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原文及白話翻譯
《屈原列傳》原文及白話翻譯
《屈原列傳》一篇風(fēng)格獨特的人物傳記,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屈原列傳》原文及白話翻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屈原列傳》是《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中有關(guān)屈原生平的部分,選編時刪去原文中收錄的《懷沙》賦,加上了司馬遷為該傳寫的贊語,作為本文的最末一段。司馬遷在這篇傳記中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以委婉典雅的辭藻,謳歌了屈原高尚的品德和愛國的精神,感嘆了世道的不公,表達(dá)了對屈原深切的同情。
: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qiáng)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蓖跖枨。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饞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秶L(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1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xiàn)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背古ィ瑲w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fā)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丐,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zhàn)于藍(lán)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睆垉x聞,乃曰:“以一儀而當(dāng)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fù)釋去張儀。是時屈平既疏,不復(fù)在位,使于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眛。
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guān),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nèi)。復(fù)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翼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泄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蓖踔幻,豈足福哉!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
乃作《懷沙》之賦
:
屈原,名平,與楚國王族同姓,曾任楚懷王的左徒。他學(xué)識淵博,記憶力強(qiáng),了解政治興衰的道理,熟悉外交應(yīng)酬的語言。當(dāng)時,他在朝內(nèi)與楚王商議國家大事,擬定號令;對外負(fù)責(zé)接待賓客,應(yīng)酬各國諸侯。楚懷王對屈原十分重用。
上官大夫與屈原地位相當(dāng),也想爭得楚懷王的寵信,因而心里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讓屈原制定法令,屈原擬寫了兩遍草稿,還沒有定稿。上官大夫發(fā)現(xiàn)了,就想奪過來刪改。屈原不給他。上官大夫就向楚王講屈原的壞話,說:“大王讓屈平制定法令,眾大臣沒有不知道的。每一項法令公布,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勞,說是‘除了我,沒有人能夠?qū)懙贸鰜!薄瘧淹趼犃撕苌鷼猓褪柽h(yuǎn)了屈原。
屈原痛心懷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讒言媚語蒙蔽了明智,聽由奸邪之徒陷害公正之人,致使方正君子在朝廷不得容身,因此他內(nèi)心憂愁,獨自沉思,就寫下了《離騷》!半x騷”的意思就是遭受憂患。上天,是人類的來源;父母,是人類的根本。人陷入困境就追念本原,所以辛勞困倦到極點的時候,沒有不呼喊上天的;有了疾病苦痛的時候,沒有不呼喊父母的。屈原行為正直,忠心耿耿地竭盡自己的智慧去侍奉他的君王,善于挑撥的小人卻來離間他與君王的關(guān)系,他的處境真可以說是困厄到頭了!誠信卻被猜疑,忠厚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恨嗎?屈原作《離騷》,就是因為心中懷著怨恨的緣故!秶L(fēng)》雖然追求男女愛情卻并不過分,《小雅》雖然譏諷時弊卻并不提倡犯上作亂,而像《離騷》那樣,可以說是二者兼而有之了。在《離騷》中,往上追溯到帝嚳,往下稱道齊桓公,中間述及商湯王和周武王,以此來對比諷刺當(dāng)世政治。對于道德的廣大崇高,國家安定與動亂的前因后果,它沒有不作充分反映的。屈原的文字簡練,用辭精到,他的志向高潔,他的行為清廉。他的文章的內(nèi)容雖然細(xì)小但含義卻極弘大,所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卻很深遠(yuǎn)。他的志向高潔,所以文中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他的行為清廉,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覺地從污泥濁水中洗脫出來,就像蟬蛻皮那樣脫去穢物的污染,超然漫游于塵世之外,不再受世俗污垢的玷污,從而達(dá)到潔凈地脫離污泥而不沾染的境界。據(jù)此推測他的志向,即使與日月對照,光輝也毫不遜色。
屈原被黜職了。此后,秦國想要討伐齊國,但齊國與楚國有合縱的友好關(guān)系。秦惠王對此有顧慮,就命張儀假裝離開秦國,帶著豐厚的禮品呈獻(xiàn)楚懷王,表示愿意侍奉楚懷王。張儀對楚懷王說:“泰國很憎恨齊國,可是齊國與楚國卻有合縱的友好關(guān)系,楚國如果真能與齊國絕交,秦國愿意向楚國獻(xiàn)上商、於之間六百里的土地!背淹跗鹆素澬模拖嘈艔垉x,于是與齊國絕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誰知張儀卻欺詐使者,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里,沒聽說有六百里!背䥽拐呱鷼獾仉x開秦國,回來告訴楚懷王。楚懷王聽后很憤怒,就出動大批軍隊進(jìn)攻秦國。秦國出兵迎擊,在丹水、析水之間大敗楚軍,斬殺楚國兵卒八萬人,俘虜楚國將領(lǐng)屈?,于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地區(qū)。楚懷王就出動國內(nèi)全部兵力,深入秦國腹地,與秦軍在藍(lán)田會戰(zhàn)。魏國聽到這個消息,就偷襲楚國,打到鄧地。楚國軍隊害怕了,就從秦國返回。此時,齊國竟然因楚國背約而憤怒,不肯救助楚國。楚國陷入極大的困境。
第二年,秦國要把漢中地割還給楚國,以此與楚國講和。楚王說:“不愿意得到地方,只希望得到張儀就心甘情愿了!睆垉x聽說后,就說:“拿我張儀一人就可以抵得漢中土地,這是劃得來的,臣下請求前往楚國!睆垉x到達(dá)楚國,又用豐厚的禮物賄賂當(dāng)權(quán)的大臣靳尚,通過靳尚在楚懷王的寵姬鄭袖那里編造了一套騙人的謊言。楚懷王竟然聽信了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期間,屈原已被疏遠(yuǎn),不再在朝廷擔(dān)任重要職位,出使到齊國去了。等到屈原回來,就勸諫楚懷王說:“為什么不殺死張儀呢?”楚懷王后悔了,派人追趕張儀,但沒有追到。
后來,諸侯各國聯(lián)合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死了楚國將領(lǐng)唐昧。
當(dāng)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要和楚懷王會面。楚懷王打算前往。屈原說:“泰國是像虎狼一樣兇殘的國家,不可以對它信任,您還是不去的好!背淹醯挠鬃幼犹m卻勸懷王動身,他說:“為什么要斷絕與秦國的友好呢!”楚懷王到底還是去了。楚懷王一進(jìn)入武關(guān),秦國埋伏的軍隊就切斷了他的后路。就這樣,秦國將楚懷王扣留下來,要求他割讓土地。楚懷王大怒,不聽從秦國。他逃跑到趙國,趙國卻不予接納,楚懷王只好又回到秦國。最后,楚懷王死在秦國,他的尸體被運回楚國安葬了。
楚懷王被扣留在秦國期間,他的長子頃襄王即位。頃襄王任命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都?xì)w咎子蘭,因為是他鼓動懷王到秦國去而被扣留在那里的。屈原也同樣痛恨他。但是,他雖然已被流放在外,卻還眷戀楚國,心里惦記著懷王,念念不忘地要返回朝廷。他盼望著懷王有幸能醒悟過來,庸俗的風(fēng)氣能徹底改變。他盼望懷王能夠活著回來,國家從此振興起來,心中反反復(fù)復(fù)地思慮著這些事情,所以在他的一篇詩作之中,曾再三地表達(dá)這種情感。然而,終于無可奈何,他也因此未能返回朝廷。從屈原的經(jīng)歷也可以看出懷王最終沒有醒悟過來。君主不論是恩笨的,還是聰明的;賢明的,還是不賢明的:沒有不想得到忠臣來幫助自己的,也沒有不想提拔賢才來輔佐自己的。然而,國破家亡的事例相繼地出現(xiàn),而圣明的君主和安定的國家好幾代也見不到,因為所謂的忠臣并不忠,而所謂的賢人并不賢。撼淹跻驗椴涣私庵页嫉穆毷兀圆旁趯m內(nèi)被鄭袖迷惑,在外朝被張儀欺辱,疏遠(yuǎn)屈原而輕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從而軍隊被打敗,土地被削去,丟失了六個郡,自己也被扣留而死在秦國,成為天下人的笑柄。這就是他不能識別人而招致的災(zāi)禍啊!兑住氛f:“井淘干凈了,卻沒有人來喝井水,使我心中悲哀,因為它是供人汲取飲用的。君王賢明了,天下人就都能得福。”如果君王不賢明呢,難道還能有福分嗎?
令尹子蘭聽說屈原對他痛恨,非常生氣,就讓上官大夫去向頃襄王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被激怒,就又把屈原放逐出去。
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沿江水之畔邊走邊吟嘆。他的臉色憔悴,容顏干枯,體形消瘦。漁翁見此情景,就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到這般地步?”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在沉醉之中,只有我一人清醒:所以我就要被流放!睗O翁說:“圣明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泥,能夠適應(yīng)世俗潮流而相應(yīng)變化。既然整個世界都混濁了,你為什么不跟隨潮流,追逐波浪呢?既然眾人都已經(jīng)沉醉了,你為什么不跟著吃些酒糟,喝點薄酒呢?為什么偏要懷抱美玉般的高尚品性,卻自取被放逐的下場呢?”屈原說:“我聽人說:剛剛洗過頭,一定會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剛洗過澡,一定會抖掉衣服上的塵土。作為高尚的人,誰能讓清白的身體去蒙受外界昏黑的熏染呢!我寧肯投入江水,葬身江里的`魚腹之中,怎么能讓我皎潔的靈魂去蒙上世俗的塵埃呢!”屈原就寫下了《懷沙》賦。于是,他懷抱石頭,投身汨羅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國出現(xiàn)過宋玉、唐勒、景差等一批人,都愛好楚辭并以作賦知名。但是他們雖效法屈原委婉含蓄的辭令,卻都不敢像屈原那樣向楚王直言勸諫。此后楚國日益削弱,幾十年后終于被秦國滅亡。
自從屈原投身汨羅江死后,又過了一百多年,漢朝出了一位賈誼。賈誼出任長沙王太傅,南下來到湘水邊上,十分感慨,就寫了一篇賦憑吊屈原。
太史公說:我讀了《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為屈原的大志不能實現(xiàn)而痛心。后來我到長沙,每當(dāng)經(jīng)過屈原自殺的地方,未嘗不流淚哭泣,追念他的為人。等看到賈誼憑吊屈原的文章,又責(zé)怪屈原,以他自己的才干去游說諸侯,哪一個國家不能容納他呢,卻要像這樣去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讀了《鵬烏賦》,體會到死與生等同,棄職與得官都無足輕重,又產(chǎn)生了一種茫茫然的失落感。
。
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羋(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兒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為姓,瑕是屈原的祖先。楚國王族的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國的王族同姓。
楚懷王:楚威王的兒子,名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左徒:楚國官名,職位僅次于令尹。
博聞強(qiáng)志:見識廣博,記憶力強(qiáng)。志,同“記”
明于治亂:通曉國家治亂的道理
嫻于辭令:擅長講話。嫻,熟悉。辭令,指外交方面應(yīng)酬交際的語言。
上官大夫:楚大夫。上官,復(fù)姓。
憲令:國家的重要法令。
屬(zhǔ主):寫作。
《離騷》:屈原的代表作,自敘生平的長篇抒情詩。關(guān)于詩題,后人有二說。一釋“離”為“罹”的通假字,離騷就是遭受憂患。二是釋“離”為離別,離騷就是離別的憂愁。
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慘怛(dá達(dá)):憂傷。
蓋:表推測性判斷,大概。
帝嚳(kù庫):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名。相傳是黃帝的曾孫,號高辛氏,齊桓:即齊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湯:商朝的開國君主。武:指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王朝。
條貫:條理,道理!耙姟蓖艾F(xiàn)”。
指:同“旨”。邇(ěr耳):近!耙姟蓖艾F(xiàn)”。
稱物芳:指《離騷》中多用蘭、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
疏:離開。濯淖(zhuó nào濁鬧):污濁。蟬蛻(tuì退):這里是擺脫的意思。獲:玷污。滋:通“茲”,黑。皭(jiào叫)然:潔白的樣子。泥(niè聶):通“涅”,動詞,染黑。滓(zǐ子):污黑。
絀(chù處):通“黜”,廢,罷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職位。
從(zòng縱):同“縱”。從親,合縱相親。當(dāng)時楚、齊等六國聯(lián)合抗秦,稱為合縱,楚懷王曾為縱長;萃酰呵鼗萃,公元前337年至311年在位。
張儀:魏人,主張“連橫”,游說六國事奉秦國,為秦惠王所重。詳:通“佯”。委:呈獻(xiàn)。質(zhì):通“贄”,信物。
商、於(wū污):秦地名。商,在今陜西商州市東南。於,在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東。
丹、淅(xī希):二水名。丹水發(fā)源于陜西商州市西北,東南流入河南。淅水,發(fā)源于南盧氏縣,南流而入丹水。屈匄:(gài丐):楚大將軍。漢中:今湖北西北部、陜西東南部一帶。
藍(lán)田:秦縣名,在今陜西藍(lán)田西。
鄧:春秋時蔡地,后屬楚,在今河南鄧州市一帶。
明年:指楚懷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
靳尚:楚大夫。一說即上文的上官大夫。
顧反:回來。反,通“返”。
唐昧:楚將。楚懷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齊、韓、魏攻楚,殺唐昧。
秦昭王:秦惠王之子,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
武關(guān):秦國的南關(guān),在今陜西省商州市東。
內(nèi):同“納”。
頃襄王:名熊橫,公元前298年至前262年在位。令尹:楚國的最高行政長官。
雖放流:以下關(guān)于屈原流放的記敘,時間上有矛盾,文意也不連貫,可能有脫誤。
世:三十年為一世。
《易》:即《周易》,又稱《易經(jīng)》。這里引用的是《易經(jīng)·井卦》的爻辭。渫(xiè謝):淘去泥污。這里以淘干凈的水比喻賢人。
被:通“披”。披發(fā),指頭發(fā)散亂,不梳不束。
三閭大夫:楚國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wù)的官。
哺(bū埠):吃,食。糟:酒渣。啜(chuò輟):喝。醨(lí離):薄酒。
瑾、瑜:都是美玉。為: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察察:潔白的樣子。汶(mén門)汶:渾濁的樣子。
皓(hào)皓:瑩潔的樣子。溫蠖(huò獲):塵滓重積的樣子。
《懷沙》:在今本《楚辭》中,是《九章》的一篇。令人多以為系屈原懷念長沙的詩。
汨(mì密)羅:江名,在湖南東北部,流經(jīng)汨羅縣入洞庭湖。
宋玉:相傳為楚頃襄王時人,屈原的弟子,有《九辯》等作品傳世。唐勒、景差:約與宋玉同時,都是當(dāng)時的詞賦家。
“數(shù)十年”句:公元前223年秦滅楚。
賈生:即賈誼(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政論家、文學(xué)家。長沙王:指吳差,漢朝開國功臣吳芮的玄孫。太傅:君王的輔助官員。
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內(nèi),流入洞庭湖。書:指賈誼所寫的《吊屈原賦》。
太史公:司馬遷自稱。
《天問》、《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作品。《招魂》一說為宋玉所作!栋й肥恰毒耪隆分械囊黄。
《鵩鳥賦》:賈誼所作。去:指貶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職。
如:去、到
稚子:小兒子
:
《屈原列傳》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關(guān)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風(fēng)格獨特的人物傳記。這是現(xiàn)存關(guān)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據(jù)。
:
下列句中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嫻:熟悉。B.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伐:自夸。C.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疾:疾病。D.人窮則反本。反:同“返”,追溯。
下列各組劃線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王怒而疏屈平。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B.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C.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D.博聞強(qiáng)記,明于治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上官大夫與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爭得楚王的寵幸而嫉妒屈原的才
屈原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qiáng),與楚王商議國事,應(yīng)酬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屈原草擬憲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奪取過來(邀功),但屈原不給。于是上官大夫就發(fā)怒并從此疏遠(yuǎn)了屈原。屈原作《離騷》,是因為自己的誠信被懷疑、忠實被誹謗的怨恨引起的
翻譯下面兩個句子:6分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案
C
C
C
1譯:屈平痛心懷王耳聽是非不清,讒言和諂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惡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
2譯: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