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的成語(精選5篇)
桃花源記中的成語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文化符號;藝術作品;《桃花源記》;語際翻譯;符際翻譯;影像;繪畫;藝術傳播
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北宋高僧贊寧對翻譯的闡釋,耐人尋味。所謂“翻”,“翻也者, 如翻錦綺,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雹偎^“譯”,“譯之言易也,謂以所有易所無也。譬諸積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為枳。枳橘之呼雖殊, 而辛芳干葉無異。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樹, 即東夏之楊柳, 名雖不同, 樹體是一!雹 有學者據此認為,譯,象也(仿象,象似);譯,易也(交換或交流、改變、變化);譯,化(轉變)也。③可見,翻譯在于借助“易”的手段,實現“通”的目的;“翻”與“譯”,都是通過符號作為中介的。
雅各布森將符號翻譯分為三類:語內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語際翻譯(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與符際翻譯(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④。語內翻譯是指在同一語言中用一些語言符號解釋另一些語言符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改變說法”。語際翻譯是指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即用一種語言的符號來解釋另一種語言的符號,這就是通常嚴格意義上的翻譯。符際翻譯則是通過非語言符號解釋語言符號。據此,將古漢語“易”成現代漢語,屬于語內翻譯;將漢語“易”成英語,屬于語際翻譯;將語言“易”成符號,屬于符際翻譯。本文以《桃花源記》為例,側重探討語際與符際兩種翻譯類別,以觀察“易”的藝術效果。前者指漢譯英的文字層面,后者則指影像與繪畫方面。
一林語堂、方重、羅經國、孫大雨、汪榕培、A. R. Davis、J. R. Hightower、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等翻譯家都英文翻譯過《桃花源記》。這證明了《桃花源記》的文學魅力,證明了翻譯家讓經典走出去的價值取向。重譯的價值表明,對文本理解的邏輯正確以及表達的得體全面,因翻譯家個體而存在差異,不同翻譯家的譯作如同展開的層層錦綺,相得益彰,各放異彩。盡管翻譯研究領域先后出現了語言轉向與文化轉向,由關注文本內的語言層面而擴大至文本內外所涉及的文化層面,由文本翻譯的生產更多地兼顧到譯本的接受及其產生的影響,但是無論是生產還是傳播、接受等環(huán)節(jié),文本是中介,文字是載體,這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對《桃花源記》的英譯研究,仍必要從傳統的文字翻譯的視角切入,繼而再擴大翻譯的定義,研究由語際而延伸至更廣泛的符際層面。《桃花源記》標題的英譯值得玩味。包括林語堂在內的“本土”翻譯家,深諳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對“桃花”意念重生,譬如,人面桃花、桃之夭夭、桃灼呈祥,等等。對桃花的這些積極意義的前理解,符合《桃花源記》的文本語境,因而翻譯家們將“桃花”一律譯為“peach blossom”,不會引起任何歧義。但是,對“源”的英譯,則產生了很多分歧,有林語堂的“colony”,J. R. Hightower、方重、羅經國的“spring”,A. R. Davis的“source”,孫大雨的“visionary land”,Rick Davis和David Steelman的合作譯文中,則將其譯為“Shangri-la”。是否可以認為,spring和source視“源”為“源頭”,colony視“源”為“田園”(a territory distant from the state having jurisdiction or control over it),visionary land與Shangri-la與“田園”意思更近,但都有了浪漫色彩。尤其是Shangri-la,不僅使譯文靠近其讀者,在讀者心目中產生美好的意象,而且強化了《桃花源記》的烏托邦色彩,是文化翻譯的典型例證!短一ㄔ从洝返臄⑹率加凇皶x太元中”,神奇之處在于,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绷攘葦嫡Z中,朝代更替,別有洞天,將“時空”與“虛實”巧妙結合,將武陵人的遭遇——誤入桃花源、享受桃花源、惜別桃花源、重覓桃花源,自始至終都置身于一種幻境之中。然而,若使譯文讀者享受到這種晃世的感覺,對“朝代”翻譯的處理還是值得煩神的。客觀情況是,除了林語堂外,其他中國譯者似乎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根本沒有意識到此處翻譯存在的“陷阱”可能導致譯文讀者接受與反應的“障礙”,因此眾多譯者對朝代僅用音譯處理。林語堂在相應位置不僅采用括號內加注的方法來處理,而且對時間“去陌生化”表述,如“漢”譯為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至于美國漢學家James Robert Hightower僅用音譯法,可能是早已“漢化”了吧。而A. R. Davis的處理則是一目了然,譬如,Han (206 BC-220AD)。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用尾注處理年代翻譯,可能會影響譯文讀者的閱讀速度,從而影響讀者對文本的全面理解與接受效果。畢竟,朝代的頻頻更替、次第出現,蘊含著陶淵明及其文本的寫作意圖。林語堂學貫中西,精于英文創(chuàng)作,對《桃花源記》的理解與表達環(huán)節(jié)自然游刃有余。也許正因如此,林譯本在句式方面較之他人更富特色。簡而言之,林譯本的句子簡短,表述靈活,將《桃花源記》作為圣經故事一般娓娓道來,情節(jié)完備而又不拘小節(jié)。譬如,全文第一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绷肿g為:“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所謂情節(jié)完備,譯文伊始就是典型的英文故事模式“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至于不拘小節(jié),尤其體現在對“行”與“忘”的處理,前者應為“劃船前行”,后者則為“沒有介意”,但在譯文中顯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至于林語堂對駕馭中英文本的自信,還表現在他能自如地拆分中文句讀,如該句的英文就與下文“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用逗號將兩個句群銜接到一起。相比之下,漢學家的譯文較為忠實,句式也因此復雜但不冗長。譬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林語堂僅譯為“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而A. R. Davis則譯為“The field dykes intersected; cocks crowed and dogs barked to each other”。后者的信息沒有流失,而且意境栩栩如生。基于上述對語際翻譯的分析,可以主張,譯者在對敘事情節(jié)翻譯時,要盡可能使自己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理解與表達源語文本中蘊含的符合邏輯的意義。當然,這僅是一種理想境地,有對“度”的把握問題。譬如,武陵人受到殷勤款待,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安蛔恪北缓芏嘧g者理解為“不必要”、“不值得”,即,There is no need…或There is not worth…。林語堂和A. R. Davis則將其設身處地地理解為“求您別”、“千萬別”,全句分別譯為:“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 “The people of this place said to him:‘You should not speak of this to those outside’” 。林語堂的翻譯采用間接引語,刻畫了桃花源人的善良謙恭以及唯恐小國寡民的寧靜生活被外來人從此打破的顧慮。A. R. Davis則用直接引語對武陵人做出了警告,體現了仁義盡至的桃花源人“友情提醒,禮貌在先”的處世哲學,意味著“……否則,你永遠不可能再入此地了!边@種不同的翻譯方法是否多少也體現了兩位譯者文化身份的自覺呢,不得而知。
二
《桃花源記》為符際翻譯成影像提供了素材。該文僅三百余字,但它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鏡,其中“看”與“被看”是一道景觀。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敘述著漁人的傳奇經歷、桃花源人的善良安逸、陶淵明的精神訴求。在桃花源的和諧生態(tài)中,漁人與桃花源人遭遇到文化的“陌生化”。“漁人甚異之”、“見漁人,乃大驚”。時空隔閡自然使得漁人認為桃花源人“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而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不足為外人道也”。其實,文本中的漁人、桃花源人與21世紀的讀者同樣構成了“看”與“被看”的關系。在機械復制的時代,在反復制造編碼和解碼的時代,這種關系可以通過影像的手段直觀呈現、重構文本!短一ㄔ从洝酚袃蓚動畫版本,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符際翻譯。臺灣版的《桃花源記》片幅不足八分鐘,國畫風格,中文字幕根據陶淵明的原作逐句呈現,配以相應的英文字幕翻譯,畫面隨情節(jié)徐徐變換。風景山清水秀,人物栩栩如生!昂龇晏一郑瑠A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薄皬托袛凳,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恰然自樂!薄按逯新動腥,咸來問訊!泵恳恍凶帜凰芴N含的可能意象,都一律得以展現,在中英文字幕實現語際翻譯的同時,文字與畫面情景交融地進行著符際翻譯,不但給中文觀眾帶來了用多種符號藝術闡釋文本所提供的視覺,而且使外國觀眾身臨其境地享受到東方烏托邦所能提供的文化演繹空間。翻譯是一門永遠存在缺憾的藝術。語際翻譯的缺憾在于,譯者雖經百般解釋依然無法說清好多文化專有項。符際翻譯雖然可以通過畫面提供多維視角的切換對語際翻譯留有的缺憾盡力彌補,而且這種符際翻譯給中文觀眾同樣提供了補充固有理解欠缺的機會,但是,畫面的定格化又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著文本可能潛在的更多想象空間。如果說不足八分鐘的臺灣版《桃花源記》是對陶淵明文本字里行間的“忠實”翻譯,屬于直譯,那么大陸版《桃花源記》則屬于典型的編譯,明顯具有“變”和“易”的特征。其中,英語世界的觀眾對《桃花源記》所刻畫的生態(tài)、人物、世界之間又構成了一種“看”與“被看”的跨文化關系。
據報道,深圳環(huán)球數碼出品的動畫作品《桃花源記》片幅不足十七分鐘,巧妙融合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皮影、剪紙、大寫意等,實現了三維動畫的無縫銜接。此片曾先后獲得東京TBS亞洲數字作品大賽最優(yōu)秀獎、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美猴獎等。該片于2023年12月8日至2023年4月14日應邀參加了澳大利亞昆士蘭藝術館/昆士蘭新現代藝術館舉行的第七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的主題展“山水情”,呈現了中國傳統水墨動畫的魅力⑤。該部作品在題材、畫面元素及動畫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等各方面都有突破。片中的潺潺水流和繽紛桃花,以及人物形體動作的流暢、面部表情的豐富、細節(jié)動感的逼真,使得整個畫面將傳統的藝術符號升華到嶄新的視覺體驗。落英繽紛、升平歌舞、洞天福地,帶給國內外觀眾一種飄飄欲仙的新奇感受。這種符號帶來的異域享受,還得益于該片的語言文字與故事情節(jié)。深圳版《桃花源記》充分體現了二度創(chuàng)作的特色,且明顯具有使中國經典文學走出去的意識。英文片名The Legend of Shangri-La反映了撲面而來的濃郁的跨文化氣息,古樸的中文臺詞配以現代的英文字幕,亦莊亦諧的動作、觸及魂靈的獨白、民族特色的音樂,引人入勝。尤其是敘事層面,將陶淵明作品中的順敘處理成倒敘和插敘的方式,情節(jié)發(fā)展顯得跌宕起伏,屬于典型的“變”與“易”,或者是編譯。不過,從片首的漁人遭太守鞭笞、劉子驥策馬相救、漁人描繪桃花源奇遇、劉子驥欣然前往而未果,情節(jié)雖似曾相識,但主題不偏不離,屬于典型的“形散而神不散”,F實的殘酷、奇遇的美妙、未來的無望,使得漁人自己最終感慨“沒有人再相信我的故事了”。由此,他成了一個講故事的人,而不是一個講經歷的人。這種悲哀,更加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增添了觀眾對漁人的同情、羨慕與不屑。同情他的現實遭遇,羨慕他的人生偶遇、不屑他的違背諾言?梢哉f,通過影像符際翻譯《桃花源記》,文本的抽象與文字的意象,都得到了形象的呈現。當然,這種呈現并不局限于影像這種動態(tài)的流感畫面。
三
將《桃花源記》的文字用繪畫描述出來,用非語言符號解釋語言符號,同樣屬于符際翻譯,難度超過臨摹,臨摹是根據原作進行書法或繪畫的模仿。臨摹以原作為依據,關鍵在模仿(imitation),而用繪畫實現符際翻譯《桃花源記》的關鍵則在于對像似的創(chuàng)造(creation)。袁行霈認為:“歷代以《桃花源記》為題材的作品很多,這些畫中并沒有陶淵明的形象,但是因為這篇作品表現了陶淵明的理想,而這理想反映了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愿望,深受歷代讀者喜愛,所以也成為畫家常用的題材!雹奁鋵,除了陶淵明和該作品表現的理想外,作品的敘事技巧及文字意象所產生的意境,尤其適合繪畫,適合符際翻譯。譬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薄巴恋仄綍,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边@些都是一幅幅動靜交融、人禽睦處、生態(tài)祥和的神往圖像!跋笠舱撸褚。”二者都是人類符號化把握世界的兩種模式。不過,“象”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訴諸心靈的內視,是可感、可思的;而“像”則具有形象性和固定性,訴諸眼睛的直觀。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使得物象總在“似與非之間”,從而要求“象外之言”、“象象組合”,以營造一種意境,達到境內之象與象外之境的理想狀態(tài),這也使得《桃花源記》達到了“詩中畫,畫中詩”的像境狀態(tài)。將心靈之悅訴諸潑墨之間便構成了視覺之美,《桃花源記》的符際翻譯家個個都是丹青高手,僅袁行霈的著作《陶淵明影像:文學史與繪畫史之交叉研究》就收錄、介紹了十九幅以《桃花源記》為題材的歷代繪畫名作。其中八幅收藏于臺北,其他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揚州、重慶,以及美國、日本等。據袁先生考證,唐代韓愈所作七古《桃源圖》,已經提到根據《桃花源記》繪圖的情況,而且明代楊慎認為,“唐人畫桃源圖,極為工妙!辈贿^,綜合分析可以發(fā)現,有的圖繪桃花源故事較為完整,如南宋馬和之的作品,最右端溪水中停泊一小船,從右至左依次展開五組人物,有漁人與桃源中人對話的情景,眾人下棋的情景,也有眾人聚飲的情景。中間點綴以樹木、屋舍、溪水、耕牛、小犬等,全是農家景色。但左端云霧中露出樓臺,樓頂巍峨,又是仙境。⑦還有明代文徵明所繪的《桃源別境圖》,共分為四大段。第一段只畫群山、溪水、桃花,乃是進入洞口之前的那一段路。在一巨石之下,倒掛著的桃樹掩映之中一小船停泊其間。第二段從一座橋開始,漸次進入桃花源中。圖中五人體態(tài)各異,其中最右邊的白衣者似乎是那漁人,正張開臂膀似乎在詢問著什么。向左是一手持拐杖的老者。第三段還是從一座橋開始,人物中有擔柴的農夫、水田中耕作的農人,也有閑坐的老者。還有一只小犬在籬笆前面,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第四段還是從一座橋開始,上面是一道瀑布,將左右畫面明顯地劃分開來。橋上站著一位正在觀瀑的高士,身后跟著一個書童,腋下夾一張琴。右面還出現了一個女性,似乎是剛剛曬了衣物,頗有生活氣息。畫的最左端是幾道瀑布,下面激起層層浪花,氣勢非凡。袁先生以為:“在今天所能見到的所有桃源圖中,這一幅畫對內容的取舍最具匠心。”⑧ 然而,類似的桃花源全景圖似乎并不多。其他畫家多是把握故事的某些特定場景或細節(jié)。文徵明次子文嘉立意很有特色,但僅圖繪了漁人舍舟登岸欲入山洞的情景。明代宋旭的《桃花源圖》先是畫出一段山溪,兩岸點綴以桃花,溪水盡頭停一小舟,山間一小洞,再向左展開則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充分表現了人物的怡然自樂。漁人手持船槳,正與桃源中人對話。這些繪畫雖非全景圖,但對于陶淵明的文本而言,形散而神不散,因為漁人、小舟、桃花等都是《桃源圖》的獨特標識性符號。美國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藏有明代仇英的《桃源圖》卷,畫面重巖疊嶂,點綴以桃花,右部溪水中隱約一船,中部和左部繪桃源景色,屋舍儼然,良田美池,往來種作。袁先生認為該作更為接近《桃花源記》原作的內容。⑨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桃花源圖》的主體部分是漁人與桃源中人見面的情景,人物形象的勾勒,筆墨簡練,十分傳神。以《桃花源記》為題材的繪畫,也有出自朝鮮畫家之手的。李朝的安堅畫過《夢游桃源圖》,圖中奇峰聳然,紅色的桃花點染其間,儼然是神仙世界。從這幅圖可見陶淵明以及中國以陶淵明為題材的繪畫對朝鮮的影響何其深遠。⑩袁先生認為,《桃花源記》最能展現想象中的山水之美,成為山水畫家喜愛的題材。而且,它有簡單的情節(jié),便于采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傳統的卷軸形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于其時空的設計,畫家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既可以將不同時空的情節(jié)置于同一幅畫中,讓人物反復出現,也可以選取一個固定的時間與地點,著重表現某一特定時刻的情景,畫家自由發(fā)揮的余地很大。B11不過,小溪、漁船、桃花等,作為《桃花源記》的標志性符號,始終揭示著該部經典作品的主題,有效地實現了符際翻譯的效果。
四、結語
文字、影像、繪畫,共構敘事,在多視角展現中國傳統藝術魅力的同時,重構了《桃花源記》的經典性,使其跨出傳統的敘事模式,跨出國門,成為世界文學的奇葩。在討論世界文學是如何通過生產、翻譯和流通而形成時,戴姆拉什曾提出一個專注世界、文本和讀者的三重定義:1. 世界文學是民族文學的簡略折射。2. 世界文學是在翻譯中有所獲的作品。3. 世界文學并非一套固定的經典,而是一種閱讀模式:是超然地去接觸我們的時空之外的不同世界的一種模式。B12當然,對于陶淵明《桃花源記》而言,這還要歸功于作品的“經典性”所具有的可譯性。所謂可譯性,“是某些作品的本質特征,但這并不是說對于正在被翻譯的作品本身是本質的。它意味著內在于原作中的某種特定的含義在可譯性中得以自我展示。顯然,任何譯作不管多么優(yōu)秀,較之原作都不具有任何意義。然而,它確實由于原作本身的可譯性而接近原作;事實上,這種關聯更加緊密,因為它不再對原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將它叫做一種自然的關聯,或更具體地說,一種至關重要的關聯。正如生命的各種形式與生命現象本身緊密關聯而對生命并沒有什么意義一樣,譯作雖來源于原作,但它與其說來自原作的生命,倒不如說來自其來世生命!盉13可見,翻譯不再局限于文字,影像、繪畫也是翻譯,這種認識為通過語際翻譯與符際翻譯將民族的《桃花源記》在異域尋求到它的來世,提供了資源保障,使得“世外桃源”與“香格里拉”成為人們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種模式。對這種認識的接受,可以使類似于《桃花源記》的其他民族作品,今世找到來世,經典更為經典。
① 贊寧《宋高僧傳》(上),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52-53頁。
② 同①。
③ 張佩瑤《錢鐘書對翻譯概念的闡釋及其對翻譯研究的啟示》,《中國翻譯》,2009年第5期,第30頁。
④ Roman Jakobso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 of Chicago P, 1992:144-151.
⑤ 《深圳動畫〈桃花園記〉亮相奧大利亞》,《深圳商報》,2023年12月13日,第C05版。
⑥ 袁行霈《陶淵明影像:文學史與繪畫史之交叉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81,82,99,117頁。
⑦ 同⑥。
⑧ 同⑥。
⑨ 同⑥。
⑩ 同⑥。
B11 同⑥。
B12 David Damrosch,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 Oxfro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281.
B13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72-73.
Semiotic Translation of Tao Hua Yuan Ji
HU Mu1,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2.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桃花源記中的成語范文第2篇
關鍵詞:《桃花源記》;文體定位;志怪小說;美感教學
《桃花源記》作為魏晉時期陶淵明的代表作,其精巧的構思、細膩的筆觸為歷代文學愛好者所喜愛,作為新課標中中學生需要學習的文言名篇,筆者認為作為《桃花源記》的講述者,既要從自身修養(yǎng)上下功夫,搞清楚該篇目中的重難點,又要在授課時力爭把本篇帶來的美感原汁原味的傳授給學生。
一、《桃花源記》的文體定位
《桃花源記》的文體之爭歷來都是文W研究者和語文教師莫衷一是的文體,這種既像散文,又類似小說,還有些題記味道的奇特文體既是學習時不可規(guī)避的“難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桃花源記》比較吸引人的地方,筆者認為,要想探究《桃花源記》的文體,首先要結合魏晉時代的時代特征來加以闡述。
(一)“記”文體探究
縱觀《桃花源記》全篇,其在題目中就交代了自己的文體為“記”!坝洝弊鳛楣糯囊环N特殊文體,早在魏晉時代就已出現,至唐宋而大盛,此種文體在古代的名篇中有廣泛的應用,而且題材非常寬泛,既可以記人紀事,又可以記錄山川名勝,還可以記載器物建筑,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情感,所以“記”又別名“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在現代上說,“記”可以算作散文中的一種體裁,可敘事、可寫景,可狀物,旨在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和抱負,闡明作者的一些觀點,歷代在“記”這一文體的應用中,有描寫物品的《核舟記》、描寫景色的《石鐘山記》等,不一而足,但絕大多數都是借眼中的實景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桃花源記》和其它游記等相比,卻有較大不同,一是所寫景物為作者的虛擬想象,二是在表達上主要是以敘事為主,景物只是作為敘事的襯托而存在,為探究它的真正文體提供了難度。
(二)《桃花源記》文體爭議
在當代,對《桃花源記》的文體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桃花源記》的文體應該是與古代的“記”一脈相承的,所以也應該算作散文的一種,對于這種觀點,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在《辭海》中,對散文的定義是這樣的,六朝以來,為區(qū)別韻文和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概稱“散文”。從這里來看,《桃花源記》被當作散文不無道理,但是未免流于寬泛,僅僅當作散文并不利于對《桃花源記》進行整體的解讀。另一種觀點認為《桃花源記》的文體應該是題記,題記一般意義上是指舊名勝古跡或有紀念性的文物等的抒懷之作或者所著之文,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在各地名勝所題寫的文字也可以算作其中的一種,如各地的摩崖石刻上所寫的摩崖題記等,此外,題記也可以指在文章正文前或題目下的文字。從《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上來看說《桃花源記》的文體是題記也不無道理,可是仍不得其全篇的精髓,所以有些研究者提出了《桃花源記》的文體是小說這一大膽的猜想。小說文體往往需要具備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這三要素在散文和題記中都可以忽略,但是《桃花源記》中卻主要圍繞著這三要素層層展開情節(jié),再看小說由于是側重在講述一個故事,所以情節(jié)構思是可以虛構的,《桃花源記》也恰好虛構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最后,如果把《桃花源記》按照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來分析的話,其整個脈絡也將變得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全篇的學習,從這三點上來說,筆者更傾向于將《桃花源記》作為小說來解讀。
(三)《桃花源記》作為志怪小說解讀
筆者認為,在教學和研究上,《桃花源記》作為小說來解讀更有助于對其全文的深入理解,而且《桃花源記》的文風頗有些志怪小說的味道,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于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內容很龐雜,在古代涌現出很多可以歸類于志怪小說的經典名作,如炫耀地理博物的瑣聞如托名東方朔《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托名陶潛的《后搜神記》等。志怪小說多以奇談怪論為主,這樣的特征和《桃花源記》中記錄的內容顯現出的文體特征不謀而合,《桃花源記》中虛構的場景,奇妙的人物塑造都帶有某種志怪小說的成分,加之志怪小說在魏晉時期大為流行的特點,所以筆者認為可以把《桃花源記》歸入志怪小說的行列。
二、《桃花源記》教學內容的選擇
筆者認為,《桃花源記》作為古代文言文的名篇,在學生不喜歡學習文言文的普遍思想下,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桃花源記》中所蘊含的美感展開教學,把桃花源之美全方位的展現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從而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所以筆者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主要側重于能表現桃花源之美的內容展開教學。
(一)景色之美
在教學中對于景色之美的闡釋上,筆者在授課時安排了誦讀加繪畫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找學生輪流通讀此文,著重閱讀有關桃花源景色之美的地方,然后找出一名繪畫比較好的學生,在其他同學朗讀課文時在黑板上把桃花源的美畫出來,隨后讓學生聯想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美景且都在哪里,從而把抽象的文章具象化,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
(二)民風之美
桃花源記中的成語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尚 陶淵明 隱逸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23)08-0000-01
如果有心人翻看八年級上人教版語文課本上名篇《桃花源記》時會發(fā)現這樣一個詞語――“高尚”,在課文底下注釋里并沒有這個詞的解釋。我們都知道,課本中一般都會對文言文中出現的與現代漢語用法不同的詞語加上注釋,以便學生們理解。那么,在這篇文言文里為什么“高尚”這個詞沒有解釋呢?猜想估計是因為編書的人認為這個詞和現代漢語里的高尚意思一樣或大致相近,所以覺得沒必要專門進行解釋?墒菍嶋H上到底是不是一樣的呢?如果不一樣又該怎么解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高尚”這個詞語在這篇文章里所出現的語言環(huán)境吧!短一ㄔ从洝纷詈笠欢危骸澳详杽⒆芋K,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薄冬F代漢語詞典》里高尚有兩個義項:“1.道德水平高:高尚的情操。2.有意義的,不是低級趣味的:高尚的娛樂!薄缎氯A詞典》里對“高尚”一詞的解釋基本和《現代漢語詞典》一樣。如果用第二個義項來解釋肯定是不通的,那么按照第一個義項“道德水平高”來解釋的話就是:“南陽劉子驥是道德高尚的人,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了。”這樣解釋,看上去也是比較通順的,似乎沒有什么大問題,很多語文輔導書和語文老師也基本上都是這么來解釋的。但是,如果再仔細分析下,就似乎有些奇怪了。這里為什么要特意交代“南陽劉子驥”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呢?難道道德高尚和他去探尋桃花源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品德不高尚的人就不能去探尋桃花源嗎?這似乎有些說不通,那如果沒有關系,這里為什么又要特意交代呢?大家都知道,古人寫文章時一般以精簡為主,這里不可能突然會出現一個和全文毫無關系的詞語。那么,解釋這一切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這里的“高尚”不能僅僅簡單解釋成“道德高尚”?墒遣唤忉尦伞暗赖赂呱小蹦菓摻忉尦墒裁茨?
《漢語大詞典》里“高尚”一詞有四個義項:1.使保持高潔!兑?蠱》:“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备吆嘧ⅲ骸跋隆隆,偽《孟子外書文說》篇引作‘志’,必有所據,當從之……意謂: 夷 齊 不為 周 臣,高尚其志,而得兇禍,餓死于首陽山!薄逗鬂h書?黨錮傳?李膺》:“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穢朝廷! 清俞樾《群經平議?孟子二》“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匡章蓋齊之處士,亦是高尚其志者。”
2.指高潔的節(jié)操!稌x書?隱逸傳?陶潛》:“ 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彼畏吨傺汀顿浄叫悴趴吩姡骸案呱欣^先君,居與俗分!泵髟闪⒌摹杜钊R閣懷古》詩:“義城魯仲連,功成甘退讓。千載有同心,感時懷高尚!币嘀钢拘懈邼嵉娜耍浑[逸之士。《北史?李先傳》:“ 昭徽 尋師訪道,不遠千里。遇高尚則傾蓋如舊,見庸識雖王公蔑如!鼻邋X謙益 《太祖實錄辨證一》:“善長挈家草莽,詣軍門,俯伏于前,豈隱居高尚者耶?”
3.崇尚,提倡。漢荀悅《漢紀?成帝紀一》:“時五侯弟競為奢侈……然皆通敏人事,好士養(yǎng)賢,傾財施與,以相高尚!薄端螘?五行志二》:“ 王愷 、羊 之疇,盛致聲色,窮珍極麗。至 元康 中,夸恣成俗,轉相高尚,石崇 之侈,遂兼 王 何 而儷人主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家室富饒,競為奢侈。深閑幻術,高尚異能。”
4.崇高。與“卑鄙”相對而言。元胡用和《粉蝶兒?題金陵景》套曲:“講景物稀奇,鳳城圍,士民高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這個女人,道德之高尚,品格之清潔,我們男人,是萬萬不能及的!
《漢語大詞典》在“高尚”一詞第二個義項中提到“高尚”亦指志行高潔的人,隱逸之士。并列舉了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第二個例子中高尚一詞確實含有隱逸之意,但第一個例子似乎不大好看出,其實如果查一下原文的上下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了!袄钫鸦眨盍x徽曾孫,中山盧奴人。博涉稽古,脫略不羈,時人稱其為播郎。因以字行于燕、趙焉。善談論,有宏辯,屬文任氣,不拘常則。志好隱逸,慕葛洪之為人。尋師訪道,不遠千里。遇高尚則傾蓋如舊,見庸識雖王公蔑如。初為道士,中年應詔舉,為高唐尉。大業(yè)中,將妻子隱于嵩山,號黃冠子!报D―《北史?李先生傳》。這里的“高尚”很顯然也是有著隱逸的意思的。我們再看第一個義項里舉的第一個例子,其實“使保持高潔”應該算是它的表面意思,更準確地解釋是“保持自身高潔而不愿仕”!安皇峦鹾,高尚其事!报D―《周易?蠱》。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說碰到黑暗腐敗的環(huán)境而不愿同流合污,不愿在朝為官,隱隱也有著隱逸的意思。
除以上例子外,“貴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伏惟伯陵材能絕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荷累其名,固已貴矣。然未盡太上之所繇也,愿先生少致意焉!”――司馬遷《與摯峻書》。這幾句話大致表達了司馬遷肯定了好友摯峻“冰清玉潔”的“材德”,又對他未能盡展其才表示遺憾,勸其放棄隱居,回歸社會。這里“高尚”也是有歸隱的意思。
從以上幾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尚”有專門指稱隱士的意思。在《故訓匯纂》一書里,我們在高部第73和第74條也可以明確地看到該書對“高尚”一詞的兩個解釋,即“高尚,隱逸也”和“高尚,不仕也”。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肯定“高尚”一詞在古代是有著專指隱逸之士的意思。
如果我們把這個意思放到《桃花源記》里來解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边@句話,于情于理就都能解釋得通了。正是因為“劉子驥”有歸隱之心,所以才會在聽到有桃花源這件事后,那么迫切地想要尋找這個世外桃源。想必作者在最后一段寫上這么一段關于“劉子驥”尋找桃花源的事,也是良苦用心的吧。作者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正是東晉皇室從衰退走向滅亡的時代,他一生活了六十三歲,卻經歷了四個皇帝兩個朝代。晉末交替,時局動亂,宗室內部斗爭激烈,軍閥對政權的野心致使戰(zhàn)爭頻繁,血腥殺戮,民不聊生。權利競爭背后的污穢、陰謀、殘忍使至真至實的陶淵明難以忍受。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里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桃花源不過是作者幻想出來的,借助這個美好的境界,表達了作者超脫世外的思想境界和渴望安穩(wěn)的愿望。也許作者正是把自己的這種愿望寄托在文中“劉子驥”的身上,讓他帶著自己的愿望去尋找這個世外桃源,然而作者自己心里深知這樣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所以才會把劉子驥尋找桃花源的結果寫成“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卑伞?傊,把《桃花源記》里的“高尚”解釋成隱逸之意是合情合理的。
參考文獻:
[1] 課程教材研究所編 《語文八年級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2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纂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M](第五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
[3] 新華詞典編纂組編 《新華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8
[4] 漢語大詞典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 《漢語大字典》[M](全三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5] 司馬遷《與摯峻書》例句來自于北京大學語料庫
桃花源記中的成語范文第4篇
實際上,有關《桃花源記》的主旨,研究者的說法頗多。結果顯示,陶淵明在這篇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或認為它體現道家的哲人情思,或是兼有儒家用世之心,或是一種“烏托邦”式的隱逸精神,或是緩解苦悶的情感宣泄,或是佛家大乘精義的表現,或是自然觀中滲透有小民思想。
那么,課堂之上,如何帶領初中生通過現有文本,一步一步探尋到共性的、可感的思想內容?我認為,只有精讀文本,細讀文本,透過觸摸文字,理解作者精準的用詞和精心的構思,才可以自然有所感悟。
故事的結局是眾所周知的,漁人和太守“遂迷”;劉子驥“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據此,學習本課時,產生了兩個主要問題。
一問,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去找尋桃花源?
通過和學生共同走進文本,賞析、品讀相關文句,得出以下認識:
首先,桃花源有絕妙的自然景觀!皧A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眼前浮現的可以算是只有山水畫中才能得見的畫面,漁人置身桃林之中,享受到的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新鮮艷麗的草,落滿一地的芳香明媚似地毯般柔軟厚密的花瓣。想必任何人不會拒絕行走在這樣夢幻的環(huán)境中。
其次,桃花源內是極樂的圣土!巴恋仄綍,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比藗兙佑卸ㄋ杂兴B(yǎng),肥沃的土地,自由地耕種,清澈的池塘,魚蝦頗豐足,閑來還可以養(yǎng)蠶,喂給它們足夠的桑葉,靜靜等待抽絲燒繭,給家人添置新做的衣裳;竹林里風兒吹過,樹葉沙沙作響,無論是將它作為家前屋后的風景,還是門前的籬笆院落,抑或制成竹笛,興致而起,吹奏一曲,也是常有的事情!摆淠敖煌,雞犬相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放眼望去,所栽作物,滿是綠意!包S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崩先藰返妙U養(yǎng)天年,享受兒孫繞膝之樂;兒童樂得嬉戲玩耍,調皮搗蛋!氨阊家,設酒殺雞作食!甭犝f有客到訪,鄉(xiāng)人紛紛拿出家中的佳釀,去雞籠抓雞,去魚塘撈魚,去鴨棚取蛋,去菜地割韭,現場烹調,美味佳肴一一端上,擺出酒席,迎接來賓。好客的鄉(xiāng)人還嫌不夠,每一家都爭著搶著邀請漁人,生怕怠慢了這位遠客。
作者通過精妙的用詞,多用四字詞語,運用對仗和句式的變換,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理想社會的勝景,這里擁有一派安樂祥和的氛圍;這里自由恬靜,人與人之間沒有紛爭,沒有對立,沒有等級;這里只有勤勞善良、熱情、淳樸、友好;這里景美令人醉,人美令人贊,這里的一切是世人追崇的美好圖景的縮影。
通過品讀這些詞句,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參與感,參與到漁人、太守、劉子驥的探尋活動中,從而真切地感受到桃花源如詩如畫的境界,感受到桃花源內的異常美妙。
同時,我們還產生了第二個問題,為什么那么多人找尋桃花源,卻“終無果”,“再無問津者”呢?
對文本的細讀過程中,我們探尋得出了以下認識:
陶淵明的筆端,運用了一些修飾語,暗示了桃花源的不尋常,也暗示了桃花源的探尋實屬不易。既然是一個“虛構”的世界,那么作者頗費一番心思,在描寫的過程中尤為講究詞語的運用,將客觀現實隱射到作品中。
“忘”字不可忘。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可見,漁人專注于捕魚這件事情,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和方向,也就預示著具體地址不詳。
“忽”字表偶然。“忽逢桃花林”,言下之意,漁人能夠看見桃花林,實屬偶得,非刻意而為之,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每次都有機緣可以再次進入桃花林,也暗合了桃花源不曾有人到訪之句。
“極”字有玄機!俺鯓O狹”,狹窄,是說不夠寬闊!皹O”字告訴我們,比一般想象中的狹窄還要窄上幾分。
“才”字藏奧秘。“才通人”,因為狹窄,倘若是身肥體重,滿腦油脂之人,是絕不可以進入,得見桃花源內景觀的。或許,這也是上天在幫助桃花源內的人們,給桃花源加了一份來自自然的保險,讓他們可以安全舒適地生活在其中。
“大”字起強調!耙姖O人,乃大驚”,桃花源內,一片平和,是因為入住之后,從未有外人闖入。今朝有他人誤入,自然引起桃源人的驚覺。
“云”句是忠告!安蛔銥橥馊说酪病,這是一句勸誡,也是一種擔憂。人性的自私與貪婪總是會引起不必要的紛爭。漁人是“外人”,無法保證他不起邪念,給桃花源帶來無法逃脫的劫難。
桃花源記中的成語范文第5篇
一、興趣領先,熟讀巧背
布盧姆認為,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既如此,指導學生學習、背誦文言文,首先必須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背誦文言文的濃厚興趣。如在新課導入時,可運用多媒體播放名家朗誦的音畫視頻供學生欣賞,并鼓勵學生跟讀。當學生跟讀的濃厚興趣被強烈激發(fā)出來后,再引導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熟讀巧背。
二、邊讀邊譯邊記誦
通常情況下,將文言文課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是教學文言文、指導學生朗讀與背誦文言文的前提。在具體的閱讀教學與背誦指導過程中,我曾經指導學生采用邊讀邊翻譯邊背誦的方式熟讀背誦文言文,起到了極好的效果。不過,這種背誦方式一般適用于諸如《陳太丘與友期》《詠雪》《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等故事性比較強、篇幅比較短小的文言文篇目。
三、串聯回憶,限時背誦
這種背誦法適應于諸如《出師表》等篇幅比較長的文言文。具體方法為:每翻譯完一個文段,師生共同理解這個文段的內容,并找出文段的重點字詞,寫在黑板上,與學生一道將每個文段的重點字詞串聯起來記憶,然后限定背誦時間,要求學生當堂成誦,并且在課后還要鞏固背誦。以執(zhí)教《口技》一文為例,在指導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口技者模仿一家四口人深夜熟睡時的那段表演中的標志性詞語“遙聞”――“既而”――“又”――“當是時”――“賓客”等書寫在黑板上,學生據此提示回憶課文內容,并串聯快速背誦。
四、抓住句式特點,比較背誦
有些文言文,如《木蘭詩》《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其中的文段借助比喻或者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句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教學上述文言文時,我指導學生把課文中結構基本一致的語句找出來,畫上波紋線,抓住句式的不同特點,加以熟讀記誦,效果很好。如執(zhí)教《木蘭詩》一文,我指導學生將課文中描寫木蘭準備出征與奔赴戰(zhàn)場這兩個自然段中,比如“東市買駿馬……”等語句用波紋線標記出來,然后加以記誦。因為上述兩個自然段幾乎都是五字排比句,句式非常整齊,很適合學生朗讀與記誦。隨著朗讀次數的增加,學生誦讀的語速逐漸加快,最后自然而然地熟讀成誦。此外,我還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木蘭征程中思家念親的八句重復語句,加以仔細辨析,找出重復語句中的異同,并加以比較背誦,也起到了極好的背誦效果。
五、根據畫面背誦
諸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桃花源記》等寫景抒情的文言文,幾乎每個自然段都是一幅精美的畫面。故此,教學與指導學生背誦上述文言文時,我常常指導學生給文段中的每一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而后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畫面背誦。以執(zhí)教《岳陽樓記》一文為例,我指導學生按照課文描繪的景物順序,分別給其中的幾個自然段擬定下列小標題:洞庭湖全景圖、洞庭湖“淫雨霏霏”圖、洞庭湖“春和景明”圖等,引導學生根據對畫面進行聯想,記憶成誦。
六、根據文脈背誦
入選語文教材的諸如《桃花源記》《傷仲永》等文言文,文脈與現代文相似,主要有邏輯順序、空間順序、時間順序等。故此,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背誦。以執(zhí)教《桃花源記》為例,我引導學生理清文脈:發(fā)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訪桃花源,以此開展背誦,達到了極好的背誦效果。
七、角色背誦與理解還原背誦
1.角色表演背誦
對于語文教材中比如《陳太丘與友期》《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對》《楊修之死》《鄒忌諷齊王納諫》等故事性比較強、人物對話比較多的文言文,則指導學生采用客串角色與對話形式等方法,對之加以理解背誦。如此,也能起到極好的背誦效果。
2. 理解還原背誦
閱讀教學《愚公移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文言文,我曾指導學生先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之后對照譯文回憶還原記誦。學生在記憶背誦上述文言文的過程中,因為對其字詞句有了初步的理解,再加上反復朗讀與回憶還原,背誦也就感到比較容易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