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姓氏文化博大精深,發(fā)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中華最古老的風姓,再到上古八大姓,姓氏文化經歷了風風雨雨,依然延續(xù)了下來。經考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我們所使用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據記載,中國目前擁有姓氏5000余個,我們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列出的,不過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大量的姓氏在史書中沒有記載。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武姓。說起武姓,大家腦海里首先想起的肯定是武則天。的確,武則天在我國堪稱是最出名的女人了。那么,“武”這個姓氏是如何出現的呢?
最早可追溯于商朝國君武丁
得姓始祖
武丁,子姓,名昭。商朝國君,軍事統(tǒng)帥。武丁在位時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fā)展,史稱“武丁盛世”。在位59年而卒,祀為高宗。
具體來說,關于武姓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七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武姓出自姬姓。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殺,他的兒子宜臼被其他諸侯擁戴為王,這就是東周,而宜臼就是歷史上的周平王。當時,由于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個“武”字形狀的紋路,所以后來他的子孫就以武為姓氏,他也被稱為武姓的始祖。第二種說法武姓以國名為姓。根據《世本》《萬姓統(tǒng)譜》等資料記載,夏朝時的大臣武羅被封地為武羅國,后來武羅國滅亡后,其子孫就以國名武為氏。第三種說法武姓以祖字或謚號為氏。其一是商王武丁的后世子孫,以祖上武丁之名為姓氏,這種說法記載在《武班碑》中;其二是春秋時宋武公的后世子孫以祖上的謚號為姓氏,這種說法記載在《風俗通義》中。、第四種說法武姓以邑名為氏。根據《風俗通義》記載,漢朝有一個叫王梁的人,他的封地在今河北省的武強縣,他的后世子孫因封地在“武強”而以武為姓氏。第五種說法武姓出自以武字開頭的復姓。這種復姓主要有兩種,即武安氏和武疆氏。第六種說法武姓出自其他源流,例如被皇家賜姓為武。第七種說法武姓出自少數民族有武姓或有復姓改漢姓武的。例如滿族武聶氏、武佳氏、武庫登吉氏,后世子孫有直接單姓武的;鄂溫克族中吳立西氏的漢姓就為武;此外,京、彝、蒙等族的漢姓也有姓武的。
武姓歷史名人及現代名人
武訓武氏家訓
(一)愛國守法,誠信做人;厚德傳家,敦親睦鄰。
(二)德行立命,善行立身;孝敬高堂,跪乳知恩。
(三)父慈子孝,婆善媳恭;夫妻如賓,家和為本。
(四)長幼有序,躬行己分;兄弟情深,子孫相親。
(五)胸懷遠志,書中有金;勤學不輟,敢攀高岑。
(六)重道守義,矜若濟貧;施善積德,佑而厚昆。
(七)抑奢禁賭,拒毒戒淫;積谷防饑,惟勞惟勤。
(八)操行忠厚,交友擇仁;三省宜勉,四知惟真。
(九)宗祠之重,昭穆所分;曉我宗支,奉祀先尊。
(十)承吾祖德,勵我后人;與時俱進,永昌族運。
武姓源于河南,安陽、商丘、洛陽等地。武則天父親因功晉封周國公,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使武姓成為中華著名姓氏之一。
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新《百家姓》和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中排名95位,約有220多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0。18%。武姓在越南亦有分布,約占越南總人口的3。8%。武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其中一支就源自于內蒙古,所以內蒙中部以及山西北部占比最高。
篇二: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關于饒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姓氏作為十分普及的一種文化,它既是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也有著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問題的提出
這一單元在丁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領略到了漢字的博大精深。我是一個姓“饒”的小女孩。我們班只有我一個人姓“饒”,這使我覺得自己姓氏十分獨特也感到了好奇:“饒”姓是怎么來的?“饒”姓主要分布在哪里?歷史上姓饒的名人有哪些?于是我借此機會,做一番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資料
(一)饒氏起源
第一種說法認為:饒氏家族的最初發(fā)祥地,是在古代的饒陽。饒陽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個邑。根據《史記》的“趙世家”記載,趙悼襄王六年,將饒邑這個地方賜封給其弟長安君,其后代子孫以祖上封邑為姓。到了漢高祖統(tǒng)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度,就把饒邑改煢為饒陽郡,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饒陽縣。饒氏發(fā)祥于河北饒陽。
第二種說法:根據《古今姓氏書辯證》一書的記載,饒姓出自姜姓,戰(zhàn)國時期有齊大夫食采于饒邑,據說是周朝開國宰相姜子牙的子孫。所在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青州一帶,其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饒氏,望族卅白平陽、臨川。
第三種說法:根據《百家姓考略》上的記載,饒氏出自媯姓,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訥而得媯姓。舜帝系主支姓氐歷經多次變遷,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為正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饒困,后代以國為氏,亦稱饒氏。因此,中國饒氏家族得姓的歷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陽郡,就是現在的山西省臨汾縣西南。饒氏后人奉商均為饒姓的得姓始祖。
第四種說法:饒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堯之后裔。堯名放勛,帝嚳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謚號為“堯”,史稱唐堯。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給帝堯后人23世“京”(字子京),住薊(今北京附近)。其子“理”遷移到西平陽,其子孫后代以祖上謚號為姓,稱平陽堯氏。至秦滅六圍,堯姓家族為逃戰(zhàn)禍,從此子孫散遷天下,54世堯萱從平陽徙居江西鄱陽(古饒州,今屬江西),后遷臨川(今撫州)。到56世堯濙時為西漢,漢宣帝劉詢即位,劉詢本名劉病已,即位后改名詢。下令全國要避帝名“詢”之諱,如把姓“荀”的改姓“孫”。堯濙任當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說堯濙雖是上占唐堯的嫡系后代,但帝堯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堯濙也應該避瑋,于是漢宣帝就在“堯”(繁體為“堯”)的左邊加一個“食”旁,就變成了“饒”(繁體為“饒”),賜堯濙改姓“饒”,為饒姓始祖,擢升為太傅,并下詔全國,要求天下凡姓“堯”的均改姓“饒”。
(二)遷徙分布
饒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饒氏這個家族的最初發(fā)祥之地,是古代的饒陽。饒陽歷史悠久,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一個邑。在史籍《史記趙世家》上面就有一段記載:“悼襄王六年,封長安君以饒”的記載。
饒姓自得姓至今已有超過2200年歷史。饒姓的遷分路線始于河北饒陽(眾多起源之一),繼而是江西省饒州,再南遷浙江、福建、廣東。有些因為華南地區(qū)山多田少,還遷往臺灣一帶。在上海圖書館中的饒姓家譜約有八九部,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幾十年前的舊譜。殘本,上圖沒有新譜。在廣東、湖南、福建等圖書館也有舊版《饒氏家譜》。
新編的家譜在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圖書館有收藏。
(三)饒姓名人
饒威漢代,山東人,官拜魯陰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饒景五代時期,山東淄水人,吳越錢鏐麾下大將,累有防御之功。
饒節(jié)宋代,高僧,掛錫靈隱,晚年主持襄陽之天寧寺。
饒魯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學者,著名的“雙峰先生”
饒延年宋代,陸九淵弟子,以經學著稱。
饒子儀宋代,從胡瑗受經,潛心經學。
饒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書法家,著錄《石渠寶笈三編》
饒瑄明代,學者。
饒位明代,江西省南昌縣人,工部右侍郎。
饒伸明代,江西省南昌縣人,刑部侍郎,著《學海君道部》。
饒禮明代,江西省饒州南城人,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饒欽明代,安徽省祁門人,剛介清謹、民俗為之丕變的好官。
饒之初明代,湖北省廣濟人,出知孟縣。
饒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賓州。
饒?zhí)烀衩鞔?502-?,湖北省崇陽人,中書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饒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綿州知州,書法家。
饒廷選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貴州安義鎮(zhèn)總兵。
饒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長沙縣。
饒松清代,福建沙縣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饒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撫州市臨川鐘嶺鄉(xiāng)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杰出的政治家。
饒宗頤1917年生,祖籍廣東潮州,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
饒雪漫1972年-?,四川自貢,作家
饒?zhí)炝梁笔〕啾谑,內地男歌?/p>
四、研究結論
1、饒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饒氏這個家族的最初發(fā)祥之地,是古代的饒陽。
2、饒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錄此姓。除北方外,饒氏亦見于湖北、湖南、安徽、廣東、福建,四川,云貴以及臺灣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兩省約占饒姓人口總數44%,由2008年公安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饒氏人口全國排名172位,約72萬
3、我們這個家族是個古老的家族,世世代代繁衍至今,也出了很多能人和強人。作為一個在“百家姓”排名207位,全國只有七十幾萬人口的“小”姓,我絲毫沒有覺得它小,反而讓我覺得很自豪。
篇三: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1、這姓李究竟是怎么來的?
2、這個世界上總共有多少姓李的人呢?
3歷史上有多少姓李的名人呢?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于中華姓氏的書籍,查閱報刊,上網瀏覽,了解李姓的來源和李姓的歷史名人。
2、向爺爺請教李姓族譜。
3、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李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2、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鹿邑古稱苦縣,春秋時先屬陳國,后歸楚國,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即李姓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從遠祖皋陶到大唐脈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壯大的歷程。李姓血脈中的12個政權(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58個帝王,無數將相名臣,是中國歷史上所建的政權最多的姓氏。李姓為唐代國姓,唐以后蕃衍興旺,蔚為望族。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李姓源遠流長,傳說東夷組首領皋陶曾任堯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孫以官名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氏改為李氏。唐朝時,“李”為國姓,從資料中發(fā)現,唐朝開國元勛中,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賜予李姓。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李姓,是李姓在唐朝成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這也為后來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2、在歷史的長河中李姓人才輩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戰(zhàn)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我們?yōu)槔钚兆嫦葎?chuàng)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篇四: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從古至今,我們都有一個關于自己的姓氏,但在這姓氏中間,還有什么隱藏的秘密呢?為此,我研究了一下自己的姓氏,“李”姓的起源和現狀。
二、調查方法
可以查閱與姓氏有關的書籍
可以詢問我們的長輩
還可以通過電子設備來查閱與姓氏有關的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字的起源
古往今來,名人輩出,數都數不過來,道教的始祖,老子李耳,唐太宗李世民,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南唐后主悲催的那個末代皇帝李煜等等……在歷史上,理性的豪杰枚不勝舉,如:飛將軍李廣,婉約派代表李清照,《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等等看今天,香港李首富嘉誠,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功夫皇帝李小龍……從最早發(fā)現的甲骨文的“李”字到今天的“李”字,變化不大,讓人一目了然。
2、李字的歷史
李爾(老子)是李姓的得姓始祖,出生于今河南省鹿邑縣,其職務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周朝之前沒有李姓,李耳的祖上世代擔任大理一職。古代“理”和“李”聲音相同,由姓氏——李姓誕生了!
四、研究結論
“李”字在百家姓中排名于第四
在全球姓李的人有9276萬
姓李的名人有很多很多,需要進一步我們去查找資料。
篇五: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關于尹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有各種各樣的姓,可是只有1個人姓尹,于是我就抱著好奇的心情查找了尹字的資料,查資料以前我提出了
(1)尹字的來源有哪些?
(2)歷史上姓尹歷史名人有那些?
二、研究方法
1、找身邊姓尹的人尋找資料。
2、上網查找資料。
3、在圖書館尋找資料。
三、資料整理
“尹”姓的來源:尹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來源及其復雜。據考證尹姓分別源自少昊,西周作冊尹佚,官名兮甲,少數民族漢化。
1、源于少昊,殷封尹城。
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為姓。唐代張九齡所撰譜牒《姓源韻譜》記載:少昊的兒子殷,執(zhí)掌工正,被冊封在尹城,他的后代子孫都以此為氏。
另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
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yè)和農業(yè),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于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后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源于西周作冊尹佚,官尹始祖。
《清華簡》記為“作冊逸”,尹佚,也稱史佚,曾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歷法并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
尹佚死后,“作冊尹”就成為了西周沿襲商朝所設的王宮內廷史官官僚機構,職責為幫助周天子起草文書,主持策命諸侯及卿大夫,兼任神職。西周滅亡后,尹氏獲封邑,稱“尹邑”(河南宜陽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
公元前516年,尹國兵敗滅亡,國人遂以“尹”為姓氏。
3、出自兮甲,以官為氏。
據《風俗通義》所載: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興大臣,擔任的官職是內史。西周時內史又稱“內史尹”或“作冊尹”,簡稱“尹”,世稱兮伯吉甫為“尹吉甫”。
兮伯吉甫死后,嫡子伯封承襲了官職。西周滅亡后,伯封跟隨周平王東遷獲得了封邑,稱“尹邑”(今河南新安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公元前516年,尹國兵敗滅亡,國人遂以“尹”為姓氏。
4、源流四:出自少數民族漢化。
出自少數民族漢化。據《清朝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葉古祿特氏、音齋氏有的漢化尹姓;滿族錫伯族章佳氏有漢化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均有尹姓分布。
歷史上姓“尹”的名人:1、尹繼倫,開封浚儀人。宋初為殿直,先后參加攻滅南漢、南唐、北漢等戰(zhàn),升至緣邊都巡檢使。端拱二年(989)七月,遼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精騎數萬南襲,企圖攔劫宋護糧軍,他率千人巡邊,遼軍置之不顧,繼續(xù)前進。
他乘休哥不備,命士卒趁夜悄隨其后,次日拂曉,進至唐河、徐河(今河北徐水西南)間,乘遼軍早飯,襲擊休哥駐地,殺其大將一人。休哥受傷,乘馬先遁,余眾潰散,死傷甚眾。以功升長州團練使。因其面黑,遼軍每每相戒當避“黑面大王”。
至道二年,太宗命他為靈、慶兵馬副都部署,率軍攻西夏,至慶州(今甘肅慶陽),病卒。
2、尹洙(1001~1047年),字師魯,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散文家。
天圣二年,考中進士,授正平主簿,遷河南戶曹,選為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貶經略判官。后期,遷右司諫、渭州知州、兼領涇原路經略公事,因事再貶均州酒稅。
慶歷七年,去世,私謚河南先生。提倡古文運動,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傳于世。
尹洙論文,尊崇孟子、韓愈;他說,為文章,當“務求古之道”。歐陽修謂“師魯為文章,簡而有法”、“是是非非,務盡其道理,不茍止而妄隨”,范仲淹亦稱“其文謹嚴,辭約而理精”。
然尹洙所作多章奏記序,一般質樸無文,成就不高。尹洙雖尊崇韓愈,卻不排斥佛老,在《送李侍禁序》中說李君“樂于佛氏之說”,“非取其所謂報施因果,樂其博愛而已”。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二卷等傳世。
3、尹焞[宋](1071年—1142年)字彥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陽)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師,不欲留,賜號和靖處士。
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說書。八年(一一三八)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工書,嘗手書歐陽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傳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書院。
四、研究結論
尹姓在當今已經是姓氏排行榜第91名大姓,人口較多約是全國漢族人的100%0。19,尹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古時候姓尹的人,小部分都是一些有實力的人。
篇六: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安義三小五(7)班付義健
一、問題的提出
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我自己姓付,但是我們班上很多人姓李,我十分疑惑,“李”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李?現在姓“李”的人有多少人?帶著這些疑問,我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李氏的書籍,上網瀏覽,了解“李”姓的來歷和姓“李”的名人。
2、閱讀報刊,了解“李”姓人口的分布。
3、咨詢身邊的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類別: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春秋時,晉國有大夫姓李,其子氏姓李。
秦漢時期,大將立下了大功,其被稱“李”姓。
歷史人物:李白、李清照、李時珍、李冰父子
人口數量:排居全國最多姓氏第二,王姓第一。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李”姓歷史悠久。傳說春秋時,晉國大夫姓李。
2、我國“李”姓人才輩出,有運籌帷幄的李冰父子,有詩仙李白,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
3、“李”姓目前人口僅次于“王”姓。
篇七: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關于謝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些同學姓謝,身邊也有些朋友姓謝!爸x”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謝的名人有哪些?現在“謝”姓在我國人口大約有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做了一次“謝”姓的研究報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它方法。
三、謝姓歷史起源
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是一個以賢德著稱的王后,申伯就是姜后的兄弟,以國舅的身份被封于謝,后來這一家人在失去爵位之后,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稱為謝氏。
四、謝姓分布現狀
當代謝姓的人口已達到864萬,為全國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7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謝姓人口由79萬增到864萬,增長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謝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謝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廠”形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占謝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江蘇、湖北,這四省又集中了29%。廣東為謝姓第一大省,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13。2%,占省總人口的1。5%。全國的謝姓分布以粵東為中心,向北、西、東三方向輻射,謝姓人口逐漸減少,華北和東北地區(qū)少見,西北罕見。在近600年期間,謝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qū)別,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qū)的回遷十分強勁,已經大于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
謝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瓊桂、湘贛閩臺、湖北大部、浙皖南部、川渝東部,謝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9%以上,有的達到2。4%以上,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6%,居住了大約60%的謝姓人群。在云貴川大部、重慶南部、陜甘豫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黑龍江和內蒙古北端的連接地區(qū),謝姓在當地人群中的比例一般在0。6%——0。9%,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5%,居住了大約21%的謝姓人群。
五、謝姓的歷史名人
1、淡泊名利的謝安
謝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書法家。
他自幼沉敏灑脫,氣宇軒昂,雖有才名,但隱居于家鄉(xiāng)會稽東山,與王羲之等人縱情山水。直到40多歲,他才應征入仕,后官至司徒。
2、山水詩鼻祖謝靈運
謝靈運,南朝宋詩人。他幼時被寄養(yǎng)在外人家里,族人名之為“客兒”,世稱“謝客”。他祖父是東晉名將、康樂公謝玄,母劉氏是書法家王獻之的甥女。謝靈運18歲時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其詩大多描寫會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描摹細致,見解獨到,開山水詩之先河。
3、謝混
謝安之孫,晉朝美男子,字叔源,小字益壽,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士,太保謝安之孫,會稽內史謝琰第三子,晉孝武帝司馬曜之婿,東晉安帝時為宰相,晉孝武帝司馬耀旳乘龍快婿,后被劉裕誅殺。
謝混出身于陳郡謝氏,年輕時頗有美譽,有偉姿容,善寫文章,為皇帝悅,后與晉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東晉晉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襲望蔡縣公,任中書令。義熙二年(406年),加中領軍、尚書左仆射領選部。義熙四年(408年),加侍中、錄尚書事、揚州刺史。
4、謝升卿
謝升卿(約1195—1273年),南宋寧宗時福建長樂縣十九都漳坂鄉(xiāng)人,約生于南宋慶元年間(約1195—1200年)。因認安南陳守度為族叔,改名陳日煚(jing)或(陳曰照,陳照),科舉中第后當了安南國王的附馬,后來當了安南國王,開創(chuàng)了安南歷史上的陳氏王朝。
5、謝道韞
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
六、結論
1、我國謝姓的歷史十分長久,開姓始祖是伯爽。謝姓出自于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申伯是姜后的兄弟,以國舅的身份被封于謝國。子孫也就以當時的習慣,以國為姓,就讓謝氏人口從此發(fā)展開了,他族的改姓也是謝氏人口發(fā)展成第二十四大姓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我知道了廣東、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謝姓人比較多。謝姓還分布在許多少數民族內,我為姓“謝”的人分布在全國各地,連少數民族內都有姓“謝”的人而感到自豪。
3、謝姓的歷史名人十分多,有東晉宰相謝安,有南朝宋國著名詩人、畫家、文學家謝靈運,有南朝齊國詩人謝眺,有東晉名將謝玄,還有魏朝時代農中郎將謝纘。看了這些謝姓的名人,我心中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篇八: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李,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李”姓不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李”的來源:傳說皋陶曾任堯帝大禮官,(掌管刑法的官職),其子孫以官名“理”為姓氏。后來呢,后來的“李”大多來源于此。唐代時,“李”為國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鮮于的武將,因立功被皇帝賜“李”姓。
“李”的歷史名人:戰(zhàn)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漢代的李廣抗擊匈奴,威明遠揚;隋帶的李春是著名的橋梁專家,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譽為“詩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明代的李時珍編了我國古代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近現代的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李”姓的現狀:據統(tǒng)計,2023年全國戶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個姓氏的數量占據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過1億,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說,“李”姓來源于上古時代的官名。唐代時,大量姓氏改為“李”姓,這可能為后來“李”姓人口的增加奠定了基礎。
2、歷史上,“李”姓名人輩出。有水利專家李冰父子、軍事將領李廣、橋梁專家李春、“詩仙”李白、李清照、藥物學家李時珍、革命領袖李大釗……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的光芒。
3、2023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篇九: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李,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李!袄睢毙帐窃趺磥淼?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李”姓來源:傳說皋陶曾任堯帝的大禮官(掌管刑法的官職),其子孫以官名“理”為姓氏。后來的“李”姓大多來源于此。唐代時,“李”為國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鮮于的武將,因立功被皇帝賜“李”姓。
“李”姓歷史名人:戰(zhàn)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漢代的李廣抗擊匈奴,威名遠揚;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橋梁專家,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譽為“詩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明代的李時珍編寫了我國古代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近現代的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李”姓現狀:據統(tǒng)計,2023年全國戶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個姓氏的數量占據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過一億,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說,“李”性來源于上古時代的官名。唐代時,有些姓氏改為“李”姓,這可能為后來“李”姓人口的增長注奠定了基礎。
2、歷史上,“李”姓名人輩出。有水利專家李冰父子、軍事將領李廣、橋梁專家李春、“詩仙”李白、詞人李清照、藥物學家李時珍、革命領袖李大釗……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2023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篇十: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關于章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你姓什么,我姓“章”,哦,弓長“張”,“我們500年前是一家。”不不不,我是立早“章”,于是我們調查了一下。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章姓的來源和名人故事。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章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的內容
書籍,報刊章姓的來源黃帝軒轅氏,據民間相傳,他總共有25個兒子,其中12個以德為姓,以后不計其數的不同姓氏,正是從最初的這12個“基本”姓氏所分出。謝、章、薛、舒、呂、終、泉、畢、過、此等十個姓。
教科書,書籍,報刊歷史上章姓名人章韅,章邯,章平,章巖
上網章姓人口大約有150萬
外公講述章姓族譜在慈溪有幾千卷
歷史發(fā)展
起源演變
有關章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1、源出姜姓說。
出自姜姓,據《姓氏辨證》、《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章姓的孕育地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鄣城村(現屬章丘縣),商朝時為鄣國;章姓的誕生地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周成王姬誦執(zhí)政時期賜封姜太公于齊地,建立齊國。鄣國被姜太公收為附庸國。后姜太公將齊國留封給嫡子,而將鄣國分封給庶子。到了姜虎時,被正式封于鄣國,鄣國被齊國滅亡。姜虎輾轉數年,遂定居于武都,于鄣字去邑為章。
2、源出任姓說。
出自任姓,為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據《元和姓纂》記載,任姓是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黃帝最小兒子與禺陽分封在任地,因此得姓。令據史籍《左傳》記載,任姓出自風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黃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為任姓。在任姓之后,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祝氏這十個著姓,都是出自任姓直系分衍的姓氏,章氏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之一。
據《元史孝友傳》所載,章卿孫,本姓劉,幼為章姓養(yǎng)子,遂姓章。
3、源于滿族,出自金、元、明時期女真諸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金史》記載,金國時期,有古老的章羅海西女真章羅部,原居今黑龍江齊齊哈爾西南七十公里處一帶地區(qū),后其首領章羅謁蘭冬在宋寧宗趙擴嘉定九年(金國衛(wèi)紹王完顏永濟至寧三年,公元1216年)為積石州刺史(古溪哥城,今青海貴德),遂率其部遷至青海地區(qū)。在其后裔子孫中,有取氏族部落名稱漢化為姓氏者,稱章氏,為女真民族較早即采用漢姓的氏族部落之一。另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anggiyaHala,世居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馬爾墩(今遼寧新賓上夾馬爾敦村)、章佳(今遼寧新賓章京河流域)、宜漢阿拉()、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章氏、張氏、尹氏、車氏、英氏、寧氏等。
滿族章齊氏,滿語為JangciHala,漢義“氈衣”,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章氏。
滿族彰錦氏,亦稱張錦氏、張金氏、彰錦氏,滿語為JangginHala,漢義“將軍”,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費雅朗阿(今遼寧新賓)、穆溪(今遼寧新賓木奇鎮(zhèn))、長白山、沈陽等地。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章氏、張氏。
5、源于土家族,出自元、明時期湘西土家族姜加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土家族,在宋、元時期有姜加氏族部落,分有姜加孔氏、姜加阿寅勒氏兩大支系,世居湘西地區(qū)。后有蒙古族人在元、明之際引為姓氏者。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農歷2月壬子,明太祖朱元璋下嚴詔禁用胡姓,土家族、蒙古族姜加孔氏、姜加阿寅勒氏族皆改為漢姓章氏。[1]
1、改為章仇姓
雍王章邯為漢所并,子孫皆姓章仇。
2、改為盧姓
隋煬帝對章仇太翼說:卿姓章仇,四岳之胄,與盧同源。賜姓盧氏。
3、改為莊姓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莊姓,先祖章姓。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為避朱元璋之諱,改章姓為莊姓。
遷徙分布
公元前664年,鄣國被齊國滅亡,章姓始散居齊地,西漢初,有秦將章邯、章平兄弟,其后有豫章人章文,甘泉人章贛,匈奴單于近臣章渠,匈奴降漢者章尼,東漢時有揚州人章河,這些史實表明,秦漢之際,章姓已北入蒙古,西入陜西,南及蘇、贛。魏晉南北朝時期,姜太公的后裔,在豫章繁衍成為大族,由此形成了章姓豫章郡望,南北朝時期享譽青史的吳興章姓即由此分衍而出。此期有資料表明,河間(今屬河北。┲滦找喟l(fā)展迅速,后逐漸昌盛并形成了章姓河間郡望。隋唐之際,已有章姓人落籍梓州(治今四川省三臺),而且今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五代十國時,已有章姓人落籍福建,如章仔鈞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兩宋時,見諸史冊之章姓更勝,可謂名家輩出。由于北方動蕩,此際章姓遷徙以南方為主,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蘇蘇州,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蘇鎮(zhèn)江,章甫由鄱陽(今江西省鄱陽)徙居真州(今江蘇省儀征),章琰由寧國太平徙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章憲由建州浦城遷蘇州。此際,由于章得象、章惇、章鑒入朝為相,更使得江南之章姓名噪一時。明初,山西章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湖南、湖北、陜西、河北、北京等地。明清之際,章姓分布更廣,并有沿海之章姓遷居臺灣,以及東南亞和歐美等地。1949年,蔣介石敗居臺灣,時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章姓人隨從者甚眾。
如今,章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章姓約占全國漢族章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章姓在古代百家姓上排名第四十位,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150萬,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二。
《章氏家訓》
《章氏家訓》原名《太傅仔鈞公家訓》,作者章仔鈞。是中國十大最有名的家訓之一,被中紀委選中并大力宣傳。
內容
傳家兩字,曰耕與讀;
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安家兩字,曰讓與忍;
防家兩字,曰盜與奸;
亡家兩字,曰嫖與賭;
敗家兩字,曰暴與兇;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吃緊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
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產業(yè)不患貧而患非正;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游不患寡而患從邪。
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禮懈如癡,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之成業(yè),辱父母之家聲;鄉(xiāng)黨為之羞,妻妾為之泣。豈可立于世而名人類乎哉!
格言具在,朝夕誦思。
譯文
“耕”、“讀”兩字是為傳家之寶,
“儉”、“勤”兩字是為發(fā)家之道,
“讓”、“忍”兩字是為安家之本,
“盜”、“奸”兩字是為居家必防,
“嫖”、“賭”兩字是為亡家之路,
“暴”、“兇”兩字是為敗家之源。
不可存懷疑別人的心,不要聽不利團結的話,不能干引起公憤的事,不要有貪圖公眾利益的行為。不良行為在萌生意念時就應當及早遏制,切不可發(fā)展養(yǎng)成惡習慣,最要緊的實事求是,萬事以誠為本。
子孫雖多而庸碌無才,是最大的不幸;家產雖富而喜于鋪張,是貧窮的根源;門庭雖鬧而調理無度,是最大的敗落;交際雖廣而結惡從邪,是最大的罪行。
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精神萎靡不振,為人的禮儀如癡人一般茫然不知,卻縱欲如狂,氣度如乞丐一樣卑鄙,敗祖宗家業(yè),辱父母名聲,鄉(xiāng)鄰為之羞恥,妻妾為之哭泣,像這種人怎配列入我宗祠譜中,死后怎配葬我列祖墳地呢?
以上安家處世格言,應日夜誦讀,切記在心。
四、結論
1、姓氏的存在至少已有五千多年,從遠古時期一直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稱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
2、章姓盡管來源復雜,在發(fā)展中則以出自炎帝之后的章姓人為主體,以及以河間(今河北獻縣)、豫章(今江西南昌)等為郡望,以“望居冀贛,源自炎黃”等為堂聯。是為齊太公。鄣國被齊太公收為附庸國后,齊太公將鄣國及臨近的齊國分封給庶子。
篇十一: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提出問題
我的姓氏就是金。金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在百家姓里排名第幾?現狀怎么樣?帶著這些問題我想去研究一下,”金”姓的歷史和現狀。
二、研究方法
1、在網上搜尋
2、請叫家長
3、查閱相關書籍
三、資料整理
1、金氏的來源
金姓的來源較多,最早的一種說法來源于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種說法較早的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除上面兩種說法外,十六國前秦時,榆林古羌人首領有金氏。朝鮮歷史上的新羅國王姓金。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因開國國王叫錢镠,而镠與劉同音,故認為犯諱,該國的劉姓之人,便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當地甚至連石榴也改叫金櫻。今浙江地區(qū)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劉”的傳統(tǒng),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則作劉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2、歷史名人
金氏在歷史上也有許多名人:唐代有金忠儀。宋代有金文剛,官龍圖閣直學士;金彥,邵陽(今屬湖南)人,奉詔舉孝廉,為天下第一,郡人號“義門金氏”。明代有學者金問,散曲家金鑾。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學批評家金圣嘆,曾對《水滸》與《西廂》進行批改。清代有書畫家金農,隸書樸厚,楷書自創(chuàng)一格,其畫造意新奇,為“揚州八怪”之一;還有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金之俊,畫家金侃,學者金榜,詩人金和,史學家金門詔。金姓英才輩出,代不乏人。
金姓名人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金圣嘆。金圣嘆是明末清初人,腹有才華,恃才傲物,狂放不羈,率性而為,行事荒誕怪癖,不為世俗所拘束,高傲中透著幽默和機智。在科舉考卷上嬉笑怒罵,取笑科舉的弊病,以至于屢次落榜。他是著名的文學批評家。
金圣嘆喜歡喝酒,常借酒勁奮筆疾書,可謂下筆成章。他不但愛喝酒,而且有個怪癖,就是愛聞女人裹腳布的味道。他常脫下夫人的繡花鞋,將酒杯放在鞋內,一邊飲酒一邊撫摸夫人的小腳,聞鞋與酒混合的異味,實在是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金圣嘆的舅父錢謙益,是一名貪生怕死、圓滑世故的人,曾在明朝做到經略相公,后來投奔李自成做過書記官,清兵入關后,他又投降清朝,做了禮部侍郎。錢謙益做壽,金圣嘆礙于母親的面子只好去赴宴祝壽,席間,一個賓客拍馬屁說:“錢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滿腹經綸,通古博今,小人久聞其名,今日正好置酒論文,何不現場作文,讓大家開開眼界?”在大家的簇擁下,金圣嘆盛情難卻,只好答應做一對聯。只見他揮毫寫下“一個文官小花臉”,眾人滿面失色,鴉雀無聲不敢說話,等著金圣嘆繼續(xù)寫,金圣嘆不慌不忙寫道:“三朝元老……”,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錢謙益也面露喜色,誰知金圣嘆接著寫完:“大奸臣!”然后拂袖而去。這副對聯合起來就是“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也有說“從明從賊又從清,三朝元老大奸臣”)。他不畏權勢,耿直狂放的形象表露無遺。
3、金氏現狀
1、金氏現狀
金姓是占中國大陸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蘇浙地區(qū)有一定的影響。當今金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3%,總人口大約有380萬。
2、人口分布
先秦時金姓的活動僅有點資料,但在秦漢以后,金姓活動地區(qū)很快擴展到西北、東北、中原和江浙閩地區(qū),河南一直是金姓的活動中心。
四、研究結論
1、金氏的來源有很多,主要有三種來源。
2、歷史上金氏人才初輩。宋代有金文剛,明末清初有著名學家批評家金圣嘆,還有學者金榜,現在還有軍事家金一南。
3、我國最多的姓氏是王,第二多的是李,而金則排名第二十九。
五、研究感想
經過了這次的研究,我對金這個姓氏也明白得更多了。這次研究我覺得很有趣,因為能讓自己懂得更多知識,而且還能更加明白自己姓氏的來源。
篇十二: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很少的同學姓,馮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馮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馮姓人口有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馮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1、姓氏來源。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中名列第27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9位,在臺灣省名列第72位,人口,約8,61萬。
2、歷史名人。馮道,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jiān)校定《九經》文字,并組織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稱“五代監(jiān)本”。官府大規(guī)?虝源耸。
3、姓氏現狀。2023年1月24日,根據報告,馮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廣東。馮姓占全國人口的0。64%左右。
四、研究結論
1、馮姓歷史名人眾多。有馮道,馮勝,馮夢龍,馮國用等。
2、馮姓是我國人口較多,人口約861萬余人。
篇十三: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姓李。他們常開玩笑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庇幸淮温犂蠋熣f,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們幾個姓李的同學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李姓的來源和李姓歷史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李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李姓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與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李姓的來源
李姓的來源:傳說李姓的直接來源是商朝官名——大理。外族的改姓也是來源之一。李姓在唐朝發(fā)展為中國第一大姓。
書籍、報刊、教科書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時珍、李自成、李大釗……
上網
李姓人口數量
據統(tǒng)計,目前李姓人口總數已超過一億。
爺爺的講述
……
李姓的族譜
在福建連城縣蓬峰鎮(zhèn)的文川,保存著一本90卷之長的李姓族譜。
四、結論
1、我國的李姓源遠流長,傳說東夷組首領皋陶曾任堯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孫以官名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氏改為李氏。唐朝時,“李”為國姓,從資料中發(fā)現,唐朝開國元勛中,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賜予李姓。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李姓,是李姓在唐朝成為第一大性的主要原因,這也為后來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2、在歷史長河中李姓人才輩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戰(zhàn)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我們?yōu)槔钚兆嫦葎?chuàng)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據統(tǒng)計,李姓人口總數超過一億。
篇十四: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家族有不少人姓武,我媽媽也姓武。歷史上有哪些姓武的名人?在我國姓武的人占有百分之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武”姓的歷史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是關于姓“武”的歷史名人。
這是關于姓武的來源
這是關于姓武的狀況
這是關于姓武的演變過程及她的其他資料
四、研究結論
1、夏代曾奪到太康王位的后羿,有個賢臣叫武羅,這是中國最早出現姓武的人物,也是武姓的開始,被賜姓為武姓的。唐朝有個賀蘭敏,原本是賀蘭姓。說是武則天父親的后代。
2、歷史上姓武的人很多。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商代國王武丁,清代學者武藝,五代后蜀著名領將武漳,元代太谷武祺,平民教育家武訓……
3、在我國歷史上,武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8%,居第95位,為中國100個大姓之一,但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
篇十五: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板溪小學五(1)班張城鑫
一、問題的提出
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我自己就姓張,“張”這個姓氏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姓“張”的名人?現在“張”姓有多少人?帶著一些疑問,我對“張”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的姓氏的書籍,上網瀏覽,了解“張”姓的來源和“張”姓的歷史大名人。
2、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張”姓人口和分布的情況。
3、咨詢你身邊的人,比如說你的老師、同學、父母、姐姐、哥哥、朋友。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來源:據說“張”姓是皇帝姬姓的后代。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國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和遷移。秦漢時期,“張”姓發(fā)展迅速,成為當時北方地區(qū)第一大姓。
歷史名人:張良、張騫、張飛、張巡、張經、張仲景、張擇端、張大千、張自忠、張云逸……
人口數量:據統(tǒng)計,2023年“張”姓人口有8160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左右,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張”姓歷史悠久,傳說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名氏,也稱張氏。
2、我國“張”姓人才輩出。有運籌帷幄的張良,有勇冠三軍的張飛,有以身殉國的將領張自忠……
3、“張”姓人口數目前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篇十六: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李俊峰
一、問題的機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李,我有好幾個同學也姓李!袄睢毙帐敲磥淼模繗v史上有哪些現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回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李姓的史和現就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籟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傳說皋陶曹任克帶的大理官《掌管刑罰的官職),其子辦以官名“理”為姓氏。后來“李”姓大多來源于此。唐代時、“李”為國姓。一些姓除、安、杜、郭、麻、鮮于的武將,因立功被皇帝賜“李”姓。
歷史名人:
戰(zhàn)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名人歷史堰水利工程;漢代的李廣杭擊匈奴、威名遠揚: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橋梁專家、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警為“詩仙”;宋代納李清照是一位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明代的李時珍編寫了我國古代藥物學著《本草綱目》近現代的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現狀:
據統(tǒng)計,2023年全國戶籍人口中、王、
現狀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李、張、劉、陳五個姓氏的數量占據前五
過一億,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說,“李”姓來源于上古時代的官名。唐代時,大量姓氏改為“李”姓,這可能為后來“李”姓人口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和分進行
2、歷史上,“李”姓名人輩出。有水利專家李冰父子、軍事將領李廣、橋梁專家李春、“詩仙”李白、詞人李清照、藥物學家李時珍、革命領袖李大釗……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2023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篇十七: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關于孟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提出
因為我姓孟,所以很想了解一下孟姓
二、研究方法
網上收集
三、資料整理
孟姓的起源,孟姓的來源
姓氏:孟
拼音:Meng
歷史:孟姓在臺灣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在大陸,孟姓是第八十四大姓。孟姓最早的起源有三:一、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恒公之子慶父,在魯恒公時被分封,稱仲孫氏,后來,魯國內亂,慶父連弒魯國國君子般和魯緡公兩位國君,當時民間有[慶父不死,魯難不已]的說法。后來仲孫慶父出逃到莒國,改稱孟孫氏,后被押送回魯國,途中自知罪孽深重而自殺,慶父死后,他的長子公孫敖攜帶他的尸體回到魯國,繼承爵位,仍然稱孟孫氏,數年后,其后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二、春秋時期,衛(wèi)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后代子孫就以他字中的“孟”為姓。三、另有記載說,衛(wèi)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氏,后來,孟姓還可能來源于古代南中的少數民族,如三國時期有南中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孟姓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武威兩大郡望,在當地發(fā)展成為望族,因此,孟姓世稱昌平望,武威望。姓纂:魯有孟孫氏,魯桓公子慶父之后,以孟為氏。孟氏參照孔氏做法,也使用全國一致的輩序譜(昭穆):星、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孟字的字形演變:
孟氏名人有亞圣孟子,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著名詩人孟浩然,名將孟珙,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孟知祥、孟昶、孟稱舜、孟善等等。
歷史名人:哲學家孟子
孟軻,人名,即孟子,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圣,又與孔子并稱孔孟。曾游歷齊、宋、滕、魏等國。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姓現狀
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占孟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占孟姓總人口的2l%。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qū)。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回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
孟字草書
四、研究結論
一、傳說“孟”姓起源有三
1、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恒公之子慶父,慶父連弒魯國國君,自知罪孽深重,將自己改稱孟孫氏,其后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
2、春秋時期衛(wèi)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后代子孫以他字中的孟為姓。
3、另有記載說衛(wèi)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后來簡化為孟姓。
二、歷史上“孟”姓名人輩出。有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孟子。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因此,孟姓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
三、據統(tǒng)計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7%。
篇十八: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李澤睿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李,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李,“李”姓怎么來的?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理性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形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理性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
2、上網瀏覽,了解李姓的來源和李姓歷史名
3、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李姓人口和分布情況。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李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與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書籍、報刊
李姓的來源傳說李姓的直接來源是商朝官名——大理。外族的改姓也是來源之一。
李姓在唐朝發(fā)展為中國第一大姓。書籍、報刊、教科書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珍、李自成、李大釗……
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
李姓人口數量:據統(tǒng)計,目前李姓人口總數已超過一億。
爺爺的講述李姓族譜
在福建連城縣蓬峰鎮(zhèn)的文川,保存著一本90卷之長的李姓族
四、結論我國的李姓源遠流長,傳說東夷組首領皋陶曾任堯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孫以官名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氏改為李氏。唐朝時,“李”為國姓,
從資料中發(fā)現,唐朝開國元勛中,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賜予李姓。
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李姓,是李姓在唐朝成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這也為后來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篇十九: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家鄉(xiāng)的村里人全部姓李,身邊也有很多姓李的。“李”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李”姓究竟在我國姓氏中占怎樣的位置?帶著這個問題,我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
2、百度搜索李姓的名人故事。
3、詢問父母和長輩們。
三、資料整理
1、“李”姓來源
源出嬴姓說。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后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歷史名人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出身中醫(yī)世家,明代杰出醫(yī)藥學家。他歷時三十七年編寫完成了《本草綱目》,對我國的醫(yī)藥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世民:即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是一位比較開明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刑法寬平,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史稱“貞觀之治”。創(chuàng)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白:祖籍甘肅秦安,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甚多,現存有九百多首,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等。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陳國人,重要的哲學家,他崇尚自然,周時以著《道德經》而聞名,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國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見于史書記載的李姓第一人。
李斯:河南省上蔡人。戰(zhàn)國時任秦國宰相,曾輔佐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成就了封建帝業(yè)。
3、現狀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李姓為了區(qū)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fā)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據統(tǒng)計,李姓人口總數越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占中國總人口的7。1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四、研究結論
李姓是當今中國第一大姓,也是世界頭號大姓。人口大約有八千七百多萬,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qū)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則少于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比例僅在4%左右。在臺灣排名第五位。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夠環(huán)繞地球一圈半。
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鹿邑古稱苦縣,春秋時先屬陳國,后歸楚國,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即李姓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從遠祖皋陶到大唐脈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壯大的歷程。李姓血脈中的12個政權(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58個帝王,無數將相名臣,是中國歷史上所建的政權最多的姓氏。李姓為唐代國姓,唐以后蕃衍興旺,蔚為望族。
篇二十: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安義三小五(6)班熊詩程
一、問題的提出:
姓氏是變化,很值得讓人研究。“劉”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劉”,F在“劉”姓有多少人?帶著這些疑問,我對“劉”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上網,了解“劉”姓名人以及來源和人口。
2、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劉”姓人口分布情況。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
“劉”姓歷史名人,劉氏始祖劉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蜀漢照烈劉備、前趙光文帝劉淵、南朝宋武帝劉裕、唐代詩人劉禹錫等等。
人口數量:據統(tǒng)計“劉”姓的人數大概在幾千萬。是百家姓前幾名,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討論:
1、我國“劉”姓歷史悠久。傳說大漢劉累其子孫以字命氏,稱他劉氏。
2、我國“劉”姓人才輩出。有心胸廣大的劉備,大敗項羽的劉邦以及在位41年的劉禪。其中我最欣賞劉備,他重視人才、心胸廣大、慈善、沉著、冷靜。很有領導的風范。他麾下的大將:關羽、張飛、趙云也都是那個時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劉”姓以后會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希望沖擊中國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進漢字的世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