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數(shù)學家的故事(精選13篇)

數(shù)學家的故事(精選13篇)

  多偉大的數(shù)學家有一些傳奇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不是無意義的瑣碎,也不是一些讓人盲目追求的癖好。而且一些高貴的品質和令人稱艷的能力,讓我們對其敬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shù)學家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1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shù)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shù)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zhàn)事被滯留家鄉(xiāng)。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于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shù)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shù)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fā)現(xiàn)了一個搞笑的現(xiàn)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于4的偶數(shù)都能夠表示為兩個奇數(shù)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shù)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huán),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光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shù)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shù)學故事,引發(fā)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fā)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fā)了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

  “老師,我沒有胡鬧”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2

  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齊出城去玩,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十分想去看個究竟。于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說:

  “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

  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

  膽大的華羅庚笑著說:“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闭f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

  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著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十分搞笑。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

  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著他說:"我怎樣能明白呢?你怎樣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呆子’!

  華羅庚很不甘心地說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

  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說道:“等你將來當了數(shù)學家再思考這個問題吧!但是你要是能當上數(shù)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華羅庚不顧鄰家孩子的`嘲笑,堅定地說:“以后我必須能想出辦法來的。”

  當然,計算出這些石人、石馬的重量,對于之后果真成為數(shù)學家的華羅庚來講,根本不在話下。

  金壇縣城東青龍山上有座廟,每年都要在那里舉行廟會。少年華羅庚是個喜愛湊熱鬧的人,凡是有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華羅庚也同大人們一齊趕廟會,一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他,只見一匹高頭大馬從青龍山向城里走來,立刻坐著頭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薩”。每到之處,路上的老百姓納頭便拜,十分虔誠。拜后,他們向“菩薩”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錢,就能夠問神問卦,求醫(yī)求子了。

  華羅庚感到好笑,他自我卻不跪不拜“菩薩”。站在旁邊的大人見后很生氣,訓斥道:

  “孩子,你為什么不拜,這菩薩可靈了。”

  “菩薩真有那么靈嗎?”華羅庚問道。

  一個人說道:“那當然,看你小小年紀千萬不要冒犯了神靈,否則,你就會倒楣的。”

  “菩薩真的萬能嗎?”這個問題在華羅庚心中盤旋著。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薩真能救苦救難。

  廟會散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華羅庚卻遠遠地跟蹤著“菩薩”?吹健捌兴_”進了青龍山廟里,小華羅庚急忙跑過去,趴在門縫向里面看。只見“菩薩”能動了,他從立刻下來,脫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順手抹去臉上的妝束。門外的華庚驚呆了,原先百姓們頂禮膜拜的“菩薩”竟是一村民裝扮的。

  華羅庚最后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將“菩薩”騙人的事告訴了村子里的每個人,人們最后恍然大悟了。從此,人們都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再也無人喊他“羅呆子”了。正是華羅庚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3

  笛卡兒,(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他認為數(shù)學是其他一切科學的理論和模型,提出了數(shù)學為基礎,以演繹為核心的方法論,對后世的哲學。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笛卡兒分析了幾何學和代數(shù)學的優(yōu)缺點,表示要尋求一種包含這兩門科學的優(yōu)點而沒有它們的缺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用代數(shù)方法,來研究幾何問題--解析幾何,《幾何學》確定了笛卡兒在數(shù)學史上的'地位,《幾何學》提出了解析幾何學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標志著解析幾何學的誕生,思格斯把它稱為數(shù)學的轉折點,以后人類進入變量數(shù)學階段。

  笛卡兒還改善了韋達的符號記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數(shù),用x、y、z……等表示未知數(shù),創(chuàng)造了“=”,“”等符號,延用至今。

  笛卡兒在物理學,生理學和天文學方面也有許多獨到之處。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4

  7歲那年,小高斯上小學了。教師名字叫布特納,是當?shù)匦∮忻麣獾摹皵?shù)學家”。這位來自城市的青年教師,總認為鄉(xiāng)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我的才華無法施展。三年級的一次數(shù)學課上,布特納對孩子們又發(fā)了一通脾氣,然后,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長長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

  “哇!這是多少個數(shù)相加呀?怎樣算呀?”學生們害怕極了,越是緊張就越是想不出怎樣計算。

  布特納很得意。他明白,像這樣后一個數(shù)都比前一個數(shù)大198的100個數(shù)相加,這些調皮的學生即使整個上午都乖乖地計算,也不會算出結果。

  不料,不一會兒,小高斯卻拿著寫有答案的小石板過來了,說:“老師,我算完了!辈继丶{連頭都沒抬,生氣地說:“去去,不要胡鬧。誰想胡亂寫一個數(shù)交差,可得留意!”說完,揮動了一下他那鐵錘似的拳頭。

  但是小高斯卻堅持不走,說:“老師,我沒有胡鬧!辈研∈遢p輕地放在講臺上。布特納看了一眼,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沒想到,這個10歲的孩子居然這么快就算出了正確的答案。

  原先,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樣一個數(shù)一個數(shù)地加,而是細心地觀察,動腦筋,找規(guī)律。他發(fā)現(xiàn)一頭一尾兩個數(shù)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個182196的和能夠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的難以置信的數(shù)學天賦,使布特納既佩服,又內疚。從此,他再也不輕視窮人的孩子了。他給小高斯買來了許多數(shù)學書,并讓他的年輕的助手巴蒂爾幫忙小高斯學數(shù)學。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5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里。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shù)學并不感興趣,覺得數(shù)學太簡單,一學就懂?闪浚蟮囊惶脭(shù)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shù)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shù)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fā)展實業(yè),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職責。”他旁征博引,講述了數(shù)學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后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務必振興科學。數(shù)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fā)展科學,務必學好數(shù)學!碧K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shù)學,并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shù)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明白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shù)學習題。此刻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中學畢業(yè)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yè)學校,在那里他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shù)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shù)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準備聘他去任待遇優(yōu)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應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情緒愿,因為我選取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

  這就是老一輩數(shù)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6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我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后他成為當代最杰出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此刻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shù)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shù)學王子”。

  他八歲時進入鄉(xiāng)村小學讀書。教數(shù)學的老師是一個從城里來的人,覺得在一個窮鄉(xiāng)僻壤教幾個小猢猻讀書,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見:窮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這些蠢笨的孩子念書不必認真,如果有機會還就應處罰他們,使自我在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樂趣。

  這一天正是數(shù)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抑郁的臉孔,心里畏縮起來,明白老師又會在這天捉這些學生處罰了。

  “你們這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向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崩蠋熤v了這句話后就一言不發(fā)的拿起一本小說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shù)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shù)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

  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袄蠋,答案是不是這樣?”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彼氩豢赡苓@么快就會有答案了。

  但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shù)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但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shù):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我以前算過,得到的數(shù)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樣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shù)值呢?

  高斯解釋他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shù)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fā)現(xiàn)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我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后也認真教起書來,并且還常從城里買些數(shù)學書自我進修并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后便在數(shù)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7

  2000多年前,有人用簡單的測量工具計算出地球的周長。這個人就是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約公元前275—前194)。

  埃拉托色尼博學多才,他不僅僅通曉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詩人、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曾擔任過亞歷山大博物館的館長。

  細心的埃拉托色尼發(fā)現(xiàn):離亞歷山大城約800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陽光能夠一向照到井底,因而這時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就應沒有影子。但是,亞歷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卻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認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亞歷山大城的陽光與直立物構成的夾角所造成。從地球是圓球與陽光直線傳播這兩個前提出發(fā),從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與亞歷山大城引兩條直線,其中的夾角應等于亞歷山大城的陽光與直立物構成的'夾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聯(lián),已知兩地之間的距離,便能測出地球的圓周長。埃拉托色尼測出夾角約為7度,是地球圓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長大約為4萬公里,這與實際地球周長(40076公里)相差無幾。他還算出太陽與地球間距離為1.47億公里,與實際距離1.49億公里也驚人地相近。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學說與智慧。

  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學”名稱的人,從此代替?zhèn)鹘y(tǒng)的“地方志”,寫成了三卷專著。書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與海陸分布。埃拉托色尼還用經(jīng)緯網(wǎng)繪制地圖,最早將物理學的原理與數(shù)學方法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數(shù)理地理學。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8

  張衡,公元78年出生,是東漢時期著名的發(fā)明家,天文學家。關于張衡,有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張衡小時候特別聰明,而且刻苦好學,所以六歲的時候就能做出漂亮的文章。

  當時鄉(xiāng)人都對張衡贊嘆有加,這就招來了王充的嫉妒。王充是屠戶家的兒子,平時不喜歡學習,整天帶著一群小孩亂跑,今天拿土坷垃砸張家狗,明天拿碎石頭砸王家雞。有次他看到張衡坐在門口看書,撿起一個石子就砸過去。全神貫注的張衡絲毫沒有防備,被石頭砸了個正著。

  張衡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拿起小板凳要打王充。聞聲出來的奶奶制止了張衡,聽完張衡哭訴后,奶奶平心靜氣的說,孩子,不管別人做了什么,咱都不要喪失理智。你拿個板凳會打壞人的。張衡滿肚子委屈,依舊哭個不停。奶奶把張衡拉到家里,關上門,耐心的對張衡說,讀書使人明理,你可以教王充讀書呀,這樣王充就變成好孩子了。

  幾天后,張衡主動找到王充。王充嚇了一跳,以為張衡到門上尋仇,往后面一退,擺出一副打架的樣子。張衡笑了,說,我不是來找你打架的,我看你整天怪無聊的.,你到我家我們一起讀書吧。

  王充臉上的緊張一掃而光,變成了難以置信,讓我去你家讀書?我跟個野孩子一樣。張衡上前拉住王充的手,笑瞇瞇地說,走吧,看書可比打架有意思多了。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9

  歐幾里得是第一個把幾何學系統(tǒng)化、條理化、科學化的人。多少個世紀以來,中國在技術方面一向領先于歐洲,但是從來沒有出現(xiàn)一個能夠同歐幾里得對應的中國數(shù)學家。其結果是,中國從未擁有過歐洲人那樣的數(shù)學理論體系(中國人對實際的幾何知識理解得不錯,但他們的幾何知識從未被提高到演繹體系的高度)。

  關于歐幾里得的生平,沒有詳細的.記載。然而,卻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搞笑的故事……

  歐幾里得的名聲越來越大,以致連亞歷山大國王也想趕時髦,學點幾何學。于是,國王便把歐幾里得請進王宮,講授幾何學。誰知剛學了一點,國王就顯得很不耐煩,覺得太吃力了。國王問歐幾里得:“學習幾何學,有沒有簡單一點的途徑。一學就會?”

  歐幾里得笑道:“陛下,很抱歉,在學習科學的時候,國王與普通百姓是一樣的?茖W上沒有專供國王行走的捷徑。學習幾何,人人都要獨立思考。就像種莊稼一樣,不耕耘,就不會有收獲。

  前來拜歐幾里得為師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是來湊熱鬧的,看到別人學幾何,他也學幾何。一位學生曾這樣問歐幾里得:“老師,學習幾何會使我得到什么好處?”歐幾里得思索了一下,請仆人拿點錢給這位學生,冷冷地說道:“看來,你拿不到錢,是不肯學習幾何學的!”

  學習數(shù)學沒有捷徑,只有透過獨立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它;學習數(shù)學卻有方法,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10

  萊布尼茲(1646-1716)是17、18世紀之交德國最重要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一個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他博覽群書,涉獵百科,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生平事跡

  萊布尼茲出生于德國東部萊比錫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母親出生在一個教授家庭。萊布尼茲的父親在他年僅6歲時便去世了,給他留下了豐富的藏書。萊布尼茲因此得以廣泛接觸古希臘羅馬文化,閱讀了許多著名學者的著作,由此而獲得了堅實的文化功底和明確的學術目標。15歲時,他進了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一進校便跟上了大學二年級標準的人文學科的課程,還廣泛閱讀了培根、開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并對他們的著述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評價。在聽了教授講授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的課程后,萊布尼茲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17歲時他在耶拿大學學習了短時期的數(shù)學,并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

  20歲時,萊布尼茲轉入阿爾特道夫大學。這一年,他發(fā)表了第一篇數(shù)學論文《論組合的藝術》。這是一篇關于數(shù)理邏輯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出于想把理論的真理性論證歸結于一種計算的結果。這篇論文雖不夠成熟,但卻閃耀著創(chuàng)新的智慧和數(shù)學才華。萊布尼茲在阿爾特道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便投身外交界。從1671年開始,他利用外交活動開拓了與外界的廣泛聯(lián)系,尤以通信作為他獲取外界信息、與人進行思想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在出訪巴黎時,萊布尼茲深受帕斯卡事跡的鼓舞,決心鉆研高等數(shù)學,并研究了笛卡兒、費爾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1673年,萊布尼茲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時,他的興趣已明顯地朝向了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開始了對無窮小算法的研究,獨立地創(chuàng)立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與算法,和牛頓并蒂雙輝共同奠定了微積分學。1676年,他到漢諾威公爵府擔任法律顧問兼圖書館館長。1700年被選為巴黎科學院院士,促成建立了柏林科學院并任首任院長。

  1716年11月14日,萊布尼茲在漢諾威逝世,終年70歲。

  二、始創(chuàng)微積分

  17世紀下半葉,歐洲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由于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社會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經(jīng)各國科學家的努力與歷史的積累,建立在函數(shù)與極限概念基礎上的微積分理論應運而生了。微積分思想,最早能夠追溯到希臘由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計算面積和體積的方法。1665年牛頓創(chuàng)始了微積分,萊布尼茲在1673~1676年間也發(fā)表了微積分思想的論著。以前,微分和積分作為兩種數(shù)學運算、兩類數(shù)學問題,是分別的加以研究的。卡瓦列里、巴羅、沃利斯等人得到了一系列求面積(積分)、求切線斜率(導數(shù))的重要結果,但這些結果都是孤立的,不連貫的。只有萊布尼茲和牛頓將積分和微分真正溝通起來,明確地找到了兩者內在的直接聯(lián)系:微分和積分是互逆的兩種運算。而這是微積分建立的關鍵所在。只有確立了這一基本關系,才能在此基礎上構建系統(tǒng)的微積分學。并從對各種函數(shù)的微分和求積公式中,總結出共同的算法程序,使微積分方法普遍化,發(fā)展成用符號表示的微積分運算法則。因此,微積分“是牛頓和萊布尼茲大體上完成的,但不是由他們發(fā)明的”(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然而關于微積分創(chuàng)立的優(yōu)先權,數(shù)學上曾掀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實際上,牛頓在微積分方面的研究雖早于萊布尼茲,但萊布尼茲成果的發(fā)表則早于牛頓。萊布尼茲在1684年10月發(fā)表的《教師學報》上的論文,“一種求極大極小的奇妙類型的計算”,在數(shù)學史上被認為是最早發(fā)表的微積分文獻。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寫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幾何學家G、W萊布尼茲的通信中,我證明我已經(jīng)明白確定極大值和極小值的方法、作切線的.方法以及類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換的信件中隱瞞了這方法,……這位最卓越的科學家在回信中寫道,他也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同樣的方法。他并訴述了他的方法,它與我的方法幾乎沒有什么不一樣,除了他的措詞和符號而外!保ǖ诘谌婕耙院笤侔鏁r,這段話被刪掉了。)因此,之后人們公認牛頓和萊布尼茲是各自獨立地建立微積分的。牛頓從物理學出發(fā),運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積分,其應用上更多地結合了運動學,造詣高于萊布尼茲。萊布尼茲則從幾何問題出發(fā),運用分析學方法引進微積分概念、得出運算法則,其數(shù)學的嚴密性與系統(tǒng)性是牛頓所不及的。萊布尼茲認識到好的數(shù)學符號能節(jié)省思維勞動,運用符號的技巧是數(shù)學成功的關鍵之一。因此,他發(fā)明了一套適用的符號系統(tǒng),如,引入dx表示x的微分,∫表示積分,dnx表示n階微分等等。這些符號進一步促進了微積分學的發(fā)展。1713年,萊布尼茲發(fā)表了《微積分的歷史和起源》一文,總結了自我創(chuàng)立微積分學的思路,說明了自我成就的獨立性。

  三、高等數(shù)學上的眾多成就

  萊布尼茲在數(shù)學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研究及成果滲透到高等數(shù)學的許多領域。他的一系列重要數(shù)學理論的提出,為之后的數(shù)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萊布尼茲曾討論過負數(shù)和復數(shù)的性質,得出復數(shù)的對數(shù)并不存在,共扼復數(shù)的和是實數(shù)的結論。在之后的研究中,萊布尼茲證明了自我結論是正確的。他還對線性方程組進行研究,對消元法從理論上進行了探討,并首先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行列式的某些理論。此外,萊布尼茲還創(chuàng)立了符號邏輯學的基本概念,發(fā)明了能夠進行加、減、乘、除及開方運算的計算機和二進制,為計算機的現(xiàn)代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豐碩的物理學成果

  萊布尼茲的物理學成就也是非凡的。他發(fā)表了《物理學新假說》,提出了具體運動原理和抽象運動原理,認為運動著的物體,不論多么渺小,他將帶著處于完全靜止狀態(tài)的物體的部分一齊運動。他還對笛卡兒提出的動量守恒原理進行了認真的探討,提出了能量守恒原理的雛型,并在《教師學報》上發(fā)表了“關于笛卡兒和其他人在自然定律方面的顯著錯誤的簡短證明”,提出了運動的量的問題,證明了動量不能作為運動的度量單位,并引入動能概念,第一次認為動能守恒是一個普通的物理原理。他又充分地證明了“永動機是不可能”的觀點。他也反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沒有物質也就沒有空見,空間本身不是絕對的實在性”,“空間和物質的區(qū)別就象時光和運動的區(qū)別一樣,但是這些東西雖有區(qū)別,卻是不可分離的”。在光學方面,萊布尼茲也有所建樹,他利用微積分中的求極值方法,推導出了折射定律,并嘗試用求極值的方法解釋光學基本定律。能夠說萊布尼茲的物理學研究一向是朝著為物理學建立一個類似歐氏幾何的公理系統(tǒng)的目標前進的。

  五、中西文化交流之倡導者

  萊布尼茲對中國、的科學、文化和哲學思想十分關注,是最早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人。他向上帝會來華傳教士格里馬爾迪了解到了許多有關中國的狀況,包括養(yǎng)蠶紡織、造紙印染、冶金礦產(chǎn)、天文地理、數(shù)學文字等等,并將這些資料修改成冊出版。他認為中西相互之間應建立一種交流認識的新型關系。在《中國近況》一書的緒論中,萊布尼茲寫道:“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最發(fā)達的禮貌仿佛這天匯集在我們大陸的兩端,即匯集在歐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東方的歐洲——中國!薄爸袊@一禮貌古國與歐洲相比,面積相當,但人口數(shù)量則已超過。”“在日常生活以及經(jīng)驗地應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們是不分伯仲的。我們雙方各自都具備透過相互交流使對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縝密和理性的思辯方面,顯然我們要略勝一籌”,但“在時光哲學,即在生活與人類實際方面的倫理以及治國學說方面,我們實在是相形見拙了!痹谀抢,萊布尼茲不僅僅顯示出了不帶“歐洲中心論”色彩的虛心好學精神,而且為中西文化雙向交流描繪了宏偉的藍圖,極力推動這種交流向縱深發(fā)展,是東西方人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繁榮進步。

  萊布尼茲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畢生的努力,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的虛心好學、對中國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歐洲中心論”偏見的精神尤為難能可貴,值得后世永遠敬仰、效仿。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11

  祖沖之(429-500),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祖沖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筑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個性愛好研究數(shù)學,也鐘愛研究天文歷法,經(jīng)常觀測太陽與星球運行的狀況,并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并沒有興趣,但是在那里,能夠更加專心研究數(shù)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據(jù)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jīng)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jù)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chuàng)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刻)的天數(shù),跟現(xiàn)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huán)行一周的天數(shù),跟現(xiàn)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企業(yè)標語大全)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shù)據(jù)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就應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jù),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好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忙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shù)學方面。他以前對古代數(shù)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數(shù)值推算到七位數(shù)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fā)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能夠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12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shù)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領悟。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并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與卡農(nóng)的門生,鉆研《幾何原本》。

  之后阿基米德成為兼數(shù)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并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其原因在于他透過超多實驗發(fā)現(xiàn)了杠桿原理,又用幾何演澤方法推出許多杠桿命題,給出嚴格的證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數(shù)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盡管阿基米德流傳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來部,但多數(shù)是幾何著作,這對于推動數(shù)學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砂粒計算》,是專講計算方法與計算理論的一本著作。阿基米德要計算充滿宇宙大球體內的砂粒數(shù)量,他運用了很奇特的想象,建立了新的量級計數(shù)法,確定了新單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數(shù)量的模式,這與對數(shù)運算是密切相關的。

  《圓的度量》,利用圓的外切與內接96邊形,求得圓周率π為:<π<,這是數(shù)學史上最早的,明確指出誤差限度的π值。他還證明了圓面積等于以圓周長為底、半徑為高的正三角形的面積;使用的是窮舉法。

  《球與圓柱》,熟練地運用窮竭法證明了球的表面積等于球大圓面積的四倍;球的體積是一個圓錐體積的四倍,這個圓錐的底等于球的'大圓,高等于球的半徑。阿基米德還指出,如果等邊圓柱中有一個內切球,則圓柱的全面積與它的體積,分別為球表面積與體積的。在這部著作中,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拋物線求積法》,研究了曲線圖形求積的問題,并用窮竭法建立了這樣的結論:"任何由直線與直角圓錐體的截面所包圍的弓形(即拋物線),其面積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的三分之四。"他還用力學權重方法再次驗證這個結論,使數(shù)學與力學成功地結合起來。

  《論螺線》,是阿基米德對數(shù)學的出色貢獻。他明確了螺線的定義,以及對螺線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還導出幾何級數(shù)與算術級數(shù)求與的幾何方法。

  《平面的平衡》,是關于力學的最早的科學論著,講的是確定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重心問題。

  《浮體》,是流體靜力學的第一部專著,阿基米德將數(shù)學推理成功地運用于分析浮體的平衡上,并用數(shù)學公式表示浮體平衡的規(guī)律。

  《論錐型體與球型體》,講的是確定由拋物線與雙曲線其軸旋轉而成的錐型體體積,以及橢圓繞其長軸與短軸旋轉而成的球型體的體積。

  丹麥數(shù)學史家海伯格,于1906年發(fā)現(xiàn)了阿基米德給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些著作的傳抄本。透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信件與傳抄本中,蘊含著微積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沒有極限概念,但其思想實質卻伸展到17世紀趨于成熟的無窮小分析領域里去,預告了微積分的誕生。

  正正因他的杰出貢獻,美國的E。T。貝爾在《數(shù)學人物》上是這樣評價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張開列有史以來三個最偉大的數(shù)學家的名單之中,必定會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兩們通常是牛頓與高斯。但是以他們的宏偉業(yè)績與所處的時代背景來比較,或拿他們影響當代與后世的深邃久遠來比較,還應首推阿基米德。

  數(shù)學家的故事 篇13

  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shù)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后,泰勒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xiāng)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shù)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簡單:選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邊豎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觀察木棍陰影的長度變化,等到陰影長度恰好等于木棍長度時,趕緊測量金字塔影的長度,因為在這一時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與塔影長度相等。也有人說,泰勒斯是利用棍影與塔影長度的比等于棍高與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用到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這個數(shù)學定理。泰勒斯自夸,說是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古埃及人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應該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類似的方法,但他們只滿足于知道怎樣去計算,卻沒有思考為什么這樣算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泰勒斯最先證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圓被任一直徑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3、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

  4、半圓的內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如果兩個三角形有一條邊以及這條邊上的兩個角對應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這個定理也是塞樂斯最先發(fā)現(xiàn)并最先證明的,后人常稱之為塞樂斯定理,相傳泰勒斯證明這個定理后非常高興,宰了一頭公牛供奉神靈。后來,他還用這個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與陸地的距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