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最新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方案(五篇)

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方案篇一

一、內(nèi)容簡介

本組教材的單元主題是“自然奇觀”,包括兩篇精讀課文《觀潮》《鳥的天堂》和兩篇略讀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火燒云》,還有很多與主題相關的學習內(nèi)容,如“資料袋”中有相關背景材料的介紹;“口語交際”與“習作”要求學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展開交流;“日積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寫自然景物的趣聯(lián)。

通過學習本組教材,學生會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奇妙的自然現(xiàn)象,學生會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注意事項。從預習、理解內(nèi)容、領悟表達方法、知識點提醒 1預習課文

導讀、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認識字詞,書寫字詞。

2理解內(nèi)容

四篇課文都描寫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都可以“奇”字為突破口,采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找出描寫神奇的地方,畫下來,讀一讀,體會體會,并交流體會。觀潮》景觀之奇可從大潮的聲音、形態(tài)和觀潮者的神態(tài)、動作兩方面進行感受。《鳥的天堂》景觀之奇可從榕樹和鳥兩方面進行感受。榕樹大,茂密,碧綠,非常美;鳥聲鳥影,形態(tài)多樣,姿勢各異,非常熱鬧。

《雅魯藏布大峽谷》景觀之奇可從地理位置、峽谷比較、生物多樣等方面進行感受。

《火燒云》景觀之奇可從色彩絢麗和形態(tài)多變兩方面進行感受。劃出相關語句,讓學生朗讀體會,但是不能把朗讀指導的重點只放在這些句子上,要放在課文的語境中,讓學生在理解了整篇課文的基礎上朗讀。

3領悟表達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四處自然景觀的“奇”,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表達

我們要想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就必須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錢塘潮的“奇”?怎樣寫出鳥的天堂之“奇”?怎樣寫出雅魯藏布大峽谷之“奇”?怎樣寫出火燒云之“奇”? 可以讓學生先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

(一)作者是怎樣寫出錢塘潮的“奇”?

1.畫出描寫大潮來時聲音的詞句。說說這些詞句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2.比較句子。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zhàn)馬地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你覺得哪一句好?為什么?

評價:第一句把意思說完整了,第二句寫出了顏色和數(shù)量,第三句更具體地寫出了大潮發(fā)出的巨響和浩大的聲勢。

(二)怎樣寫出雅魯藏布大峽谷之“奇”? 1.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列數(shù)字,作比較。

2.作者怎樣說明大峽谷景觀奇異?

運用了“從??到??”的排比句式,氣勢非凡,讓人感到大峽谷的自然景觀真如神來之筆。

(三)怎樣寫出鳥的天堂之“奇”? 1.作者怎樣說明榕樹奇?

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近處先寫枝干,再寫綠葉。2.作者怎樣說明鳥奇?

先寫各種鳥兒的形態(tài)(大、小、花、黑),又寫鳥兒的姿態(tài)(叫、飛、撲),最后專門寫一只畫眉鳥。運用點面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了鳥的可愛。

(四)怎樣寫出火燒云之“奇”?

1.作者連用7個“??了”的句子,不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也渲染了人們歡樂的心境。2.“燒”字準確、形象,寫出了火燒云的特點,以“著火”作喻,言其鮮艷無比,光亮耀眼。

3.作者以多個不同構詞形式的詞語描述了顏色變化,如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4.形態(tài)奇妙多變: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見。

4知識點提醒

a生字:音:稱 屹 應接不暇 秘魯 樹干 興奮 不禁

紅彤彤

形:薄 規(guī)律 蒙

耀 隙 暇

b詞語:特殊格式的詞語:aabc aabb abb近義,反義。

c關于鳥的天堂的引號的用法,設疑進一步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鳥的天堂》的結(jié)尾寫道:“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教師教學用書》上說:?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這是引用別人說的話;第二個不加引號,這是作者親眼所見的、確確實實的鳥的天堂。? 有的資料上說:?第一個加引號是指大榕樹;第二個不加引號,指榕樹上自由自在生活的鳥兒們,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是它們的樂園。?(令怡按:這是個病句)以上兩種說法哪個正確? 作者(巴金)以贊嘆之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作文章的結(jié)尾,前一個?鳥的天堂?是人們給這棵大榕樹的特定的稱號,故加上引號;后一個?鳥的天堂?是作者親眼看到大榕樹上活躍著那么多的鳥,感到大榕樹的的確確是鳥兒自由生活的樂園,把它說成鳥的天堂是名副其實的,一點也不為過,所以沒有加引號。其實教參和別的資料上的說法并沒有發(fā)生矛盾,特定的稱號也是當?shù)厝撕陀慰徒o予的,說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是引用別人的話也并沒有錯,只是沒有第二種說法來得確切。(令 怡)

(四整本書閱讀──《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安徽人民出版社

本套圖書包括十五冊,分別是《1.宇宙探索》《2.地球萬象》《3.氣象萬千》《4.人類探險》《5.生命微觀》《6.植物世界》《7.動物天地》《8.動物與人》《9.自然生態(tài)》《10.環(huán)境保護》《11.江河博覽》《12.湖泊風光》《13.飛瀑涌泉》《14.名山異洞》《15.海洋奧秘》。

搜集資料──交流資料──積累成語──創(chuàng)辦手抄報 附:

1.帶“綠”意: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千山一碧碧波蕩漾翠綠欲滴綠草如茵

2.描寫景色:萬紫千紅花紅柳綠姹紫嫣紅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翠色欲滴五彩繽紛五光十色 3.帶“春”: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滿園春暖花開春和景明春山如笑

4.天氣:風和日麗烈日炎炎和風細雨彤云密布晴空萬里萬里無云狂風暴雨傾盆大雨天昏地暗綿綿細雨

5.花:百花齊放百花盛開百花爭艷花團錦簇含苞欲放花紅柳綠爭奇斗艷姹紫嫣紅五彩繽紛萬紫千紅鳥語花香

6.草: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綠草如茵草長鶯飛奇花異草 7.樹:郁郁蔥蔥枝繁葉茂紅葉似火枯木逢春蒼翠欲滴

8.山:危峰兀立崇山峻嶺怪石嶙峋奇峰羅列山明水秀蜿蜒盤旋山光水色冰消雪融

9.水:水平如鏡洶涌澎湃波瀾壯闊微波粼粼浩浩蕩蕩水花四濺波濤洶涌 10.天空:碧空如洗晴空萬里萬里無云(六口語交際與習作

課前搜集資料──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

總結(jié)

──說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象──思考如何寫──學生作文──講評作文。

板塊一:口語交際──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 1.課前觀察、搜集有關自然奇觀的資料。

2.啟發(fā)談話:有人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峭壁深淵、怪石云海當然神奇,風雨雷電、花鳥蟲魚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稱奇的地方。讓我們交流一下我們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觀吧!

3.小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要求:講清楚景觀的奇特之處,還可以說說這樣的奇觀是這樣形成的,要言之有序。4.全班交流:每個小組推薦一名代表說一說。

5.教師總結(jié)所掌握的情況。

6.延伸拓展:把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板塊二:習作教學──寫一處自然景觀

1.作前指導:這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美麗、神奇的大自然中旅游。學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風景區(qū),如黃山、杭州西湖、雁蕩山、天河風景區(qū)。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海邊沙灘、公園(校園的)一角。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邊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jié)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也可以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還可以聯(lián)系“我的發(fā)現(xiàn)”,把畫面呈現(xiàn)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4.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復習本單元學習的詞句。5.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6.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

7.作文講評

描寫春天的古詩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描寫夏天的古詩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宋·陸游《初夏絕句》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唐·杜牧《秋夕》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方案篇二

第一單元總攬

本單元的五篇文章都是敘事性作品,它們或追敘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難忘經(jīng)歷,或展現(xiàn)名人、偉人的一個側(cè)面,揭示人生意義,使學生受到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教育!短僖跋壬贰斞富貞涀约涸缒暝谌毡玖魧W時期的生活。文章重點敘述了自己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變化,洋溢著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段业哪赣H》——作者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位既普通又偉大的母親的形象。

《我的第一本書》——是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暗谝槐緯闭凵涑龅氖20世紀初中國農(nóng)村的苦難生活、人間溫情和生活樂趣。《列夫·托爾斯泰》——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xiàn)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揭示出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对偎苌贰憩F(xiàn)了一位富有愛心的教師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

二、單元

教學

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了解作者及相關的寫作背景。

2、積累本單元中的重點字詞。

3、學習細膩描寫人物言行的方法并應用。

(二)過程和方法

1、理解課文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感情。

2、學習傳記和回憶錄的寫作方法,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征,細心揣摩其敘事風格、描述手法和情感表達。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進而了解社會人生,體會人生奮斗的意義,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

單元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思考、感悟社會人生。

2、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征,揣摩文章的敘事風格、描述手法和濃郁的感情色彩等。

四、教學設想

1、本單元的文章具有濃厚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涉及深廣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自主地查閱搜集資料,培養(yǎng)他們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學時引導學生質(zhì)疑,在探討交流中加深文意理解,領會文章藝術表達的特色。

3、敘事性作品比較適合朗讀,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揣摩玩味作品的敘事風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感情。

4、品味名家的人生歷程,誘發(fā)學生的人生體驗,感悟社會人生哲理。 第一課《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魯迅對20世紀初自己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經(jīng)歷的回顧,重點敘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熱情歌頌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追述自己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變化,洋溢著作者的一腔愛國之情。教學目標: 1. 積累詞語。

2. 理清文脈,把握本文的敘述線索,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3. 揣摩語言,領會本文語言的感情色彩。

4. 學習藤野先生高尚的品質(zhì),體會魯迅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學重點:

1.理解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2.領會本文語言的感情色彩。教學難點:

聯(lián)系背景解讀本文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義。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讓學生說說自己所崇敬的老師,并說出崇敬的理由。

(由此導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積累,注重閱讀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資料助讀

1.作品《朝花夕拾》 2.時代背景 3.疑難字詞

三、誦讀,整體把握

1.速讀全文,理解文意,回答問題

(1)本文作者寫了早年在日本留學時期的生活,在這段經(jīng)歷中,作者轉(zhuǎn)換了三個地點,請找出相關語句。

(2)文章是以什么為中心記敘的,請結(jié)合文意說說自己的理解。(3)文章除直接寫藤野先生外,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是圍繞什么線索來組織的? 2.學生搜索信息,回答,教師指正。

(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訓練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分析、搜索信息的能力。)

四、研讀,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 1.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①找出文章寫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的四件典型事例,并說說分別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怎樣的品格?

②“我”對藤野先生懷有怎樣的感情?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回答。2.學生交流研討結(jié)果,教師明確。

3.學生再讀課文,體會文章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使學生懂得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五、布置作業(yè)

搜集本文所出現(xiàn)的生字詞,并給予解釋。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

二、精讀,體會文章語言的感情色彩

學生自讀課文

1、2、5、24-

31、38段,劃出明確表現(xiàn)作者感情的詞句,互相交流,質(zhì)疑,教師明確。

比如:“居然睡安穩(wěn)了”句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對表達思想感情有 什么作用?

(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使學生體會文章語言豐富的感情色彩,也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要互相協(xié)作,才有共同進步的。)

三、合作研討,體驗反思。 1.關于課文的主旨的理解,有下列幾種說法,你更傾向于哪一種?結(jié)合文意,談談自己的看法。

(1)標題是“藤野先生”,課文主要贊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

(2)課文大半內(nèi)容寫作者的經(jīng)歷和思想,主要表現(xiàn)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3)課文寫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經(jīng)歷,因此既寫了藤野先生,又寫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提供參考意見。)2.魯迅棄醫(yī)從文的人生選擇對你有什么啟示?

(學生聯(lián)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義,教師引導、鼓勵。)

(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使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進行情感體驗。)

三、課堂小結(jié)

四、布置作業(yè)

以“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為題,寫一篇小作文。板書設計: 藤野先生

—魯迅—

(明線)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線)愛國感情

第2課《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教學中應抓住一個“情”字,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緊扣精彩細膩的語言,讓學生反復誦讀,體會母愛的真摯、深沉,進而理解生活中的母愛。讓學生學會感悟親恩,學會做人!窘虒W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識記、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詞

2、了解胡適的成長經(jīng)歷,理性思考母愛及其深遠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概括文中的母親形象,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

3、學習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4、感悟胡適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內(nèi)涵,豐富文化素養(yǎng)。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聯(lián)系生活體驗,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yǎng)學生孝敬母親的情感。【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概括文中的母親形象,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2、理解文章中關鍵語句的含義,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

3、學習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菊n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查找資料,了解作者。

2、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引入主題

二、了解作者

由學生介紹胡適及其母親的資料,教師再視情況進行補充。

三、整體感知

1、學生速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分析母親的形象。 思考:(1)文中寫了母親的哪幾件事?

(2)勾畫出文中揭示母親品性的語句,試用“母親是一個 的人!钡男问竭M行概括,并精當評價母親的形象。

3、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四、探究活動

請你就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法,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求統(tǒng)一答案,也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五、小結(jié)

這是一首質(zhì)樸動人的對母親的贊歌,作者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愛戴,記下了自己的母親這可親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頌歌,“愛”的感情貫穿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收集自己母親常說的飽含母愛的話語或一些最讓你感動的關于母愛的故事。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合作探究 人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回顧人生歷程時,胡適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念之情,但在文中卻極少運用直接抒情的語句,那么作者的感情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協(xié)作質(zhì)疑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四、賞析語言:

1、課文中哪些話語、哪些細節(jié)讓你動情?請在書上圈點批注。

2、學生找出有關語句,把自己對作品的解讀、感悟與大家交流;并把自己對作品的感悟通過朗讀展現(xiàn)出來。

3、議論的表達方式,在記敘文中常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你能從本文中找出議論句嗎?

五、寫作訓練:

1、這感人的一幕幕,充分表現(xiàn)了母愛的光輝,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那么,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來表達這些情感?(學生討論)

(1)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經(jīng)歷來寫。(2)細膩而飽含真情的語言。(3)穿插必要的議論。

2、假如讓你來寫《我的母親》,你準備捕捉哪些閃光的瞬間?你打算采用哪些寫人的手法?

3、學生列寫作提綱,口述作文。教師給予點評。

六、小結(jié)

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小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推薦:《感悟母愛——震撼心靈的118個真情故事》

2、完成作文《我的母親》,并上交。 板書: 我的母親 胡適 童年經(jīng)歷

懷念 敬愛

母管教——“嚴師”“慈母” 母當家——寬容隱忍

母尊嚴——捍衛(wèi)名節(jié) 影響深遠

第三課《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的第一本書》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他的“第一本書”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nóng)村的苦難生活、人間溫情和生活樂趣。通過本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生活的底蘊,感悟讀書對于人生的意義。在學習此文時可以讓學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概括能力達的訓練,指導學生對人物進行分析與歸納。在討論問題的平臺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聯(lián)系閱讀積累與生活體驗,談對讀書的認識。[教學目標] 1.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2.結(jié)合具體例子對人物進行分析與歸納。

3.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4.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學會思考人生。[ 教學重點、難點] 1.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2.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

3.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學會思考人生。[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人

從自己的書籍導入,聯(lián)系到課文的主體內(nèi)容。

點到核心詞語:第一

二、簡介作者

三、檢查預習1.給加點字注音。2.解釋詞語。

四、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把握課文的記敘方式: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順序是:倒敘。

請一學生快速的復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板書設計:

人物:我、喬元貞、“弄不成”、我的父親

環(huán)境:20~30年代、動蕩;貧困落后的鄉(xiāng)村

情節(jié): 分書——深厚的同學情誼

補書——對孩子的理解

送書——真摯的同學情誼

主題:本文以我的第一本書為線索,寫出由書引發(fā)的父子之間的情感、同學之間的真摯情感,同時也點出了作者對于貧困落后的家鄉(xiāng)的獨特感受。

五、學生自主閱讀探究

1、這篇文章中讓你感受最深的人物(結(jié)合具體例子對人物進行分析與歸納):(父親)

父親:溫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感情,對孩子樂于負責,同時也樂與助人。(可以和《羚羊木雕》一文中的父母相對照。)

父親為什么要修書:(1)對孩子之間情誼的支持。(2)與喬元貞父親喬海的友情。

2、我:同學間真摯的情誼。

3、喬元貞是一個很聰明有出息的孩子,為什么中途要輟學?(貧困)

4、“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的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人生第一課)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感激之情)

5、從我和喬元貞的不同人生經(jīng)歷里,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啟迪?(略)

六、品味語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七、拓展延伸

師生交流若干讀書改變?nèi)说拿\的故事或者名人名言。

八、小結(jié)

九、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練習三。

第四課《列夫·托爾斯泰》教案 【教材分析】 《列夫·托爾斯泰》是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示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畫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和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贊美了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并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窘虒W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中“軒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歡、正襟危坐、誠惶誠恐”等詞語。

2.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標

1.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的獨到細致的刻畫,體會作者的崇敬、贊美之情。2.品評語言,學習課文運用神奇的夸張和連珠的妙喻描寫形貌的手法。

3.體會課文采用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德育目標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學重點 】

誦讀,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外貌的刻畫,理解本文獨特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

聯(lián)系背景材料,深透理解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 研討合作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cai課件 錄音機 【教學時限】 2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誦讀、感知課文,整體感知托爾斯泰的外貌,學習作者在課文運用神奇的夸張和連珠的妙喻描寫形貌的手法。

一、新課導入

二、作者簡介

三、整體感知

1、聽錄音范讀,掃清字詞,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積累掌握詞語。 ⑴、注音 ⑵、詞語解釋

2.學生自由朗讀,探究文中描繪托爾斯泰獨特的形貌特征。

⑴、文中前半部分對托爾斯泰的描寫,突出了哪兩個特點?

⑵、請在文中找出描寫托爾斯泰的形態(tài)給人的總體印象的句子。

3、文中找出運用夸張、比喻手法描寫托爾斯泰的眉毛、須發(fā)、發(fā)膚、鼻子、眼睛的語句,用自己的話概括它們的特點;并品評其表達效果。(結(jié)合課后練習三)

4、“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托爾斯泰的眼睛充滿智慧,讓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偉人,是一位給人類創(chuàng)造巨大精神財富的偉人。 在文中找出描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句子,并品味其內(nèi)涵。(研討與練習第二題)

四、課堂小結(jié)

五、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一。

2、查找關于托爾斯泰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通過問題及托爾斯泰生平資料的研討,進一步探究托爾斯泰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作者已經(jīng)為我們描繪了托爾斯泰的肖像畫,那么你對他的代表作了解多少呢?請說說作品名稱和主人公的名字。

二、合作探究

1、請你介紹有關托爾斯泰的作品。

由學生展示

2、展示搜集到的關于托爾斯泰生平的材料

三、擴展與延伸:

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這是否矛盾?你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幸福”的含義?聯(lián)系托爾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變化),與同學們一同討論:托爾斯泰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

請你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與全班同學探討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由學生暢談,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

1、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寫一篇300字的人物小作文。 板書設計

列夫·托爾斯泰 茨葳格

須發(fā):多毛

肖 面部:失調(diào)、平庸

像 眼睛:犀利的目光、豐富的感情、無比的威力

畫 表情:憂郁、壓抑

長相:平平第五課《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海倫·凱勒的有關知識,學習她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通過速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與概括能力。 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的主旨,說出作者為什么將自己的老師──莎莉文小姐稱為“再塑生命”的人,理解文章中“再塑生命”的含義。

4.理解作品中關于“愛”的討論,理解“愛”的多種形式,并用自己的語言對“愛”進行詮釋。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的主旨,理解文章中“再塑生命”的含義。 2.理解作品中關于“愛”的討論,理解“愛”的多種形式,并用自己的語言對“愛”進行詮釋。

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方案篇三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本單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專題,采用“三精帶一略”的形式構建,選編了精讀課文《燕子》《古詩兩首》《荷花》,略讀課文《珍珠泉》,一個語文園地。自然景物旖旎絢麗,四篇課文視角迥異,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絲、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這些美景在作者的筆端涓涓流淌,點點入胸的鮮活文字更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本組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揣摩語言文字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賞析之余還可以從中了解作者的觀察方法,積累優(yōu)美的句段。通過說、寫及課外搜集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xiāng)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學生分析】

對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一組課文學起來比較容易,因為燕子、柳絲、荷花和泉水這些景物都是學生身邊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觸過類似的文章,一定會興趣盎然。與以往不同的是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還要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抓住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對于這一點教師不能停留在蒼白的寫作技法的指點上,而應該結(jié)合課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學生易于接受。

【教學設想】

1、走進生活。讓學生走進大自然,進一步觀察身邊的景物,加深切身體驗,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2、創(chuàng)設情境,美文美讀,在反復誦讀中積累優(yōu)美句段。

閱讀名家的相關文章,擴大對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xiāng)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3個字,積累優(yōu)美句段。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觀察身邊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觀察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配樂磁帶。

2、走入自然,觀察身邊的景物。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在學習這個單元之前,教師可布置學生走入自然去觀察身邊的景物,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學文讀文的熱情,同時也為 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做好鋪墊。

二、基本策略

1、初讀感知。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采用指名讀、同桌檢查讀、比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悟讀思考,做到文通字順,讀得正確、流利。

2、精讀品析。這些課文文質(zhì)兼美,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想象,抓住關鍵詞句了解課文的觀察方法及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3、延伸拓展。引導學生交流學習體會,積累優(yōu)美句段。

三、各有側(cè)重

1、《燕子》:

這篇課文以輕松明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課文以燕子為線索,按燕子的外形特點、燕子在春天從南方趕來、燕子飛行和停歇的順序記敘的。全文結(jié)構清晰,語言優(yōu)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最佳范例。

⑴ 教學前教師可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或者組織學生到野外去觀察春天的景色,還可以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讓學生對春天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條件,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有關春天和燕子的課件。

⑵ 教學中可以從燕子入手,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還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聯(lián)系起來觀察,展開想象,體會燕子給春天帶來了什么。學習課文后,教師要鼓勵學生把學習到的由近及遠的觀察方法運用到平時的觀察中去;通過朗讀,整體把握全文,突破重難點。要通過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朗讀中,要注意讓學生多讀并體現(xiàn)讀的層次;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的情感。從“斜著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飛行姿勢,飛行時的輕快靈活、自由自在。通過“掠過”,體會燕子飛行之快速;從中了解作者對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特有偏愛,以及贊美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感情。

2、《古詩兩首》:

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的是春天的內(nèi)容,描寫和贊美了春天的景色。教學時,要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

⑴ 課前讓學生觀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點觀察柳樹及其生長情況,春天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情景。如果因季節(jié)觀察不到,可以讓學生回憶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關春天的圖片看一看。教師準備有關春天的課件或圖片。

⑵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鏗鏘,學習時要以誦讀為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讀,可以結(jié)合看圖,想象情境來感悟詩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所想所感。注意把握節(jié)奏、注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然后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下來。

3、《荷花》:

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xiàn)了一幅各具姿態(tài)、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⑴ 激趣導入:你們見過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資料,展示一幅幅荷花圖。

⑵ 引導學生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想象,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重點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并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⑶ 鼓勵學生把自己找到的有關歌頌荷花的詩文交流一下。讓學生能夠更多的了解荷花,了解它被歷代人們所喜愛的原因。

4、《珍珠泉》:

這篇略讀課文內(nèi)容淺顯、語言優(yōu)美,目的是在讓學生自讀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麗景色,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同時了解敘述的順序,積累課文優(yōu)美語言。本課教學時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jù)連接語中的學習提示,自學自悟,教師點撥指導?梢韵纫龑W生讀懂連接語,明確閱讀要求:課文寫了珍珠泉的哪些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然后根據(jù)要求自學課文。初讀,讀準字音,了解課文內(nèi)容,交流自己讀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讀課文時,就課文提示,展開討論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最后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進一步體會語感,積累優(yōu)美語句。

四、拓展活動

本組教材的拓展活動應與語文園地的學習結(jié)合起來。一方面搜集列舉中外名家對大自然的精彩描寫,并鼓勵學生經(jīng)常積累,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同時在口語交際和習作中,引導學生在說說寫寫中提高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習作的內(nèi)容暗含了寫作方法的指引,如抓住特點寫,按順序?qū)懙,引導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在一系列的語文活動中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方案篇四

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單元整組解讀

(一)一個新的起點單元

首先,這是新學段(第二學段)的起點。對比二年級下冊的教材,有這樣幾點值得關注。一是單元開篇多了一頁單元導讀,這導讀是給老師看的,更是給學生看的,讓學生明白這個單元要學什么,要達成怎樣的學習目標。二是習作單獨作為一個板塊呈現(xiàn),不再如二年級那樣將“寫話”放在語文園地當中。三是課文分為了兩類: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四是語文園地中的“識字加油站”被“交流平臺”取代,不再安排“我愛閱讀”。第一個變化,我覺得它契合了學生對學習意義的自我建構的需要。學生走過了低年級的浪漫,開始向比較理性的自我認知過渡,在學習上,應該逐漸學會根據(jù)具體的目標來進行自我評價和調(diào)整。老師把目標藏著掖著的學習,即使有趣,對于學習主體而言,始終是盲目的,是不會有自我管理活動生發(fā)和參與的。這一變化是我個人最欣賞的。我在自己的教室課程探索和實踐中,就已經(jīng)在這方面嘗試了好幾年——每周會為學生提供一份“母語學習周計劃”,讓學生清楚接下來的一周要學什么和達到哪些具體的學習目標,這樣學生就鞥明明白白地展開學習活動,就能有目標地管理自己的學習。

第二個變化,是相對于第一學段而言的,也是相對于原人教版教材而言的,它不僅僅是努力體現(xiàn)習作教學本身的課程序列化,也強調(diào)了“寫”和“發(fā)表”的重要性。讀再多的書,增長了再多的見識,涵養(yǎng)了再好的性情,不會觀察和思考,不會用清通、適切、準確、得體的語言來表達,終究成不了“自己”。第一次習作,聚焦“體會習作的樂趣”,是科學的目標設計,因為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對新任務的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意義的理解是其次。第三個變化,主要是相對第一學段而言的,體現(xiàn)的是方法的遷移運用和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敖涣髌脚_”替代了“識字加油站”,既是重點學習目標的升級和轉(zhuǎn)變,也是教室學習共同體形成的方法和基礎,還是對單元重點學習目標的進一步梳理和內(nèi)化。作為新學段的起點單元,它還通過編排形式以及教師在準確以及創(chuàng)造性理解基礎上的教室生活實踐,給學生以后如何更多地自主性創(chuàng)造自己的母語學習生活,提供了認識、方法和策略、習慣等方面的示范。也就是說,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對以后的母語學習生活充滿了期待,也逐漸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第二,這是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新起點,對校園生活的認識開啟了新的體驗和評價模式。認知發(fā)展的新起點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選擇校園生活恰恰是最適合的一個方面,這是學生體驗最真切的“境遇”。一二年級的學生心目中,自己的校園生活,甚至自己班級的學習生活就是他們認為的校園生活的全部,他們也缺乏反思自己學習生活的能力。到了三年級,身心的發(fā)展之外,無論是生活探索范圍的擴大還是隨著閱讀帶來的視野的擴大,都讓學生有了突破原有認知的需要。通過校園生活主題單元的開啟,學生從自己最熟悉的校園生活探索開去,了解到不同校園的同與異,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了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對學校的想象和期待;從故事中學習反思自己在校園、在課堂中的角色、姿態(tài)和責任…… 第三,這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新起點。第二學段是學生從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實踐向邏輯思維實踐過渡的階段。將單元學習主題和重點目標直接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帶著目標去學習,就是在幫助學生體驗一種有依據(jù)、有邏輯的學習。例如,讓學生聚焦有新鮮感的詞句,也涉及了言語思維的發(fā)展需要——把要表達的意思充分地表達出來,是需要語言運用的策略的,語言積累的價值就在于能創(chuàng)生出屬于自己的新鮮感的語言。包括口語交際(分享“我的暑假生活”),包括習作(“猜猜他是誰”),都更突顯出言語邏輯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形象思維有了邏輯思維的陪伴甚至管理,言語思維的品質(zhì)就會一步步提升,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輸出性的表達,都將擁有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期待,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批判精神的萌芽也有賴于此。

(二)這是一個學習目標清晰而科學的單元

學習目標清晰既表現(xiàn)在導讀中明確表述了出來,也體現(xiàn)在每項具體的學習任務中,如第一篇課文后面的思考題。

(點擊圖片可放大)

雖然只有第一題明確提出了“在文中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但后面兩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都是以課文學習為起點和基礎引發(fā)的話題,教師應該適當?shù)赝ㄟ^評價,將“有新鮮感的詞句”的運用滲透在“說一說”的實踐中。這一目標不斷在課文閱讀中得到多種學習形式的落實,讀、說、寫,目的是要成為學生閱讀中養(yǎng)成關注和積累的習慣,在說和寫中慢慢轉(zhuǎn)化為能力,養(yǎng)成一種自覺。

習作“猜猜他是誰”,這個內(nèi)容本身就與學習目標“體會習作的樂趣”相吻合——是一個具有游戲性質(zhì)的習作活動。當然,習作的樂趣不僅在內(nèi)容上,還在表達實踐上,學生表述準確,如果還能有新鮮感——這是與閱讀目標的關聯(lián)——樂趣就會更深一層;學生的描述準確表現(xiàn)了同學的特點,讓其他人讀了后能很快猜出來,成就感又會帶來印象更深刻的樂趣;教師將學生的第一次習作用某種形式“發(fā)表”出來,這一樂趣就成為下一次習作的驅(qū)動力了。

學習目標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落實的層次性和學生興趣、接受能力、內(nèi)化水平的匹配上。落實的層次性,以“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為例,每篇課文內(nèi)的學習有層次(前面已經(jīng)呈現(xiàn),不再贅述),三篇課文之間也有層次性。三篇課文之間的層次性,從第一篇的讀中體會、說中嘗試運用,到第二篇的讀中自主發(fā)現(xiàn)、仿寫中嘗試運用,再到第三篇略讀課文中的讀法運用,是很循序漸進的。

(三)這是一個具有開放性學習空間的單元

作為母語學習的主題單元,都應該是具有開放性學習空間的單元。這種開放性學習空間,不能僅僅是靠教師個人的理解和教學主張來創(chuàng)造,教材主題單元本身,無論從主題上還是文本的選擇和組合上,也應具有開放性。

首先,校園主題本身就是一個開放性的內(nèi)容和話題,因為校園生活的豐富性,因為對校園生活體驗的差異性,因為校園生活表達方式的多元性——學生可以在母語學習的基礎上,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校園生活。校園生活的豐富性,文本中有,習作中也是一個具體的表現(xiàn)。第二,三個文本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展現(xiàn)、討論校園生活的,角度的多元化,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很自然地從新的角度來認識、分享校園生活,文本的拓展就有了合邏輯的選擇。例如,既契合校園生活主題,又可以進一步落實“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的文本可以拓展《山溝里的孩子》等,整本書有王淑芬的《三年級花樣多》等。再者,《大青樹下的小學》是吳然的作品,吳然的很多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的文章里,都有“新鮮感”的詞句,如《走月亮》《珍珠泉》等,也可以作為開放性教室課程的一個選擇。還有泰戈爾《新月集》,開個小學的讀書分享會,或師生、家長參加的朗誦會,也是一個選項。

關鍵是,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學生實際,根據(jù)課時的總體安排和規(guī)劃,用好用活這個單元,創(chuàng)造出學生受益的教室課程生活來,建構“為兒童全生活著想”(葉圣陶語)的、具有邏輯的母語課程。

(四)這是一個文本選擇上有瑕疵的單元

正如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所說的,教材是人編寫的,不可能十全十美,缺陷和不足是不能避免的。個人認為,這個單元在文本選擇上,是有瑕疵的。前兩個文本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語言品質(zhì)上,都是經(jīng)典的,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好例子,好榜樣。第三篇,就有了明顯的落差。當然,這可能是因為要選擇一個新的角度來呈現(xiàn)校園生活,尤其是要引導學生敢于在學習中質(zhì)疑,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才選擇了這個文本。但是,就落實重點學習目標“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而言,這個文本是難以勝任的,這也是文本的內(nèi)容和體式所限。不是說文本中完全沒有這樣的詞句,而是很少很少,如果是“關注詞句表達的準確性”,倒是不錯的選擇。

二、單元內(nèi)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學校生活”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泛汀恫欢鸵獑枴3篇課文組成。目的引導學生學會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熱愛學習生活,積極向上。

2.本單元重點:

(1)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3篇課文中語句表達非常精妙,學會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比如,《大青樹下的小學》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學生感到這是一所體現(xiàn)民族大團結(jié)的學校;《花的學校》中的“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是擬人的句子,使花草樹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問》中“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备惺軐O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這些詞句的含義,學會積累,學會體會。

(2)學習書面表達,體會習作的樂趣。本單元安排了習作《猜猜他是誰》,由于本單元是三年級上冊的第一個單元,意味著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書面表達,第一次有了習作的概念。學會先說后寫,抓住人物主要特點寫,學習習作的格式。

(3)在進行單元教學之前,要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由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第一組課文,首先考慮的是銜接問題,這一組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級語文教學的接口處。除了識字還是教學的重點外,還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

四、單元整組課時規(guī)劃建議

教學內(nèi)容 課時安排 說明 備注

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 一課時 作為開學第一課設計,開學前一周布置學生按要求做好準備 “日積月累”做一個“古詩詞中的童年”晨誦專題,時間持續(xù)一個月。

大青樹下的小學 三課時 先學習單元導讀,討論對校園生活的認識、感受,明確單元重點學習目標;以學習單的方式完成字詞自學和讀通課文的課內(nèi)預習。拓展閱讀《走月亮》,學習摘抄有新鮮感的詞句,開始學習做不同特色的閱讀手賬(方案2:拓展閱讀《山溝里的孩子》)

花的學校 三課時 拓展閱讀《孩童之道》《金色花》,建議布置《新月集》親子共讀活動。

不懂就要問 一課時

習作 兩課時 緊扣一個“趣”字展開表達實踐活動

語文園地之詞句段運用 兩課時 第二題融入課文學習和單元整理活動2。

單元整理 兩課時

1、字詞整理與積累;

2、吳然作品、泰戈爾散文詩班級朗誦會及新鮮感詞句分享;

3、優(yōu)秀習作分享與發(fā)表。

教學建議

開學第一課(口語交際)

一、為什么要設計為開學第一課?

在開學第一課分享暑假精彩生活,既是為了對暑假生活做一個有意思的自我總結(jié)和展示分享,也是為了引導學生對比感受暑假和校園兩種成長生活的不同精彩和相互聯(lián)系,為接下來的校園學習生活奠定積極的心理基礎。這是分享課,也是銜接課,還是開啟課。

結(jié)合第一單元重點學習目標,可以有意識地將對“有新鮮感的詞句”的關注滲透在對學生分享的評價中——對于學生來說,“新鮮事”里往往會很自然地蘊藏著“有新鮮感的詞句”。

二、課前要做哪些準備?

為了讓學生對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充滿期待,教師可以在開學一周前將任務布置下去,請學生做好分享暑假生活新鮮事的準備。在布置任務時,提出具體要求,做必要的指導,如可以和家人一起選擇要交流的新鮮事,準備好相關的圖片、實物,甚至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制作ppt。當然,先試著給家人講一講,聽聽他們的建議是不可少的。甚至,教師可以提前制訂一個評價量規(guī),給學生在做準備時參考。

三、這節(jié)課可以怎么上?

教師要準備一個熱情洋溢的開場白,調(diào)動學生分享的積極性。

要給每一個學生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兩種分享機會,即小組內(nèi)分享和班級內(nèi)分享。具體操作是:第一步,小組內(nèi)按照要求分享,組員根據(jù)評價量規(guī)推選一人當堂在班內(nèi)分享;第二步,每個小組被推薦的學生做班內(nèi)分享,師生即時評價,教師評價有意識關注語言的“新鮮感”;第三步做活動延伸,和學生商量每天抽出固定的10分鐘,讓剩下的學生每天兩到三個在班內(nèi)分享。為了讓學生收獲明顯的成就感,享受這種學習生活,可以將多種多樣的獎項滲透在評價量規(guī)中,如最新鮮的故事、最佳口才、最美ppt、最有故事的實物、最精彩的圖片…… 當然,分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小結(jié)效果突出的分析方法、策略,真正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0 2 《大青樹下的小學》 文本解讀

一、如何理解題目的變化

用過原人教版語文教材的老師會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在部編版教材中時,題目從《我們的民族小學》改成了《大青樹下的小學》。如何理解題目的這種變化?有人是這樣解讀的:

課題有了變化,由原來的民族小學改為“大青樹下的小學”,是教材編寫中國家意識的體現(xiàn)。因為,這所學校,是個多民族融合的學校,不是哪個民族獨立的學校。大青樹,就是這所學校的地域特點---邊疆特色。

雖然課程一定會體現(xiàn)國家意志,雖然一聯(lián)系上新時期的國家情懷就顯得“有底氣”,我還是覺得這種解讀太牽強。我倒覺得原來的題目恰恰是為了體現(xiàn)我國是一個民族大團結(jié)的國家。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把?愛讀書?種植在孩子們心里”的作家吳然,他的不少作品都入選了小學語文教材,如《走月亮》《珍珠泉》《搶春水》等。翻閱吳然的作品集可以發(fā)現(xiàn),以往的集子,如《天使的花房》中,這篇文章題目是“民族小學”,還有的題目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和花朵說悄悄話》);2023年5月出版的吳然語文閱讀課堂系列叢書中,這篇文章收錄在《大青樹下的校園》中,題目是“大青樹下的小學”。從這些信息當中,我們很難確定吳然最初用的是哪一個題目。用心閱讀吳然的散文作品,從他作品的內(nèi)容特點、語言風格和主題特色(兒童散文,優(yōu)美的筆調(diào)、馥郁的詩意和躍動的童心)等方面看,我更愿意相信這篇文章最初的題目是“大青樹下的小學”。這個題目有著樸素的詩意,讓讀者很自然地想到環(huán)境的美好、故事的溫馨、情感的淳樸……同時,對照文中表現(xiàn)的“民族融合”的主題,也顯得自然而含蓄。這些,“我們的民族小學”都是無法企及的。

二、欣賞——一篇詩意盎然的兒童散文

這是一篇構思巧妙、語言樸實優(yōu)美、畫面和諧、情感真摯的兒童散文。構思巧妙表現(xiàn)在短短的四百多字,蘊含了豐富的信息:這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邊疆小學;寫了學生們上學、上課、課間等多個特定的景象;結(jié)尾自然,借景抒情,令人回味。開篇第一句話,是一個長句,很長的句子,卻沒有給人冗長的感覺,它像是一個自然變換的鏡頭,鏡頭隨著不同方向遠景的移動向同一個近景聚焦,讓讀者跟著文字看清楚了從不同方向走來的小學生屬于不同的民族。這句話為后面的內(nèi)容做足了鋪墊,也給讀者帶來了閱讀期待:這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呢?后面的內(nèi)容正是循著這個思路展開的。

這篇兒童散文,遣詞造句和語言節(jié)奏都富有兒童情趣,詞句樸實優(yōu)美,節(jié)奏活潑明快。通篇語言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曉白如話,又詩意融融。例如第一句三個“從”到三個“有”一個“還有”,長短句參差有致;“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真好聽”三個字看似平平常常,卻在語境中更讓人很自然地產(chǎn)生了遐想,再接著讀后面的描寫,發(fā)現(xiàn)這“真好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最后兩句,句式基本相同,邊讀邊感受,仿佛覺得銅鐘和鳳尾竹的影子都有了生命,都在欣賞著這美麗的校園。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通過語言文字描畫出的幾個美好和諧的畫面。一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們來上學的景象,小朋友們的出現(xiàn),讓整個校園都變得絢麗多彩,朝氣蓬勃;二是樹、鳥兒、蝴蝶、猴子都傾聽小學生們朗讀課文和各種小動物看小學生們課下玩耍的畫面,前者令人陶醉、神往,后者讓人感受到了天真、可愛;三是對銅鐘和影子的特寫,定格出一幅充滿溫情和希望的美好畫面。

顯然,這是一篇符合兒童閱讀心理的散文,白描手法,樸實語言,典型畫面,把日常的校園生活寫得真切,寫得如詩如畫,讓熟悉這種學習生活的孩子們讀了感到自豪,讓不熟悉這種學習生活的孩子們讀了感到新鮮,產(chǎn)生向往。

三、批判——一個學習價值清晰的文本

批判在這里指的是全面深入的分析判別,即用更高要求的眼光對文本進行審視和判斷,最終厘清文本本身之于課堂學習的價值。批判是基于批判思維和批判精神的;它強調(diào)獨立思考,強調(diào)思維和判斷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批判還直接與創(chuàng)造性相聯(lián)系。(《欣賞 批判 聯(lián)系 建構——文本解讀的四個關鍵詞》)把這樣一篇兒童散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它的學習價值表現(xiàn)在哪里?教師如何再從學習的角度來解讀這個文本?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

思考、審視一個文本的學習價值,可以從這樣幾個維度切入。其一,學生自主閱讀這篇文章時,會有怎樣的感受,他們的關注點會在哪些方面。其二,單元重點學習目標(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能夠在哪些具體詞句上落實;還有,學生對“新鮮感”的關注,會指向詞句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還是詞句的表達方式。其三,作為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習的第一篇課文,它的內(nèi)容、主題等,對學生接下來的教室語文課程生活應該帶來怎樣的期待和定位。

第一個維度,不同地區(qū)的學生關注點一般是不同的,這正好與課后第二個思考題(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的設置意圖相吻合!疤貏e的地方”,不同地區(qū)的學生答案會不一樣。學生認為特別的地方,也是學生感受最深的地方,是課堂上閱讀這篇文章的興趣激發(fā)點,或者深入閱讀的切入點。第二個維度,要想到學生會對詞句內(nèi)容感到新鮮的有哪些,如何引導學生從對內(nèi)容的興趣自然地過渡到對詞句表達形式和策略的興趣上來。就一般性學情來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最后一句,第二自然段對窗外安靜景象的描寫,對小動物的描寫,最后一個自然段選擇對銅鐘和鳳尾竹影子的描寫作為結(jié)尾……這些都值得關注,值得引導學生進行品味。第三個維度,既是對單元主題的回應,更是為了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校園生活,觀察自己的校園生活,還可以探尋更多不同地區(qū)小朋友的校園生活。這也正好與課后第三題是對應的。

這樣一梳理,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學習價值十分清晰的文本。

四、聯(lián)系——為學生的學“特設一種相當?shù)木秤觥?/p>

一個文本,無論是為了實現(xiàn)哪一具體的母語學習目標,都不能孤立地運用。一則,孤立的運用,猶如碎片化閱讀,是不完整的,是很快會從腦海中被無意識地抹去的;二則,能力的形成,方法的習得,志趣的樹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需要不斷鞏固和強化;三則,建立聯(lián)系是賦予生活和學習以意義的基礎,母語學習應該是一種有聯(lián)系的生活,這種聯(lián)系的建立,指向的就是為學習“特設一種相當?shù)木秤觥保ㄈ~圣陶語)——溝通生活的境遇、文本拓展的境遇、單元整體的境遇等等。這篇課文的學習也不例外。

有聯(lián)系的母語學習生活的創(chuàng)造,落腳點是學生的經(jīng)歷、實踐和體驗,但卻始于教師“為兒童全生活著想”的文本解讀。

先說重點學習目標引領下的單元整體的境遇。教師要在解讀時弄清楚:

1、單元導讀中明確提出的重點學習目標是什么;

2、這篇課文的學習要在怎樣的層次落實重點學習目標(以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交流為基礎,能區(qū)分詞句表現(xiàn)內(nèi)容和表達形式、策略的新鮮感,初步學會聚焦新鮮感的用詞、造句);

3、在這篇文章學習的基礎上,下一篇或者在拓展文本閱讀時,重點學習目標落實的層次是怎樣的(能自覺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并嘗試分享自己體會出的新鮮感的表現(xiàn));

4、在習作時滲透有新鮮感詞句的運用與這篇文章的學習有怎樣的聯(lián)系(把握好度,把握好主次,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習作的樂趣)。也就是說,這一篇文章的解讀,是要胸懷整組的,要運用系統(tǒng)思維,要確保在課堂學習實踐時,讓學生感受到不是在孤立地讀者一篇文章。

再說文本拓展的境遇。夏丏尊在《關于閱讀》一文中指出:“我以為最好以選文為中心,多方學習,不要把學習的范圍限在選文本身。因為每學年所授的選文為數(shù)無幾,至多不過幾十篇而已。選文占著國文課的重要部分,如果于一學年之中僅就了幾十篇文字本身,得知其內(nèi)容與形式,雖然試驗時可以通過,究竟得益甚微,不能算是善學者。受到一篇選文,對于其本身的形式與內(nèi)容,原該首先理解,還須進而由此出發(fā),作種種有關系的探究,以擴張其知識!鼻拜吔倌昵暗挠^點,永遠不過時。前面在進行單元整組學習規(guī)劃時已經(jīng)提到,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安排三個課時。一般都是兩個課時,為什么要安排三個課時呢?這也是在文本解讀時就想好了的。面對一個文本,學生可能還不會從作者或者內(nèi)容、主題等角度去建構一段有意思的閱讀生活,他們的知識儲備、閱讀視野、方法策略等都有明顯局限。作為引領、陪伴、規(guī)劃學生學習的教師,恰恰是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素養(yǎng)的。

教材選擇吳然的《大青樹下的小學》開篇,是主題的需要,是目標落實的需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吳然的兒童散文里,有很多適合他們閱讀、欣賞、積累的具有新鮮感的詞句,其中選入過小學語文教材的就有《走月亮》《珍珠泉》《搶春水》等。從作者作品的角度,立足“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這個點,這幾篇文章可以有選擇地引入課堂;同時考慮內(nèi)容主題的話,吳然還有這樣一些兒童散文《學校旁邊一條河》《我們的樹林》《老師的禮物……

單元主題是校園生活,三年級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理解,需要更開闊的視野。從這一角度建立聯(lián)系,可以引入《山溝里的孩子》,這篇文章寫了偏僻山區(qū)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語言也是樸素而詩意的,有很多“新鮮感的詞句”。

是從作家作品角度還是主題角度建立更廣闊的聯(lián)系,進行拓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課程生活的整體規(guī)劃等自己做出判斷和選擇。

溝通生活的境遇,當然就是從“大青樹下的小學”聯(lián)想到自己的校園,觀察、體驗、分享、表達,也可以聽聽爸爸媽媽說說他們小學的校園生活,還可以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地方的小學校園生活……至于到底選擇在哪些個方向上創(chuàng)造“相當?shù)木秤觥,同樣要根?jù)學生實際、課程生活規(guī)劃的需要了。

五、建構——繪制以“這一個文本”為基礎的課程生活藍圖

建構,就是直接指向課堂的解讀和創(chuàng)造,就是從“這一個文本”出發(fā)對“這一段”教室課程生活進行比較細致的藍圖規(guī)劃——不是寫意的,而是工筆的輪廓勾描,同時還要想一想某些細節(jié)。也就是說,在文本解讀的同時,學習目標的定位、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習資源的利用、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和評價等等都有了第一預設?此七@不是文本解讀本身的事,但確確實實是文本解讀應該抵達的重要一站。

《大青樹下的小學》一文的解讀,可以建構這樣一幅藍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教學建議(設計簡案)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單元導讀”和交流,明確單元學習任務,對單元學習充滿期待。

2、運用學過的方法,借助學習單,自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3、通過邊讀邊思邊圈畫,借助表示時間的詞語梳理清楚課文寫了大青樹下的小學哪些事情,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清楚自己覺得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

學習準備:

設計學習單——★第一遍讀課文,我通過查字典、借助拼音并聯(lián)系上下文,把這些生字變成了熟字(抄寫在橫線上或在課文中圈出來)。

★對照田字格,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會認會寫的字有,我通過觀察、練習,學會了寫下面的字(在田字格中寫兩遍)。

★我認真練習朗讀了課文 遍,已經(jīng)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了。★通過讀課文,我發(fā)現(xiàn)這所大青樹下的小學跟我們的學校(一樣 不一樣),我將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內(nèi)容做上了記號(畫上波浪線),還讀給同桌聽了。課文中還有我不熟悉的事物,它們是:。

教學過程:

一、聚焦單元“導讀”,明確單元學習目標。

1、話題小討論:你覺得校園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2、自讀“導讀”,思考:你從“導讀”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收獲,教師小結(jié)談話,幫助學生明確單元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過渡到《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習。

二、借助學習單,學習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借助學習單,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交流檢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的同時指導讀好長句子的節(jié)奏。如“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上,從一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2)聽寫詞語:早晨、絨球花、漢族、打扮、朗讀、安靜、影子、鮮艷的服裝、停在花朵上、粗壯的枝干。聽寫后評價,針對性指導書寫。

(3)說一說:大青樹下的小學與我們的學校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說說不同的地方或者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情景。交流文中不熟悉的事物,教師運用圖片、“資料袋”等幫助認識這些事物,如坪壩、絨球花、銅鐘、山貍、鳳尾竹等。

三、再讀課文,邊讀邊思,梳理課文內(nèi)容。

1、邊讀邊圈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梳理清楚課文向讀者介紹了大青樹下的小學哪些事情。(上學時、上課時、下課時)

2、分別用文中的詞語來概括大青樹下的小學“上學時”“上課時”“下課時”的特點。(絢麗多彩、好聽和安靜、熱鬧)

3、讀一讀,再說一說自己覺得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讀懂這是一所邊疆小學,是一所多個民族孩子在一起學習的小學,是一所可愛的小學。)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在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特點的基礎上,通過邊讀邊想象畫面細心體會的方法,畫出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體會新鮮感具體體現(xiàn)在哪兒,感悟表達特色,朗讀豐富積累。

2、聯(lián)系自己的學校生活,選擇一個場景(具體地點和時間的情景),對照課文的寫法,說一說同學們在學校里做些什么。

教學過程:

一、品讀文字,體會新鮮感,感受語言魅力。

1、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畫面,把自己覺得寫得有意思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并與旁邊的同學說一說為什么覺得有意思。

2、組織班級交流,品讀有新鮮感的詞句,內(nèi)化語言。

在整個文本語境中,在聯(lián)系中,通過具體詞句的品讀實踐,引導學生認識到“有新鮮感的詞句”既是指自己覺得新鮮的詞句,也是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表達方式巧妙、表達效果明顯的詞句。

預設(1)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上,從一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讀著這句話,就像眼前出現(xiàn)了流動的畫面。從三個“從”三個“有”一個“還有”,感受這句話的節(jié)奏感。通過多個學生的合作朗讀感受這種節(jié)奏感和豐富的畫面感。

預設(2)“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

這句話作為第二自然段,一是用聲音連接畫面,巧妙過渡到下文上課的情景;二是寫出了邊疆小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三是擬聲詞給人以自然、悅耳之感。教師可以通過范讀,讀出鐘聲的節(jié)奏,引導學生感受鐘聲的自然、悅耳、悠揚;師生合作讀,學生讀這一自然段,教師接著讀下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感受過渡的巧妙。

預設(3)

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大家朗讀課文聲音“真好聽”,到底怎么好聽呢?文章沒有直接寫,而是用窗外的“安靜”,用樹枝、鳥兒、蝴蝶的表現(xiàn)來襯托“真好聽”。這種寫法很新鮮?梢哉{(diào)換這兩句話的順序,引導學生體會兩句話的關系,從而感受到這樣寫的妙處。

預設(4)

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為什么文章最后寫到“古老的銅鐘”“大青樹粗壯的枝干”“鳳尾竹的影子”“潔白的粉墻”?不用做分析解釋,引導學生抓住“古老”“粗壯”“潔白”等詞和省略號,邊讀邊想象詩意的畫面,邊讀邊聯(lián)想“上學時”“上課時”“下課時”的情景(省略號的理解),體會作者用這兩句特別的景物描寫表達了對這所可愛的邊疆小學的贊美和喜愛。

3、師生合作,美讀全文。

4、摘錄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到筆記本上。

二、建立聯(lián)系,滲透運用,說一說自己的學校。

1、談話:吳然的《大青樹下的小學》,讓我們看到了一所可愛的邊疆小學的樣子和這所小學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如果請你來向別人介紹一下我們自己的學校和校園生活,你會介紹些什么,怎樣介紹呢?

2、選擇校園里的一個場所,練習說一說它的樣子或者同學們在那里學習、活動的場景,說的時候想一想這篇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努力說得既準確又有“有新鮮感”。(1)選定場所、情景,獨立練習說一說。(2)小組內(nèi)說一說。

(3)推薦班級內(nèi)說一說,教師引導評價,關注說準確說清楚和說得“有新鮮感”。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方案一目標:拓展閱讀《走月亮》《珍珠泉》,感受吳然兒童散文樸素詩意的語言特點,欣賞、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激發(fā)課下閱讀吳然兒童散文的興趣。方案二目標:拓展閱讀《山溝里的孩子》,體會不同地區(qū)兒童學習生活的不同特點,欣賞、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

教學過程: 方案一步驟——

一、教師朗讀《走月亮》,學生傾聽,然后說一說聽過之后的感受。

二、對比傾聽教師朗讀《大青樹下的小學》和《走月亮》語段,交流猜想與發(fā)現(xiàn)。

對比語段第一組: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上,從一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大青樹下的小學》)

月兒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走月亮》)

對比語段第二組:

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大青樹下的小學》)我們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走月亮》)

三、自讀欣賞《走月亮》,邊讀邊想象畫面,圈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并朗讀分享。

四、自讀欣賞《珍珠泉》,邊讀邊想象畫面,圈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

五、朗讀欣賞《走月亮》《珍珠泉》。

六、摘抄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

七、介紹吳然和吳然的兒童散文,推薦閱讀吳然兒童散文系列。 方案二步驟——

一、教師談話,激發(fā)閱讀《山溝里的孩子》的興趣。

二、學生自讀《山溝里的孩子》,讀懂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生活的特別之處,發(fā)現(xiàn)文章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和這些詞句的特點。

三、分享交流,朗讀欣賞。

四、摘抄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也可以有第三方案哦!)附: 走月亮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這時候,阿媽喜歡牽著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著。走啊走,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哦,阿媽,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樹葉做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哦,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我們?nèi)タ纯葱∷,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過鮮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村道已經(jīng)修補過,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經(jīng)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莊稼了,收莊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補一補,這是村里的風俗。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一聲,銀光一閃……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還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頭上那片果園里,這些好吃的果子掛滿枝頭。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著。是啊,旁邊就是它澆灌過的田地。在這片地里,我們種過油菜,種過蠶豆。我在豆田里找過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飛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F(xiàn)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哦,阿媽,我們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說中秋節(jié)放假了,阿爸就要回來了嗎?我們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有時,阿媽給我講月亮的故事,講古老的傳說;有時,卻什么也不講,只是靜靜的走著,走著。阿媽溫暖的手拉著我,我嗅得見阿媽身上的氣息。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珍珠泉

我們村子前面的小山包,遠遠看去真像一個綠色的大絨團。山包上,樹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條石板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地穿過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盡頭,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這是一潭深綠的泉水。周圍鑲嵌著不大整齊的石頭,石頭上長著一層黑里透綠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準會滑倒。那綠得沒有一點兒雜色的蕨草,那悄悄地開放著的花朵,給珍珠泉編了個樸素的花環(huán)。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jīng)發(fā)黑的樹葉?上]有魚,是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開始,水泡很小,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后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時候,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頭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

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

不用說我是多么喜歡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來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斷流的時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時候,它還是不停地冒著水泡。難道是有許鄉(xiāng)快樂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兒嗎?他們一定玩得很高興吧?每次,挑著阿爸給我做的小桶,來到珍珠泉邊,我都這么想。

挑著滿滿一擔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潑灑了多少珍珠。∩綔侠锏暮⒆

清晨,天還沒有亮,山溝里還黑著。

孩子們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ㄓ珊谧冏狭,女孩兒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紅了。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傍晚,太陽落山了,山溝里很快地暗下來了。

孩子們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背著書包結(jié)伴回家。山楂果由紅變黑了,路邊的草垛由黃變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藍變黑了。遠遠近近,說說笑笑,夜霧籠罩著他們。

天邊的云黑黑的,山溝里的路黑黑的。遠處,狼在嚎,羊欄邊的黃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盞燈,哦,那是月亮喲,它把清輝撒向山野,照亮了孩子們回家的路。

傳說,山溝里埋藏著一把金鑰匙,誰能找到它,誰就能打開智慧的寶庫,改變山溝的面貌。山溝里的孩子們就是懷著這樣的理想,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尋找。他們要用那把神奇的鑰匙,打開知識的寶庫,用知識的力量改變村莊,改變山溝的窮面貌。

啊!山溝里的孩子不怕從黑夜啟程,他們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燦爛的黎明…… 0 3 《花的學校》 文本解讀 1 我第一次讀泰戈爾是在近三十年前,那時正在讀師范。印象深刻的有三個集子——《新月集》《飛鳥集》《吉檀迦利》,最喜歡的是《新月集》。記得當時寫了好幾千字甚至有上萬字的感想,還在周記上模仿他的寫法創(chuàng)作過幾篇散文詩——這些文字早就不知湮滅何處了。

當初讀泰戈爾,是真正的“素”讀,除了集子,找不到任何可以啟發(fā)和參考的文字來幫助自己理解,但是“童真”“母愛”這些主題還是很快就領會了。參加工作以來,除了晨誦,沒有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過泰戈爾的作品,也就沒有再認認真真地欣賞、解讀過。為了課堂,為了學生的學而解讀《花的學!,這是第一次。

因為有的教材版本中選編過《花的學!罚液芟胫澜虒W過此文的老師們是如何進行解讀的,便上網(wǎng)搜索、閱讀、對比,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找到一篇“為課堂”的解讀,要么是做淺層次的文學欣賞,要么是做知人論世式的讀解,沒有一篇是從作品欣賞到教學解讀的。關于文本解讀,我提出過自己的主張,要立足四個關鍵詞展開,即欣賞、批評、聯(lián)系和建構。接下來我還是遵循這樣的原則和思路,來呈現(xiàn)自己的解讀。

2 鄭振鐸翻譯的《花的學校》,的確是一篇經(jīng)典。靜下心來,一字一句品讀,你會不知不覺隨著文字走進一個奇妙的世界。這個世界里,有自然的博大與多彩,有花兒-兒童的純真與活潑,有歡欣鼓舞的熱鬧,有心思安恬的溫馨……雷云轟響,陣雨落下,濕潤的東風吹著口笛,這是熱情的夏天,這是自由的季節(jié),這是大自然對“一群一群的花”的召喚、迎接和饋贈,所以,這些花兒“在綠草上狂歡地跳著舞”。

兒童-學生看見了這些“狂歡地跳著舞”的花兒,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親愛的媽媽,這些美麗的花兒原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雨一來,他們就放假了”,就“沖了出來”。兒童要告訴媽媽什么呢?花兒在地下學校的不自由、不快樂,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放了假后的歡欣——一出了學校,他們覺得樹枝、綠葉是在為他們歡呼,雷云是在為他們鼓掌。甚至,兒童看明白了,這些花兒“沖了出來”,是要回到家里,回到“星星所住的地方”,回到媽媽的懷抱里——就像這個跟媽媽訴說的兒童一樣。

讀到這兒,或者,我們早就發(fā)現(xiàn),這些花兒,不就是正在向媽媽訴說的孩子嗎?花兒的心思,就是孩子的心思!

是的,這里有童真,有童趣,有童年的幻想——東風吹著口笛,雷云拍著大手,花兒的家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他們“揚起雙臂”奔向“自己的媽媽”。還有,是的,還有他們這么渴望著“放假”,他們是迫不及待地從“地下學!薄皼_了出來”。新的問題來了。詩人泰戈爾到底要表達什么?怎樣表達的?為什么要這樣表達?真的僅僅是贊美“童真”和“母愛”嗎?詩人泰戈爾為什么要在詩中將“學!彼茉鞛椤胺疵嫘蜗蟆蹦?僅僅是因為兒童都天生向往自由嗎?學校一定是不自由的地方嗎?我在三十年前讀的時候,就認定這是兒童最純真心思的表達,F(xiàn)在想來,覺得沒這么簡單,因為泰戈爾不單純是一個詩人,他還是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印度民族主義者。他一定希望印度的兒童能在學校里接受良好教育的,希望兒童能愛上學校,或者,希望學校是兒童喜愛的地方。這首詩分明將“地下學!迸c兒童對自由、自然的向往對立了起來。兒童會不會因為讀到這首詩而對學校產(chǎn)生抵觸情緒呢?這或許正是泰戈爾所想要的,因為,泰戈爾生活的年代,印度正處在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之下,學校是為殖民服務的,而不是為印度的兒童自由成長服務的。(泰戈爾自己在學校里的經(jīng)歷也是不快樂的,他討厭當時學校教育的刻板。)詩中的“家”“媽媽”與“地下學!痹诂F(xiàn)實生活中就是對立的。這樣看來,“天上的雷云”“六月的陣雨”“濕潤的東風”都是有象征意義的,是詩人渴望的改變,是創(chuàng)造自由環(huán)境的熱情行動!缎略录芬还灿37首散文詩,除了《花的學!罚有《十二點鐘》《職業(yè)》等寫到了學校和功課,這些詩中,學校同樣是自由和快樂的對立面。這就更可以說明泰戈爾想表達什么了。

欣賞過這首散文詩后,下一個問題是,作為一篇選入三年級教材的文本,為了課堂,為了學生的學,身為教師身份的我們,又該如何來解讀,才能既不曲解詩人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又能實現(xiàn)我們所期待的教學價值呢?

3 作為一首散文詩,《花的學校》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詩的語言(鮮明的節(jié)奏、樸素優(yōu)美的詞句、充滿想象和童趣的修辭)、詩的形象(熱情的雷云和陣雨、歡快的東風、因為“放假”而充滿生機的花朵、和花朵心心相印的孩子、溫柔傾聽孩子心聲的媽媽)、詩的意境(雷云轟響,陣雨落下時,東風的口笛帶來了放假的消息,一群一群的花兒從地下學!皼_了出來”,盡情呼吸自由的空氣,急切奔赴媽媽的懷抱),這一切都可以通過與文字的親密接觸(閱讀、想象、品味)心領神會——無論是富有閱讀經(jīng)驗的成人還是三年級的兒童——只要能將文字讀成畫面,讀成心思。

“為課堂”的文本解讀,要關注學生會怎樣理解這首散文詩,學生會與詩的語言、形象、意境等比較自然地展開怎樣的對話。“花的學!,這是一個能帶給讀者很多聯(lián)想的題目,兒童更會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是花兒們上學的學校嗎?那個學校里會有哪些新鮮的事物呢?是種滿了各種鮮花的學校嗎?這樣的校園會是多么美麗多么芬芳!帶著這些聯(lián)想開始閱讀之旅,最先被注意到的句子應該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原來,或者果然,文章要寫花兒們上學的學校。

剛剛體驗一下發(fā)現(xiàn)的驚喜,接著往下讀——“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一個正在講故事或者正在與媽媽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心思的兒童(學生很容易在心中將自己與“我”看作可以相互分享的同齡人)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那“一群一群的花”是這個“我”看到的和聯(lián)想的。這些花是怎樣上學的呢?“關了門做功課”,“想在放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墻角的”。這樣看來,花兒們的學校,并不是一個讓他們感到自由快樂的地方。詩中還會寫他們在學校中的其他生活嗎?“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苯又,進一步照應第一段的描寫,寫了花兒們放假時的歡欣——仿佛樹枝綠葉都在為他們的放假歡呼,雷云在為他們的放假鼓掌;寫了花兒們服裝的絢麗多彩,寫了放假帶來的興奮——“沖了出來”。原來,那地下的學校,是花兒們不喜歡的,他們在學校里,最渴望的是放假。三年級的兒童是不是也像花兒們一樣覺得學校里不自由不快樂呢?是不是也渴望著放假呢?也就是讀到這兒,三年級的兒童會不會與花兒們、與“我”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這與兒童自己真實的學校生活體驗密切相關,也與兒童的天性相關,大概,很多三年級的兒童都會產(chǎn)生共鳴。共鳴不僅僅來自于地下學校的約束,還來自于學校外面的大自然的豐富多彩,這時候再來回味“雷云”“陣雨”“吹著口笛的東風”“相互觸碰的樹枝”“簌簌的綠葉”,學校外面的世界的確值得向往!接著往下讀吧,詩中還會寫什么呢?是繼續(xù)描寫花兒們在綠草上游戲狂歡嗎?沒有。接下來的三段,又寫的是“我”告訴媽媽的想法,“我”懂得花兒們從學校里沖出來,心中惦記的是他們天上的家,是家中愛著他們的媽媽——兒童從學校出來,短暫的游戲過后,不也急急忙忙地要投入媽媽的懷抱嗎?

真是一篇美妙的散文詩!這首散文詩是在講上學兒童的故事和心思。∪绻盎ǖ膶W!敝傅氖堑叵碌哪撬鶎W校,那就是花兒們-兒童希望逃離的地方;如果,沖了出來后可以盡情狂歡的草地、心之向往的有媽媽的家也能被看作另一種學校,那就是花兒們-兒童所喜愛的學校。題目在閱讀、聯(lián)想、體驗中,被賦予了多元的、個性化的意義。

懷著童心,這樣一個在文字中徜徉、沉思、欣賞的歷程走下來,詩人要表達的心思和情感,已經(jīng)在對話中清晰了。三年級的兒童,這樣帶著猜想、期待讀下來,帶著自己的經(jīng)驗與詩人、詩歌的情感對話,也就是充分而滿足的了。還原到這里,我們已然發(fā)現(xiàn),這首散文詩是有層次的。一二段是大自然中詩意的場景,一群一群的花跑進了充滿熱情的世界;三至六段是“我”告訴媽媽的猜想,猜想這些花兒們是從哪兒跑出來的,為什么跑出來,循著這樣的猜想再來看花兒們放假后整個世界的歡欣鼓舞,照應了一二段;七八九段是“我”再次猜想這些花朵為什么那樣急急忙忙,表達了對花兒的理解、共鳴以及對母愛的信任和渴望。從所見到所思,以所思來詮釋所見,層層深入,自然而巧妙,詩意就這樣從文字中氤氳開來。教材中,從排版上看不出這樣的層次劃分,而很多譯本,都是分成三個部分來排版的——筆者以為,鮮明地分成三個部分,應該有更利于學生的理解。

詩意,來自于詩人所表達心思和情感,更來自于具體的詞句。應該說,對于三年級學生,這首散文詩中的每一詞每一句,都是新鮮的,都是充滿豐富想象力的,都是情感真摯飽滿的。東風“走過”荒野,“吹著口笛”,一群一群的花“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還和著雷云和陣雨的節(jié)拍……欣賞這樣的詞句,需要邊讀邊想象邊品味,發(fā)現(xiàn)其中的獨特之處、新鮮之處、美妙之處,甚至,是要反復誦讀,積累沉淀的。

至于,前面談到的詩人對當時學校的態(tài)度,是不必在此時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引導三年級兒童去苦心理解的,在聯(lián)想、想象中與詩中的“我”在向往自由、向往溫馨上產(chǎn)生共鳴,是三年級兒童所能夠和只需要達到的閱讀的境界。關鍵是,不要回避兒童關于“我”對“地下的學校”的態(tài)度,尊重兒童真實的情感體驗和回饋——這有利于兒童將來對這首散文詩的重新閱讀和形成自己的判斷,建立自己的觀點。

4 一首《花的學!肪妥阋宰寣W生愛上這充滿詩意、想象力豐富、情感真摯自然的一詞一句。這首詩的表達特色,也是泰戈爾《新月集》中每一首散文詩的共同特點。所以,一定要跟學生們談談《新月集》,一定要領著他們再讀一讀《金色花》《職業(yè)》《孩童之道》等——“交流平臺”中的第二個句子,就是選自《職業(yè)》一詩。

當然,關于“學校”-“校園生活”這一單元主題,這首散文詩恰恰通過“我”對“地下的學!钡膽B(tài)度,給三年級兒童提供了判斷、體驗、反思自己校園生活的新參照和新角度——真實的生活帶來真實的體驗,真實的體驗帶來真實的思考。不妨在這個話題上,聯(lián)系《十二點鐘》《職業(yè)》,更多地了解一下泰戈爾在詩中表達的情感和態(tài)度,并聯(lián)系《大青樹下的小學》《山溝里的孩子》等,進行對比,“制造矛盾”,鼓勵大膽探究。這個探究活動中,滲透點“知人論世”的方法,就很自然了。這,一定是比較有意思的學習活動。

解讀到這兒,就可以進行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和規(guī)劃了。教學建議 目標定位

《花的學!肥且黄(jīng)典,在主題單元這個整體當中,經(jīng)典文本的學習價值往往是在單元重點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很自然地承載著更豐富的拓展性目標。《花的學!穼W習目標的定位,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常規(guī)性學習目標,二是基于學段、單元、文本特性及學生需要設計的重點學習目標,三是基于文本內(nèi)蘊價值的拓展性目標。這些目標的落實,大概需要三個課時的課堂學習時間。

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2、帶著對題目的興趣和疑問,讀懂文章內(nèi)容,體會“我”眼里花從地下學校沖出來時的興奮和“我”的心思。

3、通過邊讀邊聯(lián)想、想象畫面的方式,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品味詞句的“新鮮感”,并能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形式仿寫句段。

4、熟讀成誦,摘抄自己欣賞的句段,豐富語言積累。

5、拓展誦讀《新月集》中的《職業(yè)》《十二點鐘》等散文詩,積累更多詩意的、有新鮮感的詞句。開展泰戈爾散文詩朗誦展示活動,激發(fā)自主閱讀泰戈爾散文詩的興趣。

過程規(guī)劃 第一課時

一、緣題質(zhì)疑,交流激趣。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你是怎么想的?

二、帶著猜想和疑問師生一起逐段讀課文,讀通讀順,并讀懂“我”眼里花放假了的興奮。(因為這篇文章中生字不多,又因為這首散文詩充滿了童真,充滿了美妙的想象,初讀時就讀出情境,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帶著欣賞的眼光細讀品味。)第一自然段,教師讀“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學生接讀后面的內(nèi)容;教師再讀前面的部分,并引讀“濕潤的東風——”“在竹林中——”,以引起學生對東風形象的注意。

第二自然段,教師讀“于是”,指名學生讀后面內(nèi)容;與三到四個學生合作讀后師生一齊讀。

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學生讀,教師提問:

1、前面的雷云、陣雨、東風、一群一群的花與“我”、媽媽有什么聯(lián)系?

2、你以為接下來應該寫什么?

循著這個節(jié)奏、思路讀完全文,然后再連起來讀一遍全文。

三、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理解文中花兒的表現(xiàn)和“我”的心思,畫出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班級交流:

1、花的學校是一所怎樣的學校?花兒們?yōu)槭裁床幌矚g地下的學校?“我”怎樣跟媽媽聊這些花兒?

2、你覺得哪些詞句非常新鮮?為什么?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欣賞之情,讀出詞句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相機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寫話,注意這句話表達的情緒。(這兩組話題在交流時可以融在一起,少講多讀,讀中加深體會,積累語言。)

第二課時

五、熟讀成誦。教師陪著一起練習背誦一二自然段,再讓學生獨立或者同位合作練習背誦。展示背誦,傾聽欣賞。

六、摘抄自己喜歡的句段。 在摘抄之前,自己判斷哪些字詞不太熟悉,圈出來,教師在巡視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注意“荒、罰、舞、互、臂”等字的寫法。

練習書寫重點字詞后再摘抄,展示評價。

七、簡介泰戈爾,拓展閱讀《職業(yè)》《十二點鐘》。

教師簡介泰戈爾,并結(jié)合《花的學!方榻B《新月集》的內(nèi)容和主題,激發(fā)學生閱讀泰戈爾散文詩的興趣。

發(fā)給學生《職業(yè)》《十二點鐘》,先自主選擇一篇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為展示交流做準備:讀懂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第三課時

八、展示交流對《職業(yè)》《十二點鐘》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交流重點:

1、誦讀展示。先說一說自己要展示誦讀哪一篇,自己讀懂了什么,再朗讀展示,也可以幾個人一起朗讀展示。

2、對比三首散文詩,說說自己在內(nèi)容和表達情感上的發(fā)現(xiàn)。

3、談話鼓勵學生課下閱讀《新月集》。

九、摘抄《職業(yè)》《十二點鐘》中自己喜歡的句段。

十、話題交流與探究:泰戈爾這三首散文詩中,詩人對學校的感情是怎樣的?《大青樹下的小學》《山溝里的孩子》中,作者和小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是怎樣的?提供泰戈爾與學校有關的成長經(jīng)歷,理解詩人為什么不喜歡上學。聊一聊自己對學習生活、學校的看法。

十一、開展班級小型朗誦會,內(nèi)容是《大青樹下的小學》《山溝里的孩子》《花的學!贰堵殬I(yè)》《十二點鐘》等!

十、十一兩項學習內(nèi)容可以選擇其一】

06

部編三上一單元作文教學建議

從低年級的寫話到三年級的習作,這種提法上的變化,隱含的是學習目標訴求的變化,而學理上除了“循序漸進”,當是立足于學生言語思維能力的累積和發(fā)展需要——但這一點并非是一致性的事實,低年級的學生特別鐘情于故事的創(chuàng)造,尤其是閱讀量較大的孩子,輔之以寫繪、生活故事創(chuàng)作等課程,很多二年級的學生就已經(jīng)能寫出很有意思的小文章,甚至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連載了。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開始將書面表達的實踐定位為“習作”,首先是基于課程標準的提法,其次,應該是基于教材承載目標的漸進性。討論部編版習作教學的前提以及教室語文課程的憑依,當然主要就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了。有了上面的認識,我們才能以合情合理為探討和實踐的堅實心理基礎,認認真真勾畫習作教學的藍圖。作為三年級的第一次習作——也是小學階段的第一次習作,首要的任務肯定是要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種下“愛作文”的種子,讓“怕作文”的心理無從萌芽。所以,單元學習目標只強調(diào)了七個字:“體會習作的樂趣”。習作的樂趣從哪里來呢?內(nèi)容和形式兩者都要認真選擇和設計,還要形成合力,讓學生從始至終都“其樂融融”!安虏滤钦l”的確是一個符合學生口味的習作內(nèi)容,因為它充滿了游戲精神。這次習作,要始終讓學生保有充滿激情的、嚴肅認真的游戲心態(tài)。充滿激情靠的是游戲的“好玩有趣”,嚴肅認真強調(diào)的是要學會通過努力取得不錯的“游戲成績”。

獨白的、沉思的、需要語言技巧的“游戲”,互動性的實現(xiàn),就如同這樣一種場景——

“嗨,猜個謎怎樣?” “好哇,你說,猜什么?”

“我說幾句話,你來猜猜說的是誰! “那我們開始吧!”

腦海中有了這樣的場景,習作的目標就清晰了,課堂上的活動就明了了。目標,最終指向是“體會習作的樂趣”,到達這一最終目標的路途上,還有更具體的目標。首要的,是創(chuàng)設這樣一種游戲的情境,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建立起這樣一種認知:作文是生活中一件很好玩的事。如此,習作的樂趣才會從學生的心底里萌芽,而不是從外部制造一種假象。其次是游戲的質(zhì)量追求——怎樣將游戲玩得有水平,吸引人。這次的“游戲”中,質(zhì)量的保障就在于說(寫)什么、怎么說(寫)。寫什么呢?謎底——那位同學的外貌、衣著、性格、興趣……更高級的是故事,獨一無二的故事。怎么寫呢?選自己認為最有特點的一個或兩個方面來寫,真實,準確,語言有新鮮感就更棒了。到底是寫一個方面還是兩個方面呢?這就是看游戲中的需要了。如果,幾句話呈現(xiàn)的一個方面的特點,就讓同學準確地猜出了謎底,一個方面就好了。如果,一個方面,不足以讓同學猜出,大概有兩個原因,或者這個方面本來就不夠獨特,或者你描述得不夠清楚準確,也就是使用的語言文字與自己期待要表達的效果不匹配。若是前一個原因,再寫一個方面;如果是后者,暫時也再寫一個方面,之后在評價中聽取老師和同學的建議,對第一個方面進行修改。這里也就滲透了修改的意識和讀者意識——滲透就夠了;顒,教師的第一要務是發(fā)起游戲,第二要務是與學生一起制訂游戲的規(guī)則,第三要務是一直參與游戲,以參與者的身份將引導隱含于游戲角色和游戲過程中。發(fā)起游戲,也就是成為上述描述場景中第一個說話的人,發(fā)起后得到積極響應,教師就出示自己寫的“謎面”,讓學生成為猜謎的角色!爸i面”準備寫兩個方面的信息,第一次出示一個方面的,讓學生將自己的謎底寫下來,不要告訴其他人;如果還有人表示為難,在出示第二個方面的信息。這是個學生以方法的示范。第二步就是一起既成為謎面制作者,同時成為猜謎者。這一步,先要從老師的示范中,剛剛的活動中,一起發(fā)現(xiàn)并明確游戲的規(guī)則(規(guī)則當然與教材中的要求是一致的)。大家在規(guī)則之下玩這個游戲,規(guī)則就隱含了“習作”更具體的目標要求——有目的地寫,寫出來的句段達到預期的表達效果。謎面寫好了,相互猜謎,若遇到困難,提出疑惑,相互啟發(fā)怎樣的謎面才是生動而準確的,教師隨時根據(jù)學生需要提供幫助和指導。然后,游戲升級,每人再選擇一個或兩個同學為謎底撰寫謎面,張貼出來,“有獎”猜謎,評選優(yōu)秀謎面和智慧猜謎者。什么樣的謎面是優(yōu)秀謎面呢?抓住了同學某各方面的特點,描述細致而準確,語句連貫,語言還有新鮮感。

這樣把習作玩成游戲,習作的樂趣,學生會有深切體會的。

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方案篇五

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單元總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積累字詞;朗讀課文,體會文章內(nèi)容;掌握傳記的常識。

2.學習精讀的方法,在通覽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義和表達的妙處。

3.探尋名人的足跡,走進名人的心靈,體悟名人的心路歷程;學習他們的高貴品德和感人精神,陶冶情操;學習名人的良好習慣和治學方法。

《鄧稼先》2課時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課時 《回憶魯迅先生》1課時 《孫權勸學》2課時

1.主題延伸

本單元的課文都與名人有關,他們分別是:科學家鄧稼先,革命家、民主戰(zhàn)士聞一多,文學家魯迅和軍事家呂蒙!多嚰谙取芬晃牟煌谝话愕娜宋飩饔,更不同于一般寫人的記敘文,而是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一百多年來民族情結(jié)、五十年朋友深情為基調(diào),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墩f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傳記,卻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xiàn)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贊揚了他的革命精神!痘貞涺斞赶壬(節(jié)選)》這篇散文是魯迅的學生蕭紅通過十五個片段來描述先生生活中的點滴,短的一兩行,長的八十多行,內(nèi)容涉及魯迅的飲食起居、待人接物、讀書寫作、休閑娛樂,特別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孫權勸學》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jié)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本單元的文章人文內(nèi)涵豐富,側(cè)重學習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獻精神。閱讀本單元的課文,能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非凡氣質(zhì),喚起我們對理想的憧憬與追求。2.授課技巧

楊振寧的《鄧稼先》記述了“‘兩彈’元勛”鄧稼先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重點通過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體會他熱愛祖國、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產(chǎn)生敬佩之情。臧克家的《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告訴我們聞一多先生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個生動的人,大寫的人。理解聞一多先生精神實質(zhì)。學習文章選材、組材方法。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主要寫了自己與魯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一點一點追憶魯迅,去懷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關愛他人的事情,將魯迅更拉近人們身邊。作者筆下的魯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對青年嚴格要求的同時又深切關愛生活;平凡隨意,為人寬厚仁愛,待友真誠悉心,意志堅定,偉大而平凡。重點體會偉人魯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溫和的一面,學習本文從擷取生活瑣事中去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孫權勸學》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重點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