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小故事(精選20個)
廉政小故事
故事定義
故事: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
故事圖片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引導(dǎo)著社會性格的形成。故事通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描述某個范圍社會的文化形態(tài),也有說法認為,故事并不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他對于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故事特點
語言富于動性。
故事不需要有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大段的對話和繁復(fù)細膩的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不應(yīng)該在故事中對人物或事件大加評論。作者始終要注意推進故事情節(jié)的流動,進展。語言富于動性,不需著意刻畫其中的人物就會鮮活起來。
愛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間相愛的故事,用故事記錄下來,發(fā)表在網(wǎng)絡(luò)或者雜志。以描寫男女愛情為基調(diào),愛情文章探討愛情意義,描寫愛情的形式。可以用真實的事件做為寫作背景,或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
廉政小故事(精選20個)
“廉政”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晏子春秋·問下四》:“廉政而長久,其行何也?”現(xiàn)在所說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員在履行其職能時不以權(quán)謀私,辦事公正廉潔。后來,廉政中的“政”有了政治層面的內(nèi)涵。孟子認為:“(不義之財)可以無取,取傷廉!标U明了孟子對廉與貪的道德價值取向。廉政,即廉潔政治,是一種與貪污腐敗直接對立的政治現(xiàn)象。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廉政小故事(精選20個),希望有所幫助!
廉政小故事1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dāng)?shù)氐慕伵、蘑菇、線香等土特產(chǎn)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理解。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證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廉政小故事2
清乾隆進士王杰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quán)貴。當(dāng)時和坤在朝中專權(quán),大臣都不去得罪他。惟王杰每每與其據(jù)理力爭。
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杰,拉著他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杰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小故事3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jiān)經(jīng)過那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可是你要給我領(lǐng)取庫金的官府印券。”
太監(jiān)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jiān)聽后,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廉政小故事4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發(fā)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guān)系,結(jié)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
很可憐他,于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廉政小故事5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
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dān)憂!
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廉政小故事6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之后他被朝廷調(diào)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dāng)?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
之后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所以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廉政小故事7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jīng)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zé)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
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廉政小故事8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理解,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
如果我理解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我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廉政小故事9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dān)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勢,執(zhí)法嚴(yán)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xiāng)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
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zhǔn)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奔胰寺犃T,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奔胰寺牶,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guān)。但愿大人?到。跒榘傩粘E官!奔胰税言妼懺诩埳,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xué)月月紅!
后蘇東坡雖賦閑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
廉政小故事10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dāng)?shù)貍髡f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不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后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
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我的操守。
廉政小故事11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后,被派往陜西周至當(dāng)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xiāng)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xiāng)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里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xiāng)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崩钬斨饕膊桓适救跽f:“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白居易沉下臉說:“什么理長理大成何體統(tǒng)!”趙鄉(xiāng)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我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cè)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guān)節(jié)。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dāng)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于這些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廉政小故事12
北宋時期有位州官,為人極其廉潔。一天晚上,有人從京城送來一封上司的來信。他猜想這必須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點上蠟燭閱讀。
誰知讀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蠟燭吹滅,把自我買來的蠟燭點上,繼續(xù)往下看。公差很納悶,難道官家買的蠟燭不及他自我出錢買的亮嗎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是關(guān)于他留在京城家屬的情景,他認為這是私事,不能點官家的蠟燭。在有些人看來,為了半封家書,竟然換燭再讀,實在有點“小題大做”。
但正是這樣的小事,卻更能從細節(jié)上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更足以讓當(dāng)今存在公“話”私打、公車私用、公請私吃、公費私游等等凡此種種揩公家油的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汗顏。
廉政小故事13
張瀚初任御史時,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
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我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夫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細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臟了新鞋。進城后,路面泥濘漸多,轎夫一不細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fù)顧惜了……
王延相說:“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
此后多年,他嚴(yán)謹從政,廉潔為官,之后升任被稱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書,建樹頗多,名留青史。
廉政小故事14
戰(zhàn)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愛吃魚,有人投其所好送魚給他,公儀休不收。
問其原因,他說:“正因為喜歡吃魚,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為國相,能夠用自我俸祿買魚吃,如果此刻收了魚而丟了官,誰又會送給我魚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
公儀休“好魚而不貪魚”,實乃其深知“貪贓、枉法、丟官、受懲罰”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愿每位領(lǐng)導(dǎo)干部任前任中都時刻不忘認真算一算政治帳、經(jīng)濟帳、家庭帳。
廉政小故事15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采石時,采到一塊寶玉,他擔(dān)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帶著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么要獻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蹦侨艘詾樽雍睉岩蛇@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弊雍闭f“我把不貪的品格當(dāng)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dāng)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我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于禍患。”子罕就讓那人暫時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于《左傳·襄公十五年》。之后,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zhì)。
廉政小故事16
唐代白居易不僅是一位著名詩人,還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也許是唯一通過自己的詩歌作品自覺向社會申報個人收入與財產(chǎn)的古代官吏。從壯年到老年,他總是以慚愧的心情將自己在擔(dān)任不同職務(wù)時所得俸祿的多寡,悉數(shù)寫進詩中向社會公布。
在擔(dān)任左拾遺時,他寫到:“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在擔(dān)任蘇州刺史時,他寫到:“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食祿敢言貧?”
在擔(dān)任太子少傅時,他寫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
在他的人生就要畫上句號時,他寫到:“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郭五頃田,然后兼賣所居宅,彷佛獲緡二三千......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
白居易敢于將個人收入和個人財產(chǎn)狀況向朝廷及全社會公布,充分說明了他清廉自守的高尚情操。
廉政小故事17
公孫儀是戰(zhàn)國時魯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別喜歡吃新鮮甲魚。于是送魚的紛紛上門,但都被公孫儀一一回絕。
公孫儀的弟弟對此很不理解。問:“你素來喜吃甲魚,為何別人好心送來,你卻不收呢?”
公孫儀說:“正因為我喜歡吃甲魚,所以才不能收。吃幾條甲魚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經(jīng)常收別人的禮品,那就要落個受賄的壞名聲,到頭來連丞相的官位也會丟掉。到那時,為兄再愛吃甲魚,恐怕也吃不成了,F(xiàn)在我不收別人的魚,倒還可以安穩(wěn)地做丞相,多吃幾年我愛吃的甲魚!
廉政小故事18
三國時期,東吳名臣陸績乘船渡河,遇到大風(fēng)浪,需要東西壓船,陸績身無長物,更沒有錢財?shù)龋罱K只尋得一塊巨石,度過了風(fēng)浪。
這塊“壓艙石”如今還矗立在蘇州古城內(nèi)文廟府學(xué)明倫堂前,石面正中刻有“廉石”兩個大字,左下方落款:“賜進士弟,文林郎巡按直隸蘇松等府監(jiān)察御史河南胙城樊祉立,弘治九年,歲在丙辰夏六月吉旦!
廉石承載了郁林太守陸績?yōu)楣偾辶、為民造福的高尚品質(zhì)。
廉政小故事19
東漢時期,廬江太守羊續(xù)施政清平,為人儉樸,素有窮官之稱。
有一次,羊續(xù)的屬下給他送了一條活鯉魚,面對這條“禮魚”,他收下后讓人把魚掛在庭檐下,沒過幾天,就成了一條枯魚干,在屋檐下飄來蕩去,羊續(xù)也不讓人取掉,以此表達自己不收禮的決心,留下“懸魚太守”的美名。
廉政小故事20
東漢年間,有一個有名的清官,名叫楊震。
一年,他居官荊州,發(fā)現(xiàn)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延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數(shù)年之后,他調(diào)任路過昌邑。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安頓膳宿,照應(yīng)得無微不至。
晚上,王密前往楊震官邸拜謁,他見室中無外人,迅即從懷中捧出黃金十斤,端放于楊震的案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特備小禮相贈,以報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楊震見狀,連連擺手拒絕。他想不到王密會來這一手,便語重心長地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你有真才實學(xué),才推薦你擔(dān)如此重任,可你這樣做,是太不知我的為人了!
王密自討了沒趣,但仍想力爭,于是輕聲輕氣地說:“反正是黑天,又無外人知道!
楊震更氣了,他正色地說:“你送金子與我,外人怎么會不知?即使沒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為無人知道,就寬容自己,這是很要不得的。”
王密一聽,羞愧難言,只得挾起金子,謝罪而去。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