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讀后感1500字
秦腔讀后感1500字
故鄉(xiāng)從此失去記憶。
——題記
《秦腔》以兩條線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一是秦腔戲曲,二是農民與土地的關系。清風街上有白家和夏家兩大家,白家早已衰敗,卻出了個著名的秦腔戲曲演員白雪,白雪嫁給了夏家兒子夏風。夏家兩代人主宰著清風街,而兩代人在堅守土地與逃離土地的變遷中充滿了對抗與斗爭。
所有人眼中的瘋子張引生講述著這三十年間,清風街上人們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引生至死靡它地愛著白雪,這有些病態(tài)的深愛,引生對事物的怪誕看法、做法,農村人對鬼神的崇信,都增添了小說的可讀性,讀來趣味盎然。
賈平凹的筆墨,樸拙憨厚,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情懷。以細致的筆觸敘事,人們的日常生活一點一滴全呈現在書中。讀了這本書后,我從中看到了農村不可逃脫的衰敗和沒落,父輩農民對土地的執(zhí)著和眷戀,年輕一代對土地的厭倦與丟棄,鄉(xiāng)村人民的淳樸厚道品質的退卻和消亡,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中逐漸失去光彩的悲哀與無奈……
賈平凹寫這部小說,其主要目的是追憶自己逝去的故鄉(xiāng),為故鄉(xiāng)樹一塊碑。小說中清風街的原型就是他的故鄉(xiāng)棣花街,清風街里的人人事事,棣花街上都能尋著根根藤藤。借用中國古老的劇種秦腔,賦予它成為小說中一種民間文化的載體,同時利用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表征,講述農村走向衰敗的必然,講述他對故鄉(xiāng)的摯誠。
小說中的夏天義是老一代農民的代表,他在土地上勞動一輩子,耕種別人家荒蕪的土地而不計得失,以老邁之身去七里溝淤地、造田,他有著與眾不同的怪癖——吃土,最終葬于七里溝滑坡,都體現出老一代農民對土地鄉(xiāng)村割舍不掉的深情。
而夏君亭是新一代農民的代表,他認為土地并不是根本,對于淤地毫不上心,從事商業(yè)經營,不顧老一代農民的反對,在村里建起農貿市場,生意興隆,表現新一代農民對土地的剝離,走向城市,經商打工。老少兩代人對土地觀念的沖突,表明傳統(tǒng)的農業(yè)文明正走向沒落。
陳星將流行歌曲引入鄉(xiāng)村,擾亂原本傳統(tǒng)的秦腔生活,剩下白雪、夏天智等人的堅守。但最后秦腔劇團解散,夏天智患胃癌去世,昭示了以秦腔為代表的民間文化在不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中國社會在大轉型,首先被進行改造的是農村,但后來,國家的注意力放在了大城市,農村只解決了溫飽問題,隨著種子、農藥等稅費的上漲,農民的生活于是困難,有些農民并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的變化,值得成為時代的犧牲品。他們迷茫著,想謀一條更有希望的路,于是紛紛到城市去打工經營,剩老一輩人仍艱苦地守護土地。傳統(tǒng)文化在年輕兒女的出走謀生中被時代潮流所沖擊,失落為老一輩人執(zhí)著信仰的文化遺物,很多傳統(tǒng)技藝即由此失傳于民間,這是中國的一大文化損失。
在農村留下的人越來越少,公路、工廠等的建設更使農村的面積小之又小。中國逐步走向現代化,但仍是無法解決農村地區(qū)貧窮的問題,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眾多的現狀愈加嚴重,中國面對的改革難題,還不止這些。
不過現在,政府和人民都已經對這些問題重視,中國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發(fā)現所存的隱患,想出應對的策略和改善的方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被人們保護,民間許多原本不為人知曉的傳統(tǒng)技藝、手法都被世人挖掘出來,世人關注精神世界的充實,感興趣的人們會查詢、拜訪民間匠人、藝人,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傳承者,代代將寶貴的文化傳承。
社會關愛孤獨的老人和孩子,善待他們是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國家減少對農民的各項稅收,給予津貼,讓農民們安心耕種,養(yǎng)活人民;規(guī)定不能亂扔垃圾污染環(huán)境,我們還需保留大片凈土、耕地,好讓子孫在將來還能心懷土地,心系天下……
對于故鄉(xiāng),我們需摯誠相向,這片哺育我們的土地,我們永不能忘懷。要帶著眷戀與深情,感激地呼喚她。
我則愿意把故鄉(xiāng)的一切都牢記在心,不管是從前,還是以后,只要她還呼吸在我的記憶中,我一刻都不會背叛她,還有我的祖國。
只是賈平凹的棣花街,那個秦腔環(huán)繞的陜西,還有一塊故鄉(xiāng)的碑。
——后記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