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1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倥婀姲陨,未得與項(xiàng)羽相見。(司馬遷《鴻門宴》)
、诙虤w,自與汝復(fù)算耳。(蒲松齡《促織》)
2。給,替。
、訇惿嫔贂r(shí),嘗與人傭耕。(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
、傥崾肱c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谳^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shí)百倍。(蘇洵《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偃恢\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诠篡`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偕,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趧t與一生彘肩(司馬遷《鴻門宴》)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2.結(jié)交,親附。
、僖蛉酥Χ种蝗;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賈誼《過秦論》)
、叟c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3.對付。
、冽嫙溡着c耳。
4.參加,參與。
、衮q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傥崤c點(diǎn)也。(《論語季氏》)
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贌o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诨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廴粍t廢釁鐘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gè)……”
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谂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司馬遷《鴻門宴》)
、酃暳畬④娛肱c秦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芪崤c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谂c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qū)寄傳》)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2
一、焉
(一)兼詞
1.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論語》)
(2)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勸學(xué)》)
(3)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dāng)于“于何”,譯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相當(dāng)于“之”。
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至丹以荊卿為計(jì),始速禍焉。(《六國論》)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dāng)于“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師說》)
3.置于詞尾,相當(dāng)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二、也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zhàn)》)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三、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可譯為“拿”“用”“憑著”。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憑借,可譯為“憑”“靠”。
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可譯為“把”。
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赤壁之戰(zhàn)》)
4.表示原因,可譯為“因?yàn)椤薄坝捎凇薄?/p>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5.表示依據(jù),可譯為“按照”“依照”“根據(jù)”。
今以實(shí)校之。(《赤壁之戰(zhàn)》)
(二)連詞
1.表示并列或遞進(jìn)關(guān)系,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不譯。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3.表示目的關(guān)系,可譯為“來”“用來”“以致”等。
則請立**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yàn)椤薄?/p>
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5.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辭》)
(三)助詞
作語氣助詞,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rèn)為。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jì)短也。(《觸龍說趙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
可譯為“緣由”“原因”。
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已”,止。
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七)連詞
連接上、下、東、西、往、來等字,表示時(shí)間、方位、數(shù)量等界限。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閱讀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1)
——文言虛詞于的用法3篇
文言虛詞于的用法1
(1)<介>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時(shí)間、處所,可譯為“在”、“到”、“從”等。《子魚論戰(zhàn)》:“宋公子及楚人戰(zhàn)~泓。”《出師表》:“受任~敗軍之際。”
。2)<介>介紹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由于”、“因?yàn)椤!哆M(jìn)學(xué)解》:“業(yè)精~勤,荒~嬉!
(3)<介>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對”、“向”等!稁熣f》:“~其身也,則恥師焉!薄恫渡哒哒f》:“余將告~蒞事者!
。4)<介>介紹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shí)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yīng)。《伶官傳序》:“而智勇多困~所溺!薄读H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王而負(fù)趙!
。5)<介>介紹比較的對象,可譯為“比”!秳駥W(xué)》:“冰,水為之,而寒~水!
。6)<詞綴>用在動詞前,無義!对娊(jīng)—葛覃》:“黃鳥~飛!盵注]“于”和“於”二字是同義詞!对娊(jīng)》《尚書》《周易》多用“于”,其他書多作“於”;有些書(如《左傳》)“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寫作“於”。但是,古書中用作人名和語氣詞的“於”不能寫作“于”,參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詞綴的“于”不能寫作“於”。此外,其他場合兩者可互換,古漢語簡化后都寫作“于”。
文言虛詞于的用法2
文言虛詞于作為復(fù)音詞的用法
復(fù)音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如“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時(shí)結(jié)合語境理解為介詞“于”和代詞“是”的組合,可譯為“在這時(shí)”“在這種情況下”“因此”“從此”等,如“于是賓客無不變色而離席”(《口技》),此處應(yīng)理解為“在這個(gè)時(shí)候”,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
2.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于是”屬介賓短語,做狀語或補(bǔ)語,根據(jù)“于”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在這”“從這”等,可譯為“在這時(shí)”“在這件事情上”“在這種情況下”。如“然后刑于是起矣”(《荀子·議兵》),“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
復(fù)音詞“至于”,原來不是一個(gè)詞,“至”是動詞,表示動作;“于”是介詞,引出動作涉及的對象,如“屈原至于江濱”(《屈原列傳》)。后常連用,用于句首表示承接上文另及一事,如“至于斟酌損益,進(jìn)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師表》),“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文言虛詞于作為介詞的用法
1.引進(jìn)動作的時(shí)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如:
、佟笆苋斡跀≤娭H,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譯為“在”。
、凇罢埛蠲缶扔趯O將軍”(《赤壁之戰(zhàn)》),譯為“向”。
、邸坝谄渖硪玻瑒t恥師焉”(《師說》),譯為“對”。
、堋摆w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六國論》),譯為“跟”“同”“和”。
、荨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前一個(gè)“于”可譯為“從”。
、蕖盎芜\(yùn)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譯為“到”。
、摺皹I(yè)精于勤,荒于嬉”(《進(jìn)學(xué)解》),譯為“由于”。
、唷笆钩鰩熡跂|門之外”(《殽之戰(zhàn)》),譯為“自”“從”。
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shí)可譯為“勝過”,
如“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有時(shí)則只表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可不譯,
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jìn)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shí)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yīng),
如“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
文言虛詞于的用法3
初中文言文中于作連詞的用法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
例:①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③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初中文言文中于作【于是】的用法
1.相當(dāng)于“于+此”,在這時(shí),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
例: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shí))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③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④于是余有嘆焉。(因此)(《游褒禪山記》)⑤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從此)
初中文言文中于作【見……于】的用法
表示被動。
、傥衢L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獨(dú)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
初中文言文中于作介詞的用法
1.在,從,到
、倌嗽O(shè)九賓禮于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②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jì)所出。③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前一個(gè)“于”:從)(《勸學(xué)》)④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偾G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于
、贅I(yè)精于勤、荒于嬉(《進(jìn)學(xué)解》)
4.向,對,對于
、僬埛蠲缶扔趯O將軍(《赤壁之戰(zhàn)》)②魯肅聞劉表卒,言于孫權(quán)曰……(《赤壁之戰(zhàn)》)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倬矣谮w王!读H藺相如列傳》②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②燕王欲結(jié)于君!读H藺相如列傳》③莫若遣腹心自結(jié)于東,以共濟(jì)世業(yè)!冻啾谥畱(zhàn)》
7.比
、倏鬃釉唬骸翱琳陀诨⒁!雹谇,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后一個(gè)“于”:比)(《勸學(xué)》)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2)
——廣東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 (菁選2篇)
廣東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1
1.作助詞
⑴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物、事、時(shí)、地等。譯為:“……的”“……的人(東西、事情)”,或不譯。
、儆袕(fù)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
、诼吣艘愿锟紦舳笾。
③或異于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⑵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傺灾,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谌煌鶃硪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
⑶定語后直的標(biāo)志。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dāng)于“的”。
、偾笕丝墒箞(bào)秦者,未得。
、谑畣撊挥新曊撸诮允且。
(4)用在句中表示判斷,常與一“也”呼應(yīng),構(gòu)成“……者……也”的判斷句式,一般不必譯出。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鄢妓匀ビH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芪崞拗牢艺,私我也。
2.作語氣助詞
、庞糜诰渲斜硖犷D或判斷。不必譯出。
①今者項(xiàng)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诠耪吒毁F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③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品旁谝蓡柧涞木淠,表示疑問語氣等?勺g“的”或不譯。
、俸握?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谡l為大王為此計(jì)者?
、怯糜陉愂鼍淠┍黻愂鼋Y(jié)束。 譯為“的”或不譯。
①始臣之解牛之時(shí),所見無非牛者。
廣東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2
《詩經(jīng)·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幃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詩經(jīng)·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離騷》屈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靰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眾女疾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固時(shí)俗之工巧兮,儷規(guī)矩而改錯(cuò);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獨(dú)窮困乎此時(shí)也;
寧溘死以**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yuǎn);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dú)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3)
——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1
。ㄒ唬┯米鞲痹~
1.用法:
、賱ピ唬骸叭馐痴弑,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
、谠O(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芟な官(fù)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zhàn)》)
2.用法:
、賳柦袷呛问溃瞬恢粷h。(《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3.用法:
①項(xiàng)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xiàng)羽本紀(jì)》)
4. 用法:
①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谫艘拈T抱關(guān)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蹮o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 用法:
、偻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谂c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2.用法: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用法:
、俳窬跫葪跁,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跓o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劢裆偾淠私桃酝瀑t進(jìn)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bào)任安書》)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jì)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4)
——step aside的中文翻譯形式與用法 (菁選2篇)
step aside的中文翻譯形式與用法1
英 [step ??said] 美 [st?p ??sa?d]
step aside 基本解釋
讓開; 走到一邊; 從權(quán)威地位退下
step aside 相關(guān)例句
ph.
1. Would you mind stepping aside to let me pass?
請你站開讓我走過去好嗎?
2. Step aside, I'll handle this problem.
讓到一旁,這個(gè)問題我會處理。
step aside的中文翻譯形式與用法2
1. The chart of index activity allows us to step aside and see the broader picture.
2. Patrick Leahy last week became the first leading Democrat to openly call on Clinton to step aside and cede the nomination to Obama.
3. Participants mostly brushed aside differences and said their meeting was a first step toward getting more clout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4. But critics said it is Blair himself who should step aside after voters deserted his Labour Party in local council elections Thursday.
5. Fatah's old guard had refused to step aside, a key reason the movement remained in disarray after its election defeat.
6. He said his father would be ready to step aside if he lost the election but would not go into exile.
7. Let's step aside from the market for a moment and explore a similar situation in a related field.
8. Deputy Foreign Minister Khaled Kaim said tribal leaders have given the army an ultimatum, saying it must step aside if it cannot retake control of Misrata.
9. His deteriorating health ultimately forced him to anoint Vladimir Putin as his successor and step aside seven years ago.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5)
——**高考語文虛詞復(fù)習(xí)講義 (菁選2篇)
**高考語文虛詞復(fù)習(xí)講義1
一、代詞
可指代人、事、物等。與“之”不同的是,上古漢語中“其”時(shí)常隱含結(jié)構(gòu)助詞“之”的意思,與后續(xù)詞語組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語。魏晉以后,“其”的適用范圍有所擴(kuò)大,也可用作主語。例如: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於河?xùn)|,移其粟於河內(nèi)。(《寡人之於國也》前一“其”指河內(nèi),可譯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xùn)|,可譯為“河?xùn)|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莊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譯為“他的”)
3、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五代史伶官傳序》其:指代前事,可譯為“此”、“這”)
4、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張中丞傳后敘》其:指代當(dāng)?shù)匕傩,充?dāng)主謂結(jié)構(gòu)中的主語)
5、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干求。(《馬伶?zhèn)鳌菲洌褐复R伶,可譯為“他”,充當(dāng)句中主語)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古漢語中“其”的指代對象可以靈活多樣,作為指示代詞,可用作特指、遠(yuǎn)指、近指;指代人物時(shí),不僅可指代第三人稱,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稱,這都需要根據(jù)上下文確定。例如:
1、**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報(bào)劉一丈書》其:此為作者自指,可譯為“我”)
2、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答李翊書》其:指李生,這里可譯為“你”)
二、語氣詞
作為語氣詞,“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種語氣。
1、表揣測語氣,可譯為“大概”、“恐怕”、“也許”、“可能”等。例如:
(1)雖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書》)
(2)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馮諼客孟嘗君》)
(3)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種樹郭橐駝傳》)
2、表叮囑、勸勉、期望、命令等語氣,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譯為“一定”、“千萬”等。例如:
(1)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傳序》其無忘:可譯作“千萬不要忘記”)
3、表反問語氣?勺g作“豈”、“難道”、“哪里”等。例如:
雖如是,其敢自謂幾于成乎?(《答李翊書》)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鄭伯克段于鄢》)
4、強(qiáng)調(diào)語氣,可譯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張中丞傳后敘》)
三、連詞
連結(jié)并列的句式表示選擇關(guān)系,可譯作“是……還是”或“……還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答李翊書》)
**高考語文虛詞復(fù)習(xí)講義2
副詞
作為副詞,“乃”可以表示多種接續(xù)關(guān)系或情態(tài),有時(shí)用法近于連詞。
1、表示順承接續(xù)關(guān)系,可譯為“于是”、“就”等。例如:
今爾出于崖 ,觀于大海,乃知爾丑。(《莊子秋水》)
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李將軍列傳》)
2、表示逆向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
(1)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諫逐客書》)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zé)于薛乎?(《馮諼客孟嘗君》)
(3)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徒令臣出東道。(《李將軍列傳》)
3、表示對某人、某事的確認(rèn),可譯為“這”、“這就是”等。例如:
(1)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馮諼客孟嘗君》)
(2)因燒其卷,民稱**,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馮諼客孟嘗君》)
(3)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客孟嘗君》)
(4)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李將軍列傳》)
4、表示對結(jié)果的強(qiáng)調(diào),可譯為“才”、“這才”等。例如:
(1)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wù)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書》)
(2)*旦,李廣乃歸其大軍。(《李將軍列傳》)
(3)告廣曰:“胡虜易與耳!避娛磕税。(《李將軍列傳》)
(4)良久,乃許之。(《李將軍列傳》)
5、表示遞進(jìn),常與“至”等合用,或譯為“以至”、“以至于”。例如:
(1)無論事之大小,必有數(shù)次乃至十?dāng)?shù)次之阻力。(《論毅力》)
代詞
指代第二人稱,通常只作定語,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
(1)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傳序》)
(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6)
——短語just yet的中文翻譯與用法 (菁選2篇)
短語just yet的中文翻譯與用法1
英 [d??st jet] 美 [d??st j?t]
just yet 基本解釋
恰好現(xiàn)在這時(shí)還(不能)…
短語just yet的中文翻譯與用法2
1. Sarkozy's TV address came just less than three months before the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lthough the incumbent president has yet officially announced his candidacy.
2. Yet the capital injection should follow certain standards, rather than just acting as compensation for those posting losses.
3. Mostly I stick to Chinese food, not wanting to challenge the digestive system just yet.
4. Yet a 2009 survey of herbal cigarette smokers in China found that these cigarettes are just as addictive and no safer than conventional cigarettes.
5. And yet one of the interesting angles on the credit crunch is just how hopeless the wealthy have been at managing their cash.
6. Just a lot of things I'm not anywhere close to accomplishing yet.
7. The soldiers'sacrifice is directly linked to the fate of the schoolgirls, yet receives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screen emphasis.
8. Yet, the issue of virginity appears to be just as pisive as ever.
9. Yet the negative response the draft resolution drew from a familiar group of opponents underscored just how pided the United Nations remains.
10. It may not persuade him to change his primary target just yet, but the time to consider a dual assault is not far away.
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與的用法 (菁選2篇)(擴(kuò)展7)
——赤壁賦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有哪些 (菁選2篇)
赤壁賦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有哪些1
而 乎 其 且 然 所 為 焉 也 以 于 與 哉 則 者 之(未含“矣”“因”)
1.之
、(代詞)它。①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②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⑵(代詞)這。①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助詞)的。①壬戌之秋②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⑷(助詞)取獨(dú)。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③不知東方之既白
、(音節(jié)助詞)①扣舷而歌之
2.與
、(連詞)和。①蘇子與客②物與我
3.于
、(介詞)在。①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②于是飲酒樂甚③托遺響于悲風(fēng)
、(介詞)表被動。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判稳菰~詞尾。①少焉
5.所
、沤M成名詞性短語。①縱一葦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6.而
⑴(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順流而東也③倚歌而和之④抱明月而長終
、(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①正襟危坐而問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為聲④客喜而笑
、(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⑷(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①侶魚蝦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詞)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代詞)他。①方其破荊州
⑶(代詞)這,那。①其聲嗚嗚然②何為其然也③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8.乎
、(介詞)于。①枕藉乎舟中
、(疑問語氣助詞)①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反問語氣助詞)①而又何羨乎!
、(句中停頓語氣助詞)①知不可乎驟得
⑸形容詞詞尾。①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②飄飄乎如遺世**③郁乎蒼蒼
9.者
⑴組成名詞性短語。①逝者如斯②客有吹簫者③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10.然
⑴(代詞)這樣。①何為其然也
、菩稳菰~詞尾。①凌萬頃之茫然②蘇子愀然③其聲嗚嗚然
11.為
、(動詞)成為。①耳得之而為聲
、(介詞)表原因。①何為其然也
12.也
、(疑問語氣)①何為其然也
、(肯定語氣)①而卒莫消長也
、(判斷語氣)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13.哉
、(疑問語氣)①而今安在哉
14.則
、(連詞)那么。①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②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15.以
、(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①挾飛仙以遨游
、(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①舉匏樽以相屬
16.且
、(連詞)表遞進(jìn)關(guān)系。①且夫天地之間
赤壁賦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有哪些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词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diǎn)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bào)時(shí)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bào),一經(jīng)查實(shí),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