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師資格考試初中語文試題及答案
2023教師資格考試初中語文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學習完《丑小鴨》—課后,學生對這種寓有哲理性的童話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要求教師再為其推薦幾篇進行閱讀。以下教師的推薦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
A.《海的女兒》
B.《賣火柴的小女孩》
C.《農夫和蛇》
D.《小海蒂》
2.在某版教材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雨的訴說”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列舉自己知道的寫雨的詩句并對應詩人,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甫《江南春》)
B.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的《咸陽城東樓》)
C.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D.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的《別嚴士元》)
3.文言文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重要文言實詞“病”的不同意思,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君之病在腸胃”,句中的“病”是動詞,“得病”的意思(《扁鵲見蔡桓公》)
B.“以天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句中的“病”是動詞,“使……成病態(tài)”的意思(《病梅館記》)
C.“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句中“病”是動詞,“擔心,憂慮”的意思(《論語》)
D.“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句中的“病”是形容詞,“困苦”的意思(《捕蛇者說》)
4.在學習《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課時,教師指出,明清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黃金時期。為了佐證這一論述,教師又為學生列舉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
A.湯顯祖—《牡丹亭》—明
B.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明
C.吳敬梓—《儒林外史》—清
D.蒲松齡—《聊齋志異》—清
5.在教學《雷雨》一課,引導學生分析周萍這一人物形象時,教師用“多余人”對其進行了歸納,并指出“多余人”這一形象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性意義。為了佐證這一理論,教師又為學生列舉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
A岡察洛夫—《奧勃洛莫夫》—奧勃洛莫夫
B.屠格涅夫—《羅亭》—羅亭
C.普希金—《驛站長》—驛站長
D.萊蒙托夫—《當代英雄》—畢巧林
6.在教學某教材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時,教師要求學生總結和孔子、孟子相關的知識。以下學生總結錯誤的一項是( )。
A.孔子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自孔子《論語》中的《學而》
C.孟子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D.《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代表著傳統(tǒng)散文寫作的一個高峰
7.學習魯迅《社戲》后,教師向學生推薦其他表現(xiàn)“民俗與文化藝術”的作品,下列不合適的是( )。
A.沈從文《云南的歌會》
B.冰心《觀舞記》
C.楊朔《畫山繡水》
D.汪曾祺《端午的鴨蛋》
8.學習完某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文《中國石拱橋》《橋之美》《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館》《說“屏”》等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說明文的常見方法,并舉例說明,以下歸納錯誤的一項是( )。
A.“奇怪的是,一只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于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句中使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B.“強龍卷風的破壞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國出現(xiàn)一個罕見的強龍卷風,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1 980人受傷。1956年9月24日上海出現(xiàn)的一個強龍卷風,把11萬公斤重的儲油桶輕輕地舉起,拋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落在120米遠的地方。”這句話中使用了舉例子、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強龍卷風的破壞力是非常大的
C.“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水經(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里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了中國石拱橋“有悠久歷史”的特點
D.“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句話使用了引資料的說明方法,充實有力地說明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9.某版教材中有這樣一段話:“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反復吟詠,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獨創(chuàng)性,還要注意不同詩體的節(jié)奏,感受由此產生的不同情趣”。從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來看,這屬于語文教科書的哪一個系統(tǒng)?( )
A.助讀系統(tǒng)
B.練習系統(tǒng)
C.范文系統(tǒng)
D.知識系統(tǒng)
10.以下教師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教學建議在教學實施策略上的突破認識錯誤的一項是( )。
A.強調語文教學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改進學習方式
B.強調語文教學要正確發(fā)揮教師教學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C.強調語文課程應努力體現(xiàn)實踐性和綜合性
D.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應融為一體
11.閱讀《故鄉(xiāng)》教學設計,完成下面的問題。
第一步:教材說明、分析
1.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①了解并掌握小說基本知識;②明確作者是如何運用重復、對比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和展現(xiàn)主題的;③能模擬運用重復、對比手法進行寫作。
(2)過程與方法:通過從細節(jié)、動作、語言、外貌、心理等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以及相關練習,來掌握推知文章主旨的鑒賞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感情;②珍愛新生活,樹立為遠大理想而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
第二步:教法說明
第一課時簡單回憶作者,重點完成課文內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二課時簡單回憶第一課時
所講要點,重點完成寫法分析和寫作片段訓練。
第三步:學法說明(按“聽一看一想一寫”的步驟進行)
(1)回憶舊知識,導入新課:
(2)點明學習目標和重點,進行新課;
(3)講解“重復”和“對比”的含義。
第四步:鞏固學習
以上是某位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魯迅的《故鄉(xiāng)》一課時進行的教學設計,以下對其評價錯誤的一項是( )。
A.三個目標呈遞進狀態(tài),每一層均以前一層為基礎,同時顯示了學生學習把握與理解的過程也是遞進式的,符合學習的規(guī)律
B.恰當設計三維目標,且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C.第二課時是教學的重點所在——完成寫法分析和寫作片段訓練
D.本篇設計雖然對學生培養(yǎng)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但缺乏對文本本身的欣賞與揣摩
12.某教師在教學《信客》一課時,向學生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余秋雨為什么寫一份已經(jīng)消失的職業(yè)?”以下對其設計意圖說法最準確的一項是( )。
A.引領學生不停留在課文表層,讀懂作家寄予的人生理念
B.意在讓學生學會查閱相關資料,擴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
C.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D.意在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反思自己的職業(yè)傾向,達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
13.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師:不同的讀者對同一篇文章會有不同的理解。《貓》這篇文章文字淺,但蘊涵深,對于“它的主題到底是什么”這一問題.人們意見不一。今天我們就從歸納文章主題這個角度來分析一下這篇文章。(學生獨立思考10分鐘后,開始交流)
生1:從第三只貓的死,我們應吸取一點教訓,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觀臆斷,妄下斷語往往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師: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2:從第二只貓的討人喜歡來看,我們在做人時應該活潑開朗些,這樣才能有較好的人際關系。尤其在注重團隊精神的今天,更應善于與人交往,把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
師:好,你的觀點很有新意。
生3:從家里人對待第三只貓的態(tài)度來看,我們在做人時應該改變自己的性格,要活潑開朗,有真才實學;應適當?shù)刈⒅刈约旱耐獗恚@樣才能改變別人對你的不好印象。
師:有道理。
生4:從家里兒女對第三只貓的態(tài)度來看。我們在對人時不能以外貌或性情來喜歡一個人或討厭一個人。
生5:三只貓都是社會的弱者,命運都掌握在別人的手里。因此,作為社會的弱者,應該自立自強,這樣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主人。
師:你能從整體上把握全文主題,很好。我談談對課文主題思想的兩種看法,一是把“我”看作描寫的側重點,就會認為小說所要表達的是“我”嚴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貓的不幸遭遇看做描寫的側重點,就會認為小說揭示了生活中發(fā)生不幸的原因。
以上是某位初中語文教師有關課文《貓》一課的教學實錄節(jié)選,以下對其評析錯誤的一項是( )。
A.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導語,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想象,鼓勵學生自由暢談,盡量發(fā)揮
B.這是精彩的火花,思維碰撞從這里開始,教師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學生的表現(xiàn)與思維是獨立的,學生的學習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的
C.一味肯定,欠缺分析,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幼稚、荒唐的想法,要嚴肅否定、及時指正,并提出正確解讀
D.在這段教學中,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14.閱讀《山中訪友》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
師:作者把自然的景物當成自己的親朋好友,所以我們的課題是“山中訪友”。在文中也有一些人稱的變換,請找出來并分析其作用。(學生有的討論,有的沉思)
師:分析得準確。這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應該運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
生:親切、自然。
生:飽含熱愛贊美之情。
師:好,就請大家?guī)еH切、熱愛、贊美之情來朗讀第5段。大家先自由練習,待會兒請同學讀給大家聽。
(師指定六位同學分別朗讀關于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的句子。多媒體播放舒緩的古箏曲.師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師:讓我們用豐富的想象力,用飽含愛的心聲,與溪流、白云、瀑布對話吧!請男生齊讀描寫懸崖、瀑布、云雀的句子,女生齊讀關于山泉、溪流、白云的句子。(多媒體出示朗讀課件,學生朗讀)
師:(豎起大拇指)太棒了!
師:假如你們是山中的白云大嫂、云雀弟弟、老橋……你們又想對游人說些什么呢?(學生有的討論,有的沉思)
生:假如我是太陽,我會對游人說:我是絢爛的太陽,我能驅散陰霾與黑暗,能給人以光明和希望.能趕走嚴寒與孤獨,能給人以溫暖和熱情。
師:同學們想象豐富。語言也美。
師:讓我們一邊欣賞山中美景,一邊展開想象的雙翼,抒寫對山中景物的熱愛之情吧!(生開始思考、討論、動筆、交流)
生:梅花,你是一位慈祥的母親,你喚醒了春姑娘,喚起了千紅萬紫,喚起了希望。在你淡淡的芳香與彌漫著傲骨的樂章,在你顫抖的梢吟唱出百般的柔情,你是溫暖、幸福的使者。
師:多么頑強、堅毅的梅花。排比、擬人句很好地表達了你的情感。
生:野草大哥,你雖然沒有花的芬芳、樹的高大,但你經(jīng)歷過風霜雨雪后,仍然傲然挺立;面對熊熊大火燃燒后.仍然頑強生長……你教會我面對困難,不可言棄,為了心中的那片綠洲,要頑強拼搏。謝謝你.野草大哥!(師生掌聲雷動)
以下對這段教學片段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通過鑒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象美,進入作品描寫的意境
B.強化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好習慣,使之一步步深入課文,深刻體會作者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心情;也融會貫通了人文主義教育
C.意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充滿深情的對話式描寫的
D.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表達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故這里訓練表達,學生的合作不如獨自完成要好
15.閱讀《散步》的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要求答題。
師: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的第七自然段寫得非常精彩,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誰來?
(學生讀課文)
生1:這個作者真笨!
師:哦?
生2:老師,我也是覺得,這么簡單的一個辦法他都想不出。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作者解決這個難題嗎?說來給大伙聽聽。
生1:太簡單了,我可以讓他們一家子既不被拆散又可以滿足母親和兒子的要求。去的時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順,滿足母親的愿望;貋淼臅r候也是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滿足兒子的要求,魚和熊掌皆可兼得。
(全班鼓掌)
生3:我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去的時候大家先走小路,回來的時候大家再一起走大路。
生1:那還不是一樣的嗎?
生3:不。因為去的時候大家都懷著愉快的心情去欣賞小路的風景,所以先走小路;回來的時候走累了,考慮到照顧年邁的母親,因此再走大路,這樣才比較安全。
師:想得還真周到,我相信在家你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生2:我完全同意他們兩個的辦法,因為它們既可以使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又可以使他們領.略到不同的風景,也不用走重復的路,看重復的風景,那不是很好嗎?
師:你們的想法真是好,從剛才的對話中可以知道,你們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想法嗎?
生4:老師,這么簡單的問題我們同學都想到了,他一個大作家真的想不到嗎?
師:嗯,說得有道理,你們大家認為呢?
生5:我不同意你們的看法,你們考慮的是大路與小路相通的情況,可事實上那兩條路是不相通的。
師:說得好,你何以見得兩路是不相通的?
生5:我是從作者對兩條路的選擇上,他表現(xiàn)得很難作出決定。為什么呢?因為選擇走大路就滿足不了兒子愿望,選擇小路也就委屈了老母親,作者左右為難,因此大路與小路是不相通的。
生1:老師,這么說來我們前面所講的不都是沒有用了,不都是廢話了嗎?
師:不能這么說.辯論出真知嘛!
對上述材料,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教師在這堂課中收起了師德的尊嚴,放下了老師的架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值得所有教師學習
B.學生的那一句“這個作者真笨”引起了教師的重視,教師抓住這個契機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激發(fā)學生暢所欲言,大膽地表達,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C.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是一種不迷信文本、積極思考的表現(xiàn)。對于他們敢于、勇于質疑和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教師都給予賞識,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并及時地解決他們所提出的問題
D.這個教學片段中,師生表面是圍繞文本在進行討論,實際上最后沒有得出任何實質性的結論.只能說是課堂中沒有意義的對話
二、案例分析題 (本大題共3題,第1 6題20分,第1 7題5分,第18題15分,共40分)
案例:
閱讀《秋天的懷念》教學過程(片段),完成第16題。
一、曲徑通幽——“烹飪”趣味
文本句子: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3)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教學實錄:
師:僅僅是關心?再細致一點。
生:對兒子小心翼翼。
師:對兒子小心翼翼,母親的心,比針尖兒還細呀!把你的“小心翼翼”送進去,讀一讀。
(生讀)
師:出去了又回來,回來又去,一遍又一遍,對兒子真是——耐心無比啊!讀一讀,把你的體會讀進去,讓我們感受這樣的母親。
師:母親的腳步還是稍重了一些,再輕一點兒。指名讀第二句。(生讀得很好)
(一生讀,其他學生輕聲齊讀)
師:你們真會讀書呀!由于你(握一學生的手)的啟發(fā),引領著大家體會到母親痛心中還有細心、耐心、小心——因此,這“忍”中透著的是看不見的愛。
問題:
16.請從本文解讀的角度對此案例進行評析。
案例:
閱讀下面一篇學生習作,完成第17~18題。
生命中的痛與歌
、俨皇敲恳黄恋,都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在某些陰暗的角落寒冷正在蔓延;不是每一棵小草,都能生長于肥沃的土壤,在險峻的石壁上,貧窮正在生長;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被上天恩賜,在另一個地方,缺陷正掛在臉上。所以,如果你也是一個不幸而又幸運地被世界以痛吻過的人。請不要悲傷。
、谄鋵崳乙彩沁@樣一個被世界痛吻的人,自我出生開始,那個永遠無法抹平的痕跡就刻在了我的臉上——一塊紫色的胎記。
、坌r候,媽媽告訴我,這是她特意留給我的印記。她還說,她怕我丟失了,這樣就能很快找回來。我偎依在媽媽懷里,聽著這樣一個近乎美麗的故事。
④當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我的臉不同于其他同學時,我哭了。那是開始我學業(yè)生涯的第一天,當我高高興興地背著我媽媽親手縫制的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校園時,從陌生同學眼中發(fā)出的奇異的眼光,讓我驚慌得不知所錯,最后畏懼地躲到了媽媽的身后。我仔細地聽著同學們之間取笑我的對話,心開始劇烈地疼痛。我真的很恨媽媽,恨她為什么對我美化一個讓人可笑的生理缺陷?但是,當我發(fā)現(xiàn)媽媽因此而愧疚得流淚時,那些埋怨卻又煙銷云散了。這怨不得母親!
、菸议_始試著去面對這塊胎記,面對人們異樣的目光。因為母親曾經(jīng)對我講過,塘泥雖然污濁,但是它能育出潔白的荷花。我一直堅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會戰(zhàn)勝這心理的陰埋。
、蕃F(xiàn)在,我已經(jīng)慢慢長大了。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我都能面對。記得有人說過:當上帝把所有的門都關閉時,總會給你留下一扇窗。也許,母親的那話就是她留給我的那扇窗,她替我將陽光接進屋來,藏在心房。朋友們,請善待世界留給你的痛,打開心窗,將陽光注入心房。起當你在漫步田野時,你應該感謝世界給予了你健全的雙腳;當你在盡情歌唱時,你應該感謝世界給予了你甜美的歌喉;當你在揮毫作畫時,你應該感謝世界給予了你柔韌的手臂……
如果上帝沒有賜予你這一切,請不要悲傷,試著用心靈歌唱。記住,沒有比心靈的歌更美的聲音,而這聲音正來自你的心房。
、嚓幇档耐恋氐貌坏疥柟獾亩骰,卻滋吸養(yǎng)分,育出了一片鮮綠的苔蘚,供螞蟻覓食,蜻蜓歇腳。石壁上的百合,雖然得不到充足的養(yǎng)分,卻在陡峭細密的巖縫中練就了柔韌的根須,開出了潔白的花朵,讓蜜蜂采蜜,供游人觀賞。池塘里的淤泥雖然污濁丑陋,卻不言辛苦,滋養(yǎng)了荷塘里絢麗開放的花朵,供蝴蝶起舞,供游魚蔽蔭……
、徇@一切的一切,教會了我太多太多,唯有善待生命中的痛,唱出歡樂的歌,才能讓你的生命活得精彩,像那百合一樣.永遠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問題:
17.請從第④⑤段中找出兩處錯別字,從第⑥段中找出一處病句,并分別改正。
18.這是一位初中學生的習作,請認真閱讀并指出其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
三、教學設計題 (本大題共3題,第19題20分,第20題20分,第21題25分,共65分)
閱讀材料,完成第19—21題。
《魚我所欲也》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單元導語
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于春秋末至戰(zhàn)國時期,當時社會發(fā)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各種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閱讀這些課文,有助于我們認識古代社會,增進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
學習本單元要加強誦讀,注意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觀點,了解它們各自的論述方式和語言風格。
課文導語
生命是可貴的,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不僅僅停留于“活著”。當面臨生死挾擇時,該怎么做出自己的決定?文中孟子關于“義”的論說,對今人仍不無啟迪。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 1年版)》的相關要求
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課后練習
一、背誦全文。關于本文的論點,有的說是“舍生而取義”;有的說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舍生而取義”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與同學討論一下。
二、說說下面各組句子中劃橫線的詞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結合本文及《(孟子)兩章》談談《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學生情況
九年級.班級人數(shù)45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投影實物等。
問題:
19.根據(jù)所給材料,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20.請根據(jù)你的理解,為本文設計兩道探究題,并給出參考答案。
21.請設計一段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鑒賞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探究本文的主旨。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本題考查兒童文學作品。題干中的作品和A、B、D中的作品都為童話故事,C項《農夫和蛇》則是出自《伊索寓言》的寓言故事。故本題當選C項。
2.A。解析:本題考查古代詩歌主題及詩人。A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杜牧《江南春》中的詩句。本題當選A項。
3.A。解析:本題考查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A項,“君之病在腸胃”,句中的“病”是名詞,“病癥、病根”的意思。故A項表述錯誤,當選。
4.A。解析:本題考查明清文學作品體裁。A項,《牡丹亭》是明代湯顯祖的一部戲劇,不是小說。而題干意指“明清小說”,故不符合要求。本題當選A項。
5.C。解析:本題考查外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余人”這一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里的主人公“奧涅金”身上體現(xiàn)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多余人”的鼻祖,而這一形象在屠格涅夫1850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多余人日記》后更加深入人心。至此之后,“多余人”形象的人物又逐漸有了赫爾岑《誰之罪》中的“別爾托夫”、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中的“畢巧林”、屠格涅夫《羅亭》中的“羅亭”、岡察洛夫《奧勃洛莫夫》中“奧勃洛莫夫”等。C項,普希金的《驛站長》在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提出“小人物”主題,以滿腔同情描寫了一個處于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遭遇。故本題當選C項。
6.B。解析:本題考查古代文學作家、作品及其內容。B項,“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自孔子《論語》中的《為政》。故本題當選B項。
7.C。解析:本題考查文學作品內容及主題。A項,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通過對“山野對歌”“山路漫歌”“村寨傳歌或金滿斗會”三種不同場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藝以及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B項,冰心的《觀舞記》寫的是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來北京的表演實況,濃妝艷抹地描繪了舞臺上姐妹的服飾、身段、神態(tài)和舞姿。D項,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通過對端午風俗的描寫和對家鄉(xiāng)高郵鴨蛋的介紹,表達出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C項,楊朔的《畫山繡水》細膩地描畫了桂林山水的美,表現(xiàn)了作者珍惜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未來的人生理想。不符合題干“民俗與文化藝術”要求,故不合適。本題當選C項。
8.A。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說明方法。A項,“奇怪的是,一只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O.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于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句中使用的是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沒有舉例子。故本題當選A項。
9.A。解析:本題考查教科書系統(tǒng)。每冊書開篇的編輯說明、單元提示等,屬于語文教科書的助讀系統(tǒng)。本題當選A項。
10.A。解析:本題考查課程標準。課程標準在教學實施策略方面強調語文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改進學習方式!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增加“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將“實驗稿”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改為“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學習方式改進要求更加具體明確。故本題當選A項。
11.B。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實施。分析教學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教學設計中有所欠缺!豆枢l(xiāng)》中體現(xiàn)了魯迅深切的愛國情感,而題干教學目標設計中并沒有充分展示文章所透露出的深切感受。故B項說法錯誤,本題當選B項。
12.A。解析:本題考查教學設計意圖!缎趴汀吠ㄟ^敘說兩個信客的不同際遇及信客這個職業(yè)在民間的最終消亡,著重刻畫了一個受人尊重的信客形象,贊揚了信客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待人寬厚、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質。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重在注意體味作品中的.人生理念和文化意蘊。故對這一問題的設計意圖說法最準確恰當?shù)臑锳項。
13.D。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實施。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鑒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象美,自然也就能進入作品描寫的意境,吸納文章飛揚的靈氣。這一教學過程首先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好習慣,使之一步步深入課文,深刻體會作者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心情。其次,融會貫通了人文主義教育:萬物皆有靈性,美無處不在,只要用心去體驗,一棵樹,一片云,一座古橋,甚至是一只小螞蟻,都可能觸動情思,動人心弦。以人文主義教育使學生感悟作者是如何滿懷激情,滿懷喜悅,用一顆虔誠的心去體味大自然,贊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渡街性L友》一文運用想象的手法與自然界的朋友們互訴心聲,教者以問題的形式使教學內容再進一步,學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發(fā)展。此一步意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充滿深情的對話式描寫的;在寫作中要注意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里趁熱打鐵式的訓練表達,讓學生充分展示,一則給學生互相借鑒學習的機會,二則激發(fā)了學生較強的表現(xiàn)欲,鍛煉、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并化為語文素質,故可以看出學生的合作比獨自完成要好。D項表述有誤,本題當選D項。
15.D。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實施。這個教學片段中,師生最后的確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得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對課文進行思考,教師也能夠了解到學生的獨特想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并不是全然無意義的對話。本題當選D項。
二、案例分析題
16.
“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有感情朗讀的最佳途徑就是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意,達成語感的敏化,情感的豐富,審美能力的提升。在這個教學片段中,該教師給我們作了很好的詮釋。“對兒子小心翼翼。母親的心,比針尖兒還細呀!把‘小心翼翼’送進去。”“母親的腳步還是稍重了一些,再輕一點兒。”這樣感性而趣味性的評價,它包涵了“不錯”“還可以”等鼓勵性評價的意思,但它用藝術化的形式間接地告訴了學生朗讀的方向,其潛臺詞是:“你用這樣的語調、語氣、節(jié)奏、感情來處理成功了,能使人人情人境,但是要想讓人有更切身的感受,你得再小心一些。”“你與第一個同學相比,把大家?guī)肓艘粋更佳的境地,似乎能讓大家更深入體會到母親那顆心!”這樣的朗讀評價語,是教師深入地解讀了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種情境中的結果。教師積極尋求評價內容與知識點的融合,把評價有機地滲透、附著于學習內容,使它們渾然一體,拭去刻意評價的痕跡,使之少了理性與機械,多了感性與靈動,少了程序與呆板,多了想象和趣味。這樣的語文課就顯得“有滋有味”了。
17.
第④段中:“不知所錯”中的“錯”應改為“措”;“煙銷云散”中的“銷”應改為“消”。第⑤段中:“陰埋”中的“埋”應改為“霾”。(找出兩處即可)
第⑥段中的病句為: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我都能面對。
偷換主語,應改為: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很多問題我都能面對。
18.
習作的成功之處在于:
(1)習作能抓住文題中的關鍵詞語“痛”與“歌”來立意、選材和組材,立意準確,選材恰當。
(2)明確文題的寓意是寫好命題作文的前提,文題中的“痛”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困難、誤會、委屈等:“歌”則喻指人們對待“痛”的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習作以先天的生理缺陷為“痛”,抒發(fā)了自己對這一“痛”的頓悟與正確態(tài)度。
(3)選材要圍繞文題來設置中心,特別要注意文題所暗示的詳略和側重點。顯然,習作在圍繞“痛”與“歌”組材時,是以“痛”為生發(fā)點,以“歌”為落腳點的,能避輕就重,詳略得當,使文章主題顯得鮮明而突出。習作的不足之處表現(xiàn)在:
(1)入題不夠直接。語言有些拖沓。
(2)文章前部分的過渡顯得突兀,不夠自然。
(3)遣詞造句欠斟酌,有錯別字、病句、用詞不準、語義重復的現(xiàn)象。
三、教學設計題
19.
(1)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詞匯。
(2)大量使用排偶句。這樣就使文章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
(3)善于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是根據(jù)生活常理設計的。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里舉的戰(zhàn)爭中的事例,《魚我所欲也》中舉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這種取義淺近的比喻,使他所講的道理既易于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學趣昧。
20.
(1)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昧,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人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水到渠成。
(2)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逐層展開?
參考答案: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舍生而取義的道理,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理論論述,最后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21.
教學過程:
一、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昧,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后說明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茍得,惡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么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yōu)槲镉巍@缬腥瞬皇?ldquo;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后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鐘之祿,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舍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欲所蔽。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二、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诒疚姆謨啥危Y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
、“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谶@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舍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四書章句集注》)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shù)摹?/p>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