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蝶戀花》賞析 蝶戀花歐陽修鑒賞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
引言:以“蝶戀花”為詞牌的詩有很多首,包括蘇軾的,柳永的,歐陽修的,李清照的等等。別的先不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歐陽修的蝶戀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在浩如煙海、眾星捧月的文學(xué)作品里,“蝶戀花”為詞牌的詩詞層出不窮。李煜、柳永、晏殊、蘇軾等偉大詩人均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就連**也曾為之添詞。他的《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的佳句,滿腔激情地暢訴偉人胸懷。偉人的慷慨激揚,偉人的志在天下,不言而喻,常人難及。然歐陽修作為文人為我們展示了《蝶戀花》的又一境界。它能在眾多詩詞中脫穎而出,至今流傳不衰,源于怎樣的藝術(shù)魅力呢?我們該如何賞析呢?就讓我們走進他,去品味品味。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品味詩詞,朗誦是很重要的。朗誦時,除了要抓住節(jié)奏,注意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更應(yīng)該注重情感的把握。所以,我在讀的時候更注意這一點。整體來看,全詞充滿了感傷、抑郁,有說不完,道不盡的無奈和傷痛。然而,到底是誰擁有這樣復(fù)雜難解的心緒?是一個女子,一個深鎖閨中,愁緒滿懷,卻無計鎖春的等待心上人歸來的女子,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哀怨和愁苦!巴ピ荷钌钌顜自S,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睂懙氖恰霸埂,“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睂懙氖恰昂蕖保坝隀M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寫的是“傷”,“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寫的是“苦”。古人煉字講求傳神,注重“詩眼”。賈島“推敲”的故事,“紅杏枝頭春意鬧”的佳句,我們早已耳熟能詳!兜麘倩ā分械摹皺M”和“狂”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認為詞中的“深”字更是高人一籌。古人作詩擅長運用疊字,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佳句中,疊字的運用酣暢淋漓的宣泄了詩情意旨。歐陽修不僅承繼了古人的二字相疊,“深深”二語本已寫出庭院的幽深、空曠,卻再用一個“深”字的設(shè)問,讓庭院的“深”“曠”更加讓人尋味,可以說是獨具匠心,可以說是別具一格。不僅體現(xiàn)其用疊字之功,詞的洗練,更可體現(xiàn)詞的景深、情深及意境的`深遠。
景深著一“堆”字,在于“簾幕無重數(shù)”寫出庭院的無比幽深。那么,在楊柳茂密堆積如煙,如同重重簾幕的空曠的大院子里,有哪些人呢?詞人沒有讓你看到人物,筆鋒一宕,先說一句“玉勒雕鞍游冶處”再說“樓高不見章臺路”來鋪寫人物的出場,從景深寫到情深。詞中寫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空空的庭院里只有女子孤零零的一個人,期盼的人哪里去了?在“玉勒雕鞍游冶處”尋歡作樂。一方在院中苦苦期盼,流淚傷心,一方卻在煙花樓中醉生夢死。在深深的庭院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對比當(dāng)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怨恨”情感。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上片就在景物的描寫里,抒寫了女主人公的抑郁情懷。
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fēng)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著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fēng)雨無情,留春不住,只覺無奈,僅能將情感寄予與之同命的花上。“感時花濺淚”,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慨。似乎我們看見:一個黃昏,一個苗條瘦弱的女子,扛著鋤頭,提著花籃,在四處飄落花兒的林子里葬花,吟唱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花開易見落難尋……”女子在這暮色將逝的夜晚,憶念章臺的丈夫,眼前僅有在暴風(fēng)雨橫遭摧殘的花,聯(lián)想自己愁苦命運,不禁潸然淚下。女子的愁苦、傷痛無處傾訴,滿懷疑問叩問花兒;▍s在一旁緘默,無言以對,是花不解人,還是花不肯給予同情?令人納然;ú槐悴徽Z,反而象故意和女子作對,拋棄她紛紛飛過空蕩蕩的秋千。人兒走馬章臺,花兒飛過秋千,有情之人,無情之物都對她報以冷漠,她怎不傷心,怎不痛苦呢?三月暮春的傍晚,深鎖的庭院,層層疊疊的楊柳,飄過秋千的落花,苦苦等待無奈的女子構(gòu)成了一幅令人傷懷的春怨圖,一個悵然若失、傷痛不已的女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自然渾成、淺顯易曉的語言中,蘊藏著深摯真切的感情。語淺而意入,情感層層推進,景與情就這樣水乳相交融,渾然一體了。
很多著作認為這首詞表現(xiàn)的是閨怨。寫了一個獨居庭院的女子,她的愁、怨、傷、悲。其實我認為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魯迅先生曾說過:“從水管里流出來的是水,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是血”。魯迅先生為我們指出了賞析詩詞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即要知人論詩(詞)。歐陽修四歲而孤,從小是個苦命的孩子,身于貧寒家庭的他,力經(jīng)挫折,堅韌不拔而能入京作官,可以一展抱負。他需要多大的志向,承受多少的痛苦啊。然命運多舛,他卻由于和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貶出京當(dāng)了一個小官。所以,我們在他的《醉翁亭記》里,看見他飲酒行令,投壺對弈,陶醉在山光水色之中,他心甘嗎?他忘記自己的志向了嗎?而我們高中學(xué)習(xí)了他另一篇《伶官傳序》,在他“滿招損,謙受益”,“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痛切總結(jié)中,有他“兼濟天下”的抱負。他是一個滿腹經(jīng)綸、志存高遠、心憂天下的人才,然而他卻沒有機會,空余惆悵和傷痛。我想歷經(jīng)變動,壯志難酬的他肯定有怨、有恨、有苦,有悲,那種孤獨、傷感和文中寂寞的女主人公神韻相合。我倒覺得與其說本詞寫的是閨怨,倒不如認為歐先生一首《蝶戀花》借獨居深院的女子來表達自己被拋棄的怨、恨、傷、悲。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雨橫風(fēng)狂”似乎象征著****的肆虐、無窮,而“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似乎是傾訴自己大志難申的無可奈何。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閱讀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1)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是北宋文學(xué)家、詩人歐陽修的作品。蝶戀花是詞牌名,全稱是《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這首詞描寫的是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全詞寫景狀物,虛實相融,辭意深婉,尤其是對少婦的心理刻畫寫意傳神,堪稱歐詞典范。原文: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翻譯: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楊柳堆起綠色的云,一重重簾幕多得難以計數(shù)。華車駿馬如今在哪里游冶,被高樓擋住,望不到不見章臺路。 風(fēng)狂雨驟的暮春三月,時近黃昏掩起門戶,卻沒有辦法把春光留住。我淚眼汪汪問花,花默默不語,只見散亂的落花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字詞解釋: 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shù)量之詞。 ⑵堆煙:形容楊柳濃密。 ⑶玉勒雕鞍:極言車馬的豪華。玉勒:玉制的馬銜。雕鞍:精雕的.馬鞍。游冶處:指歌樓**。 ⑷章臺:漢***名!稘h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聚居之地。 ⑸雨橫:指急雨、驟雨。 ⑹亂紅:這里形容各種花片紛紛飄落的樣子。 蝶戀花背景:無 蝶戀花賞析: 此詞寫暮春閨怨,一起一結(jié)頗受推賞。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nèi)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huán)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zhì)生活是優(yōu)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玉勒雕鞍以下諸句,逐層深入地展示了現(xiàn)實的凄風(fēng)苦雨對其芳心的無情蹂躪:情人薄幸,冶游不歸;春光將逝,年華如水。篇末淚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ú徽Z,也非回避答案,亂花飛過秋千去,不是比語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臨的命運嗎?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這種完全用環(huán)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xiàn)了生活在幽閉狀態(tài)下的貴族少歸難以明言的內(nèi)心隱痛。 當(dāng)然,溯其淵源,此前,溫庭筠有百舌問花花不語(《惜春詞》)句,嚴惲也有盡日問花花不語(《落花》)句,歐陽修結(jié)句或許由此脫化而來,但不獨語言更為流美,意蘊更為深厚,而且境界之渾成與韻味之悠長,也遠過于溫、嚴原句。 個人資料: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文學(xué)家,且在**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xué)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fēng)的文壇**。**了北宋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歐陽修在變革文風(fēng)的同時,也對詩風(fēng)詞風(fēng)進行了革新。在史學(xué)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2)
——蝶戀花歐陽修翻譯及賞析(蝶戀花歐陽修詩詞賞析)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治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一個貴族少婦獨守幽閨的苦悶心情,其中大概寓有個人抱負不得施展的感慨。
上闋描寫少婦的生活處境,整日獨處深宅之中,其夫君則終日游蕩于歌樓之內(nèi),為下闋鋪墊造勢。起句連用三個“深”字,寫盡少婦所居環(huán)境的幽深寂寥。次二句緊接著作答,由遠而近,逐步推移,頗具層次感!岸选弊謱懗鰲盍,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無重數(shù)”則與“深幾許”對應(yīng),相映成趣。至“玉勒”二句才最終點出少婦的形象,并說明她“怨”的原因;通過鮮明而強烈的對比,襯托出了她寂寞痛苦的處境。
上闋做盡鋪排,造足懸念,然后才讓人物出場;下闋則著重寫少婦的心情!叭履骸秉c明季節(jié),“風(fēng)雨”點明氣候,“黃昏”點明時刻,三層渲染自然點出“無計留春住”這句來。“滿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包含著無限的哀愁。人愈傷心,花愈惱人。
全詞景深、情深、意境深,含蓄蘊藉,讀來讓人心生憐惜。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3)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詞作賞析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
上片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的境況,“深幾許”于**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shù)”,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巴ピ骸鄙钌睿昂熌弧敝刂,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nèi)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huán)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zhì)生活是優(yōu)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簾深樓迥及“亂紅飛過”等句,殆有寄托,不僅送春也;蛞姟蛾柎杭。李易安定為六一詞。易安云:“此詞余極愛之。”乃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毛先舒《古今詞論》: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贝丝芍^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玉勒雕鞍”以下諸句,逐層深入地展示了現(xiàn)實的凄風(fēng)苦雨對其芳心的無情蹂躪:情人薄幸,冶游不歸,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無可奈何。
下片前三句用狂風(fēng)暴雨比喻封建禮教的無情,以花被摧殘喻自己青春被毀!伴T掩黃昏”四句喻韶華空逝,人生易老之痛。春光將逝,年華如水。結(jié)尾二句寫女子的癡情與絕望,含蘊豐厚!皽I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盎ú徽Z”,也非回避答案,正講少女與落花同命共苦,無語凝噎之狀。“亂紅飛過秋千去”,不是比語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臨的命運嗎?“亂紅”飛過青春嬉戲之地而飄去、消逝,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皝y紅”意象既是下景實摹,又是女子悲劇性命運的象征。這種完全用環(huán)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xiàn)了生活在幽閉狀態(tài)下的貴族少婦難以明言的內(nèi)心隱痛。
當(dāng)然,溯其淵源,此前,溫庭筠有“百舌問花花不語”(《惜春詞》)句,嚴惲也有“盡日問花花不語”(《落花》)句,歐陽修結(jié)句或許由此脫化而來,但不獨語言更為流美,意蘊更為深厚,而且境界之渾成與韻味之悠長,也遠過于溫、嚴原句。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4)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釋:
1、幾許:多少。許,估計數(shù)量之詞。
2、堆煙:形容楊柳濃密。
3、玉勒雕鞍:極言車馬的豪華。玉勒:玉制的馬銜。雕鞍:精雕的馬鞍。游冶處:指歌樓**。
4、章臺:漢***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聚居之地。
5、雨橫:指急雨、驟雨。
6、亂紅:這里形容各種花片紛紛飄落的樣子。
翻譯: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楊柳堆起綠色的云,一重重簾幕多得難以計數(shù)。華車駿馬如今在哪里游冶,被高樓擋住,望不到不見章臺路。
風(fēng)狂雨驟的暮春三月,時近黃昏掩起門戶,卻沒有辦法把春光留住。我淚眼汪汪問花,花默默不語,只見散亂的落花飛過秋千去。
賞析:
這是深閨佳人的傷春詞。作者以含蘊的筆法描寫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復(fù)雜思緒和怨情。不寫佳人先寫佳人居處。三迭“深”字,則佳人禁錮高門,內(nèi)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樹多霧濃、簾幕嚴密,愈見其深。“章臺路”當(dāng)指伊人“游冶處”,望而不見正由宅深樓高而來?芍镔|(zhì)環(huán)境之華貴,終難彌補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歡而不見,感青春之難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變得暗淡蕭索。感花搖落而有淚,含淚而問花,花亂落而不語。傷花實則自傷,佳人與落花同一命運。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蘊最為深沉。整首詞如泣如訴,凄婉動人,意境渾融,語言清麗,尤其是最后兩句,向為詞評家所贊譽。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5)
——歐陽修《朋*論》賞析譯文
臣聞朋*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dāng)其同利之時,暫相*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dāng)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兇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稌吩唬骸凹q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后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為*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后方悔悟,盡解*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唐之晚年,漸起朋*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倍扑焱鲆。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呼!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
翻譯
臣聽說關(guān)于朋*的**,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與君子因志趣一致結(jié)為朋*,而小人則因利益相同結(jié)為朋*,這是很自然的規(guī)律。
但是臣以為:小人并無朋*,只有君子才有。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愛所貪的是薪俸錢財。當(dāng)他們利益相同的時候,暫時地互相勾結(jié)成為朋*,那是虛假的;等到他們見到利益而爭先恐后,或者利益已盡而交情淡漠之時,就會反過來互相殘害,即使是兄弟親戚,也不會互相保護。所以說小人并無朋*,他們暫時結(jié)為朋*,也是虛假的。君子就不是這樣:他們堅持的是道義,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節(jié)。用這些來提高自身修養(yǎng),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補益。用這些來為國家做事,那么觀點相同就能共同前進。始終如一,這就是君子的朋*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進用君子的真朋*,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堯的時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結(jié)為一個朋*,君子八元、八愷等十六人結(jié)為一個朋*。舜輔佐堯,斥退“四兇”的小人朋*,而進用“元、愷”的君子朋*,唐堯的天下因此非常太*。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時列位于朝廷。他們互相推舉,互相謙讓,一共二十二人結(jié)為一個朋*。但是虞舜全都進用他們,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渡袝飞险f:“商紂有億萬臣,是億萬條心;周有三千臣,卻是一條心。”商紂王的時候,億萬人各存異心,可以說不成朋*了,于是紂王因此而**。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結(jié)成一個大朋*,但周朝卻因此而興盛。后漢獻帝的時候,把天下名士都關(guān)押起來,把他們視作“*人”。等到黃巾賊來了,漢**大亂,然后才悔悟,**了*錮**了他們,可是已經(jīng)無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漸生出朋*的議論,到了昭宗時,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殺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黃河,說什么“這些人自命為清流,應(yīng)當(dāng)把他們投到濁流中去”。唐朝也就隨之**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結(jié)為朋*的,誰也不及商紂王;能禁絕好人結(jié)為朋*的,誰也不及漢獻帝;能殺害“清流”們的朋*的,誰也不及唐昭宗之時;但是都由此而使他們的國家招來混亂以至**;ハ嗤婆e謙讓而不疑忌的,誰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進用他們。但是后世并不譏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所蒙騙,卻贊美虞舜是聰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區(qū)別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時,全國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結(jié)成一個朋*,自古以來作為朋*又多又大的,誰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興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雖多卻不感到滿足。
前代治亂興亡的過程,為君主的可以做為借鑒了。
創(chuàng)作背景
1043年(慶歷三年),韓琦、范仲淹、富弼等**,歐陽修、余靖等也出任諫官。這時開始實行一些****。從范仲淹、歐陽修等人相繼貶官開始,他們已經(jīng)被保守派官僚指為朋*。此后*議不斷發(fā)生,宋仁宗在1038年(寶元**)還特意下過“戒朋*”的詔書。到了1043年,呂夷簡雖然被免職,但他在朝廷內(nèi)還有很大的**。為了反對**,以夏竦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僚就正式攻擊范仲淹、歐陽修是“*人”。范仲淹以直言遭貶,歐陽修在朝廷上爭論力救。只有當(dāng)時的諫官高若訥認為范仲淹當(dāng)貶。歐陽修寫給高若訥一封信,指責(zé)高若訥不知道人間還有羞恥之心。高若訥將此信轉(zhuǎn)交**,結(jié)果歐陽修連坐范仲淹被貶。還有一些大臣也因為力救范仲淹而被貶,當(dāng)時便有一些大臣將范仲淹及歐陽修等人視為朋*。后來仁宗時范仲淹與歐陽修再次被召回朝廷委以重任。歐陽修當(dāng)時擔(dān)任諫官,為了辯論這種**也為了為自己辯護,就在1044年(慶歷四年)**一篇奏章,叫《朋*論》,給夏竦等人以堅決的回擊。《朋*論》這篇著名的政淪文,在革新派與保守派的**中,同樣是很有戰(zhàn)斗意義的。
歐陽修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苦讀而中進士,后歷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朝廷要職,因****夏竦、呂夷簡等人,曾遭遇**的朋友圈子的惡意攻擊,被**指責(zé)為在朝廷拉幫結(jié)派搞朋*,因而也曾屢次被罷職貶官,可謂仕途多舛。歐陽修故而憤筆寫就這篇雄文,算是對**的一種理論清算,也算是一吐胸中塊壘。
賞析
這篇文章起筆不凡,開篇提出:君子無*,小人有*的觀點。對于小人用來陷人以罪、君子為之談虎色變的“朋*之說”,作者不回避,不辯解,而是明確地承認朋*之有,這樣,便奪取了**手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開頭一句,作者就是這樣理直氣壯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個方面內(nèi)容:朋*之說自古有之;朋*有君子與小人之別;人君要善于辨別。作者首先從道理上論述君子之朋與小人之朋的本質(zhì)區(qū)別;繼而引用了六件史實,以事實證明了朋*的“自古有之”;最后通過對前引史實的進一步分析,論證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則國家亂亡;用君子之朋,則國家興盛。文章寫得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據(jù),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臣聞朋*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吾子、小人而已!薄芭*”,指同類人因某種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之說”的。“幸”是希望的意思,“惟幸”,說只希望。“其”,代“朋*”,為第三人稱“他們”。聽說有關(guān)朋*的議論,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只是希望國君能辨別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罷了。
第二段:“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以同道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結(jié)為朋*,“以”是因為的意思,“以同利為朋”,就是因利害關(guān)系相同而結(jié)為朋*。接下去,作者以設(shè)問的方式提出問題:“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這里用“然”字轉(zhuǎn)折,問道:“我以為小人沒有朋*,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這是說小人所喜好的是祿利,“祿”是俸祿,小人所貪的是財物。“當(dāng)其同利之時,暫相*引以為朋者,偽也”,“*引”是結(jié)為朋*,互相援引。這句說,當(dāng)他們利害相同時,暫且互相勾結(jié)援引而成朋*,那是假的!凹捌湟娎鵂幭,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這些小人,“賊害”即傷害。這幾句說,到了他們見到好處而爭先恐后,或者好處已經(jīng)搶光了,交往也少了,則反而互相殘害,即使是兄弟親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復(fù)說:“故臣謂小人無朋,偽也!痹僬f君子,他們的行為完全兩樣:“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薄安蝗弧,即不是這樣!笆亍,是堅守、遵循的意思!爸倚拧保侵艺\、守信,“名節(jié)”是名譽、氣節(jié)。君子所堅守的是道義,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以之”的“以”,是憑借的意思,“之”,代上面所說的“道義”、“忠信”和“名節(jié)”。這幾句說,憑借道義、忠信和名節(jié)來修煉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相助而得益,憑借這些為國效力,那么君子就同心協(xié)力,始終如一。接著,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強調(diào)這些作為與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結(jié)論說:“故為人君者,但當(dāng)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罷黜,“用”是進用。這幾句說:所以做國君的,只要斥退小人的假朋*,用君子的真朋*,那天下就安定太*了。
第二段運用了對比。作者在分析君子、小人的區(qū)別時剖析道:小人、邪者以利相結(jié),同利則暫時為朋,見利則相互爭競,力盡則自然疏遠或互相殘害,從實質(zhì)上看,小人無朋;與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結(jié),以道義、忠信、名節(jié)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從這一意義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二者對比鮮明,水到渠成的得出“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的結(jié)論,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帶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第三段廣泛列舉史實,從各方面論證用君子之真朋則國興,用小人之偽朋則國亡。與上文開頭的“朋*之說,自古有之”遙相呼應(yīng),對上文結(jié)尾的“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補充和論證。文中正反引用堯、紂時對朋*的利用,加強對比,闡明小人無朋,君子有朋,有關(guān)國家興亡。再以東漢桓、靈時的*錮之禍、晚唐昭宣帝時朱全忠殺害名士的史實,引用反面例證,闡明**殘殺君子之朋導(dǎo)致**的歷史教訓(xùn)。
第三段:作者舉了大量的歷史事實來說明:“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兇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薄肮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傳說中兇狠*之徒,“君子八元,八愷”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愷”是指忠誠的人。傳說高辛氏有八個有才德的后裔,叫做“八愷”。舜輔佐堯黜退四兇小人的朋*,而進用元、愷君子之朋*,因而堯的天下得到大治。
至于舜之時,文章寫道:“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薄凹八醋詾樘熳印,說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賢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案喾Q美,更相推讓”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讀第一聲!胺Q美”,是稱頌人家的美德和好處,“推讓”是謙虛禮讓。這樣,他們團結(jié)一心,舜對他們都加以任用,天下也獲得大治。等等。
第四段:作者帶有總結(jié)性地論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薄胺蚯笆乐鳌钡姆蚴前l(fā)語詞,沒有實義。“莫如紂”的“莫”是代詞,為無指代詞,代人,當(dāng)“沒有人”講,代物,當(dāng)“沒有什么”講。這幾句說,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結(jié)為朋*,沒有人像商紂王那樣;能禁止善良的人結(jié)成朋*,沒有人像漢獻帝那樣;能殺戮品行高潔、負有時望者的朋*,沒有什么時候像唐昭宗**時那樣。這些國君都把他們的國家搞亂了,**了。“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士,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边@是說:“互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生疑心,沒有人像舜的二十二個臣子,舜也不懷疑他們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不責(zé)備舜被二十二人的朋*所欺蒙,反而稱頌舜為聰明的圣人,是因為他能辨別君子和小人啊!边@幾句里,“誚”是責(zé)備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為的意思!爸芪渲,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舉”是全,“其”是代詞他,即周武王,這句說他全國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結(jié)成一個大朋*!白怨艦榕笾嗲掖竽缰堋,“多”是人數(shù)多,“大”是范圍廣,這句說,自古以來,結(jié)成朋*人數(shù)多而且范圍大沒有哪個朝代象周朝那樣的。“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薄坝么艘耘d”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雖多而不厭”說好人雖多而不滿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皡挕笔菨M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強調(diào)了一下:“夫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薄佰E”是歷史事跡,“鑒”是借鑒。這是說上述的興亡治亂的史跡,做國君的可以借鑒。很明顯地請求宋仁宗納諫,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偽朋,以使國家興盛起來。
文章不諱言朋*,而是指出朋*有原則的區(qū)別,“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并引證歷史來說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國,小人之朋有害于國,希望人君進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偽朋。文章避免了消極地替作者作辯解,而從正面指出朋*的客觀存在,指出借口反對朋*的人就結(jié)為朋*,說明朋*有本質(zhì)的不同。這就爭取了主動,使作者立于不敗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強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運用,又增加了文章議論的氣勢。
整理:zhl201608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6)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原文及翻譯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fēng)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注釋
、艓自S:多少。許,估計數(shù)量之詞。
、贫褵煟盒稳輻盍鴿饷堋
⑶玉勒:玉制的馬銜。
⑷雕鞍:精雕的馬鞍。
⑸游冶處:指歌樓**。
⑹章臺:漢***名!稘h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聚居之地。
、藖y紅:凌亂的落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fēng)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注釋
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shù)量之詞。
、贫褵煟盒稳輻盍鴿饷。
⑶玉勒:玉制的馬銜。
、鹊癜埃壕竦鸟R鞍。
⑸游冶處:指歌樓**。
、收屡_:漢***名!稘h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唐許堯佐《章臺柳傳》,記*柳氏事。后因以章臺為**聚居之地。
、藖y紅:凌亂的落花。
賞析二
這首詞亦見于馮延巳的《陽春集》。清人劉熙載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保ā端嚫拧ぴ~曲概》)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宋初詞風(fēng)承南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歐與馮俱仕至宰執(zhí),****與文化素養(yǎng)基本相似。因此他們兩人的詞風(fēng)大同小異,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詞據(jù)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崩钋逭杖W陽修未遠,所云當(dāng)不誤。
此詞寫閨怨。詞風(fēng)深穩(wěn)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不妨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先說景深。詞人像一位舞臺美術(shù)設(shè)計大師一樣,首先對女主人公的居處作了精心的安排。讀著“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這兩句,似乎在眼前出現(xiàn)了一組電影搖鏡頭,由遠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隨著鏡頭所指,讀者先是看到一叢叢楊柳從眼前移過!皸盍褵煛,說的是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的景象。著一“堆”字,則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隨著這一叢叢楊柳過去,詞人又把鏡頭搖向庭院,搖向簾幕。這簾幕不是一重,而是過了一重又是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瑣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日“無重數(shù)”!盁o重數(shù)”,即無數(shù)重。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與此同義。一句“無重數(shù)”,令人感到這座庭院簡直是無比幽深?墒窃~人還沒有讓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點。他先說一句“玉勒雕鞍游冶處”,宕開一筆,把讀者的視線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過筆來寫道:“樓高不見章臺路”。原來這詞中女子正獨處高樓,她的目光正透過重重簾幕,堆堆柳煙,向丈夫經(jīng)常游冶的地方凝神遠望。這種寫法叫做欲揚先抑,做盡鋪排,造足懸念,然后讓人物出場,如此便能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再說情深。詞中寫情,通常是和景結(jié)合,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但也有所側(cè)重。此詞將女主人公的感情層次挖得很深,并用工筆將抽象的感情作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在深深庭院中,人們仿佛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詞的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fēng)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fēng)雨無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無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運同她一樣的花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边@兩句包含著無限的傷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評曰:“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蛴e其似,偶拈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丝芍^層深而渾成!保ㄍ跤秩A《古今詞論》引)他的意思是說語言渾成與情意層深往往是難以兼具的,但歐詞這兩句卻把它**起來。所謂“意欲層深”,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層層深入,步步開掘。且看這兩句是怎樣進行層層開掘的。第一層寫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淚。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觸。此刻女子正在憶念走馬章臺(漢長安章臺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處)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見,眼中惟有在狂風(fēng)暴雨中橫遭摧殘的花兒,由此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不禁傷心淚下。第二層是寫因淚而問花。淚因愁苦而致,勢必要找個發(fā)泄的對象。這個對象此刻已幻化為花,或者說花已幻化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著花兒癡情地發(fā)問。第三層是花兒竟一旁緘默,無言以對。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還是不肯給予同情,殊令人納悶。緊接著詞人寫第四層,花兒不但不語,反而像故意拋舍她似的紛紛飛過秋千而去。人兒走馬章臺,花兒飛過秋千,有情之人,無情之物對她都報以冷漠,她不可能不傷心。這種借客觀景物的反應(yīng)來烘托、反襯人物主觀感情的寫法,正是為了深化感情。詞人一層一層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筍有苞有節(jié)一樣,自然生成,逐次展開。在自然渾成、淺顯易曉的語言中,蘊藏著深摯真切的感情,這是此篇一大特色。
最后是意境深。詞中寫了景,寫了情,而景與情又是那樣的融合無間,渾然天成,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讀此詞,總的印象便是意境幽深,不徒名言警句而已。詞人刻畫意境也是有層次的。從環(huán)境來說,它是由外景到內(nèi)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慘的色彩渲染孤獨傷感的心情。從時間來說,上片是寫濃霧彌漫的早晨,下片是寫風(fēng)狂雨暴的黃昏,由早及晚,逐次打開人物的心扉。過片三句,近人俞*伯評日:“‘三月暮’點季節(jié),‘風(fēng)雨,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唐宋詞選釋》)暮春時節(jié),風(fēng)雨黃昏;閉門深坐,情尤怛惻。個中意境,仿佛是詩,但詩不能寫其貌;是畫,但畫不能傳其神;惟有通過這種婉曲的詞筆才能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來。尤其是結(jié)句,更臻于妙境:“一若關(guān)情,一若不關(guān)情,而情思舉蕩漾無邊!保ㄉ螂H飛《草堂詩余正集》)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有我之境”。所謂“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也就是說,花兒含悲不語,反映了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亂紅飛過秋千,烘托了女子終鮮同情之侶、悵然若失的神態(tài)。而情思之綿邈,意境之深遠,尤令人神往。
整理:zhl201608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7)
——玉樓春歐陽修翻譯及賞析(玉樓春歐陽修詩歌鑒賞)
我,二十幾歲,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年齡。到了這個歲數(shù),生命中不再只有書本上記錄的東西,正在開始經(jīng)歷一些事情,慢慢開始成長。
我相信,有些事情需要到一定年齡才能想明白,只有經(jīng)歷過才能懂。
有些人出現(xiàn)在你的生命中,最終會成為照片上的一個頭像。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感觸,這就是書本上的一句話而已,直到看到歐陽修的“漸行漸遠漸無書”,好像突然同時明白了這兩句話,翻看曾經(jīng)的畢業(yè)照,發(fā)現(xiàn)事實確實是這樣。
玉樓春
歐陽修 〔宋代〕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此詞應(yīng)是歐陽修早期的作品,目前并不知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是以女性的角度描寫閨中思婦與愛人分別后的凄楚生活。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苯偷摹秳e賦》把離別描述得如此傷感,歷代書寫離愁別恨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佳作無數(shù),歐陽修的這首《玉樓春》能夠眾多優(yōu)秀作品中不被淹沒,自然是寫得可圈可點。
將一個獨守空閨的女子的孤獨、怨恨描寫得淋漓盡致,筆觸細膩、情感真摯。
自從分別后,也不知道你的行程遠近。滿目凄涼,心中只留下說不盡的煩悶。
你走得越來越遠,書信越來越少,最后連一封書信也沒有了。音信全無,我該到哪里打聽你的消息啊。
深夜里,我獨自一人孤枕難眠,耳聽的風(fēng)吹竹葉的聲音,每一片葉子似乎都在訴說著離愁別恨。
現(xiàn)實難尋,我想要在夢中夢見你,誰知燈芯都燃盡了,夢也沒有做成。
從詞史上看,晚唐五代詞大多描寫脂濃粉香,不厭其煩地描寫女子的服飾、裝扮,溫庭筠著名的《菩薩蠻》就是這類詞的巔峰**,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鞍雅拥囊轮⒀b扮、房間布置、梳妝時的情態(tài)描繪的細膩真切。
李煜的詞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這一現(xiàn)象,王國維曾評價”詞至李后主而境界始開,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暗@只是李煜個人創(chuàng)作,并不能改變當(dāng)時整體詞風(fēng)。
北宋初期,詞的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很大進步,詞人不再局限于描寫女子外貌,而開始關(guān)注她們的心理,但是依然沿襲了五代花間詞風(fēng):筆調(diào)細膩委婉,感情真摯。沒有擺脫閨怨思婦的桎梏。
歐陽修的《玉樓春》是北宋初期作品,心理描寫刻畫的細如毫發(fā),思婦內(nèi)心的哀婉之情,可以說是一字一淚。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芭咏拥降臅旁絹碓缴伲K于一封都沒有,所以她猜想所思之人漸行漸遠,以此自我安慰。其實書信漸少也可能是男子尋花問柳,喜新厭舊,但是女子僅僅是認為離家太遠,書信不通。
“漸行漸遠漸無書“一句就將思婦矛盾、復(fù)雜、細膩的內(nèi)心活動刻畫的細膩如發(fā)。
”風(fēng)竹敲秋韻“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寧靜秋夜,然而在思婦聽來,“萬葉千聲”如泣如訴,牽動愁緒,似乎在訴說千萬的怨恨。“皆是恨”三字,是思婦心里滿懷怨恨,所以認為竹子也是在傳遞怨恨,這就是王國維說的“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當(dāng)一個作品完成后,它就不僅僅屬于作者一人,還屬于讀者,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認識。即使是同一個人,由于生活經(jīng)歷、閱歷的不同,對同一作品也會有不同的理解。
誠然,這首詞是一首思婦閨怨詞,是一位女子在思念遠方的愛人。
當(dāng)我讀到“漸行漸遠漸無書”時,想到的就是小伙伴之間的逐漸疏離。上學(xué)時如膠似漆、日日相見,分開后由經(jīng)常聯(lián)系到偶爾聯(lián)系,最終不聯(lián)系,只是在別人那里獲得一點消息。
我們都在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上前進,前進得越遠,分離得也就越遠。最后,別人成為自己照片上的一個頭像,自己也成為別人照片上的頭像。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8)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賞析
【精】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賞析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詞作!对~品》、《詞綜》作朱淑真詞,《續(xù)萱草唐詩余》作秦觀詞,皆非,一般認為是歐陽修詞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淚濕 :一作:滿)
譯文
去年元宵節(jié)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的如同白晝。
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后、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淚沾濕了春衫的衣袖。
注釋
元夜:元宵之夜。農(nóng)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fēng)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游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燈如晝:燈火像白天一樣。
月上:一作“月到”。
見:看見。
淚濕:一作“淚滿”。
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鑒賞
這是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詞的上闋寫“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燈像白天一樣亮,不但是觀燈賞月的好時節(jié),也給戀愛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時機,在燈火闌珊處秘密相會!霸碌搅翌^,人約黃昏后”二句言有盡而意無窮。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闋寫“今年元夜”的情景!霸屡c燈依舊”,雖然只舉月與燈,實際應(yīng)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說鬧市佳節(jié)良宵與去年一樣,景物依舊。下一句“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表情極明顯,一個“濕”字,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xù)的感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首詞與唐朝詩人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fā)了舊日戀情破滅后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上片追憶去年元夜歡會的往事!盎ㄊ袩羧鐣儭睒O寫元宵之夜的燈火輝煌,那次約會,兩情相悅。周圍的環(huán)境,花市,彩燈,明麗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愛的見證。后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制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下片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想念伊人的傷感。“今年元夜時”寫出主人公情思幽幽,喟然而嘆!霸屡c燈依舊”作了明確的對比,今天所見,依然如故,引出“淚滿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xù)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卻已物是人非的思緒。
此詞既寫出了情人的美麗和當(dāng)日相戀時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寫法上,它采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比,從而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這種文義并列的分片結(jié)構(gòu),形成回旋詠嘆的重疊,讀來一詠三嘆,令人感慨。
這首元夜戀舊的《生查子·元夕》其實是朱淑真所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dāng)時怕壞了女子的風(fēng)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詞的上片回憶從前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而周圍的環(huán)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情與景聯(lián)系在一起,展現(xiàn)了美的意境。
但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成為記憶。詞的下片,筆鋒一轉(zhuǎn),時光飛逝如電,轉(zhuǎn)眼到了“今年元夜時”,把主人公的情思從回憶中拉了回來。“月與燈依舊”極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環(huán)境!耙琅f”兩字又把人們的思緒引向上片的'描寫之中,月色依舊美好,燈市依舊燦爛如晝。環(huán)境依舊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體。詞人于人潮涌動中無處尋覓佳人芳蹤,心情沮喪,辛酸無奈之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襟。舊時天氣舊時衣,佳人不見淚黯滴,怎能不傷感遺憾?上句“不見去年人”已有無限傷感隱含其中,末句再把這種傷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凄涼,由此美景也變?yōu)閭兄,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淡漠冷清的傷感彌漫于詞的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世事難料,情難如愿。牽動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誰不曾渴慕,誰不曾誠意追索,可無奈造化捉弄,陰差陽錯,幸福的身影總是擦肩而過。舊時歡愉仍駐留心中,而癡心等候的那個人,今生卻不再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識的燕子呢?那曾有的愛情真是無比難測嗎?如果真的這樣,那些兩情相悅、纏綿悱惻的美麗韶華難道是在歲月中流走的嗎?誰也不曾料到呵,錯過了一季竟錯過了一生。山盟雖在,佳人無音,這是怎樣的傷感遺憾,怎樣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世事在變,滄海桑田;仨鴮ね羧硕家巡灰,此地空余斷腸人。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佳人無處尋覓,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任君“淚濕春衫袖”,卻已“不見去年人”,此情此傷,又怎奈何天?歐陽修的詩詞甚多,而我獨愛《生查子·元夕》。反復(fù)低吟淺唱“去年元夜時……”無限傷感,隱隱一懷愁緒化作一聲長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綿綿無絕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多被認為是公元1036年(景佑三年)作者懷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楊氏夫人所作。一說朱淑真所作。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名家評論
徐士俊《古今詞統(tǒng)》:元曲之稱絕者,不過得此法。
王士禛《池北偶談》:今世所傳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時,燈市花如晝”(《生查子》詞),見《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訛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詞,疑淑真失婦德,紀載不可不慎也。
陸以湉《冷廬雜識》:“去年元夜”一詞,本歐陽公作。后人誤編入《斷腸集》(漁洋山人亦辨之),遂疑朱淑真為泆女,皆不可不辨。按‘去年元夜’詞,非朱淑真作,信矣。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擴展9)
——《蝶戀花》原文賞析歐陽修
《蝶戀花》原文賞析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是歐陽修的一篇詞作。下面我們?yōu)槟銕怼兜麘倩ā吩馁p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原文】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fēng)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賞析】
這首詞以生動的形象、清淺的語言,含蓄委婉、深沉細膩地表現(xiàn)了閨中思婦復(fù)雜的內(nèi)心感受,是閨怨詞中傳誦千古的名作。
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疊字之工,致使全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由此而生深遠之意境。
詞人首先對女主人公的居處作了精心的描繪!皸盍褵煟熌粺o重數(shù)”這兩句,似乎是一組電影搖動鏡頭,由遠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隨著鏡頭所指,先是看到一叢叢楊柳從眼前移過!皸盍褵煛保f的是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的景象。著一“堆”字,則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隨著這一叢叢楊柳過去,詞人又把鏡頭搖向庭院,搖向簾幕。這簾幕不是一重,而是過了一重又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瑣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無重數(shù)”!盁o重數(shù)”,即無數(shù)重。一句“無重數(shù)”,令人感到這座庭院簡直是無比幽深。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處”,宕開一筆,把視線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過筆來寫道:“樓高不見章臺路”。原來這詞中女子正獨處高樓,她的目光正透過重重簾幕、堆堆柳煙,向丈夫經(jīng)常游冶的地方凝神遠望。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詞的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fēng)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fēng)雨無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無奈:“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運同她一樣的花上。這兩句包含著無限的傷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評曰:“‘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王又華《古今詞論》引)他的意思是說語言渾成與情意層深往往是難以兼具的,但歐詞這兩句卻把它**起來。這兩句情感層次如下:第一層寫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淚。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觸。此刻女子正憶念走馬章臺(漢長安章臺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處)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見,眼中唯有狂風(fēng)暴雨中橫遭摧殘的花兒,由此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不禁傷心淚下。第二層是寫因淚而問花。淚因愁苦而致,勢必要找個發(fā)泄的對象。這個對象此刻已幻化為花,或者說花已幻化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著花兒癡情地發(fā)問。第三層是花兒一旁緘默,無言以對。緊接著詞人寫第四層:花兒不但不語,反而象故意拋舍她似地紛紛飛過秋千而去。人兒走馬章臺,花兒飛過秋千,有情之人、無情之物對她都報以冷漠,怎能不讓人傷心!這種借客觀景物的反應(yīng)來烘托、反襯人物主觀感情的寫法,正是為了深化感情。詞人一層一層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筍有苞有節(jié)一樣,自然生成,逐次展開,自然渾成、淺顯易曉的語言中,蘊藏著深摯真切的感情。
這首詞意境深遠。詞中寫景寫情,而景與情又是那樣的融合無間,渾然天成,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詞人刻畫意境也是有層次的。從環(huán)境來說,它是由外景到內(nèi)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慘的色彩渲染孤獨傷感的心情。從時間來說,上片是寫濃霧彌漫的早晨,下片是寫風(fēng)狂雨暴的黃昏,由早及晚,逐次打開人物的心扉。過片三句,近人俞*伯評曰:“‘三月暮’點季節(jié),‘風(fēng)雨’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唐宋詞選釋》)暮春時節(jié),風(fēng)雨黃昏;閉門深坐,情尤怛惻。個中意境,仿佛是詩,但詩不能寫其貌;是畫,但畫不能傳其神;唯有通過這種婉曲的詞筆才能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來。尤其是結(jié)句,近人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有我之境”。所謂“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也就是說,花兒含悲不語,反映了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亂紅飛過秋千,烘托了女子終鮮同情之侶、悵然若失的神態(tài)。而情思之綿邈,意境之深遠,尤令人神往。
蘇軾蝶戀花原文賞析
蝶戀花
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譯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風(fēng),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jīng)來了。端莊的少婦,也被這春意撩撥起了愁懷。愛侶不在身邊,又能和誰把酒論詩呢?少婦的淚水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她臉上的香粉。
少婦試穿金絲縫成的夾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無情無緒的斜靠在枕頭上,把她頭上的釵兒壓壞了,她也茫然不顧。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著燈花,心里想著愛侶。
注釋
、懦跗苾觯簞倓偨鈨。
⑵柳眼:初生柳葉,細長如眼,故謂“柳眼”。梅腮:梅花瓣兒,似美女香腮,故稱“梅腮”。
、腔ㄢ殻╠iàn):用金翠珠寶等制成花朵的首飾。
⑷乍:起初,剛剛開始。金縷縫:用金錢縫成的農(nóng)服。
、缮秸恚杭刺凑。因其形如“凹”,故稱“山枕”。欹(qī):靠著。
、殊O頭鳳:即頭釵,古代婦女的首飾。因其形如鳳,故名。
⑺夜闌:夜深。燈花:燈蕊燃燒耐結(jié)成的花形。
賞析
此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綜》等都題作“離情”,而《草堂詩余別集》還注云:“一作春懷”。由此看來,這些恐均非原題,是后人據(jù)詞作內(nèi)容添加的;此外,“春懷”與“離情”確也概括了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從詞作的內(nèi)容與風(fēng)格來看,這首詞當(dāng)寫于作者婚后不久,夫妻小別,李清照獨居時。
“暖日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開首三句,作者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筆。但見初春時節(jié),春風(fēng)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復(fù)蘇,嫩柳初長,如媚眼微開,艷梅盛開,似香腮紅透,到處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作者前期生活雖然沒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獨具的才情、細膩的情感,以及對外部世界敏銳的感悟、強烈的關(guān)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現(xiàn)在詞作里,就是經(jīng)常慧心獨照,發(fā)人所未發(fā),見人所未見!芭涨顼L(fēng)”似還不足以表達春天到來的特征,而緊接以“柳眼梅腮”(此句歷來被稱為“易安奇句”),則使到來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李商隱在《二月二日》一詩中有“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蘇軾在《水龍吟》詞中描繪柳葉情狀是“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磥砼髡呤艽藛l(fā),抓住兩個極具特點的事物,寫出春天的生機。第三句的“已覺春心動”,從語意上看,是對春天來臨總的概括,實亦是自己懷春之情已動之流露。作者游春、賞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這句也暗啟后二句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思:“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迸髡叩募毮仭**的思緒與感悟進一步強化,面對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聯(lián)想到自己獨處深閨,孤棲寂寞,這與往日和丈夫趙明誠一齊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賞析詩文的溫馨氣氛形成強烈反差。一個“誰與共”,道出此刻作者內(nèi)心的苦澀。緊接著作者用一個細節(jié)來進一步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苦澀,淚水流淌,臉龐上的香粉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覺得頭上戴的花鈿也是沉甸甸的。
詞作的下片,作者以細微的筆觸,緊承上片末句,著重刻畫自己具體的閨中寂寞生活!罢г噴A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春暖天晴,春裝初試,然而作者卻足不出戶,去觀賞那美好的春景,卻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釵頭鳳給壓壞了!吧秸怼,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稱山枕。作者不出戶觀賞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觸引傷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悶,慵懶至極。一個“損”字,也暗示作者慵懶、無精打彩。末二句:“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背畋緹o形,卻言“抱”,可見此愁對其來說有多“濃”,多重,更何況是“獨抱”,此情更是難堪!盁o好夢”,是說現(xiàn)實很寂寞無聊,想在夢中去尋求慰藉,但卻始終無法進入夢鄉(xiāng),直至夜闌人靜之時,仍剪弄燈花,以排遣愁懷!蔼q”字寫活了作者百無聊賴的情態(tài)。此外,剪弄燈火,古時婦女常藉以卜數(shù)夫君之歸期。這兩句寫得極為細致、生動,看似毫不經(jīng)意,如敘寫生活本身,實是幾經(jīng)苦煉,沒有生活經(jīng)歷和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是無法寫就的。清詞論家賀裳評這兩句為“入神之句”(《皺水軒詞筌》)。
《蝶戀花·出塞》原文賞析
一、原文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fēng)吹老丹楓樹。
從來幽怨應(yīng)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二、翻譯
古往今來,山河之上不會存在永久的界限。角聲中,牧民頻繁的在這片土地上來來去去。而這其間觸目的荒涼,誰能說的清?唯有西風(fēng)肆意吹著那蒼老的丹楓。這片土地上留下的那些幽怨之情應(yīng)是無法計數(shù)的。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dāng)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昭君的情有多深,就像深山的夕照,深秋的雨。
三、注釋
1、無定據(jù):無定、無準(zhǔn)。意謂自古以來,**紛爭不止,江山變化無定。一作“無定數(shù)”。
2、從前幽怨應(yīng)無數(shù):一作“幽怨從前何處訴”。
3、鐵馬金戈:謂戰(zhàn)爭!杜f五代史·李襲吉傳》李克用與朱溫書云:“豈謂運由奇特,謗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鐵馬,蹂踐于明時!毙翖壖病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骸跋氘(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4、青冢:用漢代王****之典事!稘h書·匈奴傳下》:“元帝以后宮良家子王綺,字昭君賜單于!闭丫篮笤嵊谀闲倥兀唇*******),人稱“青!。
三、賞析
詞中有“牧馬頻來去”、“西風(fēng)”及“青冢黃昏路”之語,青冢離龍泉關(guān)較近,因此可能創(chuàng)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龍泉關(guān)時。
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shù)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fā)生逆轉(zhuǎn)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zhí)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xiàn)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感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xiàn)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