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的典故
第1篇:周公吐哺的典故
典出《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因此被稱為周公。他的父親周文王在世時,他就以孝行著稱,在兄弟中顯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群。文王死后,武王姬發(fā)即位,他又盡心竭力輔佐武王,完成了滅商興周的大業(yè)。
周武王把魯?shù)胤饨o周公,但他沒有去魯?shù)鼐头,留在朝中繼續(xù)輔佐武王。武王死后,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當時,成王的年齡很小,無法執(zhí)掌國政,加上天下剛剛平定,周公怕有人發(fā)動叛亂,對周朝產(chǎn)生威脅,就和召公一起總攝國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務(wù)。
周公為了代成王管理好國家,勵精圖治,兢兢業(yè)業(yè),國家也一天天強盛起來。然而,勞苦功高的周公卻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于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對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國政,是因為成王年紀還小。我決無異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過幾年,成王成年,我便會還政于成王。”
于是,周公不顧流言蜚語,繼續(xù)攝政,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自己去魯國就封。伯禽臨行前,周公告誡他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輔政,可以說是天下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卻常常在洗頭時,三次握起頭發(fā);吃飯時,一頓飯有時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飯食,匆忙起身,去接待來訪的人,生怕錯過了天下的賢士。因為人才是治國的根本。你到了魯國以后,一切都要謹慎,不要因為自己擁有封國,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連連答應(yīng),動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jié)武庚,發(fā)動叛亂。周公興兵伐罪,平定了叛亂。七年后,周公實踐自己的諾言,還政于成王。
后來,“周公吐哺”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執(zhí)政大臣求賢若渴,招請人才。
第2篇:周公吐哺文言文翻譯
“周公吐哺”是一個流傳很觀的故事,你知道周公吐哺文言文翻譯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周公吐哺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周公吐哺文言文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祚①攝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曰:“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武王蚤②終,成王少,將以成周③,我所以為之若此!庇谑亲湎喑赏,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背赏蹰L,能聽政。成王臨朝,周公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翻譯
后來武王駕崩,成王年少,正在襁褓中。周公唯恐天下的人聽說武王駕崩而背叛,于是登臨天子之位,代替成王處理國政。管叔和他的弟弟在國內(nèi)散布謠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敝芄阆蛱、召公表白心意說:“我之所以不回避而代成王攝行國政,是恐怕天下反叛周室,那將無法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王為天下憂勞已經(jīng)很久了,到了今天才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少,為將來完成周的大業(yè),所以我才這樣做!庇谑鞘冀K輔佐成王,而讓他的兒子伯禽代替他到魯國就封。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對于整個天下來說,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是我常常洗一次頭三次提起頭發(fā),吃一頓飯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頻頻起身接待賢士,還怕失掉了天下的人才。你到魯國之后,要謹慎處事,不要因為有封國而傲慢待人!
成王長大,能臨朝聽政了。于是周公就將國政交還給成王,由成王親自處理朝中大事。周公面朝北,處在臣子的位置,態(tài)度恭敬謹慎,像是有所畏懼的樣子。
【周公吐哺的典故】
典出《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因此被稱為周公。他的父親周文王在世時,他就以孝行著稱,在兄弟中顯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群。文王死后,武王姬發(fā)即位,他又盡心竭力輔佐武王,完成了滅商興周的大業(yè)。
周武王把魯?shù)胤饨o周公,但他沒有去魯?shù)鼐头,留在朝中繼續(xù)輔佐武王。武王死后,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當時,成王的年齡很小,無法執(zhí)掌國政,加上天下剛剛平定,周公怕有人發(fā)動叛亂,對周朝產(chǎn)生威脅,就和召公一起總攝國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務(wù)。
周公為了代成王管理好國家,勵精圖治,兢兢業(yè)業(yè),國家也一天天強盛起來。然而,勞苦功高的周公卻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于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對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國政,是因為成王年紀還小。我決無異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過幾年,成王成年,我便會還政于成王。”
于是,周公不顧流言蜚語,繼續(xù)攝政,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自己去魯國就封。伯禽臨行前,周公告誡他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輔政,可以說是天下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卻常常在洗頭時,三次握起頭發(fā);吃飯時,一頓飯有時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飯食,匆忙起身,去接待來訪的人,生怕錯過了天下的賢士。因為人才是治國的根本。你到了魯國以后,一切都要謹慎,不要因為自己擁有封國,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連連答應(yīng),動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jié)武庚,發(fā)動叛亂。周公興兵伐罪,平定了叛亂。七年后,周公實踐自己的諾言,還政于成王。
后來,“周公吐哺”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執(zhí)政大臣求賢若渴,招請人才。
[周公吐哺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第3篇:吐哺握發(fā)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韓詩外傳》卷三第三十一章:“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薄妒酚洝斨芄兰摇芬噍d,作“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釋義用法周公教導(dǎo)他的兒子伯禽,應(yīng)當禮賢下士,說自己洗一次頭發(fā)甚至停頓三次,吃一次飯甚至中斷三次,趕緊去接待賓客,還恐怕怠慢了天下的士人。后用此典形容求賢若渴,禮賢下士。
用典形式
【三哺】唐·白居易:“重士過三哺,輕才抵一銖!
【吐握】魏·文帝:“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泵鳌り愖育垼骸安灰姽湃送挛彰Γ袢巳赵潞尾莶!
【三握發(fā)】唐·邵謁:“賢哉三握發(fā),為有天下憂!彼巍り懹危骸翱椭岭y令三握發(fā),佛來僅可小低頭。”
【發(fā)一握】宋·蘇軾:“會當聞公來,倒屣發(fā)一握!
【發(fā)握三】宋·汪元量:“有客腸回九,無人發(fā)握三。”
【周公發(fā)】宋·*棄疾:“寄食王孫,喪家公子,誰握周公發(fā)!
【吐哺周公】清·丘逢*:“橫槊當歌萬慮空,復(fù)聞吐哺有周公!
【周公下士】明·陳子龍:“周公稱下士,濟濟皆彥倫!
【周公吐哺】三國·曹*:“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沐三握發(fā)】三國·曹植:“一沐三握發(fā),后世稱圣賢!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