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高中歷史教案案例優(yōu)秀8篇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jīng)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xiàn)著很強的計劃性。下面的8篇高中歷史教案案例是由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范文模板,歡迎閱讀參考。

高中歷史教案案例 篇一

【課題】第五、六單元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課時】第5課時

【目標能力要求】見本課考點解讀

【學習過程】一、復習導入

二、考點解讀

【考點1】知道蘇聯(lián)解體、了解兩極格局的瓦解

1.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敗。成為蘇聯(lián)解體的催化劑。

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1991年底,蘇聯(lián)(1922-1991)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瓦解。

【考點2】知道東歐劇變

原因:東歐各國的經(jīng)濟每況愈下,高度集中的經(jīng)濟管理體制已經(jīng)越來越不適應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日益嚴重的經(jīng)濟困難,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蘇聯(lián)也放松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

情況:1989年下半年,東歐各國風云突變。一年之內,執(zhí)政40多年的各國執(zhí)政黨,紛紛喪失政權。由于各國執(zhí)政黨的改變,社會制度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表現(xiàn):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民主德國與聯(lián)邦德國合并,實現(xiàn)統(tǒng)一。東歐劇變實質:東歐各國共產黨喪失政權,社會制度發(fā)生變化。(由社會主義制度和平演變?yōu)橘Y本主義制度)

【考點3】知道印度獨立的相關史實 印度獨立: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是決定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印巴分治加深了民族。宗教矛盾,是印巴沖突的歷史根源)

【考點4】了解巴以沖突,認識中東地區(qū)矛盾的復雜性

中東地區(qū)錯綜復雜的矛盾原因:

(1)大國干涉:中東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重要,并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該地區(qū)成為各個歷史時期世界大國爭奪的熱點。(2)現(xiàn)實利益的沖突:對水、石油、土地等資源的爭奪。(3)種族宗教的沖突: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族與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人族的差異沖突。(4)歷史原因(即中東問題的由來)(5)幾十年的斗爭加深了雙方的仇恨,并陷入連續(xù)不斷的報復性行為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

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沖突。(巴基斯坦和以色列)

三、課堂總結:蘇聯(lián)的解體與東歐劇變說明: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但這種挫折只是蘇聯(lián)這種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敗。我們要吸取蘇聯(lián)的經(jīng)驗教訓,更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四、知識鏈接:

蘇聯(lián)解體與東歐劇變對我們的啟示:

(1)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2)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3)要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以法治國;(4)要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

文通中學九年級歷史復習作業(yè)紙35

班級 學號 姓名 ___ 等第

第Ⅰ卷 選擇題

1.東歐劇變是社會主義運動的暫時挫折。導致東歐劇變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B.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的影響

C.高度集中的經(jīng)濟管理體制不適應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

D.蘇聯(lián)放松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

2.從東歐劇變的諸多原因中,應吸取的最主要教訓是 ( )

A.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B.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

C.防止西方和平演變 D.必須適應本國國情,搞好經(jīng)濟建設

3.東歐劇變的實質是 ( )

A.東歐版圖發(fā)生巨大變化 B.東歐社會制度發(fā)生巨大變化

C.東歐政局動蕩 D.東歐社會主義取得巨大發(fā)展

4.克什米爾地區(q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自二戰(zhàn)以來爭斗最激烈的地區(qū),圍繞這一地區(qū)的爭斗致使兩國關系一直比較緊張,這種情況根源于 ( )

A.兩國的社會制度不同 B.美俄兩國對該地區(qū)的爭奪

C.兩國都想稱霸南亞地區(qū) D.英國實行印巴分治政策

第Ⅱ卷 非選擇題

5.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tǒng)治應于1948年8月1日前結束,并撤出軍隊,兩個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獨立國、猶太獨立國和耶路撒冷國際特別行政,規(guī)定阿拉伯獨立國、猶太獨立國和耶路撒冷市邊界。

材料二:我?guī)е蠙熘妥杂蓱?zhàn)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失落。

材料三:2008年12月8日,以色列空襲加沙至少造成200多人傷亡。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中的決議,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什么國家?決議并沒有解決問題,而造成了巴勒斯坦地區(qū)發(fā)生了五次什么戰(zhàn)爭?

(2)材料二是誰的名言?表達了講話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哪些因素的存在,造成橄欖枝不斷失落?(至少說出兩項)

(4)從材料三可以看出巴以沖突至今沒有停止,請你就如何有效解決巴以沖突,盡快實現(xiàn)中東和平提兩條合理化的建議。

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設計 篇二

一、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秦漢的中樞權力機構(秦——三公九卿,西漢——中朝)

師:在上一節(jié)課里我們已經(jīng)了解從秦朝開始,皇帝位于全國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時的中樞決策機構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牽制,避免了大權旁落局面的出現(xiàn)。從秦朝開始,中國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在這一體系中,一直存在著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這矛盾處理得好,就能使國家安定,百姓安樂,處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現(xiàn)動蕩。在秦朝以后,中樞權力體系隨著皇權的不斷加強而不斷變化。

漢承秦制,西漢時一開始繼續(xù)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漢武帝時,為了提高皇帝的,于是起用一些級別比較低的官員作為他身邊的辦事人員,這些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形成宮內的決策班子,號稱“中朝”,這樣就使得以丞相為首的中央政府機構“外朝”,淪為了執(zhí)行一般政務的行政機構。(展示圖片)

東漢的尚書臺取代了三公,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另外設立了中書省和門下省,但還沒有規(guī)定各自具體的權力和職務,因此它還不是正式的中樞權力機構的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階段。(展示圖片)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

師:到了隋朝時,三省六部制得以正式確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結束分裂、建立統(tǒng)一的王朝,結果也同樣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這兩個朝代在歷所起做的貢獻都同樣不可磨滅,漢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證。隋朝的創(chuàng)制是圍繞著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帝國的重建而展開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唐承隋制,到了唐時,三省六部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展示圖片)

?內容: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尚書省的左右仆侍都是宰相,他們的辦公地點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這些宰相外,還有其他官員也會參加政事堂會議,如參知政事、參知機務等,他們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職權及運行程序:

中書省是決策機構,就軍國大事,重要官員的任免等事項替皇帝起草擬旨(這就相當于我國現(xiàn)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門下省負責審核中書省起草的詔旨,有認為不當者可以駁回,甚至將其封還,因此一道詔書的頒發(fā)或執(zhí)行,需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在政事堂上達成協(xié)議才成;尚書省就是接受決議的執(zhí)行機關,其下六部的職能大致與我國現(xiàn)今政治制度中的國務院類似。

(舉例)假設唐朝時,黃河出現(xiàn)了水患,皇帝認為有必要興修水利以絕后患,于是令中書省的官員在政事堂會議上對此進行討論,決定出來后,通過中書令的審核裁定,送給皇帝畫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開始動工了嗎?當然不是,還要送到門下省去復審,同意了,這時才能交由尚書省去貫徹實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擬了。

作用:

1)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時皇帝不能獨裁,宰相同樣不能獨裁)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完善;對后世影響深遠。

3、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

師:經(jīng)過唐末五代的激烈社會變動,貴族政治徹底崩潰,到了宋朝時,新的的官僚政治體制取而代之。

在唐朝時,相權雖然受到了牽制,但仍然“事無不統(tǒng)”,擁有行政、軍事和經(jīng)濟權,這樣一來,容易動搖或威脅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趙匡胤時,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分割相權。(展示圖片)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增設了同書門下這個部門,其長官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參知政事為副宰相,這樣一來,相權就被分得很散;

在軍事權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劃了“杯酒釋兵權”的喜劇,用高官厚祿作為交換條件,讓石守信等將領交出兵權;另外,設置了樞密院,剝奪了宰相的軍事權。宰相的政事堂和樞密使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財權由“三司”(度支、鹽度、戶部)掌握,三司號稱計相,意思是主管財政的宰相。

這樣我們就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宋朝時進一步削弱相權,形成了君主獨裁體制。政事堂管政治,樞密院管軍事,三司管財政,三權分離,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通過皇帝,這就意味著皇權這次在與相權的博弈中,又取得了勝利。

師:從課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采納了高鳴的建議,在中央實行一省制。(展示結構圖)根據(jù)材料總結出:

原因:這跟元朝的統(tǒng)治疆域十分遼闊有關,統(tǒng)治地區(qū)一廣,自然政務也就繁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強對國土的管轄,因此縮減三省為一省,保留了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了中書省。

設問:元朝的一省制加強了皇權嗎?

生:沒有。通過一省制,相權得到加強,皇權和相權的這次博弈中,相權取得了勝利。

設問:在中央集權體系中,哪一體制下的宰相權力?

生:元朝

師:影響:到了中后期,相權過重,不時卷入統(tǒng)治內部的斗爭,甚至左右皇位的繼承,引起政局動蕩。

設問:不同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在皇權與相權的激烈的爭奪過程中,皇權逐漸取得上風,皇帝越來越成為中樞權力體系的核心。

師總結:四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變化,其實質是:皇權與相權的爭奪;

總的趨勢是:皇權逐步加強。

二、選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祿

?戰(zhàn)國:軍功爵

?秦、漢初:沿襲軍功授爵的制度

?漢武帝:舉薦模式——察舉、征辟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舉制度

1.西周——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

過度:同學們聽過“公務員”這個詞嗎?他們是國家正式的政府官員,現(xiàn)在想在政府擔任個一官半職,都要通過公務員考試,經(jīng)過筆試、面試、體檢等層層篩選,才有可能成為政府里的一員。說不定哪天我們在座的同學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成為我們的公仆。那么古時候的政府官員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從西周開始,回顧官員是如何產生的?(演示圖片)

生:就是與宗法制、分封制相應產生的“世卿世祿”制度,到了禮崩樂壞的時期,宗法分封制逐漸崩潰,世卿世祿制度也逐漸被破壞了。

師:在戰(zhàn)國的變法和混戰(zhàn)之中,產生了新的選官制度,秦國的商鞅變法中就有一個獎勵軍功的措施(演示圖片)。秦始皇建立統(tǒng)一的帝國以后,主要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軍功選任制。但是,“馬上奪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很明顯,戰(zhàn)場上驍勇善戰(zhàn)的軍人未必是治國的良才,在《亮劍》里邊的李云龍顯然就是這么一個人物。秦朝就是吃了這個虧,從軍人中選官,甚至發(fā)展到強烈排斥知識分子的地步,發(fā)生了歷駭人聽聞的“焚書坑儒”事件。

師:西漢初也還是沿用軍功授爵的方式,經(jīng)過“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是出現(xiàn)了我國古代的第一個盛世,在選官制度上漢武帝采用了適應和平年代的選官制度——察舉、征辟。這是一種舉薦模式的選官制度。課本上有解釋。大家可以畫起來。

師:但是察舉容易造成用人權的下移,隨著時間的推移,舉薦人和被舉人容易結成小集團,出現(xiàn)“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嚴重沖擊中央集權統(tǒng)治。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這樣就更容易形成私人勢力集團。(演示圖片)

2.隋唐的科舉制

過渡:隋朝統(tǒng)一以后,為了改變長期以來士族控制地方政權的局面,隋文帝廢除了按照門第高低選用官員的九品中正制,改創(chuàng)科舉制,開創(chuàng)了通過文化水平考試選撥人才的制度,后為唐朝所繼承和進一步完善。

(1)科舉制的產生、完善和發(fā)展

師:1)隋文帝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撥官員;到了隋煬帝時,設立了進士科?婆e制正式形成。

2)貞觀年間,以明經(jīng)和進士為主;開元年間,開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試,以后成為定制。

3)宋朝時,科舉制進一步發(fā)展,分為三級(鄉(xiāng)試、省試、殿試),大大增加了錄取名額,為更多讀書人進入仕途開辟道路,既進一步擴大了宋朝的政權基礎,又使得選官過冗過濫。

4)明清的科舉制,實行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

(2)科舉制的影響:

1.拓寬了政府選撥人才的基礎,為處于社會中下階層的文人進入仕途開辟了道路,是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撥制度,成功籠絡了讀書人,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對維持政治和社會的穩(wěn)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2.科舉制具有發(fā)掘、培養(yǎng)人才的作用,為官僚隊伍提高了素質較高的人才;

因此,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監(jiān)察與諫議

(一)監(jiān)察:針對官僚而言。包括監(jiān)督和彈劾。

師:為了維護國家統(tǒng)治機器的正常運轉,中央政府必須對各級官吏實行有效的控制,監(jiān)察制度就是控制各級官吏的基本制度,

1.監(jiān)察制度的必要性(這是由于君主專制集權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權獨攬,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百官進行控制):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范官員胡作非為、貪贓枉法的劣行。

2.監(jiān)察制度的形成過程:源于西周,初步形成于戰(zhàn)國,秦漢時期基本定型。

西周—在諸侯國設“監(jiān)國”,代表周天子監(jiān)視各諸侯國,三監(jiān)之亂

戰(zhàn)國—國君的秘書御史逐漸兼有監(jiān)察的職能

秦漢—三公中的御史大夫

東漢—設置御史臺,成為相對獨立的監(jiān)察機關;在地方的13分設12名刺史和一名司隸校尉(管理王畿地方)。

(二)諫議:針對皇帝而言。監(jiān)督皇權是否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師:諫議制度的歷史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建立和發(fā)展——漢至宋,元朝擱置到明清敗壞變質了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門下省就負責諫議和封駁,對皇帝的做法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明清時,隨著皇權高度加強,對官員的監(jiān)察達到頂峰,可是對皇帝的諫議機構就已經(jīng)消失了。

明朝的監(jiān)察機構名目眾多,在中央設有都察院,充當皇帝的耳目;都察院下設立監(jiān)察御史,負責各方面官員的監(jiān)察;另外還有六科給事中六科與六部相對應,對應吏部就叫吏部給事中,兵部就叫兵部給事中,等等。在地方上還有負責司法、監(jiān)察的按察使司。

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設計 篇三

一、詩歌——工業(yè)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1、時代背景:

18世紀后半期至19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成功后,歐洲各國沒有出現(xiàn)啟蒙學者所描繪的美好景象,人們普遍對社會失望,對現(xiàn)實不滿;人們開始尋找新的精神寄托,催生了浪漫主義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

2、代表

拜倫: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反對封建專制和資本主義的丑惡。代表作《唐璜》被譽為“諷刺現(xiàn)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樂觀主義精神,代表作《西風頌》;

雨果:法國人,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頂峰;

3、影響:

①其行動有力支持了當時席卷全歐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②其文學為歐洲文壇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把文學思潮與風云變幻的社會變革密切結合,是近代人們對科學理性、物質主義帶來的異化現(xiàn)象的一次徹底的檢視和清算,_了西方資本主義舊的價值理性,以強烈的反叛精神構建了一個新的文化模式。

二、小說——現(xiàn)實主義文學

1、時代背景:

19世紀30年代以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復雜尖銳;

在文學上,人們已不滿足于浪漫主義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_和吶喊,而要求真實地描寫現(xiàn)實生活、揭露并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罪惡。

2、主要代表:

巴爾扎克自稱法國社會的“書記員”,《人間喜劇》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

托爾斯泰:俄國人,是人們公認的世界文豪,其代表作《戰(zhàn)爭與和平》是一部人民戰(zhàn)爭的英雄史詩,贊揚了人民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具有非凡的藝術成就。

法國: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等;

英國: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蕭伯納《蘋果車》;

俄國:普希金的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奠定了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基礎;果戈里的小說《死魂靈》。(以上后3點一般了解)

3、評價:

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腐朽和丑惡的本質,描繪出極為廣闊的資本主義社會復雜豐富的生活圖景。

其經(jīng)典作品不僅是人們認識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而且為人類文學藝術寶庫增添了光彩奪目的瑰寶。

由于歷史局限,批判現(xiàn)實主義未能指出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他們“批判”現(xiàn)實,卻“沒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四、荒誕派

1、時代背景:

19世紀末以來,西方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工業(yè)化程度不斷提高;人類在20世紀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經(jīng)濟大危機;人們對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產生失望、苦悶、迷茫等精神危機,現(xiàn)實的丑惡、人生的痛苦成為荒誕派作家不斷重復的主題。

2、代表:

貝克特,法國人,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誕派的開山之作和經(jīng)典之作,是世界戲劇一座不可忘卻的里程碑。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3、特點:

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是反傳統(tǒng)的:沒有鮮明的人物刻畫、臺詞對話、情節(jié)結構、完整的主題等。

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識記:希臘半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點;城邦及其特點。梭倫改革為希臘民主制度奠定基礎;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確定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執(zhí)政時期是希臘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公民大會是雅典城邦的權力機構。雅典民主政治對近代西方政治的貢獻。

⑵理解:地理環(huán)境在古希臘城邦形成中的影響。歸納并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希臘城邦的階級與時代局限。

⑶運用:探究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城邦形成中的影響。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發(fā)展的歷史條件、基本特征、實質和作用。探究古代希臘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

2、過程與方法

⑴分析地理環(huán)境、問題探究。

⑵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歷史資料,初步掌握信息處理方法。

⑶引導學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從雅典民主政治的興衰發(fā)展過程中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步驟、分層次掌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⑴體會古代希臘的輝煌文化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遺產。

⑵了解雅典民主政治“黃金時代”的重要內容,感受古代希臘的輝煌,分析古代希臘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及其歷史局限,感受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

⑶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產生發(fā)展的歷史條件和實質,理解希臘奴隸制度的利弊得失,從宏觀上把握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

二、重點難點

重點:伯利克里時期的民主政治

難點: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實質和歷史作用。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了解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但在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律建設卻是主流,這在古代的希臘與羅馬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當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律體系都是由古希臘羅馬的政治系統(tǒng)中逐步發(fā)展而來的。那到底古代西方的民主和法制到底是怎樣的呢?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學習第六單元第一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來了解一下吧。

[講授新課]

(一)希臘文明的搖籃

在接觸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希臘的地理位置。(展示地圖)

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的一個半島---------巴爾干半島。她被大海所環(huán)繞,因此我們稱希臘文明為“海洋文明”。由于希臘地形復雜,少有大塊的平原地區(qū),而各個地區(qū)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交流不便,所以在古代希臘形成了許多的小國家,它們被稱之為“城邦”。

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紀,它一般包括市區(qū)和周邊的農村地區(qū),范圍非常;而且,城邦一般是通過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共同團體、共同地域和政治經(jīng)濟的獨立實體。小國寡民、獨立自主就是它的基本特征。

在眾多的希臘城邦之中,雅典與斯巴達是兩個典型的城邦。西方的民主政治來源于希臘,而希臘的民主政治則以雅典最為完備。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雅典民主政治到底有哪些內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關鍵要掌握三大改革: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梭倫的改革

梭倫改革時,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這項措施使許多工商業(yè)奴隸主因財富上升了社會地位,他們與原來的貴族都占據(jù)了第一、二等級。(打擊了貴族的統(tǒng)治。)同時設立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成為權力機關。除此之外,梭倫還設立新的政權機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前者規(guī)定除第四等級外,其他公民都可當選;后者參與例行審判,接受上訴案件。廢除了債奴制度。

影響: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把整個雅典城邦分為10個地域部落,以取代過去的4個血緣部落?死锼固崮岬倪@一舉措,打破了血緣關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的勢力。設立五百人會議、成立十將軍委員會、實行陶片放逐法。這些改革措施,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確立起來。

(三)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擔任首席將軍期間,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

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比較全面,而且很徹底,共有六項:

第一,擴大公民參政范圍:除十將軍外,執(zhí)政官和幾乎所有其他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

第二,改革公民大會,規(guī)定它是雅典城邦的權力機構,管理內政、外交、軍事防務、官員選舉任免等事項,凡二十歲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參加,每個人在大會中都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

第三,改革五百人會議,規(guī)定在公民大會休會期間,負責處理國家大事;

第四,提高陪審法庭地位:負責審理各類重要案件,參與立法;

第五,擴大十將軍委員會權力;

第六,發(fā)放工資和津貼,調動公民參政的積極性,(觀劇津貼)

(四)雅典民主制度的評價

雅典民主制度保證了希臘文明的燦爛輝煌,而且當今歐美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政體差不多都來源于它。其次,雅典民主政治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限度凝聚本邦公民,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對外則是為了掠奪他人的財富和奴隸。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第一,它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本邦婦女、廣大奴隸和外邦人都無權享受民主政治;

第二,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

高中歷史教案案例 篇五

【課程標準】1、簡述憲章運動的基本史實,了解歐洲早期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斗爭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講述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概述《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

3、能講述"五月流血周"和創(chuàng)作國際歌的主要過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知識提綱】

【重點難點突破】

歸納《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以及它發(fā)表的歷史意義。

【本課小結】第11、12課 國際工人運動

1、《共產黨宣言》 (1)作者:馬克思、恩格斯。 (2)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

2、世界歷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權:巴黎公社

3、《國際歌》作者:歐仁?鮑狄埃

【默寫小測】

第11、12課 國際工人運動

1、《共產黨宣言》 (1)作者: 。 (2)意義:標志著 ;開辟了 ,成為 。

2、世界歷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權: 3、《國際歌》作者:

【訓練反饋】

1、馬克思主義學說是19世紀產生的偉大理論,下面對它的闡述正確的是:

①馬克思創(chuàng)建的學說 ②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chuàng)建的學說

③《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它的誕生 ④它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2、《共產黨宣言》說:“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边@里的統(tǒng)治階級主要指的是

A、奴隸主階級 B、種植園主階級

C、封建主階級 D、資產階級

3、“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這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戰(zhàn)歌——《國際歌》。歐仁?鮑狄埃創(chuàng)作這首歌與下列歷史事件有關的是( )

A.英國憲章運動 B.法國巴黎公社革命 C.俄國農奴制改革 D.俄國十月革命

4、法國巴黎的貝爾——拉雪茲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員墻,許多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去瞻仰過它。你認為與“公社社員墻”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

A.拿破侖發(fā)動霧月政變 B.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D.巴黎公社

5、歐洲規(guī)模、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工人運動是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憲章運動

C.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D.德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6、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zhàn)斗綱領是

A.《獨立宣言》 B.《權利法案》C.《法典》 D.《共產黨宣言》

7、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A.共產主義者同盟成立 B.《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C.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興起 D.馬克思、恩格斯巴黎相會

【自我學習】

工業(yè)革命后,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日益嚴重,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一個科學理論來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擔負起了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的重任,從此世界無產階級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高中歷史教案案例 篇六

學習目標:掌握德、意、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簡述世界大戰(zhàn)的歐洲、亞洲戰(zhàn)爭策源地形成的基本史實。了解德國納粹黨迫害猶太人的簡況和19世紀30年代“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的形成。

學習重點:德、意、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歐洲、亞洲戰(zhàn)爭策源地形成。

學習難點:經(jīng)濟危機與法西斯專政建立的關系。

自主學習:快速閱讀教材全文,并將答案寫在導學案上。并用雙色筆在課本上勾畫出知識點及重難點,記錄自己的疑惑點。

(一)納粹政權的建立

1、背景:1929—1933年的經(jīng)濟危機嚴重打擊了德國,激化了社會矛盾。以_________ 為首的法西斯組織 ____ ,利用社會各個階層 _________ 的不滿,趁勢發(fā)展壯大。

2、建立與影響:1933年 上臺,逐漸集 和 大權于一身,稱為國家元首,著手建立法西斯 統(tǒng)治,標志世界大戰(zhàn) 洲策源地的形成。

3、德國法西斯罪行:①利用“ _________ ”,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士。 ② 解散一切工會,取締了除_________ 黨以外的所有政黨,獨裁專制。③加強思想控制,焚燒大量 _________ ,妄圖毀滅人類先進的思想文化成果。 ④掀起反猶狂潮:希特勒早在《 》中,就叫囂猶太人是德國的“ _________ ”。希特勒執(zhí)政期間,一步步加緊對 _________ 人的迫害。他們被剝奪了德國_________身份,不得 _________ ,不許擔任_________,不能從事教師職業(yè),限制從事自由職業(yè);不得參軍;嚴禁與 _________ 人通婚等等。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1、背景:一戰(zhàn)后,意大利經(jīng)濟衰退,政局會混亂。

2、1922年,_________標志意大利法西斯專政建立。(意大利法西斯的頭目是______________。)

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1、背景:經(jīng)濟危機打擊了日本,激化了國內矛盾。

2、1936年,日本軍部內部的_________通過“二二六兵變”事件控制了政府,標志著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世界大戰(zhàn)的 洲策源地的形成。

3、20世紀三十年代后半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結成了侵略性的_________集團,稱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叫_________,給世界和平帶來嚴重威脅。

4、試著比較:面對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美國和德日分別是怎樣擺脫危機的?分別有哪些影響?

高中歷史教案案例 篇七

(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目標:

慕尼黑會議;德吞并捷克;突襲波蘭;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奇怪的戰(zhàn)爭;德攻占丹、挪、盧、荷、比;敦刻爾克撤退;法國潰敗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不列顛之戰(zhàn);德軍侵入巴爾干;突襲蘇聯(lián);二戰(zhàn)擴大;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開始;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2.思想教育目標:

①慕尼黑會議是英、法犧牲小國以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陰謀,英、法縱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世界大戰(zhàn)首先在帝國主義國家英、法和德、意之間全面爆發(fā),英、法嘗盡苦果。

②二戰(zhàn)初,德、意和英、法之間是帝國主義的非正義戰(zhàn)爭,中國等進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蘇聯(lián)進行的是反法西斯衛(wèi)國戰(zhàn)爭。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通過思考題培養(yǎng)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在復雜情況下分析戰(zhàn)爭性質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慕尼黑陰謀,法國的潰敗,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2.難點:二戰(zhàn)初期性質的復雜性。

(三)教學時數(shù):4課時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講述,談話法,投影,錄像

(五)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德、意、日三國勾結,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

[導入 新課] 由于德、意、日三國勾結,瘋狂地對外侵略擴張,給世界和平帶來了嚴重威脅,加速了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步伐,終于導致了二戰(zhàn)的爆發(fā)。

[講授新課]

一、慕尼黑會議(板)

(掛93頁圖)1936年,德國無視凡爾賽和約的規(guī)定,將軍隊開進菜茵非武裝地區(qū)。1938.3希特勒出兵吞并了奧地利,這兩次行動都是違反巴黎和約的規(guī)定的,但都沒有得到英、法的抵制和制裁,這使希特勒的野心越來越大,他的下一個目標,便對準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西北部的蘇臺德區(qū)居民大部分是德意志人,他們在捷克屬于少數(shù)民族,希特勒唆使當?shù)氐募{粹黨羽提出蘇臺德區(qū)“自治”的要求,接著又提出蘇臺德區(qū)與德國合并,捷政府拒絕了合并要求。希特勒便在德捷邊境集結軍隊,進行戰(zhàn)爭威脅,而對德國的侵略行為,捷、英、法分別是什么態(tài)度呢?(P92小一)

英法政府既害怕戰(zhàn)爭,又妄想禍水東引,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把希特勒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lián),使其兩敗俱傷坐受漁翁之利。因此英國首相張伯倫挾著一把雨傘,風塵仆仆兩度飛往德國和希特勒談判。 同時,又向捷政府施加壓力,強迫捷政府接受希特勒的條件,慕尼黑會議正是法西斯德國對外擴張政策和英法縱容的產物。

1.慕尼黑會議(板)

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首腦希特勒、墨索里尼、張伯倫、達拉第在德國的慕尼黑城召開會議,并簽訂了協(xié)定,協(xié)定的內容是什么呢?(P92大二)他們在沒有捷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就決定了捷克的命運。(P92小二)

英、法出賣了捷克的利益,德國又在侵略擴張的道路上邁出了一步。

(討論)英、法與捷本無利害關系,況且法還是捷的同盟國,那么,它們?yōu)槭裁磁c德、意一起策劃慕尼黑陰謀,支持德占捷呢?(①英、法國內普遍存在畏戰(zhàn)情緒,千方百計避免戰(zhàn)爭;②仇視蘇聯(lián),禍水東引)這是大國強權政治的表現(xiàn),這種犧牲小國利益,滿足自己私欲的行為是卑劣的,也必然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慕尼黑陰謀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使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軟弱可欺,得寸進尺,慕尼黑協(xié)議的墨跡未干,德軍就長驅直入布拉格,1939.3吞并了整個捷克。

2.德國吞并捷克(板)

吞并捷克后,法西斯德國的軍事、經(jīng)濟力量大增,在戰(zhàn)略上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侵略的野心更加狂妄,但希特勒考慮到,自己目前的力量不足,必須避免兩線作戰(zhàn),鑒于蘇聯(lián)的強大,他打算先打敗吞并英法的盟國和中立國,打垮英、法,再進攻蘇聯(lián)。所以,在吞并了捷克后,便于1939.4下達了永遠消滅波蘭的作戰(zhàn)計劃,經(jīng)過精心的策劃后,于1939.9.1閃擊波蘭。

3.德軍閃擊波蘭,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板)

9.1德軍以58個師、2500輛坦克、6000門大炮、2000多架收音機的強大兵力,對波蘭發(fā)動了“閃電”般的突然襲擊,這無疑等于對波蘭的盟國英、法一記響亮的耳光,使其非常難堪,加上國際輿論的壓力,英、法兩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了停止軍事行動的要求,又遭拒絕,被迫于9.3對德宣戰(zhàn)。全面爆發(fā)。

二、德國占領西歐(板)

英法對德宣戰(zhàn)后,實際上是宣而不戰(zhàn),始終按兵不動,坐視波蘭孤軍苦戰(zhàn)而亡,因此被稱為“奇怪的戰(zhàn)爭”。

1.奇怪的戰(zhàn)爭(板)

在西線,英法擁有115個師,而德國只有23個師,但英法卻沒有利用這一優(yōu)勢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進攻,卻躲在鋼筋水泥工事里相望。到39年底,法軍只損失了1400人,英國遠征軍損失3人,10.2波蘭滅亡,波蘭人民倍受苦難,整個戰(zhàn)爭期間,被德國法西斯殺害的高達600多萬人。(問)英法國為什么靜坐觀戰(zhàn)呢?(禍水東引之心未死)

(錄像片:波蘭淪陷20′)

英、法靜坐觀戰(zhàn)的局面持續(xù)了7個多月,這就給法西斯德國以從容調配兵力,準備新的進攻的時間。德國并沒有東進去進攻蘇聯(lián),而是集中力量對付英法。

當英、法軍隊坐失戰(zhàn)機的時候,法西斯德國已經(jīng)做好了西進的準備,丹麥、挪威是控制北海、波羅的海的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又是瑞典鐵礦輸往德國的交通孔道。1940.4.9清晨,德軍突襲了丹麥、挪威,四小時內占領丹麥,傍晚又占領了挪威的首都奧斯陸,挪威軍隊退到內地繼續(xù)戰(zhàn)斗,英、法軍隊在挪威沿岸登陸援助挪威,但是遭到炮火的攻擊而被迫退卻。6.10德軍占領了挪威。

1940.5.10德軍在西線發(fā)動了攻擊,希特勒計劃先占領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再迫使法國投降。盧國小力弱,不戰(zhàn)而亡,荷蘭抵抗了四天以后宣布投降,比利時進行了英勇的戰(zhàn)斗,到5.28才宣布投降。當時,在比利時境內的英、法盟軍約有40萬人,被迫向法國北部的敦刻爾克撤退,遭到德軍的包圍轟炸,經(jīng)過努力,約有34萬人得以撤到英國海岸,但是全部重型武器卻落到了德軍手中。

(錄像:敦刻爾克大撤退21′)

2.敦刻爾克撤退(板)

這次撤退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保存了有生力量。

在攻打比利時的時候,德軍主力已經(jīng)從比利時繞到了馬奇諾防線的背后,于5.14突破法國要塞色當,隨即轉鋒南下。6.5德軍向法國發(fā)動了總攻,意大利看到法國就要失敗,趕忙趁火打劫,于6.10對法宣戰(zhàn),同時出兵進攻法國的南部,6.14德軍未發(fā)一彈占領了巴黎,22日,法國投降,法國號稱帝國主義強國之一,僅僅在一個多月的戰(zhàn)斗中就潰敗了,法國長期對德推行縱容政策,結果把自己葬送到希特勒的鐵蹄之下,戴高樂將軍堅持抵抗德國的侵略,流亡到英國,領導“自由法國”的運動。

3.法國的潰敗(板)

希特勒在歐洲的軍事勝利,盟軍的連連挫敗,引起了英國國內對張伯倫政策的嚴重不滿,就在挪威即將陷入德軍手里的時候,5.10張伯倫被迫辭職,邱吉爾繼任英國首相。

法國淪亡后,希特勒想勸說英國談和,遭到邱吉爾的拒絕,于是,希特勒下令,準備入侵不列顛。

(錄像片:不列顛之戰(zhàn)22′38″)

4.不列顛之戰(zhàn)

1940.7.10德國為了控制空權,發(fā)動了稱之為“不列顛之戰(zhàn)”的大空戰(zhàn)。每天,德國出動幾百架次甚至上千架次的飛機對英國輪番轟炸。但是,空襲沒有挫敗英國人民的斗志,反而增強了他們反法西斯斗爭的決心。希特勒入侵英國本土的計劃被無限期地擱置起來,法西斯德國第一次遭到重大失敗。

三、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開始(板)

消滅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是希特勒德國的一貫目標,為此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941年夏季,德國已經(jīng)占領了歐洲的許多國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了侵略蘇聯(lián)的準備。6.22法西斯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190個師、3700多輛坦克、5000架飛機的龐大兵力,對蘇聯(lián)發(fā)動了突然襲擊,規(guī)模之大,史無前例。

(錄像片,擴大戰(zhàn)爭12′)

1.突襲蘇聯(lián)(板)

德國妄圖在1.5~2個月內打敗蘇聯(lián),蘇聯(lián)被迫進行衛(wèi)國戰(zhàn)爭,二戰(zhàn)擴大了。

2.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板)

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初期,由于準備不足,使德軍在幾個月里,深入蘇聯(lián)境內,北路圍攻列寧格勒,南路深入烏克蘭,尤其是中路德軍直逼蘇聯(lián)首都莫斯科,形勢危機,對此,英勇的蘇聯(lián)軍民,在斯大林和蘇聯(lián)政府的領導下,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寸土必爭,誓死保衛(wèi)莫斯科,捍衛(wèi)國家,成功地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保衛(wèi)了莫斯科。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是德軍在二戰(zhàn)開始以來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聯(lián)紅軍粉碎了希特勒軍隊“天下無敵”的神話,使全世界人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鞏固小結]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德國無視凡約,在歐洲擴大戰(zhàn)禍。英、法為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召開慕尼黑會議,犧牲捷克,滿足德國,但德國野心更大。1939.9.1閃擊波蘭,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面對德國的進攻,英、法宣而不戰(zhàn),坐視波蘭滅亡。波蘭滅亡后,并沒有按英法的希望去進攻蘇聯(lián),反而對付英法,不久法國滅亡。德又對英國進行空襲,但沒有成功。1941.6.22德突襲蘇聯(lián),二戰(zhàn)擴大,蘇聯(lián)人民開始了衛(wèi)國戰(zhàn)爭,取得了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的偉大勝利,粉碎了法西斯德國天下無敵的神話。

(六)板書設計 :

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設計 篇八

一、教材

過渡語: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音樂與影視藝術》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八單元第24課的教學內容。本課由“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fā)展變化”和“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三個子目構成,主要介紹了19、20世紀音樂發(fā)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歷程。

二、學情

過渡語: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中生已經(jīng)掌握了豐富的歷史學習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經(jīng)建立了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能夠較好的跟隨老師的思路和教學方法的引導。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從學生實際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fā)點和依據(jù),根據(jù)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說出19、20世紀音樂與影視藝術發(fā)展的相關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歸納總結、問題探究等,鍛煉和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正確認識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時代性和民族性。

四、教學重難點

過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主要的音樂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視藝術的起源與發(fā)展歷程。

【難點】

19、20世紀音樂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各流派特點。

五、教學方法

過渡語: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币蚨以诮虒W過程中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本課,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表格歸納法和小組討論法等。

六、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過渡語:我采用談話法,導入新課。

課程伊始,我會與學生互動,詢問同學們周末都有哪些休閑娛樂活動?引出音樂、電影和電視。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從生活入手,拉近了大家日常生活和歷史的距離,使學生更好的投入新課的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1.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

首先引領學生回顧以前所學知識,19世紀世界歷發(fā)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引發(fā)學生對19世紀音樂發(fā)展背景的思考。學生能夠回答出工業(yè)革命、殖民國家的擴張、美國南北戰(zhàn)爭等。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19世紀音樂的發(fā)展是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講浪漫主義音樂時,我會多媒體出示《浪漫主義音樂概況》表格,讓學生自主學習,對表格進行補充完善。學生在填寫表格的過程中,就能夠了解浪漫主義音樂的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

緊接著我會多媒體展示一組《天鵝湖》劇照,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簡單向學生介紹民族樂派。

【設計意圖】通過對以前所學知識的回顧,能夠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性;表格的運用,能夠使零散的知識更具系統(tǒng)性,方便學生的記憶。

2.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fā)展變化

首先,展示20世紀世界音樂發(fā)展變化的相關史料,學生閱讀思考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其次,介紹現(xiàn)代主義音樂,采取學生自主學習填寫表格的形式進行。最后,學生依據(jù)課前準備的當代音樂發(fā)展的相關資料,就當代音樂發(fā)展的趨勢及走向繁榮的原因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學生代表發(fā)言的基礎上,我進行補充完善。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的形式,把音樂發(fā)展各流派的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進行系統(tǒng)歸納總結,既簡單實用,又突出了這一重點知識。史料的運用,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論從史出的歷史思維。

3.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

這一部分知識點的線索脈絡較為清晰,且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愿望較為強烈。因此在這一部分我完全采用學生自學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充分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我只在必要時刻進行引導和點撥,讓學生著重理清影視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設計意圖】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能有極高的參與性,更容易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1.小結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鞏固新知。因此在小結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2.作業(yè)

在課程的最后我設置了開放性的作業(yè):請同學們課下互相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音樂。

【設計意圖】開放式的作業(yè)設計,更能夠提高大家的學習興趣,達到課雖下,趣仍濃的特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小編為大家分享的8篇高中歷史教案案例就到這里了,希望在高中歷史教學案例的寫作方面給予您相應的幫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