到了高年級階段,理解日語詞義,應回歸“原典”,即查閱《広辭苑》、《國語大辭典》等日本原版的權威性“解釋性”詞典,弄清該詞的廬山真面目———真意、本意之后再行記憶和閱讀。況且有些文化內涵深厚的日語“漢語”和“和語”詞匯,只有這些詞典設有專門詞條予以解釋,或只有依靠這些詞典才能捕捉到其真諦。記憶單詞應在具體句子形式或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有了具體的語境作陪襯、作鋪墊,才能更好地凸顯出一個單詞的多義、多用。況且相關具體語境留下的深刻場景印象,以后很容易讓人想起該詞的不同用法。在閱讀課中,通過閱讀純正的日語文章,學生能有機會在具體句子或實際語境中接觸到眾多詞匯、語法現象及豐富的語言特征或表達形式,從而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地掌握到各種日語知識。

二、閱讀課有助于提高日語寫作能力

用語言文字交流思想感情是一個“你來我往”的雙向性信息傳遞過程,一方面要理解(包括聽懂和讀懂)對方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表達(主要包括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自己的思想。在書面表達能力(即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閱讀課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閱讀課,學生不僅能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和閱讀能力,擴充詞匯和語法知識,增加日語以外的各種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能了解到中日文表達習慣的差異,從而掌握準確的日語表述形式。學習外語時,盡管掌握了單詞和語法,但不一定就能掌握外國人的習慣性語言表達方式和句子結構。與掌握單詞、語法等語言構件同等重要的是,要做到能寫會說符合外國人語言思維習慣的句子。對于中國學生而言,用日語表達思想感情,必然要受母語思維定式的影響。語言思維本質上反映著一個民族固有的思維方式和長久的心理積淀,屬于民族文化的深層結構。要消除日語專業(yè)學生漢語式日語表達習慣這一“痼疾”,最佳辦法之一便是讓他們多讀日本人撰寫的經典性文章,在句子中理解詞義、語法,在段落中掌握正確的句子結構和語言表述形式。上閱讀課時,任課教師應提示學生,在日語文章中,從中國人的眼光看越是不可思議的表達方式越是值得重視的日語語言知識增長點。因此,以讀懂日語文章為目的,關注詞語用法、句子結構、段落安排及文章體裁的同時,學生無形中就會受到該文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的影響。如此這般,閱讀的文章多了,自然就會照葫蘆畫瓢,寫作時在詞語用法、表述形式和篇章結構的安排等方面定會進步,就能寫出合格的日語文章了。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寫作屬于書面形式的表達,因此寫作課是外語教學中的主課。因這一課程性質決定,目前很多學校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后才開設此門課程,而不像聽力、會話等其他語言技能課,學生入學伊始就能學到這些課程內容,接受語言技能的訓練。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充分發(fā)揮閱讀課的作用,則能夠把該門課程當做寫作課的基礎或導入,同時也可視為對寫作課的輔教學手段。另外,在閱讀課上任課教師可以合理設問,讓學生筆頭回答,或要求學生筆頭歸納所讀內容或寫出讀后感,這些均為閱讀課對寫作課的有力補充。因此,如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形式,閱讀課則能夠成為寫作課的良好基礎和補充,而寫作課則是閱讀課所學語言知識和文章寫作技巧的運用,是閱讀課部分教學內容的自然延伸和合理展開。

三、閱讀課有助于對日本社會文化知識的掌握

日語課程范文第2篇

一、重慶師范大學日語專業(yè)簡介

筆者任教的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成立于2007年,可以說還是一個處于成長期的朝氣蓬勃的年輕院系。本系在以注重質量、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雖然建系時間尚短,但在科研、學術、師資隊伍、教學成果等方面業(yè)已取得了顯著成績。當然,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重師日語系還存在著諸多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以筆者之拙見,本系在課程設置上還需進一步加以推敲和斟酌。

二、重慶師范大學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現狀

重師日語專業(yè)現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日語精讀、日語聽力、日語會話、日語泛讀、日語寫作、日語翻譯、日本概況、日本文學、日語古文、日語語法、日本文化、日語口譯、論文指導。除此之外,課堂教學之余還額外增設了每周一次的教師輔導學生進行的日語朗讀、背誦訓練。

三、對重慶師范大學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現狀的分析

通觀重師日語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并通過對其教學活動的親身參與,筆者認為還是比較科學合理的,但也的確存在著若干問題和不足。現對其所開設的主要課程逐一進行分析。

日語精讀這門課程貫穿日語專業(yè)教學的整個階段,即是從新生入學開始至畢業(yè)為止,這期間該課程會一直開設。要求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從零基礎開始系統(tǒng)地掌握正確規(guī)范的日語語音、語調、文字、一般通用詞匯、基本句型以及現代日語語法、古典語法基礎知識、功能意念等內容。該門課程強調精講多練,同時著重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日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與實際運用日語這門語言的能力。教學內容包括日語語音、單詞、文章、會話、語法注釋、課后針對性練習以及相關的日語和日本社會小常識。由此可見,日語精讀是一門旨在培養(yǎng)學生日語綜合技能的基礎課程,可以說在日語專業(yè)課程中處于主干地位,并配合和支撐著日語專業(yè)所有相關課程的進行和展開。而正是基于精讀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在高校的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所占的比重歷來都是最大的。這樣的課程設置理念的合理性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將高校日語教育界多年來的日語教學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歸納所得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重師日語專業(yè)在課程設置上就十分重視精讀課,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其所占比重都是相當大的。但以筆者拙見,將精讀課在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稍加調整會更加合理。重師日語專業(yè)一年級的精讀課安排為:周一至周五每天授課兩個學時,一周共授課十個學時;二年級和三年級的精讀課安排均為:周一至周五(期間有一天不安排精讀課)每天授課兩個學時,一周共授課八個學時;四年級的精讀課安排為:周一至周五(期間有兩天不安排精讀課)每天授課兩個學時,一周共授課六個學時。筆者認為,應適當降低精讀課在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所占的比重。眾所周知,我國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普遍是以教授者為中心,注重向學習者直接呈現詞匯、語法、句法及語義功能等語言信息,認為詞匯和語法是構成語言的最基本要素,如果沒有將其牢牢掌握,就無法實現語言的交流。但筆者恰恰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犯了一個順序上的錯誤。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每一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獨特而完備的語言文字系統(tǒng),然而在最初的階段,是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更談不上語法,但是卻絲毫不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梢娢淖趾驼Z法只不過是人們在實現交流之后總結衍生出的產物。再者,有誰見過咿呀學語的幼童是先學習文字而后才能說話的?文盲雖目不識丁,卻難道個個都是啞巴無法與周遭的人交流嗎?語言習得的靈魂還是在于模仿,在母語習得的過程中,模仿的作用尤為重要,同樣的,在第二外語習得中模仿的作用也絕不可小覷。比如說,讓一位日語基礎為零的學習者在日本學習日語,較之同樣基礎的在中國本國學習日語的學習者而言,其掌握日語的速度會更快,學習效率會更高,其所習得的日語也會更加標準規(guī)范,更能流暢、準確地使用地道的日語。究其原因,正是在于在日本學習日語的學習者擁有更好的語言環(huán)境,也就是說其周圍所能提供的語言模仿對象更多。當然,純粹依靠模仿而沒有經過系統(tǒng)完整的語音、語法教習而完成的二語習得,學習者可能會由于長期處于有利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其在運用所習得的第二語言時會比較得心應手,在聽和說方面較少存在障礙,但若論及讀寫譯,或者更高層面的擔任教師向學生教授所習得的第二語言,就可能有些差強人意了。由此可見,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模仿的作用不可輕視,而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理解與掌握目標語言的語音、語法句法結構、功能意念等同樣重要,二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而外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灌輸型教學方式、填鴨式和母語化的教學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詞匯、語法、句法及語義功能等語言信息的傳授和導入,對學習者基礎知識的構建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卻很少著力于為學習者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在引導學習者對目標語言進行模仿上做得還相當不夠(比如所開設的外教口語課、會話課等就往往形同裝飾)。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進行日語教學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國內進行高校日語教學時,應該準確拿捏這二者之間的平衡。具體說來,從重師日語系實際情況出發(fā),筆者認為,精讀課作為初級階段教學的主導和基礎課程,在一年級時,其在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應安排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其余的教學時間應主要安排為讓學習者多模仿、多練習、多實踐的專業(yè)課程,如日語聽力、日語會話、日語口譯等;而進入二、三年級后,隨著學習者日語基礎知識構建的逐步完成,精讀課在整個專業(yè)課程中已不再擔任主導角色,其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也應隨之降低,筆者認為安排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會比較合理,當然,其余的教學時間也就應相應地安排為讓學習者所習得的日語進一步得到靈活運用并改善提高的專業(yè)課程,特別是日語聽力和日語會話,應大幅度提高其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進入四年級后,日語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已經結束,學習者也具備了較高水準的日語實際運用能力,同時也面臨著利用所習得日語參加相關工作或繼續(xù)本專業(yè)深造的關口,精讀課在這一階段只是起到鞏固和提升學習者所取得日語學習成效的作用,故筆者認為其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安排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較為合理,而此時教學重心應該轉移到輔助和指導學生如何運用日語就業(yè)或升學上。

日語聽力作為日語學習的主要課程,著重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通過耳聽口述從而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并且能聽懂日本電視以及廣播節(jié)目等,同時了解在各種場合下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而做到能正確精準地理解說話人的意圖。這門課程從大一上期開始就會開設,與精讀課是同步進行的,一般要到大四上期才會結束。筆者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了聽力課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沒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訓練可以代替聽力訓練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特殊地位。重師日語專業(yè)在聽力課教學上十分下功夫,也頗具特色。由一位非常擅長聽力教學的外教專門負責與組織,采用純外教加中國教師輪流授課、定期進行小測驗的模式進行。而歷屆學生在日語能力測試中聽力這一環(huán)所取得的成績都相當不錯,足以證明這一教學模式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筆者愚以為,如果適度增加聽力課在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則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重師日語專業(yè)的聽力課安排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均為:一周授課兩次,共授課四個學時。四年級不再安排聽力課。筆者認為,在一、二年級時,可以將聽力課安排為一周授課四次,共授課八個學時,達到基本與精讀課同步;進入三年級后可以將聽力課安排為一周授課三次,共授課六個學時;而進入四年級階段,依然可以視學生學習狀況或針對部分學生繼續(xù)開設聽力課。

日語會話這門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情景對話的能力,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場景,較熟練地應付口頭交際,并做到語音語調正確、表達順暢、內容豐富有效、實際策略運用恰當。其在日語學習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絲毫不遜于精讀和聽力,也是筆者認為應在日語教學別加以重視和強化的一門課程。重師日語專業(yè)的會話課從一年級下期才開始開設,一周授課兩次,共授課四個學時,而到三年級時就不再安排會話課了。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與會話課本身所擔負的重要使命是極不相稱的,應該將其與精讀課和聽力課同步開設,即在一年級上期開設,且不應過早結束該門課程,最好能開設到四年級,并且應當增加會話課在專業(yè)課程設置中所占之比重,將其安排為一周至少授課三次。

日語泛讀這門課程旨在通過閱讀各種日語原文,包括小說、論文、散文、作文、報道等,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日語專業(yè)學生提高自身日語水平和素養(yǎng)的一門必不可少的輔助課程。重師日語專業(yè)的泛讀課從二年級上期開始開設,一周授課一次,共授課兩個學時,到三年級時不再安排泛讀課。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是比較合理的。

日語寫作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日語進行寫作的能力,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日語寫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并為撰寫畢業(yè)論文和求職信打好基礎。而論文指導則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日語寫作能力的基礎之上,專門針對日語論文寫作而開設的?梢妼τ谌照Z專業(yè)學生而言,這兩門課程雖然不占據主導地位,但也因其實用性而具有開設的價值。重師日語專業(yè)的寫作課和論文指導課均開設一個學期,每周授課一次,共授課兩個學時,寫作課在三年級上期開設,論文指導課在四年級上期開設。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也是比較合理的。

日語翻譯和日語口譯這兩門課程主要是通過講授翻譯理論,并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翻譯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筆譯和口譯技巧,從而為畢業(yè)后從事日語翻譯的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可以使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活用和提升。重師日語專業(yè)的翻譯課開設一個學期(三年級上期),每周授課一次,共授課兩個學時;口譯課開設兩個學期(三年級下期和四年級上期),每周授課兩次,共授課四個學時。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也是比較合理的。

開設日本概況和日本文化這兩門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對日本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等文化方面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有關日本國家的歷史、社會、民俗等基本知識和中日文化關系,更全面地了解日本人及其國家,并懂得國際交往中需要注意的若干禮節(jié),特別是日本人的一些風俗習慣,以及與其交往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為以后的異文化交流及工作做好準備。重師日語專業(yè)的概況課和文化課均開設一個學期,每周授課一次,共授課兩個學時,概況課在三年級上期開設,文化課在四年級上期開設。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也是比較合理的。

日本文學、日語古文和日語語法這三門課程均為日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旨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文學理論知識和具備日語語言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和語言研究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重師日語專業(yè)的古文課和語法課均開設一個學期,每周授課一次,共授課兩個學時,古文課在四年級上期開設,語法課在二年級下期開設。文學課開設兩個學期(三年級下期和四年級上期),每周授課一次,共授課兩個學時。筆者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也是比較合理的。

三、對重慶師范大學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建議

通過對重慶師范大學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現狀的分析思考,筆者在課時安排和內容安排上做出如下建議:首先,在課時安排上,應降低精讀課在課程設置中所占的比重,一年級階段,其所占比重應安排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二、三年級階段,應安排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四年級階段,應安排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與之同時,應增加聽力課和會話課在課程設置中所占的比重,其中聽力課在一、二年級階段,安排為一周授課四次,三年級階段,安排為一周授課三次,四年級階段,可以視學生學習狀況或針對部分學生繼續(xù)開設;而會話課也應與精讀課和聽力課同步開設,并安排為一周至少授課三次。其次,在內容安排上,應視學生課程進度和時間等因素,適當添加諸如日語影視欣賞、日文電腦與文獻檢索、商務日語、旅游日語、日語詞匯學、日本報刊選讀等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同時亦能提高學生日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課程。

教學為本是大學教師的基本責任,但大學教師的社會角色又不簡單等同于一般教師,他是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識分子三種社會角色于一身的,而正是大學教師社會角色的特殊性,要求其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思考得更多。作為高校教師必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不斷總結和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之余認真思考和探索該如何實現人才培養(yǎng)的多層次性、復合性、應用性、可持續(xù)發(fā)展性以及國際性等目標。本文中筆者只是針對所任教大學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作了一些粗淺的探索與思考,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見。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是否行之有效,還有待于接受教學實踐的檢驗,并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得到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應強.大學教師的社會角色及責任與使命[J].教育文化論壇,2023,(02).

[2]秦明吾.關于21世紀大學日語本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03).

[3] 朱慧敏.劉艷梅.經濟國際化趨勢下的外語人才培養(yǎng)理念創(chuàng)新—以山東省為例[J].山東外語教學,2023,(04).

日語課程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財經院校 新建日語專業(yè) 課程設置

一、引言

日語專業(yè)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總體來看已經比較成熟,課程設置趨于合理,但是隨著社會需求的提高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個高校為了求生存紛紛進行了課程設置方面的改革。安徽財經大學日語專業(yè)是在多年二外日語教學和公共外語日語教學的基礎上于2023年獲得批準的新建專業(yè),以我校經濟管理類優(yōu)勢學科為依托,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既精通日語,又掌握英語、經貿知識、商務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但是作為一個新建專業(yè),其在師資力量、辦學時間和經驗等方面受諸多因素的限制,有必要在積極借鑒其他高校成功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適時地修改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更合理的課程設置,增強我校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在就業(yè)中的競爭力。

二、新建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

從現有的文獻資料看,日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主要著力于學生日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汪士忠、樊文瓊等(2003)在通過對日語專業(yè)8屆13個班級的畢業(yè)生和150多家用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所開設課程設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所需的能力培養(yǎng)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聽說訓練和日語實踐能力的建議。劉萍(2023)認為大學的日語專業(yè)不能一味地講述理論知識,應該在不同階段,適當地給學生開設不同的實踐課程,逐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劉斌(2023)則針對高職商務日語課程提出在低年級階段既要給學生打好日語基礎,又要設置適當的商務類課程,大力開展第一、第二課堂活動,將課堂、課外日語活動、日語實訓基地、實習等有機結合起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成學生日語能力的形成。

安徽財經大學新建日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扎實的日語語言基礎、廣博的文化知識、較強的日英漢語言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涉外商務工作能力,能夠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教育、旅游等企事業(yè)單位從事翻譯、教學、研究、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日語人才”。

在借鑒同類高校日語專業(yè)的成功模式和本校商務英語專業(yè)體系的基礎上,2023年和2023年日語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除了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創(chuàng)業(yè)學原理等23個學分的公共基礎課外,學科基礎課和專業(yè)必修、專業(yè)限選課程設置如下:

結合上表,任何語言的學習語音都是基礎,正確的語音語調對于初學者而言尤為重要,所以在第一學期開設語音課是非常必要的。在對2023級及2023級學生的調查中,92.7%的學生認為基礎日語的周學時(8學時)仍稍顯不足,基日作為專業(yè)基礎階段學習的主干課程,通過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詞匯的運用,掌握基本語法并為高級階段學習打基礎;而為了能順利通過專業(yè)八級及日語水平能力測試一級,高級日語在整個大學日語專業(yè)高年級課程設置中占據重要分量,它不但鞏固基礎階段所學,更是結合文化背景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86.7%的學生認為第五、六學期開設周學時(4學時)也稍顯不足,但受總學時的限制需要課外彌補知識量的欠缺。在專業(yè)必修課中,本著“寬口徑”的原則及雙語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英語課程的開設共計10個學分,調查中有87.2%的學生認為英語水平有所提高,26.7%的學生認為課程難度大不適合,37.5%的學生認為二外課時所占比重稍大;在專業(yè)限選課方面,很多同學第一志愿是經管類專業(yè),由于種種原因調劑成日語,因此商務方向的選修人數較多,文化方向因人數不足很多課程開不起來,一些學生的日本文化文學方面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這也是目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設置的不足之處。當然,從國際商法、市場營銷、貿易實務等一些課程的開設來看,充分發(fā)揮了我校財經類學科的優(yōu)勢。

經過兩年的實際教學驗證,我們認識到了老的培養(yǎng)方案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最新的2023年的日語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做了適當調整。課程類別更加細分為通識教育平臺、特色平臺、基礎課平臺、專業(yè)課平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個性化學習平臺和實踐育人平臺,專業(yè)教學時間有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三大部分,在充分考慮學生意愿和總學時的基礎上,將基礎日語1的周學時(8學時)改為10學時,高級日語1、2的周學時(4學時)改為6學時,并增設了中外社交禮儀、企業(yè)管理、實用日語翻譯、旅游日語、電子商務等專業(yè)拓展課,日語文學、語言與文化、日語概說也作為拓展課進行開設,在了解到2023級和2023級學生CET4初次過級率達60%以上后,適當減少了二外英語的學時,將相關課程的10個學分減為4個,優(yōu)化了課程的設置,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結語

總的來說,兩年來的實際教學經驗和教學效果證明了安徽財經大學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雖然存在不足,但總體是比較合理科學的,充分考慮了社會的實際需求,也較好地發(fā)揮了我校的特色,隨著課程設置的不斷完善,日語專業(yè)學科建設將會實現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安麗.從高校日語專業(yè)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落實中探求日語專業(yè)課程改革的途徑[J].山東外語教學,2008(6).

[2]劉萍.應用日語專業(yè)選修課課程體系的設置與研究[J]林區(qū)教學,2023.

日語課程范文第4篇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過程。在學校教育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教學活動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因此要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歸屬于高等院校的高職院校,學習國外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新理念,結合國內校內教學的實際情況,引入“項目課程”這個新理念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一)理論依據和政策支持

教育部也頒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即“新九條”,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靶戮艞l”之第四條“關于課程建設與改革”,要求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yè)能力。馬樹超和范唯在《中國特色高等職業(yè)教育再認識》中提出了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必須重視融入五個要素:產業(yè)要素、行業(yè)要素、企業(yè)要素、職業(yè)要素和實踐要素。這就要求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把這個五個要素都盡量融入到校園建設、課程設置和課堂教學中去。項目課程就包含了“面向生產第一線”“、增強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企業(yè)要素”等思想,這為日語口筆譯課程改革也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政策支持。

(二)課程性質和現實需要

日語口筆譯課程是部分高職院校日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與實際工作崗位和生產管理聯系比較緊密的課程。無論是本科還是高職的日語專業(yè)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前都有一個打基礎的過程,即要先學習綜合日語、日語口語和日語聽力。相對于本科院校日語專業(yè)學生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接下去的課程必須更有趣味性、獨特性、新穎性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項目課程一般都是從“引入型”項目(任務)開始,這是一項注重趣味的、相對簡單完整的工作。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重點學習型”(多個)項目(任務),課程的最后部分是“總結型”項目和任務,教師還會設計多個“逐步成長”的項目任務進行教學。按照這個教學步驟實施的“項目課程”引入到高職日語口筆譯課程又是一個現實必然的選擇。

二、日語口筆譯課程踐行項目課程改革的策略

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能力,然后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最后進入工作崗位,通過實際鍛煉形成職業(yè)能力。高職日語專業(yè)培養(yǎng)的主要是在公司貿易部、業(yè)務部、技術科等部門參與到實際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高技能的職業(yè)人,這決定了高職日語口筆譯課程的定位就是通過實際具體的口譯、筆譯任務提高學生中日文互譯水平、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崗位上所需要的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所以要在日語口筆譯課程的實踐中不斷深化項目課程改革,構建具有“真情實崗”的“項目化”日語口筆譯課程。

(一)設計公司背景的橫縱項目和真實情境

在日語口筆譯的課程實踐中,橫向可以按照“三段式”,即引入、重點學習、總結的三種類型的項目,例如以某公司日語翻譯收到一個接待任務為引入,重點學習的項目就是接待的過程(包括接機、參觀、談判、送機),總結項目可以設為一個筆譯競賽?v向設計上可以有課內和課外兩個模塊,課內一個主項目,若干個子項目,主項目是以學生為某公司日語翻譯為崗位,實際完成某項訂單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主體,任課教師參與指導。課外項目要與課內項目相關互補,由學生分組完成,外教參與指導。在具體完成某個項目的過程中,要設計一些情境來給學生下任務,如正常情境、意外情境、出錯情境、突境等,通過不同情境來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凸顯日語翻譯崗位的工作過程與中日文化

工作過程是在企業(yè)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在實際的有限時間的課堂上,設計與工作崗位一樣的實際項目讓學生獨立或者集體去完成,組長組員擔任不同的崗位角色,負責不同的任務,甚至是任課教師一起參與的實際項目,課后設置實際的項目讓學生去完成?梢园堰@個項目完成的情況作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這樣既保證了課堂項目的豐富和有意義,也鼓勵和督促學生努力去完成課外的項目。項目課程強調“能力本位”,因此日語口筆譯課程項目操作不僅僅是簡單的訓練學生作為日語翻譯的實際操作能力,也要促進日語知識理論學習,例如中日文化差異對比、日本風俗習慣都可以貫徹到口譯和筆譯每個項目的實際操作中。

(三)督促課內外項目的實施和成果展示

在日語口筆譯課程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發(fā)揮一個“幕后操作”的作用,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布置的項目以及所涉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督促學生去完成,這個督促可以采用很多的方式,如課堂獨立發(fā)表、小組展示、提交文字稿、提交視頻等。這樣有教、有練、有合作、有展示的課程對于學生才更具有實用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和可行性。在日語口筆譯項目課程實施的某個階段和最后的階段最好有可展示的成果,或者說是留下完成項目的“痕跡”“,痕跡”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視頻。期末考試可以是競賽項目,如商務筆譯大賽,既是對學生們學習的檢驗也是鼓勵。在學期課程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送給學生一份日語口筆譯課程的“最后的禮物”,這份禮物里有同學們完成任務合作的身影、有學生進步的證明、更有教師對學生今后走上日語翻譯崗位工作的一種支持和期盼。

(四)注重分配與學生匹配的項目任務和師生互動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必須從人自身需要來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興趣愛好、知識、能力等是不同的,因而要發(fā)掘學生的專長和潛力,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樣才能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有個性有專長的人才。學生在將來實際工作崗位上表現出的能力會呈現出很大的等級差別,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方式,戴士弘教授提出了學生有以下幾種等級的能力,即模仿能力、指導能力、討論能力、獨立能力、協(xié)作能力。日語口筆譯課程在分配學生項目時,一方面要訓練所有級別的能力,不能僅滿足低級的“模仿能力”,另一方面要設計合適的項目讓學生的能力盡可能有一個從低到高的逐步提升的可能,在設計的時候適當注意可根據課時的多少用若干個項目串行,訓練學生的單項能力和綜合能力。課堂教學的特點就是集體教育,具有高效、經濟的特點,但教師教授一對多的實踐交往方式也必然存在不能因材施教的局限,所以就需要增加課堂以外的項目內容,以增加師生之間一對一的交流和互動機會。(六)保證項目考核評價的多元化與合理性項目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考核不科學項目的實施是不完整的。可以把考核分為四個部分,課外項目(20%)、課內項目(40%)、平時考核(10%)、期末考核(30%),考核的過程中外教資源可以充分利用,項目評分、組員互評等相結合。在組員和教師對組員的評分過程中,需要有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分,而不是隨意盲目地評分。表3日語口筆譯項目課程的口譯和筆譯評分表

三、日語口筆譯項目課程改革效果分析

日語課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公共日語 人才培養(yǎng)導向 基本技能 實訓體系

現代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對高職公共日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課程體系已經不適應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深化教學改革和變通日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成為目前高職院校的第一要務,高職院校應當建立有高職特色的、有較強社會競爭力的公共日語課程體系。

一、日語人才需求與社會人才培養(yǎng)導向

隨著近年日資企業(yè)在我國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服務外包產業(yè)的興起,長三角地區(qū)對日語服務外包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作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qū),目前有服務外包企業(yè)500多家,其中服務外包日語人才的需求量也較大。

為滿足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各類本科、高職院校紛紛試辦日語類專業(yè),我院針對社會的人才需求現狀,發(fā)現單一以日語為專業(yè)的人才已經漸漸失去競爭優(yōu)勢,專業(yè)技術加外語模式的復合型人才更適合當前社會。對于公共日語課程,我校在日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設計上做出了調整和創(chuàng)新,改變了日語課程學習內容單一的局限性,針對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導向,注重日本的文化、禮儀學習。

二、高職公共日語課程的現狀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弱于本科院校學生,語言的學習相對較為枯燥,公共日語課程并非專業(yè)核心課程,所以學生學習日語的重視度還不夠,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

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該教材對于初學者入門較易,經過不斷修訂和整改,該版本內容偏向于實用性,對于語法的講解還比較模糊,不能滿足學生日語等級考試的需要,所以在課堂上必須針對一定的知識點加以補充。

公共日語教學在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上還是延續(xù)了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教師授課側重于單詞、語法知識的傳授,忽略了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課堂比較枯燥,師生之間的互動不足,課堂上不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公共日語在教學環(huán)境上與公共英語相比起步較晚,學生人數較少,相關的學習和輔導資料也較為匱乏。在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上,公共日語遠遠沒有公共英語形式豐富多樣。

三、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建立特色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必要性

我校鑒于市場的人才需求,提出了“培養(yǎng)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的日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目標契合了對日經濟、技術交流不斷擴大的趨勢,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隨著中國企業(yè)進入國際市場,國際競爭的日益加劇,全國市場的需求都使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日語人才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公共日語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正好契合了社會對日語人才需求的廣泛性。隨著社會對于日語人才需求量的不斷增大,高職院校加強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建設勢在必行。

(二)建設有高職特色的日語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目前的師資普遍年輕化,大多是應屆碩士生,教學模式基本都遵循本科的模式,這樣的模式在高職院校是行不通的,高職院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較欠缺,動手能力較強。因此師資的選擇和培訓極為重要。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學院教學質量提高、學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1.重視專業(yè)帶頭人的建設

公共日語雖并非專業(yè)核心課程,但針對高職院校教師年輕化、經驗不足的現狀,專業(yè)帶頭人的建設工作尤為重要。專業(yè)帶頭人除了必須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之外,還需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目前,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面臨較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科研能力較弱。青年教師從主觀上很想嘗試做科研項目,但苦于沒有一個有科研能力的專業(yè)帶頭人指導。專業(yè)帶頭人必須具備清晰的專業(yè)建設思路,充分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專業(yè)帶頭人的建設工作,也是公共日語課程體系建設的先決條件。

2.重視青年教師自身建設

青年教師作為高職教育的主力軍,其建設工作需要重視,F今正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工作,青年教師自身的建設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青年教師除了要加強自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之外,還要加強師德教育。高職教師面臨的學生群體可能和本科教師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的學習能力,以至于學習興趣都不強,面對這樣的狀況,高職的教師不能夠放任不管,反而應該更有責任心地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合點。應該充分讓高職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勢,形式多變地調動起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才能體現出新時代高職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師德。

當然從教師自身的層面,可能單方面的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提升是不夠的,高職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學的日語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怎樣運用就是青年教師要去研究的一項工作,單一的專業(yè)知識顯然不能滿足高職公共日語的教學目標,青年教師應該每隔一兩年到相關的企業(yè)進行掛職鍛煉,經常和企業(yè)相關人員保持聯系,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學生以后工作中涉及的語言知識。不同專業(yè)的教師在經過充分的企業(yè)掛職鍛煉和調研之后,制定適合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公共日語課程內容,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真正地實現“零公里就業(yè)”。青年教師的建設工作是公共日語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石。

(三)以職業(yè)為導向的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構建

為實現“培養(yǎng)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的日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主要從職業(yè)素養(yǎng)、語言素養(yǎng)和職業(yè)技能三大方面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

經過多方面的企業(yè)調研,企業(yè)目前反饋最多的就是人員的流動性太大的問題,剛剛熟悉了業(yè)務的員工,可能由于更豐厚的薪資報酬而選擇跳槽。我校在經過校企合作之后,確實發(fā)現部分學生存在這樣的情況,因此在公共日語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職業(yè)素養(yǎng)部分必須狠抓。對于職業(yè)素養(yǎng)這一方面也是針對目前行業(yè)的需求,開設IT素養(yǎng)(計算機操作技能)、弟子規(guī)(行為規(guī)范、職業(yè)操守)、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等課程,培養(yǎng)應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語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面,以最基本的“聽、說、讀、寫”進行日語的教學。目前我校有五個專業(yè)方向:信息技術、商務管理、金融、納米生物、數字媒體,公共日語是為這五個專業(yè)提供教學的公共課程。在語言素養(yǎng)這一方面,不能依照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模式,而應結合教師在掛職鍛煉、企業(yè)調研之后,根據各個專業(yè)對于日語人才的行業(yè)需求進行語言素養(yǎng)的教學。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是以職業(yè)素養(yǎng)和語言素養(yǎng)為基礎的,職業(yè)技能方面也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培養(yǎng)不同的職業(yè)技能。如商務管理、金融專業(yè)主要開設商務日語、商務禮儀、商務函電的課程,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信息技術專業(yè)主要開設軟件日文測試式樣書的學習,注重學生的讀寫能力。

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要掌握不同的職業(yè)技能,這些都應該體現在課程體系和教學設計之中,職業(yè)素養(yǎng)、語言素養(yǎng)和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充分體現了以職業(yè)為導向的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構建。

(四)重視建立校內外實訓體系

要構建好一個課程體系,就不能忽視學生的實訓環(huán)節(jié)。實訓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運用的環(huán)節(jié),還是檢驗實際教學效果的環(huán)節(jié)。

實訓環(huán)節(jié)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校內實訓環(huán)節(jié)充分采納、運用了教師掛職鍛煉和企業(yè)調研中所歸納出的要點,由日語教師和日語外教聯合授課,在校內不斷強化學生在工作中熟練運用日語的能力,進行反復的練習、實踐,校內實訓是日語語言知識與職業(yè)崗位要求的高度集成。校外實訓能更準確檢驗校內實訓效果,學生在企業(yè)實訓的過程中,由于有校內實訓作為鋪墊,在校外實訓環(huán)節(jié)中就會更容易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但期間還會發(fā)現一些問題,即校內外實訓的銜接中出現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發(fā)現,除了要解決它,更重要的是做好系統(tǒng)的反饋工作,從而不斷完善校內、外實訓體系,為更好地構建公共日語課程體系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日語人才的就業(yè)要求不斷提高,對高職院校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完善高職公共日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我們只有基于公共日語發(fā)展的現狀,抓住日語人才需求與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導向,有專業(yè)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課程構建,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社會急需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日語人才。

參考文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