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怎么寫?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語言特色的賞析
2.寫作手法的賞析
3.環(huán)境描寫的賞析
4.人物形象與特點的賞析
5.文章的結構與內容等
6.作者的情感與目的等
7.賞析主體的啟示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賞析課文,賞析課文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賞析課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孔乙己》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zhèn)口的咸亨酒店里當伙計,掌柜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沒有水,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重的監(jiān)督之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
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村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滓壹阂坏降,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上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的,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里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上钟幸粯訅钠猓闶呛煤葢凶。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鈔書的人也沒有了。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xiàn)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么?”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掌柜是決不責備的。而且掌柜見了孔乙己,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fā)笑?滓壹鹤约褐啦荒芎退麄冋勌欤阒缓孟蚝⒆诱f話。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么?”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帳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柜也從不將茴香豆上帳;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么?”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滓壹簞傆弥刚毫司,想在柜上寫字,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了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有幾回,鄰舍的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吃完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帳,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么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fā)昏,竟偷到丁舉人家里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么?”“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寫服辯,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來呢?”“后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柜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帳。
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供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1919年3月。
賞析:
魯迅先生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品,如《社戲》《故鄉(xiāng)》《孔乙己》等。又一次魯迅先生的好友孫伏園問魯迅:“在先生的小說中,你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篇?”魯迅先生說“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之后的第二篇白話小說,是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zhàn)斗檄文?滓壹菏欠饨ㄎ幕逃难吃崞。
《孔乙己》一文以“我”的口吻來寫,體現(xiàn)了真實性。“我”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慘命運的見證人。文章就是以“我”的見聞為線索。同時《孔乙己》又以人們對待孔乙己的態(tài)度來貫穿全篇,可以說“笑”在全篇:
1.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
2.孔乙己在笑聲中度日,
3.孔乙己在笑聲中死去。
小說題目是《孔乙己》,是不是一開頭就出現(xiàn)了孔乙己呢?不是。是第四段才出現(xiàn)孔乙己的。那么前三段寫了什么呢?是寫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這里將兩種人做對比,一貧一冨,一站一坐,一里一外,一長衫一短衣幫。而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孔乙己在第四段出場了,特殊的身份不免引人發(fā)笑。這第一次的出場作者給了我們一個總的印象,做了一全方位的素描。穿著、身材、臉色、胡子,長衫。這一切無不說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教育理論深深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除此以外還有語言:一“偷”一“竊”顯示了孔乙己性格多么迂腐。還有動作:一個“排”字刻畫了孔乙己的窮酸相,偏擺闊氣,還有神態(tài):“漲紅了臉”“青筋”“爭辯”顯示了孔乙己死要面子。
第五段是插敘,概括了孔乙己的身世,揭示了孔乙己窮困潦倒沒落的過程及性格的形成根源。第六、七、八段同樣刻畫了孔乙己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子又 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得也。”這一言行神態(tài)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用“罩”而不用“捂”或者“蓋”,說明他跟孩子們鬧著玩,說明孔乙己性格善良。
第九段說明孔乙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多余的人。第十段寫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這是孔乙己悲慘結局的預兆,把孔乙己推上生活舞臺,最后一次亮相。與第一次的出場形成鮮明的對比,由“身材高大”到“盤著兩腿”,由語言的“偷”“竊”到小聲的“打”“跌”,由動作的“排”到“摸”,由“爭辯”到“懇求”的神態(tài)可以看出孔乙己的麻木,到了這個時候孔乙己也沒明白照成自己悲劇的根源是什么。到了這種地步,掌柜的和酒客還在笑孔乙己?滓壹壕瓦@樣在人們的笑聲中死去了。他的死沒有驚動這個社會。他成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個犧牲品。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閱讀
——魯迅作品孔乙己賞析 魯迅作品孔乙己賞析 《孔乙己》是我國的現(xiàn)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也是20世紀*文學史上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魯迅作品孔乙己賞析,歡迎閱讀! 這部作品是我國的現(xiàn)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也是20世紀*文學史上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作者以極儉省的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塑造了孔乙己這位被殘酷地拋棄于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滓壹耗强蓱z而可笑的個性特征及悲慘結局,既是舊*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封建傳統(tǒng)文化氛圍“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xiàn)。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人們冷漠麻木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tài)。 序幕(第1—3段),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魯鎮(zhèn)的咸亨酒店。 第一層(第4—9段),寫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經歷、言行、性格,是小說情節(jié)的開端和發(fā)展。 第四段首句“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承接上文,開始具體描寫主人公孔乙己。這句描寫出孔乙己的奇特身份,揭示了他的社會地位,意義含蓄而深長。“站著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生活經濟情況和社會地位,與小說開頭所說的喝酒主顧中的“短衣幫”差不多。但孔乙己又是“穿長衫”的,這又含蓄說明了他是“讀書人”,雖窮可又不愿放下“讀書人”的架子,死要面子,受封建文化教育之毒很深,不愿與“短衣幫”為伍。因而,成為“唯一的”“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人。這“唯一”就標示了他特殊的社會地位和獨特的性格與身份,他欲“上”不能,居“下”又不甘心,和酒店主顧中的上層人和下層人都不一樣。 文章接著細致描寫孔乙己的肖像。逐步刻畫他的性格特征。“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謀生的條件;“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表明他生活狀況不好,時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別人的欺辱;接著,寫孔乙己到店后,酒客們揭他的短取笑他。他先是不答,當人們一次又一次揭他的“傷疤”、取笑他時,要面子的孔乙己不得不起來分辨說:“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竊書不能算偷……竊書”!他爭辯的結果是“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在這里,作者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孔乙己的可笑、可悲,他是眾人取笑的對象,他的到來使店內外充滿了快樂的空氣在這一段里,作者通過上述肖像描寫,把一個窮困潦倒、迂腐可笑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第五段,描敘人們背地里對孔乙己的議論,交代孔乙己的身世和經歷。這是前面情節(jié)的補充。孔乙己連秀才也沒有考中,又不會營生,好喝懶做,愈來愈窮,弄到將要討飯,因而“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不拖欠酒店的錢。這說明他的誠實。 第六段,緊接第四段短衣幫酒客嘲笑孔乙己的話題,層層推進,波瀾起伏。人們先問他“你當真認識字么?”孔乙己“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人們接著又說“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這時,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些灰色”。這幾句生動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內心活動:先是表現(xiàn)出讀書人的高傲,后來卻是反映他難以掩飾的、不可名狀的苦痛。 第七段,用對比方法進一步描寫孔乙己的性格和不幸。孔乙己知道不能和那些酒客談天,“便只好向孩子說話”。有一次,孔乙己問十二歲的酒店小伙計“我”:“你讀過書么?”“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孔乙己越說越高興,還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后見“我”“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時,孔乙己“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這段一老一少、一冷一熱的精彩的對比描寫中,反映了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低,更說明了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也說明了孔乙己的寂寞與善良。 第八段,寫有好幾回,孔乙己給來酒店趕熱鬧圍住了他的鄰舍孩子分茴香豆吃,和上文教小伙計“我”寫茴字,都說明孔乙己喜愛孩子的善良性格和難找“知音”的孤苦、寂寞心情。 第九段,用一句話來小結上文引起下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作為供人取笑的對象,別人的生活也是無聊的,靠從取笑孔乙己中得到一些快樂。但是,沒有孔乙己,“別人也便這么過”。 第二層(第10—11段),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說情節(jié)的高潮。 第十段,由掌柜結帳引出還欠十九個錢的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又從掌柜和酒客的對話中側面交代孔乙己因偷竊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這是孔乙己不幸遭遇的發(fā)展。一連串的問答中,既反映了人們對這一不幸事件的無比冷漠,也凸現(xiàn)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代表人物丁舉人的兇狠殘暴?婆e時代爬了上去的丁舉人把連秀才也未考中的窮困潦倒的孔乙己打斷了腿,欲置他于死地。這事實本身也是對科舉制度罪惡的深刻揭露。 第十一段,先寫環(huán)境氣候,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接著引出長久沒有來的孔乙己。這一段寫孔乙己出場,是通過“我”忽然聽見“溫一碗酒”這雖然很低,卻很耳熟的聲音開始的,未見其人,先見其聲。此時的孔乙己,“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從這些外貌、動作描寫中看出孔乙己的慘狀,與前面對孔乙己的`描寫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形成強烈的對比?滓壹哼@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人,連肉體也遭到摧殘。即便如此,掌柜和酒客們仍不忘對他進行取笑。面對這種取笑,他也不像從前那樣去爭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之后又低聲說“跌斷,跌,跌……”,臉上現(xiàn)出很像懇求不要再提的眼色。最后,孔乙己在旁人的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在“旁人的笑聲中”可見世態(tài)炎涼。 第三層(第12—13段),描寫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作者在刻畫孔乙己性格中可悲的東西、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識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的善良心地和對他的一定的同情心,如寫他教“我”識字、給小孩子分茴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他還“寫得一筆好字”。 這些描寫,更激起讀者對毒害、摧殘他的封建社會和科舉制度的憤恨。這是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根源。孔乙己是一個不幸者,他生活在一個麻木、冷酷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滓壹壕裆系耐纯嘁^肉體上的痛苦。 孔乙己是一個在當時的社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眾人的哄笑來貫穿這樣一個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這種哄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樂境寫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會的基礎,在這樣等級森嚴的封建統(tǒng)治下,民眾的活力、熱情、同情心都被扼殺,變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幫的心目中也以為既然“學而優(yōu)則仕”,那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孔乙己當然是劣貨,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孔乙己同樣在封建秩序中處于倍受壓迫的社會底層,同樣可悲可憐,所以他們對孔乙己這樣一個不幸者不但沒有同情和幫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樂,在他們勞累而苦悶的生涯中尋求片刻的快樂。 另一方面,“為了揭示社會對于處在苦境的人的涼薄”也是這篇文章的主旨之一。 用詞準確生動是這篇文章的一個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用具體形象的動詞來描寫靜態(tài)的事物,如“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或者以先后用詞的不同來揭示人物境遇的變化。如“孔乙己……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與“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的對比,用“排出”表示孔乙己在那時的闊氣,有錢的樣子。后來腿被打斷了,人也窮了,便用“摸出”來形容。“摸”這個詞就表現(xiàn)出他的破衣袋里錢本不多,可是他卻摸來摸去總想多摸出幾文錢來。 修辭手法多樣而新奇則是另一個特點,文章運用了多種形式的夸張以及反復手法的運用,人物形象塑造準確到位且內涵深刻。 這篇小說以一位不諳世事的酒店小伙計的口吻,不動聲色地講述著孔乙己的凄慘遭遇,貌似*淡輕松,實則蘊涵著深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敘述者“我”實際上又是以一位對社會人生有著豐富體驗和深刻認知的中年知識分子的口吻,回憶著二十多年前發(fā)生的一幕幕景象。——經過了二十多年的世事變遷,當年的小伙計早已人到中年,并遠離了魯鎮(zhèn)和咸亨酒店,卻仍然對窮困潦倒中的孔乙己及自己在當時對待孔乙己的態(tài)度念念不忘,其中復雜的內心隱曲是可想而知的,但作者又刻意隱藏了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只是以一種含蓄*淡的口吻徐徐道來,增添了小說的藝術魅力。 1、歷史背景 19世紀末期,清朝*腐敗,民不聊生,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仍在盛行。少數讀書人爬上統(tǒng)治地位,但大多數下層知識分子窮困潦倒。小說《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這樣一個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稱帝,復辟勢力猖獗,革命成果被竊奪。“五四”運動前后,科舉制度雖被廢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處于昏沉、麻木狀態(tài)。 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送來了馬列主義。*革命的知識分子*等領導和策動了新文化運動,向封建文化教育進行猛烈抨擊。為了憤怒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為了“描繪社會上的或一種生活,請讀者看看”以“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后,于1918年冬創(chuàng)作了小說《孔乙己》。 2、創(chuàng)作歷程 《孔乙己》寫于1918年冬天,當時以《新青年》為陣地,雖已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但是封建復古的逆流仍很猖獗?婆e制度雖于1906年廢除,但是培植孔乙己這種人的社會基礎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這樣就有可能產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讓他們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魯迅選取了社會的一角——魯鎮(zhèn)的咸亨酒店,藝術地展現(xiàn)了20多年前社會上的這種貧苦知識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啟發(fā)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時的教育現(xiàn)狀,思考當時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魯迅(1881-1936),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亭,后改為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魯迅原在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和北京*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后與《藥》、《故鄉(xiāng)》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的發(fā)揚人。魯迅是20世紀*的主要作家,是*現(xiàn)代小說、白話小說和*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一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集》(1932——1933)《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1934——193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真實地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 ——魯迅作品孔乙己原文 魯迅作品孔乙己原文 《孔乙己》是是*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fā)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 ,后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后第二篇白話小說。下面是文學網小編Lynn整理的現(xiàn)代作家相關資料內容。(更多內容請關注文學網) 小說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篇幅不長,但是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⑴,大抵沒有這樣闊綽⑵。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zhèn)口的咸亨酒店里當伙計,掌柜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重監(jiān)督下,羼⑶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不了這事。幸虧薦頭⑷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 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⑸,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⑹,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⑺” 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滓壹阂坏降辏泻染频娜吮愣伎粗,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⑻”,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里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⑼,又不會營生⑽;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⑾鈔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滓壹簺]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xiàn)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么?”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掌柜是決不責備的。而且掌柜見了孔乙己,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fā)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只好向孩子說話。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么?”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滓壹旱攘嗽S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賬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柜也從不將茴香豆上賬;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 “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么?”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⑿,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孔乙己剛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寫字,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⒀。”于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賬,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么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fā)昏,竟偷到丁舉人家里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么?”“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寫服辯⒁,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來呢?”“后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柜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 中秋之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 “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⒂,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1、短衣幫:舊指短打衣著的勞動人民。 2、闊綽(chuò):闊氣。 3、羼(chàn):混合,摻雜。 4、薦頭:舊社會以介紹傭工為業(yè)的人,也泛指介紹職業(yè)的人。 5、聲氣:這里指態(tài)度。 6、滿口之乎者也:意思是滿口文言詞語。這里用來表現(xiàn)孔乙己的書呆子氣。 7、上大人孔乙己:舊時通行的描紅紙(描紅紙:一種印有紅色楷字,供兒童摹寫毛筆字用的字帖。舊時最通行的一種,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這樣一些筆劃簡單、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印有“上大人孔乙己”這樣一些包含各種筆畫而又比較簡單的字,三字一句。 8、“君子固窮”:語見《論語·衛(wèi)靈公》。“固窮”即“固守其窮”,不以窮困而改變操守的意思。固,安守。 9、進學:明清科舉制度,童生經過縣考初試,府考復試,再參加由學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縣學籍,叫進學,也就成了秀才。又規(guī)定每三年舉行一次鄉(xiāng)試(省一級考試),由秀才或監(jiān)生應考,取中的就是舉人。 10、營生:謀生,籌劃如何生活。 11、鈔:現(xiàn)寫作“抄”。 12、回字有四樣寫法:“回”字過去一般只有三種寫法:“回”“囘”“囬”,極少有人用第四種寫法(外部一個偏旁“囗”中間加上一個“目”字)?滓壹哼@種深受科舉教育毒害的讀書人,常會注意一些沒有用的字,而且把這看成學問和本領。 13、“多乎哉?不多也”:語見《論語·子罕》:“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這里與原意無關。 14、服辯:又作“伏辯”,即認罪書。這里指不經官府而自行了案認罪的書狀。 15、年關:年底。舊社會年底結賬時,債主要向欠債的人索債,欠債的人過年如同過關,所以叫“年關”。下文的端午和中秋,在舊社會里也是結賬的期限。 《孔乙己》是魯迅在“五四”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后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里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1)這篇小說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稱“我”——12歲的小伙計的口吻來寫,使全文顯得真實可信,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量。“童言無忌”,一個12歲的小伙計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和事,沒有偏見,沒有顧忌,因而行文比較自由,便于表達作者冷峻而熱烈的思想感情“我”既是旁觀者,又是參與者,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喜劇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極不協(xié)調,以喜寫悲,是悲更悲。 (2)“當時”——1918年,封建科舉制度已經廢除,孔乙己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不復存在,人物,以及表現(xiàn)人物的故事情節(jié)就無法展開。寫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3)開頭兩段,描寫了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咸亨酒店,然后讓主人公孔乙己出場,這樣安排的好處是: 、偈谷宋镌谝粋特定的環(huán)境里活動,故事情節(jié)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展開。這樣,全文結構嚴密,情節(jié)集中! 、谶@樣一個勢利、冷酷、虛偽的社會環(huán)境,為我們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氣氛,預示著人物悲劇的必然性。這樣一種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的社會環(huán)境,為既穿“長衫”又“站著”喝酒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場作了有力的鋪墊。 (4)這里寫的是無數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幾件典型事例來寫,既節(jié)省筆墨,又能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側面描寫孔乙己的死,就會顯得太*白、太直露,沒有給讀者回味、思考的余地,那么,表現(xiàn)主題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孔乙己》是*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fā)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后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后第二篇白話小說。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zhèn)口的咸亨酒店里當伙計,掌柜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沒有水,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重的監(jiān)督之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 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村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上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的,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里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上钟幸粯訅钠猓闶呛煤葢凶。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鈔書的人也沒有了。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xiàn)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么?”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掌柜是決不責備的。而且掌柜見了孔乙己,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fā)笑?滓壹鹤约褐啦荒芎退麄冋勌,便只好向孩子說話。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么?”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滓壹旱攘嗽S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帳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柜也從不將茴香豆上帳;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么?”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滓壹簞傆弥刚毫司,想在柜上寫字,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了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有幾回,鄰舍的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吃完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帳,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么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fā)昏,竟偷到丁舉人家里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么?”“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寫服辯,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來呢?”“后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柜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帳。 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灰娏宋,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供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1919年3月。 魯迅先生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品,如《社戲》《故鄉(xiāng)》《孔乙己》等。又一次魯迅先生的好友孫伏園問魯迅:“在先生的小說中,你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篇?”魯迅先生說“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之后的第二篇白話小說,是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zhàn)斗檄文?滓壹菏欠饨ㄎ幕逃难吃崞。 《孔乙己》一文以“我”的口吻來寫,體現(xiàn)了真實性。“我”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慘命運的見證人。文章就是以“我”的見聞為線索。同時《孔乙己》又以人們對待孔乙己的態(tài)度來貫穿全篇,可以說“笑”在全篇:1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2孔乙己在笑聲中度日。3孔乙己在笑聲中死去。 小說題目是《孔乙己》,是不是一開頭就出現(xiàn)了孔乙己呢?不是。是第四段才出現(xiàn)孔乙己的。那么前三段寫了什么呢?是寫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這里將兩種人做對比,一貧一冨,一站一坐,一里一外,一長衫一短衣幫。而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孔乙己在第四段出場了,特殊的身份不免引人發(fā)笑。這第一次的出場作者給了我們一個總的印象,做了一全方位的素描。穿著、身材、臉色、胡子,長衫。這一切無不說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教育理論深深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除此以外還有語言:一“偷”一“竊”顯示了孔乙己性格多么迂腐。還有動作:一個“排”字刻畫了孔乙己的窮酸相,偏擺闊氣,還有神態(tài):“漲紅了臉”“青筋”“爭辯”顯示了孔乙己死要面子。 第五段是插敘,概括了孔乙己的身世,揭示了孔乙己窮困潦倒沒落的過程及性格的形成根源。第六、七、八段同樣刻畫了孔乙己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子又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得也。”這一言行神態(tài)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用“罩”而不用“捂”或者“蓋”,說明他跟孩子們鬧著玩,說明孔乙己性格善良。 第九段說明孔乙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多余的人。第十段寫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這是孔乙己悲慘結局的預兆,把孔乙己推上生活舞臺,最后一次亮相。與第一次的出場形成鮮明的對比,由“身材高大”到“盤著兩腿”,由語言的“偷”“竊”到小聲的“打”“跌”,由動作的“排”到“摸”,由“爭辯”到“懇求”的神態(tài)可以看出孔乙己的麻木,到了這個時候孔乙己也沒明白照成自己悲劇的根源是什么。到了這種地步,掌柜的和酒客還在笑孔乙己?滓壹壕瓦@樣在人們的笑聲中死去了。他的死沒有驚動這個社會。他成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個犧牲品。 ——魯迅《社戲》點評與賞析 魯迅《社戲》點評與賞析 《社戲》是現(xiàn)代文學家魯迅寫于1922年的短篇小說,發(fā)表于同年12月《小說月刊》第13卷12號,后收入小說集《吶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社戲》點評與賞析,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 魯迅先生的社戲,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趣事的回憶贊美農民的善良與高尚。 因為書上寫得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一幅美麗的“農村夜景圖”仿佛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劃船。“我”和一群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他們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麥散發(fā)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們農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經過魯迅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向往的神仙美景了。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魯迅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眷戀之情。同時更激起了我和農村孩子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在魯迅筆下,一些普通的農家孩子,都是那么可愛,純樸,他們的思想又是那么高尚無私,真切體現(xiàn)當時農村孩子的風貌。在這些孩子中我更喜歡雙喜和七斤,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熱愛勞動。雙喜更是個講義氣的人。七斤也常和小魯迅玩抓蟋蟀的游戲,他們從不計較,和睦相處,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 我反復地讀者這篇我最喜歡的小說《社戲》,仿佛感到整篇作品中的每一個詞都傾注著魯迅對農村孩子深深的愛,我真切地感受到農村孩子也是很幸福的。 《社戲》全文原有前后兩個部分,課文節(jié)選自后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xiàn)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在**后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一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fā)、桂生等。這些小伙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jié){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fā)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xiàn)。 雙喜是小伙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發(fā),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xiàn)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fā)家的豆,雙喜后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fā)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于為他人著想。魯迅一直深切關注兒童的成長,在《狂人日記》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對故鄉(xiāng)極度失望的《故鄉(xiāng)》中,他也是從少年閏土身上看到了故鄉(xiāng)之美好,由兒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對于后代,魯迅作為長輩的心愿是“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小說《社戲》中所展現(xiàn)的,也恰是兒童理想的成長環(huán)境。從散文集《朝花夕拾》不僅可看到作者對往事的深情追念,依依惜別,還可看到活潑好動,充滿稚氣、朝氣的早年魯迅!栋㈤L與〈山海經〉》一篇中他提到自己小時愛看那種有圖的《山海經》,對一切感到好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篇不僅寫了百草園里的可愛、好玩景象,還記敘了和小同窗們在三味書屋折梅花、尋蟬蛻,描小說繡像,從中可見作者一貫堅持的追求自然,不愿受束縛之心!渡鐟颉穼嵰彩沁@種思想的體現(xiàn)。 本文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作者采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xiāng)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干凈,生動傳神。作者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等手法,如表現(xiàn)船行之快,用遠山來陪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寫船,“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化靜為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 本文并不想一般地談論文章結尾的寫作技巧。“人生經驗通感”也不是只靠結末一句才發(fā)揮自己的威力。它可以在行文中無處不在,滲透全文。但魯迅還能在讀者即將要放下書本時,使他們欲罷不能。手中的書本放下了,心里的人生經歷的書本卻又翻開了。我們不得不欽服魯迅是善于把握這種“人生經驗通感”的圣手! 《社戲》是現(xiàn)代文學家魯迅寫于1922年的短篇小說,發(fā)表于同年12月《小說月刊》第13卷12號,后收入小說集《吶喊》。這篇小說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xiāng)村看社戲。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社戲》寫于1922年10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fā)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1898年的戊戌變法,1900年的八國聯(lián)軍入侵*的戰(zhàn)爭……清王朝的*統(tǒng)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人民。魯迅于1902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于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后任教于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專制主義的清王朝,于1912年1日建立*臨時*。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持,并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后隨教育部遷北京。此后接連發(fā)生了*稱帝,張勛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終于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的社會現(xiàn)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么改變。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fā),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于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fā)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他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xiàn)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fā)表了小說《社戲》。 “我” “我”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常在城里受著封建教育的束縛。與雙喜、阿發(fā)等相比,難免有一些缺點,只會死讀書,不會干活,看不到戲就“急著要哭”;但“我”到底還是個孩子。心地無邪,對封建教育極為反感,以“免念詩書”為樂事,所以更加向往農村生活。 雙喜 雙喜是小伙伴中“最聰明的”,小領袖一般,他心細如發(fā),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頭,“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xiàn)了他的親切體貼;他敢于負責,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fā)家的豆,雙喜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fā)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又表現(xiàn)了他體貼他人的好品質。 六一公公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xiāng)民的代表,六一公公對于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并不是吝嗇的人;后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xiàn)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然非常感激起來”,體現(xiàn)了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 這篇小說所著重表現(xiàn)的是“我”對都會和農村兩種生活情景、兩種人情人際關系的不同感受。 小說的第一部分通過描寫“我”在大都會看京戲的描寫,展現(xiàn)了那里丑惡齷齪窒息的社會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際關系。城市劇場里喧鬧嘈雜,擁擠不堪;名角擺架子,久盼不出,令人失望;胖紳士目中無人,俗不可耐,吁吁喘氣,使“我”苦不堪言。“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候過什么事物,而況這身邊的胖紳士的吁吁的喘氣,這臺上的冬冬哩哩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蕩,加之以十二點,忽而使我省悟到在這里不適于生存了。”作者用這段話總結了第一部分描寫的內容及內心的感受,最后進一步強調對于都市京劇舞臺的告別:從此“漠不相關,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由此,小說描寫的視角是“我”對都市戲園情景氣氛及人際關系的厭惡和不滿,重點落在“我”的心靈感受及審美評價上:此種環(huán)境氣氛及人情人際關系不適合于“我”的生存。 小說的第二部分所描寫的則是另一種迥然相異的環(huán)境氣氛及人情人際關系。這里有美的自然環(huán)境,有美的生活情趣,有美的人際關系,有美的人情意味。鄉(xiāng)下的生活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情趣,掘蚯蚓釣河蝦,飽餐一頓,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燒吃羅漢豆的活動,使“我”無比歡快,心曠神怡。這里的寫景敘事繪人,同樣聚焦于“我”的心理感受和審美追求:向往熱情友好、淳樸溫厚的人際關系,懂憬正直無私、美好和諧的人情味和人性美。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作者抨擊都市劇場,盛贊農村社戲,所潛心抒發(fā)的正是他對*的追求,對假惡丑的憎厭。 通過“我”在京都看京戲柵在農村看社戲兩種情景、兩種感受的對比,表達了“我”對熱誡友好、*等和諧的人情人際關系的向往。 、艠嬎记擅,結構嚴謹。這篇小說以看戲為線索,從“我”在北京看*戲的感受寫起,接著追憶了少年時在農村看社戲的愉快,最后又從回憶回到了現(xiàn)實。中間過渡自然,上下銜接緊密。小說雖然沒有什么驚一心動魄的情節(jié),也沒有復雜的結構,但是由于作者對情節(jié)的安排,起伏有致,情趣盎然。 、茋@中心取舍材料。題目是《社戲》,但真正寫社戲的內容并不多,作者用不少筆墨在開頭寫“我”到外祖母家的其他生活以及看社戲遇到的困難,在結尾又寫了六一公公送羅漢豆的事,這樣寫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作者所懷戀的不是社戲本身,而是在看社戲過程中與農家孩子結下的誠摯友誼和農村的自由生活。“社戲”作為一條線索,在文中起著貫穿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 、蔷拔锩鑼,細致逼真。碧綠的豆麥天地,水氣中朦朧的月色,淡黑的連山,星點的漁火,孩子們的談笑聲,潺潺的流水聲。宛轉悠揚的笛聲,豆麥和水草發(fā)出的清香,等等,寫得有聲有色,情景交融。景物描寫是這篇作品具有魅力的因素之一。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江南水鄉(xiāng)特色。把社戲置于這樣的場景之下,使它自然帶有北京城里的京戲不可能具有的神韻風致。 、日Z言生動簡練,富于表現(xiàn)力。“我”未能去趙莊看戲時“急得要哭”,“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jié){喝”,這簡練而又具體的語言真切地寫出“我”想看社戲的急切心情。而在找到船可以去看戲時,“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這一句夸張的話,生動地寫出“我”如愿以償的喜悅。 、捎霉P的濃淡疏密,即詳略問題,也是這篇小說最值得揣摩的地方之一。作者濃墨重彩地鋪寫看社戲,包括看戲前的波折、去看戲途中、看社戲的過程和看戲后歸航,如身臨其境,深受感染。而對于得以看戲的機緣,看戲后的余波,作者則簡略帶過,用筆非常高明。詳略之間,又并非簡單化地截然分開的詳寫中也間雜著略寫,略寫又不是作籠統(tǒng)地交代。 ⑹對比強烈,寓意深刻!渡鐟颉吩诒憩F(xiàn)手法上,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第一部分寫“我”在北京看京戲,那荊具般的長凳,胖紳士的白眼,“冬冬哩哩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蕩”,使“我”感到“不適于生存”?催^戲之后,決心和它“告別”,在精神上也就“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但是,在偏僻的小村莊和農民孩子一道看社戲,那“宛轉、悠揚的橫笛聲,使“我”“白失起來”,那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的戲臺,使“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催^戲之后,雖然是“遠哉遙遙”了,然而卻一直念念不忘。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北京看京戲和在農村看社戲,看戲時所接觸的人物、環(huán)境、感受,就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照。 《社戲》是魯迅寫的一部小說,文章中寫了不少的人,諸如外祖母的疼愛、母親的孝順與關愛,朋友們的關心與聰明等等,都給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最深刻的,還是迅哥在*橋村受到的優(yōu)待。 關于受優(yōu)待的原因,可能有許多,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家庭好,迅哥家可能當時算得上大戶,故受大人敬。 二、讀過書,能讀“秩秩斯干,悠悠南山”之類,所以受所有人特別是孩子們敬。 這讓我想起,在我剛畢業(yè)時的一個同事,只讀完小學五年級,也就十二三歲開始教學,教了一輩子的小學,還當上了村小學的村長,到我,中專畢業(yè),十八歲開始教學,如今十又五年矣!現(xiàn)在,大學本科畢業(yè),怎么也少不了二十三四歲,想教小學還得通過招考,看來,讀書人在*三十年,身份下降的不輕呀!不過,社會對讀書人的評價降低,是不是就不要讀書了呢? 當然不可,雖然現(xiàn)在的大本生,有許多得像剛完成義務教育的初中生一樣,下車間,上一線,但他們如果真正地掌握了知識,具備了文化,那么,不需要很長時間,他們便可以脫穎而出,成為車間、科室的領導,而沒有文化的人,永遠在一線在做著他們能做的貢獻! 其實,上面的過程,與人生完全一樣,人剛出生時,都一樣,都是頑石一塊,隨著不斷地學*,頑石可能開始含鐵,再變銅,最后成金!本科畢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甚至博士又如何,我這里所說的成金,是說你成為真正的文化人,有較高的修養(yǎng),懂禮儀,精通知識,靈活運用,而非一般的讀書人,特別不是指那些讀死書的人。 當金子與石頭放在一起時,即使是瞎子,也可以憑觸覺,感受到金子的與眾不同的,除非你遇到的是傻子,那就不好說了,因為傻子還不如瞎子。不過,還是不要怕,你可以放棄傻子,去找瞎子甚至是智者!記住,是金子不必怕埋沒,只要有夢在,姜太公八十可以釣到周文王,現(xiàn)在醫(yī)療條件這么好,再創(chuàng)九十釣魚之佳話,不亦不妄此生乎? 魯迅先生的《社戲》,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吧。我第一遍讀這篇文章,是有些茫然的:明明題目是關于“戲”的,文章里怎么沒幾句是寫魯迅先生看到的“戲”呢?又為什么要描寫他和小伙伴們“偷豆”呢? 又細讀了一遍,才明白過來:魯迅先生寫“戲”并不是指他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看的那場戲,而是指他們在一路上難忘的記憶。開頭寫的是年幼的“迅哥兒”想要坐船去看戲,但因為沒有船而沮喪;而后他的伙伴們借到了一艘船,興奮地和他一起去看戲;但戲并非很好看,所以這群孩子閑不住,又去田地里“偷豆”;最后一起愉快的返回。 魯迅先生筆下的孩子永遠都是純潔可愛的,無論是我們熟識的“少年閏土”;還是一起偷豆的小伙伴們,魯迅先生永遠都將孩子們的無私和天真完美的保留下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可愛的小伙伴們在他童年時陪伴他,魯迅先生才能擁有這樣一段難忘的回憶。兒時的故鄉(xiāng)正是魯迅先生的一片樂土啊! 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是和魯迅先生當時的年齡相仿,可是,別說看星星了,*常有個朦朦朧朧的月亮就算很不錯了,哪兒還有什么所謂的星河流轉啊!就算出去,也沒幾次是和伙伴們真正暢快的出游;何況,又能去哪呢?大城市的鋼筋水泥味早就將自然的氣息吞噬了吧。 這時,我便開始羨慕起魯迅先生來了。 他擁有過這樣美麗的鄉(xiāng)村夜景啊!河水與夜色融為一體;*的豆麥與河底的水草的清香交織在水氣之中,撲面而來;本來皎潔明朗的月光,也被朦朧在這層水汽之中了。這簡直就是一幅清新寧靜的水墨畫,它描繪出了鄉(xiāng)村那安靜而又神秘的一幅畫卷。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也曾在鄉(xiāng)村的田野上奔跑過;我也曾爬上巍峨的大山去尋找美味的野果;我也曾聽見過鳥兒的歌聲和風在我耳邊的低語?,這一切都不見了——我來到了大城市生活。不能否認,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國家的迅速壯大使我感到自豪。但我也在時時擔心:我那美麗的”鄉(xiāng)野水墨畫”,還會回來嗎?或者說,它們什么時候會重新出現(xiàn)? 人類對自然的敬畏似乎越來越少了,不僅是植物,連動物也“慘遭毒手”。多少動物在人類的濫殺下相繼滅絕?北京南海子麋鹿園的一塊塊石碑倒塌的背后,是多少動物們的悲鳴? 肆意妄為的結果,大自然會一一償還。 元朝初年的鼠疫;2002年的“非典”;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看上去的“天災”最后都是由人類咎由自取而得來的。難道我們?yōu)榱怂^的“嘗鮮”,竟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嗎?我們的祖先飼養(yǎng)了千百年的雞鴨魚牛吃慣了,就要去獵殺那些無辜的,還攜帶著千萬種足以致命的病毒的“野生動物”嗎?那我們人類五千多萬年的進化究竟是為了什么?難道我們自以為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就可以任意妄為嗎?自然孕育了人類,卻不會為人類偏私存廢,更不會有親疏之別。 “天道無親,恒與善人”,敬畏自然,就是保護人類。 再也沒有像昨夜的豆一樣好的豆了;再也沒有似那夜的好戲了;再也沒有那樣開心的“旅途”…… 他的一次次回望戲臺,看它被紅霞罩滿,又如出來未到一般,一絲絲快樂夾雜著悲涼。還記得內心的期待嗎?還記得一天的難受嗎?還記得連聲稱贊的戲嗎?一定記憶猶新吧!它曾經是那樣令人著迷,他用一天的憂郁換得了那樣一場精彩的社戲呀! 我也向往那*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朦朧在這水氣里。也曾憧憬一座座仙山樓閣,被紅霞罩著的希望! ——魯迅《風箏》原文及賞析 魯迅《風箏》原文及賞析 《風箏》是現(xiàn)代文學家魯迅于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魯迅《風箏》原文及賞析,希望你喜歡,歡迎閱讀。 風箏 作者:魯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fā)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xiàn)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舊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fā)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輕松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幾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jié),自說少年時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罷。 “有過這樣的事么?”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xiàn)在,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文章以風箏為引線,對“我”粗暴對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小弟這樣的人的不覺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這無疑是對封建宗族制度摧殘兒童的罪惡進行控訴。 敘述往事與抒情緊密結合是文章的'突出特點。全文雖以敘事為主,但深深地融匯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關鍵的地方,則又通過凝煉的語言,作了畫龍點晴的點染,使文章感情的表達更加明朗。例如,文章開頭“我”從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見一二風箏浮動著,引起了一種驚異和悲哀。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對故鄉(xiāng)風箏時節(jié)的回憶。這段文字不僅敘述了故鄉(xiāng)早春的景象,而且在這一景一物的描寫中,都凝聚“我”對故鄉(xiāng)的贊美之情。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直接抒發(fā)了這種感情:“我現(xiàn)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廖別的故必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這就將“我”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更充分地表達出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還不單純是為了抒發(fā)“我”對故鄉(xiāng)的深情,如聯(lián)系全文來看,回憶故鄉(xiāng),目的或落腳點是使“我 想起幼時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這里進行了反思。透過這個小”我“,看到舊的倫理道德統(tǒng)治下的整個社會面貌——大“我”——家長式的管理、長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殘酷,何等的愚味無知,它扼殺了兒童的天性,當作者挖掘的釀成悲劇的社會原因。“我”的回憶是對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殘兒童的控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經過深刻反省認識到這一地可挽回的過錯過后,心情無比沉重。這種懺悔意識,否定了舊“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進軌跡明晰了,“我”的復雜心理狀態(tài)顯示了,正是這些原因,所以當“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風箏,而感到“驚異與悲哀”。 另一個特點,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幾筆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傳神地勾畫出來。例如描寫“十歲內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張著、嘴,呆看著空中出神”,為別人放的風箏“驚呼”,“跳躍”,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潑可愛、喜歡游戲的性格表現(xiàn)了出來。當他私自做風箏的秘密被發(fā)現(xiàn)后,作者描繪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時這樣寫道:‘他向著大方登,從大小登;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作者在這里寫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狀態(tài),是被封建禮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這不單純是膽小的緣故,其深層原因更是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依據。當“我”徹底毀壞了他既將完工的風箏,傲然走出時,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這里作者對其它并未著力渲染,只是抓住小兄弟的表情神態(tài),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游戲的愿望遭到虐殺后,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另外,文章的。心理描寫也很出色。如作者在寫“我”時,主要抓住人物我心理描寫,著重寫了“我”的沉重的。心情、謀求補過的方法,以及補過不成后感受。這些心理活動,充分表達了“我”的悔恨與悲哀,尤其是當“我”向小兄弟提起兒是的這樁舊事時,弟弟卻驚異地問:“有過這樣的事么?”顯然,他已經“全然忘卻。”這一筆的含義的深刻的,它意味著直到作者寫不文時有的人對封建思想的奴役還不覺醒。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 【賞析二】 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從游戲的意義上看,“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實在出于兒童天性,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游戲,無異于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舊式教育的落后,愿*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后的偏見,愿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于解剖自己的,嚴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茍,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少F。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xiàn)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fā)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么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并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懷。 初讀后,可以感知魯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傳統(tǒng)觀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魯迅先生可貴的是,一旦接受科學思想,是知錯必改的,魯迅先生充滿自省精神。魯迅又感嘆**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 “精神虐殺的這一幕”說明什么呢? “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xiàn)在反思起來,當年為落后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從這一幕里,我們可以看出魯迅童年時代長幼之間很不*等的封建秩序。“論長幼,論力氣,他是敵不過我的”,可見作為兄長的粗暴行徑是以暴力為基礎的。魯迅把自己寫得很粗暴,字里行間深含自我譴責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長不許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風箏,被兄長發(fā)現(xiàn),驚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風箏被兄長踐踏,也毫無抗爭的意思,除了絕望,沒有一句抗辯的話。 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并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tǒng)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見他是多么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么嚴肅認真。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輕松,只得沉重著,這又翻出一層意思。**殺者并不認為**殺,把兄長的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著做,正說明自己也不認為游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發(fā)現(xiàn),自認該罰。**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魯迅只覺得這世界一片肅殺和寒威。 探究這篇散文,可以悟到這樣一層道理,*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惟有這樣,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為,而正當的行為也應該捍衛(wèi)自己正當的權利。只有科學思想,才能照亮*人的思想行為。 《風箏》發(fā)表以后,它的抨擊傳統(tǒng)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鋒芒灼然畢露,受到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當時有的文學青年說:“我所喜歡的是《野草》的《語絲》,是同傳統(tǒng)思想,同黑暗勢力,同虛偽紳士奮斗的《語絲》。”據方志敏的愛人繆敏說,方志敏青年時代熱愛文學,對魯迅的《吶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歡的”。由于包括《風箏》在內的魯迅的散文詩雜文、隨筆,思想新進,技巧高超,獲得了廣大的讀者群,于是“《語絲》的銷路,一期比一期好起來,由一千五百份,而二千份,而三千份,再后是五千八千,她的影響是很大的。”這話是不錯的,30年代前期我國城鄉(xiāng)不少中學校使用過趙景琛編的一套《初級中學混合國語教科書》,其第一冊就選了這篇《風箏》,作為中學生學*寫作白話文的楷范…… 還要介紹的是,《風箏》也曾作為魯迅的代表作品推薦給世界的讀者。1936年9月,亦即魯迅逝世前的一個月,紐約出版的《亞洲》雜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國進步記者斯諾與*作家姚莘農翻譯的《風箏》,正巧趕上魯迅生前看到了,而1936年10月斯諾編譯的一本《活的*——現(xiàn)代*短篇小說選》在倫敦喬治·哈拉普書局出版,里面收有魯迅的《藥》《一件小事》《孔乙己》《祝!贰讹L箏》《離婚》,作者生前未及親睹,則成為永遠的遺憾了。 1950年莫斯科真理報出版社出了一本魯迅的《短篇小說集》(俄文),都是選自《吶喊》《彷徨》,不知怎么一來把《風箏》也收進去了。1955年莫斯科兒童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學生讀物叢書,其中有一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風箏》也選在里面?吹贸,這里把《風箏》跟魯迅其他小說放在一起,是沿襲了斯諾的做法;這樣分類是否正確,姑且勿論,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由此可以想見,《風箏》作為魯迅的一篇杰作,受到*讀者、尤其是其他膚色的少年兒童的歡迎,是我們感到欣慰的。 魯迅魯迅(1881~1936),*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fā)表了*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魯迅的《藥》賞析 魯迅的《藥》賞析 《藥》是*現(xiàn)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chuàng)作的一篇小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于魯迅的《藥》賞析,歡迎閱讀借鑒。 魯迅的《藥》賞析1 魯迅在《藥》中給我們描寫了兩個悲劇,一個是華小栓之死,另一個是革命者夏瑜之死。魯迅在描寫時采用了雙線結構,以兩條線索來展開。一條是明線華老栓為了治兒子的癆病,聽信儈子手康大叔的話,買人血饅頭來為小栓治病,但服后無效后死亡。一條是暗線夏四奶奶的兒子夏瑜為了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為了解救苦難的百姓,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可以看到文章中魯迅《藥》最諷刺地方莫過于華老栓買的人血饅頭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為無數人的未來和幸福犧牲的,最終卻被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鮮血。這是極其讓人感到悲涼的事實。夏瑜作為革命的先行者,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勇敢,當他身陷牢獄時,并沒有因此氣餒,還積極的勸牢頭造反,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樂觀與堅強。在獄中他敢于宣傳“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的”。我們可以看到他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在小說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魯迅對他的精神進行了高度的贊揚,但他的努力與付出又有什么用呢?在茶館里無聊的看客們只認為夏瑜的行為是在“作秀”,對他因宣傳革命道理挨了打,不僅不同情,反爾還幸災樂禍。當夏瑜要被殺時,又有多少人想他快點死呢?這些人像惡獸般窺視著夏瑜的鮮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間存在很嚴重的隔膜。對于革命者來說,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為何而犧牲,不能不得不說這是極其具有悲劇性的。 華老栓為代表的這些人,他們一面是受害者,另一面又充當了“吃人”者,華老栓聽信迷信。買人血饅頭來治兒子的病,病不但沒治好也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華老栓一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另方面華老栓又充當了這些儈子手的幫兇,間接的也吃了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以華老栓為代表的這些人們的迷信、麻木不仁。 夏瑜的死并沒有在群眾中引起強的反響,也沒有驚醒這些麻木不仁的群眾,魯迅用這兩個悲劇告訴我們,只有喚醒群眾,當群眾能解除他們的奴性思想自覺的支持革命時,革命才可能取得勝利。 魯迅的《藥》賞析2 傳統(tǒng)評論小說《藥》中幾個微不足道的人物,其結論是建立在階級論的基礎上,大多將康大叔與小說第一部分中的“黑衣人”混為一談。但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這種說法似欠推敲。本文嘗試從《藥》的原文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提出了自己的淺見——“黑衣人”和康大叔并非一人。關鍵詞:康大叔黑衣人血饅頭魯迅的短篇小說《藥》以秋瑾的英勇就義為背景,用民間的“人血饅頭治癆病”為故事主體,“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眾的愚昧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本文試圖從原文的語言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對康大叔和“黑衣人”的形象作以比較分析。一、康大叔和黑衣人不是一個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目標一般設定在歷屆小說主題的多樣化、鑒賞雙線結構和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對小說中的人物分析,尤其是對眾茶客中核心人物康大叔的分析,也多建立在階級論的基礎上?荡笫逍蜗蠓治稣Z言描述為:他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和鎮(zhèn)壓群眾的工具,是直接殺害夏瑜的兇手,他兇暴、殘忍、貪婪、無恥。他對群眾蠻橫兇惡,對革命極端仇視,是個窮兇極惡貪得無厭的劊子手。從這些大同小異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大都把康大叔與小說第一部分中的“黑衣人”混為一談。但我們如果仔細讀一讀《藥》中有關黑衣人和康大叔的描寫,就會明顯發(fā)現(xiàn)那“黑衣人”和康大叔并非一人。 。ㄒ唬⿵耐饷蔡卣髅鑼懮蟻矸治觥T谛≌f的第一部分,作者是這樣描寫“黑衣人”的:“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而在小說第三部分則是這樣描寫康大叔的:“……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鈕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地纏在腰間。”從這兩段描寫中可以看出,“黑衣人”和康大叔除衣服的顏色黑和玄色接*外,肖像特征沒有相似之處,僅憑相*顏色的著裝來判定二者同為一人,實為不妥。 。ǘ⿵“黑衣人”和康大叔二者跟華老栓的關系來分析。從小說第二部分看出,康大叔是華老栓茶館的?,甚至康大叔還親切地稱華老栓為“栓叔”。而在小說第一部分,那“黑衣人”與華老栓則如同路人:“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黑衣人”“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若“黑衣人”和康大叔是同一人,那為何他對華老栓的稱呼和語言動作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實在令人費解! 。ㄈ⿵目荡笫宓谋戆字蟹治。在小說的第三部分,康大叔當著華老栓的面有一句不滿的表白:“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得到好處。”從華老栓手中“一手抓過洋錢”的若真是康大叔,他再狡詐、再貪得無厭也只能報怨自己得的好處少,也不能睜著兩眼說“一點沒得到好處”!從以上三點分析可以看出,康大叔和“黑衣人”確實是各具外貌特征和個性特點的兩個人物,殺夏瑜、塞饅頭、抓洋錢都是“黑衣人”所為,而并非康大叔。 二、康大叔是怎樣的一個人康大叔既然不是殺害夏瑜的劊子手,也不是將人血饅頭交與華老栓的人物,那么康大叔是個什么人物?他在小說中又是一個什么角色呢?我們還得從原文中找依據分析。 。ㄒ唬┛荡笫迮c人血饅頭康大叔并非為華家提供人血饅頭的有功之臣,他為什么在華老栓夫婦面前一再表功?華老栓夫婦又為什么因得到人血饅頭一再感謝他呢?“要不是我信息靈”——康大叔的這句表白就是作者給讀者的答案,也就是說康大叔為華家提供了槍斃人犯的信息,并憑著康大叔與那“黑衣人”的關系,使華家有幸優(yōu)先買到為兒子治病的人血饅頭。由此看出,為華家得到人血饅頭提供情報,是康大叔炫耀自夸的資本。 。ǘ┛荡笫宓纳矸菘荡笫逡贿M茶館,便使得華老栓夫婦及滿座的人“恭恭敬敬”,甚至“花白胡子”這樣上了年紀的人也須“低聲下氣”,這待遇是劊子手身份的人難以得到的。明代人徐謂曾說過:“儈伍,亦賤民耳。”康大叔之所以有此禮遇,也正說明他并不是劊子手。我們從康大叔的穿戴和他對獄中情況了如指掌的情況來看,康大叔只不過是一個獄卒之類的角色而已,其“玄色”的衣服使人們誤把他當作劊子手。事實上,真正的劊子手——“一個渾身黑色的人”——只是在交“人血饅頭”時露過一次面,而且還未待華老栓看清便消失了。 ——祥林嫂原文「魯迅」 祥林嫂原文「魯迅」 祥林嫂是魯迅短篇小說《祝!分刑摌嫷娜宋铩J桥f*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以下是小編帶來的祥林嫂原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zhèn)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野咨某林氐耐碓浦虚g時時發(fā)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xiāng)魯鎮(zhèn)的。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長一輩,應該稱之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他比先前并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末留胡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但是,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遲,午飯之后,出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樣。他們也都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家中卻一律忙,都在準備著“祝福”。這是魯鎮(zhèn)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后,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并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一團糟。我回到四叔的書房里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lián)已經脫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況且,一直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zhèn)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zhèn)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全白,會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丕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技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 “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 “是的。” “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fā)光了。 我萬料不到她卻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的站著。 “就是——”她走*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秘密似的切切的說,“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于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躇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一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 “也許有罷,——我想。”我于是吞吞吐虹的說。 “那么,也就有地獄了?” “啊!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吾者,“地獄?——論理,就該也有。——然而也未必,……誰來管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 “唉唉,見面不見面呢?……”這時我已知道自己也還是完全一個愚人,什么躊躇,什么計畫,都擋不住三句問,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邁開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覺得不安逸。自己想,我這答話怕于她有些危險。她大約因為在別人的祝福時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會不會含有別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別的意思,又因此發(fā)生別的事,則我的答活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但隨后也就自笑,覺得偶爾的事,本沒有什么深意義,而我偏要細細推敲,正無怪教育家要說是生著神經病;而況明明說過“說不清”,已經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fā)生什么事,于我也毫無關系了。 “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給人解決疑問,選定醫(yī)生,萬一結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這說不清來作結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我在這時,更感到這一句話的必要,即使和討飯的女人說話,也是萬不可省的。 但是我總覺得不安,過了一夜,也仍然時時記憶起來,仿佛懷著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陰沉的雪天里,在無聊的書房里,這不安愈加強烈了。不如走罷,明天進城去。福興樓的請墩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xiàn)在不知增價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雖然已經云散,然而魚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個……。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我因為常見些但愿不如所料,以為未畢竟如所料的事,卻每每恰如所料的起來,所以很恐怕這事也一律。果然,特別的情形開始了。傍晚,我竟聽到有些人聚在內室里談話,仿佛議論什么事似的,但不一會,說話聲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我先是詫異,接著是很不安,似乎這話于我有關系。試望門外,誰也沒有。好容易待到晚飯前他們的短工來沖茶,我才得了打聽消息的機會。 “剛才,四老爺和誰生氣呢?”我問。 “還不是和樣林嫂?”那短工簡捷的說。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趕緊的問。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但他始終沒有抬頭,所以全不覺。我也就鎮(zhèn)定了自己,接著問: “什么時候死的?” “什么時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罷。——我說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隨著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漸漸輕松;不過偶然之間,還似乎有些負疚。晚飯擺出來了,四叔儼然的陪著。我也還想打聽些關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雖然讀過“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而忌諱仍然極多,當臨*祝福時候,是萬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類的話的,倘不得已,就該用一種替代的隱語,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屢次想問,而終于中止了。我從他儼然的臉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為我不早不遲,偏要在這時候來打攪他,也是一個謬種,便立刻告訴他明天要離開魯鎮(zhèn),進城去,趁早放寬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這佯悶悶的吃完了一餐飯。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籠罩了全市鎮(zhèn)。人們都在燈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靜。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獨坐在發(fā)出黃光的萊油燈下,想,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xiàn)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于干凈凈了;觎`的有無,我不知道;然而在現(xiàn)世,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為人為己,也還都不錯。我靜聽著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 然而先前所見所聞的她的半生事跡的斷片,至此也聯(lián)成一片了。 她不是魯鎮(zhèn)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換女工,做中人的衛(wèi)老婆子帶她進來了,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衛(wèi)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四叔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她是一個寡婦。但是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限,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了。試工期內,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么,但中人是衛(wèi)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wèi)了。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幾天之后,這才陸續(xù)的知道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這一點。 日子很快的過去了,她的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里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過,她從河邊掏米回來時,忽而失了色,說剛才遠遠地看見幾個男人在對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在尋她而來的。四嬸很驚疑,打聽底細,她又不說。四叔一知道,就皺一皺眉,道: “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來的。” 她誠然是逃出來的,不多久,這推想就證實了。 此后大約十幾天,大家正已漸漸忘卻了先前的事,衛(wèi)老婆子忽而帶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進來了,說那是詳林嫂的婆婆。那女人雖是山里人模樣,然而應酬很從容,說話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賠罪,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了。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話可說呢。”四叔說。 于是算清了工錢,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還沒有用,便都交給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過謝,出去了。其時已經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會,四嬸這才驚叫起來。她大約有些餓,記得午飯了。 于是大家分頭尋淘籮。她先到廚下,次到堂前,后到臥房,全不見掏籮的影子。四叔踱出門外,也不見,一直到河邊,才見**正正的放在岸上,旁邊還有一株菜。 看見的人報告說,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蓋起來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沒有人去理會他。待到祥林嫂出來掏米,剛剛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兩個男人來,像是山里人,一個抱住她,一個幫著,拖進船去了。樣林嫂還哭喊了幾聲,此后便再沒有什么聲息,大約給用什么堵住了罷。接著就走上兩個女人來,一個不認識,一個就是衛(wèi)婆于。窺探艙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惡!然而……。”四叔說。 這一天是四嬸自己煮中飯;他們的兒子阿牛燒火。 午飯之后,衛(wèi)老婆子又來了。 “可惡!”四叔說。 “你是什么意思?虧你還會再來見我們。”四嬸洗著碗,一見面就憤憤的說,“你自己薦她來,又合伙劫她去,鬧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個什么樣子?你拿我們家里開玩笑么?” “阿呀阿呀,我真上當。我這回,就是為此特地來說說清楚的。她來求我薦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瞞著她的婆婆的呢。對不起,四老爺,四太太。總是我老發(fā)昏不小心,對不起主顧。幸而府上是向來寬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計較的。這回我一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 “然而……。”四叔說。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終結,不久也就忘卻了。 只有四嫂,因為后來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懶即饞,或者饞而且懶,左右不如意,所以也還提起祥林嫂。每當這些時候,她往往自言自語的說,“她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佯了?”意思是希望她再來。但到第二年的新正,她也就絕了望。 新正將盡,衛(wèi)老婆子來拜年了,已經喝得醉醺醺的,自說因為回了一趟衛(wèi)家山的娘家,住下幾天,所以來得遲了。她們問答之間,自然就談到祥林嫂。 “她么?”衛(wèi)若婆子高興的說,“現(xiàn)在是交了好運了。她婆婆來抓她回去的時候,是早已許給了賀家坳的貿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幾天,也就裝在花轎里抬去了。” “阿呀,這樣的婆婆!……”四嬸驚奇的說。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戶人家的太太的話。我們山里人,小戶人家,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這一注錢來做聘禮?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強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將地嫁到里山去。倘許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惟獨肯嫁進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F(xiàn)在第二個兒子的媳婦也娶進了,財禮花了五十,除去辦喜事的費用,還剩十多千。嚇,你看,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這有什么依不依。——鬧是誰也總要鬧一鬧的,只要用繩子一捆,塞在花轎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關上房門,就完事了?墒窃斄稚┱娉龈,聽說那時實在鬧得利害,大家還都說大約因為在念書人家做過事,所以與眾不同呢。太太,我們見得多了:回頭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說要尋死覓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鬧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連花燭都砸了的也有。樣林嫂可是異乎尋常,他們說她一路只是嚎,罵,抬到賀家坳,喉嚨已經全啞了。拉出轎來,兩個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勁的捺住她也還拜不成夭地。他們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彌陀佛,她就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用了兩把香灰,包上兩塊紅布還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腳的將她和男人反關在新房里,還是罵,阿呀呀,這真是……。”她搖一搖頭,順下眼睛,不說了。 “后來怎么樣呢?”四婢還問。 “聽說第二天也沒有起來。”她抬起眼來說。 “后來呢?” “后來?——起來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個孩子,男的,新年就兩歲了。我在娘家這幾天,就有人到賀家坳去,回來說看見他們娘兒倆,母親也胖,兒子也胖;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運了。” 從此之后,四嬸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約是得到祥林嫂好運的消息之后的又過了兩個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著一個荸薺式的圓籃,檐下一個小鋪蓋。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而且仍然是衛(wèi)老婆子領著,顯出慈悲模樣,絮絮的對四嬸說: “……這實在是叫作‘天有不測風云’,她的男人是堅實人,誰知道年紀青青,就會斷送在傷寒上?本來已經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飯,復發(fā)了。幸虧有兒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養(yǎng)蠶都來得,本來還可以守著,誰知道那孩子又會給狼銜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來了狼,誰料到?現(xiàn)在她只剩了一個光身了。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好在她現(xiàn)在已經再沒有什么牽掛,太太家里又凄巧要換人,所以我就領她來。——我想,熟門熟路,比生手實在好得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里,看見刺柴上桂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四嬸起刻還躊躊,待到聽完她自己的話,眼圈就有些紅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圓籃和鋪蓋到下房去。衛(wèi)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相似的噓一口氣,祥林嫂比初來時候神氣舒暢些,不待指引,自己馴熟的安放了鋪蓋。她從此又在魯鎮(zhèn)做女工了。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然而這一回,她的境遇卻改變得非常大。上工之后的兩三天,主人們就覺得她手腳已沒有先前一樣靈活,記性也壞得多,死尸似的'臉上又整日沒有笑影,四嬸的口氣上,已頗有些不滿了。當她初到的時候,四叔雖然照例皺過眉,但鑒于向來雇用女工之難,也就并不大反對,只是暗暗地告誡四姑說,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萊,只好自已做,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時候也就是祭祀,這回她卻清閑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幃,她還記得照舊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四嬸慌忙的說。 她訕訕的縮了手,又去取燭臺。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拿。”四嬸又慌忙的說。 她轉了幾個圓圈,終于沒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開。她在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過坐在灶下燒火。 鎮(zhèn)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著眼睛,和大家講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說,“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大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鍋,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滿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各處去一向,都沒有。我急了,央人去尋去。直到下半天,幾個人尋到山坳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可憐他手里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她于是淌下眼淚來,聲音也嗚咽了。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里,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她就只是反復的向人說她悲慘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個人來聽她。但不久,大家也都聽得純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里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后來全鎮(zhèn)的人們幾乎都能背誦她的話,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 “我真傻,真的,”她開首說。 “是的,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才會到村里來的。”他們立即打斷她的話,走開去了。 她張著口怔怔的站著,直著眼睛看他們,接著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覺得沒趣。但她還妄想,希圖從別的事,如小籃,豆,別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來。倘一看見兩三歲的小孩子,她就說: “唉唉,我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也就有這么大了……” 孩子看見她的眼光就吃驚,牽著母親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個,終于沒趣的也走了,后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道: “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么大了么?”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鑒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仿佛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她單是一瞥他們,并不回答一句話。 魯鎮(zhèn)永遠是過新年,臘月二十以后就火起來了。四叔家里這回須雇男短工,還是忙不過來,另叫柳媽做幫手,殺雞,宰鵝;然而柳媽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燒火之外,沒有別的事,卻閑著了,坐著只看柳媽洗器皿。微雪點點的下來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嘆息著,獨語似的說。 “祥林嫂,你又來了。”柳媽不耐煩的看著她的臉,說。“我問你:你額角上的傷痕,不就是那時撞壞的么?” “晤晤。”她含胡的回答。 “我問你:你那時怎么后來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這總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氣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這么大的力氣,真會拗他不過。你后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試試著。”她笑了。 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額角,又釘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斂了笑容,旋轉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柳媽詭秘的說。“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F(xiàn)在呢,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我想,這真是……” 她臉上就顯出恐怖的神色來,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當。你到土地廟里去捐一條門檻,當作你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當時并不回答什么話,但大約非?鄲灹,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兩眼上便都圍著大黑圈。早飯之后,她便到鎮(zhèn)的西頭的土地廟里去求捐門檻,廟祝起初執(zhí)意不允許,直到她急得流淚,才勉強答應了。價目是大錢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們交口,因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厭棄了的;但自從和柳媽談了天,似乎又即傳揚開去,許多人都發(fā)生了新趣味,又來逗她說話了。至于題目,那自然是換了一個新樣,專在她額上的傷疤。 “祥林嫂,我問你:你那時怎么竟肯了?”一個說。 “唉,可惜,白撞了這-下。”一個看著她的疤,應和道。 她大約從他們的笑容和聲調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總是瞪著眼睛,不說一句話,后來連頭也不回了。她整日緊閉了嘴唇,頭上帶著大家以為恥辱的記號的那傷痕,默默的跑街,掃地,洗萊,淘米?靿蛞荒,她才從四嬸手里支取了歷來積存的工錢,換算了十二元鷹洋,請假到鎮(zhèn)的西頭去。但不到一頓飯時候,她便回來,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高興似的對四嬸說,自己已經在土地廟捐了門檻了。 冬至的祭祖時節(jié),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嬸裝好祭品,和阿牛將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著罷,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燭臺,只是失神的站著。直到四叔上香的時候,教她走開,她才走開。這一回她的變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而且很膽怯,不獨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見人,雖是自己的主人,也總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的小鼠,否則呆坐著,直是一個木偶人。不半年,頭發(fā)也花白起來了,記性尤其壞,甚而至于常常忘卻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這樣了?倒不如那時不留她。”四嬸有時當面就這樣說,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總如此,全不見有伶俐起來的希望。他們于是想打發(fā)她走了,教她回到衛(wèi)老婆于那里去。但當我還在魯鎮(zhèn)的時候,不過單是這樣說;看現(xiàn)在的情狀,可見后來終于實行了。然而她是從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還是先到衛(wèi)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給那些因為在*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時候。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 《祝!分饕鑼懥讼榱稚┑谋瘧K一生,通過祥林嫂的不幸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以及封建制度對普通老百姓的壓迫。大家讀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祝!废榱稚┙涍^,歡迎參閱。 寒風搖曳著,雪花充斥了整個冬天。這個冬天好冷,徹骨的冷。爆竹的喧囂,飛雪的靜謐竟也可以如此和諧。那炙熱不安的爆竹浸潤在雪水之中……蜷縮在小巷的角落里,她只想找個避風港不讓身體那么冷。至少,不讓肆虐的雪吸收她殘余的溫存。 饑餓難耐的她不得不起身,狠心將自己扔進那晦暗的世界。她艱難的支起長竹竿,用手摸索陰暗處的她的碗和籃子,好一會才找到它們。她蹣跚的走在忙碌的長街。她需要食物,滿足肚子的欲望。她的藍夾襖早已暗淡,飛雪飄舞著落在上面,被吞噬,只留下一絲凜冽。她打了一個冷噤,晃晃滿布銀絲的腦袋,走向她的第一批客人。那是幾個購買年貨歸家的婦女。 ——魯迅藥原文及賞析 魯迅藥原文及賞析 賞析指的是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藥》講述了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魯迅藥原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里,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里邊的小屋子里,也發(fā)出一陣咳嗽。 “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悉悉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靜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來。……店么?你娘會安排的”。 老栓聽得兒子不再說話,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門,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燈光照著他的兩腳,一前一后的走。有時也遇到幾只狗,可是一只也沒有叫。天氣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覺爽快,仿佛一旦變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跨步格外高遠。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專心走路,忽然吃了一驚,遠遠里看見一條丁字街,明明白白橫著。他便退了幾步,尋到一家關著門的鋪子,蹩進檐下,靠門立住了。好一會,身上覺得有些發(fā)冷。 “哼,老頭子”。 “倒高興……” 老栓又吃一驚,睜眼看時,幾個人從他面前過去了。一個還回頭看他,樣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餓的人見了食物一般,眼里閃出一種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燈籠,已經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還在。仰起頭兩面一望,只見許多古怪的人,三三兩兩,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卻也看不出什么別的奇怪。 沒有多久,又見幾個兵,在那邊走動;衣服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遠地里也看得清楚,走過面前的,并且看出號衣上暗紅的鑲邊。——一陣腳步聲響,一眨眼,已經擁過了一大簇人。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將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個半圓。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 “這給誰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聽得有人問他,但他并不答應;他的精神,現(xiàn)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現(xiàn)在要將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獲許多幸福。太陽也出來了;在他面前,顯出一條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見丁字街頭破匾上“古□亭口”這四個黯淡的金字。 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經收拾干凈,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發(fā)光。但是沒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飯,大粒的汗,從額上滾下,夾襖也帖住了脊心,兩塊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個陽文的“八”字。老栓見這樣子,不免皺一皺展開的眉心。他的女人,從灶下急急走出,睜著眼睛,嘴唇有些發(fā)抖。 “得了么?” “得了。” 兩個人一齊走進灶下,商量了一會;華大媽便出去了,不多時,拿著一片老荷葉回來,攤在桌上。老栓也打開燈籠罩,用荷葉重新包了那紅的饅頭。小栓也吃完飯,他的母親慌忙說:“小栓——你坐著,不要到這里來。”一面整頓了灶火,老栓便把一個碧綠的包,一個紅紅白白的破燈籠,一同塞在灶里;一陣紅黑的火焰過去時,店屋里散滿了一種奇怪的香味。 “好香!你們吃什么點心呀?”這是駝背五少爺到了。這人每天總在茶館里過日,來得最早,去得最遲,此時恰恰蹩到臨街的壁角的桌邊,便坐下問話,然而沒有人答應他。“炒米粥么?”仍然沒有人應。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 “小栓進來罷!”華大媽叫小栓進了里面的屋子,中間放好一條凳,小栓坐了。他的母親端過一碟烏黑的圓東西,輕輕說: “吃下去罷,——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這黑東西,看了一會,似乎拿著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說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開了,焦皮里面竄出一道白氣,白氣散了,是兩半個白面的饅頭。——不多工夫,已經全在肚里了,卻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張空盤。他的旁邊,一面立著他的父親,一面立著他的母親,兩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進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來,按著胸膛,又是一陣咳嗽。 “睡一會罷,——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親的話,咳著睡了。華大媽候他喘氣*靜,才輕輕的給他蓋上了滿幅補釘的夾被。 店里坐著許多人,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個花白胡子的人說。 “沒有。” “沒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話。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兒子……”駝背五少爺話還未完,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剛進門,便對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 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的垂著;笑嘻嘻的聽。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葉來,加上一個橄欖,老栓便去沖了水。 “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的吃下。”橫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沒有康大叔照顧,怎么會這樣……”華大媽也很感激的謝他。 “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么癆病都包好!” 華大媽聽到“癆病”這兩個字,變了一點臉色,似乎有些不高興;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訕著走開了。這康大叔卻沒有覺察,仍然提高了喉嚨只是嚷,嚷得里面睡著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來。 “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這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胡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的問道,“康大叔——聽說今天結果的一個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誰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兒子么?那個小家伙!”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越發(fā)大聲說,“這小東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睛阿義拿去了。——第一要算我們栓叔運氣;第二是夏三爺賞了二十五兩雪白的銀子,獨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從小屋子里走出,兩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飯,泡上熱水,坐下便吃。華大媽跟著他走,輕輕的問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舊只是肚餓?……”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過臉,對眾人說,“夏三爺真是乖角兒,要是他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F(xiàn)在怎樣?銀子!——這小東西也真不成東西!關在牢里,還要勸牢頭造反。” “阿呀,那還了得。”坐在后排的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很現(xiàn)出氣憤模樣。 “你要曉得紅眼睛阿義是去盤盤底細的,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可是沒有料到他竟會這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嘴巴!” “義哥是一手好拳棒,這兩下,一定夠他受用了。”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 “他這賤骨頭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 花白胡子的人說,“打了這種東西,有什么可憐呢?” 康大叔顯出看他不上的樣子,冷笑著說,“你沒有聽清我的話;看他神氣,是說阿義可憐哩!” 聽著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滯;話也停頓了。小栓已經吃完飯,吃得滿頭流汗,頭上都冒出蒸氣來。 “阿義可憐——瘋話,簡直是發(fā)了瘋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說。 “發(fā)了瘋了。”二十多歲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說。 店里的坐客,便又現(xiàn)出活氣,談笑起來。小栓也趁著熱鬧,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說: ——魯迅祝福的賞析及原文 魯迅祝福的賞析及原文 魯迅作品教學歷來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魯迅作品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魯迅的全部創(chuàng)作中,散文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祝福的賞析及原文,以供大家閱讀。 魯迅的《祝!访鑼懥*貧苦農村婦女祥林嫂的人生悲劇,祥林嫂是一個勤勞、正直、善良、安分的勞動婦女。卻遭到夫權、族權和神權的迫害喪了命。祥林嫂本不該死,但如果“吃人”的思想還存在,還會有千千萬萬的祥林嫂會被害死。 祥林嫂被迫與比自己小十歲的男人結婚,丈夫死后又被迫再嫁,可是卻又再度喪夫,他的兒子還做了野獸的食物。祥林嫂是一個人生充滿著坎坷的人物?删褪沁@樣一位堅強的女性,讓人為她的遭遇感到同情的女性。卻被這些人當做物品賣來賣去,先是被她的父母賣,這樣還不夠,接著又被她的婆婆賣,捆著把她送進了花轎,沒經過她的同意便稀里糊涂的嫁給了另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但我們在文章中可以看到,祥林嫂是做出反抗的,她額頭上的疤痕便是她反抗留下的證據,可是她的反抗不是為自己爭取自由和*等的反抗。她的反抗只限于害怕人們世俗的眼光會害死她,怕誓死不侍二夫的封建禮教會殺死她,她想以其被別人的目光殺死,還不如自己自殺死,這樣還得個烈女的名聲。但讓祥林嫂沒想到的事,他重新嫁的這個男人很勤勞,對她也很好,這些都給她重新生活的希望,可再度喪夫的悲劇,讓她完全丟了魂,她知道這次喪夫意味著什么。別人不僅會說她不堅守貞操,還會說她是克夫相、掃把星。她已經不被這個吃人的社會所容納了。我們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完全被封建禮教所禁錮著,因為她不用封建禮教禁錮著自己她會死的更快,因為這個社會就是用封建思想**的社會,到處是殘忍和血腥,道貌岸然只是它的假面具罷了。 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魯四老爺家當傭人,她只希望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換取起碼的生存食糧,可在吃人的社會里她連這點低微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封建禮教認為寡婦再嫁敗壞風俗,何況她死了兩個丈夫,更被看成了一個不祥之物。魯四老爺不準她拿祭祀的東西,魯鎮(zhèn)的人對她的經歷是嘲笑、歧視。毫無同情憐憫可言,這群人完全就是一群沒有心肝,沒有思想的動物。 祥林嫂沒有抵抗的力量,最終悲涼的死去,祥林嫂的命運被這些“吃人”的人操控著,她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她沒有做錯什么!因為她的改嫁完全是被這些人所逼迫的,可這些人還無情的把她殺死,他們不能稱其為人,只是一群社會的怪胎罷了。 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zhèn)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間時時發(fā)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xiāng)魯鎮(zhèn)的。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長一輩,應該稱之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他比先前并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末留胡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但是,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遲,午飯之后,出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樣。他們也都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家中卻一律忙,都在準備著“祝福”。這是魯鎮(zhèn)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后,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并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一團糟。我回到四叔的書房里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lián)已經脫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況且,一直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zhèn)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zhèn)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全白,會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丕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技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 “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 “是的。” “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fā)光了。 我萬料不到她卻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的站著。 “就是——”她走*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秘密似的切切的說,“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于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躇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一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 “也許有罷,——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說。 “那么,也就有地獄了?” “啊!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吾者,“地獄?——論理,就該也有。——然而也未必,……誰來管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 “唉唉,見面不見面呢?……”這時我已知道自己也還是完全一個愚人,什么躊躇,什么計畫,都擋不住三句問,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邁開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覺得不安逸。自己想,我這答話怕于她有些危險。她大約因為在別人的祝福時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會不會含有別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別的意思,又因此發(fā)生別的事,則我的答活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但隨后也就自笑,覺得偶爾的事,本沒有什么深意義,而我偏要細細推敲,正無怪教育家要說是生著神經病;而況明明說過“說不清”,已經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fā)生什么事,于我也毫無關系了。 “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給人解決疑問,選定醫(yī)生,萬一結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這說不清來作結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我在這時,更感到這一句話的必要,即使和討飯的女人說話,也是萬不可省的。 但是我總覺得不安,過了一夜,也仍然時時記憶起來,仿佛懷著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陰沉的雪天里,在無聊的書房里,這不安愈加強烈了。不如走罷,明天進城去。福興樓的請墩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xiàn)在不知增價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雖然已經云散,然而魚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個……。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我因為常見些但愿不如所料,以為未畢竟如所料的事,卻每每恰如所料的起來,所以很恐怕這事也一律。果然,特別的情形開始了。傍晚,我竟聽到有些人聚在內室里談話,仿佛議論什么事似的,但不一會,說話聲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我先是詫異,接著是很不安,似乎這話于我有關系。試望門外,誰也沒有。好容易待到晚飯前他們的短工來沖茶,我才得了打聽消息的機會。 “剛才,四老爺和誰生氣呢?”我問。 “還不是和樣林嫂?”那短工簡捷的說。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趕緊的問。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但他始終沒有抬頭,所以全不覺。我也就鎮(zhèn)定了自己,接著問: “什么時候死的?” “什么時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罷。——我說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隨著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漸漸輕松;不過偶然之間,還似乎有些負疚。晚飯擺出來了,四叔儼然的陪著。我也還想打聽些關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雖然讀過“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而忌諱仍然極多,當臨*祝福時候,是萬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類的話的,倘不得已,就該用一種替代的隱語,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屢次想問,而終于中止了。我從他儼然的臉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為我不早不遲,偏要在這時候來打攪他,也是一個謬種,便立刻告訴他明天要離開魯鎮(zhèn),進城去,趁早放寬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這佯悶悶的吃完了一餐飯。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籠罩了全市鎮(zhèn)。人們都在燈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靜。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獨坐在發(fā)出黃光的萊油燈下,想,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xiàn)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于干凈凈了;觎`的有無,我不知道;然而在現(xiàn)世,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為人為己,也還都不錯。我靜聽著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 然而先前所見所聞的她的半生事跡的斷片,至此也聯(lián)成一片了。 她不是魯鎮(zhèn)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換女工,做中人的衛(wèi)老婆子帶她進來了,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衛(wèi)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四叔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她是一個寡婦。但是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了。試工期內,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么,但中人是衛(wèi)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wèi)了。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幾天之后,這才陸續(xù)的知道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這一點。 日子很快的過去了,她的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里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過,她從河邊掏米回來時,忽而失了色,說剛才遠遠地看見幾個男人在對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在尋她而來的。四嬸很驚疑,打聽底細,她又不說。四叔一知道,就皺一皺眉,道: “這不好?峙滤翘映鰜淼摹” 她誠然是逃出來的,不多久,這推想就證實了。 此后大約十幾天,大家正已漸漸忘卻了先前的事,衛(wèi)老婆子忽而帶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進來了,說那是詳林嫂的婆婆。那女人雖是山里人模樣,然而應酬很從容,說話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賠罪,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了。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話可說呢。”四叔說。 于是算清了工錢,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還沒有用,便都交給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過謝,出去了。其時已經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會,四嬸這才驚叫起來。她大約有些餓,記得午飯了。 于是大家分頭尋淘籮。她先到廚下,次到堂前,后到臥房,全不見掏籮的影子。四叔踱出門外,也不見,一直到河邊,才見**正正的放在岸上,旁邊還有一株菜。 看見的人報告說,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蓋起來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沒有人去理會他。待到祥林嫂出來掏米,剛剛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兩個男人來,像是山里人,一個抱住她,一個幫著,拖進船去了。樣林嫂還哭喊了幾聲,此后便再沒有什么聲息,大約給用什么堵住了罷。接著就走上兩個女人來,一個不認識,一個就是衛(wèi)婆于。窺探艙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惡!然而……。”四叔說。 這一天是四嬸自己煮中飯;他們的兒子阿牛燒火。 午飯之后,衛(wèi)老婆子又來了。 “可惡!”四叔說。 “你是什么意思?虧你還會再來見我們。”四嬸洗著碗,一見面就憤憤的說,“你自己薦她來,又合伙劫她去,鬧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個什么樣子?你拿我們家里開玩笑么?” “阿呀阿呀,我真上當。我這回,就是為此特地來說說清楚的。她來求我薦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瞞著她的婆婆的呢。對不起,四老爺,四太太。總是我老發(fā)昏不小心,對不起主顧。幸而府上是向來寬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計較的。這回我一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 “然而……。”四叔說。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終結,不久也就忘卻了。 只有四嫂,因為后來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懶即饞,或者饞而且懶,左右不如意,所以也還提起祥林嫂。每當這些時候,她往往自言自語的說,“她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佯了?”意思是希望她再來。但到第二年的新正,她也就絕了望。 新正將盡,衛(wèi)老婆子來拜年了,已經喝得醉醺醺的,自說因為回了一趟衛(wèi)家山的娘家,住下幾天,所以來得遲了。她們問答之間,自然就談到祥林嫂。 “她么?”衛(wèi)若婆子高興的說,“現(xiàn)在是交了好運了。她婆婆來抓她回去的時候,是早已許給了賀家坳的貿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幾天,也就裝在花轎里抬去了。” “阿呀,這樣的婆婆!……”四嬸驚奇的說。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戶人家的太太的話。我們山里人,小戶人家,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這一注錢來做聘禮?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強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將地嫁到里山去。倘許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惟獨肯嫁進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F(xiàn)在第二個兒子的媳婦也娶進了,財禮花了五十,除去辦喜事的費用,還剩十多千。嚇,你看,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這有什么依不依。——鬧是誰也總要鬧一鬧的,只要用繩子一捆,塞在花轎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關上房門,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聽說那時實在鬧得利害,大家還都說大約因為在念書人家做過事,所以與眾不同呢。太太,我們見得多了:回頭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說要尋死覓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鬧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連花燭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異乎尋常,他們說她一路只是嚎,罵,抬到賀家坳,喉嚨已經全啞了。拉出轎來,兩個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勁的捺住她也還拜不成天地。他們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彌陀佛,她就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用了兩把香灰,包上兩塊紅布還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腳的將她和男人反關在新房里,還是罵,阿呀呀,這真是……。”她搖一搖頭,順下眼睛,不說了。 “后來怎么樣呢?”四婢還問。 “聽說第二天也沒有起來。”她抬起眼來說。 “后來呢?” “后來?——起來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個孩子,男的,新年就兩歲了。我在娘家這幾天,就有人到賀家坳去,回來說看見他們娘兒倆,母親也胖,兒子也胖;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運了。” 從此之后,四嬸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約是得到祥林嫂好運的消息之后的又過了兩個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著一個荸薺式的圓籃,檐下一個小鋪蓋。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而且仍然是衛(wèi)老婆子領著,顯出慈悲模樣,絮絮的對四嬸說: “……這實在是叫作‘天有不測風云’,她的男人是堅實人,誰知道年紀輕輕,就會斷送在傷寒上?本來已經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飯,復發(fā)了。幸虧有兒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養(yǎng)蠶都來得,本來還可以守著,誰知道那孩子又會給狼銜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來了狼,誰料到?現(xiàn)在她只剩了一個光身了。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好在她現(xiàn)在已經再沒有什么牽掛,太太家里又凄巧要換人,所以我就領她來。——我想,熟門熟路,比生手實在好得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里,看見刺柴上桂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四嬸起刻還躊躇,待到聽完她自己的話,眼圈就有些紅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圓籃和鋪蓋到下房去。衛(wèi)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相似的噓一口氣,祥林嫂比初來時候神氣舒暢些,不待指引,自己馴熟的安放了鋪蓋。她從此又在魯鎮(zhèn)做女工了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1) 【層次分析】
【作品主旨】
【語言特點】
【敘述角度】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簡介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2) 【內容簡介】
【原文】
【作品原文注釋】
《孔乙己》藝術構思: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3) 魯迅《孔乙己》原文
魯迅《孔乙己》賞析: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4) 社戲
創(chuàng)作背景
人物介紹
主題思想
藝術特色
魯迅《社戲》點評與賞析1
魯迅《社戲》點評與賞析2
魯迅《社戲》點評與賞析3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5) 原文:
【賞析一】
作者簡介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6)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7) 魯迅祝福祥林嫂經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8) 原文
一(老栓買藥)
二(小栓吃藥)
三(茶客談藥)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擴展9) 魯迅祝福的賞析
魯迅祝福的原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