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1、化學反應的兩大基本特征: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物質中的原子之間是通過化學鍵相結合的,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完成后的結果究竟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寒敺磻锏目偰芰看笥谏晌锏目偰芰繒r,化學反應**能量;當反應物的總能量 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化學反應吸收能量。
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主要表現(xiàn)為熱能的變化:吸熱或者放熱,有些反應是吸熱反應,指的是反應物的總熱量小于生成物的總熱量;有些反應是放熱反應,指的是反應物的總熱量大于生成物的總熱量。
3、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C與CO2的反應、碳酸鈣高溫分解的反應為吸熱反應;酸堿中和反應、燃燒、活潑金屬與酸、生石灰與水的反應為放熱反應。
判斷:1)放熱反應均不需加熱,吸熱反應均需加熱。錯誤
2)需持續(xù)加熱的化學反應,則一定是吸熱反應。正確
4、直接從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稱為一次能源。如風能、水能、地熱、石油等化石燃料;由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得到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電能等。
5、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其中電子流出的一極是負極,為較活潑的金屬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流入的一極是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原電池的反應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Zn片,Cu片和稀-H2SO2+4組成的原電池裝置中:負極為Zn,-電極反應式Zn-2e=Zn,正極為Cu,電極反應式+為2H+2e=H2↑,電子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溶液中的陽離子移向 正 極,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值將逐漸增大。
6、 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的措施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盡可能使燃料充分的燃燒,提高能量的轉化率;盡可能充分的利用燃料燃燒所**的熱能,提高熱能的利用率。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實質上從多方面**燃燒反應的條件。
7、 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應用于實際時,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反應的快慢即化學反應的速率問題和反應進行的程度即化學反應的限度問題。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內因:由反應物的本身性質決定;外因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大;使用催化劑一般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反應體系中物質的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大,固體的表面積越大,反應物的顆粒越小,接觸越充分,化學反應速率越大 。
8、任何可逆反應在給定條件下的進行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應的限度不同。
9、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希望利用有利的化學反應,**有害的化學反應如:工業(yè)上合成氨,采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以加快生成氨氣的速率。食品在低溫下的保存,以減緩食物**的速率。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2
有機化合物
1、煤、石油、天然氣不僅是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甲烷的分子式為CH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不溶于水。
3、甲烷是天然氣、沼氣、油田氣和煤礦坑道氣的主要成分。在通常情況下,甲烷性質比較穩(wěn)定,與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不反應,與強酸、強堿也不反應。但在特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某些反應。
(1)氧化反應(燃燒):甲烷是一種優(yōu)良的氣體燃料,燃燒時能放出大量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 ;現(xiàn)象:淡藍色火焰。
(2)取代反應:甲烷與氯氣、溴蒸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其中甲烷中的氫原子能被氯原子逐個取代分別生成:CH3Cl、CH2Cl2、CHCl3和CCl4,它們都不溶于水。 甲烷主要用途:是一種清潔能源,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4、乙烯的分子結構:C2H4,結構簡式為CH2=CH2 ,含有碳碳雙鍵。
5、工業(yè)上通過石油裂解以制得乙烯,乙烯 的年產量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的標志。 通常情況下,乙烯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 乙烯的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a: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煙,同時放出大量熱。b: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利用這個反應可以鑒別甲烷和乙烯。
(2)加成反應: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是因為乙烯與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乙烯還能與H2、Cl2、HCl、H2O等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烯還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
乙烯的主要用途: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聚
鉛蓄電池屬于充電電池,又稱為二次電池;筆記本電腦,
移動電話等主流電池為鋰離子電池;
氫氧燃料電池優(yōu)點:1)可以持續(xù)供電;2)產物無污染;3)能量轉化率高。
乙烯等化工產品,也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6、苯的分子式為C6H6 ,苯分子中六個碳碳鍵完全相同,且是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
7、苯的來源:可以從煤中提取或從石油加工得到,通常情況下,苯是無色、帶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苯的化學性質:(1)燃燒: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明亮的火焰并伴有濃煙。但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2)易發(fā)生取代反應:在鐵或溴化鐵的'催化下與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液體溴苯。也能在濃硫酸作用下,與濃硝酸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硝基苯;(3)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在催化劑條件下與氫氣反應生成環(huán)已烷。 苯的化學性質(概括):易取代、能加成、難氧化。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閱讀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1)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10篇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1
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9、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10、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1、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2、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6、唯一的非金屬液態(tài)單質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
18、*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2
1. 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不要求)、吸附、紙上層析、蛋白質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 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粉、漂粉精、(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 、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 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 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 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差不多,但不能說相同。紅磷和*、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 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兩性氧化物(Al2O3)、兩性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H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3
硫酸工業(yè)和硫酸
(1)接觸法制硫酸
反應原理:①造氣:4FeS2+11O2(g)=2Fe2O3+8SO2
、谘趸2SO2+O2=2SO3
、畚眨篠O3+H2O=H2SO4
分別對應的設備:①沸騰爐 ②接觸室 ③吸收塔
具體措施:粉碎礦石、過量空氣、熱交換、催化氧化、逆流、循環(huán)、濃H2 SO4吸收SO3(防止形成酸霧)、尾氣處理(用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再用H2SO4處理,便又可生成SO2)。
(2)濃硫酸(98.3%)的特性
、傥裕篐2SO4易與H2O結合,并放出大量熱,所以濃硫酸常做酸性氣體的干燥劑(不可干燥H2S)。
②脫水性:濃H2SO4遇見某些有機化合物,可將其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按2:1比例脫去,即為脫水性,C12H22O11 12C+11H2O(濃H2SO4脫水性)
、蹚娧趸裕簼釮2SO4與金屬、與非金屬、與具有還原性物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C+2H2SO4(濃)=CO2↑+2SO2↑+2H2O
H2S+H2SO4(濃)=S+SO2↑+2H2O
2NaI+2H2SO4(濃)= Na2SO4+SO2↑+I2+2H2O
與還原劑反應濃H2SO4的還原產物都為SO2。
常溫下,濃H2SO4使Fe、Al表面發(fā)生鈍化(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發(fā)生產生氣體的反應。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4
(1)原子構造原理是電子排入軌道的順序,構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
(2)原子構造原理是書寫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的依據,也是繪制基態(tài)原子軌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據之一。
(3)不同能層的能級有交錯現(xiàn)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軌道的能量關系是:ns<(n-2)f<(n-1)d
(4)能級組序數(shù)對應著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數(shù),能級組原子軌道所容納電子數(shù)目對應著每個周期的元素數(shù)目。
根據構造原理,在多電子原子的電子排布中:各能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2n2;最外層不超過8個電子;次外層不超過18個電子;倒數(shù)第三層不超過32個電子。
(5)基態(tài)和激發(fā)態(tài)
①基態(tài):最低能量狀態(tài)。處于最低能量狀態(tài)的原子稱為基態(tài)原子。
、诩ぐl(fā)態(tài):較高能量狀態(tài)(相對基態(tài)而言)。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后,電子躍遷至較高能級時的狀態(tài)。處于激發(fā)態(tài)的原子稱為激發(fā)態(tài)原子。
③原子光譜:不同元素的原子發(fā)生電子躍遷時會吸收(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和放出(激發(fā)態(tài)→較低激發(fā)態(tài)或基態(tài))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產生不同的光譜——原子光譜(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利用光譜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譜線鑒定元素。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5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結構決定:原子核外的能層數(shù)決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價電子總數(shù)決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電子層構型和周期的劃分
周期是指能層(電子層)相同,按照最高能級組電子數(shù)依次增多的順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橫行為一個周期,周期表共有七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除稀有氣體外),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2)原子的電子構型和族的劃分
族是指價電子數(shù)相同(外圍電子排布相同),按照電子層數(shù)依次增加的順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列為一個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個列,十六個族。同主族周期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3)原子的電子構型和元素的分區(qū)
按電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劃分成5個區(qū),分別為s區(qū)、p區(qū)、d區(qū)、f區(qū)和ds區(qū),除ds區(qū)外,區(qū)的名稱來自按構造原理最后填入電子的能級的符號。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質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發(fā)生周期性的遞變,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主要體現(xiàn)在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金屬性、非金屬性、第一電離能、電負性等的周期性變化。元素性質的周期性來源于原子外電子層構型的周期性。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6
、 ⒒靖拍钆c基礎理論:
一、阿伏加德羅定律
1.內容: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即"三同"定"一同"。
2.推論
(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
(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羅定律也適用于不反應的混合氣體。②使用氣態(tài)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論。
3、阿伏加德羅常這類題的解法:
、贍顩r條件:考查氣體時經常給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01×105pa、25℃時等。
②物質狀態(tài):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畚镔|結構和晶體結構:考查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時常涉及希有氣體he、ne等為單原子組成和膠體粒子,cl2、n2、o2、h2為雙原子分子等。晶體結構:p4、金剛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結構。
二、離子共存
1.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堿性的介質中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于發(fā)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fā)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fe3+與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偎嵝匀芤(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后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
、踡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葑⒁忸}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堿(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堿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三、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基本規(guī)律要求
(1)合事實:離子反應要符合客觀事實,不可臆造產物及反應。
(2)式正確:化學式與離子符號使用正確合理。
(3)號實際:"="" ""→""↑""↓"等符號符合實際。
(4)兩守恒:兩邊原子數(shù)、電荷數(shù)必須守恒(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shù)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shù)要相等)。
(5)明類型:分清類型,注意少量、過量等。
(6)檢查細:結合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錯誤,細心檢查。
四、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1)根據元素的化合價
物質中元素具有最高價,該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質中元素具有最低價,該元素只有還原性;物質中元素具有中間價,該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對于同一種元素,價態(tài)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強;價態(tài)越低,其還原性就越強。
(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則其對應的還原產物的還原性就越弱;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則其對應的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據反應的難易程度
注意:
、傺趸原性的強弱只與該原子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而與得失電子數(shù)目的多少無關。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氧化性就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強,其還原性就越強。
、谕辉叵噜弮r態(tài)間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常見氧化劑:
、倩顫姷姆墙饘伲鏲l2、br2、o2等;
、谠(如mn等)處于高化合價的氧化物,如mno
2、kmno4等
、墼(如s、n等)處于高化合價時的含氧酸,如濃h2so4、hno3等
、茉(如mn、cl、fe等)處于高化合價時的鹽,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過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7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易溶于水(與H2O化合生成H2 SO3,SO2+H2O =H2SO3)
(2)化學性質:
、倬哂兴嵝匝趸锿ㄐ
、谶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2SO2+O2=2SO3
、廴跹趸裕篠O2+2H2S=3S+2H2O
、芷仔裕篠O3可使品紅褪色(可逆,加熱又恢復紅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賁O2是污染大氣的主要有害物質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谛纬伤嵊阷H<5.6,破壞農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強等等。
、酆琒O2的工業(yè)廢氣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才能排放到空氣中。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8
1、掌握一圖(原子結構示意圖)、五式(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電子式、最簡式)、六方程(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2、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烴和環(huán)烷烴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和飽和一元羧酸或酯;舉一例:乙醛(C2H4O)與丁酸及其異構體(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氕原子(1H)中無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個周期不一定從金屬元素開始,如第一周期是從氫元素開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種類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組成的晶體常常屬于原子晶體,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質量數(shù)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如18O與18F、40K與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沒有同素異形體,且其單質不能與氧氣直接化合。
8、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一般形成離子化合物,但AlCl3卻是共價化合物(熔沸點很低,易升華,為雙聚分子,所有原子都達到了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
9、一般元素性質越活潑,其單質的性質也活潑,但N和P相反,因為N2形成叁鍵。
10、非金屬元素之間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銨鹽卻是離子化合物。
11、離子化合物在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單個分子,但在氣態(tài)時卻是以單個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13、單質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如O3是極性分子。
14、一般氫化物中氫為+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氫為-1價,如NaH、CaH2等。
15、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可以導電,硅是半導體。
16、非金屬氧化物一般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與水反應:如SiO2。
18、金屬氧化物一般為堿性氧化物,但一些高價金屬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屬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價和它的負價絕對值之和等于8,但氟無正價,氧在OF2中為+2價。
20、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都含有陰離子,如金屬晶體中有金屬陽離子而無陰離子。
21、離子晶體不一定只含有離子鍵,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還含有共價鍵。
22.稀有氣體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是穩(wěn)定結構,其余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不是穩(wěn)定結構。
23.離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是穩(wěn)定結構。
24.陽離子的半徑一定小于對應原子的半徑,陰離子的半徑一定大于對應原子的半徑。
25.一種原子形成的高價陽離子的半徑一定小于它的低價陽離子的半徑。如Fe3+
26.同種原子間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不同原子間的共價鍵一定是極性鍵。
27.分子內一定不含有離子鍵。題目中有“分子”一詞,該物質必為分子晶體。
28單質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極性鍵。
29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離子鍵。
30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是離子晶體。
31.含有分子的晶體一定是分子晶體,其余晶體中一定無分子。
32.單質晶體一定不會是離子晶體。
33.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不是金屬晶體。
34.分子間力一定含在分子晶體內,其余晶體一定不存在分子間力(除石墨外)。
35.對于雙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一定有極性(極性分子);鍵無極性,分子一定無極性(非極性分子)。
36、氫鍵也屬于分子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它只影響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對分子穩(wěn)定性無影響。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還可能是分子,陰、陽離子、基團(如羥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電子難的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強,如碳,稀有氣體等。
39.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1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堿金屬元素,還有氫元素。
42.由長、短周期元素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還有0族。
43.分子內不一定都有化學鍵,如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無化學鍵。
44.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極性鍵,如過氧化氫、乙炔等。
45.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過氧化鈉、二硫化亞鐵、乙酸鈉、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46.對于多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不一定有極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極性分子。
47.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是離子晶體,如金屬晶體。
48.離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鹽,如Mg3N2、金屬碳化物(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但不是鹽。
49.鹽不一定都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鋁、溴化鋁等是共價化合物。
50.固體不一定都是晶體,如玻璃是非晶態(tài)物質,再如塑料、橡膠等。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9
在高中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掌握的化學實驗的知識比較多,比如化學反應的變化,現(xiàn)在,實驗的順序等等都是?嫉闹R點。如果想要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實驗題,不僅要有基本的操作技能,還要知道實驗的原理。下面整理了化學的實驗現(xiàn)象給大家,讓大家能在化學實驗這一方面能有質的飛躍。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p>
10.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混濁。
11.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2.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3.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p>
14.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5.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6.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8.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9.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20.將Cl2通入無色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1.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22.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fā)出大量熱。
23.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10
1.內容: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等的分子數(shù)。
即“三同”定“一等”。
2.推論:
(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
(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
注意:
(1)阿伏加德羅定律也適用于混合氣體。
(2)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乙醇等。
(3)物質結構和晶體結構:考查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時常涉及稀有氣體He、Ne等單原子分子,Cl2、N2、O2、H2雙原子分子。膠體粒子及晶體結構:P4、金剛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結構。
(4)要用到22.4L·mol-1時,必須注意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下,否則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團在水溶液中能發(fā)生水解反應,使其數(shù)目減少;
(6)注意常見的的可逆反應:如NO2中存在著NO2與N2O4的*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數(shù)當成相對原子質量,也不能把相對原子質量當相對分子質量。
(8)較復雜的化學反應中,電子轉移數(shù)的求算一定要細心。如Na2O2+H2O;Cl2+NaOH;電解AgNO3溶液等。
高考化學基本知識
化學史
(1)分析空氣成分的第一位科學家——拉瓦錫;
(2)近代原子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道爾頓(英國);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羅(意大利);
(4)候氏制堿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紅三角”牌純堿獲**費城萬國博覽會金獎);
(5)金屬鉀的發(fā)現(xiàn)者——戴維(英國);
(6)Cl2的發(fā)現(xiàn)者——舍勒(瑞典);
(7)在元素相對原子量的測定上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我國化學家——張青蓮;
(8)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
(9)元素周期表的創(chuàng)立者——門捷列夫(俄國);
(10)1828年首次用無機物氰酸銨合成了有機物尿素的化學家——維勒(德國);
(11)苯是在1825年由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發(fā)現(xiàn);
(12)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定為單雙健相間的六邊形結構;
(13)鐳的發(fā)現(xiàn)人——居里夫人。
(14)人類使用和制造第一種材料是——陶
高考化學知識點
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夠**存在并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1)分子同原子、離子一樣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2)按組成分子的原子個數(shù)可分為:
單原子分子如:He、Ne、Ar、Kr…
雙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確切地說,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變,只有核外電子發(fā)生變化。
(1)原子是組成某些物質(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質子)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3.離子
離子是指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離子可分為:
陽離子:Li+、Na+、H+、NH4+…
陰離子:Cl–、O2–、OH–、SO42–…
(2)存在離子的物質:
、匐x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陔娊赓|溶液中:鹽酸、NaOH溶液…
、劢饘倬w中:鈉、鐵、鉀、銅…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同—類原子的總稱。
(1)元素與物質、分子、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宏觀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微觀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單質(性質、結構不同)—同素異形體。
(3)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質量分數(shù)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間互稱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互稱同位素。如H有三種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質量數(shù)、原子序數(shù)和核能態(tài),而且其壽命足以被觀察的一類原子。
(1)同種元素、可以有若干種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種元素的各種核素盡管中子數(shù)不同,但它們的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因而它們的化學性質幾乎是相同的。
7.原子團
原子團是指多個原子結合成的集體,在許多反應中,原子團作為一個集體參加反應。原子團有幾下幾種類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團(有機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質特殊性質的原子團,如—OH、—NO2、—COOH等)、游離基(又稱**基、具有不成價電子的原子團,如甲基游離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質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團,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團后剩下的原子團。
(1)有機物的官能團是決定物質主要性質的基,如醇的羥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個氫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含有未成對的價電子,稱甲基或甲基游離基,也包括單原子的游離基(· Cl)。
9.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僅是物質形態(tài)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有其他物質生成,又叫化學反應。
化學變化的特征:有新物質生成伴有放熱、發(fā)光、變色等現(xiàn)象
化學變化本質:舊鍵斷裂、新鍵生成或轉移電子等。二者的區(qū)別是:前者無新物質生成,僅是物質形態(tài)、狀態(tài)的變化。
10.溶解性
指物質在某種溶劑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鈉易溶于水,卻難溶于無水乙醇、苯等有機溶劑。單質碘在水中溶解性較差,卻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機溶劑。苯酚在室溫時僅微溶于水,當溫度大于70℃時,卻能以任意比與水互溶(苯酚熔點為43℃,70℃時苯酚為液態(tài))。利用物質在不同溫度或不同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可以分離混合物或進行物質的提純。
在上述物質溶解過程中,溶質與溶劑的化學組成沒有發(fā)生變化,利用簡單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質與溶劑分離開。還有一種完全不同意義的溶解。例如,石灰石溶于鹽酸,鐵溶于稀硫酸,氫氧化銀溶于氨水等。這樣的溶解中,物質的化學組成發(fā)生了變化,用簡單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質提純出來。
11.液化
指氣態(tài)物質在降低溫度或加大壓強的條件下轉變成液體的現(xiàn)象。在化學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為了便于貯存、運輸某些氣體物質,常將氣體物質液化。液化操作是在降溫的同時加壓,液化使用的設備及容器必須能耐高壓,以確保安全。
12.金屬性
元素的金屬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價電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電子,該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越容易置換出水或酸中的氫成為氫氣,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亦越強。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大,價電子越少,越容易失去電子。在各種穩(wěn)定的同位素中,銫元素的金屬性最強,氫氧化銫的堿性也最強。除了金屬元素表現(xiàn)出不同強弱的金屬性,某些非金屬元素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金屬性,如硼、硅、砷、碲等。
13.非金屬性
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應中得到(吸收)電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在反應中越容易得到電子。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該元素的單質越容易與H2化合,生成的氫化物越穩(wěn)定,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強(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它與氫氣在黑暗中就能發(fā)生劇烈的爆炸反應,氟化氫是最穩(wěn)定的氫化物。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屬性也很強,它的最高價氧化物(Cl2O7)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強的一種酸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2)
——化學高考知識點3篇
化學高考知識點1
1.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瘜W變化: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常常同時發(fā)生。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物理變化;而發(fā)生物理變化,不一定同時發(fā)生化學變化。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固、液、氣)是物理變化。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fā)生變化,而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被破壞,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瘜W變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
2.物質的性質(描述性質的語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質: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的性質。如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性、可燃性、熱穩(wěn)定性。
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二)物質的分類
3.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種物質組成)例如,空氣,溶液(鹽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礦泉水)礦物(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石灰石),合金(生鐵、鋼)
注意:氧氣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質是混合物,紅磷和*混合也是混合物。
純凈物、混合物與組成元素的種類無關。即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或混合物。
4.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例如:水、水銀、藍礬(CuSO4?5H2O)都是純凈物,冰與水混合是純凈物。名稱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純凈物,是化合物。
5.單質:由同種(或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鐵氧氣(液氧)、氫氣、水銀。
6.化合物:由不同種(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名稱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機物(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無機物(無機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屬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同價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b.堿性氧化物: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其他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應。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堿性氧化物,是不成鹽氧化物。
9.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稱中最后一個字是“酸”,通常化學式的第一種元素是“H”,酸由氫和酸根離子組成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根據酸的組成,通常有以下兩種分類方法:酸的電離方程式:酸=nH++酸根離子n-
a.根據酸分子電離所能生成的氫離子的個數(shù)分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據酸分子里有無氧原子分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稱為:某酸,無氧酸(HCl,H2S名稱為:氫某酸)
鑒定酸(鑒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試液變***是酸溶液;②加活潑金屬Mg、Fe、Zn等有氫氣放出
10、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堿通常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溶堿有五種:鉀鈣鈉鋇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們的溶液無色。
有顏色的堿(不溶于水):紅褐色的氫氧化鐵(Fe(OH)3↓)、藍色的氫氧化銅(Cu(OH)2↓)
其他固體堿是白色。堿的名稱通常有“氫氧化某”,化學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堿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試液遇溶堿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溶堿變紅色
鑒定可溶性堿溶液(鑒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加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是堿.方法二:加鐵鹽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加銅鹽溶液有藍色沉淀的是堿。
化學高考知識點2
氫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密度最小的氣體,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
、倏扇夹裕簹錃庠诳諝庵腥紵2H2+O2點燃2H2O
現(xiàn)象:純凈的氫氣在空氣里安靜地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
不純的氫氣點燃會爆炸,所以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
、谶原性: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加熱Cu+H2O
現(xiàn)象:黑色氧化銅逐漸光亮的***銅,管壁有水珠產生
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注意事項:“酒精燈遲到早退”,即開始時要先通入氫氣后加熱(目的是排凈管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管內空氣混合受熱發(fā)生爆炸);實驗結束時要先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氫氣至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受熱被氧化成CuO)
(3)氫氣的用途:充氣球,冶煉金屬,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氫氣的反應(實驗室制取H2最常用的試劑是:鋅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黉\粒和稀硫酸反應Zn+H2SO4=ZnSO4+H2↑
②鐵和稀硫酸反應Fe+H2SO4=FeSO4+H2↑
、坻V和稀硫酸反應Mg+H2SO4=MgSO4+H2↑
、茕X和稀硫酸反應2Al+3H2SO4=Al2(SO4)3+3H2↑
、蒌\粒和鹽酸反應Zn+2HCl=ZnCl2+H2↑
、掼F和鹽酸反應Fe+2HCl=FeCl2+H2↑
⑦鎂和鹽酸反應Mg+2HCl=MgCl2+H2↑
、噤X和鹽酸反應2Al+6HCl=2AlCl3+3H2↑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3)
——天津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3篇
天津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1
一、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
如CO32-、S2-、HS-、HSO3-、等弱酸的酸根或酸式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
鉀(K+)、鈉(Na+)、硝(NO3-)、銨(NH4+) 溶,硫酸(SO42-)除鋇(Ba2+)、鉛(Pb2+)(不溶),鹽酸(Cl- )除銀(Ag+)、亞汞(Hg22+)(不溶),其他離子基本與堿同。
如:
Ba2+、Ca2+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
Ba2++CO32== CaCO3↓、
Ca2++ SO42-==CaSO4(微溶);
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
Cu2++2OH-==Cu(OH)2↓,F(xiàn)e3++3OH-==Fe(OH)3↓等。
3、有弱電解質生成。
能生成弱酸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與OH-大量共存:
HCO3-+OH-==CO32-+H2O、
HPO42-+OH-=PO43-+H2O、
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 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這兩類離子因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而不能同時存在于同一溶液中,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二、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 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堿性介質中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 和I- 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況下則不能共存;SO32- 和S2- 在堿性條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共存:2S2-+SO32-+6H+=3S↓+3H2O。
天津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2
常錯點1:錯誤地認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是兩種不同的分類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而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是兩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錯點2:錯誤地認為膠體帶有電荷。
辨析:膠體是電中性的,只有膠體粒子即膠粒帶有電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膠體粒子都帶有電荷。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
常錯點3:錯誤地認為有化學鍵被破壞的變化過程就是化學變化。
辨析: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角度看就是有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生成。只有化學鍵斷裂或只有化學鍵生成的過程不是化學變化,如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時破壞了其中的離子鍵,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的熔化或破碎過程破壞了其中的化學鍵,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體的過程形成了化學鍵,這些均是物理變化。
常錯點4:錯誤地認為同種元素的單質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
辨析 同種元素的不同單質(如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質,相互之間的轉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
常錯點5:錯誤地認為氣體摩爾體積就是22.4L·mol-1
辨析:兩者是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就是1 mol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占有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 L,在非標準狀況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錯點6: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時忽視物質的狀態(tài)或使用條件。
辨析: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只適用于氣體體系,既可以是純凈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對于固體或液體不適用。氣體摩爾體積在應用于氣體計算時,要注意在標準狀況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錯點7:在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錯誤地應用溶劑的體積。
辨析: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衡量標準是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應用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
常錯點8:在進行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換算時,忽視溶液體積的單位。
辨析: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換算時,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單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單位是g·cm-3,在進行換算時,易忽視體積單位的不一致。
常錯點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時,所得溶液能夠導電,因此錯誤地認為SO2、CO2、NH3、Cl2等屬于電解質。
辨析:(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研究的范疇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本身電離出陰、陽離子,否則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作為判斷其是否是電解質的依據。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時之所以能夠導電,是因為它們與水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電解質的緣故。
天津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3
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
(1)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xiàn),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應
(2)注意N中的硝酸與物質的反應,其體現(xiàn)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的重點
(3)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系)。
(4)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化、Fe3+的強氧化性。
(5)物質間三角轉化關系。
二、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高分子的鏈節(jié)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間的縮聚反應
三、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2)本內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四、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系
五、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物的相互衍變,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的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方程式
六、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
(1)一般出現(xiàn)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的推斷關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有關“醇”和“酯”的性質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酯)。
(2)反應條件體現(xiàn)了有機化學的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的一般條件,從中歸納相應信息,可作為一推斷有機反應的有利證據。
(3)從物質發(fā)生反應前后的官能差別,推導相關物質的結構。
七、化學實驗裝置與基本操作
(1)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2)常見氣體的制備方法。
(3)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
八、化學計算
(1)**來,混合物的計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務必熟悉有關混合物計算的一般方式(含討論的切入點),注意單位與計算的規(guī)范。
(2)回顧近幾次的綜合考試,感受“守恒法“在計算題中的暗示和具體計算時的優(yōu)勢。
化學計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結
得失電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電荷守恒法、最終溶質法、極值法、假設驗證法等。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4)
——化學高考選修四知識點總結3篇
化學高考選修四知識點總結1
第一節(jié) 原電池
原電池:
1、概念: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組成條件:
、賰蓚活潑性不同的電極
、陔娊赓|溶液
、垭姌O用導線相連并插入電解液構成閉合回路
3、電子流向:
外電路:負極——導線——正極
內電路:鹽橋中陰離子移向負極的電解質溶液,鹽橋中陽離子移向正極的電解質溶液。
4、電極反應:以鋅銅原電池為例:
負極:
氧化反應:Zn-2e=Zn2+(較活潑金屬)
正極:
還原反應:2H++2e=H2↑(較不活潑金屬)
總反應式:Zn+2H+=Zn2++H2↑
5、正、負極的判斷:
(1)從電極材料:一般較活潑金屬為負極;或金屬為負極,非金屬為正極。
(2)從電子的流動方向負極流入正極
(3)從電流方向正極流入負極
(4)根據電解質溶液內離子的移動方向陽離子流向正極,陰離子流向負極。
(5)根據實驗現(xiàn)象
、偃芙獾囊粯O為負極
、谠鲋鼗蛴袣馀菀粯O為正極
第二節(jié) 化學電池
1、電池的分類:化學電池、太陽能電池、原子能電池
2、化學電池:借助于化學能直接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
3、化學電池的分類: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
4、常見一次電池:堿性鋅錳電池、鋅銀電池、鋰電池等
5、二次電池:放電后可以再充電使活性物質獲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復使用,又叫充電電池或蓄電池。
6、二次電池的電極反應:鉛蓄電池
7、目前已開發(fā)出新型蓄電池:銀鋅電池、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
8、燃料電池:是使燃料與氧化劑反應直接產生電流的一種原電池。
9、電極反應:一般燃料電池發(fā)生的電化學反應的最終產物與燃燒產物相同,可根據燃燒反應寫出總的電池反應,但不注明反應的.條件。
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不過要注意一般電解質溶液要參與電極反應。以氫氧燃料電池為例,鉑為正、負極,介質分為酸性、堿性和中性。
當電解質溶液呈酸性時:
負極:2H2-4e-=4H+
正極:O2+4 e-4H+ =2H2O
當電解質溶液呈堿性時:
負極:2H2+4OH--4e-=4H2O
正極:O2+2H2O+4 e-=4OH-
另一種燃料電池是用金屬鉑片插入KOH溶液作電極,又在兩極上分別通甲烷(燃料)和氧氣(氧化劑)。電極反應式為:
負極:CH4+10OH--8e- =CO32-+7H2O;
正極:4H2O+2O2+8e- =8OH-。
電池總反應式為:CH4+2O2+2KOH=K2CO3+3H2O
10、燃料電池的優(yōu)點:能量轉換率高、廢棄物少、運行噪音低
11、廢棄電池的處理:回收利用
化學高考選修四知識點總結2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
一、水溶液
1、水的電離
H2OH++OH-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H+][OH-],25℃時,KW=1.0×10-14mol2·L-2。溫度升高,有利于水的電離, KW增大。
2、溶液的酸堿度
室溫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 H+]>1.0×10-7mol·L-1,pH<7
堿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
3、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態(tài)
(1)強電解質
強電解質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的電解質,強電解質在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強酸、強堿和絕大多數(shù)鹽,書寫電離方程式時用“=”表示。
(2)弱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態(tài)存在,少部分以離子形態(tài)存在,存在電離*衡,主要包括弱酸、弱堿、水及極少數(shù)鹽,書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表示。
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及鹽類水解
1、弱電解質的電離*衡。
(1)電離*衡常數(shù)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電離*衡時,弱電解質電離形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之比為一常數(shù),叫電離*衡常數(shù)。
弱酸的電離*衡常數(shù)越大,達到電離*衡時,電離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電離,且每步電離都有各自的電離*衡常數(shù),以第一步電離為主。
(2)影響電離*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堿、升溫,使CH3COOH的電離*衡正向移動,加入CH3COONa固體,加入濃鹽酸,降溫使CH3COOH電離*衡逆向移動。
2、鹽類水解
(1)水解實質
鹽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酸或弱堿,從而打破水的電離*衡,使水繼續(xù)電離,稱為鹽類水解。
(2)水解類型及規(guī)律
、購娝崛鯄A鹽水解顯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趶妷A弱酸鹽水解顯堿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蹚娝釓妷A鹽不水解。
、苋跛崛鯄A鹽雙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3)水解*衡的移動
加熱、加水可以促進鹽的水解,加入酸或堿能抑止鹽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陰離子與弱堿陽離子相混合時相互促進水解。
三、沉淀溶解*衡
1、沉淀溶解*衡與溶度積
(1)概念
當固體溶于水時,固體溶于水的速率和離子結合為固體的速率相等時,固體的溶解與沉淀的生成達到*衡狀態(tài),稱為沉淀溶解*衡。其*衡常數(shù)叫做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
Ksp=[Pb2+][I-]2=7.1×10-9mol3·L-3
(2)溶度積Ksp的特點
Ksp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與沉淀的量無關,且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能引起*衡移動,但并不改變溶度積。
K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衡的應用
(1)沉淀的溶解與生成
根據濃度商Qc與溶度積Ksp的大小比較,規(guī)則如下:
Qc=Ksp時,處于沉淀溶解*衡狀態(tài)。
Qc>Ksp時,溶液中的離子結合為沉淀至*衡。
Qc
(2)沉淀的轉化
根據溶度積的大小,可以將溶度積大的沉淀可轉化為溶度積更小的沉淀,這叫做沉淀的轉化。沉淀轉化實質為沉淀溶解*衡的移動。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5)
——天津高考化學必背的知識點3篇
天津高考化學必背的知識點1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傻慕饘兕w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p>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6)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 (菁選5篇)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1
1.Na、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tài)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余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fā),盛于磨口的細口瓶中,并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溫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溫避光處。
6.固體燒堿:易潮解,應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膠塞塞嚴或用塑料蓋蓋緊。
7.NH3oH2O:易揮發(fā),應密封放低溫處。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揮發(fā)、易燃,應密封存放低溫處,并遠離火源。
9.Fe2+鹽溶液、H2SO3及其鹽溶液、氫硫酸及其鹽溶液:因易被空氣氧化,不宜長期放置,應現(xiàn)用現(xiàn)配。
10.鹵水、石灰水、銀氨溶液、Cu(OH)2懸濁液等,都要隨配隨用,不能長時間放置。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2
一、常見物質分離提純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xiàn)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二、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3
一、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tài)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二、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1)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化學鍵、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
(4)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構—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疾榈奈⒘(shù)止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shù)等內容。
四、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tài)、計量數(shù)、能量關系)
五、離子的鑒別、離子共存
(1)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淀、氣體、難電離的弱電解質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堿大量共存
(5)題設中的其它條件:“酸堿性、顏色”等
六、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斷(電荷守衡、物料守衡、質子守衡)
(2)電荷守恒中的多價態(tài)離子處理
七、pH值的計算
(1)遵循定義(公式)規(guī)范自己的計算過程
(2)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酸過量或堿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堿時以OH–計算再換算)
八、化學反應速率、化學*衡
(1)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計量數(shù)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2)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衡移動”的“辯證關系”
(3)遵循反應方程式規(guī)范自己的“化學*衡”相關計算過程
(4)利用等效*衡”觀點來解題
小編推薦: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結構框架圖
九、電化學
(1)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2)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3)了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4)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恒”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系
十、鹽類的水解
(1)鹽類能發(fā)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類型之鹽類發(fā)生水解的后果(酸堿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
(4)對能發(fā)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的后果。
(5)能發(fā)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
(1)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xiàn),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應
(2)注意N中的硝酸與物質的反應,其體現(xiàn)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的重點
(3)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系)。
(4)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化、Fe3+的強氧化性。
(5)物質間三角轉化關系。
十二、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高分子的鏈節(jié)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間的縮聚反應
十三、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2)本內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十四、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系
十五、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物的相互衍變,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的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方程式
十六、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
(1)一般出現(xiàn)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的推斷關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有關“醇”和“酯”的性質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酯)。
(2)反應條件體現(xiàn)了有機化學的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的一般條件,從中歸納相應信息,可作為一推斷有機反應的有利證據。
(3)從物質發(fā)生反應前后的官能差別,推導相關物質的結構。
十七、化學實驗裝置與基本操作
(1)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2)常見氣體的制備方法。
(3)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
十八、化學計算
(1)**來,混合物的計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務必熟悉有關混合物計算的一般方式(含討論的切入點),注意單位與計算的規(guī)范。
(2)回顧近幾次的綜合考試,感受“守恒法“在計算題中的暗示和具體計算時的優(yōu)勢。
化學計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結
得失電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電荷守恒法、最終溶質法、極值法、假設驗證法等。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4
1.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2.摩爾質量的單位g/mol或g.mol3.22.4mol/L的使用條件:①標準狀況下(0℃101KPa);②氣體。注:水在標準狀況下為液體。
4.n=m/M;n=V/22.4;n=cmol/L·V(aq)L
5.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6.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必需的儀器:_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7.常見的電解質有:酸、堿、鹽等,其在水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
8.電離方程式如H2SO4=2H++SO42-、Ba(OH)2=Ba2++2OH-、Na2CO3=2Na++CO39.在離子反應中可以拆開的物質:強酸(HCl、H2SO4、HNO3)、強堿[KOH、NaOH、Ba(OH)2、Ca(OH)2]、可溶性鹽(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除AgCl外的氯化物,除BaSO4外的硫酸鹽。
10.離子方程式典型錯誤:
1)電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
2)拆分錯誤,
如: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不能寫成:CO32-+2H+=CO2↑+H2O,應寫成:CaCO3+2H+=Ca2++CO2↑+H2O
3)化學原理錯誤,
如:Fe和HCl反應不能寫成2Fe+6H+=2Fe3++3H2↑,應寫成Fe+2H+=Fe2++H2↑;
H2SO4與Ba(OH)2溶液反應不能寫成H++OH-+SO42-+Ba2+=BaSO4↓+H2O,
應寫成2H++2OH-+SO42-+Ba2+=BaSO4↓+2H2O
11.液氯、液氨、冰醋酸屬于純凈物。
12.常見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硬鋁、黃銅、鋼等合金,氯水,氨水等溶液,膠體。
13.鑒別溶液和膠體的方法:丁達爾效應
14.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時氧化還原反應。一般而言,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有單質的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15.升失氧還原劑: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是還原劑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5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后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后撤酒精燈。
3.制取氣體時,先檢驗氣密性后裝藥品。
4.收集氣體時,先排凈裝置中的空氣后再收集。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后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7.檢驗鹵化烴分子的鹵元素時,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淀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后再與氣體接觸。
9.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于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11.中和滴定實驗時,用蒸餾水洗過的滴定管先用標準液潤洗后再裝標準掖;先用待測液潤洗后再移取液體;滴定管讀數(shù)時先等一二分鐘后再讀數(shù);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改變時,先等半分鐘顏色不變后即為滴定終點。
12.焰色反應實驗時,每做一次,鉑絲應先沾上稀鹽酸放在火焰上灼燒到無色時,再做下一次實驗。
13.用H2還原CuO時,先通H2流,后加熱CuO,反應完畢后先撤酒精燈,冷卻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先用燒杯加蒸餾水至容量瓶刻度線1cm~2cm后,再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
15.安裝發(fā)生裝置時,遵循的原則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濃H2SO4不慎灑到皮膚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沖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時,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堿液沾到皮膚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堿)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檢驗蔗糖、淀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Cu(OH)2懸濁液。
20.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到試紙上,再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液時;先把蒸餾水煮沸趕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22.稱量藥品時,先在盤上各放二張大小,重量相等的紙(腐蝕藥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后的藥品,先冷卻,后稱量。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7)
——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 (菁選3篇)
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1
1、 (1) 生命的基礎能源——蛋白質
、偬穷愂蔷G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人和大多數(shù)動物最基本也是最廉價的能量來源。 ②糖類也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數(shù)通式為Cn(H2O)m。 ③葡萄糖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供能物質。糧食中的糖類在人體中轉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在體內有三條途徑,即:a、直接氧化供能;b、被肝臟肌肉等**合成肝糖元而儲存起來; c、轉變?yōu)橹?。 ④葡萄糖的檢驗: a、與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Cu2O); b、與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產生光亮的Ag(銀鏡反應)。
(2) 重要的體內能源—— 油脂 ①油脂是由多種高級脂肪酸與甘油生成的酯,油脂屬于酯類。天然油脂屬于混合物。 ②油脂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③油脂是熱值最高的營養(yǎng)物質。 ④油脂在體內的變化:油脂在小腸里受酶催化而發(fā)生水解反應,主要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作為人體的營養(yǎng)。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營養(yǎng)價值越高。在必需脂肪酸中亞油酸最重要。
(3) 生命的基礎物質——蛋白質 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進入人體的蛋白質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為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體吸收后,重新結合**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構成和修補人體的各種**。
(4) 維生素是參與生物生長發(fā)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一類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2、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幾個生化反應:
(1) 淀粉的化學性質: 催化劑 (C6H10O5)n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2) 葡萄糖在人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 C6H12O62 6 CO2 + 6 H2O
(3) 水解 + 甘油 高級脂肪酸甘油酯高級脂肪酸 酶 + 熱量 二氧化碳 + 水
(4) 蛋白質在體內的消化過程:
3、氨基酸、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
(1)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些蛋白質能溶于水,有些蛋白質難溶于水。
(2)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石,是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元。氨基酸分子中含有堿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兩性 。
(3) 蛋白質的性質: a、兩性:蛋白質分子中也含有堿性基——氨基和酸性基——羧基,所以具有兩性。
b、水解:在酶或酸、堿的作用下能發(fā)生水解,最終轉化為氨基酸。
c、鹽析: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Na2SO4或(NH4)2SO4等溶液,會析出蛋白質沉淀,這種作用叫做鹽析,具有可逆性,屬于物理變化。
d、變性:蛋白質在受熱、紫外線、X射線、強酸、強堿,鉛銅汞等重金屬的鹽類和 甲醛、酒精等有機物的作用下,發(fā)生的不可逆的凝固,叫做變性。蛋白質變性后,不僅喪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時也失去了生命活性。
e、顏色反應:某些蛋白質遇到濃硝酸變黃色。可用于鑒別某些蛋白質。
f、將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捎糜阼b別蛋白質。
4、人體**有 20多種氨基酸,其中屬于必需氨基酸的有8種。這種必需氨基酸與其他氨基酸不同之處在于,它們在人體中不能自然合成,而必需從食物以及補品中獲得。
5、雞肉、豬肉等肉類食品、蛋類、奶類及豆制品等食物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
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2
1、常溫下其單質有顏色氣體的元素是F、Cl
2、單質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非金屬元素是F
3、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是Cl
4、其單質是最易液化的氣體的元素是Cl
5、其氫化物沸點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O
6、其單質是最輕的金屬元素是Li
7、常溫下其單質呈液態(tài)的非金屬元素是Br
8、熔點最小的金屬是Hg
9、其氣態(tài)氫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Ag
11、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Fe
14、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1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K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1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
19、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20、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21、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22、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3
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
計算公式:
、賳挝唬簃ol/(L·s)或mol/(L·min)
、贐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苤匾(guī)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數(shù)比
變化量比=方程式系數(shù)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蹪舛龋涸黾覥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軌簭姡涸龃髩簭,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萜渌蛩兀喝绻(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2、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衡
(1)在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衡狀態(tài)”,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衡狀態(tài)。
化學*衡的移動受到溫度、反應物濃度、壓強等因素的影響。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衡無影響。
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時向正、逆兩個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通常把由反應物向生成物進行的反應叫做正反應。而由生成物向反應物進行的反應叫做逆反應。
在任何可逆反應中,正方應進行的同時,逆反應也在進行?赡娣磻荒苓M行到底,即是說可逆反應無論進行到何種程度,任何物質(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都不可能為0。
(2)化學*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衡,達到*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鄣龋哼_到*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芏ǎ哼_到*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衡。
(3)判斷化學*衡狀態(tài)的標志:
、賄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劢柚伾蛔兣袛(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
、芸偽镔|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8)
——高考化學易錯知識點 (菁選3篇)
高考化學易錯知識點1
物質分類中的“不一定”
1。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也不一定是純凈物。因為可以是同種元素組成的幾種單質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組成的金剛石、石墨等同素異形體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學式表示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因為同分異構體的化學式相同,它們混合時則是混合物。如正丁烷與異丁烷的混合等。
3。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因為溶質可能不同,如KNO3的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較大。
Ca(OH)2的飽和溶液濃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
5。飽和溶液降溫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如Ca(OH)2隨著降溫溶解度增大,其飽和溶液就變成不飽和溶液,故沒有晶體析出。
6。能電離出氫離子的物質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的物質不一定是堿。如Mg(OH)Cl、H2O等。
7。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兩性氧化物,Na2O2是過氧化物,F(xiàn)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機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有機酸酐等。
9。堿不一定都有對應的堿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機物堿就沒有相應的'堿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氫原子個數(shù)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數(shù)”。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屬于一元酸。
11。鹽不一定都是離子化合物。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如AlCl3是鹽,不是離子化合物,屬于共價子化合物。
12。能透過濾紙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膠體可透過濾紙。
13。常溫下收集的NO2氣體不一定是純凈物。因為氣體中存在化學*衡:2NO2 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氣體。
14。由不同原子組成的純凈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則是單質。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鹽等均含有碳元素,屬于無機物。
離子共存的“四不能”
有關溶液中離子能否共存問題是中學化學中的常見問題。近幾年高考幾乎每年都設置判斷離子共存問題的試題。題不難,但這類題上能否得分差異較大。
高考化學易錯知識點2
一、阿伏加德羅定律
1.內容
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即“三同”定“一同”。
2.推論
(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
(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
注意:
、侔⒎拥铝_定律也適用于不反應的混合氣體。
②使用氣態(tài)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論。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這類題的解法
①狀況條件:考查氣體時經常給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01×105Pa、25℃時等。
、谖镔|狀態(tài):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畚镔|結構和晶體結構:考查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時常涉及希有氣體He、Ne等為單原子組成和膠體粒子,Cl2、N2、O2、H2為雙原子分子等。晶體結構:P4、金剛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結構。
高考化學易錯知識點3
1.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xiàn)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堿性的介質中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于發(fā)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fā)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偎嵝匀芤(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后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谟猩x子MnO4-,Fe3+,Fe2+,Cu2+。
、跰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葑⒁忸}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堿(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堿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9)
——高考化學必考的知識點總結 (菁選2篇)
高考化學必考的知識點總結1
常用公式計算
1.相對原子質量
=某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12
2.設某化合物化學式為ambn
、偎南鄬Ψ肿淤|量
=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②a元素與b元素的質量比
=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踑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a的相對原子質量m/ambn的相對分子質量
高考化學必考的知識點總結2
1.含有分子的晶體一定是分子晶體,其余晶體中一定無分子。
2.單質晶體一定不會是離子晶體。
3.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不是金屬晶體。
4.分子間力一定含在分子晶體內,其余晶體一定不存在分子間力(除石墨外)。
5.對于雙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一定有極性(極性分子);鍵無極性,分子一定無極性(非極性分子)。
6、氫鍵也屬于分子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它只影響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對分子穩(wěn)定性無影響。
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還可能是分子,陰、陽離子、基團(如羥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8.失電子難的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強,如碳,稀有氣體等。
9.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10.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1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1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堿金屬元素,還有氫元素。
12.由長、短周期元素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還有0族。
13.分子內不一定都有化學鍵,如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無化學鍵。
14.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極性鍵,如過氧化氫、乙炔等。
15.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過氧化鈉、二硫化亞鐵、乙酸鈉、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16.對于多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不一定有極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極性分子。
17.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是離子晶體,如金屬晶體。
18.離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鹽,如Mg3N2、金屬碳化物(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但不是鹽。
19.鹽不一定都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鋁、溴化鋁等是共價化合物。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篇(擴展10)
——高考化學考點知識點總結 (菁選2篇)
高考化學考點知識點總結1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y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y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發(fā)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fā)皿使溶液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xiàn)象離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產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xù)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 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n =N/NA
5.摩爾質量(M)(1)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 或g..mol-1(3) 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 n = m/M )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 Vm = 22.4 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CB = 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guī)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 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 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高考化學考點知識點總結2
一、物質的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 外觀特征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于1 均勻、透明、穩(wěn)定能沒有 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wěn)定能有 Fe(OH)3膠體
濁液大于100 不均勻、不透明、不穩(wěn)定不能沒有泥水
二、物質的化學變化
1、物質之間可以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并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反應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反應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反應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shù)、電荷數(shù)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