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9篇)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一
布封從一個名字轉變?yōu)橐粋印象,源于一篇寫狗的文章,出自他的《動物肖像》。
坦率地說,科普文能把人看哭,估計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獸類的完善程度,要看它的情感的完美程度“。我想,獸類在這里可以換做“生命”。
讓我們暫且放下“完美“的情感,縱觀整部自然史。
這是涉及面極廣的歷史,囊括著宇宙向我們展示的所有事物。
四足獸、鳥類、魚類、昆蟲、植物、礦物,為好奇的人類描繪了一幅廣闊的畫面。這幅畫巨大無比,好像而且確實是豐富至極。
自然人出外探索自然,越是無人越有驚喜,越是需要開發(fā)越是充滿發(fā)現。
當世間萬物的一些樣品聚在同一個生長環(huán)境的時候,當人們第一次向這個裝滿了各種不同的、新穎的和陌生的事物的“倉庫”看上一眼的時候,第一個感覺一定是夾雜著贊嘆的驚詫。
也許你會從形狀上識別一些,也許有的還知道生物性,人文學者可能會了解它們在歷史和文學中的價值。
這些相互關聯,將人們的感知從平面變?yōu)榱Ⅲw,從眼前伸向從前和以后,那么恭喜你已進入小而幸福的初級階段。
最初每個人都充滿好奇心,又容易對已知的東西心生厭倦。
除非保留著更珍稀的敬畏心,知道“自以為是”的知識需要不斷進步更新,每一天才不是重復的片段。
對一切都喜歡同時又罕見的興趣,并不是靠訓導產生的。
根本動力是得到啟蒙的智慧。
人類不是自然之主。大自然通過自己的方法在運行一切。
當人們不停留在膚淺的認識上,就會對它的多樣性和繁復性感到無比震驚。
自然的杰作數不勝數,但那也只是人們發(fā)現的驚訝中的一部分。它的規(guī)律以及混亂,常態(tài)還有變態(tài),似乎可能存在的都存在,不可能存在的也存在。
除了去追尋,去學習,保持對一切都喜歡同時又罕見的興趣,還能怎么做呢?
《自然史》一書收錄了布封在法蘭西學院入院式上的演說,題目《論風格》。
自然科學人如何論述文學藝術的問題,本身就讓人好奇。
通過思考賦予想法更多的內涵和力量,然后使用表達實現它們!@是風格的基礎。
當精神創(chuàng)作的成熟點到來,就會迫切地渴望實現創(chuàng)作,并在寫作中感受到快樂。
想法輕松地流淌出來,下筆變得自由;快樂促生了熱情,這種熱情蔓延開來,賦予每一個詞句以生命;情感與智慧交融,內容與文采并茂,貫穿思維和行文的始終,風格從此誕生。
從這個意義講,自然的發(fā)現是源源不斷的,思維和靈感是汩汩流動的,風格也從未僵化不前。
逐漸把“寫“當做另一番自然。這個發(fā)現我極喜歡。
人與自然是發(fā)現和創(chuàng)作中永恒的主題。
只要談論起自然法則,生物體,空間,物質,發(fā)展,時間,靈魂,思想,感情,激情,都會變得鮮活無限。
你知道自然史最好的一點是什么?
在不可見的、永恒的力量驅使下,大自然以不變的規(guī)則表現著。
人們看著眼前的景象就不免想到往古,又能聯系現在通往明天。
當下的我們,亦包括在這廣闊的詩篇。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二
愛書人看到好書,總不免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念,想把它推薦給別人,與人分享心里的小雀躍。
前陣子,也記不清哪看到一個文,說人們的閱讀趣味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即越來越多人傾向于閱讀關于哲學,心理學,或是歷史方面的書籍。這個趨勢,不能說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用于解釋隨著閱讀量或層次的不斷提升而自動內化對知識深度或者說對真理和智慧的追求,是很恰當的。當然不是說閱讀世界經典名著(文學類)就比較low,只是小說能夠給我們帶來的視野是稍遜一籌的,如果還是癡迷于情節(jié),那就更局限了。
初讀《感覺的自然史》時,頗驚訝于作者的博學多聞,無論天文地理、歷史淵源或是文學用典,都能信手拈來,看似毫不費力。更難得的是,作者用來串聯這一切的,是無所不包的愛心,讓人在喧囂吵嚷的地球上重新發(fā)現美麗神奇的萬物,更讓人原已漠然灰冷的心海中,重新掀起激動的波濤,并得以重新審視和探索充滿奧秘的人體宇宙。
能夠以博學而純真的筆觸,去描繪大自然,去了解動物,以及了解人類自身。不能不讓人對作者感興趣,一了解才知道,作者戴安娜-阿克曼熱愛科學的同時擁有文學博士學位,并在多所世界知名大學任教,此外她還有各種身份,詩人、飛行員、探險家、自然學者以及潛水專家。這就不難理解其作品的非凡趣味和視野。
感覺,即感官的知覺。包括嗅覺、觸覺、味覺、聽覺、視覺以及共感覺,更謹慎地說,只要我們愿意探索,還有更多的官能存在。
嗅覺,是無所不能的魔法師,能帶我們跨越千里,回到往昔時光。氣味就像威力強大的地雷,隱藏在歲月和經驗之下,在我們的記憶中安靜地爆炸。只要觸及氣味的引線,回憶就同時爆發(fā),而復雜是幻影也由深處浮現;蚴悄澈匣蛱镆暗耐晗娜栈貞洠M繞著酷暑難耐下的酣暢淋漓和微風吹拂過后的暢快;或是全家團聚時的豐盛晚餐,紅燒肉、白切雞,水煮魚...熱氣騰騰,溫馨而熟悉;又或是轉瞬即逝而難忘的氣味。
觸覺,厘清眼睛所做的速記并添加資料,告知我們生活在三維的世界中。它們是極端暖熱的手,不斷地希望冷卻,它們不情愿置于任何冷的物體之上,手指伸張,空氣從指間向著手指,血液涌上,一如沖上人腦,緊握之時,它們就像瘋子的頭腦,充滿了幻象。
味覺,是親密的知覺,我們不能遠距離品嘗食物,而我們品味的方式和唾液的組成方式,可能正像指紋一樣各不相同。我們并不是只為了味道或者營養(yǎng)而吃東西,有時我們也為了食物給予的感覺而進食。
聽覺,聲音使得我們生活中的感官世界濃郁,我們也依賴聲音協助我們闡釋、溝通和表達我們的周遭世界。雖然英國浪漫詩人濟慈曾歌頌:“聽得到的旋律是甜美的,但聽不到的旋律更甜美”,但是,我們依然寧愿聽到世上的歌曲、噪聲和話語聲,并沉迷于聲音的滾滾洪流中。
視覺,人體70%的感官接收器集中在眼部,我們主要透過眼睛觀察世界,從而評鑒和了解。我們以為眼睛是明智的觀察者,其實它所做的不過是收集光線而已。此外我們的語言充滿了視覺意象,每當我們拿兩樣東西相互比較時,就依賴視覺來捕捉當時的動作和心情,并且頑固地認定眼見為實。當然,現在這個充滿相對論、魔術和感覺的騙局時代,我們不能完全相信自己肉眼所見的事物,即視覺謊言。
共感覺,即日常生活總給人的感官提供不斷的沖擊,而每個人多少能體驗到感官知覺的混合。雖然共感覺會使人分心,卻也能使人集中精神。對于不想讓感官超載是人而言,共感覺是小小的煩惱,但它卻頗能激發(fā)充滿創(chuàng)意的人。
在官能的范疇內,我們可能墨守成規(guī),但也像監(jiān)獄中的囚犯一般,抓著自身的肋骨搖撼,要求獲得釋放,以探尋更多可能的存在。
始于神秘,亦將于神秘中結束。不論我們如何探索,解讀和熟記生命中的大原則或小細節(jié),仍有浩瀚的未知領域誘惑著我們。因為沒有風險之處,感情的領域就平淡無奇,生命中種種層面,山坡,尖峰和迂回的道路...仿佛也都不存在,只剩下長度,而沒有了厚度。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三
其實,筆者真正的在對哲學有概念上正確的認知,已經是很晚的時候了。并且相信我身邊的很多同齡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哲學就和宗教一般“虛無縹緲”和“不知所云”,雖然事實并非如此。在初次意識到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之于當今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意義的時候,我決定對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做進一步了解,所以我找到了恩格斯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所攥寫的《自然辯證法》,打開這本書后,我閱讀了其中的第一篇論文,也是整本《自然辯證法》的導言。這篇文章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涵蓋眾多學科,其資料涉及領域浩繁廣闊。同時,也令我從新認識了這位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德國大思想家——弗里德里!ゑT·恩格斯。
總體而言,《自然辯證法》是想要揭示自然界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系,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畢竟,這本書中的資料是建立在百年間無數自然科學家對自然界的觀察,探索,研究和實驗過后所得出的一系列結論之上的。正如恩格斯在書中寫到,“自然界本身的辯證法是經過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日益被揭示出來的,兩個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聯,不可分割的”,這在“導言”里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博學的恩格斯給讀者展示了眾多學科領域的巨大發(fā)現,涉及了天文學、生物學、地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以及一些宗教文化領域;星云假說,牛頓的三大力學定律,也有被稱之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的細胞理論、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就是在這樣繁雜的學科發(fā)現成果里,恩格斯用聯系與發(fā)展的眼光將之整合為一個整體,建立了一套自然哲學理論體系。經過自然辯證法理論中的對立與統(tǒng)一,一般與特殊,聯系與發(fā)展等關系,指導科學工作者們地橫向思考問題,將自然哲學當作從“自然科學”通向“大自然”之間的燈塔航標。
從星云假說到能量守恒,再到生物進化論,恩格斯看到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有力佐證。文中反復提到的太陽系和所謂的“宇宙島”——也就是今日我們所說的恒星系,其產生與消亡的始終,也讓恩格斯更進一步理解了什么是永恒的運動。
從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中了解人類與猿的區(qū)別,即直立行走、有準確音節(jié)的語言、手的特定分化和工具使用與制造等等,闡明了人對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即道出了生產的終極意義;并且指出了僅有人類能夠利用自我的大腦與雙手在自然界打下自我的印記。這一切其實都揭露了一個問題,事物的普遍聯系,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雖然是在不斷的往精細化的方向進發(fā),可是其相互間的固有聯系是永遠也抹殺不了的。這一辯證的思維正是指導一切自然科學研究的法寶。正如恩格斯在“導言”中說到的,“用思想的徹底性去補救有缺陷的知識”。
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后,自然科學領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這得益于人類所制造的工具在不斷地革新改善,而結果就是,人類所獲得的知識也是呈現爆炸式增長。而一個個驚人的發(fā)現與理論成果正不斷地檢驗著自然辯證法,證明著后者的科學性。
也許我們現今的普通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量都遠超兩個世紀前的科學家們,可是因為我們所欠缺的是擁有站在哲學高度的辯證統(tǒng)一的思維,所以科學發(fā)現的靈光總與我們失之交臂。而一些諸如諾貝爾獎得主一樣的科學家,他們往往也是優(yōu)秀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擁有著卓越的思辨本事,以及運用自然辯證法理論來審視整個自然界的普遍聯系,能夠把握永恒運動的真諦所在。
人類社會因分工得以提高繁榮,自然科學也因不斷分支細化的深入研究而高速發(fā)展,然而當一切走向瓶頸的時候,我們應當在此時停下埋頭摸索的腳步,直起腰桿,抬起頭展望一下整個大自然,領略感悟她的偉大與非凡,跳出自我熟悉的小領域,撥云見日,一覽眾山小!也許就會閃現出柳暗花明的感悟。這就是自然哲學的價值所在,就是哲學的魅力!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四
自然科學含括了許多領域的研究,自然科學通常試著解釋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運作,而非經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學一詞也是用來定位“科學”,是遵守科學方法的一個學科。自然科學 (natural science )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認識的對象是整個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質的各種類型、狀態(tài)、屬性及運動形式。認識的任務在于揭示自然界發(fā)生的現象以及自然現象發(fā)生過程的實質,進而把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guī)律性,以便解讀它們,并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guī)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自然科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尋找自然現象的來因。自然科學認為超自然的、隨意的和自相矛盾的實驗是不存在的。自然科學的最重要的兩個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推理。由對自然的觀察和邏輯推理自然科學可以引導出大自然中的規(guī)律。假如觀察的現象與規(guī)律的預言不同,那么要么是因為觀察中有錯誤,要么是因為至此為止被認為是正確的規(guī)律是錯誤的。一個超自然因素是不存在的。 ——摘自百度百科
我至今沒有真正完全理解什么是科學,盡管小時候每當家人問我長大后想當什么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索地說科學家。而且上了這課我才知道科學是西方文明的一個產物。在
我眼里,科學包括了牛頓力學,能量守恒定律,萬有引力,蓋斯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進化論等等,在我混淆地看來,只要不是迷信透頂的,只要是物理化學生物的,都可以叫科學(或許有誤解)。同時我也非常理解“進步是科學的特征”這句話。想那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還鉆木取火,徒手打獵到現在的機器生產;從以前飛鴿傳書,快馬加急到現在的電話、e-mail、qq、飛信聯系;從以前的衣不蔽體到現在的五彩繽紛……這一切,都是我們借助科學的進步,科學的產物,在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茖W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益處,然而應該也有壞處的吧,正如“你如果真的就是不經反思的使用,不經反思的相信科學總會給我們帶來進步,并且你還認為這種進步式的生活總是值得欲求的,那就可能會帶來極危險的后果”所說的那樣。
近代科學是在古希臘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而來的。其過程可大致描述為:古希臘(理性)----> 中世紀(基督教)----> 文藝復興以后(經驗主義)
古希臘人通過理性追求智慧。而其中又以泰勒斯和梭倫為甚。
“他是一位圣賢,又是一位天文學家,在日月星辰的王國里,他頂天立地、萬古流芳。”——泰勒斯墓碑銘。泰勒斯成功預言了公元前585年的日全食而成功制止一場戰(zhàn)爭。他曾經到埃及旅行,用心愛你公司三角形定理準確地推測出胡夫
金字塔的高度而解決了困擾埃及人一千多年的難題。他通過觀察洪水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這被認為是哲學思維的開始。那句有名的“您只顧仰望天空,卻不知道腳下有什么”就是泰勒斯的女仆對他說的。他提出的“本原”是宇宙論的核心概念,可以說是第一個哲學概念。
梭倫生于雅典,出身于沒落的貴族。他年輕時一面經商,一面游歷,到過許多地方,漫游名勝古跡,考察社會風情。梭倫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詩人,是古希臘七賢之 一。梭倫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zhí)政官,制定法律,進行改革,廢除農民債務,禁止債務奴役 ;廢除德拉古制定的殘酷法律,只保留關于謀殺的部分;按財產的擁有量將公民分為4個等級,其政治權力按照財產來決定 ;恢復公民大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利機關,前三等級公民才享有被選舉權;在貴族會議之外設立四百人會議管理國家,議員無財產資格限制;建立公民陪審法庭,有無財產的公民都可參加。 史稱“梭倫改革”。他在詩歌方面也有成就,詩作主要是贊頌雅典城邦及法律的。他是古希臘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詩人。
古希臘還有幾個有趣的現象,比如抽簽決定誰來擔任公職,以言辭勝人的辯論傳統(tǒng)等。我不敢想象如果抽簽抽到一個無能的或者是自私的人來管理那會是什么樣子。關于辯論,我倒是有興趣談談。我不喜歡辯論,首先,即使
你言辭再有理,你把別人辯駁得面紅耳赤,但是,即使他表面上被你辨服了,其實他心里也不會服氣的,只是給你自己增加一點可憐的自信亦或自尊而已。其次,幾個人一堆人在一起吵吵吵,辨得昏天黑地面紅耳赤形象也不好,多說不如多做。當然,古希臘提倡的這種直接民主制度, 是與其狹小的城邦密切相關的, 人口有限, 地域狹小. 在觀念上他們也不認為一個城邦是越大越好的, 而是認為存在著一個最佳規(guī)模, 或存在著一個上限。
雅典被稱為“希臘的希臘”,最能體現古希臘的氣質。雅典的.經濟是依賴于橄欖種植和海上貿易的,雅典人種植橄欖樹,把橄欖油裝入陶罐,運往西徐亞換取谷物。航海和貿易的需求促進了阿提卡制陶業(yè)和造船業(yè)的發(fā)展。貿易的需求又促使雅典人開始開采阿提卡的銀礦,從事開采的是由海外輸入的奴隸(奴隸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之一)。雅典的命脈在于確保海上交通線和保障海上貿易的秩序,這些要求雅典必須發(fā)展海上霸權。梭倫改革根據收入將公民重新劃分等級;克里斯提尼改革提出“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時期改革給擔任公職者發(fā)放薪金,推行大眾教育,看戲劇也給補助。
策力爾說:直到古代終結,哲學都沒有離開蘇格拉底指引的道路。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道德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長得奇丑無比,采用問答方式,運用比喻、啟發(fā)等手段,使對方具體、普遍、深入地得到正確認識。蘇格拉底認為,哲學不能單獨地研究自然,還要研究正義、明智適宜、勇敢、虔誠等德性的定義,治國的道理,統(tǒng)治者的品質等問題。有趣的是蘇格拉底的妻子心胸狹隘、冥頑不化、叨叨不休。但是蘇卻能在嘮叨聲中凈化自己的精神。對于他的死,我感覺可惜又可笑。本可以逃難卻甘愿赴死,或許真如所說的生命是一種病態(tài),需要用死亡來醫(yī)治。蘇格拉底就是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他的哲學。
蘇格拉底還有很多學生,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亞西比德、色諾芬、柏拉圖。其中柏拉圖是蘇最重要的學生。懷特海說過,全部西方哲學不過是為柏拉圖的思想做注腳。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創(chuàng)立學園。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除了哲學,學園的科目還包括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學科,學園立即成為了希臘的學術研究中心。柏拉圖柏拉圖中年寫作了《理想國》,勾勒了一個所謂真與善相統(tǒng)一的理想國家方案。他認為人除了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相對應的有智慧、勇敢和節(jié)制三種美德!袄硐雵笔俏鞣秸軐W史上第一個烏托邦。柏拉圖曾經通過一系列的比喻來論證自己的學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洞穴之喻”!岸囱ū扔鳌笔侵v假想一群人被關在山洞里, 他們只許面對山洞盡頭的墻壁, 不許回頭, 不許往兩邊看, 在他們身后的高處有火堆. 這里火堆對應的是“太陽比喻”中的太陽, 借助火光他們可看到投射到墻壁上的影子,他們認為影子就是真實的, 并以最能看清影子的人為最高明的,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五
一本厚重的大書癱倒到在我的桌子上,翻開來細細品讀,畫上一些記號,再回過頭看兩眼,望著折痕越來越多的大書,有沒有讓我留下什么然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呢?
自然史是作者布封歷經55年的調查總結所獲得的成果,里面講述了大自然的一切,植物,動物,礦物……讓人看不過來,而那充滿詼諧的語言更是吸引著讀者繼續(xù)讀下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還記得在動物篇里“狗”的那一段,講述了關于看家狗和獵犬的習性。家狗活潑可愛好動,討人喜歡,主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它都一清二楚,同時還能通過氣味嗅出敵人的氣味,這也就是為什么當陌生人經過時,家狗會朝他吼叫的原因;而獵狗則不一樣,它們充滿野性,經常表現出戰(zhàn)斗欲望,且聰明伶俐,訓練有素,能聽懂主人的命令他們擁有敏銳的嗅覺,是獵人們的好幫手。同時,家狗和獵犬都有的共同點就是對主人十分忠誠。
說到“狗”,這讓我想起了我家的家狗,與書中描寫的一樣,她有著香檳色的毛發(fā),有著水靈而又渾圓的大眼睛,有著勻稱的身姿,一次跳躍,一次翻滾都充滿了靈氣,且聰明伶俐,活潑好動,孩子般得粘人。她時常擺出一副細考的樣子,歪著腦袋,禁止不動,這舉動真是惹人疼愛。
還記得我曾經聽到過一句話:“人類的一生,狗只是一小部分,而在狗的一生中,主人就是他的全部!
這句話說得沒錯,家狗的一生默默追隨著主人,乖巧聰明,就是受主人欺負也毫不吭聲,也是默默的承受,從不會露出厭惡主人的眼神。想到這里,我不禁想到那被主人們遺棄的流浪狗,它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多么難過。當看到一只被主人愛撫的狗時,它們的眼神里會不會流露出渴望和羨慕?
為了某個人默默承受,這一種高貴品質,也就只有狗了,多么可愛乖巧的小生物啊。但一些不堪入耳的臟話里卻都有“狗”字,而成語里一些帶“狗”字的也都一些貶義詞,例如豬狗不如,打雞罵狗之類的成語,毫不吝嗇對狗的貶低。
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十分值得我們去思考。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狗是忠誠的,但又為什么會有這些詞語或成語呢?真是令人費解。
也許因為家狗只對主人忠誠,對陌生人兇狠,讓一些從未養(yǎng)過狗的人家對家狗產生厭惡之感。一些句子中,形容某人吵鬧會說成“狗吠”,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其實,狗對主人忠誠的程度遠遠令我們無法想象,在電影“忠犬八公”里,一只狗的主人因突發(fā)心臟病死去,這只狗卻從未間斷它的習慣——在下午時,到火車站等待主人下班回來,就算主人再也不會回來。這是一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也間接的證明了狗對主人的忠誠。
無論別人怎么說怎么想,在我心目中狗是我生活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無法分開的一部分,因為他們的忠誠深深地打動了我,它們是人類最重要最忠誠最不容易失去的朋友。作文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六
牛頓邁出了第一步,布封邁出了第二步。
——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年-1796年)
-01-
不知道多少80后的朋友,在童年時期說過這么一句話:“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作為一個孩子,并一定知道科學是什么,等長大之后,大概知道了,但夢也醒了。
3月14日,霍金先生去世,全世界用各種各種方式進行悼念,愛因斯坦的生日是3月14日,有人說,他是給愛因斯坦過生日去了。也有人說,霍金先生本就不屬于地球,他只是回到了屬于他自己的地方。
于是,大家紛紛又拿起了《時間簡史》,重讀這本只有一個公式的經典,用這種方式緬懷霍金先生。
寫作和讀書真是件神奇的事情,讓人可以跨越時空和地理界限同他人交流,霍金先生通過寫作,將他那遨游在宇宙太空的思想,普及給了全世界,哪怕他已經離開。
-02-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其實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是真的在看世界,有的人是在看朋友圈。
現在大家都崇尚旅行,找機會多看看這個世界,這樣是美好的,但畢竟有太多地方到不了,肉眼也看不到。
20xx年,腦中帶著一幅幅美麗的圖景,我滿懷期望的踏上了西藏的土地,的確,西藏太美,然而由于高原反應,身體的沉重負擔,讓我無法盡情的欣賞美景,那個時候我就知道,世界上有太多地方達到不了。
所以,我們要讀書,來到這個世界,我們是幸運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要盡可能的多了解這個世界。
讀書可以跨越地理,穿越古今,讓思想不受任何羈絆的遨游馳騁。
-03-
在簡書給了我簽約標簽之后,很多朋友給予我更多的關注和肯定,但是我心里清楚,簽約前后,我的寫作水平并沒有質的提升,我依然寫不出華麗的辭藻,也寫不出撼人心扉的篇章。
唯一的改變,是讓我在寫文章時不敢過于隨性,怕被人說:“簽約作者寫的也就這樣嘛。”雖然我真的寫的也不好。
書太多,而人的時間有限,所以應該讀經典。但太多的經典都是大部頭,閱讀起來耗時費力,無數的人望而卻步,進而失去了很多了解這個世界的機會。
我想做一件事情,通過解讀經典,斗膽把自己當做一個導游,帶著我的讀者,用最短最高效的時間去多看看這個世界。
我不是科學家,生產不了知識,但此時此刻,我想做知識的搬運工。
-04-
《自然史》是個大部頭,共計42萬字,是18世紀法國最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一生歷盡55年創(chuàng)作,全書包含了地球史、動物史、植物史、礦物史和人類史幾個部分,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和科學的描述和解釋。
這本書也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其中關于動物形態(tài)的描述極具藝術性,書中含有豐富的素材,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依據,優(yōu)美動人的文筆也將公眾的興趣引向了生物學領域。
布封,1707年出生于法國,由于父親是法院的推事,以繼承關系獲得封地,成為一個貴族,從小受教會學校的教育,但他愛好自然科學,在他整個求學生涯中,他還學習過數學、法律和醫(yī)學。
他一聲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26歲就進入了法蘭西科學院,曾被任命為“法王御花園與御書房總管”,46歲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并后續(xù)兩度支持學院事務。
晚年的他獲得了極大的榮譽,各國的國王和學者都希望一睹他的風采,也常常受到法國國王的接見,成為了凡爾賽宮的常客。
布封宣傳唯物宇宙觀,又重文藝思想,受牛頓和萊布尼茨影響極大,但也由于他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世界的起源,曾經被巴黎神學院斥責“離經叛道”,險遭宗教制裁。
他的著作有大量的關于進化論問題的論述,這些問題在他之前沒有任何人提到過,他也是生物地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對后續(xù)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有著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05-
未來一個多月,我將用28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對《自然史》進行解讀,為了節(jié)省大家的時間,我會將每篇文章的閱讀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挑取書中最精彩的核心部分,并對關鍵內容做好總結后進行呈現,讀者讀完這本書42萬字的大部頭,只需要1個小時左右。
這個系列不僅會介紹大家熟悉家禽、野獸、飛禽,也會介紹各種常見與不常見的植物,也會帶大家探索自然界各種神奇的礦物質,最后深入了解人類史及地球史。
我很希望,也很榮幸能陪伴大家一起領略這部偉大的《自然史》,也請大家關注這個系列。
end.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七
在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導言中,經過對其認真仔細的閱讀,不免讓我有種醍醐灌頂,受益匪淺的感覺。雖然我的理解僅限于一些很淺層的認識,但已足以讓我學到很多以前不曾涉及的方面。在導言部分,恩格斯經過分階段的方法,帶領我們回顧人類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艱辛歷程,讓我們認識到現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輝煌的研究不一樣,因為它唯一地到達了科學的、系統(tǒng)的和全面的發(fā)展。從中我一知半解的了解到了許多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自然辯證法在科學技術與哲學中的作用。經過這次閱讀導言,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我的閱讀與理解都這么吃力,那么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將是多么的艱難,但他仍舊孜孜不倦的為人類事業(yè)奮斗終生。我相信這對我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忙,他的精神將帶領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對于自然的研究,從哲學思想的淵源上說,它是依據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成果,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唯心主義辯證法進行了唯物主義的改造,是一種科學的、系統(tǒng)的、全面的發(fā)展。恩格斯的觀點和思想都是值得我們這些年輕人學習的。他在這本導言里,很好的解釋了自然科學從產生到當時的發(fā)展過程,并預言了未來科學發(fā)展的方向。恩格斯認為,事情不在于把辯證法的規(guī)律從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從自然界中找出這些規(guī)律并從自然界里加以闡發(fā)。當前我們要推動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就必須深入研究科技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就必須將科學技術置于整個社會大系統(tǒng)中。我們在學習中也要有這種孜孜不倦,循環(huán)加以運用的學習態(tài)度。
古代東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學,同自然科學的萌芽狀態(tài)相適應,其中的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法思想具有樸素的、直觀的性質。恩格斯經過很多的事實告訴我們,人類社會對自然的認識歷程并非一帆風順。這正順應了我們人類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經過研究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歷史,恩格斯總結出了自然界是運動的、變化的、能量不滅等科學的觀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經過對自然科學的歷史考察,闡述了自然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恩格斯還以很多的科學史實為依據,說明由于自然科學本身的發(fā)展,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代替形而上學自然觀已成為歷史的必然。由此恩格斯帶領我們回顧人類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歷程,讓我們認識到現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輝煌的研究不一樣,它唯一到達了科學的、系統(tǒng)的和全面的發(fā)展。
自然辯證法能夠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供給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幫忙和促進我們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實踐,進而改造自然,造福人類。文中提到:“一切產生出來的東西,都必須要滅亡”。而此刻面臨的生態(tài)危機恰恰加速了這個發(fā)展過程。我們人類對自然無限的索取,征服,人類妄自尊大,最終卻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種種事實說明,人類應當改變以自我為中心,要從戰(zhàn)勝大自然,轉變?yōu)榕c大自然和諧相處。人類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一場綠色革命。人類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將其看作是人類存在的根基,看作人類自我的身體一樣去愛護。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來指導實踐,以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造福人類,造福子孫。
正如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所揭示的,自然辯證法所研究和揭示的資料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規(guī)律,即自然界的辯證法;人類經過科學技術實踐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規(guī)律,即科學技術研究的辯證法;作為一種認識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科學技術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即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辯證法?傊,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辯證法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自然辯證法能夠使我們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提高整體素質,更加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有助于我們創(chuàng)新意識的樹立和本事的培養(yǎng),并指導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另外,我們要發(fā)展經濟推動社會提高,深入研究科技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也必須以科學的辯證法來指導。學習辯證法,也是我們探索自然界奧秘,以指導我們更好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需要。所以我們應當博覽群書,不斷充實自我的頭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同樣要意識到自然辯證法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知識所供給的科學的方法訓練、本事培養(yǎng)以及視野的開闊,因為所有的學科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在學習中除了專業(yè)課的學習,哲學,歷史,文學都有我們能夠汲取的營養(yǎng)。關鍵是我們要從這些專門知識中提取出對我們認識自然,
進行科學研究有益的觀點。沒有學術上的縱貫和橫通,沒有廣泛的積累,人就不能充分發(fā)展自我,提升自我。從而使我明白自然辯證法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要促進科學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和發(fā)展,就必須要正確、科學、全面的去學習認識大自然。
經過學習自然辨證法這門課程,更是讓我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考和發(fā)現精神豎然起敬,他們?yōu)槿祟惖陌l(fā)展所作出的貢獻是我們遠遠所不及,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有理由繼續(xù)沿著這條路勇敢的走下去,雖然我們是工科的學生,可是萬物都是相通的,在教師的講解下,我也徹底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其實一個人不可能孤立的學習,我們需要廣泛的涉及與學習,文科專業(yè)中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并靈活加以運用的地方,僅有我們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我們才有可能在自我的學術生涯中越走越遠,在自我的人生道路中越走越寬。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八
讀《自然筆記》是一次關于對自然的熱愛,關于對生命的敬畏的神奇之旅。在這里,作者用與眾不同的文字和圖畫生動而又有趣地為我們講述了大自然的故事。
在大自然中,有許多許多我們想不到也不知道的知識。但是,只要你去挖掘,大自然就會把這些寶藏無私地奉獻給我們。
在這本書中,有一篇名叫“家有阿蟲”。講的就是三只菜青蟲的故事。想想我們天天吃著打了好多殺蟲劑的菜,是不是很少見到這種蟲子啊。作者對這三只菜青蟲的成長歷程記錄的十分詳細,圖文并茂。這三只阿蟲在成長中死去了兩只,因為它們被真菌寄生了。剩下的最后那只艱難而又成功地完成了蛻變的過程,終于化為了一只菜粉蝶。如果沒有耐心而認真地觀察怎么可能這樣完整地給我們講完這個故事。
只有熱愛生命,熱愛自然,才會有這樣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和真實的圖畫。但是,大自然現在正不斷地被我們人類破壞著。在這本書的最后,告訴了我們大自然的現狀是多么的危險。我們曾經富饒的自然,正在經受著苦難。試想如果我們再不加節(jié)制地開發(fā)下去,再過幾年,大自然的平衡是不是就會被徹底地破壞!
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它能教給我們很多知識,讓我們享受到更多的歡樂和美好。可同時,也需要我們更多的保護與照顧!讓我們一起來用心善待自然,熱愛生命。
慰問遼闊的草原,
去祝福美麗的海洋,
去撫摸高大的山脈。
去體會野草吹又生的力量!
去感受波瀾壯闊的大海!
去摸索神秘而奇妙的山脊!
這就是生活!去體味生活
不要讓它變得枯燥無味!
要讓自己的生命里充滿快樂!
可以去聆聽,摸索,傳播!
改變自己的世界,讓它變得與眾不同!
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自然筆記》讀書筆記500字篇九
翻開普里什文的散文《大自然的日歷》,一幅幅俄羅斯大自然風情畫,如一縷新鮮的清風撲面而來:“夜在一輪皎潔的月下逝去了,黎明時分,降下了初霜。萬物白茫茫的,但是水塵沒有上凍。朝陽冉冉升起,樹木和草便綴滿了露珠。蒼郁的森林中的云杉中樹枝看上去便似一片亮晶晶的花紋。倘若我們整個地球上的金剛石都去做了這般裝點,也是不夠的!痹谶@一小段優(yōu)美的文字中,充滿著樸素、準確、詩意的描寫,正如高爾基贊賞普里什文說:他“有一枝生花妙筆,將普普通通的詞匯靈活地搭配起來進行描寫,使一切幾乎都具有觸摸得到的可感性。”
“夜在一輪皎潔的月下逝去了”這個句子中,十分清楚地傳達出了沉睡原大地之上莊嚴的夜的流逝!吧n郁的森林中的云杉樹枝看上去便似一片亮晶晶的花紋”,只有在原始大森林中生活過長時間、且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的文學家,才會寫得出這樣的句子。最后用金剛石來形容裝飾在云杉樹枝上瑩碧的霜晶,更是絕了,很容易使人想像出朝陽照耀下的霜晶閃閃爍爍,像鉆石一樣璀璨的景色來。
我以前讀過普里什文的小說《貝林捷雅的水泉》,熟悉他關于描寫自然景色和俄羅斯人民勞動的場景以及青少年的心理。普里什文不愧是農藝師出身,長期生活在湖光山色、花草茂盛的林區(qū),熟悉林區(qū)的一草一木,對各種植物有著洞察秋毫的觀察能力,對生活在俄羅斯奧爾格洛夫洲東部以及葉列茨周圍的大自然有著無比的熱愛。他將自己的生命融進了這一片生他養(yǎng)他的黑土地之中。因而在他的《大自然的日歷》中,他用一種親切、樸素,如數家珍似的筆調來贊美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春夏秋冬的各種景象,同時也詳盡地記錄了生活在這里的純樸、善良的俄羅斯人民的喜怒哀樂。每一個篇什猶如康斯泰勃爾的油畫般的濃墨重彩、又纖毫畢現、凝重而輕靈,是他散文的妙處。普里什文的書,按他本人的話來說:是“經常有著發(fā)現的無窮的快樂”、“這是真正的魔法”。
普里什文的散文的難以言傳而又十分明顯的魅力秘訣何在呢?我想,他的魅力和魔法,正在于他有一雙慧眼。正是他的這雙慧眼,善于在每一個隱微中洞悉有趣的東西,善于在周圍現象令人生厭的外表下,窺見其中深刻的內涵。在他的筆下,一切都閃著詩性的光芒,猶如芳草擎著露珠,晶瑩生輝。最不起眼的一片小山楊樹葉,也有著它自己獨特的生命和生活。
離莫斯科不遠,有一條杜布納河。數千年來,人們在它的兩岸繁衍生息,可以說是一條莫斯科人民熟悉得淡忘了它的母親河流。它靜靜地流淌在莫斯科郊外長滿啤酒花的叢林之間,流淌在青翠的小丘和田野之間,默默無聞。多少年來,沒有人把它寫進文學作品。而普里什文在一個清秋的傍晚,沿著杜布納河岸走來了。他將這條小河寫進了他的《大自然的日歷》里,這條河便在煙霧空濛、斜暉脈脈中閃出了光彩,成了地理上的一個發(fā)現,成了一件新事物,成了俄羅斯土地上最有意思的河流之一。它有著自己的特殊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它獨具的沿岸居民的風習,有它源遠流長的歷史。
在《大自然的日歷》中,使人強烈地感覺到的,是作者對生命充滿了無比的熱愛。普里什文在春天這一章節(jié)中,寫冰雪在春陽下消融成為第一滴水,黑油油的土地在厚厚的雪衣下裸露出來的景色。寫大雷鳥、仙鵝、紅隼在晚霞中飛翔著歡樂地鳴叫。寫老狗魚的憨厚可愛,寫青蛙的蘇醒……筆觸細膩,行文干凈利落,將動植物的生態(tài)寫活了,它們也像人一樣有著春天的喜悅。他將大自然所有的生物都人化了,在他的筆下的大自然,是人性化的生命。他愛它們,不去無故傷害它們,視它們?yōu)橹,與它們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字里行間無一不傾注了他對它們的無比深情。這種純良的人類天性,也就是普里什文散文的永久地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詩意的優(yōu)美的真正原因。
普里什文之所以富有魔力,是因為他掌握了廣博的知識,他在民族學、物候學、植物學、動物學、農藝學、氣象學、歷史學、民俗學、鳥類學、地理學、方志學以及其他學科方面,都有著廣博精深的涉獵。他并沒有泥古不化,沒有把這些知識,作為死的負擔或經常“掉書袋”,而是將這些豐富的各類科學有機地融進了他的創(chuàng)作之中。這些知識在他的腦中,憑著他的經驗和觀察力,去發(fā)現生活中的詩意盎然的科學現象,信手拈來,使他的散文充滿了睿智和生氣。
《大自然的日歷》中的語言,有充分的根據可被稱為俄羅斯語言的百草。普里什文的語言如花似錦,光彩奪目。時而有如風吹動著芳草,簌簌作聲;時而有如清泉鋪石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啾啾爭鳴,時而如薄冰悄悄地脆響,時而有如藍色的小夜曲縈繞在我們的腦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