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請假條10篇 請假文言文怎么請假條
文言文請假條1
01優(yōu)點:顯得高端
用文言文寫請教條,首先肯定需要一定的文學基礎的,一般人根本是寫不出來的,所以就會顯得特別的高端大氣。
02優(yōu)點:含蓄
往往用文言文寫出來的請教條都比較含蓄,表達的敬意比較明顯,還是非常不錯的。
03缺點:含義
寫的文言文請教條,如果上級**的`理解能力不行,無法理解的話,那就特別的尷尬了,畢竟不是每個人的文學水*都那么高,那么這樣的請假條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
04缺點:被別人嫉妒
當我們用文言文寫請假條,如果被其他同事看到的話,往往會讓別人羨慕的同時,也會產(chǎn)生嚴重的嫉妒心理,產(chǎn)生嫉妒心理是很正常的,畢竟對方寫不出來,這樣子容易讓同事對你敬而遠之。
文言文請假條2
敦敦吾師:
昨夜雨急風驟,風云異色,天氣突變。因吾尚在夢中,猝不及防,不幸受涼!雞鳴之時, 吾方發(fā)現(xiàn)。不想為時已晚矣乎!病毒入肌體,吾痛苦萬分!亦悔昨夜臨睡之,不聽室友之勸
諫,覆加棉被一只,以至此晨之窘境。吾痛,吾悔!無他,惟慟哭爾!室友無不為之動容!
為學大業(yè)之成就乃吾畢生之追求也!又怎可為逃避病痛而荒輟學乎!遂釋然而往學府。 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乃至生不如死之境。纏喘行之,
終究將不支倒地。不得已,而借托友人之臂攙扶,返回吾寒舍!
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非不為也, 是不能也。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
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 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文言文請假條3
敦敦吾師:
昨夜雨急風驟,風云異色,天氣突變。因吾尚在夢中,猝不及防,不幸受涼!雞鳴之時,吾方發(fā)現(xiàn)。不想為時已晚矣乎!病毒入肌體,吾痛苦萬分!亦悔昨夜臨睡之,不聽室友之勸諫,覆加棉被一只,以至此晨之窘境。吾痛,吾悔!無他,惟慟哭爾!室友無不為之動容!
為學大業(yè)之成就乃吾畢生之追求也!又怎可為逃避病痛而荒輟學乎!遂釋然而往學府。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乃至生不如死之境。纏喘行之,終究將不支倒地。不得已,而借托友人之臂攙扶,返回吾寒舍!
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 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 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學生***
敬表
文言文請假條4
操作方法
1、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言文是一種非常完美的字體,它**的不僅是一種字體,而且*的一種文化。
2、文言文從出現(xiàn)到今從未死去,從文言文請假條可以看到現(xiàn)在很多的人依舊熱愛著文言文,更多的關注它,所以它也會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3、文言文是五千年文化的紐帶,是不可能被世人遺忘,更不可能被世人拋棄,從文言文的請假條可以看出,現(xiàn)在文言文又被很多人拿出來了。
4、文言文是有復興之勢的,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大量傳播為文言文的復興帶來了大量的鋪墊,所以文言文現(xiàn)在的發(fā)展是越來越好的。
5、文言文現(xiàn)在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它不是像以前一樣單純的文言文,而是伴隨著很多其他形式的,讓文言文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文言文請假條5
敦敦吾師:
昨夜雨急風驟,風云異色,天氣突變。因吾尚在夢中,猝不及防,不幸受涼!雞鳴之時,吾方發(fā)現(xiàn)。不想為時已晚矣乎!病毒入肌體,吾痛苦萬分!亦悔昨夜臨睡之,不聽室友之勸諫,覆加棉被一只,以至此晨之窘境。吾痛,吾悔!無他,惟慟哭爾!室友無不為之動容!
為學大業(yè)之成就乃吾畢生之追求也!又怎可為逃避病痛而荒輟學乎!遂釋然而往學府。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乃至生不如死之境。纏喘行之,終究將不支倒地。不得已,而借托友人之臂攙扶,返回吾寒舍!
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學生XXX敬表
文言文請假條6
敦敦吾師:
昨夜雨急風驟,風云異色,天氣突變。因吾尚在夢中,猝不及防,不幸受涼!雞鳴之時,吾方發(fā)現(xiàn)。不想為時已晚矣乎!病毒入肌體,吾痛苦萬分!亦悔昨夜臨睡之,不聽室友之勸諫,覆加棉被一只,以至此晨之窘境。吾痛,吾悔!無他,惟慟哭爾!室友無不為之動容!
為學大業(yè)之成就乃吾畢生之追求也!又怎可為逃避病痛而荒輟學乎!遂釋然而往學府。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乃至生不如死之境。纏喘行之,終究將不支倒地。不得已,而借托友人之臂攙扶,返回吾寒舍!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
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學生xx
敬表
文言文請假條7
操作方法
1、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言文是一種非常完美的字體,它**的不僅是一種字體,而且*的一種文化。
2、文言文從出現(xiàn)到今從未死去,從文言文請假條可以看到現(xiàn)在很多的人依舊熱愛著文言文,更多的關注它,所以它也會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3、文言文是五千年文化的紐帶,是不可能被世人遺忘,更不可能被世人拋棄,從文言文的請假條可以看出,現(xiàn)在文言文又被很多人拿出來了。
4、文言文是有復興之勢的,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大量傳播為文言文的復興帶來了大量的鋪墊,所以文言文現(xiàn)在的發(fā)展是越來越好的。
5、文言文現(xiàn)在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它不是像以前一樣單純的文言文,而是伴隨著很多其他形式的,讓文言文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文言文請假條8
先生如晤:
吾,師之徒也,名xx,習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自吾學此,已滿期年,未為校得一金一銀,由是慚愧不已。今幸聞遼寧省集訓,可會天下英豪,共勉于大連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吾已應,顧吾念之,師昔命爾等留言于去時,而今情勢危急矣。須臾不敢怠慢,徒此去當增益吾所不能,盡力而為,以光恩師于天下,耀吾門于四海。若有茍且圖樂、碌碌終日等天地不容之舉,師可治徒之大罪。愿吾師知吾之難也,吾此去時初九,事畢將往天府之國會世外高人,計以廿四而歸。吾有師長張先生為伴,與同門兄弟,恩師不必為吾等多憂,定無身心之患。望恩師諒之,愚徒不勝感激。
乙未臘月初二
學生:于xx
文言文請假條9
敬呈吾師趙公春雨先生者:
學生未料今日此生首次缺課竟出于先生之席,學生三叩謝罪!此三叩之禮可由遞信之人代勞!一俟學生回校,酌情補還。
先生之課于吾意義非凡,吾常期盼先生之課程。蓋因先生滿腹經(jīng)綸,才華滿溢,循循善誘引學生暢游識海,每課學生皆受益匪淺。若非不得已學生決不愿缺先生之課!
今日不及請假即遁走實萬分遺憾也。學生亦知不辭而別是為不敬也,念及恩師**于臺上,滿腹經(jīng)綸恣意揮灑,弟子卻不得當席。每念及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心。然學生若非事出有因,不得不為,定將支耳細聽恩師誨,未敢稍逾。
吾師,三日后乃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是也,我**以孝為大,此乃千年優(yōu)良傳統(tǒng)。故家中母**夜盼望,祖母時時念叨,七位姑姑亦時常催。學生每念及此則歸家之心甚切。皆因高堂在望,盡子女之職,暫遠師訓。學生深知欲成大事者不可思家甚重,然孝字當頭,學生不得不作此忍痛割愛之抉擇也!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為之。非不為也,而不能也,蓋因時間緊迫無暇告假也。如無意外,學生此時已出彭城地界,故先生切勿效蕭何月下追韓信,學生難以承受萬分惶恐。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痛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汝苦,吾亦苦!
但,孝字當頭,敬請諒之!俟吾再見吾師之面,再聽吾師之課,吾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先生信佛,佛語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圣人亦云:君子不強人所難!思趙哥之仁德,念在下之苦衷。望趙哥與圣人比肩,施行仁政,假弟子以時日休養(yǎng)生息。須知曹孟德之詩云:趙公吐哺,天下歸心!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感念趙哥,銘記于心!
學生敬上
張猛
文言文請假條10
學生亦知不辭而別是為不敬也,念及恩師**于臺上,滿腹經(jīng)綸恣意揮灑,弟子卻不得當席。每念及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心。然學生若非事出有因,不得不為,定將支耳細聽恩師誨,未敢稍逾。 吾師了,三日后乃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是也,我**以孝為大,此乃千年優(yōu)良傳統(tǒng)。故家中母**夜盼望,祖母時時念叨,七位姑姑亦時常催。學生每念及此則歸家之心甚切。
皆因高堂在望,盡子女之職,暫遠師訓。學生深知欲成大事者不可思家甚重,然孝字當頭,學生不得不作此忍痛割愛之抉擇也! 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為之。非不為也,而不能也,蓋因時間緊迫無暇告假也。如無意外,學生此時已出彭城地界,故先生切勿效蕭何月下追韓信,學生難以承受萬分惶恐。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痛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汝苦,吾亦苦!但,孝字當頭,敬請諒之!俟吾再見吾師之面,再聽吾師之課,吾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先生信佛,佛語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圣人亦云:君子不強人所難!思趙哥之仁德,念在下之苦衷。望趙哥與圣人比肩,施行仁政,假弟子以時日休養(yǎng)生息。
須知曹孟德之詩云:趙公吐哺,天下歸心!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感念趙哥,銘記于心! 學生 敬上 。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閱讀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1)
——文言文的請假條3篇
文言文的請假條1
敦敦吾師:
昨夜雨急風驟,風云異色,天氣突變。因吾尚在夢中,猝不及防,不幸受涼!雞鳴之時, 吾方發(fā)現(xiàn)。不想為時已晚矣乎!病毒入肌體,吾痛苦萬分!亦悔昨夜臨睡之,不聽室友之勸 諫,覆加棉被一只,以至此晨之窘境。吾痛,吾悔!無他,惟慟哭爾!室友無不為之動容! 為學大業(yè)之成就乃吾畢生之追求也!又怎可為逃避病痛而荒輟學乎!遂釋然而往學府。 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乃至生不如死之境。纏喘行之, 終究將不支倒地。不得已,而借托友人之臂攙扶,返回吾寒舍!
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非不為也, 是不能也。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 汝苦,吾亦苦。〉,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 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學生:xxx
敬表
文言文的請假條2
操作方法
1、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言文是一種非常完美的字體,它**的不僅是一種字體,而且*的一種文化。
2、文言文從出現(xiàn)到今從未死去,從文言文請假條可以看到現(xiàn)在很多的人依舊熱愛著文言文,更多的關注它,所以它也會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3、文言文是五千年文化的紐帶,是不可能被世人遺忘,更不可能被世人拋棄,從文言文的請假條可以看出,現(xiàn)在文言文又被很多人拿出來了。
4、文言文是有復興之勢的,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大量傳播為文言文的復興帶來了大量的'鋪墊,所以文言文現(xiàn)在的發(fā)展是越來越好的。
5、文言文現(xiàn)在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它不是像以前一樣單純的文言文,而是伴隨著很多其他形式的,讓文言文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文言文的請假條3
昨夜嘗有一夢,一白發(fā)叟見于吾前,謂吾曰:“城西十里許,景致異焉,此許有仙人可尋!闭Z罷,老叟飄然而出。旦日,是歲十一月朔。余三人者,載酒肴出游。天未明西行,數(shù)里許,穿小徑,見密林,涉澗。澗水澄明,游魚若空,時風和暢,禽鳥聲無絕。
吾三人力竭,習地依泉而息。須臾,遂聞有洞簫惙然。索其源,見一廟立于山上。未幾,俱馳去,失路,援竹而上。終至廟前,其名曰:丹青廟。吾等甚歡,一道士偕來,七十又奇,素發(fā)如雪,白眉黑須,與眾人甚異。要吾等俱飲,吾等欣然而受。
道士曰:此酒甚奇,倘塵心未絕,雜念繁重者飲之,可去憂養(yǎng)心也;倘修心忘塵者飲之,亦可修仙成果也。吾奇奇之,亦想成仙而絕俗,道士與吾俱齒于市,吾亦隱于山林可好。于是,與道士酣飲,覺酒奇涼味甘。旋覺身輕,成仙也。道士又曰:此酒效可延三日,而絕于俗,汝須宿于此。
所以吾困于酒,無法歸校,愿吾師假吾三日,定還。吾生當鄖首,死當結草,吾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書以聞。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2)
——文言文請假條「」
文言文請假條「」1
敦敦吾師:
昨夜雨急風驟,風云異色,天氣突變。因吾尚在夢中,猝不及防,不幸受涼!雞鳴之時, 吾方發(fā)現(xiàn)。不想為時已晚矣乎!病毒入肌體,吾痛苦萬分!亦悔昨夜臨睡之,不聽室友之勸 諫,覆加棉被一只,以至此晨之窘境。吾痛,吾悔!無他,惟慟哭爾!室友無不為之動容! 為學大業(yè)之成就乃吾畢生之追求也!又怎可為逃避病痛而荒輟學乎!遂釋然而往學府。 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乃至生不如死之境。纏喘行之, 終究將不支倒地。不得已,而借托友人之臂攙扶,返回吾寒舍!
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非不為也, 是不能也。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 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 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學生:xxx
敬表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3)
——文言文請假條菁選
文言文請假條
在*日的學習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你還記得哪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請假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請假條1
吾師親啟:
若夫黃葉辭柯,對金節(jié)而送燠,丹桂浮香,比西風而迎涼,啼猿則聲聲嘯冷,吟蟲則雙雙鳴寒,所以煙障不落,零氛恒周,以至喉如吞炭,口若在湯,而身體肢干,五感七竅,非無輔,車之難,遂成城,池之殃,豈不悲乎?
xx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請假條2
敦敦吾師:
但行至半途,冷風颼颼而來,痛楚襲人。吾淚、涕不禁俱下。
上述誠表,為吾未至學府之緣由。吾師應懂,吾未到校。
是不能也。
汝苦,吾亦苦。〉,病痛不饒人,惜之諒之!如有幸再見吾師面,再聽吾師之課,吾寧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
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xx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請假條3
敬呈吾師xxx先生者:
學生未料今日此生首次缺課竟出于先生之席,學生三叩謝罪!此三叩之禮可由遞信之人代勞!一俟學生回校,酌情補還。
學生亦知不辭而別是為不敬也,念及恩師**于臺上,滿腹經(jīng)綸恣意揮灑,弟子卻不得當席。每念及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心。然學生若非事出有因,不得不為,定將支耳細聽恩師誨,未敢稍逾。
吾師了,三日后乃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是也,我**以孝為大,此乃千年優(yōu)良傳統(tǒng)。故家中母**夜盼望,祖母時時念叨,七位姑姑亦時常催。學生每念及此則歸家之心甚切。皆因高堂在望,盡子女之職,暫遠師訓。學生深知欲成大事者不可思家甚重,然孝字當頭,學生不得不作此忍痛割愛之抉擇也!
吾師應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為之。非不為也,而不能也,蓋因時間緊迫無暇告假也。如無意外,學生此時已出彭城地界,故先生切勿效蕭何月下追韓信,學生難以承受萬分惶恐。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師失一佳徒之痛苦。無吾,汝課索然無味哉!汝苦,吾亦苦!但,孝字當頭,敬請諒之!俟吾再見吾師之面,再聽吾師之課,吾當負荊請罪,自辱其身!嗚呼哀哉!哀哉痛矣!
先生信佛,佛語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圣人亦云:君子不強人所難!思趙哥之仁德,念在下之苦衷。望趙哥與圣人比肩,施行仁政,假弟子以時日休養(yǎng)生息。須知曹孟德之詩云:趙公吐哺,天下歸心!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感念x哥,銘記于心!
xx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4)
——中考文言文復習10篇
中考文言文復習1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恚胍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課文下面注釋:
1、選自《戰(zhàn)國策》。諷,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納,接受。
2、修:長,這里指身高。
3、昳()麗:光艷美麗。
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5、窺鏡:照鏡子。
6、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
7、旦日:第二天。
8、明日:第二天。
9、弗如遠甚:遠不如。
10、美我:認為我美。
11、私:動詞,偏愛。
12、皆以美于徐公:都認為(我)比徐公美!耙浴钡暮筮吺∪チ恕拔摇。
13、四境之內(nèi):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
14、蔽:受蒙蔽,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5、面刺:當面指責。
16、謗譏于市朝: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諫。謗譏,在這里指“議論”,沒有貶意。市朝,公共場合。[來源:]
17、聞:這里是“使……聽到”的意思。
18、時時:不時,有時候。
19、間()進:偶然進諫。間,間或、偶然。
20、期()年:滿一年。
21、朝于齊: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22、戰(zhàn)勝于朝廷: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意思是內(nèi)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zhàn)勝敵國。
文后練習:辨析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視之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4、朝服衣冠,窺鏡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中考文言文復習2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課文下面注釋:
1、《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3、時習:經(jīng)常地復習。
4、說():“悅”的古字,愉快。
5、慍():生氣、發(fā)怒。
6、君子:這里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7、吾:人稱代詞,我。
8、日:每天。
9、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誠,誠實。
11、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12、溫故而知新: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4、殆:有害。
15、女:通“汝”,人稱代詞,你。
16、是知也:這是聰明的。是,此、這。知,通“智”。
17、見賢思齊焉: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
18、弘毅:剛強,勇毅。
19、凋:凋謝。
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文后練習:
把下列各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附加練習
1、閱讀理解。
、龠x文中講學習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谥v學習樂趣的句子是。
、壑v學習態(tài)度的句子依次是
、苤v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句子依次是
2、寫出出自選文的六個成語,并任選其中三個造句或寫話。
成語:
造句或寫話:__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有過不同看法。請你聯(lián)系生**驗,談談自己的觀點。
答案:
1、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p>
、苋瞬恢粦C,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死而后已擇善而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回答時應該要肯定這種說法。從自己的內(nèi)心出發(fā),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
中考文言文復習3
閱讀下面文段《陳勝吳廣**》
二世**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 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夜篝火,狐鳴 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 陳勝、吳廣借次當行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B 會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 會賓客大宴,于廳室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C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乃丹書帛曰
D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把“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3.下列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 陳勝在宗人因雨逾期而面臨被殺厄運之時,決定發(fā)動**,可見他決策的果斷。
B 陳勝能夠看出天下百姓對秦王*和二世繼位的不滿情緒,足見他審時的敏銳。
C 陳勝認為打著扶蘇的旗號并依靠項燕的威望就能復興秦國,足見他某事的睿智。
D 陳勝**錢親自去占卜,置丹書于魚腹,派吳廣篝火狐鳴,足見他處事的周全。
4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5分)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死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1)”歸來倚仗自嘆息中的“倚仗”與詩中哪個詞相照應?“我”嘆息什么?(3分)
(2)“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變現(xiàn)了“我”怎么樣的情感?(2分)
1.【參***】:B
2.【參***】:扶蘇因為多次勸說(秦始皇)的緣故,**派他在外面帶兵。
3.【參***】:C
4.【參***】:
(1)老無力。嘆息的內(nèi)容:自己的苦;周圍人的苦;戰(zhàn)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2)作者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jīng)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zhàn)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一)(10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恚胍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孰視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時時而間進( )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怎么寫
(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譯文:
(2)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譯文: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鄒忌面對妻、妾、客的贊美,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靜思考,由己及君,現(xiàn)身說法,勸說齊王除蔽納諫。
B.齊威王的可貴之處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廣開言路,博采眾議,使齊國在內(nèi)**清明,在外“戰(zhàn)勝于朝廷”。
C.諷喻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文章用鄒忌與徐公比美設喻,從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說服力強。
D.本文剪裁巧妙,詳略得當。開頭詳寫比美,為下**充分的鋪墊,突出了進諫的作用和納諫的效果。
(二)(9分)
祁黃羊去私
晉*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間,*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公曰:“善!庇炙煊弥
國人稱善焉?鬃勇勚唬骸吧圃掌铧S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其誰可而為之/或異二者之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C.國無尉/去國懷鄉(xiāng)
D.孔子聞之曰/不求聞達于諸侯
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善 哉 祁 黃 羊 之 論 也 外 舉 不 避 仇 內(nèi) 舉 不 避 子
3.結合選文,分析“國人稱善”的原因。(3分)
答:
(一)(10分)
1.(1)孰:仔細(2)私:偏愛(3)間:間或,偶然。(每項1分,意思對即可。)
2.(1)(2分)(鄒忌)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徐公美)。關注點:“自視”(看看自己)、“弗如遠甚”(遠遠比不上)。
(2)(2分)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熱鬧)。關注點:“初下”(剛發(fā)布)、“若市”(如同市場)。
3.D“開頭詳寫比美”不對,是詳寫鄒忌與妻、妾、客的對話,以及鄒忌比美后對這些對話的反思領悟。
4.B你(A.任用/行為。C.諸侯國,國家/國都。D.聽說/出名。)
5.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用了1—3條“/”,每對1處給1分;用了四條或四條以上“/”,本題給0分。)
6.一是因為祁黃羊大公無私(或“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2分)
二是因為晉*公從善如流,知人善任(或“聽從祁黃羊的建議,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參考譯文】
晉*公問祁黃羊:“南陽這個地方?jīng)]有長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解狐適合!*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公(稱贊)說:“好!本腿斡昧私夂。過了一段時間,晉*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掌管軍事的官,誰可以任用?”祁黃羊回答說:“祁午適合。”晉*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可任用,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晉*公(又稱贊)說:“好!本腿斡昧似钗。
國人都稱贊這件事。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建議真好啊!他薦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多項選擇題)屬于“隆”性質(zhì)的是( )。
A.寒
B.輕
C.細微
D.臭
E.粗糙
【答案】ABCE
【考點】藏醫(yī)藥
【解析】本題考查三因的性質(zhì)!奥 ,具有粗、輕、寒、細微、硬、動六種性質(zhì)。
中考文言文復習4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并加以解釋。
1、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云、響、景:像云彩、回聲、影子一樣
2、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像對待**一樣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xiàn)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钣靡院,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之。
1、沛公欲王關中 王:**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敵:攻擊
3、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4、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5、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示眼色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2、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3、齊威王欲將孫臏 將:任命……為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1、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作賓客。
2、魚肉百姓 魚肉:以……為魚肉
3、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
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僅僅把親人當作親人,不僅僅把孩子當作孩子。"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chǎn)品、收入
2、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2、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3、生死而肉骨 生:使……復生
4、驚天動地 驚:使……驚奇;動:使……感動
5、可燒而走也 走:使……逃走
七、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兒懼,啼告母 啼:哭著
九、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當形容詞擔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中的"堅""銳",指的是"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兵器"。
1、曉看紅濕處 紅:紅花
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紅:綠葉、紅花。
3、常在于險遠。 險遠:危險而又道遠的地方
中考文言文復習5
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句中的意義往往不同,閱讀時應根據(jù)不同的語境確定詞在句子中的意義,F(xiàn)將初中文言文中常見的多義詞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養(yǎng)(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2、身份低微(**不以臣卑鄙)
備: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2、具備。(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3、準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被:1、影響(被于來世)2、同“披”,穿(皆被綺繡)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zhàn)》)3、出身鄙野(**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畢:1、盡(畢力*險《愚公移山》)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陽樓記》)2、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策:1、馬鞭。(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3、記錄。(策勛十二傳《木蘭詩》)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長:cháng1、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3、長久,健康。(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6、zhǎng,頭領。(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稱之曰能)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懲:1、苦于(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懲罰
馳:1、騎(愿馳千里足)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出:1、發(fā)、起(方其出海門)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4、產(chǎn)生(計將安出)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2、應當。(當獎率三軍《出師表》)3、將要。(今當遠離)4、對著,向著。(木蘭當戶織《木蘭詩》)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6、抵擋。(“銳不可當”)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伐無道,誅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4、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
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2、敵人(蓋以誘敵《狼》)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2、慰問(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zhí)卷端)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惡:1、怎么(惡能無紀)2、厭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發(fā):1、行動、發(fā)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2、發(fā)射(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發(fā)于畎畝之間)4、征發(fā)(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5、開放(野芳發(fā)而幽香)6、發(fā)出(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7、fā,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凡:1、凡是(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2、總共(凡三往)
方:1、見方(方七百里)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分:fēn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2、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4、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3、供養(yǎng)(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2、惡、壞(陟罰臧否)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2、fú,句首發(fā)語詞(夫環(huán)而攻之/且夫人之學)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3、互相(更相慶)4、再、又(更上一層樓)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于亂世)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2、頑固、固執(zhí)(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君子固窮……)
故:1、舊的,原來的(溫故而知新/兩狼之并驅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問之/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3、原因,緣故(公問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雖愚)
顧:1、回頭看(顧野有麥場《狼》元方入門而不顧《世說新語》)2、難道(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3、看望,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觀:1、看(予觀夫巴陵勝狀)2、景色,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中考文言文復習6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關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貧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課文下面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上》。
2、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3、患:禍患,災難。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不可用呢?
7、勿喪:不丟掉。
8、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9、豆:古代一種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10、呼爾而與之:意思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爾,助詞。
11、蹴():用腳踢。
12、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13、萬鐘:這里指高位厚祿。鐘,古代的一種量器。
14、辯:通“辨”,辨別。
15、何加:有什么益處。
16、奉:侍奉。
17、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與,通“歟”,語氣助詞。
18、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鄉(xiāng),通“向”,從前。
19、已:停止,放棄。
20、本心:本性,天良。
文后練習:
說說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附加練習
1、從全文來看,文章開頭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辭方法?作者這樣寫的作用何在?
2、孟子的觀點讓我們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對我們的有什么啟發(f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文中說“此之謂失其本心”,你認為文中能夠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4、文章表現(xiàn)了孟子怎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
5、在作者看來,面對*厚祿而不辯禮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文章闡述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的觀點,讀完此文后你有何見解?
答案
1、比喻。這樣寫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說明了人寧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嚴這一做人原則。
補充典故:(1)志士不飲盜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來之食(3)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3、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窮乏者得我。
4、“義”的重要,在“生”、“利”、“義”的抉擇面前,寧愿放棄生與利而取義,把義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態(tài)度。(舍生取義)----就是文章的觀點
5、失其本心。
6、人生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辨禮義,要有舍生取義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見利忘義,茍且偷生的行徑是不可取的。
中考文言文復習7
文言文閱讀題是中考語文試卷中的抓分點,而文言文板塊的復習呈現(xiàn)出篇目多、知識點繁雜的特點,因而增強文言文復習課的高效性顯得尤其重要。傳統(tǒng)的文言文復習課往往以知識梳理的形式“重炒隔夜菜”,這樣的課堂難以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學生被動地接受、記憶,毫無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言,復習效率低下。要增強中考文言復習的高效性,必須從課前、課中和課**手。
一、高效復習的必要準備――課前“三個把握”有的放矢
二、高效復習的主要陣地――課中“四個步驟”盤活課堂
課中的“四個步驟”即:檢查反饋、小組互學、展示指導、矯正提升。
第一個步驟,是對導學案完成情況和檢查反饋。這可使教師準確地掌握哪些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哪些是沒弄懂的。已經(jīng)掌握的那些是課堂上無需再花時間的;那些是學生沒有弄懂的,是課堂的教學重難點。根據(jù)對教學實踐的觀察發(fā)現(xiàn),文言文重點實詞的解釋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題目,多數(shù)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疑難問題主要集中在重點句子的翻譯、重點句節(jié)奏劃分和文章中心中心思想的表達上。可以確定課堂的教學重難點。
第二個步驟,是針對預習時完成學案過程中所標注出的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互相答疑解惑。教師作為課堂的**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著力于營造課堂***等氛圍,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diào)動學生的良好情緒。課堂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特別是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除了要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關注和學習氛圍營造之外,還應該全班巡視,從學生的討論中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難以解決的共性問題,為下面的展示指導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第三個步驟,是小組互學的成果展示與教師對學法的指導。高效的復習課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但是不排斥教師的精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師生可以直觀地發(fā)現(xiàn)文言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學法指導即精講。如筆者在執(zhí)教《傷仲永》的復習課上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劃分題上錯誤率較高,即進行以下學法指導。首先告訴學生要根據(jù)句子的結構劃分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動賓之間要停頓,狀中之間要停頓,如果只停一處,那么主謂的停頓優(yōu)先,如果要求停兩處,那么再考慮動賓和狀中的停頓;其次,以第一個句子為例,這個句子陳述的是“什么怎么樣”,因而是一個主謂句。其主語是“其文理”謂語是“皆有可觀者”,如果要求停一處,那么應該這樣劃分“其紋理/皆有可觀者”,如果要求停兩處,那么再考慮動賓之間的停頓,應該這樣劃分“其紋理/皆有/可觀者”。
第四個步驟,是對原來學習中存在的錯誤的矯正并在此基礎上得以提升。在《傷仲永》的復習課中,筆者針對學生句子節(jié)奏劃分中存在的錯誤,在展示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訂正該題型下的其他錯題,如對“余聞之也久”這個句子的劃分,通過訂正,進一步鞏固已經(jīng)習得的方法。
三、高效復習的有效保障――課后“一練一查”鞏固效果
復習課離不開練習題。通過精選恰當?shù)念}目做課后練習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障。那么,如何選擇呢?應該注重練習的“質(zhì)”,而非“量”。題海戰(zhàn)術是低效率的,只有精選習題在“質(zhì)”上取勝才算高效。這樣才能“把學生從時間+汗水的應試模式中解救出來,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睡眠、健康、靈性、興趣、發(fā)展還給學生。”(李炳亭)選擇與本地區(qū)中考考點一致的中考真題,不失為精選練習的一個好方法。這些題目有針對性、質(zhì)量高、示范性好。可以說,一份高質(zhì)量的練習是中考文言文高效復習課的有效保障。
此外,文言文的學習離不開積累,積累有賴于記憶。反復的記憶和鞏固是文言文復習的要訣。課后學習小組成員的互查,是對學習效果的跟蹤與鞏固,從而實現(xiàn)文言文高效復習。
中考文言文復習8
中考文言文專題復習
杜襲
后(杜)襲領丞相長史,隨太祖到漢中討張魯。太祖還,拜襲附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徒洛、鄴者,八萬余口。夏侯淵為劉備所沒,軍喪元帥,將士失色。襲與張、郭淮糾攝諸軍事,權宜以為督,以一眾心,三軍遂定。太祖東還,當選留府長史,鎮(zhèn)守長安,主者所選多不當,太祖令曰:“釋騏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遂以襲為留府長史,駐關中。
時將軍許攸擁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君臣多諫:“可招懷攸,共討強敵。”太祖橫刀于膝,作色不聽。襲入欲諫,太祖逆謂之曰:“吾計以定,卿勿復言。”襲曰:“若殿下計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計非邪,雖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闡①乎?”太祖曰:“許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襲曰:“殿下謂許攸可如人邪?”太祖曰:“凡人也。”襲曰:“夫惟賢知賢,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臣聞千鈞之弩不為鼷鼠②發(fā)機,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今區(qū)區(qū)之許攸,何足以勞神武哉?”太祖曰:“善!彼旌駬嶝,攸即歸服。
注:
、俨魂U:不開明。
、邝鹸ī鼠:鼠類中最小的一種。
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綏懷開導②可招懷攸③臣方助殿下成之④雖成宜改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襲與張、郭淮糾攝諸軍事糾攝:糾集整頓
B、權宜以為督權宜:暫時采取的適宜的措施
C、皇皇而更索皇皇:心神不安的樣子
D、時將軍許攸擁部曲部曲:***隊伍
3、對下列文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偬婺嬷^之曰②何足以勞神武哉
A、①太祖迎接杜襲對他說②哪里值得煩勞您的圣明威武呢
B、①太祖迎接杜襲對他說②為什么要動用我們的神武之師呢
C、①太祖迎頭攔阻著對杜襲說②為什么要動用我們的神武之師呢
D、①太祖迎頭攔阻著對杜襲說②哪里值得煩勞您的圣明威武呢
4、對“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一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是豺狼當路,原先是狐貍當路B、現(xiàn)在豺狼當路,狐貍卻走在前邊
C、不應在豺狼當路的情況下先打狐貍D、雖有豺狼當路,但應先打狐貍
5、對“臣聞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fā)機,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一句譯得正確的一項是()
A、我聽說千鈞重的弩弓,不為個小老鼠而發(fā)動扳機;萬石重的大鐘,不因草莖的敲打而發(fā)出聲音。
B、我聽說千鈞重的弩弓,不為個小老鼠而發(fā)動扳機;能盛萬石糧食的大鐘,不因草莖的敲打而發(fā)出聲音。
C、我聽說張力上千鈞的弩弓,不為個小老鼠發(fā)動扳機;能盛萬石糧食的大鐘,不因草莖的敲打而發(fā)出聲音。
D、我聽說張力上千鈞的弩弓,不為個小老鼠發(fā)動扳機;萬石重的大鐘,不因草莖的敲打而發(fā)出聲音。
6、文中多次出現(xiàn)“太祖”“殿下”兩種稱謂,二者全指曹操。有時稱“太祖”,有時稱“殿下”,這是因為()
A、二者全是尊稱,有時稱“太祖”,有時稱“殿下”,是為了使文章用詞富于變化。
B、在作客觀敘述時稱“太祖”,在寫對話時稱“殿下”。
C、太祖是曹操的廟號,是文章作者陳壽對他的稱謂;當時曹操被封為魏王,所以杜襲尊稱他“殿下”。
D、“太祖”比“殿下”地位更尊,所以歌頌他時稱“太祖”,批評他時稱“殿下”。
7、文中用“騏驥”“豺狼”來比喻人,二者分別指的是()
A、杜襲張魯B、杜襲劉備C、張張魯D、張劉備
8、對文意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文中寫了杜襲在“隨太祖到漢中討張魯”時立下了戰(zhàn)功,并勸曹操不要攻打許攸。
B、杜襲“駐關中”的任務是防備劉備**的侵犯,他的官職是留府長史。
C、杜襲的主張是正確的,后來許攸的歸服證明了這一點。
D、杜襲不怕“太祖橫刀于膝”積極進諫,并善于用比喻說明道理。
[答案]
1、B(①②都是安撫的意思,③完成,實現(xiàn),④已決定)
請假文言文怎么請假條
2、C(“皇”同“遑”,皇皇,匆忙的樣子)
3、D(“迎”,這里是迎頭攔阻的意思!皠凇睙﹦凇!吧裎洹笔侵覆懿伲皇侵**)
4、C(結合下文,這是杜襲用比喻批評曹操想先打許攸的主張,所以當選C)
5、D(“千鈞”,指弩弓的張力。一鈞三十斤“”石“,舊讀shí,古代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笔,有時也作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現(xiàn)代讀dàn)
6、C
7、B
8、A(杜襲的戰(zhàn)功,不是在討張魯時,而是在“留督漢中軍事”時立的;勸曹操不要攻打許攸也不在討張魯時)
[譯文]
后來,杜襲當了丞相長史,跟隨曹操到漢中討伐張魯。曹操還師后,授予杜襲駙馬都尉官職,讓他留在漢中負責軍事工作。他安撫開導百姓,百姓樂意搬遷到洛陽、鄴城去的,有八萬余人。這時夏侯淵被劉備方面殺死,軍中失去了元帥,將士們震驚失色。杜襲和張、郭淮糾集部下整頓軍事,暫時讓張總領軍中事物,用來**軍心,三軍就安定了。太祖從東方回來,要選一個留府長史,來鎮(zhèn)守長安。主持的人所選的都不恰當,曹操命令說:“放棄騏驥這樣的千里馬而不騎,匆忙之間上哪里再去尋找呢!”于是讓杜襲做留守長史,駐軍關中。
當時將軍許攸擁有一支私人武裝,不歸附曹操而且出言輕慢。曹操大怒,想先攻打他。群臣都提意見說:“可用安撫的辦法讓許攸歸附,一起來討伐強大的敵人!辈懿俾牶蟀训稒M放在膝上,滿臉怒氣,不聽大家意見。杜襲想要進諫,曹操迎頭攔阻著對杜襲說:“我的打算已經(jīng)定了,你不要再說了!倍乓u說:“假若殿下的打算是對的,我就幫助您完成它;假若殿下的打算是錯的,雖然已定了也應改變。您迎著我,命令我不要說話,為什么對手下人這么不開明呢!”曹操說:“許攸輕視我,怎么可以置之不理呢!”杜襲說:“殿下認為許攸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曹操說:“他是個凡人!倍乓u說:“只有賢人了解賢人,圣人了解圣人,凡人怎么能了解非凡的人物呢?當今是豺狼當?shù)蓝却蚝,人們就要說殿下躲避強敵攻打弱敵,前進不算勇敢,后退不算仁愛。我聽說張力上千鈞(一鈞三十斤)的弩弓,不為個小老鼠而發(fā)動扳機;萬石(一石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鐘,不因草莖的敲打而發(fā)出聲音,F(xiàn)在一個小小的許攸,哪里值得煩勞您的圣明威武呢!“曹操說:”好!坝谑怯煤穸Y安撫許攸,許攸就歸服了。
中考文言文復習9
詞類活用在古漢語中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名詞活用作狀語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說,在古文中,一個名詞的后面緊跟著的是一個動詞,構成的不是主謂關系,就應該考慮那其中是否有名詞活用作狀語的情況了。如有狼當?shù),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構成的就不是主謂關系,而是表明那橫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名詞作狀語有下列七種規(guī)律:
規(guī)律一:名詞活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翻譯的時候,需要在那個活用的名詞前加一像字。如檣櫓灰飛煙滅句中的灰與煙,一石頂壁起猶數(shù)十丈(徐宏祖《游黃山記》)句中的壁,贏糧而影從(賈誼《過秦論》)中的影,就屬于這種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成語,如土崩瓦解中的土與瓦、星羅棋布中的星與棋、蠶食鯨吞中的蠶與鯨、風起云涌中的風與云,也都屬于名詞活用作狀語表狀態(tài)的例子。僅以土崩瓦解為例,指出一個誤區(qū)。有人認為土崩與瓦解均為主謂關系,然后構成了聯(lián)合結構。錯了,因為在成語決不是說土與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樣徹底崩潰了。
規(guī)律二:名詞活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工具與方式,在翻譯時,要在活用的那個名詞前加上一個介詞用。例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中的杖,市中游俠兒得佳者而籠養(yǎng)之(《促織》)中的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應該歸入狀語這一種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詞狀語在翻譯時除了可以加介詞之外,還可以時靈活一些,如余自齊安適臨汝(《石鐘山記》)句中的舟行就應該譯為乘著小船再如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石鐘山記》)中的目見耳聞也該譯為親眼親耳才是。
規(guī)律三:名詞活用作狀語表動作行為的頻率,這一類句中活用的名詞均為時間名詞。在翻譯時比較靈活,可加介詞每,也可將那名詞重疊后前邊加一,還可譯為一比等。比如時間名詞日與月活用的例子就有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捕蛇者說》)中的日(譯為一天比一天),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指南錄后序》)中日(譯為每天),日削月割(《六國論》)中的日月(譯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譯為每日)等。再如時間名詞歲的活用就有宮中尚促織之戲(《促織》)中的歲(譯為每年),良庖歲更刀中的歲(也譯為每年)等。
規(guī)律四:表示動作行為的方位。這一類名詞的特點是均為方位名詞,翻譯時在活用的名詞前加上介詞向到或者對一類介詞。例子俯拾皆是。如大江東去(《念奴嬌·赤壁懷古》),孔雀東南飛、北伐、南征、西行等,譯時加介詞向;外調(diào)*等,譯時加到,而外連橫而斗諸侯中的外、內(nèi)惑與鄭秀,外欺于張儀中的內(nèi)與外譯時均得加上介詞對。
規(guī)律五: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那活用的名詞的特點是均為處所名詞,翻譯時加上介詞在或者從。如卒廷見相如中的廷應譯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戰(zhàn)》)中郊也得譯為在城郊,草行露宿(《指南》錄后序))中的草和露,需譯為在草叢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間至軍矣、道芷陽間行兩句中的間就應譯為從小道了。
規(guī)律六: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翻譯時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對待一樣。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中的兄,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中的隸,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臏列傳》)中的客,就需譯為像對待兄長一樣,像對待**一樣,像對待賓客一樣。
規(guī)律七: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情理。翻譯時在活用的名詞前加上按、照按照這一類介詞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采草藥》)中的古法(譯為按照古代的方法),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次(譯為按次序),靈運所未至,理未足怪也(《雁蕩山》)中的理(譯為照理)予分當引決(《指南錄后序》),中的分(譯為照名分)等。至于義不賂秦(《六國論》),義不食周粟(《史記·伯夷叔齊列傳》)中的義若譯為按照正義是可以的,但若稍微靈活一點,譯為堅持正義似乎更好些。
中考文言文復習10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guī)詞語 [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復習。
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
習,溫習、復習、實習。
[朋]同門,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從。
[(不)知](不)了解。
[慍(yùn)]生氣,發(fā)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為(wèi)]替,給。
[謀]謀劃,指辦事。
[忠]盡心竭力。
[交]結交,交往。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故]指學過的知識。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誨(huì)]教,教導。
[知(之)]知道(它)。
[是]此,這。
[賢]賢人,有才德的人。
[齊]看齊,一齊。
[內(nèi)]指內(nèi)心。
[善者]指長處。善,好。
[從]跟從,這里指學習。
[士]士人,封建時代稱讀書人。
這里指有抱負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剛強,勇毅。
[任]負擔,擔子。
引申為責任、職責。
[重]重大。
[已]停止。
[歲寒]寒冷的冬天。
歲,指時間。
[凋(diāo)]凋謝。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1.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
2.古今字:[說]“悅”的古字,愉快。
(三)成語 [不亦樂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xiàn)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
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xiàn)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遙遠。
比喻責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的奮斗。
[見賢思齊]看到德才兼?zhèn)涞娜耍拖胂蛩麑W習,和他一樣。
[三人行,必有我?guī)焆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形容謙虛好學。
二、文學常識1.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5)
——《文言文》教學反思10篇
《文言文》教學反思1
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文言文是中考必爭之分。因此對文言文的復習顯得尤其重要。根據(jù)初三學生的實際和中考的考綱要求,我在之前的教學設計中選擇了中考常考題型來復習,但過后我又考慮到作為一節(jié)文言文復習展示課,這樣的模式是否顯得有些瑣碎且課堂的容量較大,因而我又改變了策略,通過分**兩年的中考考綱,大膽地選取了一個小的、高頻的考點,即課外文言文基本內(nèi)容的人物形象分析。設計整節(jié)課分四步走,第一,考點探究,明確復習目標;第二,以例探法;第三實戰(zhàn)演練;第四強化訓練。 這堂課從最初設計到最后的呈現(xiàn),感想良多,下面就選擇其中最深的三點談談:
首先,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言語感,學生對全文內(nèi)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分析、理解課**了很好的鋪墊。于漪老師曾說:“要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真到了這種境界,文意將會自見。
其次,復習課,要精心設計環(huán)節(jié),讓復習課重放光輝。其實,復習課也是一件藝術品,可以雕琢成**,注重課堂細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使復習課既有效又有趣。原來,我的教學設計是粗線條的,經(jīng)過反復研討、實踐,體會到要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輕松愉快地鞏固知識,那就需要上課的形式多樣,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少不了開場白的巧妙自然,每一個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的自然承接,結束語的余味裊裊,另外,包括設計問題,要突出重點,所提的問題要有引導作用,學生要有話可說,從而讓學生回歸課堂的主動地位上,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課堂才會活躍。
第三,一節(jié)課上得好,還得看老師的教學語言。借助準確生動的評價語言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過去我的課堂評價語言較為單一,或以籠統(tǒng)的“很好!”、“好的!”“答得不錯!”來回應學生的精彩回答,這樣廉價的表揚,缺乏針對性與激勵性。經(jīng)過指點,明白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及時捕捉學生學習過程中閃現(xiàn)出來的亮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予以肯定與贊賞,可以讓學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時就會產(chǎn)生積極表現(xiàn)自我的欲望,產(chǎn)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的動力,一個個教學的**正是如此形成的?梢哉f,生動準確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讓我想起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边@句話,精辟地道出了教師課堂語言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上適時、靈活、有針對性地運用精湛的評價語言,營造一個個優(yōu)化的教學氛圍,開啟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
這節(jié)課我認為成功之處就是教會了學生掌握課外文言文基本內(nèi)容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加強了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和能力。不足之處是我的語言運用的感染力不足,缺乏抑揚頓挫,影響了表達效果,最大不足是教學評價語言單一,對學生缺乏激勵性評價語言,對學生的點評引導還需進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彌補不足。
《文言文》教學反思2
文言文知識點在高中語文知識結構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從分值來看,它在150分的總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語文復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文言文試題的訓練似乎很費時且見效慢或效果不明顯,而且多數(shù)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文言文,覺得枯燥無趣。那么該如何做有效的復習和訓練呢?作為一個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師來說,沒有任何教學經(jīng)驗,只有通過學習他人的教學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來慢慢摸索、實踐、反思、積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對文言文這個專題復習時所遇到的問題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來談談個人的感想。
一、系統(tǒng)梳理、歸納總結
結合高考復習資料,按小專題的形式對考點逐個復習。
我安排的小專題順序是這樣的:
。1)18個虛詞
。2)詞類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譯的方法準則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主要時間花在18個虛詞上,每節(jié)課講1——2個虛詞,課后再加以配套的習題,對虛詞的復習自認為很扎實。但是,從整體的時間布局來看,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可以再縮減一點,以便為之后的文言文綜合實題訓練留出更多的時間。
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學生對文言文的考點有一個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識點,該復習什么,即有了個目標和方向,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復習就有了針對性和側重點。
二、緊貼教材、回歸文本
學生對知識點有了一個系統(tǒng)的宏觀上的掌握后再回歸教材,把理論性的知識點揉進實實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輪復習一定要慢,要踏踏實實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識點過一遍。其實高考對文言文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大綱要求考察120個實詞、18個虛詞,從數(shù)量來看并不多,關鍵在于如何靈活有效地記住,我認為還是得通過課文,通過實實在在的語境、句子,有機整體的去記憶,而非**、機械地記憶。
但是,由于時間關系不可能再把文章從頭到尾翻譯一遍,且也沒有這個必要。我按教材編寫的順序,從第一冊復習起,我以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為“點”,以每一冊的內(nèi)容為“線”,以實題演練為“軸”,建立起立體的復習坐標,講練結合,整散相濟。
具體操作如下:
用大約2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先自主復習1—2篇文言文(視文章長短而定),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以前的筆記把文章內(nèi)容回憶起來,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認為比較難記的實詞,勾畫出來并記在筆記本上。找出本文出現(xiàn)了哪些虛詞,特別注意那些在文中所處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虛詞。找出本文出現(xiàn)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畫出來。
總之,思考四個問題:第一、本文講了一個什么內(nèi)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實詞及其含義?第三、本文有哪些虛詞及其含義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斷它是何種句式。在學生做好這些自主復習工作之后,老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的分析講解。這樣做的好處是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能動性,讓學生靜下來走進教材里面去,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比老師滿堂灌似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緊密結合教材的練習加以鞏固。按照這個方法復習完全六冊。
三、試題演練、注意要點
走進教材后,再從教材里走出來,若進去時是頭腦空空,那么出來時腦袋里應該要裝有東西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通過試題演練,來運用消化所學知識。最好是在課堂上進行定時訓練。老師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為什么是自己在電腦上輸入試題而非選擇現(xiàn)成的試題呢?因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實詞、虛詞打上點,并當作習題寫在后面,告知學生這些是本文需要識記的重要知識點。
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詞的含義講過多遍也記不住,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重復!記憶需要理解加重復,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我以為,可以采取這樣的措施:
課堂限時做文言文練習(1至兩篇),做完后馬上評講,解決練習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等知識點。學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后,老師再把這篇文言文中考查過的知識點整理成一張卷子,再次考查。
題目內(nèi)容設置為:
1.實詞解釋(多個解釋的也要寫出來)。如:
比:①②
竟:①②③④
2.虛詞辨析(可以用填空的題型,也可用選擇題的題型。)
3.翻譯(包括“白譯文”“文譯白”兩種題型)
“白譯文”:即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言文。這也是高考翻譯題采用的翻譯方式。
“文譯白”就是用文言文翻譯現(xiàn)代漢語
例如對《燭之武退秦師》的考查:
譯句:我們還是回去吧!
原句:
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譯,仍以這句為例:
譯句:我們還是回去吧!
原句:吾還也!
高考考的是“白譯文”即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為什么還要練習“文譯白”呢?我認為有以下作用:
。1)、熟記文言語句,增強語感。
通過考查的方式,給學生稍稍施加壓力,讓他們更加注重對文言文原句的記憶,積累語感。相當于是背文言文,由于背整篇難度太大(當然,教材中經(jīng)典篇目還是要一絲不茍全文背誦的),于是我選取其中重要的句子讓學生記憶,日積月累,文言語感則可增強。
。2)、培養(yǎng)學生的“文白對應”意識。
通過每次考試學生的翻譯情況來看,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沒有這種意識。
比如,20xx級5月份第一次強化訓練,有一道翻譯題是這樣的:
原句:華皎之反也,遣使招誘靈洗,靈洗斬皎使,以狀聞。(5分)
譯句應是:華皎反叛,派使者招引**程靈洗,程靈洗斬殺華皎的使者,并且把這件事報告給朝廷。(重點詞是“反”“招誘”“以狀”“聞”)
有個學生這樣做答:華皎反過來被靈洗招誘,靈洗斬了華皎的使者,以表忠心。
這個學生就沒有“文白對應”的意識。“以表忠心”對應原文中的哪句?“以狀聞”嗎?“忠心”對應“聞”嗎?*時有遇到過“聞”表示“忠心”這樣的情況嗎?同樣,“遣使”在譯句中也找不到對應之處。我想,這個學生如果寫完后再仔細讀一讀原句和自己的譯句,再仔細推敲推敲,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別扭”之處。
所以,老師在*時的訓練中就應該指導學生有“文白對應”的意識,寫完后,檢查一下你的譯句中的詞在原句中是否能找到“母詞”,要有“踩點”得分意識。文言文翻譯要盡量遵循“逐字翻譯”原則,而對有些特殊句子的翻譯,因為要遵循“信”“達”“雅”這個大原則,則又需要靈活地“意譯”,“意譯”后的句子雖然不能和原句嚴整地一一對應,但從意思上來看,整體上還是對應的。翻譯完后,學生還應該讀一讀自己的譯句是否是病句,并聯(lián)系全文的內(nèi)容來檢查邏輯上是否有問題,是否跟這篇文章的大意相符合。這點也很重要。
比如,仍是這次考試中的一道翻譯題:
原句:靈洗素為鄉(xiāng)里所畏伏,前后守長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盜。(5分)
譯句應是:程靈洗一向被鄉(xiāng)里人敬畏,前后幾任守長常常派他招募年輕人,驅逐拘捕竊賊**。(重點詞:“素”“為……所”“恒”“逐”)
有個學生這樣翻譯:程靈洗一向害怕鄉(xiāng)里人,前后守長恒使他召集少年,**盜賊。
從全文來看,程靈洗作為本文的敘述對象,是被褒揚的人物。文章說到了他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生立下的功績。這樣的人深受國家重用,也是深得百姓愛戴的。他為何要“害怕鄉(xiāng)里人”?這層意思從何而來?且不論他行為坦蕩,**盜賊,為民除害,不需害怕鄉(xiāng)里人,就憑他的社會身份、地位以及他的性格為人(“性嚴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軍法誅之,造次之間,便加捶撻……”),他也不至于如此膽小,害怕鄉(xiāng)里人。
我問這個學生為什么這樣翻譯,并告訴了他我的疑惑。他說:“我在寫的時候,也覺得很奇怪,但考試時間很緊,我就懶得再想了,就這樣寫算了!”殊不知,這一“算了”,這2分也就“算了”!
還是回到上面介紹的“文譯白”的練習方法。比如填空式的“文譯白”翻譯,由譯句“我們還是回去吧!”來還原成原句“吾還也!”空處應該填什么詞呢?它對應的是譯句中的哪個詞呢?一比照不難發(fā)現(xiàn)應該是“還是”,表委婉的商量語氣。再回顧以前所學知識,不難知道此處應填“其”。就算不知道此處應填“其”,通過自己的查找,或是老師的講解,學生也對“其”的含義加深了印象。學生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會去把原句和譯句一一對應,久而久之養(yǎng)成一種謹慎的習慣,而非天馬行空、想當然地胡亂翻譯。且有針對性地強化記憶了“其”有表示一種委婉商量的語氣“還是”的意思。所以我認為這樣的訓練,是很有價值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踩點得分”意識。
其實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白對應”意識,也就培養(yǎng)了他們“踩點得分”意識。學生在翻譯文言句子時“踩點得分”意識非常薄弱,看到給出的句子,不會去思考,這個句子哪些字詞可能是考察的重點,也就是一定要翻譯出來才給分的。哪怕整個句子的大意你翻譯對了,而這個關鍵字你沒有譯對或是沒有明確地翻譯出來,都會扣分。比如上面那個把“以狀聞”翻譯成“以表忠心”的同學就沒有踩點得分意識。這里的“狀”“聞”都沒有很明確地譯出來。而通過“白譯文”和“文譯白”這兩種方式交叉訓練,讓他們學會判斷,哪些是關鍵詞,并知道這些詞是一定要譯出來才有分的。久而久之,他們對待翻譯題就不會那么大意和隨便了。
總之,學生做翻譯題時,總體顯得較急躁,因為看不懂文章,急!越急則越看不懂。又加上沒有嚴謹?shù)拇痤}習慣,有些也許本來會做的,或是只要稍微冷靜點就能做對的,也做不對了,甚至犯了一些很低級的錯誤。所以在*時的訓練中,老師應該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意在這些方面進行指導和訓練,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和答題習慣,知道做文言文翻譯時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訓練之后,我想,學生的文言文翻譯題得分應會有所提高。
以上的幾點內(nèi)容只是自己在這輪文言文復習過程中或之后所積累的,有些方法是自己實行過的,有些只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后總結的教訓,也許有些方法還不成熟,權且當作自己這一年的所謂“經(jīng)驗”吧,或許能為我以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個借鑒作用。
《文言文》教學反思3
在上學期,自己有機會承擔了2次語文公開課,分別是與**語文教師交流中所承擔的公開課《答謝中書書》及20xx.11.23在學校教學公開周所承擔的《記承天寺夜游》。在這兩次的公開課的課文選擇上,自己有意識地選擇了文言文,想通過兩次的公開課,對自己的文言文教學和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作一個促進。在兩次公開課完成后,自己再到廣州觀摩了由省教研廳**的文言文教學比賽展示,收獲良多。
兩堂公開課下來,同行對自己的鼓勵很大,我們的呂滌元科長說,在教學上,我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上課流暢,課堂效果好。**同行覺得對學生點撥到位。外校聽課老師說:聽我的課“舒服,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很好!薄袀儗ξ业臉O高的評價,正是自己在教學上一直所追求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心里確實高興。
總結自己的這兩節(jié)文言文的教學,有幾點值得繼續(xù)發(fā)揚堅持的:
1、課堂上堅持貫徹語文“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的落實。
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無論是現(xiàn)代文還是文言文的教學,都一直堅持貫徹語文“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個人覺得,培養(yǎng)學生的 “聽、說、讀、寫”的能力永遠不會過時,而且也應該是我們讓學生學習九年語文所應該收獲的成果,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
在文言文教學中,把“聽”“落實到誦讀、分析中!奥牎笔痉独首x模仿,“聽”同學發(fā)言再談自己看法,讓學生在學會傾聽中有所獲。進而在模仿中“讀”,學會一些朗讀的方法(停頓、重音、語氣、語調(diào)),在課文分析中通過“聽”老師的點撥,與同學的交流,整理自己的思路,**文字,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甚至“寫”出來。
在《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兩篇文章都有寫景的內(nèi)容,但讓學生把握寫景內(nèi)容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洞鹬x中書書》是一篇寫景的美文,重點讓學生能夠學會一些寫景的方法,寫出能使人“身臨其境”的“仙都”。那么,在教學設計中,安排學生學習文中從視覺的轉換的角度,從時間轉變的角度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寫景方法,描寫校園一處最讓你心動的景色。同學們即堂完成的片段作文寫作,發(fā)掘了許多“默默無聞”校園美景,并寫出很多詞句優(yōu)美的語句,同學們的觀察力和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讓人驚訝!队洺刑焖乱褂巍穫戎刈寣W生領會文中寫景的語句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因此,在課堂上安排學生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月色,體會寫景語句的妙處,讓學生體會“人景相融”的境界。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文言文預習的習慣。
為了讓課堂的學習質(zhì)量提高,掃除文字解釋的障礙,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結合注釋、自讀提示的基礎上,自主疏通文意,閱讀并標記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句。對于不理解的字、詞、句,借助工具書進行自我解答,并做記錄,同時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來解答各自在閱讀過程中的問題。老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進行翻譯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的翻譯難題,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文言文教學“文”與“言”相結合。
文言文中的 “文”是指字詞句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蘊等人文因素,包括文章、文學、文化!把浴笔侵缸衷~句本身的意義和作用,具體包括詞語的積累、古代漢語的語法、文言文的誦讀方法、解讀方法、文言的語感等。文言文教學“文”與“言”相結合。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應讓學生學會文言文翻譯的一些方法,讓學生離開課堂也能欣賞到更多的承載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與**民族的思想智慧結晶的文本,在沒有語言障礙的基礎上,還原凝練語言背后深層次的東西,從而獲得精神上的陶冶與心理上的愉悅。
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特別要思考在課堂上還存在的遺憾,需反思不足:
1、關注學生不同個體的意見表達。
2、加強課堂教學的敏銳性,捕捉教學契機。
3、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及時做好課堂教學任務的調(diào)整。
教無止境,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文言文》教學反思4
一直以來,我對于文言文的教學大多采用這樣幾個步驟:第一步,讓學生讀文,直到讀熟,大部分學生能背。第二步,帶著學生一個字一個詞的理解意思,再把整句的意思總結出來。第三步,總結全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第四步,讓學生談談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這樣一字一句,手把手的把字詞的翻譯交給學生,總希望通過這樣的努力能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不遺留什么疑惑。但我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盡力,學生的效果都很難提高。
為了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我根據(jù)教參的建議從多方面構思,最后決定拋棄串講的方法,采用學校推行的先學后導的方法,讓他們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一節(jié)課下來,我感覺效果還算不錯,學生自我感覺也較良好。 短短的四十分鐘內(nèi),我覺得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是比較成功的:
1. 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基本上自行完成了課文中的字詞句的理解。改變了單一的老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而且有的小組學生自己設問,自己指名叫同學回答問題,學生對此很有興趣,積極性很高,當然效果也不錯。
2.在全部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后,我當堂讓學生對他們的學習進行了反饋,提出了一些字詞句讓學生回答怎樣理解,讓學生相互評價,相互修正理解。這樣當堂檢測,讓學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得到糾正,效果明顯。
3.把教師傳統(tǒng)的串講變成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復述,既能讓學生主動熟悉課文,又能充分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這節(jié)課我沒有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串講,而是在學生基本理解了重點詞句后讓學生對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復述,對于不足的地方我也沒有提示,而是讓學生來補充,有的學生做得相當不錯。這樣不是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嗎?
當然,一節(jié)課下來,總是有得必有失的。這節(jié)課的不足在于: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在課堂上不能主動從容地質(zhì)疑討論,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另外由于這種放開學習我使用得不多,學生在說的時候比較緊張,有點拘謹,主動性積極性還有待繼續(xù)提高。
《文言文》教學反思5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覺得學習文言文就是掌握古漢語字詞的解釋,然后再無其他,甚至到了大學,選擇中文系,學習古代漢語這門學科的時候,我仍舊認為掌握字詞解釋就萬事大吉了,記一次文言文教學的課后反思。
然而,在我準備完《狼》這一篇古文的教學設計之后,我意識到文言文的學習不應該僅限于字詞解釋。那么,文言文的學習和學習語文是有所脫離的。那么問題又回到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語文,我想語文的學習一方面是掌握最基本的“聽、說、讀、寫”,而另一方面就是對**文化的傳承與學習,從而從精神上架構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在教學上就要兼顧人文性和工具性。由此,回到文言文教學,我為我之前的認知感到愧疚。身為中文人,卻抱著如此狹隘的想法。
在這次的文言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單純地講授是不行的,學生只會覺得枯燥乏味,而且不懂思考,如此機械地吸收知識,效果自然是不好的,教學反思《記一次文言文教學的課后反思》。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事實也的確如此。
因此,在梳理文章內(nèi)容時,我由最開始的詳細地分析講解到一半交給他們。所以,我在一開始會讓他們在預習時就只在課本注解的幫助下自行翻譯,自行了解文章內(nèi)容,在這一過程中,甚至在整個過程中,參考書是禁止的。所以所以在課堂上,我會讓學生來翻譯句子,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都可以翻譯出大概的意思,只有一些細節(jié)問題,那么對于這些細節(jié)問題,我覺得不能那么快就替他們解答,我更希望他們能對這些細節(jié)引起重視,能夠通過思考來收獲這個答案。經(jīng)過這么一個過程,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以我的觀察,我覺得他們學習的效果要比之前好很多。
在掌握基本內(nèi)容及基本注釋之后,就要進入文本之上、精神文化層面的內(nèi)容。對于這個內(nèi)容,看似簡單,但是要真正傳達,達到效果。所以在這里容易被忽略,容易被略過。因此,許多人在文言文的教學上只重視字詞解釋,而忽略了文言文中文化的傳承。也因為這點,許多學生學習文言文覺得枯燥無味,甚至看到文言文就感到痛苦,這都是源自于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時候,忽略了**文化的傳遞。那么,在我自己看來,我們應該在這方面進行挖掘,從這篇文本聯(lián)系其他文本,從而傳達**文化,讓學生感受**文化的魅力。也許,我在這方面還不成熟,但是我覺得人都是從無到有,而吾將上下求索,終有一天,直掛云帆濟滄海。
《文言文》教學反思6
這篇課文比較適合兒童的認知水*,文中所蘊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
成功之處:
1、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小學生對文言文接觸的又少,能做到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教學中把指導學生朗讀、背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就難在如何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教學中我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2、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了以下問題:
充分發(fā)揮范讀的重要性,教師范讀課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覷,范讀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讓學生注意斷詞斷句,做到準確。要注重指導文言文的讀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
3、在這課的教學中,我還有意地傳授了一點兒文言文知識,以后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不足之處:
應該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注釋,自主理解課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意思,而不是采取填鴨式教學。
《文言文》教學反思7
《項脊軒志》乃一篇融敘事、抒情、寫景為一體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借一閣寄三世之遺跡”,文章以憶三代故人為核,言喜寫悲嘆志,它是明代散文大家歸有光的**作。這篇散文以其樸素悲凄之親情感動人心,因而成為經(jīng)久不變的必選篇目載入語文教材。本節(jié)課是《項脊軒志》的第二課時,為了讓自己在教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特做如下反思:
本節(jié)課圍繞第三段文字,展開對悲之情的鑒賞,課堂以“一間陋屋,三世變遷。兩種感情,四個女人”與“借一間舊屋做線,記人敘事抒情。憶三代故人為核,言喜寫悲嘆志”兩幅對聯(lián)綰結前后,并在前后配上《空山鳥語》與《雨夜梧桐》凄清音樂。鑒賞旨在讓學生由感悟悲到感知悲再到共鳴悲,從而情不自禁伴隨音樂進入悲之境。
于是課堂開始我以劉勰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白居易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為引語,以多**展示學習目標——感悟鑒賞情,接著我緊扣上一節(jié)的朗讀、整體感知,之后我以“可悲物境往往引起可悲人事的回憶”一句引導學生總結可悲之事,學生回答后,我出示投影,明確文章鑒賞區(qū)域及鑒賞重難點。之后進入師生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扣第三段文字圍繞人事之悲先由學生各抒已見談對悲的感悟,再針對地提出四個大問題,逐層深入地析情之悲,情之變化及作者的言外之悲和言外之志。學生積極踴躍地發(fā)言,我耐心細心地引導并予伸延拓展,以知人論世解讀了文章的言外之志,最后讓學生又繞開人事,尋物境之悲,分析了枇杷景之結語妙處。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已步入散文情境,并玩味賞析了情之悲。在意猶未盡之時,我出示了綰結文章的后一幅對聯(lián),并安排了課后作業(yè)——圍繞喜之景寫一幅讀書對聯(lián),指明喜之物境旨在映襯悲之情。整堂課較好達到了“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1、優(yōu)點:
這堂課目標重點明確突出,分析鑒賞透徹,。更有所得的是教學中的方法改進與思想收獲:我重視學生自主感悟悲情,讓他們學會從敘事中領悟情,從景語中感知情,學會鑒賞散文的情感;教學中我重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點撥,讓學生由感性到理性去分析鑒賞散文的悲情;鑒賞中讓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體會親情之悲及作者的隱痛,從而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不足之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還不是很深入;方法點撥還不是很明顯;教態(tài)還不夠完善,應再抬頭挺胸;教學過程應關注全體,而不是僅**眼前的局部學生;教學中過程性評價還可更明確。
這節(jié)課讓我受益匪淺,思中求進,我將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注重文學美感熏陶的同時加強方法的培養(yǎng),對一些語文悟性不夠強的學生還應個別引導。
《文言文》教學反思8
初中語文中文言文已占到一定的比重,像本冊書有11篇文言文,加上14首詩詞,文言文的比重要占到1/2。因學生*日接觸文言文讀本少,文言詞語古今義變化大,有一字多義和詞類活用現(xiàn)象,加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故讀懂文言文對相當一部分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一篇文章要么讀不明白,要么讀明白了用白話文說不出來,重點的文言實詞、虛詞積累不夠,重難點句子理解不準確,學生對文言文感到頭疼。在學習中都有這樣的體驗:學通學懂了就有興趣和信心,再難都不怕;學不懂有困難,越發(fā)沒有興趣和信心,更不愿學。從現(xiàn)在語文教學來看,很多語文教師對文言文教學都很重視,花費課時多,講解細致全面,但教學效果一直不夠理想。我想,要提**言文的教學效果,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多朗讀文言文語段。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讀幾遍,真正讀進去,才會明白其中的意義。自己悟得的,比老師教、被動記效果要好得多。在讀過幾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詞句不理解,可查閱詞典、字典,或請教他人,這時,你想要知道這些知識,就會格外用心,記憶也會格外深刻,就像人餓了吃什么都香一樣。同時,對于自己真正不會的知識一定要及時記筆記,反復記,達到熟練,才會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目前,在語文教學中,因課時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習慣差,學生對課文朗讀得很不夠,對課文太陌生,即使老師講解得再詳細、再全面,因學生不會的知識太多,也會記不全,記不牢,課文背誦更是因為理解障礙而難上加難,或死記硬背,或勉強記憶,學習效果自然就差。
二、多整理、多積累文言詞語。
文言文多是記錄古代的生活,現(xiàn)代人多比較陌生,加之語言的變化,文言文的詞義與今天差距較大,故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詞義也有固定的,多積累自然就會熟悉。一般而言,實詞意義較單一,如“走”為“跑”,“書”為“寫”,“嘗”為“曾今”,“布衣”為“百姓、*民”,“**”為“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等等;虛詞意義較為復雜,如“之”的用法有七種,連詞“而”表示的意義關系有六種,只要熟悉用法含義,做到心中有數(shù),再遇到詞語,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去判斷辨析,自然會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后,教師給學生整理古今義差別較大的文言詞語和用法較多的文言詞語是必要的。對于難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對重點關鍵詞反復記,才會掌握。
三、多背誦一些文言文名篇,這對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語感,積累文言文詞語是很有幫助的。
四、多閱讀一些歷史小故事,歷史小說,了解豐富的歷史背景,對讀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幫助。畢竟文言文多記錄的是歷史事件,知道故事內(nèi)容再讀文章就容易讀懂了。
總之,文言文教學應多在讀懂文本上下工夫、想辦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文言文教學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文言文》教學反思9
新的語文教育理論認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靠感性的積累,而不是理性的指導或機械地接受。悟透了這些道理,教學時就能有的放矢。那么怎樣進行文言文的感性積累呢?為了體現(xiàn)以上這些新的教學思想,我提出了比課本更高的教學要求:凡是課本要求熟讀的課文,就一定要求背誦;凡是課本要求背誦的課文,就一定要默寫。即以朗讀來求品悟、求熏陶,以背誦求正經(jīng)常性的朗讀,以默寫求得背誦。不僅在教學每一篇文言文的過程中穿插4-5遍的朗讀,而且在課后,讓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的朗讀,如在早讀課,讓學生**朗讀,齊聲朗讀等。特別是每一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都選一篇以前學過并要求背誦的課文,讓學生放聲背誦一遍,對所有要背誦的課文進行“輪番轟炸”式的朗讀和背誦。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睂W生背誦課文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背熟了的課文,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記憶也會淡忘。這樣“輪番轟炸”式的背誦,不但能不斷地鞏固記憶,而且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特別是經(jīng)常性的朗讀背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形成書面表達的語言機制,達到感性積累的目的。
其次,對學生提出了“三個每”的要求──即每一個字會解釋,每一句話會翻譯,每一篇文言文會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則要求默寫)。對于第三個“每”前面已經(jīng)講過。對于第一、第二個“每”,抓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做口頭翻譯,講解課文時在疏理完每一段的大意之后,馬上對本段進行口頭翻譯,在復習時每篇課文至少做兩遍口頭翻譯。做口頭翻譯的前提是必須弄懂每一個字、詞的意義和作用,這就要求他們要認真地看注解和聽課筆記。這樣,就讓學生接受大量的語素、詞匯及其意義的信息,為積累現(xiàn)代詞匯奠定扎實的基礎。另外,口頭翻譯要建立在理解原句每一個詞匯意義的基礎上,對原句的表達作補充、刪改、移位、替換等處理,要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則把原句的語匯信息重新**和表達出來,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直接的、很好的強化訓練形式。第二種抓的方法是,每個單元出一份測試卷,對學生的文言詞匯的理解、特殊句式和古漢語語法以及句子的翻譯作一次總體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手頭上往往都備有現(xiàn)成的與教材相配套的譯文資料,以省去作筆記的麻煩。但學生一旦有了這種資料往往就不聽課,連聽課的麻煩也省去了。于是,在作口頭翻譯時,就干脆拋開課本和筆記,單純地去看或背現(xiàn)成資料上的譯文,這無異于舍本求末而建空中樓閣,考試時就反映出嚴重的惡果:文言詞語解釋時牛頭對著馬嘴,文言句子翻譯時脫漏、顛倒、錯亂,扣不住原句,和原句意思偏差較遠。所以,教師要注意激勵和**,上課時不讓學生看課外現(xiàn)成的翻譯資料。做口頭翻譯練習時,也絕不允許學生去背誦或朗讀課外現(xiàn)成的翻譯資料,提醒學生,翻譯資料只能供參考。
朗讀,翻譯,背誦,默寫,這是我教文言文的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和基本方法。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從預習開始,到上課,再到課后復習,最后是期末總復習,其中最重要的是上課和期末總復習。幾個環(huán)節(jié)抓下來很不容易,但一旦踏踏實實地抓了下來,總有較好的.效果。其主要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各種積累──包括語素、詞匯的積累,語感的積累,語言機制的培養(yǎng)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熏陶等等。
《文言文》教學反思10
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著力點主要集中在“語言”上,這一點在課堂教學和檢測上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于是在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老師板著面孔教,學生板著面孔學的現(xiàn)象,學生談古色變,教學效果可知。我很想在揭開文言文教學“嚴肅的面紗”這方面做一些探究。于是在教學《小石潭記》一文中嘗試著進行了情景教學。
我決定教學本文時以情感人,重點體會文章的寫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導游的身份,以課后練習“發(fā)現(xiàn)小石潭——譚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氣氛”為線索,引導學生和我一同游覽小石潭。課前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本文的課記,讓學生分組觀看。課堂上我激情滿懷,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談憂和樂的心態(tài)變化,引導學生從“動與靜”、“音形色”、“景與情”等角度解讀課文,津津樂道作者高超的寫景藝術。講的時候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可是第二天早讀,卻發(fā)現(xiàn)同學們斷句不準,朗讀尚成問題,更不用說背誦了。對一些字詞理解有誤,雖然進行了補救,但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想了很長時間,明白了我的失誤在于:
第一,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他們畢竟只是初二的學生,缺乏良好的自學習慣;
第二,忽視了文言文教學誦讀這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訓練方面缺失,丟掉了最基本的“抓手”。
現(xiàn)代人總會對文言文形式的語言感到遙遠,而且陌生。這首先從心理上加大了現(xiàn)代人尤其是現(xiàn)代中小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式和常用語法理解的難度。我們要學習文言文,就必須首先越過這個障礙。這個“越過”絕不是“跨過”,而是“穿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通過認知和理解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培養(yǎng)語感入手,增強學生對文言語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義是前提,決不能忽略這個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首先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養(yǎng)成初步的文言語感。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學決不能忽視文言字、詞、句式和常用語法理解,必須重視培養(yǎng)語感,增強學生對文言語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才能學習《小石潭記》這樣富有情韻,語言優(yōu)美的作品時才能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去想象,才能在腦海里呈現(xiàn)山水的本真性靈。才會透過語言文字看到活潑的綠色,感受到作者筆下那個空靈、靜謐,有幾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感情。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6)
——文言文自薦信10篇
文言文自薦信1
尊上:
您好!
古有毛遂自薦,今有伯樂點將。借尊伯樂慧眼,始吾千里之行。余,何康,年二十有二。古皖天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潛水源頭源流長,雄壯瑰奇世無雙。**出奇云,秀水含秀氣。吾之何幸生長于此,坐享史之漣漪,仰觀天之精華,韻吾性之毓秀。
九四甲戌年,天憫潛山久未大才,故縱于何室一子,遂吾取名曰康。初誕之日,有白鶴立于屋頂,鳴數(shù)聲,駕云東去,云泛異光,其鄉(xiāng)人見其異象,皆呼之“神童”。
吾獨子嬌生于寒門,幼侍農(nóng)事。歷二十載,沐山川之靈秀,秉日月之精華,當揭榜化**,卻聞世家子弟假其名,一步登天,*無門,披露無路,遂將十二年寒窗苦讀毀于一旦。
癸巳年秋,未列金榜,東赴合肥版院。晝夜苦讀,弗敢松弛,或夜昏怠。反復自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于版院得遇眾名士先生,先生厚愛,不以余愚魯,添為關門之徒,授設計書畫。得版院眾多長輩細心指導,甲骨入手,轉入金文,兼二王草書,今三載有余,小有根基。授業(yè)天恩不勝感激涕零。
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胸中自有抱負。寒窗數(shù)載,自學以成,略有所得。
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吾自幼好詩文,善審美設計,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受益匪淺!予常念:父母之多艱,故鄉(xiāng)之不及都市,掩涕嘆息。不及,毫無建樹,無用武之地,生計難以為繼,非吾所愿爾。
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劉備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
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偉業(yè)遂成。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
今日閑情感慨,茲以作文以奉之,不揣固陋,誠惶誠恐!
文言文自薦信2
古有毛遂自薦,今有伯樂點將。借尊伯樂慧眼,始吾千里之行。余,何康,年二十有二。古皖天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潛水源頭源流長,雄壯瑰奇世無雙。**出奇云,秀水含秀氣。吾之何幸生長于此,坐享史之漣漪,仰觀天之精華,韻吾性之毓秀。九四甲戌年,天憫潛山久未大才,故縱于何室一子,遂吾取名曰康。初誕之日,有白鶴立于屋頂,鳴數(shù)聲,駕云東去,云泛異光,其鄉(xiāng)人見其異象,皆呼之“神童”。吾獨子嬌生于寒門,幼侍農(nóng)事。歷二十載,沐山川之靈秀,秉日月之精華,當揭榜化**,卻聞世家子弟假其名,一步登天,*無門,披露無路,遂將十二年寒窗苦讀毀于一旦。癸巳年秋,未列金榜,東赴合肥版院。晝夜苦讀,弗敢松弛,或夜昏怠。反復自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于版院得遇眾名士先生,先生厚愛,不以余愚魯,添為關門之徒,授設計書畫。得版院眾多長輩細心指導,甲骨入手,轉入金文,兼二王草書,今三載有余,小有根基。授業(yè)天恩不勝感激涕零。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胸中自有抱負。寒窗數(shù)載,自學以成,略有所得。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吾自幼好詩文,善審美設計,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受益匪淺!予常念:父母之多艱,故鄉(xiāng)之不及都市,掩涕嘆息。不及,毫無建樹,無用武之地,生計難以為繼,非吾所愿爾。
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劉備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偉業(yè)遂成。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今日閑情感慨,茲以作文以奉之,不揣固陋,誠惶誠恐!
文言文自薦信3
xxxx:
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玄德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后世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雖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方成大事。
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出身書香門第,求學于碚城,寒窗四載,略有所得。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 吾自幼好詩文,長于寫作,入學之后,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偶有拙文見諸報端實屬幸焉。又逢前輩提攜,于各學院結識賢者無數(shù),或論辯、或吟誦、或講演,含英咀華受益匪淺!時至今日,吾已習得語文教學之法且深諳吟誦、講演、論辯之道。承蒙各方抬愛,業(yè)有虛名流傳,更兼師友贊吾以能,故吾妄以毛遂自喻,冒昧自薦。
“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钡髱熥饌饶浚詢斮碓!
xxxx
20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自薦信4
韓超頓首:古有毛遂自薦,今有伯樂點將。借尊伯樂慧眼,始吾千里之行。常言道:“我勸天公重抖數(shù),不拘一格降人才!
誰查悉?也曾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源頭源流長,三江之間麒麟站,雄壯瑰奇世無雙;始皇開筑五尺道,昔有黃巢**地,封狼居胥霍去病,二爨寶塔千秋立,由隸入楷第一局,留有南園流業(yè)篇;八塔墓前將臺下,旌旗招展刀光戟影,猶見孔明七釋孟獲處。歷史滄桑,片語不足達意。吾之何幸生長于斯,坐享史之漣漪,仰觀天之精華,韻吾性之毓秀。余,本一頑石,年二十有四,家麒麟。出于寒門,幼侍農(nóng)事。歷二十載,沐山川之靈秀,秉日月之精華,終因天資愚鈍且幼不好學,丙戌年秋,未列金榜。負笈西行,遠學西都。晝夜苦讀,弗敢松弛,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反復自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于**得遇名士姚滿老先生,先生厚愛,不以余愚魯,添為關門之徒,授文學書法國畫。
隨師居于陜西國畫院聆聽教誨,得畫院眾多長輩細心指導,甲骨入手,轉入金文,兼二王草書,今五載有余,小有根基。授業(yè)天恩不勝感激涕零。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胸中自有抱負。寒窗五載,自學以成,略有所得。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吾自幼好詩文,長于寫作,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受益匪淺!予常念:父母之多艱,故鄉(xiāng)之不及京滬,掩涕嘆息。故,叩首以別恩師,攜書千零六三冊乃歸。不及,歸來毫無建樹,無用武之地,生計難以為繼,大有萬金寶劍藏秋水,滿馬春愁壓繡鞍之思。非吾所愿爾,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劉備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偉業(yè)遂成。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人亦云: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吾深以為然,千里馬有,伯樂自不當難求!
XXX
20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自薦信5
尊上:
您好!
文言文請假條全文范文
古有毛遂自薦,今有伯樂點將。借尊伯樂慧眼,始吾千里之行。余,何康,年二十有二。古皖天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潛水源頭源流長,雄壯瑰奇世無雙。**出奇云,秀水含秀氣。吾之何幸生長于此,坐享史之漣漪,仰觀天之精華,韻吾性之毓秀。
九四甲戌年,天憫潛山久未大才,故縱于何室一子,遂吾取名曰康。初誕之日,有白鶴立于屋頂,鳴數(shù)聲,駕云東去,云泛異光,其鄉(xiāng)人見其異象,皆呼之“神童”。
吾獨子嬌生于寒門,幼侍農(nóng)事。歷二十載,沐山川之靈秀,秉日月之精華,當揭榜化**,卻聞世家子弟假其名,一步登天,*無門,披露無路,遂將十二年寒窗苦讀毀于一旦。
癸巳年秋,未列金榜,東赴合肥版院。晝夜苦讀,弗敢松弛,或夜昏怠。反復自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于版院得遇眾名士先生,先生厚愛,不以余愚魯,添為關門之徒,授設計書畫。得版院眾多長輩細心指導,甲骨入手,轉入金文,兼二王草書,今三載有余,小有根基。授業(yè)天恩不勝感激涕零。
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胸中自有抱負。寒窗數(shù)載,自學以成,略有所得。
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吾自幼好詩文,善審美設計,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受益匪淺!予常念:父母之多艱,故鄉(xiāng)之不及都市,掩涕嘆息。不及,毫無建樹,無用武之地,生計難以為繼,非吾所愿爾。
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劉備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
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偉業(yè)遂成。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
今日閑情感慨,茲以作文以奉之,不揣固陋,誠惶誠恐!
XXX
20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自薦信6
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玄德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后世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雖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方成大事。 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出身書香門第,求學于碚城,寒窗四載,略有所得。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吾自幼好詩文,長于寫作,入學之后,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偶有拙文見諸報端實屬幸焉。又逢前輩提攜,于各學院結識賢者無數(shù),或論辯、或吟誦、或講演,含英咀華受益匪淺!時至今日,吾已習得語文教學之法且深諳吟誦、講演、論辯之道。承蒙各方抬愛,業(yè)有虛名流傳,更兼師友贊吾以能,故吾妄以毛遂自喻,冒昧自薦!半r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但求師尊側目,以償夙愿!
文言文自薦信7
尊上:
您好!
念,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生于巴山蜀水之地,長于人杰地靈之土。年二十有三。父為人師,自幼蒙其身教,受益良多。常謂吾“上善若水”“識人感恩”,明——“善”乃人之大德,“感恩”乃人之常情。且少時怡冶于青山綠水之間,山予我以沉穩(wěn),水給我以靈動;感懷于祖輩開山造田之事,祖輩之勤苦深埋于我七尺之軀。我貌不揚,但志不休。高中至今獨自在外求學,天道酬勤,學業(yè)不敢怠,褒獎不言多,功課不言精,自強、嚴謹是為最大之修為。家庭親,朋友情,五味人生體會深。重感情,報恩情,誼實誠。 寒窗四載,略有所得,出師在即。捋朝霞,梳月光,工作定何方?幾絲愁緒。展未來,工作當孜孜不倦;生活當一絲不茍。求穩(wěn)定,豈敢懷朝三暮四之情;圖進取,焉能有不竭誠盡心之理。
爾為伯樂,吾非名駒,但駿馬亦有年少日,自信大器會有晚成時。承蒙各方抬愛,業(yè)有虛名流傳,故吾妄以毛遂自喻,冒昧自薦。“踟躕徘徊難為步,只為君卿一覽顧”。
文言文自薦信8
韓超頓首:
古有毛遂自薦,今有伯樂點將。借尊伯樂慧眼,始吾千里之行。常言道:“我勸天公重抖數(shù),不拘一格降人才!
誰查悉?也曾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源頭源流長,三江之間麒麟站,雄壯瑰奇世無雙;始皇開筑五尺道,昔有黃巢**地,封狼居胥霍去病,二爨寶塔千秋立,由隸入楷第一局,留有南園流業(yè)篇;八塔墓前將臺下,旌旗招展刀光戟影,猶見孔明七釋孟獲處。歷史滄桑,片語不足達意。吾之何幸生長于斯,坐享史之漣漪,仰觀天之精華,韻吾性之毓秀。
余,本一頑石,年二十有四,家麒麟。出于寒門,幼侍農(nóng)事。歷二十載,沐山川之靈秀,秉日月之精華,終因天資愚鈍且幼不好學,丙戌年秋,未列金榜。負笈西行,遠學西都。晝夜苦讀,弗敢松弛,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反復自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于**得遇名士姚滿老先生,先生厚愛,不以余愚魯,添為關門之徒,授文學書法國畫。隨師居于陜西國畫院聆聽教誨,得畫院眾多長輩細心指導,甲骨入手,轉入金文,兼二王草書,今五載有余,小有根基。授業(yè)天恩不勝感激涕零。吾雖一介書生,三尺薄命,自知亦非名駒,才能不及賢人遠矣。然,胸中自有抱負。寒窗五載,自學以成,略有所得。此往日心跡,安敢不盡言哉?吾自幼好詩文,長于寫作,蒙恩師錯愛,所學日漸精進,受益匪淺!予常念:父母之多艱,故鄉(xiāng)之不及京滬,掩涕嘆息。故,叩首以別恩師,攜書千零六三冊乃歸。
不及,歸來毫無建樹,無用武之地,生計難以為繼,大有萬金寶劍藏秋水,滿馬春愁壓繡鞍之思。非吾所愿爾,古有姜尚直鉤釣文王,亦有劉備三顧拜孔明,姜尚、孔明者,當世奇才也,是為人中龍鳳,然非遇明主不能嶄露頭角。故昌黎先生作《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言不同,意如斯。及至當下,其理亦然。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遇。惟明主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士居其位、君臣相得、偉業(yè)遂成。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人亦云: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吾深以為然,千里馬有,伯樂自不當難求!
茲以作文以奉之,不揣固陋,誠惶誠恐
清深頓首再拜時辛卯年五月二十五日
文言文自薦信9
尊上:
您好!
念,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生于巴山蜀水之地,長于人杰地靈之土。年二十有三。父為人師,自幼蒙其身教,受益良多。
常謂吾“上善若水”“識人感恩”,明“善”乃人之大德,“感恩”乃人之常情。且少時怡冶于青山綠水之間,山予我以沉穩(wěn),水給我以靈動;感懷于祖輩開山造田之事,祖輩之勤苦深埋于我七尺之軀。
我貌不揚,但志不休。高中至今獨自在外求學,天道酬勤,學業(yè)不敢怠,褒獎不言多,功課不言精,自強、嚴謹是為最大之修為。家庭親,朋友情,五味人生體會深。重感情,報恩情,誼實誠。
寒窗四載,略有所得,出師在即。捋朝霞,梳月光,工作定何方?幾絲愁緒。 展未來,工作當孜孜不倦;生活當一絲不茍。求穩(wěn)定,豈敢懷朝三暮四之情;圖進取,焉能有不竭誠盡心之理。
爾為伯樂,吾非名駒,但駿馬亦有年少日,自信大器會有晚成時。承蒙各方抬愛,業(yè)有虛名流傳,故吾妄以毛遂自喻,冒昧自薦。
“踟躕徘徊難為步,只為君卿一覽顧”。
文言文自薦信10
癸巳年十一月廿六日,安慶后學程鵬,謹奉書于武漢大學諸公:
余姓程名鵬,乃皖省宜城人也。祖居徽州,因經(jīng)商之故遷居安慶,已有百年矣。少好舊學,性喜讀書。然年幼之時,蒙昧無知,但憑一時之興,雜閱群籍,而不曉學問當以何而入焉。后幸受業(yè)于古史辨派傳人,童丕繩太夫子之徒湖北陽新羅祖基先生門下。先生雖以故謫居安慶僻壤一隅之地,然未嘗有憤懣之心,授余學問亦未嘗有毫厘之爽,使余得識學問之正道。自己丑仲春入羅師門下以來,初以《三百千》及《幼學故事瓊林》開蒙,再以如《四書》之諸要籍識舊學之大體,后受羅師親點,讀《史記》、《左傳》、《國語》及諸子書等以攻上古史,尤好窮其間之思想,亦稍涉漢魏以下。至于所讀近人之書,蓋皆關乎此倫。余從羅師,非比課堂之受學,而代以入室之答問,如有片言只語不能詳述者,則先生以每日之博文授余。先生之所授者亦非句讀之細,而誨余當讀何書
余*生所志在于史學,然國史浩瀚,不能窮盡,至于世界諸邦之故事,則更不待言。故余特好其中兩端:一則上古史,且尤重其間之思想;二則宋明之儒學。其前者何故哉?余好古史,非但師承之故,亦本性之使然。上古史史料甚少,故史識尤要,需于眾人皆讀之史料中見他人未見之事,如錢賓四先生據(jù)《漢書》作《劉向歆父子年譜》以駁康南海之謬說。《漢書》人人可讀,然《年譜》舉世無二。余言此例,非敢自比于錢賓四先生作《年譜》一事,然于先生《年譜》此一特點,則甚表拜服且心向往之,乃以為天授余之所長在于茲矣。其后者又何故哉?蓋
理學
為吾國最近西洋之“
哲學
”者,而明末儒學本為吾國宜行之大道也。茲兩者于今世之意義甚顯而重。又以*余姚之所化逾*而布東亞故,則其又關乎*學術與世界之聯(lián)系
矣,不可謂不重,此余所以欲涉此道也。
巍巍武大,創(chuàng)立有年,三鎮(zhèn)之地,素稱人文淵藪,江漢之汭,長見名士薈萃。湖廣總督倡學于前,中研院長執(zhí)鞭于后,聞子布道,周公登壇,吳唐并舉,名重一時。金聲震乎中南,令名揚于神州。凡吾國有志于學者鮮有不慕,而余亦不外,自受學于羅師以來,思慕已久,知欲為實學,難脫大學而有,勉成國器,豈舍高校以得,將變所好為所工,一掃為學之陋習,武大其康莊坦途矣!故敢望忝列珞珈山之門墻,以成生*貢獻學問之志也。茍蒙相識,必勤學自勵以報,余雖不敏,然定不負伯樂之恩!
附曰:余攻學之外,尚醉心于皮黃,且最喜余派。
安慶后學程鵬謹再拜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7)
——《文言文》教案3篇
《文言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jù)課后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資料。
2.多**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W習《學弈》)
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學生**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3.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二、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nèi)容?
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說全文大意。
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
1.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合學生**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jīng)歷和體會。
。2)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鵝”呢?(“之”字。)
。3)指名說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意思。這句話中的“之”是指哪個人。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奇怪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
指名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怎樣讀聽得更清楚,學生指出老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讀讀。
。4)”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
師:哪個詞是第二個人?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
四、流利朗讀,積累語言
課件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把全文朗讀好,最后師生合作背誦全文。
五、遷移訓練、練讀古文
拓展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淺顯易懂、故事性強又為學生熟知的文言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W習《兩小兒辯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你能講講他的故事嗎?(學生講述,老師結合學生的講述補充孔子的生*,介紹他是一個極有名的學問家、***、***、思想家等)孔子這么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國時,卻被兩個小孩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難題了嗎?今天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題目是什么意思?(重點理解“辯”字)
二、初讀課文,梳理學法
1.**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解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學生對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對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點字詞;二要讀出詩文韻味;三要感悟人文內(nèi)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讀熟課文,自學理解
1.**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解決。
2.同桌互相讀文,糾正字音。
3.反復讀文,把課文讀熟。
4.學生對照注釋,自己理解課文,記下不懂的問題。
5.按學習《學弈》的方法自學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成果。
四、激勵測試,交流感悟
出示測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yōu)勝學習小組。
1.回答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為:也:
如:此:乎:
始出:小兒:
2.兩小兒在辯論什么?(太陽大?太陽冷熱?太陽遠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讀好兩小兒的話,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誦課文,看哪組能讀出古文韻味。
五、深化感悟,明確寓意。
1.各組提出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不懂的問題,同學交流討論。(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么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jù)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Co
C
2.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將課內(nèi)學習延伸到課外。)
3.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你想對他說什么?
。ㄒ龑W生肯定兩小兒敢于嘲笑孔子,挑戰(zhàn)權威;或贊揚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練習有感情背誦課文。
5.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nèi)容,看哪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準備)
6.向學生推薦閱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
。***赤峰市松山區(qū)第四小學
萬素麗)
B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皩P闹轮尽边@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現(xiàn)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睹献印肥敲献优c他的弟子合著的,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活動、**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xiàn)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及時歸納整理并板書:(1)誰學下棋?(2)怎么學下棋?(3)學得結果怎么樣?(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其誦讀興趣。
2.讀后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弗若,不如;為是其智弗若與,在這句話里,“為”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照注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ā秾W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nèi)容。
四、自讀思考,體會文中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
1.誰學下棋?誰是老師?――有兩個人學下棋,老師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么學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果怎么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后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追問:是什么原因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而是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前一個專心致志,后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聯(lián)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
。ㄗ寣W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jīng)歷充分發(fā)言,認識到不專心產(chǎn)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全文注釋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國之(文言助詞,的)善(擅長)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詞)。使(讓)弈秋誨(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專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詞,有提起動詞性謂語“為”的作用,從而使句中的“弈秋之為”取消了句子的**性,成為了“聽”的狀語。――這一點只對教師講,之所以提出這個“之”字,使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義相區(qū)別。)為聽,一人雖聽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為鴻鵠(天鵝)將至(原是生絲繩,這里指系著絲繩射鳥用的箭)(到),思(想)援(拉開)弓(弓箭)繳而射之(它,指鴻鵠),雖與(和)之(他,指代另一個學生)俱(一起)學,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詞)。為(因為)是(這,指這個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與(文言助詞,同“嗎”)?曰(說):非(不是)然(這樣)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理解課題,質(zhì)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①他們?yōu)槭裁礌庌q?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
1.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
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
。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對照注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3)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xiàn)代口語復述故事,并根據(jù)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
。ㄗg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绷硪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兩小兒為什么爭辯?(太陽是遠是近)
。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①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罁(jù)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根據(jù)形狀大小來判斷的。②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jù)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根據(jù)溫度來判斷的。)
(3)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4)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看法,保護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
。ń處熯m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xiàn)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待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jīng)隹;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p>
4.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1)兩小兒聰明可愛,善于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zhì)疑,勇于爭辯。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盡管學識淵博,可是仍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學生**選擇使用現(xiàn)代話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學生背誦課文。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8)
——文言文座右銘
文言文座右銘1
1.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俄n非子·喻老》
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x騷》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小已。——曹操《龜雖壽》
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諟Y明《歸去來兮辭》 滕州生活網(wǎng)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稇(zhàn)國策·趙策》
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睹献印けM心上》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稌稀逗鬂h書》
11.小利不爭,小忿不發(fā),可以和眾。
12.小利不爭,小忿不發(fā),能夠和眾。
13.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渡娼
14.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妒酚洝
15.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兑捉(jīng)》
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娊(jīng)·衛(wèi)風·湛奧》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誡子書》
1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0.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21.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秴问洗呵铩けM數(shù)》
22.亡羊補牢,猶未遲也!稇(zhàn)國策·楚策》
23.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对娊(jīng)·大雅·蕩》
2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述兩》
2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2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文言文請假條10篇(擴展9)
——文言文擴寫:乘船
文言文擴寫:乘船1
在一個幽靜美麗的山谷中,有一群仙子,她們的工作很奇妙:決定谷中的花開成什么顏色,什么模樣。又是花開的季節(jié),仙子們來回穿梭,決定著一朵朵蓓蕾的形象,這時,她們看到了一朵蓓蕾,她是如此的與眾不同,美麗無比。仙子們十分喜歡她,于是她們決定,要給她一個從未有過的眷顧,讓她自己選擇自己的顏色模樣。
小小的蓓蕾快樂極了,她知道這次機會是極其難得的,在姐妹們艷羨的目光中,她仔細地考慮著。白色似乎不夠艷麗,紅色似乎不夠清新,黃色似乎不夠出眾,藍色似乎不夠嬌美……菊花的形象好像過于繁復,牡丹的形象好像有點俗氣,百合的形象更好像有點單調(diào)。雖然這些花朵也都是美麗的,但是好容易有了這次自己選擇的機會,當然要盡善盡美才好,小蓓蕾一遍又一遍地選擇著,遲遲不肯做出決定,剛想著紅色大方艷麗,又想到白色清純甜美。不知不覺中,身旁的一朵朵蓓蕾都已經(jīng)盛開了。
山谷里群芳爭艷,熱鬧非凡,但是每朵花都相信,有這樣好的機會,最晚綻放的這朵天之驕子,將會是最美麗的一朵,但是小蓓蕾遲遲沒有做出決定。時間如流水般匆匆逝去,終于,花季過了。仙子們又來到這座山谷,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枯萎的花朵中間,有一朵未開放就枯死了的蓓蕾。
在一個幽靜美麗的山谷中,有一群仙子,她們的工作很奇妙:決定谷中的花開成什么顏色,什么模樣。
又是花開的季節(jié),仙子們來回穿梭,決定著一朵朵蓓蕾的形象,這時,她們看到了一朵蓓蕾,她是如此的與眾不同,美麗無比。仙子們十分喜歡她,于是她們決定,要給她一個從未有過的眷顧,讓她自己選擇自己的顏色模樣。
小小的蓓蕾快樂極了,她知道這次機會是極其難得的,在姐妹們艷羨的目光中,她仔細地考慮著。白色似乎不夠艷麗,紅色似乎不夠清新,黃色似乎不夠出眾,藍色似乎不夠嬌美……菊花的形象好像過于繁復,牡丹的形象好像有點俗氣,百合的形象更好像有點單調(diào)。雖然這些花朵也都是美麗的,但是好容易有了這次自己選擇的機會,當然要盡善盡美才好,小蓓蕾一遍又一遍地選擇著,遲遲不肯做出決定,剛想著紅色大方艷麗,又想到白色清純甜美。不知不覺中,身旁的一朵朵蓓蕾都已經(jīng)盛開了。山谷里群芳爭艷,熱鬧非凡,但是每朵花都相信,有這樣好的機會,最晚綻放的這朵天之驕子,將會是最美麗的一朵,但是小蓓蕾遲遲沒有做出決定。
時間如流水般匆匆逝去,終于,花季過了。仙子們又來到這座山谷,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枯萎的花朵中間,有一朵未開放就枯死了的蓓蕾。
一個假日,詩人——楊萬里在安仁乘船游玩。
忽然,一轉頭看到一條漁船上有兩個小漁童;他們可愛的模樣把詩人吸引住了。兩個小漁童將竹竿和船槳放下。坐到了船頭,這一幕讓詩人不解,為何將竹竿和船槳放下?沒有動力,船怎能前進?小漁童撐起一旁的油紙傘,這一幕更讓詩人不解:要油紙傘有何用?天空并未下雨?奇怪了!詩人讓劃船的老人家追上前邊那一條小漁船,船慢慢向小漁童那邊靠近了,詩人對兩個天真的小漁童說:“孩子,天空并未下雨,為何要撐傘?”“先生,用船槳和竹竿劃船太累了,利用風吹動傘的風力使?jié)O船劃動,那樣可省力多啦~”一個小漁童天真地說。
“是啊,是啊!那樣多省力啊!”另一個小漁童插上一句。
“呵呵!你們可真聰明啊~!”詩人望著這兩個小漁童開心的笑了。(是為兩個小魚童的聰明而笑的)
“對不起先生,我們要回家了!毙O童們可不想讓自己餓肚子哩。詩人并未回答,只是點了點頭。望著小漁童,詩人再一次笑了。(這次是為小漁童的天真而笑的)
我望著他們的.離去,詩人回到了船內(nèi),點亮油燈,提起筆寫道: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