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的功效與作用
第1篇:豬苓的功效與作用
豬苓的功效與作用: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干燥菌核,豬苓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豬苓別名野豬糞、豕零、猳豬屎、豕橐、豨苓、地烏桃、野豬食、豬屎苓,豬苓主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無水濕者忌服豬苓;有豬苓的功效:
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干燥菌核,豬苓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豬苓別名野豬糞、豕零、猳豬屎、豕橐、豨苓、地烏桃、野豬食、豬屎苓,豬苓主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無水濕者忌服豬苓;有濕癥而腎虛者忌豬苓。
*名:豬苓
別名:野豬糞、豕零、猳豬屎、豕橐、豨苓、地烏桃、野豬食、豬屎苓。
*味:甘、淡,平。
歸經(jīng):歸腎經(jīng)、膀胱經(jīng)。
功效:利水滲濕。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用法用量:煎湯,2-4錢;或入丸,散。
來源: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干燥菌核。
豬苓的作用:
豬苓味甘、淡,平,歸腎、膀胱經(jīng)。利水滲濕。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1、豬苓治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豬苓湯)
2、豬苓治年壯氣盛,夢遺白濁:半夏一兩,豬苓一兩。上半夏銼如豆大,豬苓為末。先將半夏炒令黃*,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為末;以一半豬苓末調(diào)勻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豬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砂瓶中養(yǎng)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于申未間冷酒下。(<濟生方>豬苓丸)
3、豬苓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小便不利,微渴引飲:豬苓五兩,末,以熟水服方寸*,日三服。(<子母秘錄>)
4、豬苓治通身腫滿,小便不利。用豬苓五兩,研為還想,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5、豬苓治痃瘧不分新久:豬苓一兩,茯苓五錢,柴胡四錢,半夏三錢,甘草一錢,生姜三片,大棗二枚。水三碗,煎一碗。未發(fā)前服,渣再煎,發(fā)后服。(<方脈家寶>)
6、豬苓治傷寒口渴。用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豬苓湯"。
7、豬苓治腸胃寒濕,濡瀉無度,嗜臥不食:豬苓(去黑皮)半兩,肉豆蔻(去殼,*)二枚,黃柏(去粗皮,炙)一分。上三味搗羅為末,米飲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熟水下。(<圣濟總錄>豬苓丸)
8、豬苓治嘔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豬苓、茯苓、白術(shù)各等分。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日三服。(<金匱要略>豬苓散)
9、豬苓治子淋:豬苓五兩。搗篩,以白湯三合,和方寸*為一服,漸至二*,日三夜二,盡,不瘥,宜轉(zhuǎn)下之,服甘遂散。(<小品方>)
豬苓甘淡滲泄,利水作用較強,豬苓用于水濕停滯的各種水腫,單味應用即可取效。豬苓治通身腫滿,小便不利,皆單用一味豬苓為末,熱水調(diào)服以治;豬苓治療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澤瀉、茯苓、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苓散(<名醫(yī)指掌>);豬苓治腸胃寒濕,濡瀉無度,常與肉豆蔻、黃柏同用,如豬苓丸(<圣濟總錄>)。豬苓**沉降,入腎、膀胱經(jīng),善通利水道,配生地、滑石、木木通等,治熱淋,小便不通,淋瀝*痛,如十味導赤湯(<醫(yī)宗金鑒>)。
豬苓用*禁忌:
無水濕者忌服豬苓;有濕癥而腎虛者忌豬苓。第2篇: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
茯苓茯苓夾餅是我的最愛,當我第一次聽到它響當當?shù)拇竺麜r,就不禁饞得垂涎欲滴,趕緊拿起一個開袋即食。這么美味的茯苓夾餅,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制作過程吧。
先在盤子里揉出一個淀粉團,和點水,加點飴糖和白砂糖,繼續(xù)揉。然后混一點食用香料,在它的表面上涂一層厚厚的卡拉膠。接著,把它冷凍、定型。冷凍好了就成了茯苓夾餅的餅餡,再拿出兩片事先準備好的茯苓片,將餅餡夾在中間,一個茯苓夾餅就大功告成了。
[噔噔噔噔",這一次,我有請它上臺,我來品嘗一下它。我先品嘗了茯苓夾餅邊上的茯苓的味道,[嗯",入口即化,細膩柔軟,有點像紙,我還真害怕它是紙做的呢。再來嘗嘗夾的那個餅:[嘖嘖嘖",汁甜[肉"脆,鮮滑爽口,爽滑鮮嫩,甜甜的,黏黏的,讓人感覺回味無窮。再咬一口,[啊",越往中間的茯苓吃就越硬,一開始咬下去,茯苓紋風不動,使勁一咬一拉一拽一拖,茯苓才滑進你的嘴中,可一到嘴里,茯苓就保持不住原樣了,立刻變成許多碎片,當你緩過神來,茯苓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如果你把茯苓和餅餡和在一起咬,那舒服勁兒就別提了,[人間美味,不過如此呀",古往今來人們都這么贊嘆茯苓夾餅。難怪茯苓夾餅從前是宮廷里的美食呀。直到現(xiàn)在,它還是大名鼎鼎的*特產(chǎn),由中華老字號*御食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我風卷殘云、狼吞虎咽般[掃"完了剩下的茯苓夾餅,卻又拿起另一個開吃了。
有一次,我把兩個茯苓夾餅打開,把一個中的餡料放進了另一個。這時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后的茯苓夾餅不僅好看,而且好吃,我看見餡上的黑芝麻、白芝麻、杏仁??有序地排列在餡上,黑的是黑芝麻,白的是白芝麻、黃的是杏仁,白的是花生,在餡上多么可愛,再加上黃的餡心與茯苓那么一搭,真是[絕配"。
我最吃茯苓夾餅-
茯苓相關(guān)內(nèi)容:鴨跖草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郊外游玩。在回家的路上,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大片鴨跖草。遠遠望去,鴨跖草藍*的小花猶如一顆顆藍寶石,璀璨發(fā)亮;又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漢字真奇妙 *漢字像樂諳中跳躍的音符,他們又像一個個充滿靈氣的小精靈,在紙上跳躍自令人心曠神怡的舞蹈,姿態(tài),是那么優(yōu)美,那么迷人,又是那么豐富多*,那么生動有趣我們的祖國語言文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每字每句后面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我喜愛的文竹 我家陽臺上種著許多種植物,有月季花、吊蘭、雞蛋果、菊花等,而我最喜歡的則是那一盆文竹了。文竹是竹子的一種,乍看之下,它全身都是綠的,就像是用綠*染成的。
*漢字真有趣 漢字的發(fā)展源遠流長,每字每句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每天都在漢字的海洋里快樂地遨游。趣味橫生的歇后語令我開懷大笑;妙語連珠的詩句使我心曠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著我;鏗鏘有力的語句激勵著我,讓我努力地向前進。
我愛你,*的漢字 *的漢字,內(nèi)容豐富,有趣神奇,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瞧,楷書四平八穩(wěn),行書龍騰虎躍,草書瀟灑不羈它們每一個字,都像一位充滿靈氣的小精靈,在紙上活蹦亂跳,在紙上翩翩起舞,姿態(tài)是那樣優(yōu)美,那樣迷人-
我喜愛的野草 野草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植物,但它的精神不得不讓我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野草沒有牡丹花那樣富麗高貴,沒有野菊花那樣用途廣,沒有橘子樹那樣為人們結(jié)出果實。它從不與百花爭艷。它全身上下都是綠*的,它的根已深深地扎進土壤里,從不松懈。
蜘蛛的吃食 南陽諸葛亮,穩(wěn)坐中*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我從墻角處捉來一只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
蜻
蜓 我對眾所周知的蜻蜓情有獨鐘,經(jīng)常到郊外去觀察蜻蜓。蜻蜓全身的顏*有很多:有火紅的、有碧綠的、還有淡黃的圓圓的腦袋上鑲嵌著一雙鼓鼓的眼睛,就像兩個玻璃球一樣,又像直升飛機的駕駛窗。
第3篇:【茯苓】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茯苓又叫茯菟、茯靈、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茯苓的食用方法有茯苓麥冬粥、茯苓栗子粥、茯苓酒[茯苓]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又叫茯菟、茯靈、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茯苓的食用方法有茯苓麥冬粥、茯苓栗子粥、茯苓酒、茯苓茶、黃芪茯苓湯等。
*名:茯苓
別名:茯菟、茯靈、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味:甘、淡,平。
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
功能: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1、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2、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紅*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3、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4、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5、茯苓:是健脾多于去濕。
6、云苓皮:是去濕大于健脾。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材基源: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制:
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潤后稍蒸,及時切取皮和塊或切厚片,曬干。
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1、茯苓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
2、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qū)儆谄⑻摑窬,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shù)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shù)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shù)等同用。
3、茯苓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滿七日。(<補缺肘后方>)
4、茯苓用于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shù)、山*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
5、茯苓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傷: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綱目>茯苓酒)
6、茯苓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shù)同用。治痰濕入絡、肩*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7、茯苓治下虛消渴,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而成渴*: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德生堂經(jīng)驗方>)
8、茯苓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棗仁等配伍。
9、茯苓治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yǎng)心血:以艾湯調(diào)茯苓末服之。(<*治要訣>)
10、茯苓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黑*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nèi)停、濕熱壅結(jié)者。
11、茯苓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米湯調(diào)下,日二服。(<仁齋直指方>)
12、茯苓治水腫;本品味甘而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捎弥魏疅崽搶嵏鞣N水腫。治療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澤瀉、豬苓、白術(shù)、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傷寒論>)。
13、茯苓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余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泄,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不育):黃蠟四兩,白茯苓四兩(去皮、作塊,用豬苓一分,同于瓷器內(nèi)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豬苓)。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為丸,如*子大?招募毥,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局方>威喜丸)
14、茯苓治脾腎陽虛水腫,可與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湯(<傷寒論>);用于水熱互結(jié),*虛小便不利水腫,與滑石、阿膠、澤瀉合用,如豬苓湯(<傷寒論>)
15、茯苓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術(shù)三兩,生姜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金匱要略>茯苓澤瀉湯)
16、茯苓治痰飲;本品善滲泄水濕,使?jié)駸o所聚,痰無由生,可治痰飲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術(shù)、甘草同用,如苓桂術(shù)甘湯(<金匱要略>);若飲停于味而嘔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要略>)。
17、茯苓治濕瀉:白術(shù)一兩,茯苓(去皮)七錢半。上細切,水煎一兩,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湯)
18、茯苓治脾虛泄瀉;本品能健脾滲濕而止瀉,尤宜于脾虛濕盛泄瀉,可與山*、白術(shù)、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術(shù)散(<和劑局>)
19、茯苓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兩,南木香半兩(紙裹*)。上二味,為細末,煎紫蘇木瓜湯調(diào)下二錢*。(<百一選方>)
20、茯苓茯苓味甘,善入脾經(jīng),能健脾補中,常配以人參、白術(shù)、甘草,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湯(<和劑局方>)。
21、茯苓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22、茯苓治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寧心安神。常用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于黃芪、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若心氣虛,不能藏神,驚恐而不安臥者,常與人參、龍齒、遠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醫(yī)學心悟>)。
23、茯苓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四兩,桂枝,白術(shù)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金匱要略>苓桂術(shù)甘湯)
24、茯苓治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豬苓*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shù)*銖,茯苓*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日三服。(<傷寒論>五苓散)
25、茯苓治水腫:白水(凈)二錢,茯苓三錢,郁李仁(杵)一錢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醫(yī)必要>茯苓湯)
26、茯苓治小便多、滑數(shù)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去皮,白*水內(nèi)湛過,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diào)服之。(<儒門事親>)
茯苓用*禁忌:
*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茯苓。
1、<本草經(jīng)集注>:[馬藺為之使。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忌米醋。
2、張元素:[如小便利或數(shù),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損元氣。"
3、<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4、<本草經(jīng)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茯苓]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配伍澤瀉:二者均為甘淡之品能導水下行通利膀胱.但茯苓*平偏于健脾滲濕;澤瀉*寒善瀉腎及膀胱之熱 以除下焦?jié)駸幔?合用利水滲濕之功尤著且能勝熱用于治療水濕停滯下焦之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等*屬偏熱者.
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shù)等配伍。
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
茯苓配伍*棗仁:茯苓補益心脾而安心神;*棗仁養(yǎng)肝血而安心神.二者合用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之心悸、失眠健忘、食少納呆等癥.
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芪、白術(shù)等配伍。
茯苓配伍澤瀉:二者均為甘淡之品能導水下行通利膀胱.但茯苓*平偏于健脾滲濕;澤瀉*寒善瀉腎及膀胱之熱 以除下焦?jié)駸幔?合用利水滲濕之功尤著且能勝熱用于治療水濕停滯下焦之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等*屬偏熱者.
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shù)等配伍。
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
茯苓配伍*棗仁:茯苓補益心脾而安心神;*棗仁養(yǎng)肝血而安心神.二者合用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之心悸、失眠健忘、食少納呆等癥.
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芪、白術(shù)等配伍。
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shù)等同用。
茯苓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shù)、山*等配伍?捎脼檠a肺脾,治氣虛之輔佐*。
茯苓配伍車前子:兩*均有利水作用.但茯苓健脾滲濕;車前子利尿通淋.二者伍用 則利水通淋作用加強用于治療濕濁內(nèi)停、偏滲大腸所引起的瀉下如水、量多、但尿量減少者.
茯苓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shù)同用。
茯苓治痰濕入絡、肩*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棗仁等配伍。
茯苓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質(zhì)、氨基*、有機*、脂肪、卵*脂、腺嘌呤、膽堿、麥角甾醇、多種酶和鉀鹽。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等電解質(zhì)的排出;有鎮(zhèn)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fā)生、降血糖、抗放*等作用。茯苓還用作茯苓餅、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國家將茯苓作為海*常用*物及滋補品的原料。在溫度較大的地區(qū)和場所,茯苓可作為重要的食療品種,經(jīng)常食用可健脾去濕,助消化,壯體質(zhì)。
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茯苓陳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茯苓麥冬粥
功效: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yǎng)*清心,粟米除煩熱。用于心*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干舌燥。
材料:茯苓、麥冬各15克,粟米100克。
做法:粟米加水煮粥;二*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
來源:<圣惠方>。
茯苓栗子粥
功效: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材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
做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杉犹钦{(diào)味食。
茯苓酒
功效:凡氣血虛弱、*陽兩虧所出現(xiàn)的腰*、腿軟、體倦乏力、遺精陽痿、須發(fā)早白、心悸失眠、食欲減退等均宜服用。
材料:茯苓60克、大棗20枚、當歸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將上*切碎裝瓦壇內(nèi),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搖一次,每日飲服1-2次,每次10-15毫升。
茯苓餅
功效:本方用茯苓、人參補氣益脾,以人參延緩衰老。用于補虛,抗衰延年。
材料:茯苓200克,人參10克,面粉800克。
做法:二*分別研為細末,加食鹽少許,同面粉加水揉成面團,做成約重100克的餅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個。
來源:<重訂瑞竹堂經(jīng)驗方>(原方稱[丹",實為點心)。
茯苓膏
功效:常服用本品對老年*浮腫、肥胖癥以及預防癌腫均有稗益。
材料: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
做法:先將白茯苓研為細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濾去水,再漂再曬,反復3次,再為細末,拌白蜜和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開水送服。
沉香茯苓
功效:適用于小便白濁。
材料:茯苓35克,沉香40克。
做法:將茯苓與沉香共研細末.每次服5克,睡前服。
黨參茯苓
功效:適用于腹瀉。
材料:茯苓12克,黨參13克,白扁豆8克,薏笖仁,白術(shù)各11克,炙甘草4克。
做法:將上料水煎服。
茯苓茶
功效:益脾和胃,滲濕利水,適用于胃癌,肝癌。
材料:茯苓24克。
做法:將茯苓加水煮沸.代茶飲。
茯苓肉片
功效:補腎養(yǎng)肝,烏發(fā)潤膚。
材料:茯苓60克,黑芝麻60克,菊花瓣適量,豬瘦肉絲200克、水淀粉,鹽,黃酒,*拉油各適量
做法:
1、茯苓治凈,控干,黑芝麻治凈,用沸水燙透,控干,搗成細屑;肉絲加鹽,黃酒,水淀粉抓勻上漿。
2、鍋內(nèi)加清水,茯苓,黑芝麻用旺火燒開,改小火燒約10分鐘,改回旺火,氽入肉絲,撒菊花瓣,用鹽調(diào)味,淋少許*拉油即成。
茯苓金菇
功效:茯苓健脾胃,對腸胃來說有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而金針菇和香菇,纖維質(zhì)豐富,不僅好吃,也可促進腸胃時蠕動,幫助消化。
材料:茯苓1兩,金針菇500克,香菇3,胡蘿卜絲、姜絲、蔥段適量,生粉少許。
做法:
1、香菇切絲、茯苓以2碗水燉30分鐘備用。
2、起油鍋,以蔥段、姜絲爆香,然后放入胡蘿卜絲金針菇和香菇拌炒。
3、倒入 茯苓湯汁、拌炒均勻并勾芡,以少許食鹽調(diào)味,灑上蔥花即可起鍋。
茯苓雞肝湯
功效:本湯適用于小兒疳積,身體虧虛。
材料:雞肝30克,茯苓10克。
做法:上述三味共煮,吃肝喝湯。連服10次。
陳皮茯苓湯
功效:陳皮茯苓湯能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主治瘡瘍痰濁凝結(jié)之*。
材料:陳皮、半夏各15g,茯苓9g,甘草5g。
做法:水煎服。
防己茯苓湯
材料:防己三兩 黃芪三兩 桂枝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做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來源:方出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已茯苓湯主之。
黃芪茯苓湯
功效:補益氣血,養(yǎng)*生津,主治氣血兩虛之便秘、直腸脫垂等。
材料:黃芪、熟地黃各9g,牡蠣、炒白術(shù)、麥冬各6g,茯苓、防風各3g,炙甘草lg,浮小麥30g。
用法:水煎服。
來源:<醫(yī)宗金鑒>
土鴨茯苓湯
材料:土鴨750克、茯苓15克 陳皮10克 白術(shù)15克 山*(干)15克 紫河車5克、姜10克 鹽3克
做法:
1、將土鴨洗凈,斬成小件。
2、生姜去皮洗凈,切片
3、山*去皮,洗凈,切塊
4、湯煲內(nèi)注入清水,上旺火燒開,將土鴨放入鍋內(nèi)
5、待沸后撇凈浮沫,再放入陳皮、白術(shù)、山*、茯苓、姜片,改中火煮約60分鐘
6、待土鴨熟爛時,將湯倒出,沖入紫河車粉,加入精鹽、攪勻后即可飲用。
陳皮茯苓粥
功效:健脾燥濕,化痰祛脂,主治不孕癥。
材料:陳皮、茯苓各10克,梗米100克。
做法:將陳皮、茯苓先加水煮,去渣取汁,與梗米同煮為粥。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
茯苓胖頭魚
功效:益氣補虛,健腦增智。
材料:鳙魚1200克、茯苓20克 冬筍30克、5克 鹽3克 味精1克 大蔥5克 姜5克 黃酒15克
做法:
1、將魚去鱗、鰓、腸,洗凈
2、剔下魚肉,用*背砸成肉泥,切下魚頭備用
3、冬筍洗凈切片
4、大蔥、姜洗凈切分別切末
5、茯苓磨成粉
6、將魚泥放入碗中,與茯苓粉、淀粉、鹽、味精、蔥末、姜末、黃酒調(diào)配成魚丸泥料
7、將魚頭放在沙鍋中,加冷水沒過魚頭
8、把肉泥做成的魚丸下入沙鍋中,緩緩升溫加熱
9、至魚丸定型后,再調(diào)加鹽、味精和筍片,待魚頭煨燉熟透即可。
沉香拌茯苓
功效:適用于小便白濁。
材料:茯苓35克,沉香40克。
做法:將茯苓與沉香共研細末.每次服5克,睡前服。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