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課時精品教案
第1篇:草船借箭第二課時教案
(一)檢查復習。
1.檢查讀生詞:
妒忌商議負責推卻都督委托既然遲延膠漆疑惑調(diào)度水寨輕易支援甘受懲罰大霧漫天飲酒取樂神機妙算
2.了解分段掌握情況。
(二)導入新課。
(三)交待學習目標。
(四)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大段。
(1)指名讀這段,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以下的問題。
①周瑜是怎樣“請”諸葛亮商議*事、要他負責造箭的?他的真實的企圖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②諸葛亮知不知道這是周瑜的*謀?為什么不當面揭穿他,反而主動立下*令狀?
(2)分角*朗讀。
2.學習課文第二大段。
請同學們輕聲地朗讀課文第二段,并且思考:
(1)從周瑜對魯肅說的話可以看出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2)諸葛亮請魯肅幫哪些忙?他還特別要求魯肅怎樣做?聯(lián)系上文,課文中哪些詞語表明諸葛亮對完成造箭的任務挫敗周瑜的*謀胸有成竹?
(3)魯肅是怎樣向周瑜報告的?你從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3.學習課文第三大段。
(1)諸葛亮在什么時間才去開船借箭的?為什么要等到這個時候才去?
(2)諸葛亮把船停在哪兒?為什么?
(3)船是怎樣停在那里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4)船停下來,諸葛亮讓兵士干什么?為什么這樣做?他與魯肅各有什么不同反應?說明什么?
(5)曹*是怎么做的?你從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你又看出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6)諸葛亮在船隊剛到時是怎樣布置的?后來又怎樣調(diào)動的?這樣安排為什么?
(7)總結諸葛亮能成功“借”到箭的原因。
(8)教師小結。文章的第三段是全文的重點。課文通過諸葛亮巧妙使用草船向曹*“借”箭的經(jīng)過,突出反映了諸葛亮確實是足智多謀,具有非凡的才干。
4.學習課文第四大段。
教師可以安排同學們齊讀這一段。同時思考:
(1)諸葛亮按規(guī)定期限超前完成造箭任務以后,本可以諷刺挖苦周瑜一番,但他卻不露一面,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似的,這是為什么?
(2)課文最后以周瑜嘆服的話作結尾,起了哪些作用?
(五)分清前因后果,把握故事情節(jié)整體。
理清文章的脈絡,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2篇:《草船借箭》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jīng)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著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xù)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并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么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劉備聯(lián)合孫權
師:曹*剛打敗劉備,又要進攻孫權。因此,孫劉兩家聯(lián)手要抗擊曹兵。劉備的*師諸葛亮奉命來東吳幫助作戰(zhàn),遇到大將周瑜。周瑜對諸葛亮是什么態(tài)度呢?誰知道?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nèi)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么諸葛亮找誰借箭?怎么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大意。)
三、細讀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干。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令狀,周瑜為什么很高興?
(他以為他的*謀已得逞了。)
師:這部分寫商議*事,接受任務幾乎全寫的是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除了一處寫周瑜很高興外,沒有再對他倆的神態(tài)、語氣作任何細致的描寫,該怎樣讀才好呢?
(先請生自由讀,發(fā)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
(生默讀思考找到*,并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fā)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么?經(jīng)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
(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huán)境中成功地和曹*借箭的經(jīng)過。)
師:借箭成功了嗎?讀出書上有關語句。
(生讀出船兩邊的草把上都*滿了箭等語句。)
師:諸葛亮借箭成功主要依靠*面上的大霧,而他選擇這一天行動恰好*面上有大霧,這是巧合嗎?
(生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么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xiàn)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謀。
四、布置作業(yè)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2、準備復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板書設計】
曹*
劉備聯(lián)合孫權
(諸葛亮)(周瑜)
才干妒忌
因:十天造箭十萬
果:三天借箭十萬
第3篇:《草船借箭》第二課時精品教案
一、教學要求
1.了解本課故事,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肚量,有膽略。
2.能從課文中具體了解人物的*格,體會首尾呼應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二、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介紹時代背景。解題,學習生字,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從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先突破重點段“借箭經(jīng)過”(6—9節(jié)),再突破重點“借箭起因”(1—2節(jié))。
教學過程:
(一)直奔重點段“借箭經(jīng)過”。
1.導入*設問:課文分成幾段?諸葛亮為什么要借箭?哪一段寫他借箭?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起因準備經(jīng)過結果
2.讓學生解釋“妒忌”的詞義。教師板書:妒忌
(二)學習重點段“借箭經(jīng)過”。
1.掌握內(nèi)容。
①自由讀課文,讀前出示投影片,按以下問題邊讀邊找:
諸葛亮在什么時間什么天氣去借箭?草船借箭后是怎么回來的?和誰同去?向誰借箭?
學生回答后,教師按問題的順序在黑板上寫出:第三天四更大霧漫天順水順風魯肅曹*
②由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帶著“諸葛亮怎么借箭”這一問題邊聽邊找*。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繩索連船一字兒排開擂鼓吶喊頭←尾→頭
③讓學生按板書順序簡單復述“借箭經(jīng)過”。
2.理解內(nèi)容。
①讓學生從板書的逐項內(nèi)容分析中,了解諸葛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a.從“第三天四更大霧漫天”了解諸葛亮(時間選得好,天象算得準)是“知天文”的人;教師板書:知天文
b.從“順水順風”了解諸葛亮(想得周密,知水知風)是“曉地理”的人;教師板書:曉地理
c.從“魯肅同去”了解諸葛亮(知魯肅聯(lián)合抗曹心誠,能夠幫助做準備,并且不向周瑜吐真情)是“善知人”的人;教師板書:善知人
d.從“向曹*借箭”了解諸葛亮(知曹*用兵謹慎,只用箭*決不出兵)是“善知人”。
②引導學生理解諸葛亮“談笑”的“笑”字的含義。(“笑”是對魯肅的安慰;“笑”是對曹*80萬大*的蔑視;“笑”是對借箭成功充滿了信心。)
③出示投影片,讓學生從以下板書內(nèi)容的分析中,了解諸葛亮“巧籌劃”的本領。學生逐項分析后,教師板書:巧籌劃
“繩索連船”(便于指揮,不會走散)
“一字兒排開”(受箭面大)
“擂鼓吶喊”(虛張聲勢,增多弓*手)
頭←尾→頭(兩面受箭)
④小結:讓學生從“知天文”、“曉地理”中了解諸葛亮是一個“料事如神”的人;從“善知人”、“巧籌劃”中了解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
(三)使學生從“料事如神”、“足智多謀”兩詞中,領悟出諸葛亮是一個“神機妙算”的人,自然導入“借箭結果”(10—11節(jié))這一段。
引導學生理解:
1.諸葛亮:按期如數(shù)得箭,巧把造箭變借箭表現(xiàn)出他的智與謀已達到爐火純青、左右逢源的地步。
2.周瑜:“長嘆”、“不如”等詞語說明他不得不服,自愧不如,自己的智與謀在諸葛亮的眼中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四)學生理解以上內(nèi)容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借箭起因”(1—2節(jié))。
學習方法:分角*朗讀,其他學生做人物心理分析。
周瑜:表面客氣設下圈套→步步相逼話里藏*→置人死地而后快。
諸葛亮:表面糊涂早已察覺→立下*令狀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
(五)總結全文
借箭起因—置于死地→捏把冷汗
借箭結果—死里求生→拍案叫絕
讓學生從“捏把冷汗、扣人心弦、拍案叫絕”的心理體驗中,進一步理解諸葛亮的高尚情*:以自己的才智、計謀、膽識,既教訓了周瑜又顧全聯(lián)合抗曹的大局。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