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星空》賞析
梵高《星空》賞析
梵高的《星空》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幅畫作。那么大家是如何看這幅畫作的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梵高《星空》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一、基礎本質層面
《星空》是一幅畫布油畫,作為一件美術作品,其物質載體,如畫布、油畫顏料等是客觀存在的。更進一步講,其形式符號,尤其是色彩和線條有著與眾不同之處。初看這幅作品時,會被其明艷且對比強烈的色彩所震顫:明黃的月亮,煞白的星星,耀眼而奪人眼球;墨綠的柏樹則顯出不安的情緒;遠處藍色的山峰、村莊與天空形成強烈對比,充滿寧靜之感。
梵高在這幅畫的線條運用上很有講究,相互交織的彎曲長線和破碎短線構成了整個畫面。天空和柏樹運用了大量彎曲的長線,形成漩渦式的天際和動感的植物。山坡、教堂、村莊更多的是用短線條的重復進行排列,再次形成對比,增強了畫面感。無論是物質載體,還是形式符號,都是客觀存在的一部分,觀者在欣賞這幅作品時,首先看到的也是它們,這是產生美的必要條件。
二、中介本質層面
《星空》畫面中呈現出的眩目、奇幻的景象顯然已經脫離現實,并不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能看到的星空,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感。因此,從藝術家方面說,梵高并非照搬黑夜中的星空或現實中的柏樹形象,而是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加以改造,創(chuàng)作出如浩瀚銀河般的星空,或是燃燒的黑色火焰般的柏樹,體現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時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性。
同樣,觀者在欣賞作品時,也是主觀客觀相統(tǒng)一。對于觀者而言,梵高所創(chuàng)作的《星空》是以特定的形態(tài)呈現出來的,具有客觀的穩(wěn)定性。另外,觀者是以自己在生活中看過的星空為基礎來欣賞這幅畫的。其通過回憶以及主觀選擇對星空世界進行重建和改造。在形象世界的生成過程中,人們眼中的星空與藝術家藝術作品中的星空有所偏離,即當前的藝術形象與記憶中的形象有所區(qū)別,帶有主觀性。
三、核心本質層面
審美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自我確證。核心本質層面所說的自我確證的虛擬世界,又分為對生命的自我確證、對生活經驗的自我確證以及對自由創(chuàng)造力的自我確證這三個方面。
(一)、對生命的自我確證
從這個層面上說,觀者在看到《星空》這幅作品時,首先會被閃爍騷動的星系、筆直向上的柏樹所吸引,梵高用連續(xù)動感的、快速運動的筆觸描繪它們,把觀者帶入了感官世界。
人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生命的形象,但是,生活的沉重壓力讓人們忽略了生命的本質。而這幅畫作中,大小不等的星辰翻滾著散列在閃耀的月亮周圍,形成無邊無際的渦狀星系。明月的橙黃色光芒比太陽更加耀眼,星星更像是一團團熾熱的火球,柏樹則似一簇燃燒的火焰,它們仿佛有了生命,正在奮發(fā)向上,讓觀者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認識到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與這些生命物質一樣,也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這種極具表現力的生命形象讓觀者獲得了自我確證,喚醒了人們對生命的關注。
(二)、對生活經驗的自我確證
觀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將生活經驗與審美相聯系,而在藝術中,其作為旁觀者在審視自己的生活經驗時,產生了一定的距離感,形成對生活的非功利態(tài)度,得到了自我確證。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或感受: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困難時,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于是在寂靜的夜晚仰望星空,或是兒時在家鄉(xiāng),躺在寬闊的草坪上欣賞星空的場景,找尋最亮的星星,將不同的星星連接成圖案等。于是,人們便頓覺生命中碰到的小小磨難與這浩瀚的星空和宇宙相比,微乎其微!把鐾强、腳踏實地”等激勵性的思想情感讓觀者懂得如何重新面對生活。
如梵高的作品《星空》,觀者仿佛與藝術家站在同一個窗臺,沒有生活中的功利性追求,雖然內心充滿了不安、憂郁,甚至狂躁等負面情緒,但是在星空下,這種糾結便在更宏大的空間中顯得微不足道,內心反而雨過天晴,孕育著希望。觀者的生活經驗被喚起,感受到自身不是孤立的存在,進而獲得了振作和堅強的心理暗示,內心產生審美所需要的愉悅感、親切感,即非功利性的情感認同,從而獲得自我確證。正如詩人蘇軾在詩中所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樣,觀者面對藝術作品時,站在生活經驗之外,這種距離感為審美創(chuàng)造了條件,更易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三)、對自由的創(chuàng)造力的自我確證
一方面,站在藝術家的角度,對創(chuàng)造力的自我確證包含想象和傳達這兩方面。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缎强铡肥氰蟾咴诂F實基礎上發(fā)揮想象,運用表現主義的方式、油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傳達自己思想情感的作品,體現了對創(chuàng)造力的自我確證中的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站在觀者的角度,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才能領會到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獲得相應的確證。觀者的創(chuàng)造力主要體現在形象的具體化、虛擬世界中的人物關系和事件的邏輯展開、作品意義內涵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這三個方面。以《星空》的畫作為載體,站在藝術家的角度,像當年的梵高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與其共同體驗創(chuàng)作的過程,切身感受在圣雷米的瘋人院中,藝術家充滿憂郁的精神或是悲劇性的幻覺,隨后,創(chuàng)作的興奮感產生,觀者的創(chuàng)造力獲得自我確證。
。ㄋ模、超越本質的層面
對自由創(chuàng)造本質的反思和確證的深入,產生了藝術美的最高層次。梵高的《星空》不是藝術家直接所見的對象,而是用虛構的形象與色彩憑借聯想而作,這種做法在其他畫作中并不多見。其在超越本質層面中的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作品中暗藏數學公式。如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星空景象照片與梵高的作品《星空》有著奇妙的“巧合”。據2006年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物理學家喬斯·阿拉貢經研究發(fā)現,人們對梵高后期作品進行數學分析后發(fā)現,多幅作品的光與影的模式,與流體力學中的漩渦,或噴氣發(fā)動機噴出的氣流有著驚人的相似。也就是說,梵高的畫作中深淺不一的漩渦與半個世紀后科學家用來描述湍流現象的數學公式不謀而合。
也許正是梵高在精神狂亂的狀態(tài)下,在潛意識中洞悉了漩渦的原理,并將其描繪出來。在正常狀態(tài)下,梵高也許會失去這種能力,這一點我們從其作品中就能察覺。
其次,《星空》有其象征意義。梵高使用星辰和月亮暗示使徒和耶穌的關系。他畫的爆發(fā)的星星,和那個時代空間探索的密切關系,勝過那個神秘信仰的時代的關系!
以致有人把其視為太陽系的“最終審判”。梵高用躁動的筆觸創(chuàng)作的這幅作品,讓人陷入黃色與藍色交織的迷宮之中,線條仿佛有了生命,徘徊游蕩、不斷擴散,使得對自然敬畏的人們頓生無望的恐懼。
再次,《星空》中所表現的回旋式運動似乎與太極圖有著某種關系!坝钪嬗袩o限大,所以稱為太極,但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實質的內容。按易學的觀點,有形的東西來自于無形,所以無極而太極。太極的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便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于無窮。”
藝術家或許一方面要表現宇宙的博大寬廣;另一方面也在暗示生命的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
梵高的作品中包含著深切的主觀悲劇思想,形式上特立獨行,畫面在劇烈的精神控制下躍動。其繪畫的獨樹一幟,在于跨越了自然,逾越了人類正常的感受!缎强铡肥且环茸層^者產生距離感,又孕育著親近感的作品,其能引起非功利的主體自我確證的形象,是藝術美的體現。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