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1
1、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2、無我之境,人唯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
3、陌上金丸看落羽,閨中素手試調(diào)醯。
4、自是思量渠不成,人間總被思量誤。
5、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6、幾度燭花開又落,人間須信思量錯。
7、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8、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9、稼軒之詞,多見炫目之色、發(fā)聵之聲,以輔拔峭之言,慷慨之氣。
10、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11、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12、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
13、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
14、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v使盟誓終不復,人間只有相思份。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閱讀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1)
——《人間詞話》的讀后感3篇
《人間詞話》的讀后感1
老實說,讀這本頗見考據(jù)功夫的書,把玩那些精辟的不刊之論,繼而小心寫出下面這些話,要先給自己壯壯膽,聳肩收拾一下自己的淺薄,然后再打開神游八極的冥想……評個五星吧,僅管文字編排上有些疊床架屋的味。
周濟(止庵)《宋四家詞選》里論作詞云:“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diào),求實,實則精力彌滿!泵献佑性唬骸俺鋵嵵^美”。《莊子·知北游》感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而今《人間詞話》獨辟詞品“三境界”說,繼而引詞論詞確為高格,萬象更新一語點破,謂之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一些三腳貓的花架子,還真攬不下來瓷器活兒,更別說桌子底下放風箏了。
雖然佶屈聱牙面目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一切生活部門都有技術(shù),骨子里的東西變化不易,于是評論就應該有分寸,假如意象、主旨、趣味差強人意,就不用去評它。概其詩余盛于兩宋,但并非闕闕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我們雖然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害得文學批評里數(shù)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五+二、白+黑”加班。
據(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因之,有唐詩作榜樣可能是宋人的大幸,也可能是宋人的大不幸。在書中被作者反復提及的白石道人有言,“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有宋一朝,眾人拾柴,不僅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還把疏鑿的河流加深了。
個人以為讀這本書,首先應繃緊上述認識,然而還遠遠不夠,藝術(shù)永遠離不開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把燒紅的電烙鐵,不管你情不情愿,都被當成一塊皺布來整,不論多么曲折,最后總是橫*豎直、熨熨貼貼。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但生活可不欠不該你的,每天都在直播,何況是非功過終在你心,即便眉頭緊鎖、五官扭曲,于事有何補于己有何益?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何評論,都顯繞舌、多余,只有通電,火紅,然后摧枯拉朽,一片清*……
《人間詞話》的讀后感2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這是我對王先生最早最粗淺的認識。后來雖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卻一直未曾拜讀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讀了《人間詞話》這一本著作。
饒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舊沒有想過這本名作竟這樣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僅一句話,最長的也不過一百五十余字。也沒考慮到這樣晦澀難懂,需要時不時的網(wǎng)上查詢檢索。第一遍讀完我竟對大多數(shù)段落依然是毫無頭緒。沒辦法,我只好尋找注釋版來閱讀。
還好,參考著注釋附帶著詩詞原文,再將《人間詞話》細細讀來,我最起碼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點評,點評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讀出一點心得。
寫文章首先應有境界。無論描寫的任何事物,都應該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或是闡發(fā)。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霸~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雖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為這點去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皩毢熼e掛小銀鉤”又怎么比不上“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吶?
文章的關(guān)鍵從來就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積,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可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之后,則用代字更多!捌渌匀徽,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
文章的關(guān)鍵應在與意境,就是作者通過文字究竟是想論述何事,闡述何種觀點,實質(zhì)就是作者構(gòu)建出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雖作艷詞,但終有品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鼻髮W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遠,方能在求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望盡路之盡頭。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痹谇髮W的過程中唯有歷經(jīng)苦辛,努力打拼才會有所成就吧。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蔽ㄓ薪(jīng)過前面的“踏破鐵鞋無覓處”,才會有“得來全不費功夫”偶然驚喜。
雖王先生在此謙遜地說可能詞人們會不同意,但就我的見解,詞人們一定毫無疑義。此三重境界不只在于文章,也不僅限于治學。其實我們對于整個人生意義的追求和對人生過程認知不也是如此嗎?
《人間詞話》的讀后感3
作為漢語言專業(yè)的學生,我對詩詞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說不清道不明,但是確實真真實實存在的。在我看來《人間詞話》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王國維先生的讀書筆記。
在書中,王國維先生不僅僅是在品詩,更多的是在品人生,書中始終貫穿著先生認為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但是,我今天會從王國維先生對詩詞的見解和我對詩詞的感悟入手,重點便是王國維先生所說的詩詞的憂劣評判標準“隔“與“不隔”,來與大家一起領略不一樣的品析詩詞角度和想法。
王國維先生用“隔“與”不隔“來評價詩歌,起初我認為所謂的“隔“就是詩詞晦澀難懂,后來越讀越覺得哪里不對,再后來細細品味,王國維先生認為,歐陽修《少年游》中詠春草上半闕“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敝錇椤安桓簟;而下半闕“謝家池塘,江淹浦畔”之句則“隔”。這兩句皆為抒情詩歌的組成部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情感的流露的程度或者方式不一樣,,歐陽修《少年游》詠春草上半闕的情感,讀者一讀便知其表達的內(nèi)容是訴說一種離別之殤和懷念之苦。
但是下半闕所表達的情感是什么呢?我苦苦而不得知,最后我在網(wǎng)上查了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發(fā)現(xiàn)這首詞的下半闕用了兩個典故:據(jù)《南史·惠連傳》中記載,謝靈運非常欣賞族弟謝惠連的詩才,曾經(jīng)在永嘉西堂苦思佳句而不得,于夢中夢見惠連才寫出了“池塘生春草”之句。而“江淹浦”則源自于南朝文學家江淹的故事。江淹《別賦》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傍之如何!”之句,其中“南浦”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爸x家池上”表達的是相思之情,而“江淹浦畔”則表達的是離別之情。因而,這兩句的下一句是“吟魄與離魂”。“吟魄”指的就是“謝家池上”詞人的詩情,而“離魂”則指“江淹浦畔”的離情。
由此,我發(fā)現(xiàn)了,歐陽修《少年游》的下半闕,王國維先生認為“隔”的原因的用典,那么是不是只要用典之后,詩詞就會“隔”呢?
當時腦海中蹦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當然不是,但是為什么呢?我卻冥思苦想而不得知,一次偶然的瞬間,我與室友們討論這個話題時,談到了中學時的一篇詩詞《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首詞是我中學時代很喜歡的一首詩,一方面是因為我喜歡李商隱的詩詞,另一方面是因為這首詩理解起來不難,雖然一些具體的語句,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鵑“你不能太清楚地明白它地具體意思,但是絲毫不影響你對整首詩地情感地一個理解,中學時代的我一開始讀時便能夠大致的理解它所想表達的大概的情感,但是我也能感覺到其中運用了典故,現(xiàn)在回過頭來,在讀了王國文先生的《人間詞話》之后再來細細品味這首詩。
其實在這首詩中,作者真的運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莊周夢蝶、杜鵑泣血、鮫人泣淚、藍田之玉,甚至題目都是一個典故,但是為什么讓讀者讀起來沒有那種王國維先生所謂的“隔霧看花”之感呢?我們細下來品讀這首詩會發(fā)現(xiàn),李商隱將對典故的運用融入到情與意的交融之中,讓意對情起到了一個補充的作用,不僅沒有使情感的表達與意象的生成相互隔離,反而使得二者交相互融,使情與意的表達達到了渾然一體的境界。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其實是否運用典故與詩歌的”隔“與”不隔“之間沒有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
因此,總起來說,詩歌“隔”與“不隔”,并不在于用典與不用典,而在于是否能夠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讓詩歌意象的出現(xiàn)不影響詩歌情感的表達,能夠讓讀者準確、明了的知道詩人、詞人所向表達的情感。這幾個星期粗略地讀完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我才意識到,我小學、中學所學的詩歌真的就是死記硬背,用來沒有細下來分析過詩歌的意象與情感和表達方式,表達手法之間的關(guān)系,我想在今后的詩歌學習過程中我會更加地注意這一方面的認識。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上半闋與下半闕最大的一個區(qū)別就是下半闕用了兩個典故,這兩個典故的本來用意是婉轉(zhuǎn)的抒發(fā)作者的情感,讓詞人傳遞的思念與離別之情加深,但正因為作者使用了兩個典故,讓本應該深刻明了的思念與離別之情變得模糊,成了一種閱讀障礙,倘若讀者不知道這兩個典故的出處和表達的情感的話,那么讀完下半闕詩詞之后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么樣的意思,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因此王國維先生用“隔霧看花”來描述,或者說是區(qū)分詩詞的優(yōu)劣。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2)
——讀人間詞話有感
讀人間詞話有感1
近期全國掀起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為了保持道法教師的"專業(yè)性"、"思想性",我暗下決心要惡補充電。正在苦惱從何處入手時,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進入了我的視野——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僅有69頁,卻字字珠璣,警句迭出,言簡意深,在我面前展現(xiàn)了一位國學大師嚴謹務實的治學態(tài)度、貫通中西的文學積淀、成己達人的儒家君子風采。這樣一部鴻篇巨制,如此純粹的一位學者,奈何才疏學淺,竭盡所能也只能略知皮毛而已,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對于靜安先生**的一些淺薄之見。
世人評點靜安先生時,往往會談到他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探討他的**。靜安先生一生講究"境界"二字,但是他并沒有獲得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他在自盡之前曾留下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人們對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他的不幸當然不囿于他憂郁悲觀的性格,關(guān)鍵是他處于那樣一個身不由己的時代,他親眼看著滋養(yǎng)他生長、他賴以生存的*文化日漸消逝,力不足以副人生之志,而陷于絕望之域,只能通過極端逃避的方式來追求精神上的解脫與**。
靜安先生的好朋友兼同事——陳寅恪先生認為他是死于自己對*文化的信仰,這對一些人是不能理解的,但對于一個有信仰的人則是十分合理的表現(xiàn)。換作以前的我是無法理解的,好好地活著不好嗎?但近期似乎有些明白了。
在當下主流價值觀的框架下,**是對自己、他人、社會的不負責任,與道義相悖,與法不和。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更多地從對他人的道德角度,如孝敬友善,去挽救那些想放棄生命的人,并非引導他們珍惜審視自己的生命。但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說過,"**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叔本華也說過"哲學的起點是**",這兩位大哲學家并不是提倡人們?nèi)ゲ萋实亟Y(jié)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引導人們回到自身的生命體驗,去思考什么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人有限的一生該如何度過?我們很多人都以為,長生不死是最好的,但如果人類的生命真有十億年,我們也就不用去思考18歲之前應該要做哪些事?28歲之前要去哪些地方游歷?30歲前***結(jié)婚生子?但正是因為我們深知**的不可抗性,因而我們才會"向死而生",突破自身和時間的局限,以期當**來臨時能不虛此生。
梁文道先生曾講過,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人生無非是:讀書→工作→結(jié)婚→生子→孩子讀書→…→終老,人活到最后總是要死,那活著還為了什么?如果你不**,如果你覺得做人還得做下去,你明知道最后是徒然的話,那就要為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了,要為自己創(chuàng)造屬于你自己的人生故事。一個到閉上眼睛那一刻可以回答自己這輩子是什么樣的.人,這個時候就能回答自己了,這種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
面對**,可能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自己的生命與一些更宏大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一個數(shù)學定理、一件藝術(shù)作品、一項終生事業(yè)或一種恒久的信仰,諸如靜安先生為學術(shù)信仰而活,身邊的大笨為**進步而生;康德靠頭頂?shù)男强张c心中的道德律流芳千古,馬爾克斯通過《百年孤獨》遺世**。
庸人一個的我暫時無法擁有上述純粹的信仰,或許在尋找自我價值所在的同時,可以嘗試另一種面對**的方法:生活在當下的每個瞬間,不煩擾過去,不擔憂將來。當然,這也不是享樂**,而是活在當下,讓每一個時間點的自己都可以比前一個時間點進步一點,多體驗一些,變得跟原來的自己不一樣。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3)
——讀《人間詞話》有感
讀《人間詞話》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人間詞話》有感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人間詞話》有感 1
最早接觸到王國維先生是因為他的那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弊鳛橥砬宕笕,王國維成長于書香門第,同時又受資產(chǎn)階級新潮思想影響,他將**美學思想和*古典美學、哲學相融合,自辟戶牖,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與體系。而他于詩詞方面造詣頗深,最大的成就便是《人間詞話》,今之眾人也對之推崇備至。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乃是一本文藝批評,薄薄一冊,可見其中之睿智閃光如閣樓里高高懸著的幽微的光芒,等待后生探尋。其中詩詞信手拈來,成竹于胸,可見王國維先生底蘊之深厚,積淀之驚人。
提到《人間詞話》,大多數(shù)人都會想到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王國維先生喜用象征,截取前人的詩詞重新編排,提煉出別樣的意義,把表達的愛情的詞句來象征學習,貼切地表達出自己對于做學問,成就事業(yè)的需要經(jīng)歷的三重境界的獨到見解,無數(shù)仁人志士奉為圭臬,人生箴言。而《人間詞話》一書中,開篇王先生便提出“詞以境界為最上”,他認為“有境界者自成高格”,更加推崇“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境。他曾說過:“惜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于第一統(tǒng)作者!毖酝庵叮彝庵,點到為止,含蓄蘊藉,留下無限遐想空間,這與劉墉《螢窗小語》中:“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辭婉約,古樸殘破,含蓄蘊藉,這便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不謀而合,仿佛時光里的兩位智者,穿越歷史長河,隔空擊掌,相視會心一笑。
書中充滿了王國維對詩詞的哲思,“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可謂作文藝批評之大成之境,如他贊李白“太白純以氣象勝!黠L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guān)千古登臨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鼻嗌徚攘葦(shù)字,便勾勒出豪壯之境,盛唐氣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千古以來無一闕登臨詞可與之匹敵。而后世佳作,氣象略缺矣。而此處之氣象,不正是王國維先生所言之“境界”?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太白之詩獨領風騷,千古卓絕。
若說評論,《人間詞話》當以詞評為最,王國維似乎對馮正中,李后主極為欣賞,稱“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只因李煜人生的大起大落,使他的心性轉(zhuǎn)變了許多,更加深刻地體味到了人生冷暖,人生境界發(fā)生了極大轉(zhuǎn)變,從而詞風也由娛樂轉(zhuǎn)變?yōu)榱耸銘。由此可見,王國維對于“境界”二字十分看重,“境界”也成了他評判詩詞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而境界之分,書中提到了“有我之境”和“與我之境”兩個重要概念。中學時期我們學習詩詞并鑒賞詩詞,多研究景與情的關(guān)系,不少同學對于景情關(guān)系頗有為難,難以區(qū)分。這便是王先生所提出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了!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飽含了詩人的落寞與心酸,正如王國維所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是帶有主觀情感色彩的,同時這也是很多詞作的一大特點;“無我之境”,書中舉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通篇寫景寫物,不帶情感色彩,但境界全出,含蓄蘊藉,那份悠然心境于紙上飄出,人于句中卻又置身句外之感,達到“物我合一”之境。
王國維在書中的評析可謂字字珠璣,雖強調(diào)“境界”,可煉字,典故,無一不精。如“‘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蓖瑫r,有褒便有貶,書中寫到“馮夢華謂:‘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嘀^:此唯淮海足以當之。小山矜貴有余,但可方駕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王老覺得晏幾道“意境稍顯狹小而不夠開闊,抒情略顯矜持而不夠揮灑”,才情高于張先,賀鑄,卻不足以與秦觀抗衡。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傾向,千人千口,小山詞反映生活面雖然窄,但藝術(shù)境界頗高,只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這里王先生對古人把秦觀與晏幾道并稱頗有意見,便能看出王國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審美,不盲目隨古的大家之風了。
王國維欣賞不過于注重格律,不過度雕琢的自然美感,不欣賞那種形式上有著過重的雕琢堆砌的痕跡,即便是姜夔的《疏影》《暗香》,他也說“格調(diào)雖高,然無一語道著”,而卻認為詠物之詞,乃蘇軾的《水龍吟》渾然天成,藝術(shù)造詣最高。從此可見,可見王國維雖推崇“境界”,卻更欣賞以淺白的詞語揮灑自如,撼動人心。
雖然《人間詞話》成就斐然,可其中一些觀點確實略為偏頗,***一些詩句和詩人甚至錯亂,只因王國維先生也非圣人,而各人價值觀念不同,也造就了他有些偏見,王國維是一位傳統(tǒng)保守,思想守舊之人,而柳永是一位風流浪子,于王國維眼中,自是難登大雅之堂,上不得臺面,這也難怪王國維對柳永的評價不太公正。而雖有小瑕難掩大瑜,不得不說《人間詞話》是一本優(yōu)秀的著作,書中王國維先生不僅點評詩詞優(yōu)劣,也提出許多精煉的詩詞概念,正如俞*伯先生所作的序中言:“明珠翠羽,俯拾皆是,莫非瑰寶!笨梢娡鯂S于詩詞鑒賞方面的極高造詣。他注重“弦外之響”,因而書里暗藏的,自然是“龐然巨帙”,尤其耐人尋味,后生讀者當細細領略王國維的睿智哲思。
讀《人間詞話》有感 2
清晨如梅花鹿一般,踏在我的額頭,人間的早晨是這樣的美好。
人間的詞話亦是如此,詩詞有獨到之境。我讀《人間詞話》初入佳境,便覺豁然開朗,詞中走來一位瀟灑飄逸的隱士,寫詩作畫,仙風道骨,一雙手生的通體圓潤,似要窮盡丹青之妙,一縷清輝,便生出一篇悠長的畫卷。
王國維先生曾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三境之我看,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景,展現(xiàn)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人雖“憔悴”,心卻“不悔”;我在人群中尋找它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它,頗有醍醐灌頂,返璞歸真之感。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居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詩詞之境亦是人生之境,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中,又須入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一本書竟將境界的本質(zhì)打破。
人生之詞話,須生意境,魂向星光。
讀《人間詞話》有感 3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我們來自天南地北,有幸相聚在一個“陋室”,秉性相合,德才相配,偶有慶幸。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奈何愁已入肺腑,滿白頭。我們愁何呢?自然是愁那學習、吃食、住行,也愁那品德、詩書、才華。故,品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聊表我四人薄志。
王國維先生道,寫詞重在寫境,“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寒波澹澹其起,白鳥悠悠下”。古之大家的意境并非我等能夠盡會其意的,但多多少少總是有些心得體會的,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便是我高興時,看花也是高興的;我不高興時,看誰都是憂愁的。現(xiàn)下的生活無憂無慮,我們也生不出那么的多愁善感來,只能嘆一句“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古人寫詞,多是與他此間造化有關(guān)。年輕時,是豪言壯志“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待到中年時,壯志未酬,心有不甘“戌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再到晚年時,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了。相比我們,從幼年時的懵懂無知,到高中時的刻苦學習,再到大學時驟然松了一口氣,殊不知,大學才是我們?nèi)松拈_始。我們比古人要幸運許多,我們衣食無憂,有強大的祖國庇佑,有偉大的**保護,沒有戰(zhàn)爭,不會**,且人人都可以入學讀書,“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在現(xiàn)代社會體現(xiàn)的可是淋漓盡致。我們應當學會感恩,學會回報,如今不用“壯志未酬”,社會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臺,讓我們?nèi)ケM情地展示自己,綻放自己,成全自己。
我們讀詩,背詞,身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我泱泱華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自有我輩受用的地方,源源不絕、取之無盡,是當代的瑰寶。
我們寢室便像一個小家庭一般,各有分工,各司其職,有人受累時會遞上一句關(guān)心,有人流淚時會默默陪伴安慰,我們團結(jié)一心,終究沒有什么可以打敗我們的!度碎g詞話》始終只是先輩們活過的樣子,我們,要活的與他們不一樣,或喜或悲,要帶上點年輕人的色彩,笑過鬧過,大不了從頭再來。我想,這并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心懷感恩,卻不忘初心,無論路上風雨多大,總會有一處干凈的亭子供我們歇腳,待雨晴時,回頭看看來時的路,腳印清晰,遠處天空隱隱可見七彩斑斕的彩虹。
女孩,要像樹一樣成長。我們不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受不了深閨大院的軟玉溫香,在風雨中漂泊才是我們的精彩,待到枝繁葉茂時,也有人來我們樹下乘涼。
讀《人間詞話》有感 4
讀書之意義有二,其一者悟前人之思想。文以載道。又曰:文如其人。屈子高潔,故其辭亦高潔;太白疏狂,故其詩亦仙逸。太史公能傳千秋,陶潛能閑萬世。因其境界者也。
思想各有異。**數(shù)千年之思想,于文學與水墨畫中可見一斑。何謂?追求境界者也。水墨畫,寥寥數(shù)筆,形離而境界全出。古文亦如此!奥湎寂c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寥寥數(shù)字,景象全出,境界神矣。**文學類之于工筆、油畫,追求形似。現(xiàn)代之蕭紅《火燒云》,此形彼狀,描繪甚豐,而讀者據(jù)其想象。所想所得仍是蕭之所描所繪,即有超出,模仿而已。思品示童以一米線等現(xiàn)象,亦似工筆畫,以此為戒,然其所識則為各現(xiàn)象,如后新狀現(xiàn),何以類?況所記亦有所忘,行之遠忘之疏矣。莫若**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之水墨畫。何以為禮?類之生矣。以此為綱,行之愈遠,行之愈深,必無所越。
另有一支,即**動漫,二者兼而有之。
讀書既多,素養(yǎng)漸成,益近于境界者也。所謂知書達理者也。以書踐生活,則現(xiàn)實之一草一木皆著理想之色彩。如能以此觀世界,如此待萬物,則積蓄豐,雖一草一木皆文章。如不能以此觀世界,則積蓄窮乏,縱乾坤倒轉(zhuǎn)亦只知尖呼耳。
積蓄既豐,則流沛且長矣。藝之生也。所讀之書必左右其藝。常觀油畫則思描思繪;常觀水墨畫則思水墨傳神;常觀**動漫,則思光影波動。
如今之讀書偏此道矣。一切皆為應試得分。而表露亦如此。八股滅而再生。立一主題,后則杜撰以證之。如表達“母愛”,常以雨中送傘,病中送診為證。文壇之以表達技巧杜撰故事以感動、啟迪之類靡漫。論文亦如此。要求于各行各處,然所積窮乏,故“天下文章一大抄”。吾甚厭之。然亦未能脫身于外。悲哉。
如我輩能褪偽俗,行本性于自然,直擊境界,理想之于現(xiàn)實者也。
讀《人間詞話》有感 5
跟隨筆者的步伐,一起探索王國維式的境界。
王國維《人間詞話》可謂明清第一論。常人言其自大,眼高以視百家,余謂之其才情也!胺俏釙蕴煜,驚才而已。非吾睨九州,蓋世而已!惫谭瞧淙俗源螅似渚掣邘p。
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一言余獨鐘愛:“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贝司湟怀霰憧芍洳胖叽螅持钸h。
何謂“境界”?真情、真景。境有真境,此謂之寫境。有假境,此謂之造景,“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此二派朦朧難明,因大詞人、大詩人所造之境,必為其所曾識,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其情必匿其中,故鄰于理想。若深入其究,可發(fā)至浪漫、現(xiàn)實之境,便可明其神姿。如太白、子美類。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贝司晨芍^之,景也!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非物有情而人難情,乃有我之境也!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非我無情,而乃臨摹其景,為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余以為有我者,詞亢情高,起落開伏,乃情之所為。故能讀者垂淚,聞者心郁,動其情思,撩其心弦,攝其神魄。若李重光“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易安“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梅圣俞“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無我者,詞清神秀,調(diào)高樂雅,字句間山水湍迤,月明人和,魚嘻鳥樂,境之自然,情之俊麗。故觀者如觀臨其境,讀者若聽聆其景,非“真純”二字不能蓋也。若李太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夏竦“三千珠翠擁宸游,水殿按涼州”、馮正中“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韋蘇州“流螢度高閣”。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為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境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寫真情者在乎字切,繪真景者在乎神合。即真情者思慮其字之準,能吐其境、訴其情耶?真景者推敲其詞之切,能繪其麗;描其秀;傳其神乎?
無真情寫真情者無,無真景寫真景者無。故真情乃沉郁于心,積于胸,而發(fā)于喉,方執(zhí)于筆,志于紙。真景見于眼,思于心,形于辭,而得神秀,繪其真,顯其純。
凌空造情、造景者,余未見也。太白,屯田亦不可為也。因其所造之情、景,必為其所歷或取自自然,則必合乎自然,順乎自然之道,而非衍生太虛,無中生有。
境界明隱,優(yōu)劣在乎字!凹t杏枝頭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淡煙流水畫屏幽”、“柳外秋千出畫墻”、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其高低顯明!皩ひ捯捓淅淝迩迤嗥鄳K慘戚戚”八字則蓋領全詞,境界獨絕,非常人能道。
蓋《人間詞話》全冊,可言王國維其論詞可歸而四字;“境界”、“境字”。有境界則格調(diào)自有、名句自顯。然境界托之境字,故“境字”一出全境霞飛華升,全情盡染。
余言王國維才高絕巔,乃于其人生三境:“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龋仡^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此句一出,才蓋晚清當足以。此三詞風格不一,境界高妙,且所寫所言異然不同。蓋能化三詞為己話,則才情可見也。
讀《人間詞話》有感 6
近期全國掀起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為了保持道法教師的"專業(yè)性"、"思想性",我暗下決心要惡補充電。正在苦惱從何處入手時,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進入了我的視野——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僅有69頁,卻字字珠璣,警句迭出,言簡意深,在我面前展現(xiàn)了一位國學大師嚴謹務實的治學態(tài)度、貫通中西的文學積淀、成己達人的儒家君子風采。這樣一部鴻篇巨制,如此純粹的一位學者,奈何才疏學淺,竭盡所能也只能略知皮毛而已,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對于靜安先生**的一些淺薄之見。
世人評點靜安先生時,往往會談到他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探討他的**。靜安先生一生講究"境界"二字,但是他并沒有獲得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他在自盡之前曾留下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人們對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他的不幸當然不囿于他憂郁悲觀的性格,關(guān)鍵是他處于那樣一個身不由己的'時代,他親眼看著滋養(yǎng)他生長、他賴以生存的*文化日漸消逝,力不足以副人生之志,而陷于絕望之域,只能通過極端逃避的方式來追求精神上的解脫與**。
靜安先生的好朋友兼同事——陳寅恪先生認為他是死于自己對*文化的信仰,這對一些人是不能理解的,但對于一個有信仰的人則是十分合理的表現(xiàn)。換作以前的我是無法理解的,好好地活著不好嗎?但近期似乎有些明白了。
在當下主流價值觀的框架下,**是對自己、他人、社會的不負責任,與道義相悖,與法不和。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更多地從對他人的道德角度,如孝敬友善,去挽救那些想放棄生命的人,并非引導他們珍惜審視自己的生命。但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說過,"**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叔本華也說過"哲學的起點是**",這兩位大哲學家并不是提倡人們?nèi)ゲ萋实亟Y(jié)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引導人們回到自身的生命體驗,去思考什么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人有限的一生該如何度過?我們很多人都以為,長生不死是最好的,但如果人類的生命真有十億年,我們也就不用去思考18歲之前應該要做哪些事?28歲之前要去哪些地方游歷?30歲前***結(jié)婚生子?但正是因為我們深知**的不可抗性,因而我們才會"向死而生",突破自身和時間的局限,以期當**來臨時能不虛此生。
梁文道先生曾講過,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人生無非是:讀書→工作→結(jié)婚→生子→孩子讀書→…→終老,人活到最后總是要死,那活著還為了什么?如果你不**,如果你覺得做人還得做下去,你明知道最后是徒然的話,那就要為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了,要為自己創(chuàng)造屬于你自己的人生故事。一個到閉上眼睛那一刻可以回答自己這輩子是什么樣的人,這個時候就能回答自己了,這種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
面對**,可能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自己的生命與一些更宏大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一個數(shù)學定理、一件藝術(shù)作品、一項終生事業(yè)或一種恒久的信仰,諸如靜安先生為學術(shù)信仰而活,身邊的大笨為**進步而生;康德靠頭頂?shù)男强张c心中的道德律流芳千古,馬爾克斯通過《百年孤獨》遺世**。
庸人一個的我暫時無法擁有上述純粹的信仰,或許在尋找自我價值所在的同時,可以嘗試另一種面對**的方法:生活在當下的每個瞬間,不煩擾過去,不擔憂將來。當然,這也不是享樂**,而是活在當下,讓每一個時間點的自己都可以比前一個時間點進步一點,多體驗一些,變得跟原來的自己不一樣。
讀《人間詞話》有感 7
靜默的時光,在你靠著書桌寫字,坐在藤椅看書的時候,飄然遠去。讀著《人間詞話七講》,你總會感受到一種不知名的吸引力,讓你繼續(xù)讀下去,輕松而不**。字里行間的共鳴,使人不禁覺得葉嘉瑩先生與王國維大師是一對穿越了千年時空促膝而談過的知己,意氣相投。讀一本好書亦是如此,仿佛在與作者進行一場千年間對話,深刻久遠……
說到《人間詞話七講》,不得不提《人間詞話》。想必大家對《人間詞話》印象最深的,是這段著名的詞話"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病!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這三境,已成為文學絕話。那么大家對詞話和詞都了解嗎?
所謂詞話,就是談論評說詞的著作。評論詩的叫詩話,而評論詞的就叫詞話。清代劉體仁在《七頌堂詞繹》中說過,詞有與古詩"同義"、"同妙"者。詞與詩有相似處,卻也大異其趣。在上下五千年的華夏璀璨文明中,詩一片燦爛輝煌,詞并不耀眼,但它毫不氣餒。唐詩宋詞元曲,詞上承于詩,下沿于曲,雖晚于詩出現(xiàn)近一千年,卻積極積蓄著力量,并不斷發(fā)展發(fā)光成熟,至宋代終于成為能與詩分庭抗禮的一顆亮星,和詩同為*重要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人間詞話》在詞學界中擁有極高的評價。很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jù)。它是王國維大師在接受西洋美學思想的洗禮之后,用嶄新的獨到的眼光對*舊文學所作的評論。但由于解說方式比較抽象,并不是每個讀者都能看懂這部經(jīng)典著作。因而有《人間詞話七講》的誕生。葉嘉瑩先生用深入淺出的演講,使得我們一下子"靠近"了《人間詞話》——我們知道了詞的由來,了解了詞的字面意思,甚至領悟到了詞的意境。更重要的,文學作品的第一要義就是求真,寫文章一定要有感情,用感情灌注于文字中,真實地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以升華——這也就是書中第一段詞話中的"境界"二字!
有人這么評價葉嘉瑩先生——"專為詩詞所生",她對詩詞懷著飽滿的熱情。目前90多歲的她從60多歲就致力于古詩詞的教育工作。作為《人間詞話》的解讀者,她對這部著作有獨到的"添字注經(jīng)"之法,不僅充分地解讀了書中的詞話,也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她很崇尚王國維大師的寫作。"王國維先生他對于詩歌,對于文學的那種銳敏的感覺,不但超越了眾人,而且是超越了時代"!但她并不是一味地盲從大師的觀點。對于"境界"二字,她提出自己的見解:"詩詞曲賦莫不講求境界,以此指為詞所特有,并不精準",并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討。書中的"創(chuàng)造性背離"是令我最為深刻的。這是葉先生利用中**結(jié)合的思想對詩詞進行賞析的一大技巧。作為讀者,我們可以背離作者的意愿,有自己更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的聯(lián)想,對作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這也是文學的生命力所在,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用不同的視角碰撞融合,可以開拓出新事物來。
假期在家?匆粋"年輕"卻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節(jié)目——《國**藏》。一眼千年,九大主角(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齊聚一堂,名家評說,27位明星"守護人"用創(chuàng)新演繹寶物背后的前世今生。"瓷器問不倒"的年輕志愿講解員張甡懷著滿滿的敬畏和激情服務了故宮博物院整整五年。更有"故宮世家"梁家連續(xù)五代人守護著一件又一件文物,七年只做一件事……這是一個能夠讓身體的每個細胞為之跳躍不止的節(jié)目,一個讓華夏兒女熱血沸騰的節(jié)目!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國寶守護人,傳承就在我們的熱血之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無論是古典詩詞,還是國**藏,抑或是其他蘊含著千年歷史氣息的寶物,它們都有著共同的名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欣賞著這些富含文化底蘊的國學經(jīng)典,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在與這些"活的傳承"對話,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傳承方式,作為華夏兒女,我們都有著那一份責任。用創(chuàng)新的適度的方式和新奇的角度去吸引大眾眼光,弘揚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為重要!更能夠令人嘆絕!有一口氣,點一盞燈。相信,在我們的舉燈照耀下,在我們的用心傳播下,**民族的根,定是生生不息!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4)
——《人間詞話》讀后感10篇
《人間詞話》讀后感1
中學時聽到過做學問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是“昨夜西風調(diào)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境界說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后來才知道出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不同于當時有影響的詞話,它提出了"境界"說。"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統(tǒng)領其他論點,又是全書的脈絡,溝通全部主張。
王國維不僅把"境界"說視為創(chuàng)作原則,也把"境界"說當作批評標準,論斷詩詞的演變,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yōu)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fā)。因此,"境界"說既是王國維文藝批評的出發(fā)點,又是其文藝思想的總歸宿。清朝詞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詞致力糾正明詞末流迂緩*曼的毛病,崇尚清靈,學習南宋姜夔,張炎的詞,不愿迫近北宋詞人,不師秦觀,黃庭堅,只學張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纖巧。于是常州派詞起而糾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閎約,沉著醇厚,以立意為本,發(fā)揮意內(nèi)言外之旨,主張應有寄托,推崇周邦彥而輕薄姜夔,張炎。
這的確使詞論前進了一大步。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籬,克服兩者之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浙派詞主清空柔婉,結(jié)果導致浮薄纖巧,不真切,王國維的境界說提倡不隔,以糾正浙派詞的流弊。他強調(diào)寫真景物,真感情,要寫得真切不隔。這確實擊中了浙派詞的要害。對于常州派,他反對所有詞都必須有寄托的說法,認為并不是有寄托的詞才是好詞。
王國維是*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學和文學思想家。他第一個試圖把**美學,文學理論融于*傳統(tǒng)美學和文學理論中,構(gòu)成新的美學和文學理論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既集*古典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大成,又開*現(xiàn)代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先河。在*美學和文學思想史上,他是從古代向現(xiàn)代過渡的橋梁,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的作用。
《人間詞話》讀后感2
在人間擷取一片詞香
——讀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感
*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代詩詞是*經(jīng)典文化的**之一。捧一卷《人間詞話》,與王國維一同發(fā)現(xiàn)*古典美學上的星座與宇宙秩序,洗滌心靈陶冶情操,重拾初心,煥發(fā)活力而整裝出發(fā)。
《人間詞話》一卷讀畢,再回顧,便明白為什么周公度要用“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一句情詩來概括詞之美學境界的王國維了。整卷的語言精簡而不失華麗,遣詞造句別具匠心,體現(xiàn)了王國維先生獨特的欣賞風格以及深厚的美學功底。《人間詞話》名副其實,是王國維先生在人間提煉的一片清香,散播各方。香遠益清,在于那引人入勝的語言,更在于革故鼎新的思想。
王國維先生跳出了以風格界定詞的美學鑒賞,便陷入了狹隘之見的思維慣勢,在本書第二十六則里從更高層面,概括詞的美學。即為“古今之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钡谝痪辰鐬椤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忘盡天涯路”第二境界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最后的亦是最重要的第三境界則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本辰,是《人間詞話》中最最核心的思想。王國維所說的“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名句”恰好體現(xiàn)了這一核心。一二境界努力追求,第三境界醍醐灌頂?shù)玫筋I悟。
掌握事物本質(zhì),才能更好地領悟它的意義;秉持精益求精,才能深入研究拓展學術(shù)。王國維先生在詞的美學方面的卓異,源于他學問的周到和認真以及不懈的探索,車馬前驅(qū),萬人隨后。通方知類,蔚為大觀!**之精神,**之思想”少不了對事物精益求精的鉆研“月下僧敲”的賈島;“春風江雨”的王安石······煉字鍛句,苦思冥想,終鑄成一詩。
于詞如此,何而為人!不斷變更的世界中,屹立不倒的.是夢想和初心。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又怎能少得了精益求精,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對目標鍥而不舍的追求?又怎能少得了對事物靜心觀察的過程?
王國維先生是*傳統(tǒng)文化的殉道者之一,他縱身一躍,將最后的生命寄托于了昆明湖畔的一汪春水!爸琳\即是趨真,至真即是至善。而“美”則在“真”與“善”之間。抓住“真”與“善”向王國維先生學習。時間流逝,沖洗歷史長河,春花秋月何時了,萬物更替,不變的是《人間詞話》,它將永久的存在于*文化之中,不會歷久彌新,將永駐人心。
愿每個人都能讀一卷《人間詞話》,感“境界”之奇,會詞中妙意;守一份初心,嗅人間芬芳。
《人間詞話》讀后感3
讀第一版的時候,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只是王國維的一段段評論,正文下面一條條*息、注釋里一首首詞作、一位位詞作家和詞評論家——完全凌亂的文字,“花非花、霧非霧”,所謂此話,在水一方,只能遙望。再讀幾遍就會發(fā)現(xiàn),此書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辭脫口而出而無嬌柔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氣質(zhì)神韻不如言境界”。例如王偉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國維謂之“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壯語”。
王國維還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寫實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之分!坝性炀,有寫境,次理想與現(xiàn)實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于現(xiàn)實之故也!本拖耨T延巳的《醉花間》詞“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夠感動別人的永遠是對真實的升華,而不是純粹的虛構(gòu)與寫實,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這,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王國維所謂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即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第二種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為徑、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與忍耐。第三種則是功夫到家參透真諦的喜悅與釋然。王國維這段話鞭辟入里,假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嘆服王氏的'才情與睿智吧。
只是,這三種境界又有幾人能夠通通嘗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樓,就已經(jīng)先嘆息駐足了,更何消說為伊憔悴、驀然回首呢?
學術(shù)知識如是,人生目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了尋找、追求人生目標,先迷茫、后奮斗,繼而反思,最后達目標,然后接著進行下一次的追尋。人生目標并不唯一,但無論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織著矛盾、執(zhí)著與喜悅。用王老的話:給自己一個定位。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上下求索的階段,或曰“潛龍勿用”。希望有一天,我們會乘千里風破萬里浪。
《人間詞話》讀后感4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
《人間詞話》作于1908~1909年,最初發(fā)表于《國粹學報》。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舊文學所作的評論。
在本作中,王國維提到兩個耐人尋味的概念,一個是“詩人之眼”,另一個便是“赤子之心”。
詩人之眼,是指不帶任何功利性的審美之眼;赤子之心指的是對美的感知之心。
詩人之眼,能觀有我、無我之境,便是所謂“喜怒時有我,作詩時無我“,無我之境”的“無我”,即為王國維《叔本華之哲學教育學說》一文中講的“無欲之我”。
所謂“理想”與“寫實”的提法,也是來源于叔本華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譬如”高館落疏桐”,“高館”“疏桐”均是靜景,以詩人之眼觀之,是無我之境。
能發(fā)現(xiàn)美,能描述美,同樣也是詩人之眼的重要特質(zhì)。
由于詩人的經(jīng)歷不同,所以眼中所觀的,筆下所鋪陳的不同,也造成了繽紛各異的文風。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
溫詞句秀,主要體現(xiàn)在時有佳句,自成一景,譬如“雙鬢隔香紅,玉簪頭上風”不以虛詞劃分句意,故而一句成一景,顯得脈絡深隱。
韋詞骨秀,“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清麗婉轉(zhuǎn),無怪靜安評之“弦上黃鸝語”,情深語秀。
有一雙敏銳的詩人之眼固然是作詩的一方面,然更為可貴的是詞人的赤子之心。王國維曾評李煜,“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詩人,一個好的詩人,必有赤子之心——“天才的童心”。
孩子未必是詩人,詩人卻必是孩子。
同樣,孟子也說過“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不過,王國維的“赤子之心”,并不是脫胎其中。
叔本華認為,“在兒童期,我們的整個生活訴諸知***過訴諸意志”。他們是單純的——“天真與崇高的單純”。
王國維曾引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首部之一的“靈魂如何而變?yōu)轳橊,又由駱駝變(yōu)楠{,由獅而變?yōu)槌嘧印钡摹办`魂三變說。
接著,又引叔本華的”天才赤子’論旁證。
正因優(yōu)秀詩人是以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創(chuàng)作,所以他們必須具備一顆赤子之心。
尼采曾在《蘇魯支語錄》中寫道:“凡一切已經(jīng)寫下的,我只愛其人用血寫的書。用血寫書,然后你將體會到,血便是經(jīng)義。”
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
境中有人的作品,是總能抒發(fā)血淚之情的。
詩詞向來講究“性靈”,沒有詩人之眼與赤子之心的詩人是萬難寫出富有“性靈”,富有“神韻”的作品的。
我們還需記住,一個詩人的創(chuàng)作和批評家的評論與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務必結(jié)合時代與個人進行分析。
《人間詞話》讀后感5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自古以來,千秋數(shù)載,明月,一直是人們心靈的寄托。相思情誼、離愁別緒、貶謫之苦、家國大義,都在朦朧的月光下一一展現(xiàn),至今仍未褪色。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今夜,你為何如此惆悵?你才華橫溢,與文采非凡的.他宛如一對璧人,天造地設,比翼連理!傍P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那是他為你譜的曲。∧阃藛?即使他數(shù)盡世間皆無“億”,就算他欲納茂陵女為妾。但“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這樣的情意卻永遠也不會改變。你與他兩地相隔,只得獨守空窗,來時芳華已變白頭,可在朝堂上,他卻是意氣風發(fā)?v是百思想、千系念,最終卻都化為萬般無奈把郎怨。這一切,只能怪造化誤算,因果錯亂。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高樓送客,自是依依惜別,心情悲戚,卻道酒不盡興。寒江寂寂,惆悵如滾滾江水流不盡;明月高懸,友情似皎皎霽月照人心。為何今夜不能眠?恨你深情厚意;為何今夜不能醉?怨你恩重情濃。友人遠去,你遙望江北遠山,孤寂之情必會油然而生吧!“一片冰心在玉壺”,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渾然一體,于濃淡相間中傾訴著你的愁苦。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你從性靈詠物語,傳神至極。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梧桐;含恨的,究竟是孤鴻還是幽人?靜夜如此寂寞,又何須漏壺提醒辰次?月兒依然殘缺,不見有清滿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寫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詞境,難歇哀憤的心情。雖然你左遷黃州,孤苦難泄,恰逢花甲之年,更是體衰年邁,卻觸發(fā)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這正是你才學、氣度,與大家思想的體現(xiàn)!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金陵的王氣黯然已收,但緩緩流淌的秦淮河,依然承載著六朝金粉和風流韻事,見證著興衰成敗,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我知道,你一定希望你的國家永葆盛世,也一定期盼你的才華賣與皇家。怎料你登不上幽州黃金臺,怎知你尋不著自己的伯樂!那大寶之下,流了多少無辜之士的血,寒了多少能人志士的心?不過是江山的是非角逐,卻引來恩怨的各自報復。而如今,你卻還能聽到**花的歌聲,不得不嘆惋這繁華垂暮,花開花落不會太長久,落紅滿地歸在寂寂中。
容若曾道: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是!若明月有情,必將笑盡天下騷客們。
一輪缺月,引起無數(shù)悲憤仇恨之人的共鳴,而從未改變的,是人們對團圓的期盼和對美好的向往。在月圓之夜,斑駁的月光可以把從前的離恨化成歡笑,可以撫慰這黯淡星光、燈火昏黃。而我只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人間詞話》讀后感6
作為晚晴大儒的王國維在汲取了**美學思想以后,開始改變舊有的觀念,以嶄新的眼光評判*舊文學。他以新穎的見解將中**的文學藝術(shù)思想融為一體,在*的舊文學藝術(shù)門派中開拓出一條新的道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他在晚晴的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在文化領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初讀《人間詞話》,猶如踏入了一個新鮮的領域。雖然自小學開始,我們都已經(jīng)接觸過詩詞歌賦,也具備一定的詩詞賞析能力。但對于王國維先生這種獨到而高深的評析,還真是有點“霧里看花”,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表面上看,它的格式與之前我們所學到的詩詞大同小異,甚至有人誤解《人間詞話》是王國維的詩詞著作。其實不然,他以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概念和術(shù)語,自然地融入新觀點,對*的舊文學進行批評。我認為,他的做法跟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有相似之處,借助封建傳統(tǒng)的外衣,讓世人更好的接觸到**先進的思想。夏承燾認為《人間詞話》“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shù)論讀”王國維對詩詞研究之深,《人間詞話》在詩詞方面涉及面之廣,致使我們難以全面地認知《人間詞話》這本書。但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像摸象的盲人一般,描述自己所能夠認識到的部分。
人生的三大境界大多數(shù)人最初接觸到王國維先生的評詞是從他的那三句精辟的論斷開始的:古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雹诖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氨娎飳にО俣龋仡^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⑤這三種境界是王國維對歷史上無數(shù)的大事業(yè)家、大學問家的深刻反思而做出的高度概括。**史的我們都能夠認識到歷史是存在它的必然關(guān)聯(lián)的。而王國維也發(fā)現(xiàn)了偉人成功的共同邏輯,并且生動形象地用三句詞話來表達。
第一境界,“西風凋碧樹”描述了一夜間,樹上碧綠的樹葉片片凋落。時間在變化,事物在變化,世事也在變化,影響著人的心態(tài)也不斷的變化。但是人的路在何方呢?未來又會是怎樣的呢?從這句詩詞當中,我感受到的是迷茫,“望盡天涯路”,無限的迷惘心底。在這樣的迷失自我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立志”,找到自己的目標。任何事情,無論是學問還是事業(yè),沒有明確的方向,我們都會無從下手,更有可能半途而廢。因此王國維先生所表述的第一境界是“立志”,擺脫自己目前的迷茫。
第二境界,有了堅定的目標,我們能夠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即使痛苦艱難也要“不悔”,甚至甘愿為之“憔悴”。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壓力,你都能夠為了這個目標而抵御下來。其實一旦有了目標和寄托就會奮力拼搏,因為那是自己愿意做的,就如同我們說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那么對你而言,工作就不是勞累而是樂趣。如果你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說明你距離成功已經(jīng)更近一步了。
第三個境界,這句詩詞描述的是一個很欣喜的場面。從第一二境界的艱苦卓絕地“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終于尋得成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有波折,百折不饒,經(jīng)過一番奮斗才會取得成功。當你成功以后,你又會感到意外,因為它一直在我們不經(jīng)意的地方等著。因為當你獲得成功的時候,又會感嘆成功似乎很簡單,似乎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作為文學藝術(shù)在時代承上啟下的過渡,對現(xiàn)代詩歌的寫作也是具有不可忽略的現(xiàn)實意義。現(xiàn)代詩歌適應時代的要求,是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來創(chuàng)作的,形式**,內(nèi)容也是開放的。按照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對詩歌所提出的要求,那在現(xiàn)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面我們就需要注意幾點。
首先是詩歌要有意境。在書中,王國維開篇就提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見境界的重要性。其后又詳細地說明了“境界”,認為境界有“造景”和“寫景”之分,“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等等。王國維認為“境界”是詩歌的核心和靈魂,找出了名篇佳作的主要共通點。他認為那些傳唱不衰的詩歌和名句都是在“有境界”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
二是詩歌要寓情于景,情境交融!度碎g詞話》對“情”和“景”的關(guān)系也有很深入的探討。他說“昔人論詩詞,有語境、情境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詞家多以景寓情”等等。景物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但每一個人對同一景物的感覺都是有區(qū)別的。詩歌都是加**個人情感的,因此王國維也總結(jié)“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币虼嗽姼鑼懢耙裁撾x不了個人感情因素,但要創(chuàng)作出一首好的詩歌不僅需要有感情,還需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人間詞話》讀后感7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又律、絕,律、絕敝而有詞。此古往文學演化,先真樸而趨工巧,王國維先生對于古代詩詞進化有著極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進化的本質(zhì):后人寫作會泥于原有的風格與形式,而不能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于是就開拓了新的領域以自解脫。依我拙見,詩與詞雖詩在前,詞在后,卻難以評價兩者優(yōu)劣,因文體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總各有千秋,未嘗有文體能達到萬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來詞之所以情感更為隨性自然,與它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數(shù)的整齊劃一,因而更為隨性所欲。
文學體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為當一種文體在文學界流行起來,有太多的文學作者去嘗試和使用,這樣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這種文體發(fā)展的越來越繁盛,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堪稱瑰寶的優(yōu)秀作品,但一段時間之后,幾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盡,后人再也無法寫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這種文體會陷入衰落。與此同時一些善于創(chuàng)造的想要有更寬闊展示空間的文人,就創(chuàng)造了新的文體,以發(fā)揮更多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新文體的輝煌時代。以此類推,代代更迭。這種再*常不過的的文學界的更迭現(xiàn)象,王國維卻能看到它的本質(zhì)原因,并且分析得極為到位,這讓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國維一樣我不贊同文學后不如前,我認為無論四言,楚辭,古詩,律絕還是詞,它們的地位都是*等的,它們**了每個時代每種文體中的最高水*。至于為什么會被取代,絕對不是因為文體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為它發(fā)展到了極盛極高的難以超越的完美水*,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徑罷了。所以我認為文體之間是不可以被比較的,他們只是形式不同,時代不同,“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
對于王國維閱世深淺論,大多數(shù)人持反對觀點,認為詩人應該將事實與藝術(shù)主觀能動性相結(jié)合,李后主不經(jīng)過國破家亡之痛何來“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詞?但我個人認為,這其中的閱世并不一定特指參與世俗事務,有人生經(jīng)歷。閱世深者,即知識面廣,所見人生更多元,接觸各行各業(yè)的人物,其作品多反應世態(tài)眾生,生動形象地刻畫人間滄桑。而所謂閱世淺者,應是保持自己與生具來個性,用真性情寫真感受,無所顧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閱世僅是一種創(chuàng)作取材的**,閱世有時固然重要,但更關(guān)鍵的'是閱世后是否對其進行進一步思考以“鐫諸不朽之文字”。歸根結(jié)底,藝術(shù)上沒有絕對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對的。
王國維說“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此句話介紹的是由古而來的文體的轉(zhuǎn)變。王氏在以后為我們解釋文體“自成習套”,豪杰之士為解脫而作他體。
不難想象,文學的發(fā)展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一為新起,二為繁榮,三為衰敗。而此正是由于長期發(fā)展文體再無創(chuàng)新,文人再無樂趣于其中,所以后衰。這也體現(xiàn)了自古以來*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發(fā)展缺乏創(chuàng)新性。
但話不能絕對。以宋代為例,宋詞是這一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的體現(xiàn),但你并不能就此否決宋代在詩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滅的成就。
幸好王國維在最后總結(jié)中提到“就一體論”,表明了單個文體在自生發(fā)展歷程中始盛中衰的現(xiàn)象。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王國維的這兩句話頗具爭議,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話上。
李后主是南唐**之君,如果沒有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的慘痛,怎能使他寫出憂憤深廣的詞來?主觀之詩人,正是要經(jīng)歷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磨難,才能有對人對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閱世愈淺,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無痛**而不能為世人千古傳誦了。
客觀之詩人,更多的是對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閱世,這樣才能豐富材料內(nèi)容。但對他們而言,就不需要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觀之詩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間詞話》讀后感8
在寒假期間閱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雖然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其實是不乏深奧的文學評論書,甚至涉及談人生、談哲學。我跟著飛快地通讀了一遍。
王國維這本書里面最廣為人知的片斷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層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兒的所謂境界是指修養(yǎng)或者造詣。王國維的境界說我讀中學時就知道,但那時似懂非懂,如今重讀此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訴讀者要學會享受孤獨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訴讀者要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第三境是告訴讀者成功往往青睞那些不輕言放棄者,在你困惑不堪時翩然來臨。
《人間詞話》是一本好書,歲月更是一本好書。
《人間詞話》讀后感9
境界乃全書的核心,王國維以開篇第一則就點出它無可替代之性。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隨后他又提出: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薄翱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庇形抑骋!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睙o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我認為有我之境與情景通“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有我之境,則境中有我,將我置身于境之中,將我的感情等主觀因素付之于物、付之于境。因為思念,所以淚眼,因為愁苦,所以連花也不語,內(nèi)心的哀怨連自己都嫌棄自己,所以目之亂紅也離我而去。皆因心中凄凄,所以“孤”“寒”“暮”。無我之境,則是一種客觀,將自身摒去,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景物。不摻雜私情,就像素描,一通都是黑色,無顏色之分別,也無情感之優(yōu)越。只是一種拓本,將風景轉(zhuǎn)化為文字的拓本。
隨后他也解釋道:無我之境,人唯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知。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無我之境,只是對客觀無欲無求的復刻,此之謂靜,是靜美。有我之境,動之靜的動就是指因為詩人情感加于景物的改變。藤是枯藤,樹是老樹,鴉是昏鴉。 當所有的景物加上作者感**彩的前綴時,景物也富有了與作者相同的情感,作者作詩,猶如兩人對語。情感或氣象都超一人之孤獨。
將王國維的境界說推向頂峰的就是他那萬世流傳而亙古不變的人生三境界了。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調(diào)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艘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硕骋!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一境界是指凡事開始,猶如居高臨下,面對世界萬物,都感覺俯首稱臣,那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果敢,那是一種面臨未來風雨之路的.一種豁達,那是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毙貞汛笾镜拈_闊意境。二境界則是實現(xiàn)理想途中的辛酸苦楚。此句雖是寫給愛情,但理想有時也像心愛之人一樣,遙不可及但又不惜拼盡全力。人影消瘦,憔悴不堪,正是在理想之路的坎坷與徘徊,然而兩字“不悔”便堅定自己,頭破血流而勇往直前。三境界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異曲同工。此境妙在“頓悟”。欲成大事者,必先披荊斬棘,百折不撓。第三境界猶如不速之客,讓成功的靈感乍現(xiàn)。此感在迷惘之后,在不經(jīng)意間,空然降至,讓人豁然開朗,絕處逢生。給人以開闔的意境。
對比自己,我怕是連第一個境界都沒嘗遍滋味。在這里,我只是根據(jù)所看之書比對著自己九牛一毛的人生經(jīng)驗來對我未來的見解拋磚引玉。我想,當我垂暮之年,飽嘗人生百態(tài)之后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慨吧。
《人間詞話》讀后感10
1927年6月2日的頤和園靜靜的,魚藻軒前徘徊著一位老人,他帶著深度的眼鏡,但厚厚的鏡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憊,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卻滿眼黑暗,他義無反顧的跳入水中,*靜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學習數(shù)理,后回國任教研究哲學文學,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以病弱之軀做著最高尚的學問,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國維先生離去了,一位國學大師就此隕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綻放著睿智的光芒,在靜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寶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靜安先生首提境界說,以境界之高低論詩之好壞,而何為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為無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詩詞,雖唯情體物,窮極工巧也,可成為出色的詞人,但只是錦衣彩妝的行尸走肉罷了,讀來全無神韻,猶有隔靴搔癢,霧里看花之恨。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靜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說,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為作者服務,故能以奴仆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
對于古人的詩詞創(chuàng)作,靜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說","天才者,或數(shù)十年而一出,或數(shù)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chǎn)真正之大學問",只有最高深的學問與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潛,蘇軾無不如此。文人不僅該學富五車,出口成章,更需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靜安先生以過人的氣魄,客觀的態(tài)度評價了古人的詩詞,以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讀來全無傳統(tǒng)文人的偏執(zhí)迂腐,更呈現(xiàn)了古典文學獨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華美詞藻而無內(nèi)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華。對后來人的創(chuàng)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合**頁,只能默念,斯人可貴。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5)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10篇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1
《人間詞話》宛若月下紛揚的落花,華美絕倫卻又悲喜交集。——衛(wèi)琪
《人間詞話》是一部被人們奉為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讀《人間詞話》就讓我沉浸于那精簡卻又華美的語句中,王國維不僅將其深厚的美學功底盡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獨運。
《人間詞話》以小段形式呈現(xiàn),甚至是只言片語,但其間不斷流露出作者犀利見解的睿智。那些詩文的巨匠所創(chuàng)造的`千古絕句與王國維的深刻見解穿過歷史合二為一。那宛若天成時而震撼人心的詩句加之王國維的唯美語句使《人間詞話》散發(fā)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靜了那些在喧囂塵世中躁動的心靈。讓那些被光明與黑暗折磨的筋疲力盡的人們找到了一處歇腳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間詞話》就必須了解作者王國維。王國維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卻又令人無奈的學士。又是我覺得他和我是如此的親近,有時又是如此的疏遠。王國維作為一個*古典文化結(jié)束的強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爐火純青的。
衛(wèi)琪有言王國維是“一個只認死理腦筋不轉(zhuǎn)彎”的人。他執(zhí)著,他才能有資格成為研究國學和史學的大師,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的一生剛好經(jīng)歷了清**的覆滅。他是個恪守傳統(tǒng),拒絕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也幻想著清**能夠**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滅。我想王國維如果當年未聽取羅振玉的勸告而未盡棄前學去研究新學。王國維也許就會成為一個承載文明啟新時代的大師了。1924年廢帝**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國維認為這是奇恥大辱,想**被家人嚴密**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進軍華北,北洋**即將崩潰,王國維最后的希望破滅!敖(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
《人間詞話》傾注著王國維的心血,才情高絕。其中對讀者影響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過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其實我對這三段話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雖稱不上大事業(yè)大學問,但也足以以小見大。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種境界說的是入門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從何開始。曾記高一虛度光陰之后,各科成績盡是讓人心碎的,高二時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個好成績,然而面對千瘡百孔的學業(yè)卻不知從何補起。彷徨、痛苦與渴求正如此。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不執(zhí)著無以成,王國維正是憑借著這份執(zhí)著與隱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獨一無二的大師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奮斗的時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勁才使我能夠在期末取得好成績。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是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往昔追尋之中的種種艱辛苦楚,在頓悟瞬間得到了完美補償。這種釋懷的感覺尖子生們必然感受到,正如題海戰(zhàn)術(shù)之后,突然靈機一動,看透各種題目中的真諦,然后觸類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間詞話》中的真諦如是。
王國維帶著*最后一個傳統(tǒng)士大夫蒼老而悲涼的背影,在一汪碧藍如玉的湖水中,漸漸地沉沒,消失,永不再現(xiàn)。而我們只需守住對《人間詞話》的青睞,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靜靜的感受那一份無聲的悲喜。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2
《人間詞話》宛若月下紛揚的落花,華美絕倫卻又悲喜交集!l(wèi)琪
《人間詞話》是一部被人們奉為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讀《人間詞話》就讓我沉浸于那精簡卻又華美的語句中,王國維不僅將其深厚的美學功底盡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獨運。
《人間詞話》以小段形式呈現(xiàn),甚至是只言片語,但其間不斷流露出作者犀利見解的睿智。那些詩文的巨匠所創(chuàng)造的千古絕句與王國維的深刻見解穿過歷史合二為一。那宛若天成時而震撼人心的詩句加之王國維的唯美語句使《人間詞話》散發(fā)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靜了那些在喧囂塵世中躁動的心靈。讓那些被光明與黑暗折磨的筋疲力盡的人們找到了一處歇腳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間詞話》就必須了解作者王國維。王國維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卻又令人無奈的學士。又是我覺得他和我是如此的親近,有時又是如此的疏遠。王國維作為一個*古典文化結(jié)束的強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爐火純青的。
衛(wèi)琪有言王國維是“一個只認死理腦筋不轉(zhuǎn)彎”的人。他執(zhí)著,他才能有資格成為研究國學和史學的大師,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的一生剛好經(jīng)歷了清**的覆滅。他是個恪守傳統(tǒng),拒絕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也幻想著清**能夠**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滅。我想王國維如果當年未聽取羅振玉的勸告而未盡棄前學去研究新學。王國維也許就會成為一個承載文明啟新時代的大師了。1924年廢帝**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國維認為這是奇恥大辱,想**被家人嚴密**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進軍華北,北洋**即將崩潰,王國維最后的希望破滅!敖(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
《人間詞話》傾注著王國維的心血,才情高絕。其中對讀者影響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過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其實我對這三段話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雖稱不上大事業(yè)大學問,但也足以以小見大。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種境界說的是入門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從何開始。曾記高一虛度光陰之后,各科成績盡是讓人心碎的,高二時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個好成績,然而面對千瘡百孔的學業(yè)卻不知從何補起。彷徨、痛苦與渴求正如此。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辈粓(zhí)著無以成,王國維正是憑借著這份執(zhí)著與隱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獨一無二的大師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奮斗的時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勁才使我能夠在期末取得好成績。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是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往昔追尋之中的種種艱辛苦楚,在頓悟瞬間得到了完美補償。這種釋懷的感覺尖子生們必然感受到,正如題海戰(zhàn)術(shù)之后,突然靈機一動,看透各種題目中的真諦,然后觸類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間詞話》中的真諦如是。
王國維帶著*最后一個傳統(tǒng)士大夫蒼老而悲涼的背影,在一汪碧藍如玉的湖水中,漸漸地沉沒,消失,永不再現(xiàn)。而我們只需守住對《人間詞話》的青睞,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靜靜的`感受那一份無聲的悲喜。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3
最近,我開始讀起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讀詩詞的感覺與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覺,每當我泛起讀詩詞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豐富的.時候。
但我有一個煩惱,那就是我的三分熱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堅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間詞話》中的詩詞都背下來,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會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顆心。我一直在找辦法改變,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轉(zhuǎn)。有人說,三分鐘熱度未必是壞事,三分鐘熱度可以讓你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之后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也相信。
說會《人間詞話》這本書,我才剛剛讀,所以對后面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但我相信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因為我讀了她前面的幾頁我就覺得非常的不錯。
但我讀到第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中的幾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濫了:“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還有秦觀的《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讀來真的是讓我心曠神怡啊。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4
王靜安的《人間詞話》問世以來,一直膾炙人口,他的詞話所標舉的“境界”一詞,文學評論者多奉為圭臬!熬辰纭币辉~的提出,蓋欲取代嚴羽的“興趣”,王士禎的“神韻”,王靜安并自負此為“探其本”的發(fā)現(xiàn)。
《人間詞話》卷上云:
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zhì)、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
其實,這里的意境一詞,依舊是滄浪所謂的興趣,阮亭所謂的神韻,只不過說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說,以為詞之有無境界的關(guān)鍵,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論詞者之所謂自然,蓋有二義。如王灼《碧雞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錘煉之自然,他舉《敕勒歌》和《易水歌》為例來說明自然是“變徵換羽于立談間”,是出口成章,揮筆成文的;這和劉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鐘嶸《詩品序》所標舉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等說法較為近似,這是一類;另如彭孫遹、王鵬運、況周頤等所主張的自然,而是絢爛之極復歸*淡的自然。前者主吟詠情性,不待雕飾,故特別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從追琢中來,”所以除了天才,他們還重視學識,甚至于認為學識可以彌補天才之不足。而王靜安的境界說,可肯定是屬于前者,是重視天才,主創(chuàng)造而不主因襲的,即“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
《人間詞話》卷上云: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照此一說,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義之一,并為達到“真”的必備條件。則王靜安以為納蘭詞的好處,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樣,都是閱歷淺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謂赤子之心,其含義究竟如何?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并沒有明確的界說,但他在《叔本華與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圖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輪也,第一運動也,神圣之自尊也。”如是,王氏所謂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種純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純依主觀不受客觀影響,純依直觀不雜概念的心理狀態(tài);但就藝術(shù)而言,唯有天才具備此種心態(tài)。具備此種純真無染的赤子之心,則詩人詞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觀物,”以直觀去領受這個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紛沓之情思,以極自然之表現(xiàn),望之不啻真實之暴露,而修辭的自然,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不待追琢錘煉了。
其實,以上的“自然”一論,在王靜安的境界說中,是就寫作技巧而言,是說表現(xiàn)要恰到好處,不可過于雕琢;而所謂真,是就作品內(nèi)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摯,不可虛浮。
談到這里,就要說一說境界的內(nèi)容!度碎g詞話》卷上云: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據(jù)此,我們曉得所謂境界是統(tǒng)意與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屬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屬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與寫境之分!度碎g詞話》又說: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皩毢熼e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可見,據(jù)王靜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們細讀全書,可以發(fā)現(xiàn)這和他所說的造境、寫境與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深相關(guān)聯(lián)。蓋據(jù)康德說,優(yōu)美乃無我之境所表現(xiàn)的形式,往往確定而有限;而壯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們的思想之中,不見于實際自然界,因此達于無窮。所以無我之境界較小,而有我之境者境界較大。
以上就王靜安的觀點,將境界說的要點,作了一個概括的說明,現(xiàn)在談談筆者個人意見,參考各家說法,評論其得失。
先說境界說的好處,前人曾推許王靜安為“文學**的先驅(qū)者”,此話并無過譽之處,王氏確可當之無愧。其一,與舊有詞話相比,王氏沒有摘句之弊,其論詞又能以哲學、美學觀點來分析申論,不落俗套;其二,晚晴詞風多主南宋且競相效仿,因襲陳故者甚繁,而開創(chuàng)新意者少,故王靜安轉(zhuǎn)變風氣,實在可說是獨具慧眼,雖未免有矯枉過正之處,卻亦能切中時弊,為后來的文學**開一先河;其三,王靜安主真切,重自然,此乃千古文學不易之定理,而王靜安除此之外,尚且要求在真切之余,能夠表現(xiàn)人生,美化人生。他的詞話所以叫做《人間詞話》,都可以曉得他是有意描寫人生的,這點和歷代那些評論詩詞的人,就其對人生的體驗而言,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再說《人間詞話》的一些缺點。蓋《人間詞話》乃王氏早年之作,因此我們實在不必以此來責備他。不過,就《人間詞話》論《人間詞話》,我暫且歸納了下列幾個缺點:其一,體例為臻完善,編排秩序也沒有系統(tǒng),因而論點錯雜間出,沒有**感,這恐怕與他采用札記筆記方式的評論有關(guān);其二,有些理論說得不透徹,容易令人發(fā)生誤會,如“隔與不隔”的問題,如“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問題等;其三,太過于自信主觀。譬如他太注重先天的才力而忽視了后天的人力,這是頗為值得商榷的;其四,論詞太偏重文章而忽略聲律。詞由樂府詩演化而來,原來是合律可歌的,張炎謂其先父《瑞鶴仙》詞的“粉蝶兒撲定花心不去,閑了尋香兩翅,”所以要將“撲”改為“守”;《惜花香》詞的“瑣窗深”所以要將“深”改為“幽”,又改為“明”,就是為了要合律的緣故。在講究聲律的詞人來看,詞的音律效果是要重于文字效果的,這點王靜安似乎沒有留意,因而不能對某些詞人——譬如南宋的吳夢窗、王碧山、姜白石、張玉田諸家,予以適當?shù)脑u價。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5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靜安先生以"境界"二字作為文篇開首,奠定了中心,一詞知因,至于這果,還是要細細來品。葉嘉瑩先生曾提出過《<人間詞話>基本理論—境界說》,縱觀各位學者,讀者的評價多以"境界"而起。
詞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行于宋。與詩似而大不同,相對而言,詞的規(guī)格,*仄,韻律更為嚴謹,卻較多數(shù)書讀者傾心。我個人自小愛詞就甚于詩,有些許受不了詩那種五言七律的**規(guī)格,卻作詩多于詞,詩的主體更易把握,不易離神。而詞雖然熟知創(chuàng)作基準,稍有不慎便易離神,換種說法散神。與靜安先生所說"境界"差不多。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可見得,境界之于詞在靜安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其境界為人不同為人同,故可獨樹一幟,從詞的發(fā)展來看,出彩詞作便是向我們一一印證了其沉淀的瑰麗。
《人間詞話》是靜安先生的大作。古往今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對詞的評價極到位,以**美學的觀點定義了*傳統(tǒng)文化瑰寶,可是卻也如葉嘉瑩先生所言,受到*封建古典文學的影響,使《人間詞話》沿用文言體,評價雖簡潔精煉,卻無法給讀者呈現(xiàn)出透徹的品詞之想,便略顯不足。這也是《人間詞話》被一些人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于我而言,其不然,這種言盡意未盡的表達方式,其實是給讀者擴展的空間。也并不是不可取。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6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接受**美學思想的洗禮之后,對*舊文學所作的評論。王國維先生早年從事過**哲學的研究,而《人間詞話》卻寫于他已厭倦**哲學而興趣轉(zhuǎn)移于*舊文學之際,故其中雖然時時流露出早年所受**思想之影響,然而就全書的體裁和批評方式而言,其實與*傳統(tǒng)的詩話詞話一類作品是相似的。
接觸到《人間詞話》,便不可避免地談論到“境界”一詞,王國維先生開篇便將“境界”一詞作為評詞的基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在接下來,則是標舉境界說的一些批評理論如“造境”和“寫境”之說、“有我”和“無我”兩種境界的討論等等,后部分為批評的實踐舉例部分。
作為純粹的詩詞評論,“境界”一詞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地點出了優(yōu)秀詞作所必須具有的特點!坝形抑场钡囊c在于“以我觀物”,即從自我感情出發(fā),對客體進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為內(nèi)在感情的表象,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幕”!盁o我之境”的要點則在于“以物觀物”,強調(diào)客體存在的真實性,主體意識被客體化,如“菜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也是主觀詩跟客觀詩的區(qū)別所在。古人寫詞,寫有我之境的較多。但對名家高手來說,他們可以得心應手的根據(jù)自己的愿望進行選擇運用。例如蘇軾之詞既有“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情景無限”這樣自然優(yōu)美的無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這樣壯美的有我之境。境界為詞之根本,而“興趣”、“神韻”乃詞的表象。有了意境,“興趣”“神韻”便自然而然顯現(xiàn)出來。無意境之詞,縱然辭藻華麗,也不過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實對于各種文學體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這樣才能久遠,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通常認為《人間詩話》是王國維關(guān)于詩詞之學的著作,這只是說對了一半,可以說,王國維其實是以評詞的方式,在言說著一種人生態(tài)度與生活方式,歸結(jié)到“境界”這一詞上來說,境界不僅僅是對于詞、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要求,其實更反映在人生的意義上。
大多數(shù)人接觸到王國維先生的評詞是從他的“三種境界”開始的:“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在這里,王國維將這三種境界講的似乎很透徹分明,闡述了那些成就大業(yè),有大學問的人所需奮斗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體現(xiàn)在“獨”和“望盡天涯路”上面,指一個人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夢想,意為人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個階段,體現(xiàn)在“為伊消得人憔悴”上,確立目標后,應為之付出無悔的努力;第三個階段,體現(xiàn)在“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上,就是說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標便會自然的實現(xiàn)。在這里,作者用評詞的方式說明了人生哲學的道理。在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例如:“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边@可以歸到理想與現(xiàn)實的討論;而“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钡恼撌隹梢宰鳛樽陨硇摒B(yǎng)對于處事的影響的論證。
在《人間詞話》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所要表達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我想,王國維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是因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動地表達感受,對于內(nèi)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寫的景物而言,沒有比“境界”更好的詞語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該做怎樣的解釋,從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對別人的評價做參考之后,似乎有了一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但終究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種朦朧的感覺,可能還是沒有讀懂的緣故吧,不過從葉嘉瑩著的《王國維及其文學評論》中關(guān)于境界的討論來看,似乎有了一點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認為王國維選擇“境界”一詞來作為他的評詞的特殊用語,是因為這種選擇符合*文人在用詞時強調(diào)“有出處”的慣例,所以盡管語義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藝術(shù),但也依然為讀者所接受。可也許這也正是*古典文學中用詞的魅力,沒有精確的解釋,卻有很廣博的意境,有一種很大氣的味道在里面,這是很值得我們?yōu)橹湴恋摹?/p>
王國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文學作品所關(guān)注的始終是人本身,即使是寫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雙情感的眼睛。
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國維理解的“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辰缫!
王國維所謂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即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第二種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未徑、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與忍耐。第三種則是功夫到家參透真諦的喜悅與釋然。王國維這段話鞭辟入里,假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嘆服王氏的才情與睿智吧。
只是,這三種境界又有幾人能夠通通嘗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樓,就已經(jīng)先嘆息駐足了,更何消說為伊憔悴、驀然回首呢?
《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是*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討論他作品中比較難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學之余,我卻更想將***放在他關(guān)于詞的賞析上面,他的這些評注繼承了*文藝批評的傳統(tǒng)形式,雖是斷章零語,卻都乃絕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對自己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7
曾經(jīng),有“秋波橫欲流”“魂迷春夢中”的綺麗浮靡;亦有“無淚可沾巾”“飄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淚對宮娥”“回首恨依依”的**之哀。傾盡“一江春水”,換來牽機毒藥。
南唐李煜。
王國維謂:“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薄伴喪烙鷾\,則性情愈真!薄罢嫠^以*者也。”
“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一個筆力縱橫,他豪放超逸、恬淡曠達;“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币粋,筆力雄厚,他壯志難酬、慷慨悲壯。
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
王國維曰:“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薄坝装仓烟,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對富貴可以輕看,面對仕途亦會厭倦,面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面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tài),他卻流連向往。“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這才是他的《飲水集》。
滿清納蘭性德。
王國維評:“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是*近代杰出的學者,在文學、美學、史學、古文字學領域的成就極為卓著。他的《人間詞話》一書,突破了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束縛,用新的思想與眼光去鑒賞詞話。
“境界”,是《人間詞話》的核心——“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名句!庇纱擞^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葉茂。恰如國畫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國維說“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8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接受**美學思想的洗禮之后,對*舊文學所作的評論。王國維先生早年從事過**哲學的研究,而《人間詞話》卻寫于他已厭倦**哲學而興趣轉(zhuǎn)移于*舊文學之際,故其中雖然時時流露出早年所受**思想之影響,然而就全書的體裁和批評方式而言,其實與*傳統(tǒng)的詩話詞話一類作品是相似的。
接觸到《人間詞話》,便不可避免地談論到“境界”一詞,王國維先生開篇便將“境界”一詞作為評詞的基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痹诮酉聛,則是標舉境界說的一些批評理論如“造境”和“寫境”之說、“有我”和“無我”兩種境界的討論等等,后部分為批評的實踐舉例部分。
作為純粹的詩詞評論,“境界”一詞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地點出了優(yōu)秀詞作所必須具有的特點!坝形抑场钡囊c在于“以我觀物”,即從自我感情出發(fā),對客體進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為內(nèi)在感情的表象,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幕”。“無我之境”的要點則在于“以物觀物”,強調(diào)客體存在的真實性,主體意識被客體化,如“菜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也是主觀詩跟客觀詩的區(qū)別所在。古人寫詞,寫有我之境的較多。但對名家高手來說,他們可以得心應手的根據(jù)自己的愿望進行選擇運用。例如蘇軾之詞既有“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情景無限”這樣自然優(yōu)美的無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這樣壯美的有我之境。境界為詞之根本,而“興趣”、“神韻”乃詞的表象。有了意境,“興趣”“神韻”便自然而然顯現(xiàn)出來。無意境之詞,縱然辭藻華麗,也不過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實對于各種文學體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這樣才能久遠,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通常認為《人間詩話》是王國維關(guān)于詩詞之學的著作,這只是說對了一半,可以說,王國維其實是以評詞的方式,在言說著一種人生態(tài)度與生活方式,歸結(jié)到“境界”這一詞上來說,境界不僅僅是對于詞、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要求,其實更反映在人生的意義上。
大多數(shù)人接觸到王國維先生的評詞是從他的“三種境界”開始的:“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在這里,王國維將這三種境界講的似乎很透徹分明,闡述了那些成就大業(yè),有大學問的人所需奮斗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體現(xiàn)在“獨”和“望盡天涯路”上面,指一個人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夢想,意為人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個階段,體現(xiàn)在“為伊消得人憔悴”上,確立目標后,應為之付出無悔的努力;第三個階段,體現(xiàn)在“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上,就是說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標便會自然的實現(xiàn)。在這里,作者用評詞的方式說明了人生哲學的道理。在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例如:“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边@可以歸到理想與現(xiàn)實的討論;而“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的論述可以作為自身修養(yǎng)對于處事的影響的論證。
在《人間詞話》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所要表達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我想,王國維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是因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動地表達感受,對于內(nèi)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寫的景物而言,沒有比“境界”更好的詞語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該做怎樣的解釋,從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對別人的評價做參考之后,似乎有了一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但終究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種朦朧的感覺,可能還是沒有讀懂的緣故吧,不過從葉嘉瑩著的《王國維及其文學評論》中關(guān)于境界的討論來看,似乎有了一點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認為王國維選擇“境界”一詞來作為他的評詞的特殊用語,是因為這種選擇符合*文人在用詞時強調(diào)“有出處”的慣例,所以盡管語義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藝術(shù),但也依然為讀者所接受。可也許這也正是*古典文學中用詞的魅力,沒有精確的解釋,卻有很廣博的意境,有一種很大氣的味道在里面,這是很值得我們?yōu)橹湴恋摹?/p>
王國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蔽膶W作品所關(guān)注的始終是人本身,即使是寫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雙情感的眼睛。
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國維理解的“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王國維所謂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即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第二種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未徑、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與忍耐。第三種則是功夫到家參透真諦的喜悅與釋然。王國維這段話鞭辟入里,假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嘆服王氏的才情與睿智吧。
只是,這三種境界又有幾人能夠通通嘗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樓,就已經(jīng)先嘆息駐足了,更何消說為伊憔悴、驀然回首呢?
《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是*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討論他作品中比較難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學之余,我卻更想將***放在他關(guān)于詞的賞析上面,他的這些評注繼承了*文藝批評的傳統(tǒng)形式,雖是斷章零語,卻都乃絕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對自己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9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經(jīng)歷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邊路。(晏同叔《蝶戀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
記得當初中語文老師對我們講起這三種境界的時候,我們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對于境界一詞也不是很了解,盡管那時已經(jīng)讀背了不少的詩詞。直到后來,讀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之后,才意識到原來詩詞之中有著豐富的情感,深遠的意境。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現(xiàn)代的著名學者,王國維一生在考據(jù)、哲學、文學評論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間詞話》是*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作,在清代眾多的詞話中,《人間詞話》以其見解之新奇,理論之獨創(chuàng)熔中西美學、文藝思想于一爐,突破清代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獨樹一幟,為*美學、文藝理論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在*學術(shù)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雖為論詞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廣泛,不限于詞,“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shù)論讀”(夏承燾《詞論十評》),它突破清代詞壇浙派、常州派的門戶之見,獨創(chuàng)一派。這《人》是在探求歷代詞人創(chuàng)作得失的基礎上,結(jié)合作者自己藝術(shù)鑒賞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切身經(jīng)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shù)論的中心與精髓。境界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一個觀點,即文學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實際和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觀和客觀,理想和現(xiàn)實,情感和理智的**所謂境界,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寫境,即有創(chuàng)造的境界,有寫實的境界。在此,對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確的說明,繼而又對境界的構(gòu)成作了具體闡述,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雖寫實象,亦理想家也,這就是說,境界是詩人模寫自然又表現(xiàn)理想構(gòu)成,成功之詩必然是理想與寫實的密切結(jié)合。王國維先生在書中對于境界的闡釋有:詞以境界為最上!辰鐒t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縱觀古今詩詞,能夠流傳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獨特的境界呢?我們先來討論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謂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點在于以我觀物。即從自我感情出發(fā),借助自己所觀之物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痹娙私柚矍爸,表達出自己的悲傷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種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這樣美麗的東西也會觸動詩人的傷心之處,可謂樂景襯哀情。這就說明是從自我本身的情感出發(fā)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詩人的傷感。因為有我,此之謂有我之境界!
那么無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樣的呢?無我之境界主要強調(diào)以物觀物,強調(diào)客觀存在的真實性,將主觀意識客觀化。如陶潛詩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輕松、淡雅的田園風光圖。通過這樣一句詩,通過這樣對自然客觀景物的描寫,我們感覺到作者對自然田園的向往之情,表現(xiàn)出一種隱居田園山水間的悠然、閑適之情,可謂意境深遠,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為詩人描繪了一種意境,才能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正是王國維先生所言之無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寫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創(chuàng)作要有真情實感,講求一個“真”字。在這里,先要講明的一點便是“境非獨謂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論是寫景或是抒情,能寫出真情實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臨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池塘一角、西風大漠與霧失樓臺怎能相提并論?很多傳世之作都是作者隨興所至,即揮毫**抒其所見所感,無所拘束,常常命為“無題”或者直接從詩中抽出二字。然則若給定了題目,依然抒其真情,但總在潛意識里受到題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過后,并不完整。這或許就是王國維所說的“詩有題而詩亡,詞有題而詞亡”吧。其二,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詞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詞*實易懂!皻W陽公‘闌干十二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與,行色若愁人’。語語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已!辈浑y看出,前者如畫一般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令人身臨其境,但無晦澀之詞語;而后者,如不知道“謝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說,就會不知所云。
王國維認為“人能于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白,不用粉飾之字,則于此道已過半矣。”個人理解就是作詞能做到不諷刺不贊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和真實所想,才稱得上是純粹的創(chuàng)作。正如“桂華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詞自然、易懂,感情真實,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以免會讓人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其三,詩人詞人要做到“雖理想家,亦寫實家”。王國維認為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沒有一個詩人可以憑空虛構(gòu),肯定都是立足于現(xiàn)實世界的。詩人雖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們的理想化從某一個側(cè)面也會顯現(xiàn)出社會的現(xiàn)實,即理想源于現(xiàn)實。正如王國維所說的“有造境,有寫景,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笔聦嵣希瑥谋砻婵赡芎苋菀追直娉鲈娙耸抢硐牖倪是在寫實。但是細細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發(fā)一種真實的感情或者從真實發(fā)生的事情所升華的一種境界。寫境的同時在抒發(fā)自己的抱負,造境的同時亦是在反映現(xiàn)實。然而,僅此也是不足的。王國維認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這正是他對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進一步闡述嗎。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內(nèi)”,無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嗎?
總而言之,我認為要寫出境界,就在于一個“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這樣,讀者才會有所共鳴,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歡的境界是王國維先生所言關(guān)于三種人生境界的闡述: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谝痪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第一境的落腳點應該是在“獨”和“望盡天涯路”。是指一個人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夢想,這就表明人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為獨自地準備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第二境界則是當自己的目標確定之后,付出全力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該做的事情都做了,發(fā)現(xiàn)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這句話來比喻人生。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10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第二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后人歸之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國維的三境界論,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劃分法:知之、好之、樂之;豐之愷認為:“物質(zhì)、精神、靈魂”這是人生三層境界;有人認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也有人說為知、為己、為人;有人認為理想、事業(yè)、愛情;還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钡鹊,林林總總,琳瑯滿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歷程,是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對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边@種境界是針對孩子說的,初識世界,純潔無瑕,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點:一群大人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說“6”“9”不掉頭,就出了個題:“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么簡單,結(jié)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個6歲的小女孩爭著說等于15,人們都向她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寶貝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并責怪自己的'思想太復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時機。這里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感覺到社會并不那么單純,現(xiàn)實也并不那么美好,經(jīng)常是****,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嘆息,以致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這山望著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凈,欲壑難填,永遠也沒有滿足的境地。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边@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jīng)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jīng)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jīng)滄海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也許經(jīng)歷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而傷腦費神。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們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顆*常心來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也許事情會簡單許多,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國維所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希望能到達人生的最高境界,即這第三境界,體味那戰(zhàn)勝自我,超越極限后一覽眾山小的勝利感,然而在這自我提煉、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歲月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所有的故事都沒有結(jié)果而結(jié)果,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需彷徨,無需猶豫,無需茫然。我們應當往第三種境界發(fā)展,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外云卷云舒!比藦臒⿶篮蛨(zhí)著中來,應到無煩惱無執(zhí)著處去。其實凡事看開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說明了人應當看戲者,觀棋者嗎。
也許別人是對的,但我們也沒有錯,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成云煙,所有瘋狂之后總歸于*靜,我們除了*靜又能怎樣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靜珍惜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夢,接受世事無常。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6)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10篇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1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階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同叔《蝶戀花》此第一階級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階級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階級也。王國維的這三境界是我讀師范時所了解的,當時就對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次有幸拜讀后,頓覺詞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當你遨游其中使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王國維一生在考據(jù)、哲學、文學評論等多方面成就俱佳,然而他對自己寫詞的工夫尤其自得,曾說過這么一段雄視百代的話,他說:余之于詞,雖所作尚不及百余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國維說這話的時候剛滿三十歲,只寫過百來首詞,就輕易把八百年來的詞人幾乎全不放在眼里,寫作能寫到這等份上,先不說歷史評價如何,就算清狂自信也夠透徹的了。這位生于一八七七年,卒于一九二七年,在他五十歲的壯盛之年,跳入**頤和園的昆明湖沒頂而死,其一生就是對人生問題不斷追索討問的過程。有人說他是遜節(jié)于清朝的遺臣,有人說他是憂心世道的烈士,也有人說他只是受不住羅振玉這位師長的長期**,一口怨氣咽不下去,就投水自盡了。王國維戲劇性的**對歷史學者而言是舉足輕重的,但對于寫作或畫畫的人而言,他所留下的文字比他個體生命的終始短長更重要。
《人間詞話》是*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作,在清代眾多的詞話中,《人》以其見解之新穎,理論之獨創(chuàng)熔中西美學、文藝思想于一爐,突破清代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獨樹一幟,為*美學、文藝理論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在*學術(shù)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雖為論詞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廣泛,不限于詞,“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shù)論讀”(夏承燾《詞論十評》),它突破清代詞壇浙派、常州派的門戶之見,獨創(chuàng)一派。這《人》是在探求歷代詞人創(chuàng)作得失的基礎上,結(jié)合作者自己藝術(shù)鑒賞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切身經(jīng)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shù)論的中心與精髓。
境界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一個觀點,即文學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實際和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觀和客觀,理想和現(xiàn)實,情感和理智的**所謂境界非獨謂景物,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寫境,即有創(chuàng)造的境界,有寫實的境界。
在此,對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確的說明,繼而又對境界的構(gòu)成作了具體闡述,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雖寫實象,亦理想家也,這就是說,境界是詩人模寫自然又表現(xiàn)理想構(gòu)成,成功之詩必然是理想與寫實的密切結(jié)合。譬如書中對于境界的闡釋有:詞以境界為最上。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2
詞,自古以來就是一種文化的詮釋,和詩歌一樣,它是我們?nèi)A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喜歡古老的*文化,更喜愛精美絕倫的詞,因而愛**《人間詞話》。
在細雨紛紛的暮春,最愜意的莫過于手捧書卷,憩于窗欞之旁,沏一壺香茗,享受極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書在懷,實是人生一大樂事!細品《人間詞話》,讓靈魂在古詞中得以沖滌,然后緩緩地,帶著清新的心情,讓蟄伏的心靈重新煥發(fā)活力。
境界,是王國維先生最為看重的一個詞語,也是全書的核心!坝芯辰缱猿筛吒,自有名句!贝搜砸怀,如金石擲地。若無青蓮居士的曠達之境,怎會有“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千古氣象?若無歐陽修深沉之境,怎會有“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guān)風與月”“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慨嘆?若無稼軒的豪放之境,怎會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塞上絕唱?若無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會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間詞話》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境雖過于*直,然登高遠望,無遮無攔,妙在深遠、曠達。凡造此種境界必以氣象取勝,無大胸襟,大豪氣難以為之!按竽聼熤保L河落日圓。”、“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笔且,讀罷令人神清氣爽,胸襟開闊。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雖有些柔弱,然感觸細膩,凄婉動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種境界必以性情取勝,無細致的感受,癡迷的情懷難以為之!安豢坝仲,還寢夢佳期!薄ⅰ皟汕槿羰情L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笔且,讀罷令人柔腸百轉(zhuǎn),纏綿悱惻。
此二種境界易造,古詩詞中出現(xiàn)也最多,若論造境之難,之高妙當在第三種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境之妙在于 “頓徹”,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無宇宙間的大智慧而不可得;蛟S唯“靈性”二字可當之。凡含此境之作必為神品!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笔且。
造境之種類有三,造境之法卻只有一個“真”字!熬撤仟氈^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須下定決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荊斬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卻具有更豐富的內(nèi)涵。是的,成功的靈感是一個不速之客,它永遠在不經(jīng)意間光顧,如電光乍現(xiàn)。然而將這句話細細品呷,仿佛又能讀出一種超脫成功的喜悅,透著一絲智慧的禪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詞——那以*成的文字。在他的筆下,詞不再是風月筆墨,而是生命與**之恨的長吟!霸~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詞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為無論順境逆境,他都保有著一顆赤子之心。國破家亡,從君主淪為階下囚的命運不但沒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發(fā)純粹,而他的痛苦也愈發(fā)深刻。“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份深切的**之痛,也許深深觸痛作為前清遺老的王國維先生,在他的內(nèi)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鳴。作為前清遺民,眼看國運日下,世道蒼涼,王國維先生卻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許他也曾感慨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也許他也想褪下長袍馬褂,換上盔甲,一如東坡筆下“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衛(wèi)國。
在昆明湖畔,王國維先生縱身一躍,帶著一腔的熱血以及滿懷的無奈與憤懣,在年富力強之際早早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嘆息。也許那人心動蕩的**亂世,無從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顆赤子之心安眠的歸宿。我輕撫書冊,昔人已去,然而這由幾十條短句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聲,在每個愛詞者耳畔輕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3
曾經(jīng),有“秋波橫欲流”“魂迷春夢中”的綺麗浮靡;亦有“無淚可沾巾”“飄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淚對宮娥”“回首恨依依”的**之哀。傾盡“一江春水”,換來牽機毒藥。
南唐李煜。
王國維謂:“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薄伴喪烙鷾\,則性情愈真!薄罢嫠^以*者也!
“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一個筆力縱橫,他豪放超逸、恬淡曠達;“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一個,筆力雄厚,他壯志難酬、慷慨悲壯。
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
王國維曰:“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薄白x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薄坝装仓烟,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對富貴可以輕看,面對仕途亦會厭倦,面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面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tài),他卻流連向往。“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這才是他的《飲水集》。
滿清納蘭性德。
王國維評:“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是*近代杰出的學者,在文學、美學、史學、古文字學領域的成就極為卓著。他的《人間詞話》一書,突破了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束縛,用新的思想與眼光去鑒賞詞話。
“境界”,是《人間詞話》的核心——“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名句!庇纱擞^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葉茂。恰如國畫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國維說“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4
王靜安的《人間詞話》問世以來,一直膾炙人口,他的詞話所標舉的“境界”一詞,文學評論者多奉為圭臬!熬辰纭币辉~的提出,蓋欲取代嚴羽的“興趣”,王士禎的“神韻”,王靜安并自負此為“探其本”的發(fā)現(xiàn)。
《人間詞話》卷上云:
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zhì)、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
其實,這里的意境一詞,依舊是滄浪所謂的興趣,阮亭所謂的神韻,只不過說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說,以為詞之有無境界的關(guān)鍵,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論詞者之所謂自然,蓋有二義。如王灼《碧雞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錘煉之自然,他舉《敕勒歌》和《易水歌》為例來說明自然是“變徵換羽于立談間”,是出口成章,揮筆成文的;這和劉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鐘嶸《詩品序》所標舉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等說法較為近似,這是一類;另如彭孫遹、王鵬運、況周頤等所主張的自然,而是絢爛之極復歸*淡的自然。前者主吟詠情性,不待雕飾,故特別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從追琢中來,”所以除了天才,他們還重視學識,甚至于認為學識可以彌補天才之不足。而王靜安的境界說,可肯定是屬于前者,是重視天才,主創(chuàng)造而不主因襲的,即“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
《人間詞話》卷上云: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照此一說,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義之一,并為達到“真”的必備條件。則王靜安以為納蘭詞的好處,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樣,都是閱歷淺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謂赤子之心,其含義究竟如何?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并沒有明確的界說,但他在《叔本華與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圖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輪也,第一運動也,神圣之自尊也!比缡,王氏所謂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種純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純依主觀不受客觀影響,純依直觀不雜概念的心理狀態(tài);但就藝術(shù)而言,唯有天才具備此種心態(tài)。具備此種純真無染的赤子之心,則詩人詞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觀物,”以直觀去領受這個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紛沓之情思,以極自然之表現(xiàn),望之不啻真實之暴露,而修辭的自然,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不待追琢錘煉了。
其實,以上的“自然”一論,在王靜安的境界說中,是就寫作技巧而言,是說表現(xiàn)要恰到好處,不可過于雕琢;而所謂真,是就作品內(nèi)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摯,不可虛浮。
談到這里,就要說一說境界的內(nèi)容!度碎g詞話》卷上云: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據(jù)此,我們曉得所謂境界是統(tǒng)意與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屬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屬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與寫境之分!度碎g詞話》又說: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可見,據(jù)王靜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們細讀全書,可以發(fā)現(xiàn)這和他所說的造境、寫境與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深相關(guān)聯(lián)。蓋據(jù)康德說,優(yōu)美乃無我之境所表現(xiàn)的形式,往往確定而有限;而壯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們的思想之中,不見于實際自然界,因此達于無窮。所以無我之境界較小,而有我之境者境界較大。
以上就王靜安的觀點,將境界說的要點,作了一個概括的說明,現(xiàn)在談談筆者個人意見,參考各家說法,評論其得失。
先說境界說的好處,前人曾推許王靜安為“文學**的先驅(qū)者”,此話并無過譽之處,王氏確可當之無愧。其一,與舊有詞話相比,王氏沒有摘句之弊,其論詞又能以哲學、美學觀點來分析申論,不落俗套;其二,晚晴詞風多主南宋且競相效仿,因襲陳故者甚繁,而開創(chuàng)新意者少,故王靜安轉(zhuǎn)變風氣,實在可說是獨具慧眼,雖未免有矯枉過正之處,卻亦能切中時弊,為后來的文學**開一先河;其三,王靜安主真切,重自然,此乃千古文學不易之定理,而王靜安除此之外,尚且要求在真切之余,能夠表現(xiàn)人生,美化人生。他的詞話所以叫做《人間詞話》,都可以曉得他是有意描寫人生的,這點和歷代那些評論詩詞的人,就其對人生的體驗而言,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再說《人間詞話》的一些缺點。蓋《人間詞話》乃王氏早年之作,因此我們實在不必以此來責備他。不過,就《人間詞話》論《人間詞話》,我暫且歸納了下列幾個缺點:其一,體例為臻完善,編排秩序也沒有系統(tǒng),因而論點錯雜間出,沒有**感,這恐怕與他采用札記筆記方式的評論有關(guān);其二,有些理論說得不透徹,容易令人發(fā)生誤會,如“隔與不隔”的問題,如“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問題等;其三,太過于自信主觀。譬如他太注重先天的才力而忽視了后天的人力,這是頗為值得商榷的;其四,論詞太偏重文章而忽略聲律。詞由樂府詩演化而來,原來是合律可歌的,張炎謂其先父《瑞鶴仙》詞的“粉蝶兒撲定花心不去,閑了尋香兩翅,”所以要將“撲”改為“守”;《惜花香》詞的“瑣窗深”所以要將“深”改為“幽”,又改為“明”,就是為了要合律的緣故。在講究聲律的詞人來看,詞的音律效果是要重于文字效果的,這點王靜安似乎沒有留意,因而不能對某些詞人——譬如南宋的吳夢窗、王碧山、姜白石、張玉田諸家,予以適當?shù)脑u價。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5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靜安先生以"境界"二字作為文篇開首,奠定了中心,一詞知因,至于這果,還是要細細來品。葉嘉瑩先生曾提出過《<人間詞話>基本理論—境界說》,縱觀各位學者,讀者的評價多以"境界"而起。
詞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行于宋。與詩似而大不同,相對而言,詞的規(guī)格,*仄,韻律更為嚴謹,卻較多數(shù)書讀者傾心。我個人自小愛詞就甚于詩,有些許受不了詩那種五言七律的**規(guī)格,卻作詩多于詞,詩的主體更易把握,不易離神。而詞雖然熟知創(chuàng)作基準,稍有不慎便易離神,換種說法散神。與靜安先生所說"境界"差不多。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可見得,境界之于詞在靜安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其境界為人不同為人同,故可獨樹一幟,從詞的發(fā)展來看,出彩詞作便是向我們一一印證了其沉淀的瑰麗。
《人間詞話》是靜安先生的大作。古往今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對詞的評價極到位,以**美學的觀點定義了*傳統(tǒng)文化瑰寶,可是卻也如葉嘉瑩先生所言,受到*封建古典文學的影響,使《人間詞話》沿用文言體,評價雖簡潔精煉,卻無法給讀者呈現(xiàn)出透徹的品詞之想,便略顯不足。這也是《人間詞話》被一些人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于我而言,其不然,這種言盡意未盡的表達方式,其實是給讀者擴展的空間。也并不是不可取。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6
詞,自古以來就是一種文化的詮釋,和詩歌一樣,它是我們?nèi)A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喜歡古老的*文化,更喜愛精美絕倫的詞,因而愛**《人間詞話》。
在細雨紛紛的暮春,最愜意的莫過于手捧書卷,憩于窗欞之旁,沏一壺香茗,享受極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書在懷,實是人生一大樂事!細品《人間詞話》,讓靈魂在古詞中得以沖滌,然后緩緩地,帶著清新的心情,讓蟄伏的心靈重新煥發(fā)活力。
境界,是王國維先生最為看重的一個詞語,也是全書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贝搜砸怀,如金石擲地。若無青蓮居士的曠達之境,怎會有“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千古氣象?若無歐陽修深沉之境,怎會有“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guān)風與月”“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慨嘆?若無稼軒的豪放之境,怎會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塞上絕唱?若無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會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間詞話》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境雖過于*直,然登高遠望,無遮無攔,妙在深遠、曠達。凡造此種境界必以氣象取勝,無大胸襟,大豪氣難以為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笔且,讀罷令人神清氣爽,胸襟開闊。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雖有些柔弱,然感觸細膩,凄婉動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種境界必以性情取勝,無細致的感受,癡迷的情懷難以為之!安豢坝仲,還寢夢佳期!、“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也,讀罷令人柔腸百轉(zhuǎn),纏綿悱惻。
此二種境界易造,古詩詞中出現(xiàn)也最多,若論造境之難,之高妙當在第三種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境之妙在于“頓徹”,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無宇宙間的大智慧而不可得;蛟S唯“靈性”二字可當之。凡含此境之作必為神品!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ⅰ帮h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笔且。
造境之種類有三,造境之法卻只有一個“真”字!熬撤仟氈^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須下定決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荊斬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卻具有更豐富的內(nèi)涵。是的,成功的靈感是一個不速之客,它永遠在不經(jīng)意間光顧,如電光乍現(xiàn)。然而將這句話細細品呷,仿佛又能讀出一種超脫成功的喜悅,透著一絲智慧的禪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詞——那以血形成的書成的文字。在他的筆下,詞不再是風月筆墨,而是生命與**之恨的長吟!霸~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崩铎系脑~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為無論順境逆境,他都保有著一顆赤子之心。國破家亡,從君主淪為階下囚的命運不但沒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發(fā)純粹,而他的痛苦也愈發(fā)深刻。“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份深切的**之痛,也許深深觸痛作為前清遺老的王國維先生,在他的內(nèi)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鳴。作為前清遺民,眼看國運日下,世道蒼涼,王國維先生卻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許他也曾感慨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也許他也想褪下長袍馬褂,換上盔甲,一如東坡筆下“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衛(wèi)國。
在昆明湖畔,王國維先生縱身一躍,帶著一腔的熱血以及滿懷的無奈與憤懣,在年富力強之際早早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嘆息。也許那人心動蕩的**亂世,無從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顆赤子之心安眠的歸宿。我輕撫書冊,昔人已去,然而這由幾十條短句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聲,在每個愛詞者耳畔輕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7
書籍簡介:
摘抄:
1.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2.自然中之物,互相關(guān)系,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及美術(shù)中也,必遺其關(guān)系限制之處。故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gòu)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構(gòu)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寫實家也。
3.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缸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敢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副娎飳にО俣龋仡^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4.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草共憂樂。
讀書筆記: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shù)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jù),影響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翻閱《人間詞話》,不難發(fā)現(xiàn)王國維讀了很多書,寫了許多書的評論,也因此《人間詞話》被譽為文學批評著作,但是我猜測,人間詞話只是王國維先生的讀書筆記而已。他讀一本書,摘抄語句,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一開始也許他只是寫給自己看的,但是記錄著記錄著,由于見解獨到,有理有據(jù),就成了一本評論著作。
由于我的文學功底的缺失,對本書中的一些文章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似懂非懂,有的則完全不知所云了,唯一記得最牢的是書中最有名的一段話: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忘盡天涯路!贝说谝痪辰缫病!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這段話由三首詩中的三個句子組成,所表達的本意與王國維想表達的意思相去甚遠,但是經(jīng)王先生一組合,表達了他認為的境界,卻也相當合理,可見王國維先生文學創(chuàng)新的能力很高。而其中所傳達的,對我們也有不可否認的現(xiàn)實意義。
在我看來,第一境,就是說…………立志,或者說清楚明白自己要怎么走!惊毶细邩,望盡天涯路】,就是說你得知道你現(xiàn)在研習的這門功課,到了后面到底能學成什么樣,你得怎樣學到那樣的程度,對自己攀登的這一條路有著清晰的了解。第二境,就是積累。積累自己的知識,積累格律音韻的發(fā)展歷史和各個時期的理論,積累詩才和典故,積累講故事的竅門橋段和閱歷……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輩子都在這一境晃蕩,修煉到第二境巔峰的人就可被稱作大師矣。第三境,就是頓悟。在一瞬間明白自己這門功課的本質(zhì),將自己所積累的一切知識融會貫通,從此再不被束縛,隨心所欲,自在揮灑,即孔子言:“隨心而不逾矩”是也。所謂的不被束縛,不是說可以亂來,而是說徹底梳理建立完自己的理論體系后,一切逾距的行為根本不會在身上出現(xiàn)。那些不對的東西自然會覺得丑陋,而絕不會出現(xiàn)。
書中這樣說道:“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的確,蘇東坡和辛棄疾的詞能夠達到如此高的成就,并不僅僅是展現(xiàn)出的詞那樣簡單。能夠?qū)懗鲞@樣的詞,除了有運用文字的功力,還有他們淵博的學識和寬廣的胸襟。想要達到如此成就的.人,若只是去效仿他們作出的詞,而沒有去積累知識拓展視野的話,那果真是東施效顰,不能達到目的。問題也就會變得更加復雜倘若我們腳踏實地的來完成自己的學習過程,其對我們的回報我相信不僅僅完成的喜悅。更多的可能是成就感!
書中說“詞之忠實,不獨對人事宜然。即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游詞也”。“忠實”有忠厚老實、忠誠實在之意。對人事的忠誠態(tài)度,這一直是我們強調(diào)的。忠于他人,不瞞騙,不欺詐,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也是大家從小就了解的。然而,對草木這些沒有人事互動的自然景物,要本著如此的忠實態(tài)度,的確還沒有太重視。聽過很多人的寫作過程,大家都比較習慣于借景抒情;蛟S,當大家增加對萬物自然本色的重視,堅持尊重自然的情境,以本色為上,再加以自己情感的文字,兩者相融,一定會有更多令人稱贊的作品出現(xiàn)。一草一木的原有本色,有不一樣的光彩。同時,忠實于自然,也要忠實于人事,忠誠得對待他人,這是一直不能撇下的做人準則,對人對物對文,“忠實”二字不可拋。
如今走入大學,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告誡我們要懂得為人處世,這不是教我們處心積慮,而是讓我們明白人與人交往有必須堅持的準則和不能碰觸的原則。所以如今讀完《人間詞話》,看到王國維先生對詞話的評判,就自然聯(lián)系到了人事這一面。其實對詩詞的要求,何不就是對詩人詞人的要求呢?詩人詞人對作品的態(tài)度,又怎不能體現(xiàn)出他們對萬事處理的心態(tài)呢?對萬事的處理又怎會不包含對人事的處理呢?也就是順著這條思路,我便有了這些感想;蛟S我的讀書感想并不是大部分讀者的感受,但“一百個讀者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一本書在不同的人心中會與作者產(chǎn)生不同的“共鳴”,而我的反應就是這些文字。寫詩作詞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為人處世也不是一門淺顯的學科。我認為,在我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學習過程里,也就摻雜著對人事的看法和體悟。學好學校里的課程,不僅可以增長學識,加深內(nèi)涵,寬廣胸襟,也可以將我們塑造成一個個“有情有義”“有人情味”的人。對一個社會人而言,這是多么基本的標準,然而如今這樣的人已十分珍貴。我們是小文人,更是社會人。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8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接受**美學思想的洗禮之后,對*舊文學所作的評論。王國維先生早年從事過**哲學的研究,而《人間詞話》卻寫于他已厭倦**哲學而興趣轉(zhuǎn)移于*舊文學之際,故其中雖然時時流露出早年所受**思想之影響,然而就全書的體裁和批評方式而言,其實與*傳統(tǒng)的詩話詞話一類作品是相似的。
接觸到《人間詞話》,便不可避免地談論到“境界”一詞,王國維先生開篇便將“境界”一詞作為評詞的基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在接下來,則是標舉境界說的一些批評理論如“造境”和“寫境”之說、“有我”和“無我”兩種境界的討論等等,后部分為批評的實踐舉例部分。
作為純粹的詩詞評論,“境界”一詞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地點出了優(yōu)秀詞作所必須具有的特點!坝形抑场钡囊c在于“以我觀物”,即從自我感情出發(fā),對客體進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為內(nèi)在感情的表象,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幕”!盁o我之境”的要點則在于“以物觀物”,強調(diào)客體存在的真實性,主體意識被客體化,如“菜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也是主觀詩跟客觀詩的區(qū)別所在。古人寫詞,寫有我之境的較多。但對名家高手來說,他們可以得心應手的根據(jù)自己的愿望進行選擇運用。例如蘇軾之詞既有“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情景無限”這樣自然優(yōu)美的無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這樣壯美的有我之境。境界為詞之根本,而“興趣”、“神韻”乃詞的表象。有了意境,“興趣”“神韻”便自然而然顯現(xiàn)出來。無意境之詞,縱然辭藻華麗,也不過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實對于各種文學體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這樣才能久遠,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通常認為《人間詩話》是王國維關(guān)于詩詞之學的著作,這只是說對了一半,可以說,王國維其實是以評詞的方式,在言說著一種人生態(tài)度與生活方式,歸結(jié)到“境界”這一詞上來說,境界不僅僅是對于詞、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要求,其實更反映在人生的意義上。
大多數(shù)人接觸到王國維先生的評詞是從他的“三種境界”開始的:“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在這里,王國維將這三種境界講的似乎很透徹分明,闡述了那些成就大業(yè),有大學問的人所需奮斗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體現(xiàn)在“獨”和“望盡天涯路”上面,指一個人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夢想,意為人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個階段,體現(xiàn)在“為伊消得人憔悴”上,確立目標后,應為之付出無悔的努力;第三個階段,體現(xiàn)在“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上,就是說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標便會自然的實現(xiàn)。在這里,作者用評詞的方式說明了人生哲學的道理。在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例如:“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边@可以歸到理想與現(xiàn)實的討論;而“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的論述可以作為自身修養(yǎng)對于處事的影響的論證。
在《人間詞話》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所要表達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我想,王國維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是因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動地表達感受,對于內(nèi)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寫的景物而言,沒有比“境界”更好的詞語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該做怎樣的解釋,從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對別人的評價做參考之后,似乎有了一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但終究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種朦朧的感覺,可能還是沒有讀懂的緣故吧,不過從葉嘉瑩著的《王國維及其文學評論》中關(guān)于境界的討論來看,似乎有了一點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認為王國維選擇“境界”一詞來作為他的評詞的特殊用語,是因為這種選擇符合*文人在用詞時強調(diào)“有出處”的慣例,所以盡管語義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藝術(shù),但也依然為讀者所接受?梢苍S這也正是*古典文學中用詞的魅力,沒有精確的解釋,卻有很廣博的意境,有一種很大氣的味道在里面,這是很值得我們?yōu)橹湴恋摹?/p>
王國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蔽膶W作品所關(guān)注的始終是人本身,即使是寫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雙情感的眼睛。
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國維理解的“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辰缫病!
王國維所謂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即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第二種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未徑、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與忍耐。第三種則是功夫到家參透真諦的喜悅與釋然。王國維這段話鞭辟入里,假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嘆服王氏的才情與睿智吧。
只是,這三種境界又有幾人能夠通通嘗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樓,就已經(jīng)先嘆息駐足了,更何消說為伊憔悴、驀然回首呢?
《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是*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討論他作品中比較難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學之余,我卻更想將***放在他關(guān)于詞的賞析上面,他的這些評注繼承了*文藝批評的傳統(tǒng)形式,雖是斷章零語,卻都乃絕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對自己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9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經(jīng)歷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邊路。(晏同叔《蝶戀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
記得當初中語文老師對我們講起這三種境界的時候,我們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對于境界一詞也不是很了解,盡管那時已經(jīng)讀背了不少的詩詞。直到后來,讀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之后,才意識到原來詩詞之中有著豐富的情感,深遠的意境。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現(xiàn)代的著名學者,王國維一生在考據(jù)、哲學、文學評論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間詞話》是*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作,在清代眾多的詞話中,《人間詞話》以其見解之新奇,理論之獨創(chuàng)熔中西美學、文藝思想于一爐,突破清代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獨樹一幟,為*美學、文藝理論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在*學術(shù)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雖為論詞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廣泛,不限于詞,“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shù)論讀”(夏承燾《詞論十評》),它突破清代詞壇浙派、常州派的門戶之見,獨創(chuàng)一派。這《人》是在探求歷代詞人創(chuàng)作得失的基礎上,結(jié)合作者自己藝術(shù)鑒賞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切身經(jīng)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shù)論的中心與精髓。境界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一個觀點,即文學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實際和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觀和客觀,理想和現(xiàn)實,情感和理智的**所謂境界,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寫境,即有創(chuàng)造的境界,有寫實的境界。在此,對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確的說明,繼而又對境界的構(gòu)成作了具體闡述,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雖寫實象,亦理想家也,這就是說,境界是詩人模寫自然又表現(xiàn)理想構(gòu)成,成功之詩必然是理想與寫實的密切結(jié)合。王國維先生在書中對于境界的闡釋有:詞以境界為最上!辰鐒t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縱觀古今詩詞,能夠流傳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獨特的境界呢?我們先來討論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謂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點在于以我觀物。即從自我感情出發(fā),借助自己所觀之物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痹娙私柚矍爸,表達出自己的悲傷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種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這樣美麗的東西也會觸動詩人的傷心之處,可謂樂景襯哀情。這就說明是從自我本身的情感出發(fā)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詩人的傷感。因為有我,此之謂有我之境界!
那么無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樣的呢?無我之境界主要強調(diào)以物觀物,強調(diào)客觀存在的真實性,將主觀意識客觀化。如陶潛詩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輕松、淡雅的田園風光圖。通過這樣一句詩,通過這樣對自然客觀景物的描寫,我們感覺到作者對自然田園的向往之情,表現(xiàn)出一種隱居田園山水間的悠然、閑適之情,可謂意境深遠,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為詩人描繪了一種意境,才能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正是王國維先生所言之無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寫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創(chuàng)作要有真情實感,講求一個“真”字。在這里,先要講明的一點便是“境非獨謂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論是寫景或是抒情,能寫出真情實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臨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背靥烈唤恰⑽黠L大漠與霧失樓臺怎能相提并論?很多傳世之作都是作者隨興所至,即揮毫**抒其所見所感,無所拘束,常常命為“無題”或者直接從詩中抽出二字。然則若給定了題目,依然抒其真情,但總在潛意識里受到題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過后,并不完整。這或許就是王國維所說的“詩有題而詩亡,詞有題而詞亡”吧。其二,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詞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詞*實易懂。“歐陽公‘闌干十二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與,行色若愁人’。語語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已!辈浑y看出,前者如畫一般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令人身臨其境,但無晦澀之詞語;而后者,如不知道“謝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說,就會不知所云。
王國維認為“人能于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白,不用粉飾之字,則于此道已過半矣!眰人理解就是作詞能做到不諷刺不贊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和真實所想,才稱得上是純粹的創(chuàng)作。正如“桂華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詞自然、易懂,感情真實,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以免會讓人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其三,詩人詞人要做到“雖理想家,亦寫實家”。王國維認為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沒有一個詩人可以憑空虛構(gòu),肯定都是立足于現(xiàn)實世界的。詩人雖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們的理想化從某一個側(cè)面也會顯現(xiàn)出社會的現(xiàn)實,即理想源于現(xiàn)實。正如王國維所說的“有造境,有寫景,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笔聦嵣,從表面可能很容易分辨出詩人是理想化的還是在寫實。但是細細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發(fā)一種真實的感情或者從真實發(fā)生的事情所升華的一種境界。寫境的同時在抒發(fā)自己的抱負,造境的同時亦是在反映現(xiàn)實。然而,僅此也是不足的。王國維認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這正是他對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進一步闡述嗎。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內(nèi)”,無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嗎?
總而言之,我認為要寫出境界,就在于一個“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這樣,讀者才會有所共鳴,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歡的境界是王國維先生所言關(guān)于三種人生境界的闡述: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第一境的落腳點應該是在“獨”和“望盡天涯路”。是指一個人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夢想,這就表明人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為獨自地準備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第二境界則是當自己的目標確定之后,付出全力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該做的事情都做了,發(fā)現(xiàn)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這句話來比喻人生。
《人間詞話》讀書筆記10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第二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后人歸之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國維的三境界論,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劃分法:知之、好之、樂之;豐之愷認為:“物質(zhì)、精神、靈魂”這是人生三層境界;有人認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也有人說為知、為己、為人;有人認為理想、事業(yè)、愛情;還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钡鹊,林林總總,琳瑯滿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歷程,是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對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边@種境界是針對孩子說的,初識世界,純潔無瑕,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點:一群大人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說“6”“9”不掉頭,就出了個題:“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么簡單,結(jié)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個6歲的小女孩爭著說等于15,人們都向她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寶貝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并責怪自己的'思想太復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時機。這里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边@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感覺到社會并不那么單純,現(xiàn)實也并不那么美好,經(jīng)常是****,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嘆息,以致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這山望著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凈,欲壑難填,永遠也沒有滿足的境地。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边@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jīng)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jīng)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jīng)滄海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也許經(jīng)歷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而傷腦費神。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們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顆*常心來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也許事情會簡單許多,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國維所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希望能到達人生的最高境界,即這第三境界,體味那戰(zhàn)勝自我,超越極限后一覽眾山小的勝利感,然而在這自我提煉、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歲月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所有的故事都沒有結(jié)果而結(jié)果,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需彷徨,無需猶豫,無需茫然。我們應當往第三種境界發(fā)展,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從煩惱和執(zhí)著中來,應到無煩惱無執(zhí)著處去。其實凡事看開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說明了人應當看戲者,觀棋者嗎。
也許別人是對的,但我們也沒有錯,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成云煙,所有瘋狂之后總歸于*靜,我們除了*靜又能怎樣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靜珍惜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夢,接受世事無常。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7)
——摘抄名言名句3篇
摘抄名言名句1
1.英雄常食苦難與試練的面包!_曼·羅蘭
2.人生是由短暫的開花期,和長久的花枯萎構(gòu)成的!獮跆m德
3.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么可做的呢。——俾斯麥
4.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迳洗簶
5.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斞
6.真正的寧靜并不是避開車馬喧市,而是在心靈修籬種菊,這才是真正的寧靜!只找
7.所有人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喽
8.你把性格交給星座,把努力交給雞湯,然后對自己說“我聽過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跞A振
9.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遭遇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一切人都是*等的,我們毫不特殊。———史鐵生
10.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fā)光的,那就蜷伏于墻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曼德拉
11.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麅(nèi)加
12.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靈魂!喔
13.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準備承受任何風暴。——拜倫
14.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想的惟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跨過!鼱柼
15.總盯著過去,你會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歷史,你會雙目失明!鳡柸誓崆
16.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你。一個人,不能每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里栽種荊棘。——王爾德
17.沒有比人生更難的藝術(shù),因為其他的藝術(shù)和學問,到處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老師!
18.在人生的道路上,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的時候,你也要堅定,要沉著!寿M羅
19.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但愿每一個人都像星星一樣安詳而從容地不斷沿著既定的目標走完自己的路程。——歌德
20.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偸强吹奖茸约簝(yōu)秀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總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下坡路。與其埋怨,不如思變!突
2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22.長恨人生不如水,等閑*地起波瀾!獎⒂礤a
23.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永铩に鼓蔚
2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25.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羅素·貝克
26.只有永遠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里!诟駹
27.謝謝火焰給你光明,但不要忘了在黑暗中替你執(zhí)燈的人!——泰戈爾
28.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岵
29.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并不存在。——尼采
30.既然我已經(jīng)踏上這條道路,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摘抄名言名句2
1. 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 羊多必有黑羊;人多必有**。
2. Who swims in sin shall sink in sorrow. 在**中漂浮者終將在悲哀中沉沒。
3. April and May are the key of the year. 一年之計在于春.
4. What is bought is cheaper than a gift. 自己花錢買的,比別人送的便宜。
5.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只要意志堅,道路不難尋.
6. 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 人笨怨刀鈍。
7. A cautious mind is the half of wisdom. 謹慎小心近于明智.
8. A good anvil does not fear the hammer. 好砧不怕鐵錘砸.
9. All are not thieves that dogs bark at. 狗咬的不見得都是小偷。
10. A little help is worth a deal of pity. 一點幫助勝于一車同情.
11. Nothing is better than a loyal friend. 什么也比不上一個忠實的朋友.
12. Never try to prove what nobody doubts. 無人懷疑的事無須費力去證實.
13. Too muh spoils, too little is nothing. 飯多會餿,飯少不飽
14. Take not a musket to kill a butterfly. 殺蝶不用槍。
15. There is a history in all men's lives. 所有人的生活里都有一部歷史.
16. There is a tide in the affairs of men. 人生事業(yè)有盛有衰.
17. 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an exception. 有規(guī)則必有例外。
18. There's many a slip'twixt cup and lip. 酒杯到唇邊還可能滑落. /非到最后不足以說成功.
19. They have rights who dare defend them. 敢于保衛(wèi)**的人就能擁有**。
20. To know everything is to know nothing. 樣樣都通,件件稀松.
摘抄名言名句3
1. 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2. 對于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但是對于某個人,你是他的整個世界。
3.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因為我喜歡與你在一起時的感覺。
4. 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過于,他近在身旁,卻猶如遠在天邊。
5. 不要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費時間的人而浪費你的時間。
6. 在別人身上浪費一日,并非在自己身上浪費一天。
7. 要有一顆永不變硬的心,一付永不厭倦的脾氣,以及一種永不受損的風格。
8. 家是一個名字,一個非常強大的字眼。它比最為強大的魔法中,巫師說過,神靈回答過的字眼,都更加強大。
9. 世界有陰影,但亮光在對比下顯得更強。
10. 這是我一生中最樂意做的事, 這里是我最好的安息之所 。
11. 在世界上為他人減輕負擔,任何人都有所作為。
12. 有些書,其封底和封面是最為精華之部分。
13. 沒有人值得你流淚,值得讓你這么做的人不會讓你哭泣。
14. 分離許許多多的結(jié)合,就構(gòu)成了生活。
15. 內(nèi)心有心弦,但最好不要顫動。
16. 對所愛的人隱瞞任何事情,都不是我的本性。既然我的心房都已經(jīng)打開,嘴巴就不能關(guān)上。
17. 準確地說,建設性和創(chuàng)造性之間的區(qū)別是這樣:建造的事物只能建好后被人所愛;而創(chuàng)造的事物尚未問世就受人喜愛。
18.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jié),也是黑暗的季節(jié);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正直下**。
19.專心于健康的事越少,變?yōu)椴唤】档膬A向的危險就越大。
20.從前的災難給與他種種力量。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8)
——《人間詞話》讀后感6篇
《人間詞話》讀后感6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間詞話》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間詞話》讀后感1
在寒假期間閱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雖然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其實是不乏深奧的文學評論書,甚至涉及談人生、談哲學。我跟著飛快地通讀了一遍。
王國維這本書里面最廣為人知的片斷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層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兒的所謂境界是指修養(yǎng)或者造詣。王國維的境界說我讀中學時就知道,但那時似懂非懂,如今重讀此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訴讀者要學會享受孤獨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訴讀者要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第三境是告訴讀者成功往往青睞那些不輕言放棄者,在你困惑不堪時翩然來臨。
《人間詞話》是一本好書,歲月更是一本好書。
《人間詞話》讀后感2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須進過三種之境界!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縱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三境也。
我讀《人間詞話》,前一半是為了這似懂非懂的三境界,那深藏于心底的些許人文情懷。而后一半,則完完全全是為了完成任務。
我是喜愛詞的,愛那種似愁非愁的古雅,愛那種寄情于物的衷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就那樣悄無聲息地潛入了心底最深處,欲語還休。詞,便是如此,不過寥寥數(shù)字,便能將一個人的心境勾勒地淋漓盡致,而又不失絲毫美感。這樣神奇之物,又怎能叫人不醉心呢。
故,攜著一雙欣賞美得眼睛,翻開了《人間詞話》,開始了我的詩詞之旅?杉s莫讀了一半之時,卻無可奈何的將其棄之。為何,國學大師王國維境界和等之高,豈是爾等小輩所能企及的.呢?通篇的文言文,連著他對詩詞的評悟,如此一本古書,我只能仰天長嘆,哎,我委實是看不懂啊,只好作罷。
《人間詞話》讀后感3
打開書柜,一排排的書映入眼簾,很多我都讀過了,在書柜的最后一排角落里,放著一本不起眼的書,它的名字叫《人間詞話》。
書中作者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境界”說。他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第二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第三境界。借用宋詞名句,以抽象為具體,用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和思維邏輯道出藝術(shù)的本質(zhì)特征,甚至人生至理,可謂匠心別具,獨出機杼。
這本書除了寫詩詞,還寫到了對人生、理想,充滿了警醒與啟示,作者一生最注重的是“真”,比如他的脾氣秉性,他說過,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只有具備“真”的藝術(shù)境界,文學才能“與哲學有同一性質(zhì),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問題。”
著名翻譯家傅雷說過:“*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fā)性靈,此書等于一把金鑰匙!膘o夜里,月色如水,蟲聲唧唧,翻開“人間詞話”,字字珠璣,讀來受益匪淺。
《人間詞話》讀后感4
最近,我開始讀起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讀詩詞的感覺與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覺,每當我泛起讀詩詞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豐富的時候。
但我有一個煩惱,那就是我的三分熱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堅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間詞話》中的詩詞都背下來,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會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顆心。我一直在找辦法改變,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轉(zhuǎn)。有人說,三分鐘熱度未必是壞事,三分鐘熱度可以讓你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之后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也相信。
說會《人間詞話》這本書,我才剛剛讀,所以對后面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但我相信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因為我讀了她前面的幾頁我就覺得非常的不錯。
但我讀到第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中的幾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濫了:“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边有秦觀的《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讀來真的是讓我心曠神怡啊。
《人間詞話》讀后感5
《人間詞話》是我國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一部詞話著作,在這本書中,王國維采用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自然地融入了新的觀念和方法,結(jié)構(gòu)嚴謹,內(nèi)容新穎。
可能聽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知道王國維提出的治學三境界!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王先生認為成大事的人必須要經(jīng)過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告訴我們每個人應該有屬于自己的夢想,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個沒有理想與抱負的人,終將碌碌無為。第二階段,我們擁有了理想之后,需要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們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縱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階段是說在我們辛勤努力之后,終將會有那么一天,無論成功與否,驀然回首,總是能夠找到自己應得的東西。
看了這本書,有很深的感觸,王國維先生那種深刻的批判思維,以及書中所體現(xiàn)那種情懷,那種境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們應該從書中體會得到那種境界,從而來提升自己,讓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近。
《人間詞話》讀后感6
人間詞話主要賞評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詞人詞作,初讀前幾頁時頗覺枯燥,隨著詩詞大會第五季的開播,就著細細讀去,始覺饒有趣味。
王國維關(guān)于歷代詞人佳作的數(shù)句點評,仿佛為欣賞詞作打開了一扇窗,通過聊聊數(shù)句即可領略和品味整首詞的意境。
作者提出賞評詩詞的主要標準乃是境界,或者說是自然之境界,即寫詞作詩不過多修飾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一切皆自然流露。進而提出“隔”與“不隔”、“格調(diào)”、“雕琢句易而意難”等論斷,皆是以此為基礎而來。
所謂不隔,就是詞人以自然之筆觸寫自然之境界,抒自然之胸臆,乃是興之所至即興而發(fā),讀來使人感到自然流暢,意韻無窮,而能做到這一點的詞人,要么天賦異稟聰穎過人,要么學富五車厚積薄發(fā),方能收發(fā)自如,均是才華橫溢,性情自然,方能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暢懷佳作。
所謂隔,則指雕琢語句,寫景抒情、托物言志在語句雕琢上下了過多功夫,精致有余而失之自然,所謂隔的詞人,在作者看來總是用力著錯了方向,不能暢舒胸臆和激起共情。
整體來說,人間詞話對于詞作的審美自成一格,雖有作者個人之喜好,但仍是一本詩詞探幽的入門好書。
人間詞話的名句摘抄3篇(擴展9)
——《人間詞話》讀后感 (菁華20篇)
《人間詞話》讀后感1
境界乃全書的核心,王國維以開篇第一則就點出它無可替代之性。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隨后他又提出: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庇形抑骋病!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昂ㄥeF,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我認為有我之境與情景通“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庇形抑,則境中有我,將我置身于境之中,將我的感情等主觀因素付之于物、付之于境。因為思念,所以淚眼,因為愁苦,所以連花也不語,內(nèi)心的哀怨連自己都嫌棄自己,所以目之亂紅也離我而去。皆因心中凄凄,所以“孤”“寒”“暮”。無我之境,則是一種客觀,將自身摒去,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景物。不摻雜私情,就像素描,一通都是黑色,無顏色之分別,也無情感之優(yōu)越。只是一種拓本,將風景轉(zhuǎn)化為文字的拓本。
隨后他也解釋道:無我之境,人唯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知。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無我之境,只是對客觀無欲無求的復刻,此之謂靜,是靜美。有我之境,動之靜的動就是指因為詩人情感加于景物的改變。藤是枯藤,樹是老樹,鴉是昏鴉。 當所有的景物加上作者感**彩的前綴時,景物也富有了與作者相同的情感,作者作詩,猶如兩人對語。情感或氣象都超一人之孤獨。
將王國維的境界說推向頂峰的就是他那萬世流傳而亙古不變的人生三境界了。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調(diào)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艘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一境界是指凡事開始,猶如居高臨下,面對世界萬物,都感覺俯首稱臣,那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果敢,那是一種面臨未來風雨之路的一種豁達,那是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毙貞汛笾镜拈_闊意境。二境界則是實現(xiàn)理想途中的辛酸苦楚。此句雖是寫給愛情,但理想有時也像心愛之人一樣,遙不可及但又不惜拼盡全力。人影消瘦,憔悴不堪,正是在理想之路的坎坷與徘徊,然而兩字“不悔”便堅定自己,頭破血流而勇往直前。三境界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異曲同工。此境妙在“頓悟”。欲成大事者,必先披荊斬棘,百折不撓。第三境界猶如不速之客,讓成功的靈感乍現(xiàn)。此感在迷惘之后,在不經(jīng)意間,空然降至,讓人豁然開朗,絕處逢生。給人以開闔的意境。
對比自己,我怕是連第一個境界都沒嘗遍滋味。在這里,我只是根據(jù)所看之書比對著自己九牛一毛的人生經(jīng)驗來對我未來的見解拋磚引玉。我想,當我垂暮之年,飽嘗人生百態(tài)之后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慨吧。
《人間詞話》讀后感2
《人間詞話》是一部被人們奉為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讀《人間詞話》就讓我沉浸于那精簡卻又華美的詞語中,王國維不僅將其深厚的美學功底盡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獨運。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作者的講解,第二部分為人間詞話原文。
讀書人之所以讀書就是為了明理,追求真理。若不能**追求真理,生活就是一種痛苦。從書中可以看出,古往今來真正的讀書人都有其氣節(jié)在。若是沒有歷史知識做背景,讀本書只能領會詩詞表層的含義,對于詩詞里的深意,只有有心人才能領悟。作為初讀《人間詞話》的我,對書中的每個語言符號的微妙作用,豐富的內(nèi)容,只能領會其表層意思。正因為這本書,讓我真正懂了“詞之言長”的含義,只有你用心去領悟,才能懂得詩詞的內(nèi)在含義。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一種境界是講人生有時需要的是一種求孤獨,求寂寞的心境。慢慢人生路,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都會遇到孤獨、坎坷。在那種惆悵的心境下,獨自一人登上高樓,望盡遠處的無盡之路。在絕望或孤獨的境界中,可以尋求
精神上短暫的慰藉。但是,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走下去。就如我現(xiàn)在,剛剛參加工作,許多事情還不能處理的非常到位;不應該害怕犯錯,要勇敢面對自己的失敗,在失敗中才能成長的更快。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種境界講人生的種種,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必須堅定不移,經(jīng)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帶寬也不后悔。不執(zhí)著無以成,王國維正是憑借著這份執(zhí)著與隱忍,才成就了他大師地位。正如現(xiàn)在的我們,剛剛接觸藥品注冊,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不能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放棄,要憑著那份執(zhí)著,守護患者用藥安全的一道關(guān)卡。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認真書寫審評報告時,還要不斷給自己充充電。只有自己知識水*提高了,才能更好為公眾用藥安全服務。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三種境界講人生需有專注的
精神,反復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這是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往昔追尋之中的種種艱辛苦楚,在頓悟瞬間得到了完美**。第三種境界,也是最高境界,講的是在經(jīng)過不斷努力研究之后,會將之前所有的疑問完全**。藥學審評現(xiàn)正處于**的關(guān)鍵時刻,應不斷研究,**應體現(xiàn)與時俱進,同時應穩(wěn)定步伐,守護好公眾用藥的安全關(guān)卡。
《人間詞話》讀后感3
老實說,讀這本頗見考據(jù)功夫的書,把玩那些精辟的不刊之論,繼而小心寫出下面這些話,要先給自己壯壯膽,聳肩收拾一下自己的淺薄,然后再打開神游八極的冥想……評個五星吧,僅管文字編排上有些疊床架屋的味。
周濟(止庵)《宋四家詞選》里論作詞云:“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diào),求實,實則一精一力彌滿!泵献佑性唬骸俺鋵嵵^美”!肚f子·知北游》感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而今《人間詞話》獨辟詞品“三境界”說,繼而引詞論詞確為高格,萬象更新一語點破,謂之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一些三腳貓的花架子,還真攬不下來瓷器活兒,更別說桌子底下放風箏了。
雖然佶屈聱牙面目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一切生活部門都有技術(shù),骨子里的東西變化不易,于是評論就應該有分寸,假如意象、主旨、趣味差強人意,就不用去評它。概其詩余盛于兩宋,但并非闕闕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我們雖然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害得文學批評里數(shù)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五+二、白+黑”加班。
據(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因之,有唐詩作榜樣可能是宋人的大幸,也可能是宋人的大不幸。在書中被作者反復提及的白石道人有言,“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有宋一朝,眾人拾柴,不僅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還把疏鑿的河流加深了。
個人以為讀這本書,首先應繃緊上述認識,然而還遠遠不夠,藝術(shù)永遠離不開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把燒紅的電烙鐵,不管你情不情愿,都被當成一塊皺布來整,不論多么曲折,最后總是橫*豎直、熨熨貼貼。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生活可不欠不該你的',每天都在直播,何況是非功過終在你心,即便眉頭緊鎖、五官扭曲,于事有何補于己有何益?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何評論,都顯繞舌、多余,只有通電,火紅,然后摧枯拉朽,一片清*……
《人間詞話》讀后感4
老實說,讀這本頗見考據(jù)功夫的書,把玩那些精辟的不刊之論,繼而小心寫出下面這些話,要先給自己壯壯膽,聳肩收拾一下自己的淺薄,然后再打開神游八極的冥想……評個五星吧,僅管文字編排上有些疊床架屋的味。
周濟(止庵)《宋四家詞選》里論作詞云:“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diào),求實,實則一精一力彌滿!泵献佑性唬骸俺鋵嵵^美”。《莊子·知北游》感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而今《人間詞話》獨辟詞品“三境界”說,繼而引詞論詞確為高格,萬象更新一語點破,謂之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一些三腳貓的花架子,還真攬不下來瓷器活兒,更別說桌子底下放風箏了。
雖然佶屈聱牙面目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一切生活部門都有技術(shù),骨子里的東西變化不易,于是評論就應該有分寸,假如意象、主旨、趣味差強人意,就不用去評它。概其詩余盛于兩宋,但并非闕闕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我們雖然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害得文學批評里數(shù)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五+二、白+黑”加班。
據(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因之,有唐詩作榜樣可能是宋人的大幸,也可能是宋人的大不幸。在書中被作者反復提及的白石道人有言,“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有宋一朝,眾人拾柴,不僅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還把疏鑿的河流加深了。
個人以為讀這本書,首先應繃緊上述認識,然而還遠遠不夠,藝術(shù)永遠離不開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把燒紅的電烙鐵,不管你情不情愿,都被當成一塊皺布來整,不論多么曲折,最后總是橫*豎直、熨熨貼貼。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生活可不欠不該你的,每天都在直播,何況是非功過終在你心,即便眉頭緊鎖、五官扭曲,于事有何補于己有何益?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何評論,都顯繞舌、多余,只有通電,火紅,然后摧枯拉朽,一片清*……
《人間詞話》讀后感5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階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梗掏濉兜麘倩ā反说谝浑A級也!敢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梗W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階級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階級也。——王國維王國維的這三境界是我讀師范時所了解的,當時就對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次有幸拜讀后,頓覺詞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當你遨游其中使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王國維一生在考據(jù)、哲學、文學評論等多方面成就俱佳,然而他對自己寫詞的工夫尤其自得,曾說過這么一段雄視百代的話,他說:「余之于詞,雖所作尚不及百余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國維說這話的時候剛滿三十歲,只寫過百來首詞,就輕易把八百年來的詞人幾乎全不放在眼里,寫作能寫到這等份上,先不說歷史評價如何,就算清狂自信也夠透徹的了。這位生于一八七七年,卒于一九二七年,在他五十歲的壯盛之年,跳入**頤和園的昆明湖沒頂而死,其一生就是對人生問題不斷追索討問的過程。有人說他是遜節(jié)于清朝的遺臣,有人說他是憂心世道的烈士,也有人說他只是受不住羅振玉這位師長的長期**,一口怨氣咽不下去,就投水自盡了。王國維戲劇性的**對歷史學者而言是舉足輕重的,但對于寫作或畫畫的人而言,他所留下的文字比他個體生命的終始短長更重要。
《人間詞話》是*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作,在清代眾多的詞話中,《人》以其見解之新穎,理論之獨創(chuàng)熔中西美學、文藝思想于一爐,突破清代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獨樹一幟,為*美學、文藝理論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在*學術(shù)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雖為論詞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廣泛,不限于詞,“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shù)論讀”(夏承燾《詞論十評》),它突破清代詞壇浙派、常州派的門戶之見,獨創(chuàng)一派。這《人》是在探求歷代詞人創(chuàng)作得失的基礎上,結(jié)合作者自己藝術(shù)鑒賞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切身經(jīng)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shù)論的中心與精髓。境界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一個觀點,即文學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實際和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觀和客觀,理想和現(xiàn)實,情感和理智的**所謂境界「非獨謂景物」,「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寫境」,即有創(chuàng)造的境界,有寫實的境界。在此,對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確的說明,繼而又對境界的構(gòu)成作了具體闡述,「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雖寫實象,亦理想家也」,這就是說,境界是詩人模寫自然又表現(xiàn)理想構(gòu)成,成功之詩必然是理想與寫實的密切結(jié)合。譬如書中對于「境界」的闡釋有:
——詞以境界為最上!辰鐒t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集結(jié)了六十四篇短評的《人》,是王國維寫詞的心得,也是他的藝術(shù)觀之總結(jié),文章雖短,但篇篇四兩千斤,字字珠璣可貴,力可扛鼎。他用傳統(tǒng)的詞話形成以及反傳統(tǒng)的概念、術(shù)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jié)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是他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chǎn)生了重大反響,在*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度恕泛蛡鹘y(tǒng)詩詞的最大區(qū)別是:他不再僅僅關(guān)注人的倫理世情,去重復離別相思、寵辱升降的主題;而是將個人自我拋入茫茫大塊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讓自我去面對注定的人類悲劇,甚至將自我做展示的人格**,作靈魂拷問,去追究人生無根莖的命數(shù)。它是王國維的生命底蘊,精神生氣的灌注,不同于“羔雁之具”,模擬之作,是作者對宇宙與人生、生命與**等基本人生問題討問和思索的結(jié)晶。這也是我對《人》唯獨鐘愛原因。我喜歡他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我欣賞他那三境界和他那對人生不斷探索的不懈精神;更羨慕他“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的那份灑脫與**。
最后我想借用他人對《人間詞話》的一段評論結(jié)束我的這篇讀后感。王國維《人間詞話》在中西文藝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它觀點新穎,立論精辟,自成體系,在*詩話、詞話發(fā)展史上看成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因此,它理所當然地受到**外學者的普遍重視。
《人間詞話》讀后感6
《人間詞話》是*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理論熔中西美學、文藝思想于一爐,突破清代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為*美學、文藝理論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
他認為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讀了他的詞論后,再去讀宋詞三百篇,就更能體會到詩詞的意境之美。
《人間詞話》雖為論詞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廣泛,不限于詞,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shù)論讀,是對人生的反思。它將個人自我拋入茫茫大塊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讓自我去面對注定的人類悲劇,甚至將自我做展示的人格**,作靈魂拷問,去追究人生無根莖的命數(shù)。是作者對宇宙與人生、生命與**等基本人生問題討問和思索的結(jié)晶。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一段話: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辰缫病!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辰缫!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國學大師王國維精妙地以三句詞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認清自我,選定道路,繼而的執(zhí)著追求和最終的頓悟。成功之道無出其右也。關(guān)于王國維的這“三境界”妙論,百讀不厭,給人深刻的啟發(fā)。
《人間詞話》讀后感7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這是我對王先生最早最粗淺的認識。后來雖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卻一直未曾拜讀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讀了《人間詞話》這一本著作。
饒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舊沒有想過這本名作竟這樣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僅一句話,最長的也不過一百五十余字。也沒考慮到這樣晦澀難懂,需要時不時的網(wǎng)上查詢檢索。第一遍讀完我竟對大多數(shù)段落依然是毫無頭緒。沒辦法,我只好尋找注釋版來閱讀。
還好,參考著注釋附帶著詩詞原文,再將《人間詞話》細細讀來,我最起碼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點評,點評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讀出一點心得。
寫文章首先應有境界。無論描寫的任何事物,都應該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或是闡發(fā)。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雖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為這點去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皩毢熼e掛小銀鉤”又怎么比不上“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吶?
文章的關(guān)鍵從來就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積,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可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之后,則用代字更多!捌渌匀徽,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
文章的關(guān)鍵應在與意境,就是作者通過文字究竟是想論述何事,闡述何種觀點,實質(zhì)就是作者構(gòu)建出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雖作艷詞,但終有品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求學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遠,方能在求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望盡路之盡頭。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痹谇髮W的過程中唯有歷經(jīng)苦辛,努力打拼才會有所成就吧。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蔽ㄓ薪(jīng)過前面的“踏破鐵鞋無覓處”,才會有“得來全不費功夫”偶然驚喜。
雖王先生在此謙遜地說可能詞人們會不同意,但就我的見解,詞人們一定毫無疑義。此三重境界不只在于文章,也不僅限于治學。其實我們對于整個人生意義的追求和對人生過程認知不也是如此嗎?
《人間詞話》讀后感8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唐詩宋詞又好似兩位飽經(jīng)風霜的**,向我訴說過去,訴說他們滄桑的經(jīng)歷,陪我走過人生的每一道坎,每一個彎。我有一句最愛的宋詞,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的纏綿。今年暑假的一次偶然,我讀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薄薄三十頁,不僅深入淺出,那種傳統(tǒng)而優(yōu)雅的審美情趣還能讓那些在我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懷能重新泛起。下面我來和大家說一說我的讀后感。
王國維對詞之境界尤為推崇。境界,是真切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的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形象!度碎g詞話》中最為經(jīng)典的,還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玻弧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不能不說,這段文字是《人間詞話》最為人熟知的名段。我想當年已經(jīng)花甲的王國維鋪開一張宣紙,毛筆蘸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心中也是無限感慨吧!但王國維先生只是一個文人,最終也只能選擇投湖自盡。后人于他之死,是沒有太多溢美之司的,畢竟清廷的**早已成定局。只是我的心卻無端疼痛起來,星星劃過天際,人們記住了他的光與熱,卻無人知悉他的預落。王國維先生只不過固執(zhí)著他不該固執(zhí)的.,堅持了他不該堅持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睆娜珪鴣碚f提到“境界”有十余處之多,這里僅是一處,可就這一處就足以讓我回味良久了。
先生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chǎn)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于是乎我又一頭扎了進去……《人間詞話》讓我領略到了詞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讓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學習,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間詞話》讀后感9
一、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詞以境界為最上
境界者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詞閑適優(yōu)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稱道。一方面,宋代在重文輕武,再加上國家的內(nèi)憂外患,**者對外**的軟弱,宋代文人將很多***都轉(zhuǎn)移到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另一方面,禪宗和老莊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讓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脫、達觀。而宋朝經(jīng)濟的發(fā)達,享樂風行,****、酬賓贈妓、留戀光景者特別多,青樓楚館成為文人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閑適(雖說有一部分排遣內(nèi)心抑郁的因素)!坝形抑,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我覺得宋詞更多的將物我融為了一體,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文人只有通過詞作來反映自己對于南宋朝廷茍且偷安的不滿,例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似寫春意闌珊的幽怨,卻實是在寫自己對幽憤。
二、王國維評價李煜“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之所短,亦即為詞人之所長處!睂τ诶铎,我們不能單方面的評價他的好壞,作為一個帝王,他沒有承擔起他的責任,縱情享樂,揮霍無度,讓他最終淪為階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氣。誠然他有一定的天賦,君王時期的作品卻多是描寫其后宮旖旎生活的,在藝術(shù)和思想上并沒有太大的成就。而這次人生變故讓的許多思想上有了升華與自我感悟,才讓他的作品能夠流傳至今,讀來仍能感受到**之主內(nèi)心的凄哀。
三、王國維的三境界
古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說“高處不勝寒”吧,很多時候,在成功之前,你的夢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遙不可及的幻想,沒有觸及的可能。這個時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須先要學會忍受孤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辰缫病M瑯映晒]有捷徑,而機遇只會寵幸有準備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艱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詞“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薄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地三境界也。追逐夢想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收獲成功的喜悅卻是無法復制的,仿佛仿佛追尋已久的夢中女神,恍然間就在自己觸手可及的地方。這種心情還可以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夢想太過不易,在絕境中一次次告訴自己在堅持一下,那是一種不甘放棄的心在一次次堅持終見到希望后的顫動。
《人間詞話》讀后感10
1927年6月2日的頤和園靜靜的,魚藻軒前徘徊著一位老人,他帶著深度的眼鏡,但厚厚的鏡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憊,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卻滿眼黑暗,他義無反顧的跳入水中,*靜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學習數(shù)理,后回國任教研究哲學文學,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以病弱之軀做著最高尚的學問,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國維先生離去了,一位國學大師就此隕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綻放著睿智的光芒,在靜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寶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靜安先生首提境界說,以境界之高低論詩之好壞,而何為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為無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詩詞,雖唯情體物,窮極工巧也,可成為出色的詞人,但只是錦衣彩妝的行尸走肉罷了,讀來全無神韻,猶有隔靴搔癢,霧里看花之恨。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靜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說,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為作者服務,故能以奴仆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
對于古人的詩詞創(chuàng)作,靜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說","天才者,或數(shù)十年而一出,或數(shù)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chǎn)真正之大學問",只有最高深的學問與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潛,蘇軾無不如此。文人不僅該學富五車,出口成章,更需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靜安先生以過人的氣魄,客觀的態(tài)度評價了古人的詩詞,以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讀來全無傳統(tǒng)文人的偏執(zhí)迂腐,更呈現(xiàn)了古典文學獨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華美詞藻而無內(nèi)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華。對后來人的創(chuàng)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合**頁,只能默念,斯人可貴。
《人間詞話》讀后感11
初讀《人間詞話》,是在暮春時節(jié)的一個午后,窗外柳絲低垂,紫燕輕喃,獨自倚靠在窗前的榆木榻上,沏一壺香茗,在茶香繚繞中,細細品讀,任思緒在在字里行間慢慢流淌,而窗外,那投射進來的一米陽光,暖暖的,緩緩的,從榻首移到榻尾,恍然間,仿佛過了半個世紀。
我喜歡詩詞,也喜歡讀一些《詩詞鑒賞》之類的書籍。但是《人間詞話》是迄今為止我所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評。嚴格說來,《人間詞話》算不上一本書,充其量是一篇讀書筆記。但在這篇筆記中,王國維老先生洋洋灑灑,揮斥如意,對由唐至清的詩詞曲賦逐一進行了評點,高屋建瓴,切肯中要,顯示了深厚的國學功底。全文由始至終沿著“詞以境界為最上”這一主線,重點圍繞“造境與寫境”,從“人與境”、“情與境”兩個方面著手,闡述了詞境的“虛與實”、“遠與近”、“動與靜”、“大與小”、“粗獷與細膩”、“豪放與婉約”,總結(jié)出詩詞的“三重境界”亦即“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的三種之境界!保骸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保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币约啊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這本書中,王國維先生如同一個博學的評委,為讀者點評了詞品的高低、詞境的大小、詞句的優(yōu)劣以及詞人的長處與不足;如同一個嫻熟的講解員,給讀者講述了由盛唐至早清*詩詞曲賦的發(fā)展史;如同一個高明的導演,向讀者展現(xiàn)了“大漠孤煙直”、“寒波澹澹起”、“馬鳴風蕭蕭”、“亂紅飛過秋千去”、“紅杏指頭春意鬧”等一系列氣象萬千,風格迥異的雄偉畫面;如同一個出色的主持人,讓讀者認識了疏狂的李白、沉穩(wěn)的王維、豪放的蘇軾、柔弱的李煜、溫婉的李易安、凄楚的納蘭容若等一大批才情出眾、氣質(zhì)各異的偉大詞人。翻開書,我們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流淌著的文字,掩上卷,我們眼前浮現(xiàn)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和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王國維先生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國學大師,他一生中在考據(jù)、哲學以及文學評論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較大成就,他博學多才,自視頗高,尤其對自己寫詞的功夫頗為自得。他曾說過這么一段雄視百代的話:“余之于詞,雖所作尚不及百余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薄N覀児们也徽撍脑~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高明,但既然作為大師的他自己都敢這么講,那么估計他寫詞的水*也絕不會太差到哪里去,他寫的《人間詞話》也就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評價得當,因而成為*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得到很高的評價。如朱光潛在《詩的隱與顯—關(guān)于王靜安〈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一文中說:“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保煌踟涝凇哆x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一書中說:“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幾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
總之,《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文學評論的**作,它雖為論詞而作,但不限于詞,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它以其見解之新穎,理論之獨創(chuàng),熔中西美學和文藝思想于一爐,突破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而為*美學和文藝理論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在*學術(shù)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歲的王國維先生在**頤和園投湖而死,雖然他的死因至今尚眾說紛紜,但《人間詞話》確成了人間絕響。在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兩句詩作為本文的收筆,權(quán)當作對《人間詞話》這本書的簡要評價。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人間詞話》讀后感12
老實說,讀這本頗見考據(jù)功夫的書,把玩那些精辟的不刊之論,繼而小心寫出下面這些話,要先給自己壯壯膽,聳肩收拾一下自己的淺薄,然后再打開神游八極的冥想……評個五星吧,僅管文字編排上有些疊床架屋的味。
周濟(止庵)《宋四家詞選》里論作詞云:“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diào),求實,實則一精一力彌滿!泵献佑性唬骸俺鋵嵵^美”!肚f子·知北游》感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而今《人間詞話》獨辟詞品“三境界”說,繼而引詞論詞確為高格,萬象更新一語點破,謂之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一些三腳貓的花架子,還真攬不下來瓷器活兒,更別說桌子底下放風箏了。
雖然佶屈聱牙面目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一切生活部門都有技術(shù),骨子里的東西變化不易,于是評論就應該有分寸,假如意象、主旨、趣味差強人意,就不用去評它。概其詩余盛于兩宋,但并非闕闕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我們雖然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害得文學批評里數(shù)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五+二、白+黑”加班。
據(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因之,有唐詩作榜樣可能是宋人的大幸,也可能是宋人的大不幸。在書中被作者反復提及的白石道人有言,“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有宋一朝,眾人拾柴,不僅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還把疏鑿的河流加深了。
個人以為讀這本書,首先應繃緊上述認識,然而還遠遠不夠,藝術(shù)永遠離不開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把燒紅的電烙鐵,不管你情不情愿,都被當成一塊皺布來整,不論多么曲折,最后總是橫*豎直、熨熨貼貼。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生活可不欠不該你的,每天都在直播,何況是非功過終在你心,即便眉頭緊鎖、五官扭曲,于事有何補于己有何益?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何評論,都顯繞舌、多余,只有通電,火紅,然后摧枯拉朽,一片清*……
《人間詞話》讀后感13
在寒假期間閱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雖然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其實是不乏深奧的文學評論書,甚至涉及談人生、談哲學。我跟著飛快地通讀了一遍。
王國維這本書里面最廣為人知的片斷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層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兒的所謂境界是指修養(yǎng)或者造詣。王國維的境界說我讀中學時就知道,但那時似懂非懂,如今重讀此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訴讀者要學會享受孤獨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訴讀者要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第三境是告訴讀者成功往往青睞那些不輕言放棄者,在你困惑不堪時翩然來臨。
《人間詞話》是一本好書,歲月更是一本好書。
《人間詞話》讀后感14
1927年6月2日的頤和園靜靜的,魚藻軒前徘徊著一位老人,他帶著深度的眼鏡,但厚厚的鏡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憊,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卻滿眼黑暗,他義無反顧的跳入水中,*靜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學習數(shù)理,后回國任教研究哲學文學,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以病弱之軀做著最高尚的學問,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國維先生離去了,一位國學大師就此隕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綻放著睿智的光芒,在靜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寶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靜安先生首提境界說,以境界之高低論詩之好壞,而何為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為無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詩詞,雖唯情體物,窮極工巧也,可成為出色的.詞人,但只是錦衣彩妝的行尸走肉罷了,讀來全無神韻,猶有隔靴搔癢,霧里看花之恨。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靜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說,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為作者服務,故能以奴仆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
對于古人的詩詞創(chuàng)作,靜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說","天才者,或數(shù)十年而一出,或數(shù)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chǎn)真正之大學問",只有最高深的學問與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潛,蘇軾無不如此。文人不僅該學富五車,出口成章,更需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靜安先生以過人的氣魄,客觀的態(tài)度評價了古人的詩詞,以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讀來全無傳統(tǒng)文人的偏執(zhí)迂腐,更呈現(xiàn)了古典文學獨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華美詞藻而無內(nèi)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華。對后來人的創(chuàng)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合**頁,只能默念,斯人可貴。
《人間詞話》讀后感15
前段時間,有幸拜讀了王國維老師的著作《人間詞話》,感觸頗深。尤其是于漣老師講的那句“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碑斘铱吹竭@句的時候,文字里隱藏著一股直擊我靈魂深處的力量,震撼我的心弦。每每合**,“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這句話總是讓我慚愧不已,我咀嚼著它的真性情,品嘗著它的甘美,回味著它的無窮韻味。這句話也是于漣老師一生作品最真實的寫照,它生動地詮釋了王國維老師對待文學的真誠和率性!盁o嬌柔妝束之態(tài)”也是我們這些年輕人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理解和領悟的樸素真理。
王國維老師說讀書三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非指讀書,因其還有一句: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階級。如何解讀這句話,我認為需要閱歷,更需要年歲,此當意會,難言傳。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大推境界,并以”國家不幸詩家幸”開釋苦悶,為我們的人生開辟了新的方向,我們對于美好以及詩意的向往全然有了更好的寄托。這本書句句箴言,雖著力于詞評,其美學觀點卻普適于文學藝術(shù)各門類。所言獨到、犀利、通透,常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慚愧的是本人詩詞積累過于有限,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不過此書值得多次品讀,定有更大的收獲。我認同書中對屈原、杜甫、陶淵明、李煜、蘇軾、辛棄疾、納蘭容若的評價,我也很欣賞這幾位詩人、詞人。作者言必談境界,這幾位的詩詞即勝在境界,而其境界非“感自己之所感”、“言自己之所言”而不能及。余雖不能詞,但喜讀詞。詩品在神不在貌,在骨不在表!叭牒跗鋬(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比魺o景無情無境只知一味仿效,寫出的東西無異于東施效顰。
輕輕合上《人間詞話》,情景交融,整個詩詞長廊中辨析明了。“一切景語,皆情語。”詩詞之工,不在人力,而在此情此景此樂此哀也!讀王國維先生的文字,受益匪淺,只是學識、閱歷有限,不能細細品味,今日暫且淺嘗輒止,他日再來細嚼慢咽。每位詞人、詩人各有千秋,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之處,他們或內(nèi)斂含蓄,或豪放曠達,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要讀透此書,須得爛熟五代至清的各家詞作,可惜吾不能為也,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皮毛尚未及也。但我堅信“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相信經(jīng)過不斷的仔細回味與思考,我對《人間詞話》也能擁有更深的理解。新時代的我們,需得牢記祖先的文化傳承,將古代文化與文學不斷發(fā)揚光大,一代一代傳遞給子孫后輩。
《人間詞話》讀后感16
1927年6月2日的頤和園靜靜的,魚藻軒前徘徊著一位老人,他帶著深度的眼鏡,但厚厚的鏡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憊,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卻滿眼黑暗,他義無反顧的跳入水中,*靜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學習數(shù)理,后回國任教研究哲學文學,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以病弱之軀做著最高尚的學問,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國維先生離去了,一位國學大師就此隕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綻放著睿智的光芒,在靜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寶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靜安先生首提境界說,以境界之高低論詩之好壞,而何為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為無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詩詞,雖唯情體物,窮極工巧也,可成為出色的詞人,但只是錦衣彩妝的行尸走肉罷了,讀來全無神韻,猶有隔靴搔癢,霧里看花之恨。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靜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說,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為作者服務,故能以奴仆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
對于古人的詩詞創(chuàng)作,靜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說","天才者,或數(shù)十年而一出,或數(shù)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chǎn)真正之大學問",只有最高深的學問與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潛,蘇軾無不如此。文人不僅該學富五車,出口成章,更需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靜安先生以過人的氣魄,客觀的態(tài)度評價了古人的詩詞,以傳統(tǒng)的詞話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讀來全無傳統(tǒng)文人的偏執(zhí)迂腐,更呈現(xiàn)了古典文學獨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華美詞藻而無內(nèi)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華。對后來人的創(chuàng)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合**頁,只能默念,斯人可貴。
《人間詞話》讀后感17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這是我對王先生最早最粗淺的認識。后來雖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卻一直未曾拜讀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讀了《人間詞話》這一本著作。
饒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舊沒有想過這本名作竟這樣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僅一句話,最長的也不過一百五十余字。也沒考慮到這樣晦澀難懂,需要時不時的網(wǎng)上查詢檢索。第一遍讀完我竟對大多數(shù)段落依然是毫無頭緒。沒辦法,我只好尋找注釋版來閱讀。
還好,參考著注釋附帶著詩詞原文,再將《人間詞話》細細讀來,我最起碼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點評,點評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讀出一點心得。
寫文章首先應有境界。無論描寫的任何事物,都應該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或是闡發(fā)。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霸~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雖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為這點去分優(yōu)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又怎么比不上“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吶?
文章的關(guān)鍵從來就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積,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可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之后,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
文章的關(guān)鍵應在與意境,就是作者通過文字究竟是想論述何事,闡述何種觀點,實質(zhì)就是作者構(gòu)建出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雖作艷詞,但終有品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鼻髮W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遠,方能在求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望盡路之盡頭。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求學的過程中唯有歷經(jīng)苦辛,努力打拼才會有所成就吧。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唯有經(jīng)過前面的“踏破鐵鞋無覓處”,才會有“得來全不費功夫”偶然驚喜。
雖王先生在此謙遜地說可能詞人們會不同意,但就我的見解,詞人們一定毫無疑義。此三重境界不只在于文章,也不僅限于治學。其實我們對于整個人生意義的追求和對人生過程認知不也是如此嗎?
《人間詞話》讀后感18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一場場的風花雪夜,一幕幕的菡萏斜陽,美的像畫一般的詞句,隨著時光的流逝,仿佛停滯了百年,依然存留著最初的那抹驚艷。這便是宋詞的魅力。
人生路途上幾乎所有煩人心志和情感,都被宋詞細膩真切地變數(shù)出來了,我們沉浸在宋詞的天地里,細聽風聲雨聲,靜看花開花落。品位愛斷情傷,盡歷狼煙沙場。我們在宋詞里品位這人生百味。宋詞里囊括了世間種種的情緒:“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倒出了昔日君主的萬般惆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難以言表的無盡悲愁躍然紙上;“高樹鵲街巢,斜月明寒草”,看似寫景的白描,卻蘊藏著深深的憂思。詩詞是美的,也是非常奇妙的。不同的人在同一首詞里收獲了不一樣的心情,你讀到的是舒暢,他讀到的或許就是憂傷。
王國維先生一部《人間詞話》,便把宋詞吟詠的種種情致均囊括其中。境界說是《人間詞話》里的核心。王國維先生不僅把它視為創(chuàng)作原則,也把它當做批評標準。論斷詩詞的演變,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yōu)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fā)。境界是一種微妙的東西,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境界之說如此,詞人亦是如此。
李煜、姜夔、李清照、晏殊、晏幾道……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娜,在王國維先生的筆下,在《人間詞話》里演繹著不同的才情。他們的詞亦或灑脫,亦或悲壯。晏幾道矜持華貴有余,秦觀的詞境最為凄婉悲涼,周邦彥極為工致精巧。詞人筆下的《煙雨》、《斜陽》、《梅蕊》在《人間詞話》里有了別樣的延伸。
歲月的流河中,我們都會慢慢老去。唯有經(jīng)典,會與世常留。陽光滿滿的午后,身邊泡一壺香茗,打開《人間詞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細細品讀流傳百年的芳香,品味那絕妙的意境,重拾一份百年的感動。
《人間詞話》讀后感19
老實說,讀這本頗見考據(jù)功夫的書,把玩那些精辟的不刊之論,繼而小心寫出下面這些話,要先給自己壯壯膽,聳肩收拾一下自己的淺薄,然后再打開神游八極的冥想……評個五星吧,僅管文字編排上有些疊床架屋的味。
周濟(止庵)《宋四家詞選》里論作詞云:“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diào),求實,實則一精一力彌滿。”孟子有曰:“充實之謂美”!肚f子·知北游》感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而今《人間詞話》獨辟詞品“三境界”說,繼而引詞論詞確為高格,萬象更新一語點破,謂之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一些三腳貓的花架子,還真攬不下來瓷器活兒,更別說桌子底下放風箏了。
雖然佶屈聱牙面目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一切生活部門都有技術(shù),骨子里的東西變化不易,于是評論就應該有分寸,假如意象、主旨、趣味差強人意,就不用去評它。概其詩余盛于兩宋,但并非闕闕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我們雖然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害得文學批評里數(shù)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五+二、白+黑”加班。
據(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因之,有唐詩作榜樣可能是宋人的大幸,也可能是宋人的大不幸。在書中被作者反復提及的白石道人有言,“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有宋一朝,眾人拾柴,不僅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還把疏鑿的河流加深了。
個人以為讀這本書,首先應繃緊上述認識,然而還遠遠不夠,藝術(shù)永遠離不開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把燒紅的電烙鐵,不管你情不情愿,都被當成一塊皺布來整,不論多么曲折,最后總是橫*豎直、熨熨貼貼。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生活可不欠不該你的,每天都在直播,何況是非功過終在你心,即便眉頭緊鎖、五官扭曲,于事有何補于己有何益?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何評論,都顯繞舌、多余,只有通電,火紅,然后摧枯拉朽,一片清*……
《人間詞話》讀后感20
最近,我開始讀起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讀詩詞的感覺與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覺,每當我泛起讀詩詞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豐富的時候。
但我有一個煩惱,那就是我的三分熱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堅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間詞話》中的詩詞都背下來,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會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顆心。我一直在找辦法改變,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轉(zhuǎn)。有人說,三分鐘熱度未必是壞事,三分鐘熱度可以讓你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之后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也相信。
說會《人間詞話》這本書,我才剛剛讀,所以對后面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但我相信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因為我讀了她前面的幾頁我就覺得非常的不錯。
但我讀到第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中的幾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濫了:“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边有秦觀的《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讀來真的是讓我心曠神怡啊。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