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譯文:
在衙門里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仿佛聽見了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
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注釋:
署:衙門。
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為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為年伯。
中丞:清代將巡撫稱為中丞。
衙齋:官衙中供**居住和休息之所。
蕭蕭:擬聲詞,形容草木搖動聲。
些。汉苄,這里指官職卑微。
吾曹:我們。
關(guān)情:牽動情懷。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從寫竹入手,托物言志,表達了對民眾的憂慮關(guān)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責(zé)任感與清**態(tài)。由于畫是送給上司兼長輩的,因此語多謙遜委婉之辭。
首句點明身份與環(huán)境,緊扣畫中風(fēng)來疏竹的主題。“衙齋”即衙門中的靜室,說明自己身為**;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階較低,又有謙遜之意。忙中偷閑,靜臥休息,卻聽得似有風(fēng)雨之中,原來那是衙中自己親手所埴的竹林幽篁為清風(fēng)所動,蕭蕭作響,意趣橫生。從中見出本屬嘈雜冗濁之地的官衙竟然如許優(yōu)雅,詩人自己的風(fēng)雅本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按照常理寫法,既如此開篇,以下就極易流為吟風(fēng)弄月之作,但第二句卻出人意料地振腕轉(zhuǎn)筆,由竹葉聲響聯(lián)想到民間疾苦,“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表達了他對百姓的真摯情感。他在任期間確實也是對百姓關(guān)懷備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開倉賑濟,觸犯了**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誣告罷官。
詩人極為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jié)合,常用詩文點題,將書法題i只穿插F畫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體。全詩語言質(zhì)樸,不用典故堆砌,純以白描手法作詩。但時日以比喻、雙關(guān)的手法穿插其中,以詩提升畫的意境,以畫增添詩的韻致,相得益彰。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翻譯
在書齋躺著休息,聽見風(fēng)吹竹葉發(fā)出蕭蕭之聲,立即聯(lián)想是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州縣官吏)的感情。
賞析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一二兩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里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fēng)吹動著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聲音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風(fēng)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饑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懷。三、四兩句暢述胸懷。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為民解憂的應(yīng)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nèi)涵。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這句詩既照應(yīng)了風(fēng)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fēng)吹竹搖之聲而聯(lián)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guān)注和同情,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閱讀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1)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jié)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fù)有竹乎?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nèi)外不一,心手不相應(yīng),不學(xué)之過也。
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yǎng)生者取之;
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
“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于其門。
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材。
“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
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
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襪材當(dāng)萃于子矣。
“書尾復(fù)寫一詩,其略云:“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
“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dāng)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筆硯,愿得此絹而已。
“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
世豈有萬尺竹哉?
“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
“與可笑曰:“蘇子辯則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
“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shù)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筼筜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
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fā)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于陳州。
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
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
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譯文:
竹子剛生時,只是一寸長的嫩芽,可是卻節(jié)、葉俱全。從蟬腹、蛇鱗般的小筍,長到挺直的幾丈高的巨竹,從來都是有節(jié)有葉的?墒乾F(xiàn)在的人畫竹時,卻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接起來,一葉一葉地堆上去,這樣做哪里還有竹子呢?所以說畫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著筆凝神而視,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畫的竹子了。這時快速地跟著自己的所見去畫,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躍起、鶻鳥降落一樣迅速。這是與可教給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卻明白這樣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應(yīng)該這樣做,卻不能做到,認(rèn)識和行動不**,理解道理和實際操作不能一致,這都是學(xué)習(xí)不夠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對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練地去做,*時自以為很清楚,但事到臨頭卻忽然不明白了,難道只有畫竹才是如此嗎!子由寫了《墨竹賦》給與可,說:“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講的道理)卻為養(yǎng)生的人所采納;輪扁,是制造車輪的,可是(他的經(jīng)驗)卻被讀書人所運用。現(xiàn)在,您在畫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為是有道者的認(rèn)識,難道不是嗎?“子由從來不畫畫,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與可的繪畫理論,還學(xué)得了他的繪畫方法。
起初,與可對自己的墨竹畫并不看重。各地拿著絲絹前來求畫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地找上門來。與可很厭煩,把絲絹拋在地上罵道:“我要拿這些絲絹去做襪子!“致使士大夫把這當(dāng)成話柄相傳。后來,與可自洋州回京師,我去徐州任知州,與可跟我說:“我近來告訴士大夫們說:我們墨竹畫派近在彭城,你們可以去那里求畫。這回襪子材料應(yīng)當(dāng)集中到你那里了!靶盼策寫了一首詩,其中說道:“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我向與可說:“竹子長萬尺,應(yīng)該用二百五十匹絹,我知道您是懶怠做畫,只是想要得到這些絹而已!“與可無言可對,就說:“我說錯了,世上哪里有萬尺長的竹子呢?“我對這做出了解釋,回答他的詩說:“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芭c可笑道:“蘇公真善辯!若有二百五十匹絹,我就要買田還鄉(xiāng)養(yǎng)老了!半S著把他所畫的《筼筜谷偃竹》贈給了我,說:“這竹子只不過數(shù)尺,卻有萬尺的氣勢!肮o筜谷在洋州,與可曾經(jīng)讓我作《洋州三十詠》詩,《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詩說:“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芭c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賞,燒筍當(dāng)晚飯吃,打開信封看到詩,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飯噴了滿桌子。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死于陳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書畫,見到這幅墨竹圖,便停止了晾書,失聲痛哭起來。以前曹操祭奠橋公文中有車過墳前就會腹痛的話,而我也記載下來過去和與可開玩笑的話,可以看出我和與可之間的親密、深厚的情誼。
注釋:
、倜龋耗垩。
、隍瑁╰iáo)腹:蟬的肚皮。蛇蚶:蛇腹下的橫鱗。
、鬯欤和瓿。
、茆叶。簭N師!肚f子·養(yǎng)生》說:庖丁解牛的技藝高妙,因為他能洞悉牛的骨骼肌理,運刀自如,十九年解了數(shù)千只牛,其刀刃還同新磨的一樣,毫無損傷。文惠君聽了庖丁的介紹后,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⑤輪扁(piān),斫(zhuó)輪者也:《莊子·天道》載: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斫輪,輪扁停下工具,說桓公所讀的書都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責(zé)問其由。輪扁說:臣斫輪“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卻無法用口傳授給別人。斫:雕斫。
⑥縑素:供書畫用的白色細(xì)絹。
、吣褚慌桑荷飘嬆竦娜耍柑K軾。
、嘁m材當(dāng)萃于子矣:謂求畫的細(xì)絹當(dāng)聚集到你處。
、狴Z溪:在今四川鹽亭縣西北,附近產(chǎn)名絹,稱鵝溪絹,宋人多用以作書畫材料。
、饣X(tuò)龍:指竹筍。陳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陽。湖州:今浙江吳興,時蘇軾任湖州知州。
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建安七年,曹操軍過浚儀,遣使以太牢祀舊友橋玄。祀文說:“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經(jīng)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m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蘇軾以此典比喻自己與文與可的情誼篤厚。
賞析: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不過是一篇繪畫題記,卻寫出了文同高明的畫論、高超的畫技和高尚的畫品,寫出了作者自己與文同的友誼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隨筆揮寫,卻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作為一篇繪畫題記,大多要描述畫面的形象,敘說畫家作畫的過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畫經(jīng)歷,總之,不外以鑒賞、考訂為主要內(nèi)容。而蘇軾這篇《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卻不是一般的繪畫題記,它實際上是一篇紀(jì)念文章,是表現(xiàn)對于一位詩人而兼書畫家的朋友、親戚的追懷、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繪畫題記的常規(guī)寫法。作者所要追懷、悼念的不是普通的朋友、親戚,而是一位詩人而兼書畫家的朋友、親戚。況且這追懷、悼念又是因逝者的一幅《筼筜谷偃竹》的繪畫而引起的,所以最好的追懷、悼念,就莫過于充分指出和肯定逝者在藝術(shù)上的杰出的創(chuàng)造和成就。這篇文章一開始也就從介紹文同對于畫竹的藝術(shù)見解落筆。
文同主張畫竹之前,必須先對于竹子有深入細(xì)致的觀察了解,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醞釀、構(gòu)思,心目當(dāng)中隱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紙作畫,手不停揮,一氣呵成,一幅畫竹便創(chuàng)作出來了。這種從生**驗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就是形象思維的過程,是符合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的。
文章劈頭的一段議論,提出十分精彩的畫竹主張!靶赜谐芍瘛暗某烧Z,就是從這里來的。但議論又不能發(fā)揮過多,否則便離開了追懷、悼念逝者的主題。所以下面緊接著指出:“與可之教予如此。“點明被追懷、悼念的《筼筜谷偃竹》的作者文同。是文同這么告訴蘇軾的。蘇軾也是詩人而兼書畫家,他和文同建立了深厚情誼,不只因為是朋友、親戚,也不只因為彼此的**傾向一致,還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藝術(shù)愛好,他們寫文章贈答,用詩歌唱和,而且在畫竹方面屬于同一流派。文同關(guān)于畫竹的主張,實際上也是蘇軾的主張。蘇軾曾在《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古銅劍》詩中描寫他在友人家喝酒后作畫的過程,同時還在《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詩中認(rèn)為寫詩要像追趕逃犯那樣緊急,迅速把眼前景色描繪下來,略有遲緩,景色一消失,就沒法描畫了。這如同畫竹的“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一樣,必須善于捕捉形象,并且及時加以表現(xiàn)。其實繪畫作詩,原理本來相同,都講求形象的氣韻生動,而不追求外在體貌的形似。我們以前講過,蘇軾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詩中也指出繪畫上注重外形相似,這就等于小孩子一般的見識。如果寫詩也這么要求,那么,這個人就一定不懂得詩。畫竹的鉤勒法,“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就是力求形似,而水墨畫法的主張“胸有成竹“,然后—揮而就,則是力求神似,通過竹子的完整形象表現(xiàn)出竹子的神態(tài)來。
蘇軾很謙虛,他說這些藝術(shù)見解是文同告訴他的。而且,蘇軾還講述了實際是藝術(shù)理論與藝術(shù)實踐的關(guān)系,并且提到一般的認(rèn)識論原理上來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這是上文“胸有成竹“一段議論的補充與深化,也是一位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各方面都有著極深造詣的藝術(shù)家的甘苦之言。蘇軾從自己的方面指出由于“不學(xué)“而“內(nèi)外不一,心手不相應(yīng)“,那言外之意,還是在肯定文同的藝術(shù)理論的同時,進一步肯定其藝術(shù)實踐的“操之“甚“熟“,因而得心應(yīng)手、揮灑如意。文章總是緊扣著追懷、悼念文同這一主旨。所以下面又引用一段旁人贊揚文同的話來加以印證!白佑蔀椤赌褓x》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yǎng)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墨竹賦》是蘇轍為文同所畫的墨竹而寫贈文同的一篇賦。賦中以“客“的口吻,舉了兩個古代技藝高超的的事例來說明文同的精于畫墨竹是表觀了他懂得事物發(fā)展的普遍法則。在這篇《墨竹賦》中,蘇轍用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來比喻文同,認(rèn)為文同具有高超的畫竹才能,但畫竹只是作為寄托,他實際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規(guī)律的人。蘇軾引用蘇轍這幾句話,是把文同畫竹的得心應(yīng)手、揮灑如意提到“有道“的高度來認(rèn)識,而不停留在繪畫技巧本身。不過,蘇軾還指出:“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耙驗樘K轍不會作畫,所以他只能從一般意義上來評論,而蘇軾自己也是畫家,他除了通過畫竹了解文同是“有道“的人以外,還能掌握文同畫竹的方法。這里,用“并得其法“一句收結(jié)了前面關(guān)于畫竹的議論。
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評價文同的畫竹主張和畫竹實踐。下面由“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二段,敘寫作者與文同關(guān)于畫竹的書信、詩歌往來的故事,進而高度評價文同的畫品、畫德,并且歸到《筼筜谷偃竹》的題目上來。
文章的第二段開始說的幾句是說文同對自己的畫竹,開始并不很看重,人有請求,就答應(yīng)為之作畫。其后四面八方拿著絹綢請求作畫的人腳踩著腳,越來越多,文同便厭煩了,把絹綢投擲在地,說是用來做襪子,表示極端輕視。文人官僚之間把他這件事當(dāng)作談話的資料。蘇軾通過求畫人的“足相躡于其門“,寫出文同畫竹的為人們所喜愛和貴重,又通過文同把縑素“投諸地而罵“,寫出文同的不肯自居于畫匠,以畫竹作世俗應(yīng)酬,沽名釣譽。文同不肯輕易為人畫竹,卻同蘇軾開玩笑,要人們?nèi)フ姨K軾畫竹。這樣一來,做襪子的材料絹綢就集中到蘇軾那里去了。這當(dāng)然是開玩笑的話,但由此卻可以看出文同與蘇軾之間關(guān)系的親密,而且說明了蘇軾對文同的精于畫墨竹確實是“并得其法“的。蘇軾略舉文同信后附詩的兩句,也完全證實了這一點。鵝溪絹,是鵝溪出產(chǎn)的絹綢。鵝溪在四川鹽亭縣,那里出產(chǎn)的絹綢潔白、均勻、細(xì)致,很適宜于作畫。掃取,是揮寫而成的意思。寒梢,指經(jīng)冬不凋的長長的竹枝。
這兩句詩體現(xiàn)了文同的墨竹畫法:竹子是一揮而就的,即“掃取“,畫在短短的一段絹綢上,卻具有直節(jié)云霄之勢,所謂“萬尺長“。文章至此點山《筼筜谷偃竹》這幅繪畫。兩位詩人而兼書畫家的朋友,親戚之間,為了二百五十匹絹綢的進行討價還價式的調(diào)笑,實際上是彼此心照不宣地談?wù)撝嬛竦乃囆g(shù)!皵M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與“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其精神實質(zhì)完全一致,都說明了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源與流關(guān)系,說明了藝術(shù)美不同于自然美,說明了詩人畫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對現(xiàn)實客觀事物所進行的提煉、集中、夸張、渲染!豆o筜谷偃竹》這幅繪畫就是如此,所謂“此竹數(shù)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因為提到了筼筜谷,自然需要對這個地方作一交代。但蘇軾不是孤立地進行介紹,而是由此又描述了文同的一件趣事、雅事。文同在洋州喜好種植花木,修建園亭,曾就各處景物逐一題詠,寫了《守居園池雜題》詩共三十首。蘇軾也逐一和了詩,這就是《洋州三十詠》,蘇軾詩集作《和與可洋州園池三十首》,其中第***首題為《筼筜谷》,即這里所引的詩,詩中扣著筼筜谷產(chǎn)竹,描寫文同愛山愛竹并喜歡吃竹筍。漢川,即指洋州,因洋州在漢水上游;X,是筍殼。竹子一名龍孫,所以稱竹筍為籜龍。渭,指陜西的渭水!妒酚洝べJ殖列傳》曾記載“渭川千畝竹“,那里的人因而很富有,相當(dāng)于“干戶侯“。這里借用“渭濱干畝“,來表示洋州盛產(chǎn)竹子。全詩意思是洋州那么多高高的竹子,像蓬草一樣遍地都是,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想來是太守清貧貪饞,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里。這也是開玩笑的話,所以文同打開信封讀完這首詩,那時他正和妻子在筼筜谷燒竹筍進晚餐,不由得大笑起來,口中的飯噴了一桌子。這一段簡短的描述,十分形象,生動,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思想性格,也表現(xiàn)了蘇軾同他的親密關(guān)系,但更重要的還是突出了文同的品德。作知州而“清貧“,以竹筍為食,是寫其廉潔,攜妻子游山,自備晚炊,是寫其曠放,而“渭濱千畝在胸中“,則又照應(yīng)前面的“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議論,以詼諧的筆調(diào),通過文同的趣人趣事、雅人雅事,寫出他的畫竹理論主張。
文章的第二段寫到《筼筜谷偃竹》的題目。下面第三段則以交代文章的寫作緣由作為全篇的結(jié)束。文同于元豐**(1078)十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吳興縣。文同去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病逝于陳州的宛丘驛。這年七月七日、繼文同任湖州知州的蘇軾晾曬書畫,看到了文同送給他的《筼筜谷偃竹》,感傷故舊不禁痛哭失聲。他放下畫卷,便寫下這篇記念文章。“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安苊系拢床懿。橋公,指橋玄。曹操年輕時,橋玄對他多有鼓勵幫助,后來他們的情誼日益加深,曾約定無論誰死了,活著的人路過墓地而不用雞酒祭奠,那么車過三步就要鬧肚子疼。這不過是說著玩的話,但顯示了二人關(guān)系的不同尋常。蘇軾引用這個典故,來說明他在這篇文章中記述當(dāng)年與文同的“戲笑之言“,也為的.顯示他們之間的“親厚無間“,那么,作者對逝者的追懷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現(xiàn)出來了。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遠(yuǎn)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注釋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驚:吃驚,害怕。
賞析
看遠(yuǎn)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yīng)當(dāng)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節(jié),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guī)律,其實正是暗中設(shè)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yuǎn)看山有色,
遠(yuǎn)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chǎn)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fēng)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shù)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于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yuǎn)。和首句并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舍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dāng)“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gòu)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jié)里盡情的開放,并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后,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里面。
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著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于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著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后的能夠寄托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恒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于虛幻。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2)
——清明呈館中諸公原文翻譯及賞析
清明呈館中諸公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清明呈館中諸公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譯文:
1.禁垣:皇宮的圍墻。
2.杏酪(lào):傳統(tǒng)習(xí)俗,在寒食三日作醴(lǐ)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3.白下:南京的別稱。
4.卞侯墓:卞侯即晉朝的卞壸,他曾任尚書令,后來在討伐蘇峻的**中戰(zhàn)死,被埋葬于治城。
5.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6.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shè)官職,主管文件奏疏。
7.京華:即京都。
注釋:
1.禁垣:皇宮的圍墻。
2.杏酪(lào):傳統(tǒng)習(xí)俗,在寒食三日作醴(lǐ)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3.白下:南京的別稱。
4.卞侯墓:卞侯即晉朝的卞壸,他曾任尚書令,后來在討伐蘇峻的**中戰(zhàn)死,被埋葬于治城。
5.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6.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shè)官職,主管文件奏疏。
7.京華:即京都。
賞析:
本詩寫**清明節(jié)光景透露出思鄉(xiāng)的一縷深情。微婉從容,接近盛唐一些詩人的風(fēng)格。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3)
——竹石原文翻譯及賞析
竹石原文翻譯及賞析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古詩簡介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nèi)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后二句再進一層寫**的客觀環(huán)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fēng)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扒トf擊”、“東南西北風(fēng)”,極言考驗之嚴(yán)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zhì)樸,寓意深刻。
翻譯/譯文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fēng)。
注釋
咬定:咬緊
立根:扎根。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千磨萬擊:指無數(shù)的磨難和打擊。堅韌: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爾:你
賞析/鑒賞
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于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這首詩在贊美巖竹的堅韌頑強中,隱寓了作者藐視俗見的剛勁風(fēng)骨。
詩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個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著青
山巖縫的翠竹形象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一個“咬”字使竹人格化!币А笔且粋主動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動作。它不僅寫出了翠竹緊緊附著青山的情景,更表現(xiàn)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fàn),頑強生存的精神。緊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礎(chǔ)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巖石之中。在作者鄭板橋詩、畫中的竹又往往與“石”是分不開的。有時侯,石構(gòu)成竹的對立面,如“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雖然一尺讓它高,年來看我掀天力”;有時候石成為竹的背景,如”秋風(fēng)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在這首詩里,竹石則形成了一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強。
有了前兩句的鋪墊,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這首詩里竹有個特點,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靜止的竹,而是巖竹,是風(fēng)竹。在作者鄭板橋的詩畫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頑強意志的象征,而風(fēng)則往往是惡**的**,如前面提到的“秋風(fēng)昨夜渡瀟湘”這幾句,又如:“一陣狂風(fēng)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qū)區(qū)掃地埃!痹谶@首詩中同樣竹子經(jīng)受著“東西南北風(fēng)”一年四季的千磨萬擊。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巖石之中而仍巋然不動,堅韌剛勁。什么樣的風(fēng)都對它無可奈何。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tài),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這時挺立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幾桿普通的竹子了,我們感受到的已是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而這一切又都蘊涵在那蕭蕭風(fēng)竹之中。
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作者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一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lián)系,嫉惡如仇、不畏**的巖竹。作者鄭板橋的題畫詩如同其畫一樣有著很強的立體感,可作畫來欣賞。這首詩正是這樣,無論是竹還是石在詩人筆下都形象鮮明,若在眼前。那沒有實體的風(fēng)也被描繪得如同拂面而過一樣。但詩人追求的并不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巖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進了自己的人格,從而使這竹石透露出一種畜外的深意和內(nèi)在的神韻。
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zhì),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全詩語言簡易明快,執(zhí)著有力。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4)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及翻譯賞析3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及翻譯賞析1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4卷。這首詩通過細(xì)致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yōu)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欣悅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門,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原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作者: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注釋
、僭绱:指長慶三年早春。參見王元啟《讀韓紀(jì)疑)。
、谔旖:長安宮城承天門南有南北大街,稱承天門街,街東西皆百僚廨署。《中朝故事》:“天街兩畔槐樹,俗號為槐衙!眳⒁(唐兩京城坊考》卷一。
、蹮:全詩校:“一作花!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翻譯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xì)密而滋潤,遠(yuǎn)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yuǎn)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dāng)時韓愈已經(jīng)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藩鎮(zhèn)**,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息了一場**。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diào)為吏部侍郎。在文學(xué)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fù)興儒學(xué)的事業(yè)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dāng)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于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fā)張籍的游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賞析
詩人運用簡樸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詩的風(fēng)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淡,實則是絕不*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淡”(《送無本師歸范陽》)。他的“*淡”是來之不易的。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xì)滑潤澤,準(zhǔn)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yuǎn)看似有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這一句是全篇中的絕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長安,冬天未過,春天還未來臨。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來了,最初的春草芽兒就冒出來了,作者遠(yuǎn)遠(yuǎn)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作者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dāng)作者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xì),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xì)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yuǎn)近,空處傳神。
這設(shè)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纖細(xì)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來的第三、四句是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边@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rèn)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心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xì)已經(jīng)令人稱贊,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rèn)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yán)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這首詩刻畫細(xì)膩,造句優(yōu)美,構(gòu)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xì)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xué)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上既不贊成**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guān)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xué)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dǎo)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稁熣f》、《進學(xué)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fēng)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繁體對照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5)
——《蝶戀花·別范南伯》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蝶戀花·別范南伯》原文翻譯及賞析1
蝶戀花·別范南伯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劃地東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當(dāng)年路。
后夜獨憐回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shù)。
古詩簡介
《蝶戀花·別范南伯》是南宋詞人楊炎正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的上片從夜雨話別寫到春江水漲,登舟啟程,表達了臨別時的依依難舍之情;下片設(shè)想別后,彼此天各一方,被無重數(shù)的亂山遮隔,相見無由,抒發(fā)了對友人的深深懷念。此詞融情入景,化故為新;幽暢婉曲,情思綿綿。
翻譯/譯文
釀成這一夜春雨,是我們的離恨別情。把一江春水,都添得岸滿潮*。匯同江水一股腦兒,向東方?jīng)坝勘简v。纖弱的嫩柳,怎能挽住船的航行。船走了,令人難以忍受,是搖櫓傳來的欸乃之聲。
您到達南徐,渡口的芳草一片青青。如果您升起春游的豪興,一準(zhǔn)要漫步當(dāng)年同游的小徑。別后會孤獨難耐,免不了要回望送別的長亭。亂山像屏障擋住您的視線,看到的只有數(shù)不盡的山峰。
注釋
1.蝶戀花: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本稱《鵲踏枝》,晏殊改為《蝶戀花》,又稱《江如練》《西笑令》《桃源行》《明月生南浦》《桐花鳳》《黃金縷》《卷珠簾》《風(fēng)棲梧》《一籮金》《望長安》《細(xì)雨吹池招》《細(xì)雨鳴春沼》《魚水同歡》《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等。雙調(diào),上片五句,押四仄韻,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5]
2.范南伯:范南伯,名如山,字南伯,河北邢臺人,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隨其父自中原**南歸,為辛棄疾的妻兄。[1]
3.刬(chǎn)地:越是,越發(fā)。
4.都不。憾枷挡蛔
5.聽鳴艫(lú):艫,同櫓。鳴艫,劃船時櫓搖動所發(fā)出的聲音。
6.南徐:指江蘇鎮(zhèn)江。東晉時僑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知。范南伯是辛棄疾的妻兄,楊炎正是辛棄疾的知交,他們常在一起議論國事,唱和贈答,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此詞為作者送別范南伯赴京口之作。
賞析/鑒賞
送別朋友,是唐宋詩詞中經(jīng)常被采納的題材之一。這方面的名篇佳作,數(shù)不勝數(shù)。楊氏的這首送別詞,雖非上乘之作,但寫得幽暢婉曲,頗有特色。詞的發(fā)端便直言離恨:“離恨做成春夜雨!迸c好朋友春夜話別,無盡的離愁別恨化為無盡的春雨;那綿綿春雨就像綿綿友情。“添得”二句進一步寫一場春雨,使春江水漲,浩浩蕩蕩,一派東流去。以春江東流,來寫離愁滔滔不絕,近于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意。
“弱柳”兩句寫弱柳系不住船,表示盡管盛情挽留,但朋友還是不得不登船離去。王安石有《題朱郎中白都莊》詩曰:“藜杖聽鳴艣!毖劭粗瑑簼u去漸遠(yuǎn),耳聽那越來越小的櫓聲,心中既為朋友離去而悵惘,有一種“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對朋友一路風(fēng)波之勞和前程坎坷難卜的擔(dān)憂!盀榫罱^”中一個“絕”字,飽含這無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寫朋友要去的目的`地。這句話表面上是說: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尋春,依舊是當(dāng)年我們曾走過的那條路。話語下面隱藏的意思是:本是當(dāng)年你我結(jié)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單影只,一個人獨自踏青了。路依舊而人不同,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間。
結(jié)尾“后夜”兩句是懸想別后友人思己,回望之時,已是有無數(shù)亂山遮隔。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宋詞中屢見。下片首稱“君”,故“獨憐”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詞人懸想而出,故“亂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這首詞結(jié)句俊秀飄逸、悠悠長長,有不盡之意。
陸氏侍兒有《如夢令·送別》詞曰:“日暮馬嘶人去,船逐清波東注。后夜最高樓,還肯思量人否?無緒,無緒,生怕黃昏疏雨!边@首**的意境和這首《蝶戀花》的詩情畫意,確乎相近,可對讀并可互相發(fā)明。
名家點評
晚清詞人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卷二:前段婉曲而近沉著,新穎而不穿鑿,于詞為正中之上乘。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6)
——巷伯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3篇)
巷伯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翻譯
譯文
五彩絲啊色繽紛,織成一張貝紋錦。嚼舌頭的害人精,壞事做絕太過份!
臭嘴一張何其大,好比夜空簸箕星。嚼舌頭的害人精,是誰教你昧良心?
嘁嘁喳喳來又去,一心想把人來坑。勸你說話負(fù)點責(zé),不然往后沒人聽。
喳喳嘁嘁去又來,一心造謠又說謊。并非沒人來上當(dāng),總有一天要現(xiàn)相。
搗鬼的人竟得逞,受害的人卻瞢騰。蒼天蒼天你在上!管管那些害人精,可憐可憐受害人!
嚼舌頭的害人精,是誰教你昧良心?抓住長舌害人精,丟給荒山豺虎吞。如果豺虎不肯吞,丟到北極喂野人。如果北極也不要,還交老天來嚴(yán)懲。
一條小路通楊園,小路越過山坡頂。刑馀之人名孟子,編首歌子為寬心。過往君子慢慢行,請君為我傾耳聽!
注釋
、泡、斐(fěi):都是文采相錯的樣子。
、曝愬\:織有貝紋圖案的錦緞。
、嵌撸╟hǐ):張口。侈:大。
、饶匣盒撬廾,共四星,聯(lián)接成梯形,如簸箕狀。
、删兙儯焊蕉秸Z狀。翩翩:往來迅速的樣子。
、式萁荩盒趴诖泣S狀。幡幡:反復(fù)進言狀。
、伺和叭辍。
、舔溔耍褐高M讒者。
、蛣谌耍褐副蛔嬚摺2莶荩宏悐J《詩**傳疏》:“草讀為慅(cǎo憂愁),假借字也!
⑽畀(bì):與。有北:北方苦寒之地。
、嫌嘘唬荷n天。
、锈ⅲ涸凇。畝丘:丘名。
、阉氯耍洪幦,宦官。
賞析
造謠之所以有效,乃在于謠言總是披著一層美麗的外衣。恰如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詩人們把謠言描寫成了一個怪物。他們形容它的時候,其措辭一部分是美秀而文雅,一部分是嚴(yán)肅而深沉的。他們說,你看它有多少羽毛;羽毛下有多少只眼睛;它有多少條舌頭,多少種聲音;它能豎起多少只耳朵來!”古人稱造謠誣陷別人為“羅織罪名”,何謂“羅織”,此詩一開始說:“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就是“羅織”二字最形象的說明。花言巧語,織成的這張貝紋的羅錦,是非常容易迷惑人的,特別是對不長腦殼的國君。
造謠之可怕,還在于它是背后的動作,是暗箭傷人。當(dāng)事人無法及時知道,當(dāng)然也無法一一辯駁。待其知道,為時已晚。詩中二、三、四章,對造謠者的搖唇鼓舌,嘁嘁喳喳,上竄下跳,左右**的丑惡嘴臉,作了極形象的勾勒,說他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捷捷幡幡,謀欲譖言”。作者對之極表憤慨:“彼譖人者,誰適與謀?”正告他們道:“慎爾言也,謂爾不信!”“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造謠之可恨,在于以口舌**,殺了人還不犯死罪。作為受害者的詩人,為此對那些譖人發(fā)出強烈的詛咒,祈求上蒼對他們進行正義的懲罰。詩人不僅投以憎恨,而且投以極大的厭惡:“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正是所謂“憤怒出詩人”。有人將它與俄國詩人萊蒙托夫《逃亡者》一詩中鄙夷叛徒的詩句比較:“野獸不啃他的骨頭,雨水也不洗他的創(chuàng)傷”,認(rèn)為它們都是寫**人怨,物我同憎的絕妙好辭,都是對那些罪大惡極,不可救藥者的無情鞭撻,都是快心露骨之語,甚是。
在詩的結(jié)尾處,鄭而重之地留下了作詩人的名字,從而使這首詩成為《詩經(jīng)》中少數(shù)有主名的作品之一。這個作法表明,此詩原有極為痛切的本事,是有感而發(fā)之作。它應(yīng)該有一個較詳?shù)男蛭,自敘作者遭遇,然后綴以此詩,自抒激憤之情,可以題為“巷伯詩并序”或“巷伯序并詩”的。也許是后來的選詩者刪去或丟失了這序文,僅剩下了抒情的即詩的部分。
作者孟子,很可能是一位因遭受讒言獲罪,受了宮刑,作了宦官,與西漢大史學(xué)家司馬遷異代同悲的正直人士。東漢班固就曾在《司馬遷傳贊》里稱慘遭宮刑的司馬遷是“《小雅·巷伯》之倫”。他或許也感受過與司馬遷同樣的心情:“禍莫慘于欲利,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詬莫大于官刑。刑馀之人,無所比數(shù),非一也,所從來遠(yuǎn)矣!保ā秷笕紊偾鋾罚o怪乎他是如此痛心疾首,無怪乎詩中對誣陷者是如此切齒憤恨,也無怪乎此詩能引起世世代代蒙冤受屈者極為強烈的共鳴。
巷伯原文、翻譯及賞析2
小雅·巷伯
先秦 佚名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譯文
各種花紋多鮮明,織成多彩貝紋錦。那個造謠害人者,心腸實在太兇狠!
臭嘴一張何其大,如同箕星南天掛。那個造謠害人者,是誰給你作謀劃?
花言巧語嘰嘰喳,一心想把人來坑。勸你說話負(fù)點責(zé),否則往后沒人聽。
花言巧語信口編,一心造謠又說謊。并非沒人來上當(dāng),總有一天要現(xiàn)相。
進讒的人竟得逞,被讒的人心意冷。蒼天蒼天你在上!管管那些害人精,多多憐憫被讒人!
那個造謠害人者,是誰為他出計謀?抓住這個害人精,丟給野外喂豺虎。豺虎嫌他不肯吃,丟到北方不毛土。北方如果不接受,還交老天去發(fā)落。
一條大路通楊園,楊園緊靠畝丘邊。我是閹人叫孟子,是我寫作此詩篇。諸位大人君子們,請君認(rèn)真聽我言!
注釋
巷伯:掌管宮內(nèi)之事的宦官。巷,是宮內(nèi)道名。伯,主管宮內(nèi)道官之長,即寺人。
萋(qī)、斐(fěi):都是文采相錯的樣子。
貝錦:織有貝紋圖案的錦緞。
譖(zèn)人:誣陷別人的人。
大(tài):同“太”。
哆(chǐ):張口。侈(chǐ):大。
南箕(jī):星宿名,共四星,聯(lián)接成梯形,如簸箕狀。
適:往。謀:謀劃,計議。
緝緝:附耳私語狀。翩翩:往來迅速的樣子。
爾:指讒人。
信:信實。
捷捷:信口雌黃狀。幡(fān)幡:反復(fù)進言狀。
受:接受,聽信讒言。
女(rǔ):同“汝”。
驕人:指進讒者。好好:得意的樣子。
勞人:指被讒者。草草:陳奐《詩**傳疏》:“草讀為慅(cǎo憂愁),假借字也。”
矜(jīn):憐憫。
投:投擲,丟給。畀(bì):與,給予。
有北:北方苦寒之地。
有昊(hào):蒼天。
猗(yǐ):在……之上。畝丘:丘名。
寺人:閹人,宦官。
凡百:一切,所有的。
鑒賞
造謠之所以有效,乃在于謠言總是披著一層美麗的外衣。恰如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詩人們把謠言描寫成了一個怪物。他們形容它的時候,其措辭一部分是美秀而文雅,一部分是嚴(yán)肅而深沉的。他們說,你看它有多少羽毛;羽毛下有多少只眼睛;它有多少條舌頭,多少種聲音;它能豎起多少只耳朵來!”古人稱造謠誣陷別人為“羅織罪名”,何謂“羅織”,此詩一開始說:“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就是“羅織”二字最形象的說明;ㄑ郧烧Z,織成的這張貝紋的羅錦,是非常容易迷惑人的,特別是對不長腦殼的國君。
造謠之可怕,還在于它是背后的動作,是暗箭傷人。當(dāng)事人無法及時知道,當(dāng)然也無法一一辯駁。待其知道,為時已晚。詩中二、三、四章,對造謠者的搖唇鼓舌,嘁嘁喳喳,上竄下跳,左右**的丑惡嘴臉,作了極形象的勾勒,說他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捷捷幡幡,謀欲譖言”。作者對之極表憤慨:“彼譖人者,誰適與謀?”正告他們道:“慎爾言也,謂爾不信!”“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造謠之可恨,在于以口舌**,殺了人還不犯死罪。作為受害者的詩人,為此對那些譖人發(fā)出強烈的詛咒,祈求上蒼對他們進行正義的懲罰。詩人不僅投以憎恨,而且投以極大的厭惡:“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正是所謂“憤怒出詩人”。有人將它與俄國詩人萊蒙托夫《逃亡者》一詩中鄙夷叛徒的詩句“野獸不啃他的骨頭,雨水也不洗他的創(chuàng)傷”比較,認(rèn)為它們都是寫**人怨,物我同憎的絕妙好辭,都是對那些罪大惡極,不可救藥者的無情鞭撻,都是快心露骨之語。
在詩的結(jié)尾處,鄭而重之地留下了作詩人的名字,從而使這首詩成為《詩經(jīng)》中少數(shù)有主名的作品之一。這個作法表明,此詩原有極為痛切的本事,是有感而發(fā)之作。它應(yīng)該有一個較詳?shù)男蛭,自敘作者遭遇,然后綴以此詩,自抒激憤之情,可以題為“巷伯詩并序”或“巷伯序并詩”的。也許是后來的選詩者刪去或丟失了這序文,僅剩下了抒情的即詩的部分。
此詩作者孟子,很可能是一位與西漢大史學(xué)家司馬遷異代同悲的正直人士。東漢班固就曾在《司馬遷傳贊》里稱慘遭宮刑的司馬遷是“《小雅·巷伯》之倫”。這個孟子或許也感受過與司馬遷同樣的心情:“禍莫慘于欲利,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詬莫大于官刑。刑馀之人,無所比數(shù),非一也,所從來遠(yuǎn)矣!保ㄋ抉R遷《報任少卿書》)無怪乎他是如此痛心疾首,無怪乎詩中對誣陷者是如此切齒憤恨,也無怪乎此詩能引起世世代代蒙冤受屈者極為強烈的共鳴。
創(chuàng)作背景
是寺人孟子**遭讒而出離憤怒的詩歌!睹娦颉吩疲骸啊断锊罚逃耐跻玻氯藗谧,故作是詩也。巷伯,奄官兮(也)!贝嗽娮髡呙献,是一位遭受過**誣陷而蒙冤受屈的人,很可能是因遭受讒言獲罪,受了宮刑而作了宦官,在詩中他是把自己擺了進去的。
巷伯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譯文:
各種花紋多鮮明,織成多彩貝紋錦。那個造謠害人者,心腸實在太兇狠!臭嘴一張何其大,如同箕星南天掛。那個造謠害人者,是誰給你作謀劃?花言巧語嘰嘰喳,一心想把人來坑。勸你說話負(fù)點責(zé),否則往后沒人聽;ㄑ郧烧Z信口編,一心造謠又說謊。并非沒人來上當(dāng),總有一天要現(xiàn)相。進讒的人竟得逞,被讒的人心意冷。蒼天蒼天你在上!管管那些害人精,多多憐憫被讒人!那個造謠害人者,是誰為他出計謀?抓住這個害人精,丟給野外喂豺虎。豺虎嫌他不肯吃,丟到北方不毛土。北方如果不接受,還交老天去發(fā)落。一條大路通楊園,楊園緊靠畝丘邊。我是閹人叫孟子,是我寫作此詩篇。諸位大人君子們,請君認(rèn)真聽我言!
注釋:
巷伯:掌管宮內(nèi)之事的宦官。巷,是宮內(nèi)道名。伯,主管宮內(nèi)道官之長,即寺人。萋(qī)、斐(fěi):都是文采相錯的樣子。貝錦:織有貝紋圖案的錦緞。譖(zèn)人:誣陷別人的人。大(tài):同“太”。哆(chǐ):張口。侈(chǐ):大。南箕(jī):星宿名,共四星,聯(lián)接成梯形,如簸箕狀。適:往。謀:謀劃,計議。緝緝:附耳私語狀。翩翩:往來迅速的樣子。爾:指讒人。信:信實。捷捷:信口雌黃狀。幡(fān)幡:反復(fù)進言狀。受:接受,聽信讒言。女(rǔ):同“汝”。驕人:指進讒者。好好:得意的樣子。勞人:指被讒者。草草:陳奐《詩**傳疏》:“草讀為慅(cǎo憂愁),假借字也。”矜(jīn):憐憫。投:投擲,丟給。畀(bì):與,給予。有北:北方苦寒之地。有昊(hào):蒼天。猗(yǐ):在……之上。畝丘:丘名。寺人:閹人,宦官。凡百:一切,所有的。
鑒賞:
造謠之所以有效,乃在于謠言總是披著一層人麗爾外衣。恰如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詩人們把謠言描寫成了一個怪物。他們形容它爾時候,其措辭一部分是人秀而文雅,一部分是嚴(yán)肅而深沉爾。他們說,你看它有多少巧毛;巧毛下有多少只眼睛;它有多少條舌頭,多少種聲音;它能豎起多少只耳朵來!”古人稱造謠誣陷別人為“羅織罪名”,何謂“羅織”,此詩一開始說:“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就是“羅織”二字最形象爾說明;ㄑ郧烧Z,織成爾這張貝紋爾羅錦,是非常容易迷惑人爾,特別是對不長腦殼爾國君。
造謠之可怕,還在于它是背后爾動作,是暗箭傷人。當(dāng)事人無法及時知道,當(dāng)然也無法一一辯駁。待其知道,為時已晚。詩中二、三、四章,對造謠者爾搖唇鼓舌,嘁嘁喳喳,上竄下跳,左右**爾丑惡嘴臉,作了極形象爾勾勒,說他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捷捷幡幡,謀欲譖言”。作者對之極表憤慨:“彼譖人者,誰適與謀?”正告他們道:“慎爾言也,謂爾不信!”“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造謠之可恨,在于以口舌**,殺了人還不犯死罪。作為受害者爾詩人,為此對那些譖人發(fā)出強烈爾詛咒,祈求上蒼對他們進行正義爾懲罰。詩人不僅投以憎恨,而且投以極大爾厭惡:“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正是所謂“憤怒出詩人”。有人將它與俄國詩人萊蒙托夫《逃亡者》一詩中鄙夷叛徒爾詩句“野獸不啃他爾骨頭,雨水也不洗他爾創(chuàng)傷”比較,認(rèn)為它們都是寫**人怨,物我同憎爾絕妙好辭,都是對那些罪大惡極,不可救藥者爾無情鞭撻,都是快心露骨之語。
在詩爾結(jié)尾處,鄭而重之地留下了作詩人爾名字,從而使這首詩成為《詩經(jīng)》中少數(shù)有主名爾作丟之一。這個作法表明,此詩原有極為痛切爾本事,是有感而發(fā)之作。它應(yīng)該有一個較詳爾序文,自敘作者遭遇,然后綴以此詩,自抒激憤之情,可以題為“巷伯詩并序”或“巷伯序并詩”爾。也許是后來爾選詩者刪去或丟失了這序文,僅剩下了抒情爾即詩爾部分。
此詩作者孟子,很可能是一位與西漢大史學(xué)家司馬遷異代同悲爾正直人士。東漢班固就曾在《司馬遷傳贊》里稱慘遭宮刑爾司馬遷是“《小雅·巷伯》之倫”。這個孟子或許也感受過與司馬遷同樣爾心情:“禍莫慘于欲利,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詬莫大于官刑。刑馀之人,無所比數(shù),非一也,所從來遠(yuǎn)矣!保ㄋ抉R遷《報任少卿書》)無怪乎他是如此痛心疾首,無怪乎詩中對誣陷者是如此切齒憤恨,也無怪乎此詩能引起世世代代蒙冤受屈者極為強烈爾共鳴。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7)
——臧哀伯諫納郜鼎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3篇)
臧哀伯諫納郜鼎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臧哀伯諫納郜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
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
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
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
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shù)也;
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钖鸞和鈴,昭其聲也;
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
文物以紀(jì)之,聲明以發(fā)之,以臨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jì)律。
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
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
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p>
官之失德,寵賂章也。
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于大廟。
其若之何?”公不聽。
譯文:
譯文一
夏季四月,(桓公)從宋國取得郜國大鼎,安放在太廟里,這樣做不合禮制。
臧哀伯勸諫(桓公)說:“做國君的,應(yīng)當(dāng)發(fā)揚道德,阻塞**,以(更好地)管理和監(jiān)察百官;還怕有缺失的地方,所以發(fā)揚美德給子孫后代做示范。因此,太廟用茅草蓋頂,大車上用蒲席做墊子,(祭祀用的)肉汁不加調(diào)料,餅食不用精糧,這是為了昭示節(jié)儉;禮服、禮帽、蔽膝、玉笏,腰帶、裙衣、綁腿、鞋子以及冠冕上用的衡、紞、纮、綖(等各式各樣的帶子和飾物),這是為了昭示等級**;玉器墊兒、刀劍套、佩刀刀鞘上的飾物、束衣革帶、飄帶、旌旗飾品、馬鞅,這是為了昭示(尊、卑)禮數(shù);(在禮服上繡的)火、龍、黼、黻花紋,這是為了昭示文采;(在車服和其他有關(guān)器物上)用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天地萬物的形貌繪出各種不同的形象,這是為了昭示物各有其用,而并非虛設(shè);(系在車馬和旗幟上的各種鈴鐺)钖、鸞、和、鈴,這是為了昭示動輒有聲;在旗幟上繪上(日、月、星)三辰,這是為了昭示光明。德(作為行為規(guī)范和準(zhǔn)則),是儉約并有(相應(yīng)的)**(規(guī)定)的,或增或減都要有節(jié)制。(所有這些,)都要形成典章**,把它記錄下來,并公開地發(fā)布出去,以此來管理監(jiān)察百官,百官才有所警惕和畏懼,而不敢**犯紀(jì),F(xiàn)在泯滅道德而樹立**,把人家用作賄賂的器物安放在太廟,公開地展示給百官。(如果)百官也以此為榜樣,還能懲罰誰呢?國家的衰敗,來自**的**;而**喪失道德,是由于受寵而賄賂公行。郜鼎放在太廟,還有什么比這更明顯的受賄呢?周武王攻滅殷商,把九鼎遷到雒邑,仁人義士中還有人非議他,更何況把表明違德亂禮的受賄器物放在太廟,這可該對它怎么辦呢?”桓公不聽。
譯文二
夏四月,魯桓公從宋國取得原屬郜國的傳國大鼎,放進太廟,這是不符合禮儀的。
臧哀伯規(guī)勸桓公說:“作百姓君主的人,要發(fā)揚德行,堵塞違禮的行為,以便監(jiān)察百官,就這樣還怕有不足之處,還要顯示各種美德以傳示子孫。所以那清靜肅穆的太廟用茅草做屋頂,祭祀天地的車子用草席做墊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調(diào)和,黍稷、糕餅等祭品不用舂過的好米,這些是為了顯示節(jié)儉。祭祀的禮服、禮冠,蔽膝、大圭,腰帶、裙子、綁腿、靴子、冠上的橫簪、冠旁的填繩、系冠的帶子、冠頂?shù)纳w版,這些是為了顯示等級上的差別。玉墊、刀飾、革帶、帶穗、旌旗上的飄帶、馬頸上的革帶,這些是為了顯示數(shù)量上的差別。禮服上火形、龍形、斧形、弓形等花紋,這些是為了顯示紋彩上的差別。用五色繪出各種圖象來裝飾器物服飾,這是為了顯示器物物色的差別。馬鈴、大小車鈴、旗鈴,是為了顯示聲音節(jié)奏,旌旗上畫的日、月、星辰,是為了顯示光明。所謂德行,就是節(jié)儉而有法度,事物的增減都有一定的數(shù)量,并用紋彩和顏色加以標(biāo)志,用聲音和光亮加以表現(xiàn),以此來監(jiān)察百官,百官這才警戒畏懼,而不敢違反法度,F(xiàn)在君王毀滅德行,樹立違禮的壞榜樣,把別國賄賂的寶器安放在太廟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來效法,君王又用什么去懲罰他們呢?國家的衰敗,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喪失德行,則是由于國君寵愛和賄賂風(fēng)行的原故。郜鼎放在魯國的太廟,還有比這更公開的賄賂嗎?武王打敗殷商,將九鼎搬到王城,義士尚有批評他的,更何況將標(biāo)志違禮作亂的賄賂之器放在太廟,又該怎么樣呢?”桓公不聽。
注釋:
。1)郜(ɡào):國名,姬姓,開國國君是周文王的一個庶子,春秋時為宋國所滅,其故地在今山東成武縣東南。鼎:古代的一種烹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記績的禮器,所以又作為傳國重器,其形制一般為三足兩耳。宋:國名,春秋時為十二諸侯之一,開國國君為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江蘇和安徽三省之間。
(2)大(tài)廟:即太廟,天子或諸侯國國君的祖廟。
(3)臨照:管理和監(jiān)察。臨,統(tǒng)管,治理。照,察看。
。4)令德:美德。令,美好。
(5)清廟:即祖廟,因其肅穆清靜,故稱。
(6)大路:也作“大輅”,即大車,特指天子或諸侯國國君祭天時所乘的車子。越(yuè)席:用蒲草編織的席子。越,通“括”,結(jié)。
(7)大(tài)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時所用的肉汁。不致:指不調(diào)五味,不加各種作料。
。8)粢(zī)食:用黍稷加工品制作的餅食,祭祀用作供品。粢,黍稷,泛指谷類糧食。不鑿:不舂,這里指不精細(xì)加工。
。9)袞(ɡǔn):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廟時所穿的禮服。冕(miǎn):古代帝王、公卿、諸侯所戴的禮帽。黻(fú):通“韨”,古代用做祭服的熟皮制蔽膝,E(tǐnɡ):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
。10)帶:指束在腰間的革帶,皮帶。裳(chánɡ):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幅:古代自足至膝斜纏在小腿部的帛條或布條,猶如今天的綁腿。舄(xì):雙底鞋,著地的一層為木底,這里泛指鞋子。
(11)衡:把冠冕穩(wěn)定在發(fā)髻上的橫簪。紞(dǎn):古代垂在帽子兩旁用以懸掛塞耳用的玉瑱(tián)的帶子。纮(hónɡ):古代冠冕系在頷下的帶子。古人戴冠冕時,先用簪子別在發(fā)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兩端。綎(yán):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種長方形飾物,以木板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
(12)藻率(lǜ):一種用來放玉的木墊兒,外包熟皮,并繪有水藻形圖案。鞞(bǐnɡ):刀劍套。鞛(běnɡ):佩刀刀鞘的飾物。
(13)鞶(pán):紳帶,又名“大帶”,束衣用。厲:下垂的大帶。或謂“鞶厲”:是一個詞,指束腰革帶與革帶下垂的部分。游:古代旗幟上下垂的飾物。纓:套在馬胸部的革帶,即馬鞅。數(shù):禮數(shù)。
。14)火龍黼(fǔ)黻:都是古代禮服上所繡的花紋,如火形者為“火”,如龍形者為“龍”,黑白色相間如斧形者為“黼”,黑青色相間如“亞”形者為“黻”。
。15)五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比象:指比照天地萬物所畫出的各種圖像。
。16)钖(yánɡ)鸞和鈴:都是系在車馬和旗幟上的鈴鐺,系在馬額頭上的叫“钖”,系在馬嚼子上的叫“鸞”,系在車前用作扶手的橫木上的叫“和”,系在繪有龍形圖案的旗幟竿頭的叫“鈴”。
。17)三辰:指日、月、星。旂(qí):旗面繪有龍形圖案,竿頭系有小鈴鐺的旗子。
(18)登降:增減。登為增,降為減。有數(shù):指有節(jié)度、節(jié)制。(注意此處的“數(shù)”字與上文“昭其數(shù)也”句的“數(shù)”字在詞義上的區(qū)別。)
(19)象:同“像”,法式,式樣,這里是榜樣的意思。
。20)章:明顯。與下文“章孰甚焉”句之“章”義同。
(21)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用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作為*的象征,成為傳國之寶。
。22)雒(luò)邑:也作“洛邑”,東周都城所在,相傳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營建,其故地見《周鄭交質(zhì)》一文的題解。
賞析:
《臧哀伯諫納郜鼎》的中心內(nèi)容是臧哀伯批評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納于大廟”這件事的“非禮”。那么,到底什么是禮呢?禮的范疇極其廣泛,內(nèi)容極其復(fù)雜,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書《鄭莊公戒飭守臣》一文的評論文字所說:“禮,**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比绻媒裉旄泻隙Y的歷史本質(zhì)的話說,它是***社會和封建制社會貴族等級**下的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規(guī)范,它規(guī)范并制約著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刪改《春秋》的孔夫子才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君子“約之以禮”《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論語·為政》);“為國以禮”(《論語·先進》);“克己復(fù)禮為仁”(《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聯(lián)系古今關(guān)于禮的界說和孔夫子這些關(guān)于禮的**,就不難理解作為魯大夫的臧哀伯為什么非要冒著觸怒魯桓公的風(fēng)險,向他“發(fā)表”這篇諫辭了;也就不難理解《臧哀伯諫納郜鼎》一開始就說,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了。
臧哀伯這篇諫辭,并不先說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這件事如何不對,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勢,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會職責(zé)是“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接著就從禮制這個大視角,連用七個排比句,從七個方面,即“昭其儉”、“昭其度”、“昭其數(shù)”、“昭其文”、“昭其物”、“昭其聲”、“昭其明”,來闡明君主如何體現(xiàn)和落實這一根本社會責(zé)任;然后,話鋒一轉(zhuǎn),才落到桓公“納郜鼎”這件“滅德立違”的事情上來。并在指出這一事件必將導(dǎo)致的**后果以后,還用周武王克商后“遷九鼎于雒邑”招來“義士”非議的歷史教訓(xùn),警醒魯桓公必須清醒地認(rèn)識這種“滅德立違”的錯誤舉措的危害性。這篇諫辭如此行文,不僅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具有強烈的邏輯能力,而且氣勢顯得特別恢弘,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至于諫辭中用了近乎后世才產(chǎn)生的賦的手法,鋪敘大量我們今天頗感陌生的具體事物,那也是行文的需要,因為這些事物都和當(dāng)時的典章**有密切關(guān)系。
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任何一種文化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許多或厚或薄的積淀層,而每個積淀層都會或深或淺地打上它的時代烙印。因此,在閱讀和欣賞此文的時候,也必須站在歷史唯物**的立場去審視,用辯證唯物**的'認(rèn)識論去分析,去感悟,拋棄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性精華”。可以肯定地說,“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國家之?dāng)。晒傩耙;官之失德,寵賂章也”云云,直到今天,其“合理內(nèi)核”還有很好的垂誡作用和警示作用。
臧哀伯諫納郜鼎原文翻譯及賞析2
臧哀伯諫納郜鼎
左丘明〔先秦〕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shù)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文物以紀(jì)之,聲明以發(fā)之,以臨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jì)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于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ㄖ軆(nèi)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后于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保
譯文:
夏季四月,(桓公)從宋國取得郜國大鼎,安放在太廟里,這樣做不合禮制。
臧哀伯勸諫(桓公)說:“做國君的,應(yīng)當(dāng)發(fā)揚道德,阻塞**,以(更好地)管理和監(jiān)察百官;還怕有缺失的地方,所以發(fā)揚美德給子孫后代做示范。因此,太廟用茅草蓋頂,大車上用蒲席做墊子,(祭祀用的)肉汁不加調(diào)料,餅食不用精糧,這是為了昭示節(jié)儉;禮服、禮帽、蔽膝、玉笏,腰帶、裙衣、綁腿、鞋子以及冠冕上用的衡、紞、纮、綖(等各式各樣的帶子和飾物),這是為了昭示等級**;玉器墊兒、刀劍套、佩刀刀鞘上的飾物、束衣革帶、飄帶、旌旗飾品、馬鞅,這是為了昭示(尊、卑)禮數(shù);(在禮服上繡的)火、龍、黼、黻花紋,這是為了昭示文采;(在車服和其他有關(guān)器物上)用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天地萬物的形貌繪出各種不同的形象,這是為了昭示物各有其用,而并非虛設(shè);(系在車馬和旗幟上的各種鈴鐺)钖、鸞、和、鈴,這是為了昭示動輒有聲;在旗幟上繪上(日、月、星)三辰,這是為了昭示光明。德(作為行為規(guī)范和準(zhǔn)則),是儉約并有(相應(yīng)的)**(規(guī)定)的,或增或減都要有節(jié)制。(所有這些,)都要形成典章**,把它記錄下來,并公開地發(fā)布出去,以此來管理監(jiān)察百官,百官才有所警惕和畏懼,而不敢**犯紀(jì),F(xiàn)在泯滅道德而樹立**,把人家用作賄賂的器物安放在太廟,公開地展示給百官。(如果)百官也以此為榜樣,還能懲罰誰呢?國家的衰敗,來自**的**;而**喪失道德,是由于受寵而賄賂公行。郜鼎放在太廟,還有什么比這更明顯的受賄呢?周武王攻滅殷商,把九鼎遷到雒邑,仁人義士中還有人非議他,更何況把表明違德亂禮的受賄器物放在太廟,這可該對它怎么辦呢?”桓公不聽。
。ㄖ艹膬(nèi)史聽到這件事,說:“臧孫達的后代大概會在魯國世代享受爵祿吧!國君違禮,他不忘用德行加以規(guī)勸!保
注釋
郜(ɡào):國名,姬姓,開國國君是周文王的一個庶子,春秋時為宋國所滅,其故地在今山東成武縣東南。鼎:古代的一種烹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記績的禮器,所以又作為傳國重器,其形制一般為三足兩耳。宋:國名,春秋時為十二諸侯之一,開國國君為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江蘇和安徽三省之間。大(tài)廟:即太廟,天子或諸侯國國君的祖廟。臨照:管理和監(jiān)察。臨,統(tǒng)管,治理。照,察看。令德:美德。令,美好。清廟:即祖廟,因其肅穆清靜,故稱。大路:也作“大輅”,即大車,特指天子或諸侯國國君祭天時所乘的車子。越(yuè)席:用蒲草編織的席子。越,通“括”,結(jié)。大(tài)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時所用的肉汁。不致:指不調(diào)五味,不加各種作料。粢(zī)食:用黍稷加工品制作的餅食,祭祀用作供品。粢,黍稷,泛指谷類糧食。不鑿:不舂,這里指不精細(xì)加工。袞(ɡǔn):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廟時所穿的禮服。冕(miǎn):古代帝王、公卿、諸侯所戴的禮帽。黻(fú):通“韨”,古代用做祭服的熟皮制蔽膝,E(tǐnɡ):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帶:指束在腰間的革帶,皮帶。裳(chánɡ):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幅:古代自足至膝斜纏在小腿部的帛條或布條,猶如今天的綁腿。舄(xì):雙底鞋,著地的一層為木底,這里泛指鞋子。衡:把冠冕穩(wěn)定在發(fā)髻上的橫簪。紞(dǎn):古代垂在帽子兩旁用以懸掛塞耳用的玉瑱(tián)的帶子。纮(hónɡ):古代冠冕系在頷下的帶子。古人戴冠冕時,先用簪子別在發(fā)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兩端。綎(yán):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種長方形飾物,以木板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藻率(lǜ):一種用來放玉的木墊兒,外包熟皮,并繪有水藻形圖案。鞞(bǐnɡ):刀劍套。鞛(běnɡ):佩刀刀鞘的飾物。鞶(pán):紳帶,又名“大帶”,束衣用。厲:下垂的大帶;蛑^“鞶厲”:是一個詞,指束腰革帶與革帶下垂的部分。游:古代旗幟上下垂的飾物。纓:套在馬胸部的革帶,即馬鞅。數(shù):禮數(shù);瘕堩耄╢ǔ)黻:都是古代禮服上所繡的花紋,如火形者為“火”,如龍形者為“龍”,黑白色相間如斧形者為“黼”,黑青色相間如“亞”形者為“黻”。五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比象:指比照天地萬物所畫出的各種圖像。钖(yánɡ)鸞和鈴:都是系在車馬和旗幟上的鈴鐺,系在馬額頭上的叫“钖”,系在馬嚼子上的叫“鸞”,系在車前用作扶手的橫木上的叫“和”,系在繪有龍形圖案的旗幟竿頭的叫“鈴”。三辰:指日、月、星。旂(qí):旗面繪有龍形圖案,竿頭系有小鈴鐺的旗子。登降:增減。登為增,降為減。有數(shù):指有節(jié)度、節(jié)制。(注意此處的“數(shù)”字與上文“昭其數(shù)也”句的“數(shù)”字在詞義上的區(qū)別。)象:同“像”,法式,式樣,這里是榜樣的意思。章:明顯。與下文“章孰甚焉”句之“章”義同。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用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作為*的象征,成為傳國之寶。雒(luò)邑:也作“洛邑”,東周都城所在,相傳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營建,其故地見《周鄭交質(zhì)》一文的題解。
評析
《臧哀伯諫納郜鼎》的中心內(nèi)容是臧哀伯批評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納于大廟”這件事的“非禮”。那么,到底什么是禮呢?禮的范疇極其廣泛,內(nèi)容極其復(fù)雜,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書《鄭莊公戒飭守臣》一文的評論文字所說:“禮,**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比绻媒裉旄泻隙Y的歷史本質(zhì)的話說,它是***社會和封建制社會貴族等級**下的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規(guī)范,它規(guī)范并制約著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刪改《春秋》的孔夫子才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君子“約之以禮”《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論語·為政》);“為國以禮”(《論語·先進》);“克己復(fù)禮為仁”(《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聯(lián)系古今關(guān)于禮的界說和孔夫子這些關(guān)于禮的**,就不難理解作為魯大夫的臧哀伯為什么非要冒著觸怒魯桓公的風(fēng)險,向他“發(fā)表”這篇諫辭了;也就不難理解《臧哀伯諫納郜鼎》一開始就說,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了。
臧哀伯這篇諫辭,并不先說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這件事如何不對,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勢,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會職責(zé)是“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接著就從禮制這個大視角,連用七個排比句,從七個方面,即“昭其儉”、“昭其度”、“昭其數(shù)”、“昭其文”、“昭其物”、“昭其聲”、“昭其明”,來闡明君主如何體現(xiàn)和落實這一根本社會責(zé)任;然后,話鋒一轉(zhuǎn),才落到桓公“納郜鼎”這件“滅德立違”的事情上來。并在指出這一事件必將導(dǎo)致的**后果以后,還用周武王克商后“遷九鼎于雒邑”招來“義士”非議的歷史教訓(xùn),警醒魯桓公必須清醒地認(rèn)識這種“滅德立違”的錯誤舉措的危害性。這篇諫辭如此行文,不僅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具有強烈的邏輯能力,而且氣勢顯得特別恢弘,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至于諫辭中用了近乎后世才產(chǎn)生的賦的手法,鋪敘大量我們今天頗感陌生的具體事物,那也是行文的需要,因為這些事物都和當(dāng)時的典章**有密切關(guān)系。
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任何一種文化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許多或厚或薄的積淀層,而每個積淀層都會或深或淺地打上它的時代烙印。因此,在閱讀和欣賞此文的時候,也必須站在歷史唯物**的立場去審視,用辯證唯物**的認(rèn)識論去分析,去感悟,拋棄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性精華”?梢钥隙ǖ卣f,“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云云,直到今天,其“合理內(nèi)核”還有很好的垂誡作用和警示作用。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dāng)時著名史家、學(xué)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臧哀伯諫納郜鼎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臧哀伯諫納郜鼎
先秦:左丘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shù)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文物以紀(jì)之,聲明以發(fā)之,以臨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jì)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于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周內(nèi)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后于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保
譯文:
臧哀伯規(guī)勸桓公說:“作百姓君主的人,要發(fā)揚德行,堵塞違禮的行為,以便監(jiān)察百官,就這樣還怕有不足之處,還要顯示各種美德以傳示子孫。所以那清靜肅穆的太廟用茅草做屋頂,祭祀天地的車子用草席做墊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調(diào)和,黍稷、糕餅等祭品不用舂過的好米,這些是為了顯示節(jié)儉。祭祀的禮服、禮冠,蔽膝、大圭,腰帶、裙子、綁腿、靴子、冠上的橫簪、冠旁的填繩、系冠的帶子、冠頂?shù)纳w版,這些是為了顯示等級上的差別。玉墊、刀飾、革帶、帶穗、旌旗上的飄帶、馬頸上的革帶,這些是為了顯示數(shù)量上的差別。禮服上火形、龍形、斧形、弓形等花紋,這些是為了顯示紋彩上的差別。用五色繪出各種圖象來裝飾器物服飾,這是為了顯示器物物色的差別。馬鈴、大小車鈴、旗鈴,是為了顯示聲音節(jié)奏,旌旗上畫的日、月、星辰,是為了顯示光明。所謂德行,就是節(jié)儉而有法度,事物的增減都有一定的數(shù)量,并用紋彩和顏色加以標(biāo)志,用聲音和光亮加以表現(xiàn),以此來監(jiān)察百官,百官這才警戒畏懼,而不敢違反法度。現(xiàn)在君王毀滅德行,樹立違禮的壞榜樣,把別國賄賂的寶器安放在太廟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來效法,君王又用什么去懲罰他們呢?國家的衰敗,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喪失德行,則是由于國君寵愛和賄賂風(fēng)行的原故。郜鼎放在魯國的太廟,還有比這更公開的賄賂嗎?武王打敗殷商,將九鼎搬到王城,義士尚有批評他的,更何況將標(biāo)志違禮作亂的賄賂之器放在太廟,又該怎么樣呢?”桓公不聽。
。ㄖ艹膬(nèi)史聽到這件事,說:“臧孫達的后代大概會在魯國世代享受爵祿吧!國君違禮,他不忘用德行加以規(guī)勸!保
注釋:
郜:國名,姬姓,開國國君是周文王的一個庶子,春秋時為宋國所滅,其故地在今山東成武縣東南。鼎:古代的一種烹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記績的禮器,所以又作為傳國重器,其形制一般為三足兩耳。宋:國名,春秋時為十二諸侯之一,開國國君為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江蘇和安徽三省之間。大廟:即太廟,天子或諸侯國國君的祖廟。
臧(zāng)哀伯諫(jiàn)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kuò)席,大(tài)羹(gēng)不致,粢(zī)食不鑿,昭其儉也;袞(ɡǔn)冕(miǎn)黻(fú)珽(tǐnɡ),帶裳(chánɡ)幅舄(xì),衡紞(dǎn)纮(hónɡ)綖(yán),昭其度也;藻率鞞(bǐnɡ)鞛(běnɡ),鞶(pán)厲游纓,昭其數(shù)也;火龍黼(fǔ)黻(fú),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yánɡ)鸞(luán)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qí)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文物以紀(jì)之,聲明以發(fā)之,以臨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jì)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lù)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luò)邑(yì),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于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臨照:管理和監(jiān)察。臨,統(tǒng)管,治理。照,察看。令德:美德。令,美好。清廟:即祖廟,因其肅穆清靜,故稱。大路:也作“大輅”,即大車,特指天子或諸侯國國君祭天時所乘的車子。越席:用蒲草編織的席子。越,通“括”,結(jié)。大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時所用的肉汁。不致:指不調(diào)五味,不加各種作料。粢食:用黍稷加工品制作的餅食,祭祀用作供品。粢,黍稷,泛指谷類糧食。不鑿:不舂,這里指不精細(xì)加工。袞: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廟時所穿的禮服。冕:古代帝王、公卿、諸侯所戴的禮帽。黻:通“韨”,古代用做祭服的熟皮制蔽膝,E: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帶:指束在腰間的革帶,皮帶。裳: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幅:古代自足至膝斜纏在小腿部的帛條或布條,猶如今天的綁腿。舄:雙底鞋,著地的一層為木底,這里泛指鞋子。衡:把冠冕穩(wěn)定在發(fā)髻上的橫簪。紞:古代垂在帽子兩旁用以懸掛塞耳用的玉瑱(tián)的帶子。纮:古代冠冕系在頷下的帶子。古人戴冠冕時,先用簪子別在發(fā)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兩端。綎: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種長方形飾物,以木板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藻率:一種用來放玉的木墊兒,外包熟皮,并繪有水藻形圖案。鞞:刀劍套。鞛:佩刀刀鞘的飾物。鞶:紳帶,又名“大帶”,束衣用。厲:下垂的大帶;蛑^“鞶厲”:是一個詞,指束腰革帶與革帶下垂的部分。游:古代旗幟上下垂的飾物。纓:套在馬胸部的革帶,即馬鞅。數(shù):禮數(shù);瘕堩腠辏憾际枪糯Y服上所繡的花紋,如火形者為“火”,如龍形者為“龍”,黑白色相間如斧形者為“黼”,黑青色相間如“亞”形者為“黻”。五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比象:指比照天地萬物所畫出的各種圖像。钖鸞和鈴:都是系在車馬和旗幟上的鈴鐺,系在馬額頭上的叫“钖”,系在馬嚼子上的叫“鸞”,系在車前用作扶手的橫木上的叫“和”,系在繪有龍形圖案的旗幟竿頭的叫“鈴”。三辰:指日、月、星。旂:旗面繪有龍形圖案,竿頭系有小鈴鐺的旗子。登降:增減。登為增,降為減。有數(shù):指有節(jié)度、節(jié)制。(注意此處的“數(shù)”字與上文“昭其數(shù)也”句的“數(shù)”字在詞義上的區(qū)別。)象:同“像”,法式,式樣,這里是榜樣的意思。章:明顯。與下文“章孰甚焉”句之“章”義同。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用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作為*的象征,成為傳國之寶。雒邑:也作“洛邑”,東周都城所在,相傳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營建,其故地見《周鄭交質(zhì)》一文的題解。
賞析:
《臧哀伯諫納郜鼎》的中心內(nèi)容是臧哀伯批評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納于大廟”這件事的“非禮”。那么,到底什么是禮呢?禮的范疇極其廣泛,內(nèi)容極其復(fù)雜,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書《鄭莊公戒飭守臣》一文的評論文字所說:“禮,**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如果用今天更切合禮的歷史本質(zhì)的話說,它是***社會和封建制社會貴族等級**下的社會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規(guī)范,它規(guī)范并制約著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刪改《春秋》的孔夫子才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君子“約之以禮”《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論語·為政》);“為國以禮”(《論語·先進》);“克己復(fù)禮為仁”(《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聯(lián)系古今關(guān)于禮的界說和孔夫子這些關(guān)于禮的**,就不難理解作為魯大夫的臧哀伯為什么非要冒著觸怒魯桓公的風(fēng)險,向他“發(fā)表”這篇諫辭了;也就不難理解《臧哀伯諫納郜鼎》一開始就說,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了。
臧哀伯這篇諫辭,并不先說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這件事如何不對,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勢,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會職責(zé)是“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接著就從禮制這個大視角,連用七個排比句,從七個方面,即“昭其儉”、“昭其度”、“昭其數(shù)”、“昭其文”、“昭其物”、“昭其聲”、“昭其明”,來闡明君主如何體現(xiàn)和落實這一根本社會責(zé)任;然后,話鋒一轉(zhuǎn),才落到桓公“納郜鼎”這件“滅德立違”的事情上來。并在指出這一事件必將導(dǎo)致的**后果以后,還用周武王克商后“遷九鼎于雒邑”招來“義士”非議的歷史教訓(xùn),警醒魯桓公必須清醒地認(rèn)識這種“滅德立違”的錯誤舉措的危害性。這篇諫辭如此行文,不僅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具有強烈的`邏輯能力,而且氣勢顯得特別恢弘,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至于諫辭中用了近乎后世才產(chǎn)生的賦的手法,鋪敘大量我們今天頗感陌生的具體事物,那也是行文的需要,因為這些事物都和當(dāng)時的典章**有密切關(guān)系。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任何一種文化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許多或厚或薄的積淀層,而每個積淀層都會或深或淺地打上它的時代烙印。因此,在閱讀和欣賞此文的時候,也必須站在歷史唯物**的立場去審視,用辯證唯物**的認(rèn)識論去分析,去感悟,拋棄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性精華”?梢钥隙ǖ卣f,“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云云,直到今天,其“合理內(nèi)核”還有很好的垂誡作用和警示作用。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8)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翻譯及賞析1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xì)密而滋潤,遠(yuǎn)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yuǎn)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注釋
、懦剩汗Ь吹厮徒o。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铺旖郑壕┏墙值馈櫲缢郑杭(xì)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里形容春雨的細(xì)膩。
(3)最是:正是。處:時。
、冉^勝:遠(yuǎn)遠(yuǎn)勝過;识迹**,這里指長安。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第一句寫初春的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xì)滑潤澤,十分準(zhǔn)確地寫出了它的特點,遣詞用句十分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yuǎn)看似青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rèn)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新意。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xì)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fēng)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此*淡,實則是絕不*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淡是來之不易的。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xì)滑潤澤,準(zhǔn)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yuǎn)看似有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边@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rèn)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心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xì)已經(jīng)令人稱贊,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坍嫾(xì)膩,造句優(yōu)美,構(gòu)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早春二月,在北方,當(dāng)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天連影兒也看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記,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yuǎn)遠(yuǎn)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粗,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dāng)人們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xì),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xì)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yuǎn)遠(yuǎn)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yuǎn)近,空處傳神。
這設(shè)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纖細(xì)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在最后,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rèn)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靶履甓嘉从蟹既A,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yán)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輕淡的綠,是當(dāng)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zhuǎn)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一年之際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xì)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翻譯及賞析2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4卷。這首詩通過細(xì)致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yōu)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欣悅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門,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原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作者: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注釋
、僭绱:指長慶三年早春。參見王元啟《讀韓紀(jì)疑)。
、谔旖:長安宮城承天門南有南北大街,稱承天門街,街東西皆百僚廨署。《中朝故事》:“天街兩畔槐樹,俗號為槐衙!眳⒁(唐兩京城坊考》卷一。
、蹮:全詩校:“一作花!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翻譯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xì)密而滋潤,遠(yuǎn)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yuǎn)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dāng)時韓愈已經(jīng)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藩鎮(zhèn)**,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息了一場**。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diào)為吏部侍郎。在文學(xué)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fù)興儒學(xué)的事業(yè)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dāng)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于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fā)張籍的游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賞析
詩人運用簡樸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詩的風(fēng)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此*淡,實則是絕不*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淡”(《送無本師歸范陽》)。他的“*淡”是來之不易的。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xì)滑潤澤,準(zhǔn)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yuǎn)看似有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這一句是全篇中的絕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長安,冬天未過,春天還未來臨。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來了,最初的春草芽兒就冒出來了,作者遠(yuǎn)遠(yuǎn)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作者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dāng)作者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xì),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xì)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yuǎn)近,空處傳神。
這設(shè)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纖細(xì)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來的第三、四句是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rèn)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心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xì)已經(jīng)令人稱贊,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rèn)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yán)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這首詩刻畫細(xì)膩,造句優(yōu)美,構(gòu)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xì)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xué)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上既不贊成**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guān)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xué)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dǎo)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稁熣f》、《進學(xué)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fēng)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繁體對照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 (菁選2篇)(擴展9)
——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賞析
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賞析1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夕日一作:陽)
「翻譯」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xué)家。
復(fù):又。與(yù):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賞析」
《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寄給謝微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全文結(jié)構(gòu)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雖然*和卻很自然,且立意高遠(yuǎn);接著的“高峰入云,清流見底”至“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不足五十個字,卻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飛禽走獸。靜物和動物,各自躍然在目,不絕于耳;形態(tài)各異,卻渾然一體,鮮活如生。閱讀全文,則朗朗爽口,美文麗句脫口而出,頓時吐氣如蘭!皩嵤怯缰啥肌,這歸納之句又回首返顧,使得全文前后呼應(yīng),上下貫通。就是最后簡短的議論,也是言簡意賅,切中文義。
統(tǒng)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dāng),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沉鱗競躍”,變化突然。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jié)合有序。
《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歷史上最強黑暗的時期,因為各種矛盾非常尖銳,政局極度動蕩,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旨圖從自然美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脫,因而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并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安慰,這類作品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多么積極進步的**觀點,但是卻以其高超的藝術(shù)筆觸,創(chuàng)作了具有相當(dāng)高的美學(xué)價值的文學(xué)**,至今仍然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