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西游記簡介

西游記簡介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作者是明代吳承恩,現(xiàn)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魯迅、胡適等人從《天啟淮安府志》所載斷定淮安府人吳承恩即是章回小說《西游記》作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游記簡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游記簡介 篇1

  《西游記》是一部中國古代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豬悟能、沙僧沙悟凈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后最后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段饔斡洝窌袑O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shù)豐碑。

  《西游記》資料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jīng)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dá)西天取回真經(jīng)。

  西游記簡介 篇2

  《西游記》成書于16世紀(jì)明朝中葉,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述了唐僧、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后最后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西游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shù)豐碑。《西游記》不僅僅資料極其豐富,故事情節(jié)完整嚴(yán)謹(jǐn),而且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象多姿多彩,語言也樸實通達(dá)。更為重要的是,《西游記》在思想境界和藝術(shù)境界上都到達(dá)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資料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jīng)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dá)西天取回真經(jīng)。

  西游記簡介 篇3

  《西游記》共一百回,六十余萬字。分回標(biāo)目,每一回目以整齊對偶展現(xiàn)。故事敘述唐三奘與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經(jīng)過八十一次磨難,到西天取經(jīng)的過程。的寫作時代為明朝中期,當(dāng)時社會經(jīng)濟(jì)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xiàn)象,透過故事提出批評。

  在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師徒四人歷經(jīng)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難,與各路妖魔鬼怪進(jìn)行搏斗,最后到達(dá)西天取回真經(jīng)。其中最經(jīng)典的故事有孫悟空大鬧天宮、高老莊收八戒、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借機(jī)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參果、盤絲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與妖魔鬼怪進(jìn)行斗爭中刻畫了師徒四人鮮明的個性,故事十分生動。

  《西游記》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yán)肅的批判巧妙地結(jié)合的特點(diǎn)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fā)展!段饔斡洝肥枪糯L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杰作。

  西游記簡介 篇4

  《西游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話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表現(xiàn)了懲惡揚(yáng)善的古老主題!段饔斡洝烦蓵16世紀(jì)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優(yōu)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chuàng)作和文人創(chuàng)作相結(jié)合的作品。

  《西游記》一百回,大致分三部分。

  前七回中寫石產(chǎn)仙猴、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主要是寫西天取經(jīng)的保護(hù)人孫悟空的非凡出身和神通廣大的本領(lǐng),突出體現(xiàn)了全書戰(zhàn)斗性的主題,也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孫悟空原系破石而生的美猴王,無父無母。他縱身一跳,在那水簾洞火鐵板橋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洞天福地”,領(lǐng)著群猴過著“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他又只身泛海,訪師求道,學(xué)得七十二般變化,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這才向龍宮索得寶盔金箍棒,去冥府硬勾掉生死簿上名。孫猴子打亂了“三界”的秩序,龍王、閻王上告天廷。玉帝“遣將擒拿”不成,又來“降旨招安”,封了他個“齊天大圣”,任做天廷“弼(bì)馬瘟”,進(jìn)行欺騙,反被孫悟空識破詭計,一叛再叛,先后放了天馬,偷吃了蟠園的所有成熟仙桃,吃光了老君的仙丹,被擒獲之后又煉就火眼金星,可惜最終斗但是如來的“無邊佛法”,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苦渡了五百年的艱難歲月,直至伴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

  第八回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仿僧,魏征斬龍,唐僧出世等,主要介紹了取經(jīng)的緣起和取經(jīng)集團(tuán)中其他四名成員的出身經(jīng)歷,是兩個主要部分的銜接和過渡。

  第十三回到一百回,西天取經(jīng)。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hù)唐僧取經(jīng),在八戒、沙僧協(xié)助下,一路斬妖除怪,到西天成了“正果”,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共四十一個故事。在西天取經(jīng)的全部旅途中,歷經(jīng)寶象、烏雞、車遲、西梁、祭賽、朱紫、比丘、滅法、天竺等九國和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均屬天竺國)三個地方,這些是人間的國度;又戰(zhàn)勝了白虎嶺的白骨精、黑松林的黃袍怪、平頂山的金銀角大王、號山火云洞的圣嬰大王(紅孩兒)、黑水河的鼉龍、通天河的靈感大王、金兜山的獨(dú)角犀大王、解陽山的如意真仙、假司空六耳獼猴、火焰山的羅剎女和牛魔王、木仙庵的草木之怪、小雷音的黃眉老佛、七色山的蛇精、盤絲洞的蜘蛛精、黃花觀的百眼魔君、駝嶺的青毛獅、黃牙老象和云程萬里鵬、隱霧山的南山大王和隱空山的地涌夫人;還經(jīng)歷了一場誤會:與五莊觀的鎮(zhèn)元大仙斗了一番。

  需要指出的是,唐僧師徒在人間國度所遭逢的磨難,除滅法國,鳳仙郡、寇員外等少數(shù)幾處外,都與妖魔有直接間接的關(guān)系。在烏雞國,與青毛獅子精斗;在車遲國,與虎力、鹿力、羊力大仙斗;在西梁女國,與毒敵山琵琶洞的蝎子精斗;在祭賽國,與萬圣龍王斗、九頭駙馬斗;在朱紫國,與麒麟山的賽太歲斗;在比丘國,與清華洞的白鹿精斗;在金平府,與青龍山的犀牛精斗;最后,在天竺國與蟾宮下凡的玉兔精斗?傊,在唐僧師徒西行途中所遭逢的全部磨難之中有百分之九十是由妖魔造成的;只有少數(shù),如稀柿衕、荊棘嶺之類是自然力所造成的和其他性質(zhì)的磨難。這樣,后八十八回的主題自然就歸結(jié)到為民除害這一點(diǎn)上,因而也仍然是用心樂觀的。

  神話小說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方式與其他小說是有顯著區(qū)別的。它采取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作小說題材,不但經(jīng)過典型化,而且經(jīng)過抽象化。正如高爾基說過:“神話是一種虛構(gòu)”,并且是“依據(jù)假想的邏輯加以推想”。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還有夸父逐日、羿射九日,精衛(wèi)填海等。

  西游記簡介 篇5

  《西游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爭議),成書于16世紀(jì)明朝中葉,主要描述了唐僧、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后最后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西游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特征,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shù)豐碑!段饔斡洝凡粌H僅資料極其豐富,故事情節(jié)完整嚴(yán)謹(jǐn),而且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象多姿多彩,語言也樸實通達(dá)。更為重要的是,《西游記》在思想境界和藝術(shù)境界上都到達(dá)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資料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jīng)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dá)西天取回真經(jīng)。

  西游記簡介 篇6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編寫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保護(hù)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傳奇故事。作者通過虛幻的世界,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頗可玩味,在《西游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dāng)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悟空的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dāng)不入流的馬夫,其統(tǒng)治之黑暗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chuàng)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hù)的'黑暗情景。

  《西游記》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yùn)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tài)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xiàn)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xiàn)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段饔斡洝芬运(dú)特的思想和藝術(shù)魅力,把讀者帶進(jìn)了美麗的藝術(shù)殿堂,感受其藝術(shù)魅力。

  《西游記》的藝術(shù)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段饔斡洝返乃囆g(shù)想象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于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現(xiàn)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tài)人情!段饔斡洝返娜宋,情節(jié),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tài)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于接受。

  《西游記》的藝術(shù)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象,就要數(shù)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qiáng)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jīng)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diǎn)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游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樸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jī)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于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xiàn),這也是《西游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diǎn)。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也是造成《西游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段饔斡洝氛宫F(xiàn)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jìn)社會生活的內(nèi)容。

  《西游記》張開了幻想的翅膀,馳騁翱翔在美妙的奇思遐想之中,其幻想的思維模式,有著超現(xiàn)實的超前的意識!段饔斡洝返幕孟胨囆g(shù)確是一份寶貴的思維財富和豐富的藝術(shù)財富。《西游記》不僅是中國文學(xué)中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學(xué)中的瑰寶。

  西游記簡介 篇7

  西游記作者簡介

  吳承恩(1510——1582),明代小說家,字汝忠,別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人,生于一個由學(xué)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bǔ)上“歲貢生”,后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bǔ)貼家用。晚年出任長興縣丞,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西游記簡介

  《西游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jīng)記》)是西游記故事見于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

  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深刻地描繪了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開創(chuàng)作品。先寫了孫悟空出世,然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還是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保護(hù)唐僧西行取經(jīng),唐僧從投胎到取經(jīng)受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九九歸一,終于到達(dá)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

  自《西游記》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古典文學(xué)作品大量被譯為西文,西漸歐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并發(fā)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被尊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創(chuàng)作背景

  吳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歷經(jīng)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歷五個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會情況與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tǒng)治階級集團(tuán)內(nèi)部矛盾不斷激化,并日趨尖銳;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漲,市民文學(xué)日益蓬勃發(fā)展,小說和戲曲創(chuàng)作進(jìn)入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jīng)濟(jì)上產(chǎn)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因唐太宗貞觀元年(627),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xué)。他從長安出發(fā)后,途經(jīng)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后到達(dá)了印度。在那里學(xué)習(xí)了兩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經(jīng)學(xué)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yù)。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jīng)657部,轟動一時。后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jī)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jīng)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圣》等,這些都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艱苦的再創(chuàng)造,完成了這部偉大大文學(xué)巨著。

  西游記簡介 篇8

  東勝神州傲來國有一座花果山,山頂聳立著一塊仙石,受日精月華,產(chǎn)下一石猴。石猴身手不凡,非常勇敢,被推為水簾洞洞主。后來,石猴四海拜師求藝,在西牛賀州得到菩提祖師的指授,得名孫悟空,學(xué)會了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云,可行十萬八千里。歸來后自號“美猴王”,去東海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化名“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反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議,把孫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馬溫,在御馬監(jiān)管馬。猴王開頭不知官職大小,后知實情,覺得委屈了自己,于是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二郎神、哪吒二將。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做齊天圣,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又?jǐn)嚵送跄改锬锏捏刺已,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雙方爭持不下,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斗戰(zhàn),不分勝負(fù)。太上老君使暗器擊中悟空。悟空被擒。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燒雷擊,不能損傷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反悟空置丹爐鍛煉,七七四十九日開爐,孫悟空依然無傷,在天宮大批出手。玉帝請來佛祖如來,反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饑時,給他鐵丸子吃,渴時,給他熔化的銅汁喝。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靈山圣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功送人事給阿儺、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jīng)。燃燈古佛指派白雄尊者奪落經(jīng)卷。唐僧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才求得真經(jīng)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東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不這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鼉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jīng)卷,至今《佛本行經(jīng)》不全。

  唐三藏等把佛經(jīng)送回首都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師徒四人也終成下果,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又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八戒受封凈壇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加升為八部天龍,各歸本位,共享極樂。

  西游記簡介 篇9

  劉伯欽送唐僧到兩屆山,救出了孫悟空,師徒別劉伯欽西行。途中寄宿遇見六個山賊(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代表人的六種感官享受),悟空殺死六賊,唐僧責(zé)怪悟空殺人,于是悟空撇下唐僧。唐僧獨(dú)自前行遇見菩薩,傳授緊箍咒。孫悟空則來到東海,龍王講述張良與黃石公圯橋進(jìn)履的故事,悟空于是回轉(zhuǎn),找到唐僧。唐僧騙悟空帶上咒,控制住悟空并告知其為菩薩教的咒。于是孫悟空死心跟從唐僧繼續(xù)上路。

  悟空名悟空,不生不死,金睛鐵骨,能力超大,并可滅除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但依然是脾氣大,任用暴力目無權(quán)威,還要教育、還要約束、還要經(jīng)歷修行領(lǐng)會。

  西游記簡介 篇10

  這行者與沙僧拜辭了菩薩,縱起兩道祥光,離了南海。原來行者筋斗云快,沙和尚仙云覺遲,行者就要先行。沙僧扯住道:"大哥不必這等藏頭露尾,先去安根,待小弟與你一同走。"大圣本是良心,沙僧卻有疑意,真?zhèn)二人同駕云而去。不多時,果見花果山,按下云頭,二人洞外細(xì)看,果見一個行者,高坐石臺之上,與群猴飲酒作樂。模樣與大圣無異:也是黃發(fā)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下也踏一雙麂皮靴;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闊,獠牙向外生。

  這大圣怒發(fā),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鐵棒上前罵道:"你是何等妖邪,敢變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兒孫,擅居吾仙洞,擅作這威福!"那行者見了,公然不答,也使鐵棒來迎。二行者在一處,果是不分真假,好打呀:

  兩條棒,二猴精,這場相敵實非輕。都要護(hù)持唐御弟,各施功績立英名。真猴實受沙門教,假怪虛稱佛子情。蓋為神通多變化,無真無假兩相平。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圣,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隔架遮攔無勝敗,撐持抵?jǐn)硾]輸贏。先前交手在洞外,少頃爭持起半空。

  他兩個各踏云光,跳斗上九霄云內(nèi)。沙僧在旁,不敢下手,見他們戰(zhàn)此一場,誠然難認(rèn)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傷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縱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寶杖,打近水簾洞外,驚散群妖,掀翻石凳,把飲酒食肉的器皿,盡情打碎,尋他的青氈包袱,四下里全然不見。原來他水簾洞本是一股瀑布飛泉,遮掛洞門,遠(yuǎn)看似一條白布簾兒,近看乃是一股水脈,故曰水簾洞。沙僧不知進(jìn)步來歷,故此難尋。即便縱云,趕到九霄云里,輪著寶杖,又不好下手。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復(fù)師父,說我等這般這般,等老孫與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薩前辨?zhèn)真假。"道罷,那行者也如此說。沙僧見兩個相貌、聲音,更無一毫差別,皂白難分,只得依言,撥轉(zhuǎn)云頭,回復(fù)唐僧不題。

  你看那兩個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徑至落伽山,打打罵罵,喊聲不絕。早驚動護(hù)法諸天,即報入潮音洞里道:"菩薩,果然兩個孫悟空打?qū)硪病?quot;那菩薩與木叉行者、善財童子、龍女降蓮臺出門喝道:"那孽畜那里走!"這兩個遞相揪住道:"菩薩,這廝果然象弟子模樣。才自水簾洞打起,戰(zhàn)斗多時,不分勝負(fù)。沙悟凈肉眼愚蒙,不能分識,有力難助,是弟子教他回西路去回復(fù)師父,我與這廝打到寶山,借菩薩慧眼,與弟子認(rèn)個真假,辨明邪正。"道罷,那行者也如此說一遍。眾諸天與菩薩都看良久,莫想能認(rèn)。菩薩道:"且放了手,兩邊站下,等我再看。"果然撒手,兩邊站定。這邊說:"我是真的!"那邊說:"他是假的!"

  菩薩喚木叉與善財上前,悄悄吩咐:"你一個幫住一個,等我暗念《緊箍兒咒》,看那個害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他二人果各幫一個。菩薩暗念真言,兩個一起喊疼,都抱著頭,地下打滾,只叫:"莫念!莫念!"菩薩不念,他兩個又一起揪住,照舊嚷斗。菩薩無計奈何,即令諸天木叉,上前助力。眾神恐傷真的,亦不敢下手。菩薩叫聲"孫悟空",兩個一起答應(yīng)。菩薩道:"你當(dāng)年官拜弼馬溫,大鬧天宮時,神將皆認(rèn)得你,你且上界去分辨回話。"這大圣謝恩,那行者也謝恩。

  二人扯扯拉拉,口里不住的嚷斗,徑至南天門外,慌得那廣目天王帥馬趙溫關(guān)四大天將,及把門大小眾神,各使兵器擋住道:"那里走!此間可是爭斗之處?"大圣道:"我因保護(hù)唐僧往西天取經(jīng),在路上打殺賊徒,那三藏趕我回去,我不想這妖精,幾時就變作我的模樣,打倒唐僧,搶去包袱。有沙僧至花果山尋討,只見這妖精占了我的巢穴,后到普陀崖告請菩薩,又見我侍立臺下,沙僧誑說是我駕筋斗云,又先在菩薩處遮飾。菩薩卻是個正明,不聽沙僧之言,命我同他到花果山看驗。原來這妖精果象老孫模樣,才自水簾洞打到普陀山見菩薩,菩薩也難識認(rèn),故打至此間,煩諸天眼力,與我認(rèn)個真假。"說罷,那行者也似這般這般說了一遍。眾天神看夠多時,也不能辨,他兩個吆喝道:"你們既不能認(rèn),讓開路,等我們?nèi)ヒ娪竦?"眾神搪抵不住,放開天門,直至靈霄寶殿,馬元帥同張葛許邱四天師奏道:"下界有一般兩個孫悟空,打進(jìn)天門,口稱見王。"說不了,兩個直嚷將進(jìn)來,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寶殿,問曰:"你兩個因甚事擅鬧天宮,嚷至朕前尋死!"大圣口稱:"萬歲!萬歲!臣今皈命,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只因這個妖精變作臣的模樣。"如此如彼,把前情備陳了一遍,"指望與臣辨?zhèn)真假!"那行者也如此陳了一遍。玉帝即傳旨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鏡來照這廝誰真誰假,教他假滅真存。"天王即取鏡照住,請玉帝同眾神觀看。鏡中乃是兩個孫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發(fā)不差。玉帝亦辨不出,趕出殿外。

  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歡喜,揪頭抹頸,復(fù)打出天門,墜落西方路上道:"我和你見師父去!我和你見師父去!"

  卻說那沙僧自花果山辭他兩個,又行了三晝夜,回至本莊,把前事對唐僧說了一遍。唐僧自家悔恨道:"當(dāng)時只說是孫悟空打我一棍,搶去包袱,豈知卻是妖精假變的行者!"沙僧又告道:"這妖又假變一個長老,一匹白馬,又有一個八戒挑著我們包袱,又有一個變作是我。我忍不住惱怒,一杖打死,原是一個猴精。因此驚散,又到菩薩處訴苦。菩薩著我與師兄又同去識認(rèn),那妖果與師兄一般模樣。我難助力,故先來回復(fù)師父。"三藏聞言,大驚失色。八戒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應(yīng)了這施主家婆婆之言了!他說有幾起取經(jīng)的,這卻不又是一起?"

  那家子老老小小的,都來問沙僧:"你這幾日往何處討盤纏去的?"沙僧笑道:"我往東勝神洲花果山尋大師兄取討行李,卻又到花果山,方才轉(zhuǎn)回至此。"那老者又問:"往返有多少路程?"沙僧道:"約有二十余萬里。"老者道:"爺爺呀,似這幾日,就走了這許多路,只除是駕云,方能夠得到!"八戒道:"不是駕云,如何過海?"沙僧道:"我們那算得走路,若是我大師兄,只消一二日,可往回也。"那家子聽言,都說是神仙,八戒道:"我們雖不是神仙,神仙還是我們的晚輩哩!"

  正說間,只聽半空中喧嘩人嚷,慌得都出來看,卻是兩個行者打?qū)。八戒見了,忍不住手癢道:"等我去認(rèn)認(rèn)看。"好呆子,急縱身跳起,望空高叫道:"師兄莫嚷,我老豬來也!"那兩個一起應(yīng)道:"兄弟,來打妖精!來打妖精!"那家子又驚又喜道:"是幾位騰云駕霧的羅漢歇在我家!就是發(fā)愿齋僧的,也齋不著這等好人!"更不計較茶飯,愈加供養(yǎng),又說:"這兩個行者只怕斗出不好來,地覆天翻,作禍在那里!"三藏見那老者當(dāng)面是喜,背后是憂,即開言道:"老施主放心,莫生憂嘆。貧僧收伏了徒弟,去惡歸善,自然謝你。"那老者滿口回答道:"不敢!不敢!"沙僧道:"施主休講,師父可坐在這里,等我和二哥去,一家扯一個來到你面前,你就念念那話兒,看那個害疼的就是真的,不疼的就是假的。"三藏道:"言之極當(dāng)。"

  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師父面前辨?zhèn)真假去。"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dāng)v住一個,叫道:"二哥,你也攙住一個。"果然攙住,落下云頭,徑至草舍門外。三藏見了,就念《緊箍兒咒》,二人一起叫苦道:"我們這等苦斗,你還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長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卻也不認(rèn)得真假。他兩個掙脫手,依然又打。這大圣道:"兄弟們,保著師父,等我與他打到閻王前折辨去也!"

  那行者也如此說,二人抓抓挜挜,須臾又不見了。八戒道:"沙僧,你既到水簾洞,看見假八戒挑著行李,怎么不搶將來?"沙僧道:"那妖精見我使寶杖打他假沙僧,他就亂圍上來要拿,是我顧性命走了。及告菩薩,與行者復(fù)至洞口,他兩個打在空中,是我去掀翻他的石凳,打散他的小妖,只見一股瀑布泉水流,竟不知洞門開在何處,尋不著行李,所以空手回復(fù)師命也。"八戒道:"你原來不曉得。我前年請他去時,先在洞門外相見,后被我說泛了他,他就跳下,去洞里換衣來時,我看見他將身往水里一鉆,那一股瀑布水流,就是洞門。想必那怪將我們包袱收在那里面也。"三藏道:"你既知此門,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里取出包袱,我們往西天去罷。他就來,我也不用他了。"八戒道:"我去。"沙僧說:"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數(shù)小猴,你一人恐弄他不過,反為不美。"八戒笑道:"不怕!不怕!"急出門,縱著云霧,徑上花果山尋取行李不題。

  卻說那兩個行者又打嚷到陰山背后,唬得那滿山鬼戰(zhàn)戰(zhàn)兢兢,藏藏躲躲。有先跑的,撞入陰司門里,報上森羅寶殿道:"大王,背陰山上,有兩個齊天大圣打得來也!"慌得那第一殿秦廣王傳報與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轉(zhuǎn)輪王。一殿轉(zhuǎn)一殿,霎時間,十王會齊,又著人飛報與地藏王。盡在森羅殿上,點(diǎn)聚陰兵,等擒真假。只聽得那強(qiáng)風(fēng)滾滾,慘霧漫漫,二行者一翻一滾的,打至森羅殿下。

  陰君近前擋住道:"大圣有何事,鬧我幽冥?"這大圣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西梁國,至一山,有強(qiáng)賊截劫我?guī),是老孫打死幾個,師父怪我,把我逐回。我隨到南海菩薩處訴告,不知那妖精怎么就綽著口氣,假變作我的模樣,在半路上打倒師父,搶奪了行李。師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討包袱,這妖假立師名,要往西天取經(jīng)。沙僧跑遁至南海見菩薩,我正在側(cè),他備說原因,菩薩又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觀看,果被這廝占了我巢穴。我與他爭辨到菩薩處,其實相貌、言語等俱一般,菩薩也難辨真假。又與這廝打上天堂,眾神亦果難辨,因見我?guī),我(guī)熌睢毒o箍咒》試驗,與我一般疼痛。故此鬧至幽冥,望陰君與我查看生死簿,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亂。"那怪亦如此說一遍。陰君聞言,即喚管簿判官一一從頭查勘,更無個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蟲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條已是孫大圣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消死名一筆勾之,自后來凡是猴屬,盡無名號。查勘畢當(dāng)?shù)罨貓,陰君各?zhí)笏對行者說:"大圣,幽冥處既無名號可查,你還到陽間去折辨。"

  正說處,只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jīng)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顧鑒善惡,察聽賢愚。那獸奉地藏鈞旨,就于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dāng)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dāng)面說出便怎么?"諦聽道:"當(dāng)面說出,恐妖精惡發(fā),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里,方得明白。"兩個一起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辨去!"那十殿陰君送出,謝了地藏,回上翠云宮,著鬼使閉了幽冥關(guān)隘不題。

  看那兩個行者,飛云奔霧,打上西天。有詩為證,詩曰:

  人有二心生禍災(zāi),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臺。

  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

  禪門須學(xué)無心訣,靜養(yǎng)嬰兒結(jié)圣胎。

  他兩個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剎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諸大圣眾,都到七寶蓮臺之下,各聽如來說法。那如來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dá)妙音。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

  大眾舉目看之,果是兩個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勝境;诺媚前舜蠼饎偵锨皳踝〉溃"汝等欲往那里去?"這大圣道:"妖精變作我的模樣,欲至寶蓮臺下,煩如來為我辨?zhèn)虛實也。"眾金剛抵擋不住,直嚷至臺下,跪于佛祖之前拜告道:"弟子保護(hù)唐僧,來造寶山,求取真經(jīng),一路上煉魔縛怪,不知費(fèi)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強(qiáng)徒劫擄,委是弟子二次打傷幾人,師父怪我趕回,不容同拜如來金身。弟子無奈,只得投奔南海,見觀音訴苦。不期這個妖精,假變弟子聲音相貌,將師父打倒,把行李搶去。師弟悟凈尋至我山,被這妖假捏巧言,說有真僧取經(jīng)之故。悟凈脫身至南海,備說詳細(xì)。觀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凈再至我山。因此,兩人比并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又曾打見唐僧,打見冥府,俱莫能辨認(rèn)。故此大膽輕造,千乞大開方便之門,廣垂慈憫之念,與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護(hù)唐僧親拜金身,取經(jīng)回東土,永揚(yáng)大教。"大眾聽他兩張口一樣聲俱說一遍,眾亦莫辨,惟如來則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見南下彩云之間,來了觀音,參拜我佛。

  我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rèn),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菩薩又請示周天種類,如來才道:"周天之內(nèi)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dá)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zhàn)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觀音、木叉,一起圍繞。孫大圣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那獼猴毛骨悚然,料著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如來將金缽盂撇起去,正蓋著那蜂兒,落下來。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云:"大眾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fā)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圣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大圣道:"如來不該慈憫他,他打傷我?guī)煾,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如來道:"你自快去保護(hù)唐僧來此求經(jīng)罷。"大圣叩頭謝道:"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松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hù)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那觀音在旁聽說,即合掌謝了圣恩,領(lǐng)悟空,輒駕云而去,隨后木叉行者、白鸚哥,一同趕上。不多時,到了中途草舍人家,沙和尚看見,急請師父拜門迎接。菩薩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獼猴也,幸如來知識,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須得他保護(hù)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jīng),再休嗔怪。"三藏叩頭道:"謹(jǐn)遵教旨。"

  正拜謝時,只聽得正東上狂風(fēng)滾滾,眾目視之,乃豬八戒背著兩個包袱,駕風(fēng)而至。呆子見了菩薩,倒身下拜道:"弟子前日別了師父至花果山水簾洞尋得包袱,果見一個假唐僧假八戒,都被弟子打死,原是兩個猴身。卻入里,方尋著包袱,當(dāng)時查點(diǎn),一物不少。卻駕風(fēng)轉(zhuǎn)此,更不知兩行者下落如何。"菩薩把如來識怪之事,說了一遍。那呆子十分歡喜,稱謝不盡。師徒們拜謝了,菩薩回海,卻都照舊合意同心,洗冤解怒。又謝了那村舍人家,整束行囊馬匹,找大路而西。正是:

  中道分離亂五行,降妖聚會合元明。

  神歸心舍禪方定,六識祛降丹自成。

  畢竟這去,不知三藏幾時得面佛求經(jīng),且聽下回分解。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diǎn)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