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中的人物(精選5篇)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1篇
祥林嫂,魯迅小說《彷徨》中主要的人物,她是一個封建社會中農村婦女最典型的形象。她——勤勞善良,有力氣,本可以憑借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的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擁有自己的美好的“伊甸園”。但是,她后來幾乎淪為乞丐,最終客死他鄉(xiāng)!是誰毀了她的“伊甸園”呢?讀罷全文,掩面沉思,我想:是封建禮教的毒害,更是社會的冷酷徹底毀了她的人生,徹底摧毀了祥林嫂夢寐以求的“伊甸園”!
1 封建禮教的毒害
本文寫于1924年2月7日,二十世紀初的中國,興起的革命浪潮還沒在魯鎮(zhèn)人們心靈的湖面上吹起半點兒漣漪,民主革命的東風還未吹到這個閉塞的小鎮(zhèn),在魯鎮(zhèn)最大的感受是“都沒有什么大改變”。所以,在魯鎮(zhèn),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封建等級關系仍然是天經地義的觀念。“祝!笔囚旀(zhèn)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的好運氣!边@時候,女人們忙著準備一切“祝福”的事宜:殺雞,宰鵝,買豬肉,還要“用心細細地洗,”“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但祝福時“拜的卻只限于男人”,這是男人的專利,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禮教賦予男人的尊嚴與特權,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訓誡:男尊女卑,長尊幼卑,上尊下卑,亙古不變,沒有誰能超越。
另外,在“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的封建理學里,不幸卻早早降臨在祥林嫂身上——年紀輕輕(二十六七歲)便守寡,再嫁——婆婆把她賣給貨老六——日子不長,新丈夫年紀輕輕便患傷寒而死,繼而唯一的親人兒子又被狼銜去了。所以,祥林嫂在魯四老爺的眼里就是一個“謬種”,是“可惡”,是“異端”。似乎死了丈夫丟了孩子本身就是她的錯。
所以,魯鎮(zhèn)的“祝!辈粚儆谙榱稚龥]有“資格”祭奠神靈,因為她是“謬種”,魯四老爺怕“失節(jié)”的她玷污了神位,褻瀆了神靈,因而,魯家人在“祝!睍r處處提防著,冷漠著她,遠離著她,不讓觸碰任何與祭奠有關的東西。“她在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過在灶下燒火”。
所以,封建禮教吞噬了祥林嫂做人的驕傲,毀滅了她構想的“伊甸園”!
2 社會的冷酷
祥林嫂,同魯迅先生塑造的另一個人物啊Q一樣,沒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只是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中介人老婆子是衛(wèi)家人,說祥林嫂是鄰居,既然如此,大家便推測她也姓衛(wèi)罷了。大家知道她家的情況也很少。她寡言少語,埋頭苦干,魯四老爺的家,魯鎮(zhèn),本也可能會成為她重建“伊甸園”的夢想,在魯鎮(zhèn)的這些日子,她“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但是命運對于弱者并沒有半點憐惜,社會的冷酷再一次摧毀了祥林嫂的夢想,徹徹底底的毀滅了祥林嫂的“伊甸園”!
2.1 魯四老爺——冷漠、腐朽。 魯四老爺,一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見不慣新生的事物,見到我也只是“大罵其新黨”,在他的眼里,所謂的“理”—“三綱五! 的定律就是天,愛心、同情、尊嚴、人格,統(tǒng)統(tǒng)都被踩在腳下。所以當祥林嫂初到他家時,雖然年輕健康,“年紀大約二十六七歲,……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通紅的”,但是她卻“死了當家的”,想到這些,魯四老爺不高興,皺眉頭,嫌棄她是寡婦。只是魯四老太太看她“摸樣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同意試用,三天后因為祥林嫂做活可抵過男子而收留了她,至此,祥林嫂才得以暫在魯四老爺家做工,暫居于魯鎮(zhèn)了。
后來,當祥林嫂在河邊看到似乎有婆家大伯在和對岸,驚異是來抓自己時,魯四老爺聞說后只是皺皺眉頭,說“不好”,懷疑她是逃出來的,但并沒有為祥林嫂想應對的辦法,可見,他的冷漠。
當祥林嫂“只剩光身了!北蝗粟s了,走投無路了,再度來到魯四老爺家時,魯四老爺對她沒有表示同情和尊重,而是更加冷漠了,他依然是皺眉頭,還要暗暗地告誡家人:讓她干活可以,但祭祀的事可不能讓她沾手,說她“敗壞風俗,”她做的祭品會“不干凈,祖宗是不吃的!
“祝!敝H,聽到祥林嫂死了的噩耗,魯四老爺則極其生氣,高聲說“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在魯四老爺的眼里,祥林嫂的生命還不如一尊佛像,一堆“土偶木!,更見其對祥林嫂態(tài)度的極度冷漠了!是他的冷漠腐朽毀了滅祥林嫂的“伊甸園”!
2.2 “我”——模棱兩可的回答。 “我”,一個見過世面的知識青年,在祥林嫂極度絕望之時,對于她的“人死了是否有魂靈”的問題,沒有給予正確的肯定的回答,而只是是是而非支支吾吾模棱兩可的回答,可見作為知識象征,先進思想代表的“我”沒有徹底做到喚醒民眾,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所以,“我”的模棱兩可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她悲劇命運的結束,毀滅了祥林嫂的“伊甸園”。
2.3 柳媽及其像柳媽一樣的農村婦女——愚昧無知。 柳媽,一個也在魯四老爺家里干活的女工,應該說是祥林嫂的同事,也可以說她們是同志,本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但是,對于祥林嫂的不幸,她只是將之作為愚弄她的笑料。
祥林嫂二十幾歲時,小她十歲的第一任丈夫便夭折了,她成了人們瞧不起的寡婦,無奈只好瞞著婆婆來到魯鎮(zhèn)做工,后來在婆婆的逼迫下再嫁名叫貨老六的山里男子,日子還算可以,可好日子不長,不久這第二任丈夫又病故,她再一次成了人們鄙棄的寡婦。面對祥林嫂不幸的婚姻柳媽“詭秘”地說“……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另一個婦女說“祥林嫂,我問你:你那時怎么競肯依了?”“唉,可惜,白撞了這一下!薄 柳媽之類的農村婦女們沒有同情,沒有關愛,更多的是嘲笑,無情愚昧之態(tài)盡顯無遺。
祥林嫂唯一的希望——兒子也被狼銜走,這對于一個寡婦來說是多么深重悲痛啊。可是在柳媽們那群愚昧的村婦眼里,卻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個故事變得乏味了,枯燥了,不耐煩了……
柳媽如此,和柳媽一樣的婦女們都如此,人們最初聽到祥林嫂的悲慘故事時,還能附和著流下幾顆同情的眼淚,繼而同情淡忘了,剩下的只有白眼冷漠和嘲笑!她們的冷漠、愚昧、無知最終被毀滅了祥林嫂的“伊甸園”。
2.4 婆婆的殘酷。 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同為女性的婆婆,對年紀輕輕便守了寡的兒媳,沒有一點兒同情心,她一切都只盤算著祥林嫂如何再嫁才劃算,她只打著她的小算盤,全然不管祥林嫂的命。她的殘酷毀滅了祥林嫂的“伊甸園”。
正如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所說:“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是的,在祥林嫂的悲劇里,“我”、魯四老爺、魯四老太太、柳媽以及像柳媽一樣的農村婦女、祥林嫂的婆婆等,他們可能都體格健全,但他們精神上是萎靡的,正是他們的愚昧,冷酷,麻木徹底毀滅了祥林嫂的夢中“伊甸園”。
3 孔乙己
孔乙己,魯迅作品中極具典型性的人物,中國文學作品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與眾不同——咸亨酒店里“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卻具有中國人的共性——希望通過科舉之路功成名就;他似乎沒有什么優(yōu)點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舉動,但那不論不類形象卻讓我們讀后久久揮之不去,內心頓生一種似痛非痛、似悲非悲、似喜非喜的沉重。掩面沉思:孔乙己,一個唯“讀書”至上的讀書人,本可以有一段美好前程,擁有一個美好的“伊甸園”,但他為何競淪落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靠乞討為生,最終路死街頭的地步呢?我想: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3.1 孔乙己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
3.1.1 封建傳統(tǒng)文化思想把他置于死地。 孔乙己貧困潦倒,他善良而又無能,不受人們尊重,你看他“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簡直就是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
他“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庇峙K又破,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不肯脫下這么一件標志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另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的傳統(tǒng)文化也不容他脫下那件標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如果脫下了那件長衫,他孔乙己不就不再是讀書人了嗎?不就又變回普通人了嗎?好不輕易忍饑挨餓辛苦幾十年熬得個“讀書人”的地位,不就又回到“解放前”了嗎?在只有“上”哪有“下”的封建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實里,這也是不容他脫下那件破長衫的。再說了,“一人當官,雞犬升天”的理想確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啊,他孔乙己也不容列外!哪怕是忍饑受凍死亦足啊。至死,孔乙己也不愿放棄他“讀書人”的架勢與尊嚴。
“人家背地里議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孔乙己之所以不會“營生”,是因為他讀的書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這樣的書叫讀書人鄙薄勞動。而科舉制度驅使讀書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祿,鄙棄勞動。至死,孔乙己終究不會也沒有放下“讀書人”的尊嚴,舉起袖管自食其力!
所以,封建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桎梏毀滅了孔乙己的“伊甸園”。
3.1.2 封建舊社會的冷酷無情置他于死地。 孔乙己在笑聲中登場,又在笑聲中用手“走”了去,結束了他悲劇的一生。
小說中四次寫到眾人的哄笑:“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 …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北娙四盟膫虂砣⌒Γ褪悄每滓壹旱牟恍液屯纯鄟砣。由此可見人們的麻木不仁、窮極無聊,這笑聲里蘊蓄著一股悲涼的意味,這笑聲里只有冷漠而毫無一點溫暖的意味,這是令人窒息的笑聲!
“……‘孔乙己,你當真認得字么……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摸樣,臉上隴上了一層灰色。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氣氛。”笑聲迭起,悲涼的意味更濃!
就連小孩子也覺得他又好笑又不耐煩,有幾回,鄰居的孩子聽得笑聲也趕來湊然鬧,在孔乙己之乎者也的話語中尋找快樂,世態(tài)炎涼可見一斑!
直到孔乙己窮困落魄、臨死之際,人們也不忘拿他來取笑:“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 …‘取笑?要不是偷,怎么會打斷腿?’……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贝藭r的孔乙己境遇如此凄慘,眾人非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處當做笑料,足見其自私冷酷、毫無同情之心!
3.1.3 社會的盲從心理催化了孔乙己的滅亡。 四次寫眾人哄笑,描寫的實際上是眾人四次戲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尷尬狼狽、窮于招架的樣子讓他們很開心。孔乙己一出場,大人、孩子、掌柜、貧民、老爺、婦人 … … 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從孔乙己身上尋找快樂;只有一個共同的動作——極力取笑孔乙己;只有一個共同的表情——開心地滿足地哄笑!你笑,我笑,他也笑,說話的人笑,喝酒的人笑,湊熱鬧的人也笑,大家都笑 … … 全然沒有了人類應該的溫暖與同情!多么可怕的從眾心里,它催化了孔乙己生命的結束。
3.2 孔乙己悲劇命運的自身原因。 孔乙己的悲劇命運除了社會的原因外,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方面,他好喝懶做,四體不勤,他“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洗!庇峙K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補衣服都不肯動手。
另一方面,他又思想守舊、迂腐、麻木不仁,他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說起話來之乎者也,半文不白,竭力掩飾自己的窘迫。作者通過這一件長衫和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揭示了孔乙己既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性,欲走科舉踏上仕途之路,可自己偏偏又不爭氣,一輩子竟然連個一個秀才也沒能“撈”到,最終成為一個時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
他是一個在當時的社會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苦命人和弱者。他窮困潦倒卻又想保持“讀書人”的架勢,善良而又無能,可憐而又可悲,是一個時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是封建教育制度的犧牲品,也是當時冷酷社會的犧牲品。作者對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2篇
1947年王士青出版了《魯迅傳》,這是第一部。后來作者做了修改,1959年再出版。但記者、作家曹聚仁說這部《魯迅傳》是“一團草”,于是他寫了一部《魯迅評傳》。在這部評傳里,曹聚仁把魯迅概括為虛無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這引起國內不少讀者的不滿,尤其是到了“”時期,這部書被定為“毒草”。
1990年林賢治出版了三大本的魯迅傳記,第一部叫《探索者》,第二部叫《愛的復仇》,第三部叫《人間魯迅》。全書寫得開闊大氣,悲欣交織,出版后作者好像意猶未盡,2023年又出版了《魯迅最后的十年》,滿懷激情地描繪了魯迅最后十年的戰(zhàn)斗生活。
王曉明寫了《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作者抓住魯迅的一個層面,進行細細評述,有人說像夜鶯在吟唱。
朱正寫過一本魯迅傳叫《一個人的吶喊》,全書史料豐富,讀起來無枯燥之感,而且有滋有味!啊逼陂g石一歌寫的《魯迅傳》,把魯迅寫成圣人,所以“”后此書再無人問津。有個叫鄭學稼的人寫了《魯迅正傳》,該書對魯迅進行了詆毀。
作家唐|是魯迅生前的好友,讀者對他寫的魯迅傳記,抱有很大的期望,可惜他《魯迅傳》只寫了一半,就離開了人世。同樣學者林辰的《魯迅傳》,也只寫了一半,就撒手西去。
2023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啟動了創(chuàng)作出版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工程,學者陳漱渝寫了25萬字的《搏擊暗夜魯迅傳》,全書以時間為經,以人物場景為緯,論述清晰,形象扎實,重點突出,是一部頗有特色的人物傳記。該書于2023年出版。
日本也有魯迅研究學會,有不少人寫了魯迅傳和研究魯迅的專著。蘇聯(lián)學者波茨涅娃也寫《魯迅傳》。這樣一算,國內外學者寫的魯迅傳,共達50多部。
那么《魯迅全集》有多少版本呢?統(tǒng)計,共有5種版本。魯迅逝世后,后經蔡元培、馬裕藻、許壽裳、沈兼士、茅盾、周作人的共同努力,于1938年由“復社”出版了第一部《魯迅全集》。1958年,國家出版了10卷本《魯迅全集》,同時還出版了10卷本魯迅譯文集。這次出版把創(chuàng)作和譯文割開了。由于極“左”思潮的原因,還抽掉了不少文章。
1972年尼克松訪華,總理要把《魯迅全集》作為禮品送給客人,但因1958年10卷本有所謂的政治問題,只好從博物館找到了1938年版本,送給了尼克松。
1973年出版了20卷本《魯迅全集》,全書依據1938年版本樣式。1981年出版的《魯迅全集》,有了注釋,有了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比以前三種版本有了進步。2005年出版的《魯迅全集》,收錄魯迅作品最多,到目前為止,是最好的版本。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3篇
[關鍵詞]魯迅;魯迅作品;精神價值
[中圖分類號] D6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918(2023)07-007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23.07.036
[本刊網址] http://
一、信仰與信仰危機
信仰中有思想的存在,但它除了思想之外,也滲透著情感,但也并非情感那么簡單,概括的說來,信仰應該是一種精神行為,并且是一種包含著思想、情感等內在因素的一種綜合性的精神行為。隨著人經濟的發(fā)展,社會也不斷進步,人們的精神世界也越來越豐富,信仰的含義隨之升華和延伸,它逐漸成為一種精神標識、思想標示,于是,那些重視自己精神世界構建的人就往往被作為有信仰的人。信仰可以分成多個層面,信仰和人類奉行的價值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毋庸置疑,中國人是有信仰的,中國人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新中國的建立,也獲得了獨立的世界地位。六十多年年后的今天,信仰是什么?相信有很多人心中并沒有答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步入社會轉型時期,面對社體制、經濟體制的改革,各種思想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進來,當前的中國社會呈現(xiàn)出紛繁復雜的局面。在這種社會、文化的背景之中,信仰受到極大的沖擊和影響,信仰的缺乏使得人們需要從思想上武裝自己。當許多人淪陷于時代的車輪之下,那些得以幸免的人,不僅僅因為堅強,更因為信仰,因為他們選擇堅守、選擇理想、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因而才擁有了最飽滿的人生。
二、對于人而言,信仰的價值與力量
文化的力量在隱形和無形中對人的行為選擇起到重大的決策影響作用,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文化也是通過信仰的力量來感染我們,并在我們的行為中體現(xiàn)。文化的力量之所以能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人生目標而探索,并且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不斷地通過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是因為文化給了我們精神層面的慰藉和獎勵。魯迅的精神信仰正是根植于我們的民族之中,根植于我們鮮明的民族特色文化之中,應該說魯迅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順應了中國社會的需要而迸發(fā)出的一種個人影響力。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人有信仰,信仰是一個人活著的精神寄托。如果沒有信仰,人們就會茫無目的、不求實際、沒有追求,更會肆無忌憚、毫無是非觀念,成為一個木偶。信仰是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力量,信仰給予人們奮斗的勇氣和前進的方向。在中國,要想處理和信仰有關的問題,就是要找到信仰的支撐,而這一支撐絕對離不開生產力的發(fā)展。一個國家的未來,在于其精神的根基與力量。沒有信仰自由、沒有精神信仰的國家,國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就是貧困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樹立堅定的信仰,并要為之奮斗。
三、魯迅先生的個人魅力和深遠影響
魯迅先生是讓人心生敬仰、心生欽佩之感的人,他的一生都為人類的精神世界的塑造、為人類的信仰與追求而辛勤耕耘。他用自己的眼睛觀察這個世界,他用自己鋒利的筆尖來震撼人的心靈,直抵人的靈魂。魯迅的一生都為生命、為存在、為信仰而追尋、探索,從進化論到托尼學說再到馬克思主義,他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然而,魯迅一切出發(fā)點卻沒有脫離現(xiàn)實,正是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寫作的深度,讓他的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勁的勢頭。魯迅也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作品豐富了時代精神的內涵、推動了時代的發(fā)展。魯迅能夠把嚴謹的邏輯、深刻的思辨與生動的形象溶合在一起,將文學和哲學融合在一起,因而他成為了中外文學史上罕見的思想家兼藝術家。
魯迅先生被主席譽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化革命的旗手”和“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他終其一生,都十分重視國民的信仰建構,他對國民信仰建構問題的思考與闡述具有一個完整的思路。在魯迅看來,國民信仰建構的關鍵在于誠實,他特別強調了信仰踐行中所應具備的認真態(tài)度,在他的作品中不乏真正的信仰者形象。魯迅先生的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作品之中,他思想的深邃性與影響力也足以媲美同時期的任何學者和思想家。魯迅是中國新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先驅,同時,他也引領了中國現(xiàn)代白話文的開源。他奠定了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主導地位,他也是新興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開拓者。偉大的文學總是蘊藏著信仰的光輝,魯迅對于中國而言,是一種當下的存在,魯迅的作品中一以貫之的就是對國民信仰問題的關注。魯迅先生是一個有信仰的人,所以他的作品所傳達的信息也無不與信仰有關。魯迅之所以成為文學史上巍峨的豐碑、世界性的大師,正是因為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他的信仰永遠緊隨時代脈搏并且引領整個時代、引領整個民族,從而成為了時代精神的靈魂。
四、 魯迅先生作品的特點與精神價值
(一)魯迅先生作品的特點
魯迅作品所展示的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精神世界,魯迅先生的作品催生出了一種充分理解歷史的殘酷與現(xiàn)實的感觀、一種充分正視現(xiàn)實的勇氣、一種充分拯救艱難困苦的力量。這種勇氣、這種力量,也孕育了獨立精神和自由品格。他的作品中容涵了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藝術力量,他的作品是從信仰者靈魂深處自然流出的一種對信仰的生命回響,他特別強調信仰的堅定性。
然而,一些人看來,如今再讀魯迅作品,已經失去價值,變得毫無意義。我們在理解魯迅的作品上也明顯有些吃力,因為語境早已發(fā)生了變化。而錢理群先生認為,魯迅先生的作品以及精神和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并沒有失去價值,相反卻更加有意義。對于魯迅研究者和廣大讀者來說,魯迅作品的經典地位也是不可動搖的。每次重讀魯迅先生的作品,都會有一種歷久彌新的感覺。
(二)魯迅先生作品對人物的塑造以及所體現(xiàn)的精神價值
《祝福》中身受封建思想毒害不可自拔的祥林嫂、《采薇》中喜歡制造謠言的阿金......這些人物的形象和塑造,無不包含著精神價值。如果說《狂人日記》是民族整體與個體自我為精神背景的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核心部分的審視,那么《阿Q正傳》則把被以封建文化為根底的舊文明剝蝕一空的軀殼,原原本本地呈示在我們面前。是的,他的所有作品自始至終都是人格氣質與民族精神的外化。魯迅的作品《阿Q正傳》《狂人日記》《孤獨者》《野草》以及其他雜文作品等等,都具著有永恒的意義與影響。魯迅的所有作品,也是從不同角度在啟示人們、教育人們,這也是魯迅一貫采用的手法,也是“魯迅人學”的一個重要特點。
魯迅作品的真正意義其實不在于他的文字之美,甚至也不在于他的那些深刻而犀利的思想,而在于他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大精神與大人格。惟有精神與人格,無形卻有力,能如春風化雨一般滲入到讀者的心田,浸潤愈久,影響愈深。魯迅作品里多的是對下層勞動者的溫暖的愛,魯迅作品里也充滿著對弱小者的真誠同情,這些都是魯迅的人間大愛,是魯迅精神與人格的核心品質,也是魯迅文學世界之所以感動人心的永恒魅力所在。魯迅的作品可以溫暖人心,它是黑暗里的燈光,它是寒風中的火炭,它給卑微者以生活的信心,它給受苦者以重生的力量。讀魯迅,能讀出精魂,能讀出信仰。
五、信仰危機時代亟需魯迅作品精神價值的供養(yǎng)
在魯迅看來,也許科學的發(fā)展能夠生產知識,但卻不能生產精神。知識能夠啟迪智慧,讓人們學會如何改造世界,卻不能幫助人們正確選擇善惡,不能幫助人們解決精神的焦慮,不能夠讓心靈得到依靠、得到慰藉。一個人知識豐富,并不代表他精神世界的富足與充實。魯迅之所以與眾不同、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魯迅之所以無可替代,就在于他的獨特與不拘一格。正是他對于自己的信仰足夠堅定、足夠明確,敢于在生命歷程中探索、實踐,并且不斷堅持,才成就了魯迅、成就了魯迅的精神價值。魯迅戰(zhàn)斗力之所以強大、之所以持久,就源于她對祖國、對民族、對人民的熱愛。魯迅的作品中也蘊含著無數人生哲理與智慧,魯迅的作品就是有那種永恒的魅力,相信在所有人的人格成長之中、在所有的人生道路之上,多讀魯迅的作品就一定會有無限的勇氣與動力、就一定會重拾信仰的力量。
不論是對于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還是全世界而言,都正在面臨著虛無主義思潮的挑戰(zhàn),面臨著理想重建的艱巨任務。經濟的發(fā)展的同時,社會也在不斷進步。然而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卷之下,一些人卻失去了理想,失去了信仰,也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不只個別國家存在著理想與信仰缺失的現(xiàn)象,其他許多國家也廣泛存在著這一現(xiàn)象,可以說,如今理想與信仰的缺失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在當代中國,這樣的信仰危機也是很嚴重的。一個真正的思想家,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價值信仰。如今這個時代,魯迅式的“信仰主義”魯迅的思想和精神,就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我們需要魯迅、我們需要魯迅的作品、我們需要魯迅的精神,我們要通過魯迅、透過魯迅的作品,來引導現(xiàn)代人,引導人們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樹立牢固的精神文化依托。
六、 總結
魯迅正是用他的筆、他的腦、他的心教我們自強、自立,教我們如何做人。我們這個時代,不是需要魯迅作品、魯迅思想來弘揚,而是我們的民族需要魯迅精神來支撐。精神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可能沒有軟實力來支撐,它也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xiàn)。中國需要建設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需要有一個偉大而全面的復興。在現(xiàn)階段,魯迅作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魯迅精神有著不可取代的意義。中國要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小康,更應該是道德精神上的小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需要魯迅精神。一個民族一定要有一點精神,魯迅和魯迅作品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國民精神的一劑良藥。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
[2]徐賁.懷疑的時代需要怎樣的信仰[M].北京:東方出版社,2023.
[3]吳曉東.我們需要怎樣的文學教育[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
The Spirit of Lu Xun's Works Value Belief Crisis Era
XU Hong-bo
(Fuxin College Teachers' Department, Fuxin Liaoning 123000, China)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4篇
從表象上看,是入選作品的取舍,實質上是思想文化戰(zhàn)線在新時期的激烈交鋒。
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早在20世紀20年代,魯迅剛剛蜚聲文壇,國內一些著名的學校就開始選用魯迅作品,如《故鄉(xiāng)》《風波》《社戲》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學語文教材里魯迅作品的選錄經歷了一個穩(wěn)定更替和逐步發(fā)展的過程,都在幾十篇左右。1978年,則增生20篇以上,數量之多,據古今中外作家之首。90年代里來,在市場經濟、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利益多元化、價值多元化、思想文化戰(zhàn)線空前活躍。出現(xiàn)了魯迅作品是否繼續(xù)選入教材的爭論。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是魯迅作品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究竟是什么地位,這該從中華文化的視角來加審視。
筆者認為,我們這個時代,不是魯迅思想需要我們來弘揚,而是我們的民族需要魯迅精神來支撐。
民族文化有兩個傳統(tǒng)。一個是古代文化傳統(tǒng),一個是五四以來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而魯迅正是五四以來現(xiàn)代文化傳統(tǒng)最杰出的代表,要繼承五四以來的文化傳統(tǒng),中學語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載體,應給與足夠的重視。
魯迅又是現(xiàn)代民族文化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在“五四”文化運動轉型時期,是獨樹一幟,他對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整體反思。對民族命運的焦慮、關注。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這是毋庸置疑的。魯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表征!棒斞甘亲鳛橐粋民族的靈魂,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一個楷模而存在,而被我們所接受!
中學語文課堂是傳承魯迅精神這一寶貴民族遺產的主要渠道。學習魯迅精神就要從青少年抓起。中學生應從整體上去感悟把握魯迅精神。與文化大師進行對話,是對民族血脈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是培養(yǎng)民族性格的奠基工程。魯迅對世事的洞察力、想象力、幽默感、語言藝術、對問題的深刻分析對中學生來說都是經典的語文教育資源。
在現(xiàn)階段,魯迅作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提升,魯迅作品仍然是目前最好的范本,體現(xiàn)著鮮明的立場和是非標準。他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對語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對一個渴望成長的中學生來說有助于養(yǎng)成探索求真的品格,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韌性的戰(zhàn)斗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是一部不可多的教材。
魯迅研究專家錢理群教授認為,魯迅作品在中學課本中不僅不能動搖,還應該有一定地位和加強,應成為重點和基本教材。魯迅之于中學生的意義有兩點,第一,魯迅不是一般的偉大思想家、作家,而是中國文化史上有原則性的作家,就莎士比亞對于英國、歌德之于德國,托爾斯泰之于俄國,他們的意義在于,當這個民族遇到問題的時候永遠可以回過頭就讀他,可以找到問題答案。而中學教育是一個人生命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對一個民族未來起著最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階段魯迅作品不可缺席。應該讓他作為源泉性的基礎教育讀本。第二,魯迅作品從文字優(yōu)美,是現(xiàn)代漢語的最高典范。所以也應該成為中學里學習語言的范本。年輕人并非不喜歡魯迅,真正影響年輕人理解作品的也并非作品本身,而是我們社會文化思潮、是教育方法等。如果說“艱澀難懂”,就可以逐漸淡除,那么請問,《詩經》、《楚辭》、《離騷》好懂嗎?唐詩宋詞、四大文學名著好懂嗎?教材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不能用娛樂性取代思想性。一個不重視思想的社會,是一個浮躁、輕飄的社會。培養(yǎng)下一代是一個長期的、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工程。魯迅作品中攫住人性的文字還在閃閃發(fā)光,魯迅作品是要我們做人,他是用他的筆、他的腦、他的心教我們中國人學會自強、自立、學會思考,學會真正做人。我們的教材就應該本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一基本原則。
也有人反對說“不同的時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變化往往折射著時代的變化”,聽起來好像是教材與時俱進了,其實魯迅作品是超越時代的,是以闡釋人性深度為特質的。以“時代”為理由,實質是沒有讀懂魯迅作品意念。當前,社會上出現(xiàn)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除了制度建設尚未完善等因素外,難道就沒有“劣根性”嗎?就沒有“看客”嗎?只要中國人一天不擺脫“劣根性”“看客”心態(tài),展現(xiàn)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魯迅作品就一天不會過時。從這個意義上說,教材中魯迅作品不留一定地位就是數典忘祖,就是自毀中華精神長城。這于黨的十報告中的百年中國夢,民族復興,相去甚遠。
中學語文課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目標。怎樣體現(xiàn)“工具性”,主要是讓學生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寫作手法等語言和形式方面獲得實際的運用能力。怎樣體現(xiàn)人文性?就是要引導學生懂得生命價值,提高道德品質。不為強權,獨立人格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的個人素質。強調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而魯迅作品就是能夠達到這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而其他中國現(xiàn)代作家作品就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魯迅作品語言準確、精煉、生動、篇章結構嚴謹又靈活,寫作手法多樣、新穎、思想博大、深刻、豐富、意味深長,這些都是其他作家望塵莫及的。魯迅最了解中國封建社會,也最會解剖中國社會,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國民性,剖析劣根性。揭示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是對現(xiàn)代中國人的靈魂的偉大拷問,在追求民族覺醒,探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魯迅作了亙古未有的工作…
魯迅作品的地位,還在于他的民族性,“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語)。他最了解民族的生活、歷史及精神。在作品題材選擇上,多利用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從他們中揭出痛苦,引起療效注意,在主體的確定上,使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在人物塑造上側重表現(xiàn)上流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揭露了反動勢力的兇殘和丑惡,同情勞動人民苦難。
在情節(jié)上,把矛盾和沖突與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制度聯(lián)系起來,在細節(jié)描寫上,也是有民族的特點。對反動勢力的揭露,對災難深重、富于反抗斗爭精神的中國人民深深同情、對人民的革命精神和黨悟寄予熱切的希望,在小說在一起的。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需要魯迅精神。
中國需要建設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要有一個偉大而全面的復興,中華文明要為人類文明作出較大貢獻。在思想文化、教育戰(zhàn)線魯迅思想魯迅作品會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世人皆知,社會主義社會是從封建社會脫胎出來的,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然帶有濃烈的封建色彩,幾千年的漫長封建社會締造了這種根深蒂固的胎記。不可能短時間退化掉。魯迅一生所關注的“國民性”、無情解剖的劣根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民所表現(xiàn)的還異常頑固。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目前國民在思想文化戰(zhàn)線上的道德表現(xiàn)。國民素質是否與時俱進,官方媒體常說我們是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轉軌時期,那么就是這個轉軌時期,各種封建思想、封建殘余會沉渣泛起。如當前,道德淪喪、價值觀扭曲、腐敗層出不窮、精神麻木、賣官鬻爵、信仰危機,助人為樂怕遭陷阱,見義勇為成為國寶式的人物,人民群眾對目前腐敗的容忍程度是空前的。種種亂象,都體現(xiàn)出民族劣根性的一面――善于歌功頌德,偷窺與告密,玩弄權術,明哲保身……現(xiàn)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現(xiàn)代國民的現(xiàn)代素質,我們與魯迅同處于一個“啟蒙”之中。魯迅還是我們同時代的指路人,魯迅作品仍然是指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照見我們所有的缺失,魯迅教導我們“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關鍵是“要我們克服麻木的神情,使他們改變精神”。一個國家強大的標志是經濟、技術、精神。有經濟技術,無精神,大宋王朝滅亡。只有經濟無技術和精神,滿清王朝覆滅。三者具備,所以說漢唐稱雄。
精神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可能沒有軟實力,它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xiàn)。常常告誡我們,“人總要有一點精神”。這個民族更要有一點精神。一個國家最可怕的潰敗,不是經濟軍事的潰敗,而是文化的潰敗,民族精神的頹喪是最可怕的。郁達夫在紀念魯迅時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更可悲,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中國從臣民意識走向公民意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時下,需要用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有獨立精神意識的英雄人物教育人,那么,魯迅和魯迅作品就是當之無愧醫(yī)治中國國民精神的良藥。這就需要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偉大的魯迅精神,認真研讀魯迅作品的現(xiàn)代意義,用深挖民族的劣根性來匡正民族的國民性。我們GDP世界第二,但我們的民族精神不一定同步,所以說,魯迅作品是培養(yǎng)從臣民到公民的基本范本。弘揚魯迅精神,學習魯迅作品,是振興民族精神的奠基工程。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5篇
一、以鋪陳交代背景。引人入勝
魯迅先生十分擅長在小說的開頭進行鋪陳,在鋪陳中為下文的閱讀理解提供鑰匙,并巧妙歸結到表現(xiàn)的主旨上來!豆枢l(xiāng)》先敘述“我”回故鄉(xiāng)時的所見所感所思:隱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空間、蕭索的荒村等,勾勒出現(xiàn)實中故鄉(xiāng)的影像。由此感受到的是“悲涼”并努力尋找記憶中故鄉(xiāng)的“影像”。在這里,“我”的悲涼心情,可以說是籠罩全篇的情感。而觸發(fā)這種心情的緣由,既有搬家之故,一種失去家園的心結,更因故鄉(xiāng)凄涼的景象,使人“禁不住”生出悲涼之情。正是這種凄涼之景,為全篇中人物的活動設置了背景。在與母親的談話中,不經意間提到了閏土,也就巧妙地歸結到人物的生活與命運上來。這一獨具匠心的開篇,除交代背景外,還埋下伏筆,與下文勾連,不經意間暗示了對下文理解的鑰匙。
二、以敘述展開故事。跌宕起伏
魯迅小說作品主體部分的敘述,都是曲折起伏,縱橫捭闔,體現(xiàn)出大手筆的駕馭能力!豆枢l(xiāng)》在引出閏土之后,有一大段“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從他的外貌到談吐,都是那么富有活力。正在讀者期待閏土出場時,作品卻宕開一筆,去寫一個突然出現(xiàn)的楊二嫂。從她那“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的外形,到“尖利的怪聲”,到刻薄的語言?梢哉f,描寫楊二嫂是神來一筆,不僅使作品的人物畫廊多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富有個性化的人物,而且通過這個人物表現(xiàn)出故鄉(xiāng)的變化,人性與人心的嬗變。整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避免了平鋪直敘,故事內容更豐厚,人物形象更飽滿,情節(jié)發(fā)展更耐讀。
三、以描寫塑造人物。折射現(xiàn)實
小說是靠塑造人物反映社會生活。魯迅小說中的人物,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都個性鮮明地表現(xiàn)出底層人物的不同形象代表!豆枢l(xiāng)》中的少年閏土聰明能干,充滿活力,并且善于言辭,說話滔滔不絕,給“我”介紹了看瓜與捕鳥的許多新鮮事。他們都是“迅哥兒”童年時的好朋友。從這些人物身上,我們感受到童年這個年華是多么幸福,而一旦走出童年,人生的命運又是多么無常。閏土已經變成“木偶人”,與“我”之間竟然形成了“厚障壁”。閏土是一個厚道、麻木的農民代表,與此相襯托的是楊二嫂,她家開過豆腐坊,算是小戶人家。然而生活讓她變得尖利刻薄,極端自私,她是陷入年困頓的小戶人家的代表人物。小說中的人物是一面鏡子,映照的不僅是人物自身的特點,也映照出那個時代的特點。
四、以對比揭示命運。強化效果
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魯迅先生都善于運用對比的手法。這種對比既可以在同一對象上反復進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對象方面進行。《故鄉(xiāng)》中楊二嫂前后的對比,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對比,閏土與楊二嫂的對比,“我”與閏土關系的對比,現(xiàn)實中的故鄉(xiāng)與想象中的故鄉(xiāng)的對比,一組組鮮明而深刻的對比,無不在揭示著故鄉(xiāng)的沉淪,人民生存的艱辛,并成為整個底層社會的印記。他們無不打上“辛苦”的烙印,或如“我”的“辛苦輾轉”,或如楊二嫂的“辛苦恣睢”,或如閏土的“辛苦麻木”。這是社會轉型期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那個時代特征的藝術展示。各種對比,從不同的方面或顯示特征,或表現(xiàn)變化,或剖析心態(tài),在閱讀中是值得去細細品味和認真思考的。
五、以警句作為結尾。耐人回昧
魯迅小說的結尾很有特點,語言簡潔而耐人尋味。《故鄉(xiāng)》的結尾:“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作者把對未來的希望形象地比喻為“路”,用最簡潔的語言闡述了最深刻的道理。希望要靠奮斗去努力產生,唯有奮斗才有希望。這樣的結尾,是作品悲涼氣氛籠罩后點亮的光明之燈,照耀著的不僅是作品中人物所尋求的希望,也是在啟示所有的人去走希望之路。魯迅先生作品的結尾都很簡潔、雋永、深刻,而本文的結尾更是經典名句。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