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賞燈
肖淙文
興寧人把元宵節(jié)稱為“賞燈”。剛學(xué)會走路的小孩子,出門上班了的大孩子,頭上長滿了白發(fā)的老孩子,提到“賞燈”誰不是腦子里立刻浮現(xiàn)出熱熱鬧鬧的情景呢!
每年正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可我們興寧的元宵節(jié)與眾不同。如果不信,那就請你來我們興寧過元宵節(jié)吧。
興寧有句老話:“賞燈大過年!庇纱丝梢娰p燈比春節(jié)更加重要!百p燈”是我們興寧人走親拜友最繁忙的時間。有人可能會問:元宵節(jié)才一天,怎么到處串門?我們興寧人的元宵可不止一天哦,我們的元宵是從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的,這是我國唯一一個這樣慶元宵的地方。
賞燈的日子不同,是興寧人過元宵節(jié)的最大特色,還有一大特色就是慶“新丁”。在別的地方,生小孩一般都是慶滿月與周歲。但在我們興寧要是生了兒子,是不會過滿月的,取而代之的是在賞燈時擺酒請客,慶祝新添人丁。因為“賞燈”客家話與“響丁”同音,寓意家族人丁興旺,代代相傳。
賞燈擺酒那天,會有許多親朋提著煙花和爆竹前來慶賀。聽媽媽說,為了慶祝我出生,外公在我賞燈時花了兩萬多元,載著滿滿一貨車煙花到我們村。
在那一天,爆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放煙花、燒焰火、舞龍、舞獅等活動豐富多彩。
絢爛的煙火下,一盞盞風(fēng)格獨特的花燈在祖屋祠堂上飄逸,年味益濃。這就是我們興寧的賞燈。
篇二: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這樣的一個民風(fēng)民俗,就是所有年滿12歲的孩子都要去小西天保平安。
在我年滿12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弟弟、叔叔、哥哥、舅媽、舅舅……一起去小西天。我們?nèi)ブ斑要買好好幾根長長的香,和一些金元寶。我們還到買一些食物,據(jù)說是為了到那里后,給神仙們吃。
我們到了小西天,就開始上山了,我一開始上山就覺得挺簡單,等我走到小西天的半腰上,看見了一棵古老的樹,仔細一看就像在滴血,我問媽媽這是什么樹,媽媽也不知道,我又問爸爸,爸爸說這是滴血樹。我們漸漸等到爬上去之后,才知道爬山是那么的累。
小西天俗稱奶奶頂,邢臺縣志記載又名栲栳紅山。山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傳說碧霞元君是東岳大帝的三女兒,性情剛烈,仙術(shù)蓋世,懷有一副菩薩心腸,專管人間不平事,是天下敬仰的有道神君,被善男信女譽為有求必應(yīng)的三奶奶。
我們到了山頂,入眼可見的是一座廟,我們走了就去,這里雖說是廟但是沒有一個和尚,我每到一個有神仙雕像的地方都會磕頭,并買一張平安符。等到了最頂層,我們就在一個大爐子里巴金元寶扔進去,然后我們會把買的香點燃并插在一個專門插香的地方。在這山里面還有許多神仙的塑像媽媽讓我一個一個的磕頭,等我一個挨著一個個磕完頭之后,我已經(jīng)是頭昏眼花了,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去。
到了山下,我一個屁股坐在車?yán),然后爸爸開著車回家。
篇三: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過年的樂趣
王夢琪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fēng)!蔽覈鶈T遼闊,民族眾多,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fēng)俗習(xí)慣。在我的河南老家有這樣一個習(xí)俗——喝胡辣湯!
說起胡辣湯,無論是初學(xué)喊爸爸的小孩子,出門工作的大孩子,還是臉上已經(jīng)爬滿皺紋的老孩子,誰的嘴里不是立刻有一種麻麻的辣辣的感覺呢!
媽媽將牛肉切片,小蔥切段,再將干辣椒切成碎,準(zhǔn)備工作就算完成了。她再把牛肉、小蔥、香菜、淀粉糊、黃豆、鹽、辣椒,糊糊涂涂煮成一鍋。啊,才煮了兩分鐘香味就已經(jīng)飄香十里了。單聽著它在鍋里嘆氣的聲音,我的口水就已經(jīng)直流三千尺了。
趁著胡辣湯還在鍋里嘆氣,我們開始在院子里寫春聯(lián)。爺爺寫的特別經(jīng)典,上聯(lián)是“辭舊歲心想事成”,下聯(lián)是“迎新春人壽年康”,橫批則是“萬象更新”。大家都拍手叫好,可我不覺得,爺爺每年都這么寫,我都開始有點厭倦了。如果是我,我會寫一個十分有趣的春聯(lián),比如:上聯(lián)是“外賣放這里”,下聯(lián)是“快遞放那里”,橫批就來個“請別按門鈴”。能想出這個春聯(lián),我覺得自己特別有才,簡直就是天才中的天才,自我感覺好極了。我把它說給大家聽,大家都捧腹大笑。
這時,胡辣湯煮好了?催@材料豐富、色澤鮮亮的胡辣湯,我覺得我至少能喝三大碗。
晚飯桌邊,呵呵在媽媽身邊,肚子已經(jīng)成了一面小鼓了。大家在餐桌前說說笑笑,好是熱鬧。
我喜歡這麻麻辣辣的胡辣湯,喜歡這熱熱鬧鬧的家,心里暖暖的。
篇四: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行通濟,冇閉翳
羅梓軒
我的家鄉(xiāng)在佛山。在這里,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行通濟”這個活動。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以及佛山市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活動,“行通濟”的影響力已擴展到整個珠三角和港澳地區(qū)。“行通濟”已成為整個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每到農(nóng)歷十五、十六這兩天,家家戶戶都會扶老攜幼,自清晨至夜幕,舉著風(fēng)車,搖著風(fēng)鈴,手執(zhí)燈,提著生菜浩浩蕩蕩迷至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屆時,佛山萬人空巷,幾十萬人走過通濟橋。到了晚上就更好看了。通濟橋的周邊張燈結(jié)彩。而通濟橋前的巨大牌坊上掛著幾百個燈籠,呈現(xiàn)出紅色。配上那南瓜般大、火焰般紅的燈籠和人們洋溢的喧囂之聲,通濟橋附近現(xiàn)著一股喜慶祥和的氣氛。
“行通濟”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400人們匯入擁擠的人潮,邁過通濟橋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濟,右閉翳”,以修祈求時來運轉(zhuǎn)。但凡是行通濟橋的人,則要一次從橋頭北岸走到橋尾南岸,不能折回復(fù)返,須由橋尾右傍大基而去,經(jīng)尾竇到澳口,否則不吉利,同時也取一路通順行好運之意。
“行通濟,右閉翳”人來人往的通濟橋,寄托著佛山人對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愿。
篇五: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煎堆
郭暢
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已經(jīng)工作了的大孩子,頭發(fā)蒼白的老孩子,一提到煎堆,誰不是嘴里立刻生出一種香香糯糯的感覺呢?
午后,妹妹見媽媽揉著面,撓撓頭滿臉疑惑地問媽媽:“媽媽,你這是干嘛呢?”
媽媽笑笑:“你猜呀!”
“到底是什么啊,是什么嘛?”妹妹搖著媽媽的肩膀不停地問。
媽媽一副很神秘的樣子,就是不說。
“哦!”妹妹靈光一閃,“是不是做煎堆?是不是?是不……”
媽媽不耐煩了:“是!是!好了,別搖了!”
“噢耶!”妹妹喜得又拍手又轉(zhuǎn)圈,簡直要發(fā)瘋了。
她在媽媽旁邊坐下來,托著下巴,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媽媽做煎堆,時不時問一句:“什么時候才能做好啊?”
終于,妹妹等不下去了,挽起袖子:“媽媽,我來幫你吧!”
“面團我已經(jīng)揉好了,我們得把面團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在外面粘上少量摻有白糖水的糯米粉,就像這樣!眿寢尠衙鎴F放到案板上媽媽揪下一小塊面團,用手搓出小圓球,“再撒上白芝麻!
終于等到下鍋炸的時候。媽媽往鍋中倒入適量葵花籽油,燒上三分鐘,接著把一個個小圓球放入鍋中。妹妹用筷子慢慢翻動著,使它們不黏在一起。它們在油鍋里上下滾動,不停翻著跟頭。不久,煎堆就像一個穿著金黃色衣服的吃撐了的小胖子。煎堆出鍋了。
吃年夜飯時,煎堆很快就被吃完了。畢竟,光聞它的味道就叫人垂涎欲滴了,何況是一手一個猛地往嘴里塞呢!
篇六: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廣東的春節(jié)
黃靖雯
廣東的春節(jié)獨有一番特色,到處喜氣洋洋、張燈結(jié)彩。
廣東人在春節(jié)前通常都會去逛花市——要是不去,你這次的春節(jié)可就白過了;ㄊ欣锶松饺撕#藗儏R合成一股巨大、溫馨的熱流;ㄊ欣锝痖、菊花、水仙、蝴蝶蘭這些花最多。
在花市里能經(jīng)常見到金橘、菊花,是金橘的“橘”字、“菊花”的“菊”在粵語中跟“吉”同音,金橘的寓意就是大吉大利。大家都想討個好彩頭,到了花市都會搬金橘、菊花回家。
潔白無瑕的水仙花擁有獨特的氣味,當(dāng)你向它走進,便能聞到水仙花散發(fā)出淡淡的幽香。
還有美麗的蝴蝶蘭,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像蝴蝶似的。微風(fēng)吹過,花瓣像蝴蝶似的在風(fēng)中翩翩起舞。
民以食為天,對于老廣來說,過年做煎堆意味著“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的做法很有趣,首先準(zhǔn)備面粉、糖水,用糖水和面,和好之后把面團揉成小球形狀,用大拇指在中間壓一個小洞做成一個空心的小圓球,再往里面吹氣,最后放進油里炸。一個美味的煎堆就完成了,誰會不喜歡這甜甜的脆脆的味道呢?
“逗利是”是廣東小孩子最愛的風(fēng)俗,“逗利是”就是晚輩向長輩討要紅包,一般派出的紅包是10元或20元。有些小孩為了多討點紅包,開始了嘴甜模式,春節(jié)期間逢人開口就是“恭喜發(fā)財,大吉大利”。
不得不說,廣東的春節(jié)可真有趣。
篇七: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拜月娘
廖若辰
按照潮汕的老規(guī)矩,人們要在中秋節(jié)那天晚上拜月娘。
農(nóng)歷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人們在空地上放置桌子,桌子上擺著紅蠟燭與香案,縷縷煙霧在如水的月光下飄散,如夢似幻。桌上供奉著各式瓜果糕點,有柚子、楊桃、石榴等當(dāng)季水果,有綠豆糕、云片糕、翻沙芋等甜品糕點,當(dāng)然,也少不了潮式月餅——朥餅。這些糕點琳瑯滿目,甜香四溢,無不令人垂涎欲滴。一旁嘴饞的小孩子常常按捺不住,趁大人不注意偷吃貢品。婦女們則會禱拜,祈求月娘賜予人們幸福安定。
聽媽媽說,他們以前住在舊城區(qū)的教師宿舍樓,周圍的建筑以平房居多。登上天臺,向下遠眺,城中各處院落均供著香案,燃著燭火。遠遠望去,那星星點點的火光與夜空中皎潔的圓月相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明亮絢麗的畫卷。
如今舊城換新貌,低矮的平房不見蹤影,隨之而起的是一棟棟高樓大廈。但人們并未因此舍棄拜月娘這一習(xí)俗,轉(zhuǎn)而在陽臺上設(shè)案祈禱。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陽臺上閃爍的燭光猶如天上的點點繁星,在夜色中顯得溫馨而迷人。
我曾見過拜月娘的場景——當(dāng)時我同家人一起來到農(nóng)村親戚家過中秋。夜幕降臨,暑氣漸退,習(xí)習(xí)微風(fēng)令人感到分外舒適。登上樓頂,我便看到天臺中央桌子上擺滿了水果與糕點,桌邊還掛著兩盞一閃一閃的花燈,屋內(nèi)的音響播放著歡快的童謠。夜空下,親人圍聚一處,喝茶賞月,談笑風(fēng)生。
這就是潮汕人的中秋夜。你是否也想來體驗一下呢?
篇八: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廣州的春節(jié)
周紫寒
上幼兒園的小孩子,在外打工的大孩子,頭發(fā)花白的老孩子,提到春節(jié),誰不是腦海中立刻生出一幅熱熱鬧鬧的畫面呢?
在廣州,花市比春節(jié)更先開始。在花市開放的十幾天里,所有人都樂意去逛一逛。那里有小孩子喜歡的玩具,有家家戶戶過年要用的春聯(lián)、福字和窗花,還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花。通常是大人們一個攤前看春聯(lián),小孩子們還在玩具店前逗留,不肯離開。他們都是被大人們又哄騙給拉走的。出來時,小孩子抱了很多玩具,大人們拎了很多袋子。
廣州,過年都要在門口擺幾棵年橘,因為在粵語里,“橘”和“吉”諧音。有院子的,搬幾盆大棵的年橘放院子里。沒有院子,門口沒地方放沒關(guān)系,可以買一盆小的放在家里。在一些小區(qū)或超市的大門口,門前都會擺上年橘,大部分會擺兩棵,取“好事成雙”之意。
過年前,人們要搞一次大掃除,還要準(zhǔn)備好過年穿的新衣服。
除夕這天,家家要在門口貼福字、春聯(lián),忙著準(zhǔn)備年夜飯。下午,每個人都要洗澡,換上新衣服。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一般都是新年的鐘聲響起后才去睡覺。
從初一開始,人們到處拜年。這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因為只要跟父母比較熟的人,都會給壓歲錢。雖然你會收到很多紅包,但面額都不會太大。
七天長假過去,春節(jié)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篇九: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fēng)民俗。
說起民風(fēng)民俗,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民族——蒙古族。
對于一個蒙族人來說,最重要的除了春節(jié),無非就是“那達慕”大會了。
每年的那達慕,我們一家人都會盛裝出行,去呼倫貝爾或九曲河參加盛會。
大家為了慶祝節(jié)日,都準(zhǔn)備了豐盛的大餐:馬奶酒、烤羊肉、燒牛肉、喝奶茶……人們都吃的津津有味,男人們唱蒙古歌、喝馬奶酒。女人們則忙里忙外或者在蒙古包里閑聊、跳舞,個個婀娜多姿。孩子們干的事可多了,喝奶茶,大口大口的吃羊肉、騎馬、摔跤。草原上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大家都盡情享受了美味的食物,精神仿佛也提高了很多。
蒙古節(jié)日,不能少了摔跤、騎馬、射箭。強壯的人都準(zhǔn)備著,都想成為那達慕大會的勇者!斑,咚”他們用腳在地上站實,深深吸了一口氣。陽光照在他們黝黑的皮膚上,仿佛猛獸將要沖出山洞似的。終于,一個男人撲了上去,倆人便扭在一起,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跳舞呢。
男人摔跤,女人總不能在一旁站著吧!所以,她們唱歌、跳舞,為場上的勇士們吶喊、助興。女孩們也織著頭上的花環(huán)。男孩們,也有模有樣地摔跤,氣氛是如此的熱鬧。
在晚上,我戀戀不舍的離開這個熱鬧的地方,但是我的心仿佛還在那里。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名族文化的獨特魅
篇十:民俗民風(fēng)作文500字
山歌
陳軒晨
山的那邊,有座村莊盤踞在山坳里,陽光斜射入山中,村中的屋脊都發(fā)了光,鍍了金邊。這在雞鳴之后,嘹亮的歌聲便傳唱了起來。
天剛蒙蒙亮,爺爺便呼喚我起床,說是要帶我上山。眼睛仍舊惺忪,不知如何便被拉起,匆匆洗漱便出了門,反應(yīng)過來時,人已經(jīng)在山路上了。
走到一片松樹林前,爺爺便對我說,這里在很久之前,是一個小戲臺,下面便有前來戲耍的戲班子,一個村綁一個月,他們便在一個土砌的戲臺上演。演的自然便是鄉(xiāng)下土戲。那時我還小,便去那里看。小孩子嘛,三兩下便學(xué)會了一些,我給你小唱一段。一語罷了,爺爺清清嗓子唱:“湍急河水向東去,樓上人哼著小夜曲兒——卻不曾見樓下坐窮人——”最后一字拖得特別長。一收氣,爺爺轉(zhuǎn)過頭來對我說:“我年輕的時候還唱過戲,那可是風(fēng)流了一段時間。”語畢,笑紋在爺爺臉上蕩漾開來。
穿過這一片松樹林,來到一片較為開闊的草地。爺爺看著這一片草地說:“之前家里有羊的時候,我也經(jīng)常到這里放牧,讓羊吃飽。后來,羊被拉去成為公有財產(chǎn),從此便沒了下落。我仍舊記得那時的牧歌。”爺爺氣沉丹田,開口便唱道:“山邊的云彩草編的綠,風(fēng)吹過山溝帶水路,人說天邊過云彩,我說時機真正好。”爺爺說:“該回去了吧,日照竿頭了!蔽液蜖敔敱慊丶伊。
我突然想到,這歌聲可別只有我一個人聽到。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