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三國志·魏書·李典傳》原文及翻譯
第1篇:關(guān)于《三國志·魏書·李典傳》原文及翻譯
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shù)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于壽張,又從擊袁術(shù),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氏,慰勞諸縣。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聽,遂殺乾。太祖使乾子整將乾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整卒,典徙潁*令,為中郎將,將整*,遷離狐太守。
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輸谷帛供*。紹破,以典為裨將*,屯安民。太祖擊譚、尚于黎陽,使典與程昱等以船運*糧。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钡渑c諸將議曰:“蕃*少*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不內(nèi)御,茍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昱亦以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苤?1敢壞┥脹腿ィ??手罹?坊髦??湓唬骸霸粑薰釋耍?殺賾蟹?D系老琳??菽舊睿?豢勺*!??惶??胗誚?分??淞羰亍??裙?朐舴?錚?講煥??渫?齲?竿??戎粒?松⑼。从围???ǎ?肜紙?Ц吒捎諍?兀?鞴艸杏誄す悖?云浦?Gú堵步???舛紀(jì)ず睢?/p>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nèi),以制四方,非慕純也!彼灬悴壳谧迦f三千余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quán)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zhàn)。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乃率眾與遼破走權(quán)。增邑百戶,并前三百戶。
典好學(xué)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中稱其長者。年三十六薨,子禎嗣。文帝踐阼,謚典曰愍侯。
譯文:
李典字曼成,是山陽鉅野人。李典的叔父叫李乾,有英雄氣概,在乘氏聚合了幾千家賓客。初平年間,帶領(lǐng)眾人追隨太祖,在壽張擊敗黃巾*,又跟隨太祖打擊袁術(shù),征討徐州。呂布作亂,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慰勞當(dāng)?shù)馗骺h。呂布手下的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降李乾,想讓他一起叛亂,李乾沒有聽從,他們就殺了李乾。太祖讓李乾的兒子李整帶領(lǐng)李乾的兵馬,與其他將領(lǐng)一起攻打薛蘭、李封。薛蘭、李封被打敗后,李整跟隨太祖平定兗州各縣立了功,慢慢地升遷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調(diào)任潁*縣令,任中郎將,帶領(lǐng)李整的*隊,后升任離狐太守。
當(dāng)時太祖和袁紹在官渡對壘,李典率領(lǐng)宗族和部下向太祖*中輸送糧食布匹。袁紹被打敗后,太祖任命李典為副將*,駐*于安民。太祖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二人,讓李典和程昱等人率領(lǐng)宗族和部下用船運送*糧。適逢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帶兵駐扎在黃河上游,斷絕了李典程昱運糧的水道,太祖命令李典和程昱:“如果船只不能通過,就下船從陸路運送!崩畹渑c將領(lǐng)們商議說:“高蕃的*隊鎧*少卻依仗占據(jù)著水道,他們心理懈怠,攻打他們一定會取得勝利。*隊中可以不執(zhí)行內(nèi)廷的命令,如果對國家有利,自己拿主意是可以的,應(yīng)該盡快攻打他們!背剃乓舱J為正確。于是,李典率*向北渡過黃河,攻打高蕃,打敗了他,水道因此恢復(fù)暢通。劉表讓劉備向北擴張,劉備到了葉城,太祖派李典跟隨夏侯??摯顧?恰A醣敢惶煸緋可棧儆?乩肴ィ?暮???旄韃孔坊髁醣福?畹淥擔(dān)骸霸羧宋薰釋巳矗?騁傷?且歡ㄓ新穹?D媳叩纜廢琳??菽舊畛ぃ?荒蘢釩!畢暮??惶??胗誚?黃鹱坊髁醣福?畹淞羰鼐??O暮??熱斯?幌萑氳腥說姆?魅Γ?髡講煥??畹瀆示?巴?仍??醣竿??苑降木缺?攪耍?漚饃??Ю肴。李禍O嫣?嫖Чペ?牽??瞧蕉ê螅?肜紙?黃鷦?wù)?*?Я爍吒桑?誄す愎ゴ蜆艸校?即虬芰碩苑。?尾堵步???舛紀(jì)ず睢?/p>
李典的宗族和部下三千多戶人家,都居住在乘氏,他自己請求將宗族和部下家屬遷往魏郡。太祖笑著說:“你想效仿耿純嗎?”李典謝恩說:“我駑笨怯懦,功勞微薄,但是蒙受的恩寵和封賞過于豐厚,實在應(yīng)該讓全宗族人都出力;再說征伐之事還沒有平息,應(yīng)該充實都城,以便(隨太祖)控制天下,不是郊仿耿純!庇谑前炎谧搴筒肯乱蝗f三千多人移居到鄴城。太祖嘉獎他,提拔他任破虜將*。他同張遼、樂進駐扎在合肥,孫權(quán)率眾包圍了他們,張遼想領(lǐng)命出戰(zhàn)。樂進、李典、張遼平時不和睦,張遼擔(dān)心他們不答應(yīng),李典慷慨地說:“這是國家大事,只看將*的計謀是怎樣的,我怎能因為個人恩怨而忘了國家大義呢!”帶領(lǐng)部眾與張遼一起打退了孫權(quán)。于是他又獲得一百戶的封地,連同以往的,共三百戶。
李典喜好學(xué)問,尊重有學(xué)問的人,不跟其他將領(lǐng)爭功。尊敬有才能的士大夫,小心翼翼得猶如自己不如別人,因此*中人都稱他是忠厚的人。他三十六歲時逝世,兒子李禎繼承他的爵位。文帝登基后,追加李典的謚號為愍侯。
第2篇:關(guān)于三國志《李豐傳》原文及翻譯
李豐,字安國,故衛(wèi)尉李義子也。黃初中,以父任召隨*。始為白衣時,年十七八,在鄴下名為清白,識別人物,海內(nèi)翕然,莫不注意。后隨*在許昌,聲稱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閉門,敕使斷客。初,明帝在東宮,豐在文學(xué)中。及即尊位,得吳降人,問:“*東聞*名士為誰?”降人云:“聞有李安國者!笔菚r豐為黃門郎,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帝曰:“豐名乃被于吳越邪?”后轉(zhuǎn)騎都尉、給事中。帝崩后,為永寧太仆,以名過其實,能用少也。
正始中,遷侍中尚書仆*。豐在臺省,常多托疾,時臺制,疾滿百日當(dāng)解祿。豐疾未滿數(shù)十日,輒暫起,已復(fù)臥,如是數(shù)歲。初,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nèi)不甚憚也。豐弟翼及偉,仕數(shù)歲間,并歷郡守,豐嘗于人中顯誡二弟。及司馬宣王久病,偉為二千石,荒于酒,亂新平、扶風(fēng)二郡而豐不召,眾人以為恃寵。
曹爽*,豐依違二公間,無有適莫,故于時有謗書曰:“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游光!逼湟庖詾樨S雖外示清凈,而內(nèi)圖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誅爽,住車闕下,與豐相聞,豐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終后,中書令缺,大將*諮問朝臣:“誰可補者?”或指向豐。豐雖知此非顯選,而自以連婚國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辭,遂奏用之。豐為中書二歲,帝比每獨召與語,不知所說。景王知其議己,請豐,豐不以實告,乃殺之。其事秘。
豐前后仕歷二朝,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廩而已。韜雖尚公主,豐常約敕不得有所侵取,時得賜錢帛,輒以外施親族;及得賜宮人,多與子弟,而豐皆以與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無馀積。
(節(jié)選自《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譯文:
李豐,字安國,是原先的衛(wèi)尉李義的兒子。黃初年間,因為父親的任職被征召隨*。起初還是平民百姓時,十七八歲,在鄴下品*純潔,善于品評人物,得到全國人的一致稱贊,沒有人不留意他。后來隨*到了許昌,聲望一天天興盛起來。他的父親不愿意他這樣(早早出名),就叫他閉門讀書,命他斷絕跟賓客來往。起初,明帝是太子時,李豐還在研習(xí)學(xué)問。等明帝登上了帝位,有一次見到一位吳國投降的人,問道:“你在*東時,聽到中原地區(qū)誰稱得上名士。俊蓖督档娜嘶卮鹫f:“我聽說過李安國。”這個時候,李豐擔(dān)任黃門郎,魏明帝問左右臣子“安國”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豐”來回答。明帝說:“李豐的名聲竟然遍布整個吳越地區(qū)了嗎?”后來,他轉(zhuǎn)任騎都尉,給事中。明帝駕崩后,他擔(dān)任永寧太仆,因為名過其實,很少得到重用。
正始年間,升為侍中尚書仆*。李豐在臺省任職時,經(jīng)常借口生。ú簧习啵0凑债(dāng)時臺省的制度,生病達一百天就要解除官職。李豐生病不到幾十天,就會突然病愈,然后又臥病在床,像這樣好幾年。起初,李豐的兒子李韜被選中娶公主為妻,李豐雖然表面上推辭,而內(nèi)心不怎么害怕。李豐的弟弟李翼和李偉,做官好多年,都做到郡守的職務(wù),李豐曾經(jīng)在別人面前特別告誡過兩個弟弟。等到司馬宣王長久生病,李偉擔(dān)任太守,喝酒誤事,造成新平、扶風(fēng)二郡混亂,李豐卻放任不管。大家都認為他們是依仗寵幸。
曹爽專權(quán),李豐在曹爽與司馬宣王之間兩面討巧,不明確表態(tài),因而有人世人譏諷他道:“曹爽的權(quán)勢像開水一樣炙熱,太傅父子像殘羹一樣*涼,而李豐兄弟則像游光(傳說中的惡鬼)一樣作惡。”那意思就是李豐雖然表面上清凈無為,但內(nèi)地里圖謀大事,跟游光很相似。等到司馬宣王奏請皇上誅殺曹爽,將戰(zhàn)車停駐在朝堂下。告知李豐后,李豐非?謶郑窳⒓次,蜷伏在地上站不起來了。
到嘉平四年宣王死后,中書令一職空缺,大將*征詢朝臣意見:“合適補任的人為誰?”有人推薦李豐。李豐雖然知道這個職務(wù)不是特別顯要,但想到自己與皇上聯(lián)姻,想要依附皇上,就接受了沒有推辭,于是大將*奏明皇上任用了他。
李豐擔(dān)任中書二年后,近來常常受到皇帝單獨召見,不知道談?wù)撔┦裁。景王知道他們是在談(wù)撟约,請求李豐告訴給他,李豐沒有告訴實情,景王就殺了他。這件事是秘密處置的。
李豐前后做了兩朝的官,他不把經(jīng)營家產(chǎn)放在心上,只是依靠俸祿罷了。李韜雖然娶了公主,李豐經(jīng)常約束告誡他不要有所侵占攫取,他不時會得到皇上賞賜的錢財布帛,總是施舍給外面的親族;得到賞賜的宮人,也大多送給子弟。而李豐則把賞賜都送給了諸位外甥。等到李豐死后,有關(guān)部門登記他家財產(chǎn),家中沒有多余的錢財。
高考試題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然:這樣
b.及即尊位及:等到
c.時臺制,疾滿百日當(dāng)解祿制:節(jié)制
d.豐嘗于人中顯誡二弟誡:*告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李豐為官不貪財?shù)囊唤M是(3分)
①在鄴下名為清白②外示清凈,而內(nèi)圖事
③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廩而已④豐常約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賜宮人,多與子弟,而豐皆以與諸外甥⑥有司籍其家,家無馀積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豐年輕時善于品評人物,影響很大,而父親讓他閉門謝客,其名聲只是在魏國得到傳播。
b.當(dāng)司馬宣王長期生病時,李偉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誤事,造成新平、扶風(fēng)二郡混亂,哥哥李豐卻放任不管。
c.曹爽專權(quán)的時候,李豐在曹與司馬宣王之間兩面討巧,不明確表態(tài),因而遭到世人的譏諷。
d.李豐擔(dān)任中書令兩年以后,近來常常受到皇帝單獨召見,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實情,結(jié)果被殺。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
(2)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nèi)不甚憚也。
(3)中書令缺,大將*諮問朝臣:“誰可補者?”
*
5.c6.d7.a
8.(1)魏明帝問左右臣子“安國”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豐”來回答。
(2)李豐的兒子李韜被選中娶公主為妻,李豐雖然表面上推辭,而內(nèi)心不怎么害怕。
(3)中書令一職空缺,大將*征詢朝臣意見:“合適補任的人為誰?”
第3篇:《三國志·魏書》原文及譯文
高柔字文惠,陳留圉人也。柔從兄于,袁紹甥也,在河北呼柔,柔舉宗從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為營長。縣中素聞其名,奸吏數(shù)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況此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復(fù)之!背蛇,皆自勵,成為佳吏。
高干既降,頃之以并州叛。柔自歸太祖,太祖欲國事誅之,以為刺奸令史。處法允當(dāng),獄無留滯,辟為丞相倉曹屬。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舊法,*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給官,主者奏盡殺之。柔啟曰:“士卒亡*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正如前科,固已紇其意望,而猥復(fù)重之,柔恐自今在*之士,見一人亡逃,誅將及己,亦且相隨而走,不可復(fù)得殺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碧嬖唬骸吧!奔粗,不殺金母、弟,蒙活者甚眾。
文帝③踐阼,以柔為治書侍御史,賜爵關(guān)薩侯。民間數(shù)有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輒殺,而賞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輒賞。既使過誤無反善之路,又將開兇狡之群榴誣罔之漸,誠非所以息奸省訟,緝熙治道也。臣愚以為宜除妖謗賞告之法,以隆天父養(yǎng)物之仁!钡鄄患磸,而相誣告者滋甚。帝乃下詔:“敢以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庇谑撬旖^。
帝以宿嫌,欲枉法誅治書執(zhí)法④鮑勛,而柔固執(zhí)不從詔命。帝怒甚,遂召柔詣臺⑤,遣使者承旨至廷尉考競勛,勛死乃遣柔還寺⑥。
初,公孫淵兄晃,為內(nèi)侍。先淵未反,數(shù)陳其變。及淵謀逆,帝不忍市斬,欲就獄殺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類,誠應(yīng)梟縣,勿使遺育。而臣竊聞晃先數(shù)自歸,陳淵禍萌,雖為兇族,原心可恕。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dāng)市斬。今進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閉著囹固,使自引分,四方觀國,或疑此舉也!钡鄄宦牐偳彩龟褰鹦硷嫽渭捌淦拮,賜以棺、衣,殯斂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改)
【注】①太祖:曹*。②鼓吹:*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書執(zhí)法:官職。⑤臺:尚書臺。⑥寺:廷尉官署。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奸吏數(shù)人,皆自引去引:避開,退去
b.獄無留滯獄:監(jiān)獄
c.辟為丞相倉曹屬辟:征召
d.息奸省訟訟:打官司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士卒亡*/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
b.士卒亡*/誠在珂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
c.士卒亡*/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
d.士卒亡*/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曹*因高柔是高于的從弟,高干在并州叛變,曾想株連殺柔,但看高柔政績不錯以為令史,后征召他做了丞相倉曹屬。
b.曹氏父子信賴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諫,便即采納,只在殺鮑勛一事上未采納他的意見,鮑勛死后,才讓其回官署。
c.高柔頭腦靈活,善于保全自己,看袁紹大勢已去,他歸順曹氏并竭盡忠心,使自己不但沒被誅殺,還當(dāng)了丞相倉曹屬。
d.公孫晃事前多次告發(fā)其弟公孫淵謀逆,因此事發(fā)后明帝不忍將公孫晃公開處斬,想在獄中悄悄殺掉他,高柔諫阻沒有奏效。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舊法,*征士亡,考競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
(2)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dāng)市斬。
參考*
4.b(案件)
5.c
6.b(“便即采納”錯)
7.(1)依舊法,*隊出征而*士逃跑者,要將其妻兒老小投在獄中拷問至死。曹*擔(dān)心這樣還是不能制止逃亡,更加重了刑罰。(“亡”“考竟”“妻子”“更”各1分,語句通順1分)
(2)我認為公孫晃確實有揭發(fā)公孫淵的言論,就應(yīng)該寬恕他的死罪;如果他沒有這樣的言論,就應(yīng)當(dāng)公開處斬。(“信”“貸”“茍”“市”各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高柔,字文惠,陳留郡圉縣人。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紹的外甥,在黃河以北召高柔去,高柔帶著族人跟從了他。太祖曹*平定袁氏,任命高柔為菅縣縣長?h里的人都聽說過高柔的大名,有幾個行為不正的縣吏,全都自動地離去。高柔教化說:“過去邴吉為政時,官吏曾經(jīng)有過失,都還能夠容忍他們。何況如今這幾個官吏,對我并無過失!召他們回來復(fù)職!保切╇x去的縣吏)又全回來了,都深為感激自覺改過,全成為好的縣吏。
高干投降曹*后,不久又在并州反叛。高柔自己投歸曹*,曹*想借故殺掉他,就任命他為刺奸令史。高柔執(zhí)法公允得當(dāng),官司中沒有滯留的案件,曹*又征召他為丞相倉曹屬。*中樂手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依舊法,*隊出征而*士逃跑者,要將其妻兒老小投在獄中拷問至死。曹*擔(dān)心這樣還是不能制止逃亡,更加重了刑罰。宋金的母親、妻子和二個弟弟都被抓到官府,主管官員奏請將他們?nèi)繗⒌。高柔上奏說:“士卒逃離*隊,實在可恨,然而我私下里聽說這些人中常有后悔的。我認為就應(yīng)該寬恕他的妻兒老小,一來使這些逃賊忐忑不安,二來可以誘引他們產(chǎn)生回返的想法。如果按照原來的舊法,就已經(jīng)斷絕了他們回返的愿望,假如再加重刑罰,我唯恐如今在*中的兵士,看見一個人逃跑,害怕自己被株連,也會跟著一起逃走,以免同樣遭到殺害。這樣加重刑罰不是用來制止逃跑,而是助長了逃跑!辈*說:“對!”立即停止處罰,沒有殺宋金的母親、弟弟,蒙受不殺而活下來的人很多。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高柔為治書侍御史,賜給關(guān)內(nèi)侯爵位。民間屢屢有的謠言,文帝非常痛恨,一有傳謠言的人就殺,獎賞告發(fā)的人。高柔上書勸諫說:“如今傳謠言的就殺,告發(fā)的就獎賞,這既使有過失錯誤的人沒有改正自新的機會,又將使兇險狡詐之徒誣陷欺騙的惡習(xí)逐漸地滋長,這真不是用來消除奸偽、減少訴訟、清明社會風(fēng)氣的治國之道啊。臣以為應(yīng)廢除制裁謠言獎賞告發(fā)的法令,以發(fā)揚光大上天養(yǎng)育萬物的仁德。”文帝沒有立即聽從,而相互誣告的人越來越多。文帝于是下詔書命令說:“有敢于告發(fā)別人有之言的人,以他告發(fā)人的罪名給他治罪!贝舜危ㄏ嗷フ_告的現(xiàn)象)就沒有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