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jīng)典故事
佛教經(jīng)典故事
故事不需要有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大段的對話和繁復細膩的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不應該在故事中對人物或事件大加評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佛教經(jīng)典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一切皆空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
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F(xiàn)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圣、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
“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么大的脾氣?”
2、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明白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必須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于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立刻把手松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3、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明白,求人不如求己!
4、快樂之道
某日,無德禪師正在院子里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并不覺得快樂,這是怎樣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shù)乜粗麄冋f:“想快樂并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么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德禪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此刻拚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可沒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務必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yǎng)活呢”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不是理想、信念和職責。沒有理想、信念和職責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職責,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么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
乙說:“有了感情,才有快樂!
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么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感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說:“理想、信念和職責并不是空洞的,而是體此刻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務必改變生活的觀念、態(tài)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名譽要服務于大眾,才有快樂;感情要奉獻于他人,才有好處;金錢要布施于窮人,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5、宋郊活蟻占大魁
宋朝宋郊宋祁兄弟兩人,同在太學讀書。有一次,遇見一位高僧,能觀人相貌,預知吉兇禍福。特為他們兄弟倆相命說:“小宋今科將高中狀元,大宋雖登科甲,但名位不高!笔潞,有一次,宋郊到野外,偶見螞蟻穴,被暴風雨水所浸,無數(shù)螞蟻將被淹死,宋郊心生慈憫,編竹作橋,救渡了無數(shù)螞蟻的生命。到了科試時,兄弟兩人同時參加應考,考畢,尚未放榜,又遇見那位高僧,一見宋郊,大為驚奇地說:“先生相貌已改,必有大陰德,好象以前救活數(shù)百萬條生命!彼谓蓟卮鹫f:“貧儒哪有如此潛力?”僧說:“不然,凡是小動物,都有生命!苯季蛯⒕任浵伒氖聦嵳f出。僧說:“這就對了,先生之令弟當中狀元,但是先生功名,將不在令弟之下!”放榜點呼名次時,宋郊果然選居第一。當時章獻太后認為小弟不可位居兄長之先,于是該祁為第十名,以郊為第一名。這時兩人才深信高僧的話,果然應驗。
6、四個老婆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某地有個富商共討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伶俐可愛,整天作陪,寸步不離;第二個老婆是搶來的,是個大美人;第三個老婆,沉溺于生活瑣事,讓他過著安定的生活;第四個老婆工作勤奮,東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記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遠門,為免除長途旅行的寂寞,他決定在四個老婆中選一個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說:‘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個老婆說:‘我是被你搶來的,本來就不心甘情愿地當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個老婆說:‘盡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風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無論你到哪里我都跟著你。’
“于是商人帶著第四個老婆開始了旅行!”
最后,釋迦牟尼說:“各位,這個商人是誰呢就是你們自己!
在這則故事里,第一個老婆是指肉體,死后還是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老婆是指財產(chǎn),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時兩個相依為命,死后還是要分道揚鑣;第四個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們時常忘記它的存在,但它卻永遠陪伴著自己。
7、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齊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zhì)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后又繼續(xù)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向悶聲不響,最后最后按捺不住,向坦山發(fā)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個性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么要那樣做?”
“什么?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8、毛寶以放龜免溺
晉朝毛寶尚未成名時,有一次在途中遇見漁夫?帶一只大白龜出售,毛寶心生憐憫,將它買來,放生江中。之后毛寶當大將軍,鎮(zhèn)守邾城。敵將石季龍率兵數(shù)萬,大肆圍攻,毛寶領(lǐng)兵對戰(zhàn)大敗,士卒六千人紛紛四散逃跑,部分投江,都被溺死,唯獨毛寶披甲投江時,好象覺得墮在一塊大石上,水中有物承托著他行走,因此免得溺死。等待到達對岸時,仔細一看,原先承托的,竟是從前所放生的那只大白龜。所謂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白龜報恩這就是當生的顯報。
9、沙彌救蟻得高壽
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已證道果,得六神通,明白隨侍身邊的小沙彌,再過七天,性命將盡。因此命沙彌回家探省母親,并吩咐他說:“八天以后再回來”其目的就是要他命終在家中。小沙彌在家度過了八天,就回到師父的身邊,比丘覺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觀察究竟。原先沙彌在回家途中,看見螞蟻穴被水浸入,千萬螞蟻被困水中,將要淹死,沙彌頓發(fā)一念慈心,隨即脫下袈裟堵住水流,并以竹作橋救渡,萬千螞蟻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轉(zhuǎn)短壽而成長壽。之后沙彌活到八十高壽,并證羅漢果,永離六道輪回之苦。
10、孫真人救龍子傳方
孫真人是歷史上大名醫(yī)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人,七歲就學,便能日誦千余字,弱冠善談莊老及百家學說兼好釋典。精于陰陽推步醫(yī)藥之學。之后隱居太白山修道家功夫,練氣養(yǎng)神,專精探究醫(yī)藥,以濟世活人為心。當他尚未成就仙道時,有一次外出遇見村童,捕捉一蛇,毆打戲弄,蛇身出血將死。孫真人憐憫蛇無辜遭受傷害,便向村童買回,用藥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澤中。經(jīng)過月余,孫真人在靜坐間,見一位青衣少年前來邀請,真人跟隨,到了世人稱羨的水晶宮,見頭戴合帽,身穿絳衣的龍王出來迎接,延請上座并說:“小兒前日出游,被人所傷,幸遇道人拯救,不勝感激!奔凑偾嘁滦」俪鰜恚偃葜x,并殷勤設(shè)宴款待,留住三天,臨行拿出奇珍異寶贈送,以表謝意。真人堅持不受說道:“久聞龍宮甚多醫(yī)病秘方,愿能傳我,以救世人,遠勝金玉!饼埻鯙楦屑ぞ茸又椋阗浰陀耋湃健C妥o送真人到家。經(jīng)過屢次試驗均有靈效,于是編入千金方中傳世,從此醫(yī)術(shù)更加精通,行醫(yī)救人無算。之后證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歲,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遺下形體,仙化而去。經(jīng)過月余,形體顏貌不變,舉尸入棺,輕如空衣,時人都驚奇贊嘆!世稱為孫真人。
11、壽禪師贖鱗蟲得度
宋朝永明大師,諱名延壽,蓮宗第六代祖師。平生喜歡買物放生,吳越王錢文穆鎮(zhèn)守杭州時,大師當余杭縣的庫吏,常挪用庫錢買魚蝦等水族放生。因此犯了“監(jiān)守自盜”的罪名,依法應處死刑。吳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盜用庫錢,全在放生。因此命執(zhí)行刑罰官,在臨刑時,注意觀察他的`言詞容色,前來稟報。大師身臨刑場,臉上毫無憂戚的表現(xiàn),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大師說:我對庫錢,毫無私自使用,全部買物放生,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極樂世界,豈不是一大樂事?“吳越王聽了他的話,就赦免了他的罪。大師從此出家為僧,勤修禪定,禮佛拜懺,獲得無礙辯才。大師涅槃后,撫州有某僧生病,神識入冥間,見閻羅王大殿左邊,供一尊僧像,閻羅王時常出座恭敬禮拜。某僧感覺奇怪,主吏回答說:“閻羅王禮拜的是永明壽禪師,永明禪師在世時修持精進,如今已經(jīng)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證上品上生,閻羅王個性尊敬大師的德化,因而設(shè)供每日經(jīng)常禮拜!
12、大樹仙人護棲懷鳥
古時有一仙人,在深山修道,時常靜坐在一棵大樹下。屏除雜念,修習禪定。是時,正值冬天,氣候十分寒冷,時近黃昏,有一只饑寒小鳥飛來,就棲息在仙人懷中,期望獲得一些溫暖能延續(xù)它的生命,仙人惟恐驚動鳥兒,因此盤膝打座,身體不敢搖動,讓鳥兒無憂無懼安處懷中,等到翌日小鳥飛往別處棲止,仙人才出定。慈悲愛護動物的心懷,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13、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xù)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
最后,禪師轉(zhuǎn)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理解,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
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理解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14、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此刻像什么?”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么。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tài)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后頓時面紅耳赤。
15、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干什么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16、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教惹塵埃!
慧能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7、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么區(qū)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后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后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18、死期到了
一休禪師自幼就很聰明。他的老師有一只十分寶貴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寶。一天,他無意中將它打破了,內(nèi)心感到十分愧疚。但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老師的腳步聲,連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當他的老師走到他面前時,他忽然開口問道:“人為什么必須要死呢?”
“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師答道,“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這時,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之后說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說完一休將茶杯碎片交出,轉(zhuǎn)身而去……
19、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zhí)抖U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一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zhí),并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么不對?”
龍?zhí)堵牶髲拇碎_悟出家,之后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于人要回報于人,得之于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20、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但是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辈涣希魂囷L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guān)系,吹走的凈是空的,撒下去也發(fā)不了芽,隨性!
剛?cè)鐾攴N子,這時飛來幾只小鳥,在土里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后向師傅報告說:“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師傅說:“急什么,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
師傅答:“沖就沖吧,沖到哪兒都是發(fā)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就應是這樣吧,隨喜!
21、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徒弟們:“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徒弟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22、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向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十分高興,喃喃地說道:“我最后送了他一輪明月……”
23、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兩個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飯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個。
大和尚立馬跑向老和尚的禪房打小報告:“師傅,師弟剛剛打破了一個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雙眼微閉,說道:“我相信你永遠也不會打破碗!”
24、悟性如光
讀佛經(jīng)。
一個人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樣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那個人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
那個人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25、一杯茶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后又繼續(xù)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最后說道:“已經(jīng)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只杯子一樣,”南隱答道,“里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26、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27、隋侯放蛇得珠
漢姬姓諸侯隋侯,有一次出使齊國,途中見一蛇,被困在熱沙灘上打滾,頭部受傷流血,隋侯憐憫,急忙以物用藥敷治,然后用手杖挑入水邊讓它恢復體力后游去。之后隋侯從齊國回來,又道經(jīng)此地時,見該蛇口銜一顆寶珠,等候贈送隋侯,以報救命之恩,隋侯心中明白,但是不敢理解。當晚,夢見腳踏一蛇,驚醒一看,卻發(fā)現(xiàn)床頭一對明月寶珠,直徑一寸,純白色,夜里發(fā)光,能夠照耀全室,世稱為隋侯寶珠。
28、天臺智者大師鑿放生池
隋唐時高僧,天臺宗第三代祖師智者大師,諱名智凱,隋煬帝尊稱他為智者。大師曾發(fā)起佛教徒,樂捐錢財,購買浙江臨海一帶洼地六十多所,延長起來共有四百多里,開鑿放生池,普勸世人戒殺放生,并奏請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魚,直至唐貞觀年間,依然存在。自后,也有很多明君高僧倡導,唐肅宗乾元二年,下詔天下州縣,各立放生池。宋真宗天喜元年也下詔天下廣立放生池,杭州西湖,就是宋朝時設(shè)立的放生池,此刻成了有名的勝地。到了明朝蓮池大師,也在上方、長壽兩處設(shè)立放生池,并以戒殺放生文流通天下。因此,自古以來景仰德風,發(fā)心慈濟物命之仁人君子,真不可勝數(shù)?上来眠h,提倡者離世而去,時局變更,善法也敗壞了,如今漁火,已如星布,夜半電魚者,飄飛水面,平時又有釣魚比賽等殘害物命的活動,實在令人悲嘆!
29、釋迦牟尼佛割肉飼鷹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遇見一只饑瘦禿鷹,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溫馴善良的鴿子,鴿子驚慌恐怖,看到菩薩,蒼惶投入懷中避難、禿鷹追捕不得,周旋不去,顯露出兇惡的樣貌對菩薩說:“你為了要救鴿子的生命,難道就讓我饑餓而死嗎?”菩薩問鷹說:“你需要什么食物?”鷹回答:“我要吃肉!逼兴_一聲不響,便割自己臂上的肉來抵償。但是鷹要求與鴿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薩繼續(xù)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輕,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盡,重量還不能相等于鴿子。便問菩薩道:“此刻你該悔恨了吧?”菩薩回答說:“我無一念悔恨之意!睘榱艘苟d鷹相信,又繼續(xù)的說:“如果我的話,真實不假,當令我身上肌肉,生長復原!笔脑竸偖,身上肌肉果然當下恢復了原狀。于是禿鷹感動佩服,立即回復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薩至誠恭敬禮拜贊嘆。原先這只禿鷹,是天帝變化來考驗菩薩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偉大事跡。
30、母鹿斷腸
許真君就是晉朝許遜,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縣)家住南昌,少年時代,喜武功,善射箭,愛好打獵。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憐愛子,奮不顧身,沖向小鹿,以舌舔傷痕,因箭深傷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慘痛徘徊悲鳴,也死在當場。真君見此情景,十分驚奇,當剖開母鹿腹部時,發(fā)現(xiàn)柔腸寸寸斷裂,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先母鹿因哀憐兒子慘死,悲傷過度,以至腸斷。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雖然有別,愛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殘酷,傷害了天地骨肉之情。于是折斷弓箭,從此不現(xiàn)畋獵。之后薦舉為孝廉,官旌陽縣令,感晉室朝政紊亂,棄官司歸隱,追隨仙人吳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潛修,證了仙道。于是周游江湖以道術(shù)為民除害。太康初年飛升成仙。因常顯靈跡濟世,宋帝追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也簡稱為許真君,或稱許旌陽。
31、未成佛道,先結(jié)人緣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厭惡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話、走路,做什么都看不慣,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緣吧。個性提醒大眾在修行過程中,當自己遭受違緣時,就應轉(zhuǎn)為道用;當別人遭受違緣時,就應觀悲愍心,千萬不要幸災樂禍,這一念心會給自己將來修行接下新的違緣。在生活中學佛者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人后己的慈悲心腸。這樣就會得到眾生良好感情,友好情誼。佛典有個故事: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就請阿難尊者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聽從佛陀的指示來到瓜田,見到田里有位年輕女子在看守西瓜,于是阿難上前和女子商量布施個西瓜,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并惡言惡語地要阿難趕快離開瓜田。
尊者失望地回到樹下,佛陀一點不驚訝,且微笑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換你去化緣!」阿難心想,那女子都已經(jīng)不肯布施,迦葉尊者又怎能化緣到西瓜呢﹖迦葉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化緣不成的消息,自己心里也沒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囑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著甚深意涵,便起身前往瓜田。沒想到,瓜田中的女子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很高興的站起來向尊者頂禮,并頻頻詢問尊者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饑?迦葉尊者還未開口化緣,女子即主動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yǎng)尊者。阿難見迦葉抱著大西瓜回來,心中正感到納悶的時候,佛陀即為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數(shù)萬大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經(jīng)常結(jié)伴去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后,行經(jīng)的道路上正好有只死貓,由于時值盛夏,死貓的尸體已出現(xiàn)腐臭的味道,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到這只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爾后,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的為它三皈依,并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祝愿它能早日超生善道。
說完過去生的因緣,佛陀便對兩位尊者開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過去的死貓投胎轉(zhuǎn)世而來,因為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愿的關(guān)系,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的心,所以不但化緣不到瓜,反而還遭受辱罵。」聽完佛陀的開示,兩位尊者更對因緣果報的道理深信不疑。
佛法中常云:「未成佛道,先結(jié)人緣。」要想擁有光明順遂的前途,就要靠平時廣結(jié)善緣,具足善因善緣,則作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32、十一世牛
因果實錄上記載:河南省歸德地方的醫(yī)師尹某,好吃牛肉,每到病人家中診病,請他吃飯時,若見桌上沒有牛肉,便以為不夠誠意,就會抱怨不吃而去。有一天突然死去,神識到了冥罕,遇見同里殺牛屠夫,跪在堂下,正理解閻羅王的審問。屠夫見醫(yī)師尹某來到,便指著說:“他不吃,我不殺!币彻蛟诘厣希瑢Υ鹫f:“他不殺,我不吃”雙方為了卸責,爭辯不止。閻羅王聽了,大怒說:“牛竭力勞苦,代人耕田,養(yǎng)活人命,你們不但不知感恩,竟然忍心殺它吃它。至于吃牛肉與殺害牛命,罪孽相等,你們明白多吃必然多殺,少吃便少殺,不吃便不殺,互相關(guān)連的道理嗎”殺牛者心地殘忍,手段毒辣,即刻罰入地獄受報。尹某在陽世好吃牛肉,而且以前誤用藥物,殺死十一人,罰你十一世為牛,以償十一條人命!贝硕问论E,是湖北省孝感縣杜嗣麟先生,神識入冥間所見。
33、餉即瘞(yi)之
戒牛錄上記載:宣城庚本淑的祖父輩,都遵守不吃牛肉,已經(jīng)很久了。有一次,庚本淑生病,服用醫(yī)師開的藥方,用牛腦作引子。又以前有人贈送牛肉,庚本淑自己雖然不吃,卻給仆人吃,自以為這樣就沒有罪過。有一天,庚本淑夢見頭戴冠帽,身穿赤色朝服的神,呵斥他說:“你是吃牛肉的人嗎?身體竟如此腥臭難聞?”庚要淑回答說:“我并沒有吃牛肉!鄙窦让S從官司吏檢閱善惡簿,之后說:“你雖然未吃牛肉,但因病破了戒。面且送牛肉給仆人吃,由于這個罪過,應當奪減你的陽壽,姑念你尚有反悔之心,你若能勸百家不吃牛肉,就還回你的壽算。”庚本淑不敢回答,心想:“世人能信戒不吃牛肉的人很少,怎能勸導百家呢?至于平時若有人贈送牛肉應當怎辦?”神明白他的心理,便微笑地說:“有人贈送牛肉把它理葬就行了。只恐勸導的心不堅定,何必憂慮推選不廣呢?”庚本淑醒來就將夢中所見經(jīng)過記載下來,流傳勸化世人,戒吃牛肉。
34、蜈蚣聽經(jīng)
明朝穆宗隆慶四年,蓮池大師行腳止宿一寺,見人擒捉數(shù)條蜈蚣,用竹弓系住頭尾,大師憐憫買來放生,但多數(shù)已經(jīng)半死了,只有一條全活,急速逃生而去。之后有一夜,大師正和一位朋友坐談,壁上忽然出現(xiàn)一條蜈蚣,用木尺從旁邊用力敲振,想驅(qū)逐它走,竟然不去。大師說:“難道以前所放生的就是你嗎?你是為謝恩而來的嗎?假若是的話,我當為你說法,愿你諦聽:一切有情,唯心所造。心地狠戾的,化作虎狼。心地惡毒的,化作蛇蝎。你若除去毒心,就可解脫這個形體!f罷叫他走,卻不用驅(qū)逐,就慢慢的從窗外走出去了,朋友在坐,不禁同聲嘆為希有。
35、放狐脫陷井之災
從前有一僧人,向來不務修行,卻有投機取巧之能。聽說中藥黃精,能使人長生不老,為了試驗是否靈效。便把黃精放在枯井里,然后引誘人陷入井中,再用磨盤蓋住井口,被害人在井內(nèi)急迫惶恐,無計可出時,忽然來了一只仙狐,靠著井,告訴陷井說:“請您不必憂慮,我教你方法脫出,我是通曉天道的仙狐,在墳墓里作穴居住,臥在穴下,目光注視穴中,時間久了,便能飛出,這就是仙經(jīng)上所說的”神能飛形“的道理,您就一心注視磨盤上的孔洞,時久便能飛出。以前我以前被獵人捕獲,承蒙您慈悲贖命救我,因此特來報恩,望您不要忽視”。陷井人便照仙狐的方法,經(jīng)過十多天,果然從井飛出,脫離災難。僧人大喜,以為這是黃精的功效。
于是自己告別眾人,帶著黃精入井,吩咐人家,加蓋磨盤,不料過了半個月,打開一看,僧人已經(jīng)餓死在井內(nèi)。真是可悲可嘆!原先僧人不知前人脫離陷井災難,乃是狐貍為報舊恩特來相救的,這不但說明了因果相報的事實,也正說明了不落實修持的后果。
36、救雀受銜環(huán)之報
漢朝楊寶,天性仁慈,年紀才九歲時,有一次在華陰山北,看見一只黃雀被鴟鴞追逐搏傷,墜落地上。又被許多螞蟻困咬傷口,黃雀痛苦掙扎,楊寶深為憐憫,便把它救回,敷治創(chuàng)傷,留意畜養(yǎng)在竹箱里,又用黃花喂它,等到創(chuàng)傷痊愈,羽毛生長后,就放它飛去。當夜夢見黃衣童子,向楊寶再三拜謝說道:“我是西王母使者,在飛往蓬萊仙山途中,遭受傷害,承蒙拯救療養(yǎng)恩德如今我要回到南海了!闭f罷,便以白玉環(huán)四枚贈送楊寶。繼續(xù)地說:“祝愿你子孫潔白,位登三公,就如同這玉環(huán)一樣。”之后楊寶子孫,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代,果然都位列三公,清風亮節(jié),貴顯無比。
37、魚族送行
宋朝時,諸暨縣令潘華,是虔誠佛教徒,修習普賢懺法,仰體上天好生之德,萬物和樂之心,嚴禁地方百姓,不可入江湖捕網(wǎng)魚類,若有違犯禁令者,一律加以罪刑。因此在潘縣令在任期間,江湖水族,得以無驚無憂,自由自在,游樂生存于水中。之后潘縣令奉旨,將入朝為官,夜夢江河中數(shù)萬魚類,哀號哭泣,說道:“長者要離開本地,我輩不免要遭受烹殺了,”說罷哭聲直上天空。潘縣令醒來深覺奇異,便作夢魚記,叮囑之后接任的縣信,也能保護水族。當潘縣令臨行時,江湖水中,忽然發(fā)出一陣很大悲號的聲音,好像失卻了保障,如同喪失父母一般痛切,附近百姓皆親耳聽到,大家無不驚奇感嘆。
38、舍巨鱉廚婢愈疾
程氏夫婦平素喜吃鱉肉。有一次偶然買回一只大鱉,吩咐廚婢宰割烹煮,當時夫婦有事暫時外出。廚婢心想:“由我親手宰殺的鱉命,已經(jīng)不可計數(shù)。今日我決定要釋放這只大鱉,甘愿挨受鞭打,不忍心再宰殺了!庇谑峭低档貙ⅦM放生于池中。主人回來索取鱉肉,廚婢稟告說:“剛才不留意,竟被它走失了!敝魅耸謶嵟,執(zhí)起鞭子狠狠地毒打廚婢,直到氣消才罷休,可憐廚婢,遍體鱗傷,始終忍痛不說。之后有一次,廚婢感染瘟疫,發(fā)高燒,病得奄奄一息,主人怕她死在屋里,把她抬到池中水閣里,等待命終。當晚,忽然有一動物從池中爬出,身上負有濕泥,在廚婢身上涂敷,使她頓覺涼爽,高燒因而解退,于是疾病痊愈,得以更生。主人驚奇她病得如此沉重,沒有吃藥,怎能好轉(zhuǎn),廚婢便將事實經(jīng)過相告。主人不信,到了晚上,隱藏暗處偷看,果然是從前失蹤的那只大鱉來救她。全家驚奇感嘆,從此永遠不吃鱉肉了。
39、屈師縱鯉增壽
屈師在元屯地方,遇見淦翁捕捉一條赤色鯉魚,魚望見屈師,跳躑掙扎,似有求救之意,屈師心中不忍,便將它買來放入河中,讓它優(yōu)游而去。之后夢見龍王邀請他到龍宮中,對他說:“先生本來壽命已盡,因救龍子一命,增延福壽十二年!鼻鼛熅弱庺~時年四十八歲,之后壽達六十,子孫滿堂,無疾善終。
40、孔愉以救龜封侯
孔愉是晉朝山陽人,本是一名小官。有一次,經(jīng)過余干亭,見一只龜被人所囚,孔愉心生慈憫,將龜買來放生于河中,龜浮游水面,屢次引頸回頭,仰望孔愉,表示無限謝意,然后才沒入水中不見了。之后孔愉因討伐華軼有功,封為余干亭侯。當鑄造侯爵官司印時,印上龜紐頭部,往后回顧,鑄印官司將它融毀,重新鑄造,但是融鑄了數(shù)次,仍舊模型正直,龜紐向后回顧,鑄印官司大感奇怪,便將經(jīng)過情形,報告孔愉?子浜鋈幌肫饛那胺琵,龜屢次回頭顧望,這才恍然明白,如今得以封侯,定是放龜功德的善報,于是保留這顆回顧侯印,佩帶使用。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