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古詩原文及鑒賞
第1篇:《金明池》古詩原文及鑒賞
金明池
無名氏
瓊苑金池,青門紫陌,似雪楊花滿路。
云日淡、天低晝永,過三點兩點細雨。
好花枝、半出墻頭,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
更水繞人家,橋當門巷,燕燕鶯鶯飛舞。
怎得東君長為主,把綠鬢朱顏,一時留?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訴。
況春來、倍覺傷心,念故國情多,新年愁苦。
縱寶馬嘶風,紅塵拂面,也則尋芳歸去。
金明池詞作鑒賞
金明池,是北宋汴京著名的苑囿,風景佳麗。這首詞的特點是采用賦體,充分利用長調(diào)篇幅大、容量多的優(yōu)勢,盡量鋪敘,盡情抒寫,結(jié)合風景的描繪寄寓身世之慨,筆觸細膩,委婉動人。
整個上闋好象展開一幅畫卷,從汴京的順天門一直鋪向金明池,上有輕云淡曰,穹窿一般的天宇;中有似雪楊花,隨風飄卷,間雜著三點兩點細雨,灑向京城的大道,灑向大道上的游人。輕塵被細雨浥過,空氣格外顯得清新。而一枝鮮花伸出墻頭綠茵似的芳草鋪滿長堤,風景格外優(yōu)美。到了近郊,又只見水繞人家,橋當門巷。對對黃鶯、雙雙紫燕,在花叢間飛來飛去。
詞人在描繪這些景物時并不是純客觀地摹寫,而是用多種手法加以襯托點染。第一是賦與自然景物認人的感情,即擬人化。此詞所寫的“好花枝、半出墻頭,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便帶有“閨房之意”;ㄖΤ鰤,竟似美人一般,緬懷著惆悵之情,望著遠去的王孫公子,是花枝惹人,還是人惹花枝,幾乎難以分辯。第二是以動襯靜。第三是注意**的點染。如青、紫、似雪的楊花,已正面寫出三種顏*。至于“好花枝”當為紅*,芳草與水,當為綠*,這是暗寫。
下半闋轉(zhuǎn)入抒情。過片以問句形式,緊扣上半闋所寫之春景,轉(zhuǎn)折之中,意脈不斷。“怎得東君長為主,把綠鬢朱顏,一時留?”一方面是表示對大好春光的一片留戀之情,一方面是抒發(fā)人生無常、青春難久的感慨。至此,整個詞情便由歡樂轉(zhuǎn)入縱酒聽歌,由縱酒聽歌再轉(zhuǎn)入悲傷愁苦,結(jié)句則宕開一筆,逗“歸歟”之嘆。
此詞上半闋著重寫樂景,下半闋著重寫哀情,“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訴”,寫美人唱情歌,才子飲美酒,樂則樂矣,然其中已有及時行樂的頹放思想。此以表面之樂襯內(nèi)心之悲,所以下面“況春來”三句把“傷心”“愁苦”傾泄出來。
此詞結(jié)尾三句不是通常的以景語作結(jié)或情語作結(jié),而是以動態(tài)作結(jié)。前面說“況春來,倍覺傷心,念故國情多,新年愁苦”,感情已十分消沉;至“寶馬嘶風,紅塵拂面”,系回映前半闋游賞,本該感情一揚;然一“縱”字,則變?yōu)闆Q絕語,意為即使游賞金明池再怎么快樂,我也得回歸故鄉(xiāng),感情極為沉痛。
第2篇:龍池古詩原文及鑒賞
龍池李商隱
龍池賜酒敞云屏,
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
薛王沉醉壽王醒。
鑒賞
李商隱的詠史詩頗多“小說氣”.他往往通過“合理想象”,敘述出歷史生活的某一片斷場景,描寫人物的活動與心理,讓讀者自行領(lǐng)味其中寓含的微旨。
這首《龍池》由于涉及一個很難正面下筆的題材--唐玄宗將原為其子婦壽王瑁之妃的楊玉環(huán)占為己有的事情,這種合理想象、側(cè)面虛點、有案無斷的寫法便更有用武之地了。
前兩句描寫龍池宴飲。龍池在興慶宮內(nèi)。龍池賜酒,敞開分隔內(nèi)外的云母屏風,表明這是玄宗在宮中擺設(shè)的不分內(nèi)外的家宴,參加者除玄宗、諸王外,自然也包括宮中新寵楊貴妃在內(nèi)。席上少不了奏樂助興,然而卻非平常的絲管競逐,而是羯鼓高奏,眾樂皆停。
羯鼓狀如漆桶,用兩杖敲擊,其聲破空透遠。玄宗特愛此樂,一次聽琴未畢,就叱退琴師,說:“速召花奴(汝陽王李?小名)將羯鼓來,為我解穢!”透過這個細節(jié),可以感受到唐代宮廷滲透的胡風,以及帝王的君臨一切,與下兩句之間存在著有神無跡的關(guān)聯(lián)。
三四轉(zhuǎn)寫宴罷歸寢、薛、壽二王一醉一醒的情形,純從想象下筆。玄宗弟李業(yè)封薛王,開元二十二年卒,詩中所寫當指嗣位的薛王李(一作王員),但亦不必拘實詳核,詩人不過偶舉作襯而已。薛王胸無隱痛,席上自必開懷暢飲,故宴歸立即沉醉酣睡。壽王則身遭難忍而又不得不強自隱忍的痛楚,平日憂郁在胸,今日席上,目擊王府舊歡已成宮中新寵,更不免受到強烈刺激,滴酒難以下咽,因此宴罷歸來,自然是伴隨著悠長的宮漏徹夜無眠了。著一“醒”字,思念、痛苦、憤恨、羞辱之情全部包蘊。
詩中雖使用了類似小說的`寫法(如對宴會與宴歸情景的想象及細節(jié)描寫),但詩畢竟不同于小說,“壽王醒”這一細節(jié)中所包蘊的許多心理活動,沒有也不必象小說那樣展開描繪。通篇沒有一處正面揭露玄宗的倫亂之行,沒有一句直接譴責的話,但借助想象典型場景的描寫,卻收到了比正面描寫,直接譴責更佳的藝術(shù)效果。
【龍池古詩原文及鑒賞】相關(guān)文章:
1.《春怨》古詩原文及鑒賞
2.效古詩原文及鑒賞
3.相思古詩原文及鑒賞
4.《龍池》李商隱唐詩鑒賞
5.《新年作》古詩原文和鑒賞
6.《灞上秋居》古詩原文及鑒賞
7.古詩《浣溪沙》原文及鑒賞
8.《浣溪沙》古詩原文及鑒賞
第3篇:古詩詞金明池賞析
作者:僧揮
天闊云高,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
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悔匆匆過卻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
卻幾日*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
愁入雙眉閑斗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
深深態(tài),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
爭知道夢里蓬萊,待忘了馀香,時傳音信。
縱留得鶯花,東風不住,也則眼前愁悶。
tiānkuyúnɡāo,xīhénɡshuǐyuǎn,wǎnrìhánshēnɡqīnɡyūn。
天闊云高,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
xiánjiējìnɡ,yánɡhuājiànshǎo;zhūményǎn,yīnɡshēnɡyóunèn。
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huǐcōnɡcōnɡɡuquèqīnɡm(xù)ínɡ,xuánzhàndéyúfānɡ,yǐchénɡyōuhèn。
悔匆匆過卻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
quèjǐrìyīnchén,liánxiāoyōnɡkùn,qǐláisháohuádōujìn。
卻幾日*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
chóurùshuānɡm(xù)éixiándusǔn,zhàpǐndéqínɡhuái,kànchénɡquánjìn。
愁入雙眉閑斗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
shēnshēntài,wúfēizìxǔ;yānyānyì,zhōnɡxiūrénwèn。
深深態(tài),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
zhēnɡzhīdàomènɡlǐpénɡlái,dàiwànɡleyúxiānɡ,shíchuányīnxìn。
爭知道夢里蓬萊,待忘了馀香,時傳音信。
znɡliúdéyīnɡhuā,dōnɡfēnɡbúzhù,yězéyǎnqiánchóumèn。
縱留得鶯花,東風不住,也則眼前愁悶。
注釋
看承:特別看待。
全近:特別親近。
也則:仍然,依舊。
評析
作為一位和尚,仲殊似乎并沒有擺脫塵俗。他對春日景*留戀再三,沒有一點超脫之象。上闋惋惜春天過去,“韶華都盡”。在春日里“連宵慵困”、懷有一腔“幽恨”的應(yīng)該是一位女子,而女子的春怨就恐怕與戀情相思有關(guān)了。下闋因此寫女子的春怨情懷。興意闌珊,既羞人問,又“厭厭”無聊,到了夢里才重回“蓬萊”,再度品嘗歡快。結(jié)句將春去與閨愁兩相照應(yīng)描寫,是對上下闋的歸結(jié)。
僧揮的金明池這首詞為傷春之作。惜春傷春是歷代詞的傳統(tǒng)題材,留下的佳篇汗牛充棟,僧揮的這首《金明池》即為其一,被選編進《宋詞三百首》。全詞基調(diào)哀婉,上片主描景,下片主抒情,行文多有綺語;而作者又為僧人,讀來別有一種情趣。
“天闊云高,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一氣連用了三個境界開闊的短句,一反傷春詞細膩入文的模式,起筆突崛。三個遠景,如果只從單個分開細看,純粹只顯豪闊蒼遠的境界,于傷春主題并不切合,但一經(jīng)組合排列,哀氛就透過詞句四處彌漫,奠定了全詞“傷”的基調(diào)。起筆突崛而又不顯唐突、違拗,且自有新意,正是這首詞入文的妙處。
“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這是近景,與首句遠近結(jié)合,成一畫境。首句奠定了詞意的氣氛基調(diào),但并不能判斷句中所描繪的是什么時間季節(jié),從這第二句我們知道了是暮春時節(jié)。由上兩句,讀者就基本可明白是傷春之詞了。閑階靜,楊花少,朱門掩,是目之所及的視覺感受,鶯聲嫩則為聽覺感受,這幾個“冷*調(diào)”意象的有機疊砌,予人幽深、凄切的感覺。然而,作者并未讓這些意象營造的感覺如滔滔*水一放到底,一覽無遺,而是且放且收,“鶯聲猶嫩”,一個“猶”字,恰如其分地把前頭的表達“收”了起來。但不是單為了收而收,是為了接下去能更好地放。雖然鶯聲“猶”嫩,但終能嫩到幾時呢?
“悔匆匆、過卻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此句既是前面景的描繪后的情的流露,也是“鶯聲猶嫩”收了之后的續(xù)放。時光易流,一過了清明,各種各樣的花兒,就都陸續(xù)委地凋謝了,叢中和枝頭只疏疏落落地留了一點兒殘英。到這時,鶯聲已老,不再嫩了;可見“猶”得短暫、無奈。“卻幾日*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這句是接前句的深延。幾天前還有若有若無的遺留的花兒,可忽忽幾日,稍沒注意,一下子就只剩滿目綠肥,些許瘦紅也難覓了。
上片主描景,景中時也露情,下片主抒情,全為傷春心事!霸谷腚p眉閑斗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寫的是春愁怨情。“斗損”,謂思量甚苦;“看承全近”,即特別看待極其親近意意。怨入雙眉,思量甚苦,皆因春去無情!吧钌顟B(tài)、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寫的是怨態(tài),情動于衷而形于表!皡拝挕保裎业臉幼,曾覿《南柯子》有“兩兩人初散,厭厭夜向闌”之句。因春去而心怨,因心怨而神形繾綣,讀之令人動懷。
末句“縱留得鶯花,東風不住,也則眼前愁悶”是全詞最堪回味處。心怨源于春逝,這里卻說即使鶯聲和花香留住了,仍還是愁緒難遣。所為者何?東風不!春去僅是引子,最傷心處,并非春天美景消逝,而是時間老去人老去——春天可以再來,人卻難以再少!無言之傷,盡在其中矣。
[古詩詞金明池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