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校長述職報告
2010年,是二中校史上比較輝煌的一年。一年來,校領導班子團結一致,勤奮工作,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整體推進學校工作向前發(fā)展。全校教職工精神振奮,工作有序,心情愉快,許多教學新秀脫穎而出,教學骨干得到公認。教育教學競爭日趨激烈,教師隊伍團結和諧 。全校學生勤奮學習,自覺遵規(guī)守紀,校園內外富有朝氣,充滿活力,學生競賽獲獎的喜報頻傳,初中畢業(yè)、小學畢業(yè)考出了二中校史上最好的成績。這些成績不僅得到了廣大職工群眾的贊賞,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各種榮譽紛至沓來:靖遠礦務局“先進黨支部”、“文明學!薄ⅰ罢n堂基本功訓練先進學!薄ⅰ澳7堵毠ぶ摇、“先進女職工集體”、“青年文明號”班組,全國“張思中外語教學法推廣先進學!钡鹊。同時許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富有成效:教職工考核辦法推廣到全局各中小學,民主管理、校務公開的辦法成為各學校的典范,學科基本功訓練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韻語教學”穩(wěn)步推開,體育分組實驗教學搞得有聲有色,一本內容詳實完整的《二中規(guī)章制度匯編》將學校不斷推進到“依法治校,按章辦事”的健康有序的發(fā)展軌道,依靠每位教職工的雙手基本建成了園林化的校園。所有這些充分展現(xiàn)了我校二0xx年的輝煌,也傾注了多年來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關懷與支持;凝聚著二中全體師生員工的辛勞和汗水,飽含著校領導的許多辛酸,也成為我這個“班長”惶恐不安的政績。年末歲初,總結過去,成績的取得實在不易,努力的途徑和方法也很多很多。這里我側重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發(fā)揚民主,確立民主管理的有效機制,是保障校長正確行使權力的有效途徑
一個好校長應該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集眾人智慧,鼓班子干勁,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幾年的校長工作中,我注重養(yǎng)成自身的民主作風,雖然沒有達到最佳效果,但主觀努力絲毫沒有放松。九八年初我被任命為教育處副處長兼二中校長,具有全面負責學校工作的權力,但我處處將自己擺在校長的位置上,我常常面對人們的恭維幽默地講:自己是校長兼副處長。我自覺地把自己置于黨支部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的監(jiān)督之下,而不是以處領導的姿態(tài)去總攬學校的一切。
為保證黨支部和黨支部領導的教職工代表大會放心大膽正確行使監(jiān)督,我主動配合并且積極出主意想辦法,以確立民主管理的有效機制。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如制訂計劃、開展重大的活動、任免中層干部等均有黨支部的參與。對教職工敏感的問題如財務收支、各種補貼的發(fā)放、評優(yōu)選先,教職工考核等均事先通報支部,取得一致意見后再實施。
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力,參加民主管理的一種正常渠道和法定形式。我擔任二中校長工作以來,每年都堅持開好教職工代表大會,向大會報告學校的行政工作和經(jīng)費使用情況,虛心聽取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監(jiān)督。對民主評議干部的結果認真總結,及時反饋,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對學校重大的問題主動提交職代會討論審議 。
幾年來,由于有效地發(fā)揮了黨支部的保證監(jiān)督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的評議作用,使我在決策指揮學校工作時尚無大的失誤。當然要完全確立民主管理的機制,還需要不斷努力 。就在去年的職代會上,我代表學校行政主動提出了實行校務公開制度的做法,具體闡述了實行校務公開制的意義、程序、內容和方法,受到教職工的一致贊譽,在全局學校中首開先例。由于我們在校務公開制度出臺前,已經(jīng)陸續(xù)做了大量的公開校務的實效工作,因此制度的出臺和全面實施已是水到渠成。校務公開制度全面實施了近一年時間,成效非常顯著,在今年九月份局工會關于實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經(jīng)驗交流會上,被推廣為全局教育系統(tǒng)的典型。之后,我們沒有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準備進一步加大校務公開的力度,這就是逐步公開校務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線——內部資金的收支情況。作為校長,只要立校為公,不徇私情,充分發(fā)揚民主,自覺接受監(jiān)督,學校工作就沒有什么秘密可言,這也是保障校長正確行使權力的最好途徑 。我的這些感受過去做到了一些,今天談出來以求今后繼續(xù)努力。
二、選好人,用好人是學校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
“只有無能的管理,沒有無用的人才”,學校管理最重要的仍然是選人用人。人才使用得當,就能使其處于激發(fā)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其聰明才智,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否則就會出現(xiàn)反作用。幾年來我校各項工作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而最大的變化正如處領導所稱贊的,是教職工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教職工隊伍精神振奮,團結和諧,求真務實,積極向上。我認為這種變化正是運用多種途徑或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積極性的結果,是選好人、用好人的結果。下面就我個人在學習管理中的選人用人之道結合管理實踐舉一些實例:
我是學歷史的,了解“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的歷史經(jīng)驗。學校的管理也是如此,要辦好一所學校,校長須有愛才之心。幾年前,人們普遍認為二中的教職工中存在著不良習氣:教學工作不求上進,水平低下;有的拉幫結伙,誣陷他人,打架斗毆,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索要家長財物;隨意向學生收費,諷刺、挖苦、歧視、體罰學生等等。對于這些議論,我并不隨聲附和,相信教職工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只是個別人中偶一為之的毛病。對于他們應該給予極大的愛心,耐心幫助教育,維護他們的正當利益 。正是從這種愛心出發(fā),努力做到用人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多用激勵的手段,調動教職工內在的積極因素;運用權變的用人技巧鼓勵教職工參與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注意培養(yǎng)人才,促使人才盡快成熟等,才使得二中教師隊伍的素質得以不斷提高。
用人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對于整個教師隊伍來講,根據(jù)他們的年齡、性別比例,專業(yè)特長和性格特征等情況,盡量做到合理搭配,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個品性高尚,任勞任怨,肯吃虧,尤其具有理解人、容忍人的品格,但教學能力一般的年級組長完全可以將一組各具鮮明性格特征的人團結在一起;一個工作責任心強,有魄力、心胸坦蕩,不怕得罪人,但愛發(fā)議論、不拘小節(jié)的年級組長也能夠將一組富有朝氣,充滿活力,卻易忽冷忽熱的人組織在一起;一個力求上進,教學能力強,品性端正,事必躬親的年級組長也自然會帶領全組教師共同追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中小學各教研組組長,我盡力選用那些教學上的尖子,學科帶頭人,對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就不再苛求,憑借他們的業(yè)務水平去影響和指導本學科的教學工作。由于我多年來一直注重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才使我們的教師隊伍呈現(xiàn)出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發(fā)揮了合力的效能。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談到的:許多人在一起工作,由于協(xié)作而產(chǎn)生一種“新的力量”,這種力量和它一個人力量的總和有本質的差別,其效應不等于簡單相加之合,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增值力量。
對教學經(jīng)驗豐富,善于團結同志,懂管理,通世理,但缺乏創(chuàng)新經(jīng)營意識的同志,用在教學管理的崗位。對品行端正,虛心求學,力求進步,敢于管理,但教學水平一般的青年教師大膽啟用到領導崗位。對那些教學能力較強,工作認真細致,性情柔合,樂于團結教職工,但剛毅之氣不足的青年教師啟用在教務管理的崗位 。對那些工作責任心強,有魄力有膽識,性格開朗直率但稍顯倔強的青年教師啟用在管理學生的崗位 。對能吃苦耐勞,善于學習各種技術,腳勤、手勤,財欲不強,但欠缺組織能力的同志啟用在后勤管理崗位 。對個別巧于精工,工作干練,頭腦靈活,性情溫和,但不善于文筆,心眼稍小的同志用在勤雜崗位。對那些工作細致,謹慎小心,不貪財物,謹言緘口,但不善于從教的同志用在錢、物的管理崗位等等。總之,我以為人有所短,更有所長,應該注意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準確合理而不失時機的 “量材使用”,才能發(fā)揮人才的最大優(yōu)勢。多用激勵的手段,調動教職工內在的積極因素。十多年教師的經(jīng)歷使我懂得教職工在心理上的需求一般有二類:一是希望改善衣食住行條件,工作條件,學校環(huán)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物質需求;二是榮譽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對教職工的這兩類正當需求,應該多用激勵手段,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幾年來,我不間斷地率領全體師生員工義務勞動綠化校園,鋪設路面,平整操場,粉刷教室,裝飾墻面,整修電路,徹底改變了昔日臟、亂、差的校園環(huán)境。盡最大努力改換辦公桌椅,添置教具器械,改換飲水設施。盡力改造空閑校舍,解決了部分教職工的住宿問題。最大限度地搞好福利待遇。對個別教師夫妻兩地分居問題,子女就業(yè)問題,工作調動問題,家中婚喪嫁娶,經(jīng)濟困難問題,外出學習、參觀、旅游等問題盡自己的能力和學校的實際承受力去解決。所有這些,基本上滿足了教職工的物質需求,激勵了他們奮發(fā)有為的勁頭。隨著學校教育教學成績的逐年上升,集體和個人的榮譽連連獲取,也基本滿足了教職工的精神需求。這使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校長還要掌握激勵用人的技巧,激發(fā)教職工潛在的動力,在學校形成一股力爭上游,你追我趕的強大力量,學校工作必然會蒸蒸日上。
運用權變的用人技巧鼓勵教職工參與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這在前面“發(fā)揚民主,確立民主管理的有效機制”中已經(jīng)涉及到許多。這里我只想說,從校務工作陸續(xù)公開到校務公開制度的確立,這期間我盡可能做到認真聽取和廣泛采納職工的合理化建議,讓每一位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在教師面前不擺校長或副處長的官架子,靠自己的言行在教職工之中樹立威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贏得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