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讀后感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訓,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內容,集中概括總結了我國封建時代的道德倫理思想的精華,由于清代及民國初年的高僧賢德們的推崇、印行,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我國民眾的人生和道德實踐發(fā)生了重要影響。
“立命之學”中提到了改造命運的原理有兩個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斷惡。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正是印證了這樣的思想。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論轉變?yōu)橄嘈抛约嚎梢愿淖兠\,即在生活中不斷的行善,而不作惡事,他的這種轉變也正是信仰的轉變,從信仰宿命論而改為信仰福善禍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觀。正如其所說“余初號學海,是曰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過之法”顧名思義,就是不僅要積極為善,而且還要知非改過。正如孟子所說“人恒過,然后能改。”袁黃先生將改過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和從心上改,并且論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 。第一種層次僅僅是從表面上改變,即把毛病找出來一樣樣地改。第二種層次就是從理解道理的角度出發(fā),道理明白了,過錯自然就會消除,正如此所說“其馀種種過惡,皆當據(jù)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 !钡谌菑男纳细,即“過有千端,惟心所造,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xiàn)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意思是說因為人們有不正當?shù)乃枷胨赃@些思想才會發(fā)展成千萬種過錯,一個人如果能凈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滿心間,那么其他不正當?shù)乃枷刖筒粫栉圩约旱男撵`,自然就不會犯錯誤。這是袁黃先生論述改過的最高境界 。
“積善之方”,即積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運不僅要改過,而且還要積善。要積善就必須先明白事理,因為“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痹趨^(qū)分善與惡方面我們可以借鑒中峰禪師的話:“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贝送,在積善方面我們可以按照了凡先生劃分的標準,即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水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那么我們就可以具備這世間各種品德。
“謙德之效”講的是只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本篇首先從理論上論述了“謙虛獲益”的普遍性,這個道理類似于我們平時所提倡的“滿招損,謙受益 !比魏问挛锒加衅浒l(fā)展的過程,也都有其發(fā)展的極點,當?shù)竭_極點后,就會逐步下降,就像“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一樣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币仓挥兄t虛,戒驕戒躁,我們才能更好的領悟這個世界,參透世間的各種道理。
無論改過、積善還是謙德都應基于立命,即對生命生活本身的存在與構成的理解!胺e善”是建立在“改過”的基礎之上, “改過”是建立在明白因果的基礎之上,即“福善禍淫、命由自造”的人生價值信念!洞髮W》上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边@“立命”亦即“知命”是本,“知命”之后必要力行改過、積善與謙德方可轉化命運。
如果借用他人的語言對全文進行歸納那就是“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