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董仲舒簡介

董仲舒

  董仲舒--公羊大師

  一、下帷講誦稱儒首官至博士為士師

  1.親見四世

  董仲舒,廣川人。今河北省景縣有大董故莊,世傳即仲舒故里。生卒年不詳,

  根據(jù)《漢書·匈奴傳》《贊》“仲舒親見四世(即孝惠、文帝、景帝、武帝)之事”

  一語推之,董仲舒當生于漢高祖末年或漢惠帝初年,即公元前2世紀初葉。又根據(jù)董

  仲舒著書例用舊歷,不及使用太初歷,可見他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歷前已

  作古人。他歷經(jīng)四朝,享年達80歲以上。

  董仲舒一生經(jīng)歷了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是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政治穩(wěn)定,

  經(jīng)濟繁榮,國力空前強盛,人民安居樂業(yè)。在思想文化方面,漢初社會也是寬舒自

  如的。孝惠帝除“挾書之律”,置寫書之官;武帝時又廣開獻書之路。很多因秦始

  皇焚書坑儒而秘藏起來的儒家典籍,紛紛再現(xiàn)于人間;很多退避于草野的儒學之士,

  也漸漸走出了山林。民安于太平,士樂于學業(yè),于是講學通經(jīng)之士,再聚徒眾,復

  興儒業(yè),儒學陣營,陡然大具。經(jīng)師們?yōu)榱私?jīng)世致用,取悅當?shù),解?jīng)說義,繪聲

  繪色。家有家風,師有師法,形形色色,粲然明備。董仲舒,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

  安定,學術(shù)自由的背景下,走上事學之路的。

  董仲舒的老家——廣川,東南兩面,鄰近齊魯,北靠燕代,西界三晉。自古齊

  魯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晉產(chǎn)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種文化熏陶中成長,與其方

  來形成多內(nèi)涵的思想體系不無關(guān)系。據(jù)《史記》記載,西漢初年,傳習五經(jīng)的碩儒

  共有八人:傳《詩》,于魯(今山東西部)有申培公,于齊(山東東部)為轅固生,

  于燕(今北京)則韓太傅(嬰);傳《書》,為濟南伏生;傳《禮》,則魯之高堂

  生;傳《易》,則淄川(在齊)田生;傳《春秋》,于齊魯有胡毋生,于趙(大河

  南北)則是董仲舒。八位大師中,韓嬰和董仲舒分別來自燕趙,其他六人,都出于

  齊魯故國,是儒學化了的齊魯文化的傳人。其實燕趙也是齊魯?shù)慕彛俏鳚h初儒

  家文化圈內(nèi)的成員之一。

  2.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為學異常勤奮,數(shù)十年如一日,《史》《漢》本傳說他專心學業(yè),“蓋

  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后引本傳,不復出注)!王充《論衡·儒增》亦載:

  “儒書言董仲舒讀《春秋》,專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窺園菜!被缸T《新論

  ·本造》甚至說:“董仲舒專精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窺園中菜!闭娌焕⑹侵袊

  歷史上第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純?nèi)!他游心于六藝,陶?/p>

  于勝境,對當時社會時尚,生活享受都漠不關(guān)心!妒酚洝酚涊d當時六畜興旺,馬

  牛繁息,“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人們乘馬也非常講究,乘母馬者被

  “擯(排斥)而不得聚會”?啥偈鎸Υ瞬⒉涣粢,“嘗乘馬不覺牝牡,志在經(jīng)

  傳也!保ā短接[》卷840引)他沉迷于圣經(jīng)賢傳之中,簡直到了如癡如狂的地

  步!

  3.下帷講誦

  功夫不負有心人,董仲舒學通五經(jīng),義兼百家,且長于議論,善為文章,《漢

  書·儒林傳》載:“仲舒通五經(jīng),能持論,善屬文!蓖醭湔f:“董仲舒者,文之

  烏獲也!保ā墩摵狻ばЯΑ罚┯髦疄槲恼率ナ郑鞯拇罅κ。此外,董仲舒還

  多見博聞,知道許多希見奇怪之物。王充稱贊董仲舒“文說美善,博覽膏腴”,讀

  了很多內(nèi)容豐富的書,認識舉世罕見的“重常之鳥”(《別通》)。當時諸生多專

  主一經(jīng),不能旁通;有的甚至“或為雅,或為頌”(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數(shù)

  人才能合治一部《詩經(jīng)》。與那些淺薄之士相比,董仲舒真是鶴立雞群,形若天淵,

  無慚“通才”“鴻儒”之喻。此外,董仲舒還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優(yōu)雅的言談舉

  止,他言中規(guī),行中倫,“進退容止,非禮不行”。智能全面,品學皆優(yōu)。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四方學士,“皆師尊之”。不少有志青年,云會廣川,從董仲舒問

  學。董仲舒于是“下帷講誦”,傳道授業(yè),今河北景縣尚有“董仲舒下帷處”遺跡。

  弟子太多,無法一一親傳面授,便叫門下高足代勞。史書上說,董仲舒講學,在講

  堂里掛上一幅帷簾,他在里面講,弟子在簾外聽,只有資性優(yōu)異,學問不錯的弟子

  才能夠登堂入室,得其親傳。其余弟子皆按受業(yè)的先后和深淺,在門下轉(zhuǎn)相傳授。

  因此有的學生慕名而來,師從一場,連見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沒實現(xiàn)。可見其聲

  譽之高,氣派之盛!

  4.董仲舒與胡毋生

  五經(jīng)之中,董仲舒最擅長的還是《春秋》公羊?qū)W!洞呵铩繁臼强鬃右罁(jù)魯史

  修撰的一部政治史。據(jù)說孔子晚年見道之不行,自己的主張難以見之實施,于是以

  著作史書褒貶歷史的方法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倫理觀念。為了避免政治迫害,

  孔子在屬辭比事上常常使用隱晦的語言,其微言大義,只口授給弟子,并不筆之于

  書?鬃铀篮,弟子各以所聞’輾轉(zhuǎn)傳授,于是逐漸形成不同的《春秋》師說。漢

  代流行有五家:即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左氏春秋、鄒氏、夾氏等。其中鄒氏無師

  傳,夾氏未有書,左氏藏于秘府,只有公羊、谷梁二傳,文美義富,最先流行開來,

  而公羊傳的大宏于世,則端賴董仲舒和胡毋生的首倡。

  胡毋生,字子都,齊人,年齡比董仲舒稍長。是漢代最早傳公羊?qū)W的大師之一,

  也是首先將公羊師說著之竹帛的人。戴宏序述公羊春秋傳授順序說:“子夏傳予公

  羊高,高傳予其子平,平傳予其子地,地傳予其子敢,敢傳子其子壽。至景帝時,

  壽及其弟子齊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徐彥《公羊注疏·何體序疏》引)可見,

  胡毋生既是公羊春秋的嫡系正傳,也是協(xié)助公羊壽將公羊師說著之竹帛,結(jié)束其沒

  有文本,口耳相傳歷史的人。公羊?qū)W于此有案可稽,有章可依,學說更加定型。同

  時,由于公羊有經(jīng)本流傳,也有利于學說的傳揚。此外,胡毋生還歸納公羊義例,

  著有《公羊條例》一書,使公羊?qū)W說條理化,以便學者提綱挈領(lǐng),掌握要點。東漢

  末何休作《公羊解訪》,就曾“依胡毋生《條例》,多得其正”(何體《自序》)。

  胡毋生還親自傳學,擴大了公羊?qū)W的傳授面。他景帝時為博士,與董仲舒同列。年

  老,復歸教于齊,“齊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武帝時的大丞相公孫弘就曾

  得其師傳。董仲舒對他也十分敬重,《漢書》說:胡毋生“與董仲舒同業(yè),仲舒著

  書稱其德!庇性唬骸昂阕佣,賤為布衣,貧為鄙夫。然而樂義好禮,正行至死。

  故天下尊其身,而俗慕其聲。甚可榮也!”(《文館詞林》李固引,見唐晏《兩漢

  三國學案》)

  唐徐彥《公羊疏》說:“胡毋生本雖以《公羊經(jīng)傳》傳授董氏,猶自別作《條

  例》!币远偈鏋楹闵牡茏印菣z齋曰:“其說但不見于淳史,疑莫能質(zhì)也。”

 。ā督(jīng)典釋文序錄疏證》)檢齋所疑甚是。但徐氏之言,恐依本于《漢書·儒林列

  傳》。傳曰:

  胡毋生字子都,齊人也。治《公羊春秋》,景帝時為博士。與董仲舒同業(yè),仲

  舒著書稱其德。年老,歸教于齊,齊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孫弘頗受焉。而董

  仲舒為江都相,自有伶。弟子送之者,蘭陵褚大,東平嬴公,廣川段仲,溫呂步舒。

  單以這段文字論,似乎胡毋生的弟子有公孫弘、董仲舒、褚大、嬴公、段仲、

  呂步舒等!端鍟そ(jīng)籍志》即以嬴公為胡毋生弟子。其實這是班固為了行文簡潔,

  未加區(qū)別。后人又不深考,誤讀其書。這里應于“而董生……”句分段,以上述胡

  毋氏之傳,以下述董仲舒之傳。今中華書局標點本也不分段,是猶承其誤。據(jù)《史

  記》:“言《春秋》于齊魯自胡毋生,于趙自董仲舒!焙送瑫r并治,并無

  施受關(guān)系。司馬遷《儒林列傳》,先仲舒而次子都。儻仲舒曾師事子都,馬遷何容

  疏忽至此!又褚大諸人,《史記》明言“仲舒弟子送者:蘭陵褚大,廣川殷忠(

  《漢書》作段仲),溫呂步舒。”并非胡毋生弟子。故陸德明《釋文序錄》曰:

  “漢興,齊人胡毋生,趙人董仲舒,并治《公羊春秋》。蘭陵褚大,東平嬴公,廣

  州段仲,溫呂步舒,皆仲舒弟子。”言之鑿鑿,不容混淆。唐晏《兩漢三國學案》

  仍將“而董生”以下抄人胡毋傳中,蓋沿襲舊文,但又于董傳按曰:“胡毋生、派

  止傳公孫弘一人,故弘居朝專與董生立異,正以流別不同耳!眲t已知胡查之非師

  徒矣!端膸焯嵋す蚴杼嵋房肌豆騻鳌分杏凶映磷釉唬铀抉R子曰,子女

  子曰,子北宮子曰。又有高子曰,魯子曰,認為“蓋皆傳授之經(jīng)師,不盡出于公羊

  子!比粍t在公羊氏家學外,因多公羊經(jīng)師也,董氏何須師事于胡毋氏呢?又《公

  羊硫》引《孝經(jīng)說》曰:“子夏傳與公羊氏,五世乃至胡毋生,董仲舒。”可見董

  生與胡毋生同為子夏六傳弟子。當然,既然公羊壽和胡毋生是首先將《公羊傳》著

  之竹帛的人,那么在經(jīng)傳的文本上,董生或許得益于胡毋子都。至于其他,則不可

  知。

  董仲舒與胡毋生同治一經(jīng),但各自的貢獻不一樣。胡毋生筆錄《公羊傳》,并

  總結(jié)公羊例義,使其更加系統(tǒng)。董仲舒則在發(fā)揮《公羊傳》微言大義,引經(jīng)論事,

  甚至用《春秋》斷獄,將經(jīng)書與現(xiàn)實政治結(jié)合起來,發(fā)明獨多。統(tǒng)言之二人都是公

  羊?qū)W大家,而且都是漢初傳公羊的始師,但是細分起來,胡毋生限于說經(jīng),是學問

  家,是經(jīng)師;董仲舒則長于論事,搞實用經(jīng)學,是鴻儒。司馬遷說:“漢興至于五

  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闭蔷推淠茉(jīng)以致用說的。胡查二人對

  《春秋》公羊?qū)W的大明于漢世,都卓有貢獻,因此在景帝年間雙雙被任命為漢廷博

  士。

  5.韜光養(yǎng)晦

  博士當時是官職,初見于戰(zhàn)國,秦繼之,始皇有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

  學識淵博。但博士們學業(yè)各有專精;儒墨名法,甚至方技術(shù)士,都濫竿其間。秦始

  皇焚書坑儒,儒學博士逃難隱居,秦廷的博士成了清一色的神仙方術(shù)之士和巧說阿

  諛之徒。陳涉起義,許多德生背著孔子的禮器投奔陳王,去尋找出路。孔子的八世

  孫孔鮒即為陳涉博士,最后還與陳涉一道捐軀,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革命事業(yè)

  而英勇獻身的知識分子。漢興,儒生又投奔了漢朝,漢亦設博士之官,以安撫之。

  漢高祖曾引用叔孫通制定朝儀,初嘗儒雅的美味,由于忙于剿滅“走狗”,干戈未

  解,未暇大興儒教。孝惠高后之時,“公卿皆武力功臣”,不容書生分羹。文景之

  時,名士碩儒頗有為博士者,如《詩》有博士轅固生、韓嬰,《書》有博士張生、

  歐陽,《春秋》則有胡毋生、董仲舒!睹献印、《爾雅》、《孝經(jīng)》亦有博士。

  但“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他們

  只不過具員領(lǐng)俸,沒一個受到重用(《史記·儒林列傳》)。再加之“竇太后又好

  黃老”,諸博士不僅難以儒業(yè)得幸,而且還有觸忌犯諱之虞。竇太后曾問《詩》博

  士轅因生《老子》之書,轅固生說《老子》是淺俗的“家人之言”,竇太后憤而罵

  五經(jīng)為“司空城旦書”(猶言刑徒之書。司空,掌建宮室及筑城。始皇焚書,令有

  藏詩書百家語者,黥為城旦。),并令固下圖斗野豬,幸而景帝給他一柄利劍,才

  免于橫死。眾博士看在眼里,懼在心上,哪里有暇宏揚儒業(yè),經(jīng)世先王!有的竟紛

  紛找借口辭掉博士之職,逃之夭夭。如轅固外調(diào)清河太守,韓嬰出任常山太傅,胡

  毋生干脆以年老為由,告老歸家,居教鄉(xiāng)里!

  董仲舒在此期間亦韜光養(yǎng)晦,政治上一無建樹。但他并沒有消極適世,他一方

  面廣招生徒,私相傳授,為漢朝培養(yǎng)了一批推行儒學的合格人才!妒酚洝氛f董仲

  舒弟子通經(jīng)學者“以百數(shù)”,而且都很出色,褚大為梁相,嬴公為諫大夫,呂步舒

  為丞相長史,吾丘壽王(稍后)則官至光祿大夫侍中。大史學家司馬遷也曾師從董

  仲舒,《史記》中對董仲舒的《春秋》之學多所闡發(fā);也正是受孔子困厄著《春秋》、

  左丘失明著《左傳》事跡的鼓舞,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發(fā)憤撰著《史記》這部千

  古名著。另一方面,董仲舒又謹慎地觀察現(xiàn)實,潛心地研討百家學說,特別是深研

  漢初以來一直占統(tǒng)治地位的黃老之學。他要構(gòu)建一個前所未有、兼容諸子百家的新

  儒學體系,以適應西漢社會大一統(tǒng)之局,以求積極有為之效。他在待價而沽,應時

  而出!

  二、天人三策稱圣意董生一舉天下知

  機會終于來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公元前141年,孝景帝駕崩。景帝是繼文帝之后,又一個奉行黃老清靜無為、與

  民休息之治,從而實現(xiàn)“文景之治”的君王。史稱景帝時期,倉稟豐實,府庫饒財,

  移風易俗,黎民淳厚,西漢社會從經(jīng)濟到治安都達到了農(nóng)業(yè)社會美好的極點。但是,

  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無為放任,諸侯驕恣,豪強坐大,商業(yè)地主侵漁細民,割據(jù)

  勢力業(yè)已形成;再加之四夷侵臨,匈奴寇邊……班固論當時形勢曰:“漢興六十余

  載,海內(nèi)義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保ā稘h書·公孫弘傳贊》)

  在升平的表面景象下,西漢社會實已潛藏著嚴重的危機。急需有為之君起而進行大

  刀闊斧改革,制禍患于未發(fā),防斯民于土崩;更進而結(jié)束無為之治,乘倉實財饒之

  運,大興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礎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禮樂教化的盛世

  太平!可是,景帝只是一個繼體守文之君,他實現(xiàn)文景之治的最大奧秘只是“無為

  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時讓其自創(chuàng)財富,自食其力。文景之治的到來與其說是文景

  君臣統(tǒng)治得好,不如說是放松統(tǒng)治的好。怎樣在物質(zhì)豐富的基礎上實現(xiàn)大治,文景

  君臣就無能為力了。這個使命歷史地落到了漢武帝的身上,漢武帝的繼位,給西漢

  社會帶來了新氣象,也給儒學帶來了復興的希望。十年磨一劍,三載不窺園的董仲

  舒,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真是千載一時,三生之幸!

  1.漢武帝

  漢武劉徹,是景帝的中子,愛好文學,崇尚儒術(shù),雄材大略,朝氣蓬勃。他講

  文治,修武功,北擊匈奴,南撫百越,西通西域,東郡朝鮮。西漢帝國聲威大振,

  號稱極盛。他在位時期也是西漢人才最盛的對期!稘h書》稱贊說:“群士慕向,

  異人并出。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zhì)直則汲黯、卜式;

  推(薦)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制誥)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

  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莊助、朱買臣;歷數(shù)則唐都、洛下閎;協(xié)律(調(diào)制音

  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衛(wèi)青、霍去。皇苓z

 。ㄍ泄拢﹦t霍光、金日(石單);其余不可勝記!”(《公孫弘傳贊》)真是人才濟

  濟,群星燦爛,“漢之得人,于茲為盛”(同前)!西漢此時之所以如此群賢畢集,

  廣得異材,固然與漢武帝本人雄才大略的感召力有關(guān),更是他求賢若渴,不拘一格

  選拔人才的直接效驗。而其選拔人才的有效手段,便是經(jīng)常性下令郡國及百官公卿

  舉賢才、薦奇士和下令郡國立學校、修儒學。據(jù)《漢書·董仲舒?zhèn)鳌匪d,漢武帝

  “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才(秀才)孝廉,皆自董仲舒發(fā)(倡議)之!笨梢姖h之

  得人在武帝,武之得人在選舉與儒學,而選舉和儒學的提倡則發(fā)自董仲舒。由一個

  儒者之議影響朝廷的決策,由正確決策導致群士向慕,再由人才群集而迎來西漢帝

  國的極盛局面。于此,誰還會說德生無用呢?此乃“無用”之大用!“無用”之妙

  用!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元。這位雄心勃勃、精力旺盛的少

  年天子,一改文景時代一切因任自然、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施政方針,建元元年

  新年伊始,即“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直言極

  諫之士”。這次應舉者百余人,莊助為舉首;公孫弘以明于《春秋》中選,為博士;

  轅因生亦以賢良應征。其余學申不害、商鞅、韓非法家之言,操蘇泰、張儀縱橫之

  說者,一概罷黜,不予錄取。董仲舒是否參加這次對策,史有分歧。董仲舒對策,

  《漢書·武帝紀》記于六年后的無光元年(前134),《資治通鑒》載于建元元年。

  《漢書》所記可信。對策說“今臨政愿治七十余年”,從高祖元年至建元三年才七

  十年,若是建元元年對策,不得稱“七十余”,而至元光元年則為七十四年,可以

  說“七十余年”。董仲舒建元初不出對,很可能與當時政局有關(guān),那就是竇太后仍

  然健在。竇太后是文帝皇后,景帝母親,武帝祖母,她好尚黃老,憎恨儒學,菲薄

  五經(jīng)。武帝即位,被尊為太皇太后,建元初年,朝廷大事都得奏請她首肯。此時自

  然還不是推行儒學的時候。事實上,儒學剛一抬頭便遭到竇太后的嚴勵摧折。元年

  夏,漢武帝任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蟲分)為太尉。竇田傾向儒學,推薦儒

  生趙絡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趙、王二人是詩學大師申培的弟子,建議立明

  堂以朝諸侯,用“束帛加壁,安車蒲輪”的特殊禮遇將申培從山東接來,商議明堂

  禮制。似乎墜給將振,”儒運當興。趙綰一時得意,竟要漢武帝不再奏事太皇太后,

  以便推行儒術(shù)。結(jié)果竇太后大怒,私下調(diào)查出趙綰、王臧貪污事實,責問漢武帝,

  武帝將二人下獄,迫令自殺謝罪。竇嬰田(蟲分)亦免職反省。申公以老疾為由,縣

  歸故里。明堂之事不了了之。整個建元時期,儒學都受壓抑,在艱難中掙扎。直到

  竇太后亡故之后,儒學才真正迎來了復蘇的春天。董仲舒也才應時而出,適時地喊

  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這一長期郁積的心聲。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死,黃老之學的最后一個頑固堡壘消失了。

  六月,武安侯田(蟲分)復出為丞相,堅冰已經(jīng)打破,阻礙已經(jīng)消除!抉R遷說:

  “及竇太后崩,武侯田(蟲分)為丞相,細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shù)百人,

  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矣!”(

  《史記·儒林列傳》)。儒學的真正復興和走俏是在竇太后死后,而為儒學的走紅

  作好理論準備和輿論準備的,則是次年董仲舒的賢良對策。如果以竇太后薨作為漢

  代學術(shù)崇尚的轉(zhuǎn)捩點,那么董仲舒的對策無疑就是儒運宏昌的開端。

  2.賢良對策·第一策

  元光元年(前134),漢武帝又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而董仲舒以賢良對策。

  漢武帝連問三策,董仲舒亦連答三章,其中心議題是天人關(guān)系問題,史稱《天人三

  策》(或《賢良對策》),后被班團全文收在《漢書·董仲書傳》之中。

  第一策主要是“天命”和“性情”問題。漢武帝問:“三代受命,其符安在”;

  “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為何有善惡良莠之分?當務之急,“何

  修何飭”,才能使“百姓和樂”,祥瑞普降呢?

  董仲舒正告說,有天命存在,災異就是天與人的對話:

  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

  知自省,又出怪異以驚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

  天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十分微妙的。國家政治有失,天就出現(xiàn)災害來譴責他;如不

  知道自我反省,又出怪異現(xiàn)象來警告他;如果還不知悔改,天才改變成命,使其喪

  邦失國。這就是“天人感應”,天和人可以互相感應,互相影響。他說王者將王天

  下,天必出現(xiàn)一種非人力所能引起的征兆,此即“受命之符”。如果“天下之民同

  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渡袝酚涊d,周之文武將興,兵渡盟津,

  白魚躍入王舟;有火覆蓋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動,變成了紅羽烏鴉。這就是三代受

  命之符。祥瑞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她是對美德的報答,是王者世世代代“積善累德”

  的效驗?鬃诱f“德不孤,必有鄰”就是這個道理。那么災異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

  他認為這是“廢德教而任刑罰”的結(jié)果。刑罰不中就生邪氣,邪氣積于下,怨氣聚

  于上,上下不和,陰陽之氣就不會協(xié)調(diào),陰陽失調(diào)就產(chǎn)生妖孽,于是災異就出現(xiàn)了。

  天瑞與災異雖是天的旨意,但都是根據(jù)帝王的所作所為作出的應答。

  對于人性善惡問題,董仲舒說:

  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zhì)也,惰者人之欲也;蜇不驂刍蛉驶虮,陶冶而成

  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

  命是上天的指令,性是生命的本質(zhì)屬性,情是人的欲望情感。人的性情有仁與

  不仁,壽命有長有短,都是造物者(陶冶)和社會環(huán)境(治亂)作用的結(jié)果。天命

  無法改變,而社會環(huán)境卻可以改良?鬃诱f:“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風必偃(向風而倒)。”因此,堯舜行德政其民就仁厚長壽,桀紂行暴政其民就貪

  鄙夭折?梢娙嗣竦暮脡纳茞喝谀慊实劾蟽旱乃魉鶠榱!吧现拢轮畯

  上,猶泥之在鈞,唯甄(塑造)者之所為;猶金之在熔(熔爐),唯冶(鑄造)者

  之所鑄。”

  當務之急該怎么辦呢?董仲舒提出“法天”、“正始”、“教化”、“更化”

  四策。

  法天的原理本之《春秋》。他說,稽考《春秋》之文,求王道的端緒,找到一

  個“正”字!洞呵铩烽_篇即說“春王正月”,正字排在王字之后,王字又排在春

  字之后,春是天體運行方式,正是王的行動方式,這個排列順序表達的意思就是:

  王者“上承天之所為(天道),而下正其所為(人事)”。那么王者被有所為就當

  求之于天道了。天道是什么?他說:

  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

  以生育養(yǎng)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于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天道有陰陽,人間有德刑。天以陽氣為主,以生養(yǎng)為德;人亦應以德政為生,

  以生成為意?墒恰敖駨U先王德教之官,而獨任執(zhí)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與”?

  施虐政于天下,而望德教遍于四海,豈不是南轅北轍么?

  正始之意亦發(fā)自《春秋》!洞呵铩返谝黄恰棒旊[公元年”,為何謂一為元

  呢?他說:“一者萬物之所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

  本也!薄独献印氛f:“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一是萬物的

  根基,是本,是始。元,為首,為大。稱一為元,即是說要重視開始,端正根本。

  政治之本在百官,百官之本在朝廷,朝廷之本在君主,君主之本在宸衷,“故人君

  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裔)!

  天下正與不正,就視你君心正與不正。天下四方都正了,沒有邪氣干擾于天地之間,

  陰陽調(diào)和,風雨得時,五谷豐登,民生幸福,四海來賓,若此,福物祥瑞,莫不畢

  至。

  正始是統(tǒng)治者自正,教化則是正民。董仲舒認為當時“美祥莫至”的另一原因

  是“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他說:“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

  防之,不能止也。”老百姓都是追逐物質(zhì)利益的,不用教化為堤防就會有作奸犯科

  之事發(fā)生,因此帝王臨馭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他建議漢武帝:“立大學

  以教于國,設庫序以化於邑,漸(浸潤)民以仁,摩(砥礪)民以誼(義),節(jié)民

  以禮!弊怨乓詠恚彩恰靶塘P甚輕而禁不犯者”,都是由于“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更化講革除積弊,改弦更張。圣人繼亂世,應當干凈徹底地掃除其殘風余孽,

  萬象更新,然后再修明教化來美化風紀?墒乔爻型碇苤,非但不改,且有過之

  而無不及。秦始皇反對習儒雅,禁止民間扶藏詩書,拋棄禮義,盡滅先王之道,獨

  斷專橫…真是“以亂濟亂,大敗天下之民”,所以得天下才14年便滅亡了。漢承秦

  制,無所更改,“其遺毒余烈,至今未滅”,使習俗鄙薄丑惡,人民卑劣囂頑,好

  勇斗狠,欺上惘下,低級下流到了極點!于是“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惡習

  不除,有新的法令必有新的奸詐。正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法令再多也無濟

  于事?鬃诱f:“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污(粉飾)也。”現(xiàn)在漢承秦之敝,

  正如朽木糞墻,不加革除,終不可救。他比喻說:“琴瑟不調(diào),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乃可鼓也!蓖,“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睗h家得天下

  以來,常欲善治卻得不到善治,其原因就是“當更化而不更化”所致。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臨政愿治,不如退而更化!更化的內(nèi)容就是勵行“仁義禮智信”正

  常之道,五者修飭,故受天之佑,享鬼神之福。一句話,就是要革除亡秦以法為治

  的惡政,改變漢初因循守舊的惰習,力行儒家仁義禮智,積極有為的政治風化。

  3.第二策

  董仲舒在第一策暢言時事,縱論古今。廣援儒理而不迂腐,文彩煥然而不浮夸,

  真可謂文美辭豐,理正義嚴,深得愛好文彩、傾心儒學的少年天子喜愛。《論衡》

  說:“孝武之時,詔百官對策,董仲舒策文最善。”(《佚文》)豈為虛語哉!本

  傳說“天子覽而異焉,乃復冊之”。欲盡消夙疑而甘心焉。

  第二策共四個問題,一是關(guān)于黃老無為和孔孟有為的向題。武帝問:堯舜之時,

  “垂拱無為,而天下太平”;周文武時,勤勉工作,“至于日昃(斜)不暇食,而

  宇內(nèi)亦治”。帝王致治之道,難道不同么,“何勞逸之殊也?”董仲舒說那是由于

  “所遇之時異也”。堯在位時,“眾圣輔德,賢能佐職,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舜又因之,有禹為相,“是以垂拱無為而天下治”。周文武則不然,“當此之時,

  紂尚在上,尊卑混亂,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

  無為與有為皆有其歷史合理性。不過現(xiàn)在是:漢承秦敝,非力行有為不可!

  二是黃老尚質(zhì)與儒學尚文問題。武帝問:“儉者不造玄黃旗旗之飾”;可是周

  家,卻甚其文飾。難道帝王之道旨趣不同嗎?有人說“良玉不琢”,又有人說“非

  文無以輔德”,此二端亦互相矛盾。董仲舒說,制度文章,是用以“明尊卑,異貴

  賤,勸有德”的,孔子說,過分奢侈太驕矜,過分儉樸又鄙陋(“奢則不遜,儉則

  固?),可見過儉也不是恰當?shù)。所以《春秋》中,君王受命之先即“改正朔,?/p>

  服色,所以應天也。”良玉不琢,是因其資質(zhì)潤美,不必刻琢;但常玉不琢,就不

  成文章。同理可證:“君子不學,不成其德!

  三是任德任刑問題。武帝問:周之成康,刑罰不用,四十余年,囹圄屢空;秦

  人用嚴酷之刑,死者甚眾,卻奸邪不止。其故何也?董仲舒曰:周前有武王行大義,

  有周公制禮樂,到成康時才出現(xiàn)刑措不用的局面,“此亦教化之漸(浸潤)而仁義

  之流(風化),非獨傷肌膚之效也!鼻爻瘎t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

  不行五帝三王之道,以貪狠好戰(zhàn)為俗,又沒有文德教訓于下。于是在上者貪得無厭,

  在下者風俗澆薄。再加之任用“慘酷之吏”,聚斂無度,民失其業(yè),“群盜并起”,

  因此刑雖重而奸不息,此乃“俗化使然也”。

  四是現(xiàn)實問題。武帝問:我注意農(nóng)本,任用賢人;親耕籍田,勸孝崇德,問勤

  恤孤…為了天下真是夙興夜寐,“盡思極神”了,但“功德休烈”并未實現(xiàn)!敖

  陰陽錯謬,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廉恥貿(mào)亂,賢不肖混淆”。其因何在?

  董仲舒認為其因有三:一曰“王心未加”,二曰“士素不勵”,三曰“長吏不明”。

  前者說的是指導思想,“王心”即王道,亦即儒學的仁義之道,言武帝雖則兢兢,

  但未從仁義之道出發(fā),人民未普遍受其恩澤,難以成就“功德休烈”。后二者講教

  育和選舉問題。他說,皇帝一心求賢固然可佳,但是士人未加教育,士行未加砥礪,

  上哪去求賢呢?“不素養(yǎng)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币虼顺J浅⒂

  求賢之詔,而郡國卻無賢可薦。于是董仲舒重申:“興太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

  士;數(shù)考問以盡其才;則英俊宜可得矣!笨な睾涂h令是民眾的師長表率,起著承

  德宣化的作用。如果師帥不賢,主上的德就得不到宣揚,恩澤得不到流布,F(xiàn)在的

  守令不但不能起教育作用,有的還不奉行天子的法令,暴虐百姓,與奸人為伍,使

  貧苦人民流離失所。陰陽錯謬,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都是“長令不明”

  造成的。董仲舒進而將矛頭直指當時的官制:漢代官吏的來源主要有“郎選”、

  “任子”和“貨選”,郎選,即皇帝近衛(wèi)侍臣到期遷官;任子,二千石(高干)可

  恩前子弟為官;貲選,即有錢人以錢買官做。這三種形式的任官都不考慮實際才能

  和品行。他揭露說:“夫長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選郎吏,又以富貨,

  未必賢也!”加之官吏的升擢又是論資排輩,“累日以取貴,積久而致官”,其結(jié)

  果自然是“廉恥貿(mào)亂,賢不肖混淆”了。于是他提出“歲貢賢才”“量才授官”兩

  策。要列侯、郡守、二千石,每年薦賢兩名以供宿衛(wèi);并以此考察大臣的賢否,如

  果所薦賢能則有賞,不賢則有罰。這就迫使大臣們以求賢識賢為事,天下之奇士就

  可得而使了,遍得天下之奇士,天下何愁不治!同時,在官員升擢上,董仲舒疾呼:

  “毋以日月為功,實試賢能為上。量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边@就使貪與廉、賢

  與不肖判然兩途,皎皎易識了。

  4.第三策

  第二策在意識形態(tài)上調(diào)合孔老,而歸宗儒本,這反映黃老思想在西漢流行數(shù)十

  年之后給儒者造成的畏懼心理,因為轅固生下圈斗彘、趙綰王臧下獄至死的殷鑒不

  遠;同時這也是董仲舒多年潛心研究諸子百家、悉心融合儒道之學的學術(shù)成就。他

  對西漢宮制的抨擊,也深中時敝。但是,他把西漢社會未臻大治的原因歸結(jié)為教育

  和吏制的失誤,這未免簡單化了。在武帝看來,其調(diào)和孔老有似于模棱兩可,其論

  世事又不深不透,自然不能讓亟欲刷新政體、力矯時敝、雄心勃勃的少年天子滿意。

  于是三降綸音,重申天問。在策文中,武帝責問董仲舒對策“文彩未極”、“條貫

  未盡”,說理囫圇,欲言又止,難道是對“當世之務”有所顧慮,對“王聽”有所

  懷疑么?要他就“天人之應”、“古今之道”與乎“治亂之端”,“悉之就之,孰

  (熟)之復之”,透辟說來,不要有任何顧慮。

  對于天人問題,董仲舒進一步申明“天人感應”說,認為天是“群物之主”,

  包潤萬類,無不容納。“故圣人法天而立道”: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愛也;夏者天子所以長也,德者君之所以養(yǎng)

  也;霜者天之所以殺也,刑者君之所以罰也。

  天有春生夏長冬殺,人也有仁慈德愛刑罰,天有是理,人有此行,這就是“天

  人之征”。關(guān)于古今之道,漢武帝問曰:“或謂久而不易者道也”,何“三王之教

  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是不是道也有不同?道也有弊端呢?言下之意:有沒有一

  個萬古不變,百世奉行,而又有利無弊的經(jīng)常之道呢?對此,董仲舒作了肯定的回

  答,提出了著名的、影響千載,同時又是毀譽不一的哲學命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對這一命題,學者多認為是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毛澤東同志《矛盾論》即說:

  “在中國,則有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思想,曾長期地為腐朽了的

  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擁護!惫倘欢偈娴奶斓勒撛鵀榉饨ńy(tǒng)治階級服了務,無疑應加

  以批判和揚棄,但“天不變道亦不變”作為一個哲學命題,還是可以再討論的。其

  實董仲舒也強調(diào)變化,他曾說:“譬之琴瑟之不調(diào),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边@就是“更化”。如何理解“道亦不

  變”,關(guān)鍵在如何理解“道”。董仲舒吸取了先秦道論中老子的“常道”和“非常

  道”的精華,董仲舒的道亦有常與非常之別。他的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

  是常的,不變的,“樂而不厭,復而不亂者謂之道”,這是講的天道,她具有客觀

  性,自然性,不可逆轉(zhuǎn)性。相當于老子的“常道”,這是“天不變道亦不變”的真

  諦。人道即“先王之道”,也分可變與不可變兩部分。他說:“道者所由適治之路

  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比柿x禮樂是載道之具,故董仲舒又稱仁義禮智信為“五

  常之道”,這是不可變的。但是先王在具體施政時又有所側(cè)重,即所尚,如“夏尚

  忠,殷尚敬,周尚文”之類,此乃非常道,講究適時之變。“天不變道亦不變”的

  道是常道,是天道,在人則為“五常之道”,這是萬古不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針對漢武帝問三王之道“而皆有失”的問題,他說:“道者萬世無弊,弊者道之失

  也。”道是不會有過失的,政事的不善并不是道造成的,相反恰恰是“失道”(不

  按道辦事)的惡果。

  關(guān)于“治亂之端”,董仲舒視野從吏制轉(zhuǎn)到了社會這個廣闊的背景上來。他認

  為當時社會一切罪惡性的根源是貧富不均:“富者奢侈羨溢,貧者窮急愁苦。窮急

  愁苦而上不救,則民不樂生;民不樂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罰之所以繁而

  奸邪不可勝者也!倍斐韶毟粐乐貞沂獾淖锟準,乃是官僚地主和不法官商。

  他們既“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又“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于下”。

  這些人或“博其產(chǎn)業(yè),蓄其積委(儲藏)”,染指商業(yè),成為官倒官商;或“眾其

  奴婢,多其牛羊,廣其田宅,成為官僚地主。兼并侵蝕,日月無厭,普通百姓,日

  益貧困。董仲舒說這不符合天意呀!他說:“天亦有所分予”,以生物為例,予其

  爪牙者不予其角抵之利,予其羽翼者只給它兩只足,可見“所受大者不得取小”,

  此乃天之道也。官僚們食朝廷之祿,已享人間之富貴,可還要廣收商業(yè)與農(nóng)業(yè)之利,

  “與民爭利”,真是貪得無厭,欲壑難填,多不合理!吏為民師,“爾好義,則民

  向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俗敗!惫倮羟罄秋L俗敗壞、人民貪鄙的直接

  根源。他說:“惶惶求財利,常恐乏匱者,庶人之意也;惶惶求仁義,常恐不能化

  民者,大夫之意也!苯駹柎蠓颍灰缘赖卤砺蕿槭,而務以與民爭利,那真是小

  人一個!居君子之大位,卻干著小人的勾當,逆天意,違圣旨,災必及其身!

  對策最后,董仲舒根據(jù)《公羊傳》“大一統(tǒng)”之義,認為:“《春秋》大一統(tǒng)

  者,天地之常經(jīng)(法),古今之通誼(義)也!”《春秋》崇尚“大一統(tǒng)”,可現(xiàn)

  在卻是“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學術(shù)分歧,雜說異端,因此朝廷無法定出

  一個崇尚的思想,百官也沒有一個遵守的準繩。因而建議統(tǒng)一學術(shù),統(tǒng)一思想,大

  膽喊出:“臣請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終于抖落

  了出入于孔老的曖昧面紗,直截了當?shù)靥岢觥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在這一對策中,漢武帝希望聽到的終于讓董仲舒痛快淋漓地講了出來,漢武帝

  大為興奮,于是從其所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立太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士;

  選賢才,舉孝廉,郡國歲獻二人,著為功令……。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

  安侯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對冊,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才

  孝廉,皆自仲舒發(fā)之!薄短烊巳摺分饕兴膫作用;一是改變了漢家思想崇尚,

  由以前的崇尚黃老無為之治,改而崇尚儒學的禮樂文章,開啟了漢代文治燦爛的先

  河。高惠之時,多武功之臣,粗重少文;文景之世,崇尚黃老,質(zhì)樸無華;至武帝

  喜文采,親儒學,經(jīng)術(shù)之士多進,公孫弘位至三公,于是公卿多文雅彬彬之士,逐

  漸改變了官吏的素質(zhì),同時也為中國文官制度的形成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二是砥礪

  了漢代士子好學尚文的一代風尚,自董仲舒建議“興大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士,

  數(shù)考問以盡其才”,國家以儒學選士,士子以儒行勵操,“天下學士,靡然向風”

 。ā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纬勺鹑搴脤W的風氣。三是建議歲貢賢能,形成定制,

  并以此考績官吏,從而為漢家多渠道選拔人才開通了航道。其四,也是極為重要的

  一點,是確立了儒術(shù)獨尊的地位,使儒學從諸子之一,借助政府的力量,戰(zhàn)勝百家,

  取得壓倒優(yōu)勢。從此,儒學成為中國天字第一號經(jīng)典學問,以經(jīng)學為形式發(fā)展漫衍,

  影響日深,于是儒風大漸,圣學廣被,儒學歷史實現(xiàn)了重大轉(zhuǎn)捩。王充說:“文王

  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保ā墩摵狻こ妗罚┦强鬃影l(fā)揮文王之道于亂世

  之間,又是董仲舒振起孔子之學于絕微之際,他無異于漢代的孔子。同時也由此奠

  定了整個中國社會推尊儒學,崇奉孔圣的傳統(tǒng)。于是文運與世運并昌,人才與世風

  俱美,不能不說是漢世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學術(shù)史的一大轉(zhuǎn)捩。劉向說:“仲舒為

  世儒宗,定議有益天下!闭\為不刊之論。

  三、兩相驕王存兼善三黜何嘗忘斯民

  可是董仲舒文幸而人不幸,漢武帝雖采納了董仲舒的許多條建議,但卻并未重

  用其人。對策之后,《漢書》只平淡地記上一筆:“對既畢,天子以仲舒為江都相,

  事易王。”漢朝自吳楚七國之亂后,諸侯王一直是被打擊、被削弱的對象;又實行

  “左官法”,歧視在侯國為官的人。諸侯國相,雖是中央署置,但也不及朝官備受

  親近。董仲舒以一代鴻儒、景帝朝的博士,論才力,論資歷,都應該受到應有的重

  用。劉向說:“董仲舒有王佐之才,雖伊(尹)呂(望)無以加!管(仲)晏(嬰)

  之屬,霸者之佐,殆不及也。”(《漢書》董傳引)認為他才超管仲、晏嬰,比方

  伊尹呂尚,可以輔佐帝王以致太平。王充說:“董仲舒說道術(shù)奇矣”,“董仲舒之

  言道。德政治可嘉美也!保ā墩摵狻ぐ笗罚┌喙虜髡f“讜言訪對,為世純?nèi)!?/p>

  道德文章俱佳的董仲舒出任諸侯相,實令古今學人十分惋惜!王應麟論其事曰:

  “武帝雖因仲舒之對,興學校之官,然而皇建有極,是彝是訓,以盡君師之責者,

  帝未之知也。儻能以仲舒為三公,俾之師保萬民;用申公轅因為太常,以明師道于

  朝廷,則四方風動,化行俗美,漢其三代矣。惜也,帝不用董仲舒之真儒,而勸學

  之議,乃發(fā)于公孫弘。帝之好儒,其葉公之好龍與?”(《通鑒答問》卷4)其實,

  董仲舒不被重用,也許正因為他是“真儒”“純?nèi)濉钡木壒。孔子謂事君:“勿欺

  也而犯之”;子路謂出仕:“君子之壯也行其義也”;《大學》曰:“大學之道在

  明明德”;《史記》說:“董仲舒為人廉直”。是真儒,其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

  “明道”“行義”;是純?nèi),其事君的準則就是“廉直”“勿欺”。既為行義,其

  于財利就會有所不為,董仲舒曾標榜:“仁者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這哪里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所欣賞的!既是廉直勿欺,就注定了他不會阿附取容,

  以博高位。因此,同樣是治《春秋》,公孫弘能以“從諛”的手段位至三公,而董

  仲舒卻因“廉直”的美德倍遭冷落。個中三昧,確實是十分值得深玩的。

  1.江都相·求而止雨

  不過,當年的董仲舒也許并沒有想這么多,他還是不遠千里地去了。江都王國

  在今揚州,南臨大江,北近淮河,傍帶干溝(古運河),東望于海,頗得水陸魚鹽

  之利,水陸交通極為方便。其地原為吳王劉濞所有,劉濞曾因之以興叛亂。易王劉

  非是景帝之子,武帝的同父異母兄弟。景帝時初封汝南王,吳楚七國亂時,佐軍有

  功,改封江都王。其人有才氣,好勇力,廣治宮室,素來驕奢。遷居東南大邦后,

  又廣招四方豪杰,常有非份之想。作為一個中央派來的諸侯相,董仲舒既要維護中

  央王朝的利益,又不能開罪于自己的主子,實是左右為難,進退維谷。但他正心正

  己,威重自生;又“以禮義匡正,王敬重焉”。當時易壬意高氣盛,對董仲舒說:

  越王勾踐依靠文種、泄庸、范蠡之謀,滅掉了不可一世的吳王夫差,三子稱得上

  “吳之三仁”。并說:“(齊)桓公決疑于管仲,吾將決疑于君!饼R桓、越王皆

  春秋二霸,易王之意欲用董仲舒謀取東南霸業(yè)。董仲舒出于“《春秋》大一統(tǒng)”之

  義,委婉對曰:“夫仁人者,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

  五尺童子羞稱五伯(霸),為(因)其先詐力而后仁義也。”提倡仁義,反對詐力,

  暗示其霸不可稱、中央不可違!洞呵锓甭丁δz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篇(下引

  此書,只出篇名),據(jù)考即是這次對話的記錄。因傳抄既久,遂誤江都王為膠西王。

  董仲舒時刻以“兼善天下”為己任,在江都興禮樂,致教化,調(diào)陰陽,利元元,

  所作所為,一任皆以利民安邦為本,江都稱治,是武帝初年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以教化

  治世而又頗有成就的二千石之一!稘h書·循吏傳》稱:“孝武之初,外攘四夷,

  內(nèi)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軌不禁。時少能以化治稱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內(nèi)史公孫

  弘、倪寬居官可紀。三人皆儒者,能于世務,明習文法,以經(jīng)術(shù)潤飾吏事,天子器

  之!庇捎跁r遠事吵,董仲舒在江都的治跡已不可詳考,現(xiàn)在記載較多的是祈雨止

  雨之事。

  史漢都說:“仲舒治國,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交感、運行),

  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與此相反)。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

  王充亦說:“董仲舒表《春秋》之義,稽合于律,無乖異者!保ā墩摵狻こ滩摹罚

  意即:考察《春秋》經(jīng)上所記災異現(xiàn)象,推導陰陽交感運行的規(guī)律,然后根據(jù)這一

  規(guī)律來求而止雨。董仲舒在《賢良對策》中就曾揭示:孔子作《春秋》,“書邦家

  之過,兼災異之變”。凡是《春秋》所譏刺的,必然有災害現(xiàn)象出現(xiàn):凡是《春秋》

  所痛惡的,也必然有怪異現(xiàn)象出現(xiàn)。他說:“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

  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比耸碌臉O好和極壞,都可以感動天地,引起天變。可見天

  災實起源于人禍,人事有失,就導致陰陽失調(diào),陰陽失調(diào)就引起風雨失節(jié)。反之,

  如果人事得當,自覺地調(diào)節(jié)陰陽,那就必然風調(diào)雨順了;谶@樣的認識,董仲舒

  于是制定了一套求而止雨的方法和儀軌。他說:天大旱,是由于陽氣太重,求而必

  須損陰益陽:“凡求雨之大體,丈夫欲其藏而匿,女子欲其和而樂”(《求雨》);

  多雨,是由于陰氣太盛,止而應當移陰而壯陽:“凡止雨之大體,女子欲其藏而匿

  也,丈夫欲其和而樂”(《止雨盯。此外還講究同類相感:求雨以水日,止而以土

  曰:并造土龍,設土壇,穿青衣,舞童子,齋告禱祝,其行近巫,怪力亂神,為孔

  子所恥言。但是《史記》說他“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王充也說他之所為

  “無乖異者”,確實很難理解。司馬遷為當代人記當代事,不應有虛;王充以“疾

  虛妄”自任,不應傳訛。特別是王充,他對董仲舒天人感應說、神學目的論等都進

  行批判,唯獨對求雨的雩禮和董仲舒的土龍求而贊不絕口,多所開說!墩摵狻y

  龍》曰:“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設土龍以招雨,其意以云龍相致!兑住吩唬

  ‘云從龍,風從虎!灶惽笾,故設土龍。陰陽從類,風雨自至。”又曰!岸

  仲舒覽見深鴻,立事不妄,設土龍之象,果有狀也!痹凇端纻巍贰抖ㄙt》《案書》

  等篇,也有分別論述。天道難知,稽之徒勞。但漢代人普遍相信其事,看來其必有

  因。

  2.中大夫·災異書

  不知何故,董仲舒被罷為中大夫。學者推測可能與易王劉非請戰(zhàn)有關(guān)!稘h書

  ·江都易王傳》說:“無光中(六年),匈奴大入漢邊,非上書愿擊匈奴,上不許!

  漢朝自吳楚七國亂后,對諸侯王實行居國食稅,不復治民的政策,以免諸侯王形成

  實力后與中央抗衡。而這位好勇斗狠的江都王居然要求據(jù)兵耀武,這哪能讓武帝放

  心呢。因此不僅沒獲批準,而且還連累董仲舒丟了官。中大夫是郎中令屬官,“掌

  論議,顧問應對”。念及數(shù)年來在諸侯國的所見所聞,董仲舒深感諸侯國的桀傲不

  馴,仍然是破壞“大一統(tǒng)”的潛在威脅。為了警醒人主,他想起了六年前發(fā)生的兩

  場大火:遼東高祖廟和高祖陵便殿相繼被焚。當時即令武帝大為不安,“素服五日”。

  董仲舒認為這是不同尋常的災異之變,上天譴告。于是援據(jù)《春秋》,聯(lián)系實際,

  著《災異論》,借天人感應,大談政治得失。為什么高廟陵寢會被焚呢?是因“高

  廟不當居遼東,高園殿不當居陵旁”,位置不當,于禮不安。高廟居遼東,在外,

  象征在地方的諸侯;高陵在關(guān)中,在內(nèi),象征在朝中的大臣,F(xiàn)在漢家“多兄弟親

  戚骨肉之連,驕揚奢侈,恣。ò响瑁┱弑姟!碧鞛牡囊馑际且实邸耙曈H戚貴屬

  在諸侯遠正(背離正道)最甚者,忍而誅之,如吾播遼東高廟乃可;視近臣在國中

  處旁近測及貴而不正者,忍而誅之,如吾燔高園乃可!保ā稘h書·五行志上》)

  原來大火的意思在于教漢武帝剪除不庭的諸侯,殺戮不法的大臣!自漢景帝時晁錯

  建議削藩而遭殺身之禍以來,諸侯問題一直是一個既難辦,又難言的棘手問題,董

  仲舒多年為諸侯相,他對諸侯王驕奢跋扈的揭露,并不是危言聳聽。他甘冒當年晁

  錯殺身之禍,敬獻忠言,體現(xiàn)了一代大儒勇于殉道,直道事人的儒者精神。是十分

  難能可貴的。

  可是,當時漢武帝并不買賬,董仲舒因此差點丟了性命。董仲舒屬草稿未上,

  以告發(fā)人隱私著稱的酷吏主父偃來訪,竊其手稿,經(jīng)他一番歪曲注解,以為“有譏

  刺”,上奏給漢武帝。武帝下其書于群儒討論,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系出師筆,以

  為“下愚”,于是將董仲舒逮捕法辦,“罪至不道”,按律當死。其實董書所言,

  未嘗不是武帝所憂,仲舒之獲罪,并不在“下愚”,而于“私為災異書”(劉向說)

  而已。漢代善言災異的,武帝時有董仲舒和夏侯始昌,昭宣時有睦孟(仲舒弟子)

  和夏侯勝,元成時有京房和翼奉、劉向、谷永,哀平時則有李尋和田終術(shù),他們借

  經(jīng)立義,依物托象,幸而言中,仿佛神驗一般,受帝王寵愛一時?墒嵌偈姹幌

  獄,夏侯勝被囚禁,睦孟被誅戮,李尋被流放……到底天命有沒有呢?如說沒有,

  他們何以累言累中呢?如果說有,那天命何以不能保護他的代言人呢?難道天機不

  可泄露,泄露了必受懲罰么?原來天命本難知,儒生們大談天命,不過借以壯膽,

  為至高無上的君權(quán)制造一具精神枷鎖而已。君王也要利用它,以給自己君權(quán)的神圣

  增添幾道靈光。董仲舒既不是稟承圣命而談災異,也不是借言天命來歌功頌德,而

  是私為災異,非議時政,這自然怪不得漢武帝不領(lǐng)情了。不過嚇嚇他已經(jīng)夠了,于

  是既定其罪,復又下詔赦之,仍以仲舒為大中大夫。董仲舒虛驚一場,總算有驚而

  無險。不過死的恐懼卻讓他“于是竟不敢復言災異”了。卻原來天命并不是處處高

  于王命,其實質(zhì)倒是王命控制了天命?墒菨h武帝這一負氣使性的行為,卻給他自

  己帶來了不少麻煩。數(shù)年之后,膠西于王、趙敬肅王、常山憲王皆多次觸犯刑法,

  濫行淫威,甚至殺人全家,毒死朝廷派去的二千石長官;淮南王、衡山王竟然謀反,

  膠東王和江都王都知道其事,私下打造兵器,準備起兵響應。事發(fā)之后,漢武帝尚

  念及當初董仲舒的忠言,選派仲舒弟子呂步舒持斧鉞(猶后世上方寶劍)處理淮南

  王案件,步舒依《春秋》之義斷之,不需請示,回朝奏事,武帝皆以為是。其時乃

  元狩元年(前122年),上距董仲舒言災異僅七年時間,可見董仲舒當時的預告還是

  很準確的。

  3.膠西相·公孫弘

  董仲舒自大中大夫,又曾出為膠西于王相。這次出相還與董仲舒的學友——公

  孫弘有關(guān)。公孫弘是齊人,早年放豬于海上,是個豬倌出身。年40余乃從胡毋生學

  《公羊傳》,與仲舒同治一經(jīng),算是同業(yè)。建元元年武帝詔舉賢良,他應征對策,

  被錄為博士。其年紀已經(jīng)60。因出使匈奴不稱圣意,免職家居。無光五年,再舉,

  對策第一,再為博士,后歷內(nèi)史、御史大夫,位至丞相。公孫弘是第一位儒學丞相,

  這標幟著儒學在漢代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他為相之初,董仲舒曾致書,希望他“大求

  賢之路,廣選舉之門”,禮賢下士,精心考績。史載公孫弘“起客館,開東閣,以

  延賢人”,于是公孫丞相東閣延賢,與燕昭王的黃金臺一樣,成為求賢佳話,流芳

  百世。公孫弘為人又極簡樸,“為布被”,“食一肉”,“脫粟飯”,一時竟譽為

  賢相。他對儒學在漢代的發(fā)展也作出過重大的貢獻。是他上書武帝為博士置弟子名

  額,專教士子以儒學。秦及文景雖設博士,但只掌問對,而不從事儒業(yè);漢武帝建

  元五年“置五經(jīng)博士”,以儒為業(yè),但不收徒;公孫弘建言之后,中央專為博士置

  定員,以儒學授徒;并年考月課,擇優(yōu)授官,使儒學迅速普及開來,也使儒生獲得

  實惠。董仲舒對策在理論上為儒學的推行掃平了道路,但具體實施,卻是公孫弘為

  相期間完成的。他與董仲舒的關(guān)系當初也不錯,公羊?qū)W在漢代走紅,即是公孫、仲

  舒二人聯(lián)手的結(jié)果。史說漢武帝曾令董仲舒與瑕丘江公辯論《公羊》、《谷梁》二

  傳優(yōu)劣,董仲舒長持論,善著文,而江公卻吶于口,不善言。加之當時公孫弘為丞

  相,在整理辯論稿時,袒護董仲舒,使公羊?qū)W大獲全勝。漢武帝于是“尊公羊家,

  詔太子受《公羊春秋》”(《儒林傳》)。公羊?qū)W在漢代獲得獨尊地位,也是董仲

  舒為其制造理論,公孫弘為之實行的。他們的關(guān)系有點像韓非和李斯,漢人說:韓

  非著書,李斯為相;韓非立說,李斯實行。李斯為學不及韓非,忌其才,譖之于始

  皇,韓非遂斃命于獄中;公孫弘為學也不及仲舒,故排之于朝廷之外。史說公孫弘

  為人善諛,“希世用事”,從前轅團曾警告他“勿曲學以阿事”(同上)。但儒學

  要服務于社會。不“曲學”是辦不到的;要想混跡于官場,不“阿事”也是辦不到

  的。他知道怎樣作官,更知道怎樣取悅于武帝!俺瘯h事,不面折廷爭”,曾與

  汲黯等相約議事,等到武帝面前,盡背前約,一切順從皇上旨意。天子見他為人謹

  慎,辯論有余,但又不迂腐不過激,像個長者,且熟悉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shù)”,

  遂大悅之(《史記·公孫弘傳》)。在儒者中,他是善諛者;在善諛者中,他是儒

  者。在這兩類人中他都占有優(yōu)勢。明習儒學,滿足了武帝好文的愛好;善于吏事,

  滿足了為官的條件;而阿事善諛,更滿足了人君的虛驕心理。故為官累遷,至于三

  公。這當然與“為人廉直”的董仲舒格格不入,曾斥之為“從諛”。“諛”是公孫

  先生高出倫輩的看家本領(lǐng),董仲舒的指責無異于削奪他的飯碗,讓他恨得咬牙切齒!

  《漢書·馮衍傳》說:“董仲舒言道德,見疾于公孫弘!币粋講儒術(shù)以道德為宗,

  一個研儒術(shù)為了“希世用事”,宗旨不同,難怪公孫弘不高興他了。再加公孫先生

  為人又有點忌賢妒能,外黨內(nèi)刻,凡是與他有仇隙的人,表面上與他情好無隙,親

  密無間,私下卻設法報復,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主父偃被殺,董仲舒被遷于膠西,

  都是他的杰作。

  膠西王劉端,也是武帝的同父異母兄弟。其為人“強足以拒諫,知足以飾非”,

  行為怪僻,陰狠險毒,相二千石至者,若奉朝令行事,他就暗中尋找過失來陷害之,

  有的甚至被毒死;若與他同流合污,又難逃朝廷的懲罰。小小膠西國,竟是出生入

  死的鬼門關(guān)!漢武帝正為派不出恰當?shù)南鄧l(fā)愁,公孫弘適時進諫說只有董仲舒符

  合條件,欲假手于膠西王除掉罵他“從諛”的人。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董仲舒此

  去定是兇多吉少。好在膠西王久聞董仲舒是正直的大儒,一善待之”,并不為難他。

  《漢書》說:仲舒“凡相兩國,輒事驕王,正身以率下,數(shù)上疏諫爭,教令國中,

  所居而治!痹谀z西為相,不異于虎穴棲身,與狼共舞,久必獲禍。仲舒恐日久生

  變,遂以老乞歸。

  罷相家居,董仲舒已年逾古希,窮居陋巷,依仁游藝,“終不問產(chǎn)業(yè),以修學

  著書為事”。但他并沒有高蹈肥遁,不問世事,而是魂牽斯文,憂國憂民。朝廷凡

  有大事,常下詔垂問,劉向說:“(仲舒)以老病免歸,漢有所欲興,嘗有詔問,

  仲舒為世儒宗,定議有益天下!保ā稘h書·劉歆傳》)甚至有的刑事案件也派使

  者和延尉張湯前往董宅,“問其得失”。董仲舒引經(jīng)據(jù)典,一一作答,皆有條理,

  共決大案要案232件,后編為《春秋董仲舒決獄》一書,成為漢晉之間司法斷案參考

  的經(jīng)典文獻。他還常常就重大時政發(fā)表看法,上疏獻計獻策。關(guān)中民不好種麥,他

  根據(jù)《春秋》他谷不書,至于麥禾不熟則書的通例,建議多種冬小麥,以避饑荒。

  針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xiàn)象,建議限民名田(占四),抑制土

  地兼并。他揭露西漢社會“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于

  古”的殘酷現(xiàn)實,要求統(tǒng)治者“薄賦斂,省徭役”,“鹽鐵皆歸于民”(《漢書·

  食貨志》)。當時武帝外事四夷,特別是與匈奴的戰(zhàn)爭,使天下虛耗,戶口減半。

  目睹那一場一場痛苦的較量,董仲舒也進行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義動君子,

  利動貪人”,對于像匈奴這樣的貪人,他主張“與之厚利以沒其志,與盟于天以堅

  其約,質(zhì)其愛子以累其心”。使其進有所貪,退有所忌,庶幾可達到“胡馬不窺于

  長城,羽檄不行于中國”,與鄰為睦的目的(《匈奴傳》)。凡此等等,涉及政治、

  經(jīng)濟、軍事、刑法、外交等各個方面。有的建議得到武帝采納,施惠于民。

  他就是一個典型的憂患型人物,進亦憂,退亦憂,就像范仲淹說的那樣:“居

  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薄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自孔子以來就形成的中國儒者人格,當然也是被譽為“統(tǒng)儒”的董仲舒的

  天性。這種忠君、憂國、愛民的憂患,一直伴隨董仲舒終生,直至死而后已。

  班固敘傳贊曰:“抑抑(嚴謹)仲舒,再相諸侯,身修國治。致仕懸車,下帷

  罩思,論道屬書。讜言訪對,為世純?nèi)。”實為公允之評。

  約太初初年(前104年),董仲舒以年老,壽終于家。葬于西安城內(nèi)胭脂坡下。

  漢武帝曾從此經(jīng)過,特下馬步行以示敬重,一時文士,莫不下馬,故謂之“下馬陵”,

  語訛為“蝦蟆陵”。

  仲舒死后,家徙于茂陵,其子孫皆以儒學至大官。其弟子作官的至為命大夫,

  其為郎、謁者、文學掌故等官者以百數(shù)。不愧為一代宗師。

  四、上繼往圣起絕學下為萬世開太平

  相傳孔子將死,遺下讖書說:“不知何一男子,自謂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

  之床,巔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庇终f:“董仲舒亂(治)我書。”(見王充

  《論衡·實知》引)所謂孔子遍讖,明顯出自漢儒偽造,不過此話正好反映了秦漢

  之間儒學的兩大轉(zhuǎn)捩。是秦始皇焚書造成儒學式微,又是董仲舒治經(jīng)振起了往圣的

  絕學。王充曰:“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蔽耐跫葲],是孔子發(fā)明其

  文章墜緒于亂世;孔子既沒,是董仲舒宏揚其學術(shù)于微絕。劉歆更具體地說:“仲

  舒遭秦滅學之后,六經(jīng)離析,下帷發(fā)奮,潛心大業(yè),令后學者,有所統(tǒng)壹,為群儒

  首!笨梢娙鍖W至董仲舒實一大轉(zhuǎn)捩。范文瀾先生論這種轉(zhuǎn)捩作用說:“儒學經(jīng)董

  仲舒的加工,因此擺脫了原始階段,成為陰陽五行化的、完全適合地主統(tǒng)治的西漢

  今文經(jīng)學。某些漢儒把董仲舒當成孔子的繼承者,因為他創(chuàng)造了今文經(jīng)學!保

  《中國通史》第二冊,151頁)這是完全合符實際的。劉歆說他“令后學者有所統(tǒng)壹”,

  就是統(tǒng)一在董仲舒所創(chuàng)立的陰陽五行化了的新儒學體系之下,他是西漢今文經(jīng)學的

  創(chuàng)始人,是西漢第一儒學大師,即所謂“群儒首”、“儒者宗”。

  董仲舒一生著述甚富,《漢書》本傳說:“仲舒所著皆推明經(jīng)術(shù)之意,及上疏

  條教,幾百二十三篇。”這部分著作多為雜著,包括說解經(jīng)義的論文、上書、文告

  之類。《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儒家類,著錄有《董仲舒》百二十三篇,當即這些

  文章的匯編,除了一些殘篇外,大部已經(jīng)失傳。本傳又說:“而說《春秋》事得失,

  《聞舉》、《王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十余萬言,皆傳于后

  世!苯瘛洞呵锓甭丁芬粫,凡八十三篇,內(nèi)中《玉杯》、《竹林》篇,當即“說

  《春秋》事得失”類著作!稘h書·藝文志》又有《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

  《后漢書·應動傳》作《春秋斷獄》,為張湯等人向仲舒請教斷獄的案例匯編,晉

  以后失傳,清王謨、馬國翰有輯本!洞呵锓甭丁肥家娪凇端鍟そ(jīng)籍志》,因不

  見于漢志,曾一度受人懷疑,其實就今本《繁露》與《漢書》本傳所載《天人三策》

  對照,許多觀點實為后者的引申,《春秋繁露》一書,縱然有后人摻入的內(nèi)容,其

  主要篇章還當出自仲舒本人,與《天人三策》一樣是研究董仲舒學術(shù)思想的主要資

  料。此外,《漢書·食貨志》、《匈奴傳》、《五行志》也有他的言論;《史記·

  太史公自敘》也對董仲舒的學說有所稱引,F(xiàn)都比較集中地保存于嚴可均輯《全漢

  文》之中。在這些著作中,董仲舒貫通天人,縱論古今,博采百家,為原始儒學向

  經(jīng)學的過渡,做出了重要貢獻。

  1.兼容百氏,獨尊儒術(shù)

  如前所述,是董仲舒在對策中“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直接促成了漢武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政策的實行,從而實現(xiàn)了儒學從諸子向經(jīng)學的飛躍。不過,

  “抑黜百家”是從研究百家,吸收百家開始的;“推明孔氏”也是從改造孔氏,構(gòu)

  建新儒學體系開始的。對諸子百家的認識不始于董仲舒,《莊子》的《天下篇》,

  《荀子》的《非十二子》,《韓非子》的《顯學》,《淮南子》的《要略》,司馬

  談的《論六家要旨》皆是,但都是此非彼,排斥異己。董仲舒也對諸子百家進行了

  鉆研,但并不簡單地否定,而是在推尊儒學的同時,暗中吸取諸子學說,特別是陰

  陽五行學說,組建適合西漢社會大一統(tǒng)局面的新儒學體系。

  范文瀾先生說:“《易經(jīng)》的陰陽與戰(zhàn)國以來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融合成為董

  仲舒的《春秋公羊》學!笔紫葘崿F(xiàn)了儒家與陰陽五行家的統(tǒng)一!兑讉鳌は缔o》

  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倍偈婀

  說:“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薄疤熘蔚虏蝗

  刑”。將儒家重德輕刑說與黃老刑名、陰陽家結(jié)合起來了。

  黃老刑名之學實際是先秦道家與法家理論的混合體,既講虛靜無為,又講積威

  使術(shù)。董仲舒也作《保位權(quán)》專申其義:“為人君者,居無為之位,行不言之教;

  寂而無聲,靜而無形,執(zhí)一無端,為國源泉!本鲬摕o為、不言、無聲、無形,

  神迷莫測,然后才能成為大臣畏懼,天下離不開的根本。又說:“國之為國者德也,

  君之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德共則失恩,威分則失權(quán);失權(quán)則君賤,

  失恩則民散”!笆枪嗜司吖淌仄涞乱愿狡涿,固執(zhí)其權(quán)以正其臣!睂⑷逯

  教與法術(shù)勢結(jié)合起來了。

  五行學說本于儒家經(jīng)典《尚書·洪范》,戰(zhàn)國鄒衍用五行生克原理來解釋王朝

  更替,形成“五德終始之運”說,認為具有木火水金土五德的王朝相為代替,周而

  復始。董仲舒一方面承認王朝更替,有道伐無道的合理性:“天之生民,非為君也,

  天之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对姟

  云:‘天命靡!蕴鞜o常予,無常奪也!薄肮氏臒o道而殷伐之,殷無道而周

  伐之,周無道而秦伐之,秦無道而漢伐之。有道伐無道,此天理也。”(《堯舜不

  擅移湯武不專殺》)另一方面又以五行相代理論,認為新王朝誕生后,必須改正朔,

  易眼色,以示稟承新王之命(《三代改制質(zhì)文》)。于是遂將儒家湯武革命、天命

  靡常說與五德終始說融為一體了。

  墨家主張兼愛利民,董仲舒則借以修正儒家重義輕利的義利觀。說:“天之生

  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yǎng)其身,義以養(yǎng)其心也。心不得義不能樂,身不得利不

  能安。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所養(yǎng)也。體莫貴于心,故養(yǎng)莫重于義,義之養(yǎng)生人

  大于利也!保ā渡碇B(yǎng)重于義》)在儒學重義輕利的思想中加入了墨學重利利人

  的內(nèi)容。

  董仲舒還吸收先秦名家“循名責實”說充實儒家“正名”的思想。他認為“治

  國之端在正名”(《玉英》)!懊麆t圣人所發(fā)天意”,名號是圣人體察天意制定

  出來的,任何一種稱謂都包含著一定的職份和義務,譬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民,其命名都各有深意:

  受命之君天命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號為諸

  侯者,宜謹視所侯(恭侯),奉天子也;號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禮義,使

  其善大于匹夫之義,足以化(教化)之也;士者,事(務服于人)也;民者,瞑

  (蒙蒙無知)也。(《深察名號》)人君號稱天子,是天的兒子,應對天盡孝道;

  諸侯意即敬侯王命,應事奉天子;大夫即大于匹夫,在道德上比匹夫要高,應盡教

  化之職;士就是供事之人,為知己者死;民就是昧于禮義,故需要教育。這五種稱

  號都各有意義,欲考察其稱不稱職,誰是誰非,只需看看實跡與名號相不相符:

  “欲審曲直莫若引繩,欲審是非莫若引名!保ㄍ埃┕仕鄰娬{(diào)“摯名責實,不

  得虛言”(《考功名》)。于是將儒與名家結(jié)合起來了。

  孟子王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董仲舒調(diào)和之。認為性分三品,有“圣人之性”,

  純善;有“斗宵(小人)之性”,純惡。這二者都不是人性的代表。又有“中民之

  性”,這才是人性的代表,才是普遍的人性(《實性》)。他說,普遍的人性有善

  有惡,也可善可惡。天有陰陽,人性稟天,故亦有善惡(“天兩有陰陽之施,人亦

  兩有仁貪之性。”(《深察名號》)人稟陽而為性,是善質(zhì);又稟陰而為情,是惡

  質(zhì)(王充《論衡·本性》引)。人性的善惡,全在后天的教化。他形象地比喻說:

  “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

  善也。善與米,人之所以繼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為之內(nèi)也!比诵源逃鵀樯疲

  猶禾谷待澆灌而出米也。他又比喻說:“卵待覆(孵)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

 。ā渡畈烀枴罚┒紡娬{(diào)后天人為的作用。于是結(jié)束了人性善惡之爭,將儒學內(nèi)部

  分歧統(tǒng)一起來了。

  董仲舒的學說,就是以儒學為主體,以儒學為外殼,融合和容納了諸子百家思

  想于一爐的新儒學體系。他在哲學原理上多得陰陽五行之助,在政治思想上則主要

  是儒學與黃老刑名之合,也就是所謂霸道(刑名)與王道(仁義)之合。漢宣帝對

  太子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耐何獨任德教,用周政乎?”(《漢

  書·元帝紀》)所謂制度,即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董仲舒改造過的儒術(shù)。可見

  漢家的治國方略,是從董仲舒建立新儒學體系,并使之獲得獨尊之后形成的。其意

  義是非常深遠的。董仲舒“抑黜百家”,不是簡單地否定百家,而是充分地吸收和

  挖取對方的精華,使百家失去存在的價值;董仲舒“推明孔氏”,是取百家之長以

  完善儒學,使儒學達到善兼美具的境地。于是,百家不禁自熄,儒學不尊獨盛。儒

  學經(jīng)他這一番改造,形成了必興必盛的必然趨勢。

  2.精通五經(jīng),善說《春秋》

  董仲舒深明五經(jīng),在著述之中,博引詩書,深諳易理,廣論禮樂,尤長于《春

  秋》。

  董仲舒治經(jīng),主大義微言,從宏觀上揭示和發(fā)揮六經(jīng)奧旨。在董仲舒眼里,六

  經(jīng)再也不是上古舊史,歷史陳跡,而是具有豐富思想內(nèi)容,也具有完美表達形式的

  經(jīng)典了。他說:君子知道在位者不能用強權(quán)和暴力來壓服民心,因此用“六藝”來

  教養(yǎng)他們!霸姇颍樢,馴化)其志,禮樂純(凈化)其美,易春秋明(開發(fā))

  其知(智)”(《玉杯》)。即用《詩》《書》來馴化人們的心志,這屬于德育的

  領(lǐng)域;用《禮》《樂》來美化人們的行為,這屬于美育的領(lǐng)域;用《易》《春秋》

  來開發(fā)人們的智力,這屬于智育的領(lǐng)域,六藝共同完成對一個人德育。智育、美育

  諸方面的教育和塑造功能,在造就人才上,不可或缺,故他說:“六學皆大而各有

  長”,各自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共同完成人材的塑造工作。董仲舒進而歸納六

  經(jīng)特點說:

  詩道志,故長于質(zhì)(樸實);禮制節(jié)(儀節(jié)),故長于文(文采);樂詠德,

  故長于諷(諷諭);書著(記)功,故長于事(敘事);易本天地,故長于數(shù)(變

  化規(guī)律);春秋正是非,故長于治人。(《玉杯》)

  司馬遷曾從董仲舒問學,于《太史公自敘》中轉(zhuǎn)述這段話說:“《易》著天地、

  陰陽、四時、五行,故長于變;《禮》經(jīng)紀(規(guī)范)人倫,故長于行;《書》記先

  王之事,故長于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于風;

  樂樂所以立,故長于和(和暢);《春秋》辨是非,故長于治人。是故禮以節(jié)人,

  樂以發(fā)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鞭o句互有出入,但意

  思相近。在董仲舒看來,《易經(jīng)》講天地變化,陰陽轉(zhuǎn)化,四時交替,五行運行,

  故以變化之理為主;《禮經(jīng)》講人倫綱紀,禮儀節(jié)度,故以行為準則為主;《書經(jīng)》

  記先王成功經(jīng)驗,故以政事為主;《詩經(jīng)》詠山川溪谷,禽獸草木,和男女情愛,

  故長于風情和借喻;《樂經(jīng)》歌唱美德之完成,故以和暢為主;《春秋》辨明是非

  名份,故以治人之道為主。六經(jīng)的文字不過古史陳跡,但六經(jīng)的大義卻具有經(jīng)天地、

  緯人倫的功用,是圣人之心所寓,是圣人之靈所寄。如果說對六經(jīng)特點的概括和揭

  示并不始于董仲舒,如《莊子·天下篇》即有“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

  樂以發(fā)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盾髯印と逍芬嘤小霸娧允瞧渲荆

  書言是其事,禮言是其行,樂言是其和,春秋言是其微”等等,但將六經(jīng)的社會功

  能提高到人倫、教化、政治之本的地位,卻始自董仲舒。

  六經(jīng)之中,董仲舒又極其推重《春秋》!缎⒔(jīng)緯》記孔子曰:“吾志在《春

  秋》,行在《孝經(jīng)》。”《春秋》是孔子政治理想的寄托。董仲舒也如是說,一則

  認為:“《春秋》,義之大者也!币粍t認為:“《春秋》,禮儀之大宗也。”

 。ā短饭詳ⅰ罚榱藦闹邪l(fā)掘出“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藍圖,董仲舒于是對

  《春秋》(特別是《公羊傳》)進行了深入的鉆研。首先,董仲舒揭示《春秋》的

  宗旨是辨是非,正名分。認為孔子帶著政治目的作《春秋》,《春秋》是孔子仁義

  道德和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他說:“《春秋》應天作新王之事!保ā度闹

  質(zhì)文》)“新王”即一個全新的符合名份的王,這是針對當時名不符實的周王而言

  的!洞呵铩匪浬掀痿旊[公元年,下訖魯哀公十四年,共242年,這期間天子虛位,

  諸侯專征,大夫擅權(quán),陪臣執(zhí)國命,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完全是一派衰世景

  象。一句話就是名份不正,是非不分。孔子修《春秋》時,以“王道”(仁義,又

  稱“王心”)為準繩,于屬辭比事之間,小心翼翼地表達出對當時違禮現(xiàn)象的批評

  和譏諷,“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太史公自敘》),

  使混淆了的是非區(qū)別開來,使顛倒了的名份糾正過來。用這一褒一貶的手法,在一

  部衰世的歷史中塑造出一個嶄新的以王道治天下的太平藍圖。他說孔子在作《春秋》

  時,門弟子曾對他截取最衰亂的歷史頗感困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陳跡)而

  加乎王心(仁義)焉。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保ā队嵝颉罚┫嗤

  話還見于《太史公自序》!耙蚱湫惺录雍跬跣摹保@與孟子引述孔子曰“其事則

  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也”,是一脈相承的。孔子以布衣的身份運

  用王道來“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無王者之位而行王者之權(quán),孟子說:“

  《春秋》,天子之事”;董仲舒說:“孔子立新王之道”(《王杯》);《白虎通

  ·窮通》說:“仲尼制《春秋》之義,著素王之法”;王充《論衡·超奇》說:

  “孔子之《春秋》,素王之業(yè)也!苯砸灰庖。但以董仲舒論議最透辟,分析最入

  理。由于孔子于《春秋》之中“上探三王之道,下正人倫之紀”(《大史公自序》),

  “人道淶而王道備”(《俞序》),是非明而名份正,凡作人的綱紀,為政的大法,

  莫不悉備于其中,有了《春秋》的表率作用,就可以是正名份,重整秩序,因此他

  說:“撥亂世而反諸正,莫近于《春秋》!睆那澳切皻⒕鰢甲卟坏帽I琊,

  其所以然,是皆不明于道,不覽于《春秋》也!倍偈嬉鲎酉牡脑捲唬骸坝袊

  家者,不可不學《春秋》,不學《春秋》,則無以見前后旁側(cè)之危,則不知國之大

  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掩殺于位,一朝至爾。荀能述《春秋》之法,致

  行其道,豈徒免禍哉?乃堯舜之德也!”(《俞序》)在司馬遷《自敘》中,還有

  董仲舒對這段話的闡發(fā),他說:有國家的人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則前有讒慝而

  不能見,后有亂賊而弗知;為人臣者不可不知《春秋》,否則處理大事不知其義,

  遇到變故不知其權(quán)(靈活性);為人君父如果不通《春秋》之義,必然蒙受首惡之

  名;為人臣子如果不知《春秋》之義,就必然陷入篡權(quán)弒上的死罪之中。其原因都

  是由于不知道正義原則、辦事準繩之故!洞呵铩肪褪且徊坑镁唧w實例來教育人們

  該怎樣作、不該怎樣作的偉大的教科書,是行動的指南,辦事的法寶。故曰:“

  《春秋》者,禮義之大宗”;“撥亂世反清正,莫善于《春秋》!”

  其次,董仲舒對《春秋》義例進行了梳理。義例即著書條例,又叫“大義”。

  主要有“三世”、“三統(tǒng)”、“六科”、“十指”等。

  先談三世:《楚莊王》曰:“《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

  聞。有見三世(即昭定哀),有聞四世(文宣成襄),有傳聞五世一(隱桓莊閔僖)!

  不過董氏三世說與后來何休“張三世”(據(jù)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不一樣,沒有

  非常異議可怪之事,而僅僅是不同歷史時期,約當于古代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而已。

  他說孔子在修《春秋》時對三世歷史的詳略取舍各不相同:“于所見微(隱微)其

  辭,于所聞痛其禍,于所傳聞殺(減)其恩。”(同上)這就是“《春秋》無達辭”

  的根本原因。

  次談三統(tǒng):即夏殷周三統(tǒng),這是董仲舒引陰陽五行入《春秋》的產(chǎn)物。夏人尚

  黑,以寅月(夏歷正月)為歲首;商人尚白,以丑月(夏歷十二月)為歲首;周人

  尚赤,以子月(夏歷十一月)為歲首!洞呵铩氛f“春王正月”,春是夏歷,王正

  月是周歷,可見《春秋》歷兼周夏二統(tǒng)。不過,《春秋》貶亡國,對夏的后裔之國

  杞取貶黜的態(tài)度;孔子是宋國大夫之后,對于殷人后裔之國來取參考態(tài)度;孔子以

  王道正是非,故尊崇王室!肮省洞呵铩窇熳餍峦踔,時正黑統(tǒng),王魯尚黑,

  細夏、親周、故(參考)宋”。(《三代改制質(zhì)文》)

  再談六科、十指:《正貫篇》歸納有“六者之科”、“六者之旨”,《十指篇》

  則規(guī)納為“十指”。六科六旨是“春秋大義之所本”,是著作的大條例;十指是

  “事之所系”,是記事的小條例。“六科”大略即“援天端”、“志得失”、“論

  罪源”、“定尊卑”、“載賢方”、“別幽隱”!笆浮奔矗河涗浭伦円酝怀鲋

  要政務;反映出事變的起因;根據(jù)事變的起因而施以相應的措施;強干弱枝,尊君

  卑臣;辨別是非,區(qū)別同異;論賢才之宜,以明用人之方;親近徠遠,與民同心;

  根據(jù)周代文化,回歸樸質(zhì);記事始于春,遵循“木生火”的五行之運;考察災異和

  衰政的關(guān)系,以見天人關(guān)系。

  再次,是發(fā)揮《春秋》的微言。微言即圣人沒有明說,卻透露于字里行間的意

  思。下舉三例:其一,董仲舒從《春秋》“隱公元年”紀一為無例中,發(fā)現(xiàn)“大始

  正本”的深意,曰:“一者萬物所從始也,元者辭之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

  欲正本也!贝笫技粗匾暢跏;正本即端正根本。君為天下之本,故應正君王以正

  天下。其二,從“春王正月”一句中,發(fā)現(xiàn)王者當“上承天之所為,下以正其所為”

  的深意。其三,從《公羊傳》“何謂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推行說:“《春

  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道義也!睆亩鵀閲业恼谓y(tǒng)一和思想統(tǒng)一

  政策奠定了哲學基礎。

  最后,董仲舒援陰陽五行學說以解《春秋》。通過考察其中天災人事的聯(lián)系,

  從而建立起“天人感應”學說。在《漢書·五行志》中,保留有不少董仲舒關(guān)于

  《春秋》災異的解說,這些解說影響了整個漢代的天人學術(shù)。他還推陰陽運行規(guī)律,

  求雨止雨。司馬遷說他“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求雨閉諸陽,縱諸

  陰,其止而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王充說他“表《春秋》之義,稽合

  于律,無乖異者”;他還據(jù)《春秋》之褒貶,定是非和名分,用以論事斷獄,后人

  編為《春秋斷獄》一書,等等。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加入《春秋》之中,變經(jīng)學為致

  用之學,使《春秋》成為實用之書。漢代有“孔子作春秋,為漢垂法”之說,即是

  受董仲舒《春秋》學的影響。既把儒學與現(xiàn)實政治結(jié)合起來,而且把經(jīng)學講活了,

  擴大了《春秋》的影響,提高了儒學的地位!妒酚洝氛f:“漢興至于五世之間,

  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薄稘h書》說:“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

  始推陰陽,為儒者宗。”都肯定了董仲舒在公羊?qū)W上的特殊貢獻。

  董仲舒是漢代傳授公羊的始師之一,漢代傳公羊者都以他為祖師。仲舒?zhèn)髻?/p>

  嬴公傳眭弘,弘傳嚴彭祖、顏安樂,宣帝時立為博士,于是《公羊》有嚴、顏之學。

  后四傳至東漢末何休,撰著《公羊解詁》,其自序雖聲稱用胡毋氏《條例》,論者

  頗以其說多同于仲舒,可見董氏實漢世公羊?qū)W正源,吳檢齋曰:“《春秋》之學,

  則以仲舒為不桃之宗!睂崬椴豢。

  3.依仁游藝,論道弘儒

  董仲舒還為漢代今文經(jīng)學制定了一套系統(tǒng)的理論,歸納起約有“天人感應”、

  “陰陽五行”、“三綱五!钡。

  天人感應孔子的天命觀游移于精神與物質(zhì)之間,而以物質(zhì)性為主;孟子則賦天

  命以客觀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荀子的天命觀是純粹物質(zhì)性的,并力主天人之分。董仲

  舒的天命觀則基本上是精神性的,但也有物質(zhì)之天的因素。他一方面承認天道不過

  表現(xiàn)為陰陽消長、四時運行,認為:“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jié),變而有!

  (《天容》);“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養(yǎng),秋清以殺,冬寒以藏”;又說:

  “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五行相生》)天

  道和天地之氣都是物質(zhì)的東西,表現(xiàn)為規(guī)律性的運動。另一方面,他又認為有“天

  命”、“天志”、“天意”者在,并十分強調(diào)天命對人事的干預和影響,此即他的

  “天人感應”說。首先,董仲舒認為天是萬物之祖、人類之父。說:“天者,萬物

  之祖,萬物非天不生!庇终f:“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

  也!保ā稙槿苏咛臁罚┯捎谌藶樘焖欤@就決定了天人合一的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

  表現(xiàn)在“人副天數(shù)”、“王者配天”、“天人感應”等方面。關(guān)于“人副天數(shù)”,

  董仲舒以為人不僅是上天意志的產(chǎn)物,還是天地形體的復制:人體有三百六十個骨

  節(jié),像一年三百六十曰:人體有十二個大關(guān)節(jié),像一年十二個月;人的骨肉像地的

  山梁與泥土;人的耳目像天的日月;人體有脈理像山川河谷……人本身就是一個小

  天地。人的性情也取則于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

  壽命化天之四時,人之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為人者天》)人簡直

  就是天地一切特征的副本。天不僅生成了人本身,還生成五谷來養(yǎng)育人類:“天生

  五谷以養(yǎng)人”(《止雨》);“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又養(yǎng)而成之”(《王道

  通三》)。關(guān)于“王者配天”,即人事法天。天有四時,王亦有四政:“以慶副暖

  而當春,以賞副暑而當夏,以罰副清而當秋,以刑副寒而當冬”。慶、賞、刑、罰,

  就是取法春夏秋冬四季的暖暑清寒制定出來的。在君臣行為上,董仲舒也主張效法

  天地:君應法夭“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見其光”,高高在上,施而不為;臣

  應法地“暴(露)其形,出(現(xiàn))其情”,向君王竭忠盡慮。地不兼天之美,臣也

  不敢“擅君之美名”,功皆歸于君,惡盡歸于臣。關(guān)于“天人感應”,如前所云,

  他認為天地人間皆陰陽一氣,同類相感,同氣相應。人間動陰氣,天以陰氣應之,

  故多雨霖;人間動陽氣,天以陽氣應之,故多亢陽;人間陰陽持平,則天應以陰陽

  之和氣,故風調(diào)雨順。同理,人間公平政理,故天見祥瑞獎勵之;攪若人間不公平,

  怨氣太重,則天降災異譴告之。天人息息相關(guān),不爽分毫。

  董仲舒講天人感應,講人副天數(shù),這自然是牽強附會的,粗淺的,但是,董仲

  舒講天人關(guān)系,其目的是要人君推行仁政,在肯定君權(quán)神授的同時,又強調(diào)君主應

  法天行之德行,實行德治;君王應受上蒼的約束,不能為所欲為,這在專制主義政

  體下無疑具有牽制皇權(quán)的作用。因此,董仲舒的天人觀在科學上是落后的,而在實

  踐上卻是進步的、積極的。

  陰陽五行怎樣認識天道呢?董仲舒認為天意體現(xiàn)在陰陽出入上,天道體現(xiàn)在五

  行運行上,曰:“天意難見也,其道難理。是故明陰陽入出實虛之處,所以觀天之

  志;辨五行之本末順逆,小大廣狹,所以觀天之道也。”(《天地陰陽》)天地與

  陰陽、五行是宇宙這個大系統(tǒng)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天地合起來是一個氣團,分開了就是

  陰陽,展開就是四時,分布開來就是五行。天地通過陰陽化生萬物,通過五行來形

  成事物之間的互相感應。這就是他的陰陽五行觀。

  董仲舒的陰陽觀直接繼承了《易大傳》的思想,《系辭》曰:“立天之道曰陰

  與陽”;又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四時),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yè)!倍偈嬉嗾f:“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

  為四時,列為五行!睅缀跏恰兑状髠鳌返姆,只是在《系辭》的系統(tǒng)中加入了

  五行。他認為陰陽是天地的主要屬性:“天道之大者曰陰與陽”;同時也是萬事萬

  物的共同屬性:“凡物必有合!倍媳赜嘘庩!保ā痘x》)任何事物都有

  兩個相對立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即是陰陽:“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

  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陰陽實際上是無所不在的矛盾。他說

  陰陽內(nèi)部各自又存在陰陽的對立,層層遞進,不可窮盡:“陰之中亦相為陰,陽之

  中亦相為陽。諸在上者,皆為其下陽;諸在下者,皆為其上陰!标幨巧虻囊馑,

  在下;陽是揚的意思,在上(《陽尊陰卑》)。陰陽概念是指事物內(nèi)部不可窮盡的

  相對立又相依存的正負兩種趨勢。陰陽之間又有主從關(guān)系,陽常居上、居前,起主

  導作用:“常懸于前而任事”;陰則反是,常居下、居后,處于配合地位:“常懸

  于后而空處!薄瓣幷哧栔保ā短熳冊谌恕罚敲搓杽t為陰之主。

  陰陽對立的關(guān)系存在于天地之間、人倫之中、政治之上。他說天為陽,地為陰;

  君為陽,臣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父為陽,子為陰。陽主陰從,故“妻者夫之合,

  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惫省俺技婀τ诰,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陰兼功

  于陽,地兼功于天!保ā痘x》)沒有一樣東西不受陰陽關(guān)系、矛盾法則的制約。

  陰陽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陰陽還推動天地的運轉(zhuǎn),人事的進行。四時是陰陽的消長形成的,春天少陽用

  事,陽氣挺進,陰氣退縮;夏天太陽用事,陽氣大盛,陰氣極弱;秋天少陰用事,

  陰氣挺進,陽氣退縮;冬天太陰用事,陰氣大盛,而陽氣極弱。陰陽運行不已,循

  環(huán)往覆,四季也便年復一年地不斷代謝。根據(jù)董仲舒王者法天的理論,他還認為天

  有陰陽之德,君亦有仁威之德;時有四時,政亦有慶賞刑罰四政。天貴陽而賤陰,

  君亦應任德而不任刑。奉天道,順陰陽,就四時有序,風調(diào)雨順,祥物并出,否則

  就四時逆序,災異并降。陰陽是天人之際的樞機,是權(quán)衡人事得失的天平,非常靈

  驗。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這五個概念,是我國古代智者對世界本源、萬物類屬及

  其相互關(guān)系的概括和總結(jié)!渡袝ず榉丁穼⑽逍谐橄鬄槲宸N物質(zhì)屬性;春秋時出

  現(xiàn)五行關(guān)系,即相生相克理論;戰(zhàn)國鄒衍將五行的自然屬性引入人類社會,制造了

  五德終始學說。董仲舒將五行說中的物質(zhì)屬性、生克關(guān)系和五德終始的內(nèi)容全盤繼

  承過來,并將五行與天地、陰陽、四時聯(lián)為一體,形成了他自己的陰陽五行學說。

  董仲舒將原始的五行是五種物質(zhì)屬性的觀念,提煉為五種德行。《洪范》曰:

  “水日潤下,火曰炎上,木回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睗櫹隆⒀咨稀⑶、

  從革、稼穡就是水火木金土的物質(zhì)屬性,或功能。董仲舒認為五行不僅具有五種屬

  性和功能,更重要的是五種德行,曰:“五行,五行(音信)也。”(《五行對》)

  如“本主生而金主殺”之類,故有木德、火德、土德、金德、水德之稱。將五行賦

  予了道德屬性的內(nèi)容,具有實踐意義,五行原理也才可以廣泛運用于人事政治之中。

  五行之間的關(guān)系是“比相生,間相勝”(《五行相生》)。即木火上金水五者,相

  鄰的依次相生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三者又間隔一個相

  克:木克士,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種關(guān)系是單向的,固定的,

  “逆之則亂,順之則治”,不可逆轉(zhuǎn)。五行的功能,‘首先是與陰陽“相與一力而

  并功”,形成四時;繼而協(xié)助四時生成萬物:“故少陽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

  陽因火而起,助夏之養(yǎng)也;少陰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陰因水而起,助冬之藏

  也!保ā短毂嬖谌恕罚┢浯,五行相生、四季相次的法則也是人間社會倫理的最

  高藍本,他說:“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

  季夏主養(yǎng),秋主收,冬主藏!薄笆枪矢钢,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yǎng)之;

  父之所養(yǎng),其子成之!保ā段逍袑Α罚└缸雨P(guān)系猶如接力賽,兒子必須接過父親

  的接力棒,繼承父親的事業(yè),克紹箕裘,就像四季相循,五行之運一樣。由此可見:

  “父授之,子受之,天之道也!睆亩撟C了《孝經(jīng)》“夫孝,天之經(jīng),地之義也”

  的命題(同上)。

  董仲舒還將五行理論引入政治領(lǐng)域,用五行配王政。《洪范》已用五行配五味;

  《左傳》用五行配五官。董仲舒進而用五行配五季(四季加季夏)、五方(四方加

  中央)、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官(司農(nóng)、司馬、司定、司徒、君王)以及相應

  而生的五政。他說:東方屬木,在季為春,主生,是農(nóng)之本,屬司農(nóng)之官,其德尚

  仁,應薦通經(jīng)之士,以王道輔君;南方屬火,在季為夏,屬司馬之官,其德尚智,

  應薦賢圣之士,上知天文;西方屬金,在季為秋,司徒之官,其德尚義,嚴格維護

  君臣、父子、尊卑之序,各盡職守;北方屬水,在季為冬,其官司寇,其德尚禮,

  君臣有位,長幼有序,鄉(xiāng)黨有禮;中央屬土,為季夏,為君之官,其德尚信,卑身

  賤體,夙興夜寐,執(zhí)繩墨以正四方。沿著這個順序,依照五行來安排和推行政事,

  就會物阜民安,天下太平,一政啟一政,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這就是五行相生原理下的五

  政相啟。

  如果不奉五行,不行五政,就會出現(xiàn)災變怪異。為政者欲知道政治得失,勿需

  聽什么歌功頌德的奏章和報道,只需察看一下境內(nèi)的五行表征,看看是否正常,是

  什么樣的變故,便可知道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以便對癥下藥。若“五行變至,當救之

  以德,施之天下,則咎除!比纾骸澳居凶儯旱蚯飿s,秋木冰,春多雨,此搖役

  重,賦斂重,百姓貧窮叛去,道多饑人。救之者省搖役,薄賦斂,出五谷振窮困矣!

 。ā段逍凶兙取罚┤绻f陰陽是天人之際的樞機的話,那么五行就是檢察人事得失

  的晴雨表。政事得當,則陰陽和,五行順,表現(xiàn)正常;政事失當,則陰陽不調(diào),五

  行乖謬,表現(xiàn)異常。從主動方面看,人可自覺地順陰陽,奉五行,搞好世間事務;

  從被動方面看,通過陰陽五行是否和順,可以知道人事的得失。天人之間,就是通

  過陰陽五行結(jié)合為一個互相感應的統(tǒng)一體,這便是董仲舒陰陽五行化了的天人觀。

  三綱五常三綱講君臣、夫婦、父子關(guān)系?鬃釉岢觥熬、臣臣、父父、子

  子”的正名思想,要求君、夫、父,先要內(nèi)求自省,修已安人,然后要求臣、妻、

  子也盡相應的義務。他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蓖砀复确侥茏有ⅲ

  友才能弟恭,夫義才有妻順,一切都是對等的,互重的。孟子甚至認為:“君視臣

  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土芥,則臣

  視君如寇仇。”法家則不然,主張君、父、夫?qū)τ诔肌⒆、妻的絕對權(quán)威。韓非說: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道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ā俄n非子·忠孝》)董仲舒說:

  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陽為夫而生之,陰為婦而助之;春為父而

  生之,子為夏而養(yǎng)之。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基義》)

  董仲舒君臣觀念的特點是:一是吸收先秦法家專制主義思想,強調(diào)君對臣、夫

  對婦、父對子的主導地位和絕對權(quán)威。二是將君臣、父子、夫婦關(guān)系歸納為“三綱”,

  提高到“王道三綱”的高度,強調(diào)了三綱的重要性。三是神化三綱,將屬于政治和

  人倫的關(guān)系,與天道結(jié)合起來,為主觀的東西找到了客觀的依據(jù)。由于董仲舒的強

  調(diào)和神化,后世儒者送總結(jié)說:“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ā抖Y緯·含文嘉》)隨著封建專制主義的加深,遂成為束縛中國人民“四大繩”

 。凑䴔(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和神權(quán))的主體內(nèi)容。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鬃釉鴮ⅰ爸侨视隆狈Q為“三達德”,又將

  “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tǒng),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

  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比室詯廴藶楹诵,義以尊賢為核心,禮

  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guī)定。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gòu)成四德或四端,曰:

  “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

  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將仁義禮智信說

  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jīng)常法則(“常道”),號“正!薄T唬骸叭柿x禮智信五常之

  道”(《賢良對策》)。董仲舒的“五常”學說的特點是:對仁義禮智信作了不違

  背孔孟思想的發(fā)揮;將仁義禮智信與五行相匹配,把純?nèi)藗惖臇|西納人天道五行的

  范疇,從而為仁義禮智信提供了哲學依據(jù),形成“五常之道”。

  仁義:董仲舒取孔子仁者愛人和正己以正人的思想來解釋仁義,說:“以仁安

  人,以義正我,故人之為言人(他人),義之為言我(自己)也。”仁從“人”得

  聲,著眼點是他人,故仁人應以愛人為意;義從“我”取義,著眼點是自己,故義

  者應以正己為意。他說:

  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

 。ǔ姓J)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仁義法》)

  仁的重心在愛人,義的重心在正己,這才是仁義的真諦所在?墒羌偃始倭x的

  大人先生們,卻翩其反而,“以仁自裕,以義設人”,對人家嚴要求,對自己低標

  準,顛倒是非,本末倒置。一個正人君子在行仁時,要全心全意地獻出自己的愛心,

  仁民愛物,唯恐不及,甚至連鳥獸昆蟲草木,也莫不在他的博愛恩波的沐浴下,這

  才叫真正的仁。同樣,一個君子在行義時,要嚴格要求自己,刻意內(nèi)求自正,唯恐

  不深,只要做到嚴以律己,一切利害得失都在所不計,故曰:“仁者正其義不謀其

  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比柿x就是我的本份,其功其利,一任天意,不在我追求的

  視野之內(nèi)。

  禮:孔孟認為禮是仁義精神的物化,禮就是體現(xiàn)仁義精神的具體規(guī)定。董仲舒

  將禮與天道齊等,與陰陽同化,說:“夫禮,繼天地,體陰陽,而慎主客,序尊卑、

  貴賤、大小之位,而差(辨別)內(nèi)外、遠近、新故之級者也!保ā斗畋尽罚┨旒

  生人,又生五谷長養(yǎng)之,復生輿服來威儀之;天既生民,又為之立君,復為之置輔

  臣,形成等級……禮就是制定威儀,區(qū)別等級的具體規(guī)定,故曰禮“繼天地”。天

  有陰陽,人有性情,性善情惡,適應人的善性就更善,縱其惡欲將更惡,惡性橫流,

  天下大亂,于是圣賢根據(jù)人情制定了禮制來節(jié)制之:“禮以節(jié)人”;“夫禮體情而

  防亂者也”,故曰禮“體陰陽”(亦即體性情)。禮不是對人欲的扼殺,而是對人

  欲的正確引導,是對善性的適應,對惡情的裁節(jié)。他說:“民之情,不能制(禁)

  其欲,使之度(合符)禮。目視正色,耳聽正聲,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奪之情,

  所以安其情也。”(《天地施》)一句話,禮的法則來自于天,本之于陰陽,禮不

  是禁人欲,而是教會人們怎樣過合理的、健康的生活。于是禮既有其客觀必然性,

  又有其主觀必要性,禮便成離不了、逃不掉,也少不得的常道了。

  智:儒學的“智”與一般的知識和智能有別?鬃诱f:“智者知人!薄爸钦

  不惑!敝鞘敲髦侵狻C献诱f:智是知道仁義的實質(zhì)并固守不失的智慧?磥砣

  學的“智”是掌握了特定內(nèi)容的大智慧。董仲舒繼承了孔孟的智論,視智為以仁義

  為內(nèi)容的,能夠辨別是非黑白的智慧。并認為仁智并重,“必仁且智”。如果一個

  人不仁不智,卻很有才能,那不但不是好事,而且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不仁不智

  而有才能,將以其才能輔其邪犯之心,而贊(助)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增)其

  非而甚(加)其惡耳!保ā侗厝是抑恰罚┚腿屎椭堑年P(guān)系看。仁是愛人的情意,

  智就是保證你正確施愛的條件,二者相須而行,不可或缺。倘若“仁而不智,則愛

  而不別也;智而不仁,則知而不為也!保ㄍ希安粍e”指不別親疏貴賤;“不

  為”即見義不為。儒家的仁愛以親親為大,推已及人,愛有等差,是有別;”墨家

  主兼愛,愛無等差,是無別,孟子譏之;“墨子兼愛是無父也”。愛而不別,就難

  免“無父”之譏。儒家主張見義勇為,孔子說:“見義不為,是吾憂也!薄皭鄱

  無別”與“知而不為”都不可取,故曰“必仁且智”!

  信:孔子“主忠信”,講究為友之間的坦誠相交;又強調(diào)為政者的信譽,主張

  “足食、足兵、民信之”。孟子亦要求“朋友有信”。董仲舒將忠移入信的概念之

  中,片面強調(diào)人臣對于君主盡忠就是信,認為人臣“竭愚寫情,不飾其過,所以為

  信也!保ā短斓刂小罚

  董仲舒的“三綱五!睂W說,由于與天地、陰陽、五行聯(lián)姻,為君臣、父子、

  夫婦和仁、義、禮、智、信等道德倫理找到了存在于天地之間的哲學依據(jù),使之既

  具有神秘性,又具有神圣性,增強了她們的權(quán)威性和說服力。同時,董仲舒的三綱

  五常,強調(diào)了“主體對于從屬體的絕對權(quán)威,適應了秦漢以后形成的大一統(tǒng)局面和

  君主專制形勢,一經(jīng)產(chǎn)生便贏得了統(tǒng)治者的大力提倡,成為統(tǒng)治中國達二千年之久

  的正統(tǒng)思想。此外,五常之道中“仁以愛人,義以正我”的命意,對保證專制政體

  下實現(xiàn)正己以安百姓的典范政治,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因而受到正直士大夫的大力

  提倡,成為儒士文人為民請命的理論武器。于是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學說就這樣

  廣范傳播開來,多層次、多角度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觀念,以致于一提起中

  國文化,便有人一言以蔽之曰“三綱五!薄H绻f孔子的思想是規(guī)范中國文化的

  經(jīng)典范式的話,那么,這種造型作用的完成,則是通過董仲舒改造原始儒學后,逐

  漸實現(xiàn)的。

  董仲舒就是這樣一位上繼往圣起絕學,后為萬世開太平的杰出經(jīng)學家。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