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典故成語 交友典故伯牙鼓琴(五篇)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交友典故成語 交友典故伯牙鼓琴篇一
an apple of discord直譯為“糾紛的蘋果”,出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傳說希臘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愛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兒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舉行婚禮,大擺宴席。他們邀請了奧林匹斯上(olympus)的諸神參加喜筵,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惟獨沒有邀請掌管爭執(zhí)的女神厄里斯(eris)。這位女神惱羞成怒,決定在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請自來,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個金蘋果,上面鐫刻著“屬于最美者”幾個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愛與美之神阿芙羅狄蒂(aphrodite),都自以為最美,應得金蘋果,獲得“最美者”稱號。她們爭執(zhí)不下,鬧到眾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礙于難言之隱,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們?nèi)フ姨芈逡恋耐踝优晾锼?paris)評判。三位女神為了獲得金蘋果,都各自私許帕里斯以某種好處:赫拉許給他以廣袤國土和掌握富饒財寶的權(quán)利,雅典娜許以文武全才和勝利的榮譽,阿芙羅狄蒂則許他成為世界上最美艷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貴、榮譽和美女之間選擇了后者,便把金蘋果判給愛與美之神。為此,赫拉和雅典娜懷恨帕里斯,連帶也憎恨整個特洛伊人。后來阿芙羅狄蒂為了履行諾言,幫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絕世美女海倫(helen),從而引起了歷時10年的特洛伊戰(zhàn)爭。不和女神厄里斯丟下的那個蘋果,不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間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為了人間2個民族之間戰(zhàn)爭的起因。因此,在英語中產(chǎn)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義
這個成語最初為公元2世紀時的古羅馬歷史學家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來廣泛的流傳到歐洲許多語言中去,成為了一個國際性成語。
eg: he throwing us an apple of discord,we soon quarrelled dispute about inherit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heel of achilles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點;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譯是“阿基里斯的腳踵”,是個在歐洲廣泛流行的國際性成語。它源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臘聯(lián)軍里最英勇善戰(zhàn)的驍將,也是荷馬史詩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傳說他是希臘密耳彌多涅斯人的國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兒西蒂斯所生的兒子。阿基里斯瓜瓜墜地以后,母親想使兒子健壯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鍛煉,又捏著他的腳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渾身象鋼筋鐵骨,刀槍不入,只有腳踵部位被母親的手捏住,沒有沾到冥河圣水,成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阿基里斯驍勇無敵,所向披靡,殺死了特洛伊主將,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無法傷害他的身軀。后來,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點告訴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終于被帕里斯誘到城門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腳踵,負傷而死。
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稱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eg: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 heel was his pride--he would get very angry if anyone criticized his work. of troy of troy直譯“特洛伊的海倫”,源自源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helen是希臘的絕世佳人,美艷無比,嫁給希臘南部邦城斯巴達國王墨涅俄斯(menelaus)為妻。后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臘,在斯巴達國王那里做客,他在愛與美之神阿芙羅狄蒂的幫助下,趁著墨涅俄斯外出之際,誘走海倫,還帶走了很多財寶
此事激起了希臘各部族的公憤,墨涅俄斯發(fā)誓說,寧死也要奪回海輪,報仇雪恨。為此,在希臘各城邦英雄的贊助下,調(diào)集十萬大軍和1180條戰(zhàn)船,組成了希臘聯(lián)軍,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門農(nóng)(agamemnon)為聯(lián)軍統(tǒng)帥,浩浩蕩蕩,跨海東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圖用武力奪回海輪。雙方大戰(zhàn)10年,死傷無數(shù),許多英雄戰(zhàn)死在沙場。甚至連奧林匹斯山的眾神也分成2個陣營,有些支持希臘人,有些幫助特洛伊人,彼此展開了一場持久的惡斗。最后希臘聯(lián)軍采用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odusseus)的“木馬計”,里應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臘人進城后,大肆殺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殺死,特洛伊的婦女、兒童全部淪為奴隸。特洛伊城被掠奪一空,燒成了一片灰燼。戰(zhàn)爭結(jié)實后,希臘將士帶著大量戰(zhàn)利品回到希臘,墨涅俄斯搶回了美貌的海輪重返故土。這就是特洛伊戰(zhàn)爭的起因和結(jié)局。正是由于海輪,使特洛伊遭到毀滅的悲劇,真所謂“傾國傾城”,由此產(chǎn)生了helen of troy這個成語。
特洛伊戰(zhàn)爭的真實性,已為19世紀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在邁錫尼發(fā)掘和考證古代特洛伊古城廢墟所證實。至于特洛伊城被毀的真正原因,雖然眾說紛紜,但肯定決不是為了一個美女而爆發(fā)這場戰(zhàn)爭的,與其說是為了爭奪海輪而打了起來,毋寧說是為了爭奪該地區(qū)的商業(yè)霸權(quán)和搶劫財寶而引起戰(zhàn)爭的。所謂“特洛伊的海倫”,實質(zhì)上是財富和商業(yè)霸權(quán)的化身。中國歷史上也有過“妲己亡商”,“西施沼吳”等傳說,以及唐明皇因?qū)櫁钯F妃而招致“安史之亂”,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等說法。漢語中有個“傾國傾城”的成語(語出《漢書?外戚傳》:'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這里的“傾”字一語雙光,既可指美艷非凡,令人傾倒;也可紙傾覆邦國。其含義與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現(xiàn)代英語中,helen of troy這個成語,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義外,還可以用來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eg:it is unfair that historians always attribute the fall of kingdoms to helen of didn't think of the beautiful umbrella bought the day before should become a helen of troy in her e of this she and her husband quarreled for a long trojan horse木馬計;暗藏的危險;奸細
the trojan horse直譯“特洛伊木馬”,是個國際性成語,在世界各主要語言中都有。來自拉丁語equns trojanus.這個成語甚至還進入到漢語詞匯中,**同志在《矛盾論》中,談到《水滸傳》中宋江三打祝家莊時,就用了“木馬計”這個典故。
這個成語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交戰(zhàn)10年之久,勝負未決。最后,希臘著名的英雄奧德修斯(odusseus)想出了一個木馬計,用木頭做了一匹巨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體希臘將士偽裝撤退,乘船隱藏在附近的海灣里,而奧德修斯率領20名勇士事先藏進媽肚。特洛伊人誤認為希臘人已經(jīng)敗退,大開城門,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馬,以為這是希臘人敬神的禮物,就把它當作戰(zhàn)利品拖進城來,大擺宴席,歡慶勝利。到了半夜,特洛伊人好夢正在酣,毫無戒備的時候,藏在木馬里的希臘英雄們都爬了出來,打開城門,發(fā)出信號,與附近海灣里返回的希臘大軍里應外合,一舉摧毀了特洛伊城。
因此,the trojan horse經(jīng)過不斷引用而成為一個廣泛流傳的成語,常用來比喻the hidden danger;the covert wreckers(內(nèi)奸);to engage in underhand activities等的意義。
eg:the superpowers are always sending the trojan horses to many countries in the are defeated only because of the trojan horse in their gift(s)陰謀害人的禮物;黃鼠狼拜年,不安好心
greek gift(s)直譯是“希臘人的禮物”,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以及古羅馬杰出詩人維吉爾(publius virgilius maro,公元前70-前19年)的史詩《伊尼特》(aeneis)中關于特洛伊城陷落經(jīng)過的敘述。
據(jù)《奧德賽》卷8記述:許多特洛伊人對如何處置希臘人留下的大木馬展開了辯論,“他們有三種主張:有的主張用無情的銅矛刺透中空的木馬;有的主張把它仍到巖石上;有的主張讓它留在那里作為京觀,來使天神喜悅”。結(jié)果是后一說占優(yōu)勢,把那匹木馬拖進城里來,終于遭到了亡國之災。
維吉爾的史詩《伊尼特》,寫的是特洛伊被希臘攻陷后,王子伊尼斯從混亂中攜家屬出走,經(jīng)由西西里、迦太基到達意大利,在各地漂泊流亡的情況。史詩第2卷便是伊尼斯關于特洛伊城陷落經(jīng)過的敘述,其中情節(jié)除了模擬荷馬史詩的描述外,還做了更詳細的補充。當特洛伊人要把大木馬拖進城的時候,祭司拉奧孔(laocoon)勸說不要接受希臘人留下的東西。他說:“我怕希臘人,即使他們來送禮”這句話后來成了一句拉丁諺語:“timeo danaos,et dona ferenteso.“(原文的達奈人danaos,即泛指希臘各部族人)譯成英語就是: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nging gifts.其簡化形式就是greek gifts.可惜特洛伊人不聽拉奧孔的警告,把木馬作為戰(zhàn)利品拖進城里。木馬里藏著希臘的精銳部隊,給特洛伊人帶來了屠殺和滅亡。由此,greek gift成為一個成語,表示a gift with some sinister purposes of the enemy;one given with intent to harm;a gift sent inorder to murder sb等意思,按其形象意義,這個成語相當與英語的俚諺:when the fox preaches,take care of your geese;也與漢語“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十分類似
eg:he is always buying you expensive clothes,i'm they are greek gifts for es,be on guard against the greek gifts!to meet waterloo(倒霉,受毀滅性打擊,滅頂之災)
滑鐵盧是一代天驕拿破侖遭受殘敗的地方。遭遇滑鐵盧,對一個人來說,后果不堪設想。無怪據(jù)說二戰(zhàn)期間,在準備諾曼底反攻時,溫斯頓?丘吉爾和隨員冒雨去某地開會,其隨員因路滑而摔了一跤,脫口說一句“to meet waterloo!”丘吉爾竟聯(lián)想到拿破侖兵敗滑鐵盧的典故,惱怒地斥責他:“胡說!我要去凱旋門呢!”
it's greek to me.(我不知道)
英國人一般都不懂希臘語。這句話的直譯是:對于我這是希臘語。自然是不明白的意思。greek kalends(幽默,詼諧方式表達的永遠不)
kalends是羅馬日歷的第一天。古希臘不用羅馬日歷,永遠不會有這一天。castle in spain(西班牙城堡,幻想,夢想。相當于漢語中的空中樓閣)
中世紀某一時期,西班牙是一個頗富浪漫色彩的國家,這句成語是和castle in air(空中城堡)相齊名的。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燒泰晤士河,這是何等偉大的壯舉)
但是這句成語經(jīng)常是反其義應用,指那些人對某事只是夸下海口,而不是真正想去做。from china to peru(從中國到秘魯)
它的意義非常明白,指從世界的這一邊到世界的那一邊,相當于漢語的遠隔重洋。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錫拉和卡津布迪斯之間―――在兩個同樣危險的事物之間:一個人逃出一種危險,而又落入另一種危險)
錫拉是傳說中生活在意大利巖石的怪獸,卡津布迪斯是住在海峽中一端經(jīng)常產(chǎn)生旋渦的另一個怪獸。水手為了躲避其中一個的危害,而常又落入另一個災難。意大利這一方的海角叫凱尼斯(caenys),西西里島那一方的海角叫皮羅魯姆(pelorum)。
spoil egyptians(掠奪埃及―――迫使敵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源于圣經(jīng):上帝答應摩西,埃及人必須借給以色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do in rome as romans do(在羅馬,就按羅馬人的方式辦)和我們的入鄉(xiāng)隨俗的意思一樣。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紐卡斯爾)
把某種東西送到一個人們根本不需要的地方。紐卡斯爾盛產(chǎn)煤,送煤到那里,豈不是多此一舉。有趣的是法國也有類似的成語“del'eau a la riviere(送水到大河里)!
6.a penelope's web亦作the web of penelope故意拖延的策略;永遠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或the web of penelope,直譯為“珀涅羅珀的織物”,典故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卷2。
這部史詩的主人公奧德修斯是希臘半島西南邊伊大卡島(ithaca)的國王,他有個美麗而忠誠的旗子,名叫珀涅羅珀。奧德修斯隨希臘聯(lián)軍遠征特洛伊,十年苦戰(zhàn)結(jié)束后,希臘將士紛紛凱旋歸國。惟獨奧德修斯命運坎坷,歸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歷盡無數(shù)艱險,并盛傳他已葬身魚腹,或者客死異域。正當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間,有一百多個來自各地的王孫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堅貞不渝的珀涅羅珀為了擺脫求婚者的糾纏,想出個緩賓之策,她宣稱等她為公公織完一匹做壽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給他們中的一個。于是,她白天織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這樣織了又拆,拆了又織,沒完沒了,拖延時間,等待丈夫歸來。后來,奧德修斯終于回轉(zhuǎn)家園,夫妻兒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飲作樂,胡作非為的求婚者一個個殺死,終于夫妻團圓了。
由于這個故事,英語中的penelope一詞成了a chaste woman(貞婦)的同義詞,并產(chǎn)生了with a penelope faith(堅貞不渝)這個短語。而a penelope's web這個成語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eg:mr jones made a long speech at the ne else thought it a penelope's work is something like the penelope's web,never done,but ever in song最后杰作;絕筆
swan song字面譯做“天鵝之歌”,源于希臘成語kykneion asma.天鵝,我國古代叫鵠,是一種形狀似鵝而體形較大的稀有珍禽,棲息于海濱湖畔,能游善飛,全身白色。因此,英語成語black swan,用以比喻稀有罕見的人或物,類似漢語成語“鳳毛麟角”之意。
在古希臘神話中,阿波羅(apollo)是太陽神、光明之神,由于他多才多藝,又是詩歌與音樂之神,后世奉他為文藝的保護神。天鵝是阿波羅的神鳥,故常用來比喻文藝。傳說天鵝平素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頸長鳴,高歌一曲,其歌聲哀婉動聽,感人肺腑。這是它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唱歌。因此,西方各國就用這個典故來比喻某詩人,作家,作曲家臨終前的一部杰作,或者是某個演員,歌唱家的最后一次表演。即a last or farewell appearance;the last work before death之意;偶爾也可指某中最后殘余的東西。
swan song是個古老的成語,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寓言作家伊索(aisopos)的寓言故事中,就有“天鵝臨死才唱歌”的說法。古羅馬政治家、作家西塞羅(cicero,公元前106-前43)在其《德斯肯倫別墅哲學談》等論文中,就使用了“天鵝之歌”來比喻臨死哀歌。在英國,喬叟,莎士比亞等偉大詩人、劇作家,都使用過這個成語典故。如:莎翁的著名悲劇《奧噻羅》(othello)中塑造的愛米莉霞的形象,她在生死關頭勇敢得站出來揭穿其丈夫的罪行。她臨死時把自己比做天鵝,一生只唱最后一次歌。
eg:all the tickets have been sold for the singer's performance in london this week--the public clearly believes that this will be her swan song the tempest was peare's swan song in 1612。/gain laurels獲得榮譽;贏得聲望 look to one's laurels愛惜名聲;保持記錄 rest on one's laurels坐享清福;光吃老本
laurel(月桂樹)是一種可供觀賞的常綠喬木,樹葉互生,披針形或者長橢圓形,光滑發(fā)亮;花帶黃色,s指用月桂樹葉編成的”桂冠“.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用月桂樹的樹葉編成冠冕,獻給杰出的詩人或體育競技的優(yōu)勝者,作為獎賞,以表尊崇.這種風尚漸漸傳遍整個歐洲,于是laurels代表victory,success和distincion.歐洲人這種習俗源遠流長,可上朔到古希臘神話.相傳河神珀納斯(peneus)的女兒達佛涅(daphne)長的風姿卓約,艷麗非凡.太陽神阿波羅為她的美所傾倒,熱烈追求她,但達佛涅自有所愛,總是逃避權(quán)利很大的太陽神的追求.一天,他倆在河邊相遇,達佛涅一見阿波羅,拔腿就跑,阿波羅在后邊窮追不舍,達佛涅跑得疲乏不堪,情急之下只好請她父親把她變成一株月桂樹.阿波羅非常感傷,無限深情地表示:”愿你的枝葉四季長青,裝飾我的頭,裝飾我的琴,讓你成為最高榮譽的象征“.他小心得將這株月桂樹移植到自己神廟旁邊,朝夕相處,并取其枝葉遍成花冠戴在頭上,以表示對達佛涅的傾慕和懷念.因此,古希臘人把月桂樹看做是阿波羅的神木,稱為”阿波羅的月桂樹“(the laurel of apollo).起先,他們用月桂枝葉編成冠冕,授予在祭祀太陽神的節(jié)目賽跑中的優(yōu)勝者.后來在奧林匹亞(olympia)舉行的體育競技中,他們用桂冠贈給競技的優(yōu)勝者.從此世代相傳,后世歐洲人以”桂冠“作為光榮的稱號.由于阿波羅是主管光明.青春.音樂和詩歌之神,歐洲人又把源自”阿波羅的月桂樹“的桂冠,獻給最有才華的詩人,稱”桂冠詩人“.第一位著名的”桂冠詩人“就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先驅(qū)者.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4-1374).他的代表作,全部為14行詩體,系詩人獻給他心中的女神勞拉的情詩(彼特拉克喜歡了勞拉一輩子,但是勞拉從來都不知道),抒發(fā)他對戀人的愛情,描寫大自然的景色,渴望祖國的統(tǒng)一.這部被稱為西方”詩三百'的詩集,雖不能與我國古代相提并論,但不失為世界文學的瑰寶.【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塵世女子。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間后,主神宙斯為懲罰人類,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個年輕美貌、虛偽狡詐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為“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并給了她一個禮盒,然后將她許配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顧禁忌地接過禮盒,潘多拉趁機打開它,于是各種惡習、災難和疾病立即從里面飛出來。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希望還沒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地關上了!芭硕嗬暮凶印北挥脕肀扔髟斐蔀暮Φ母。
【達摩克利斯劍】達摩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暴君迪奧尼修斯的寵臣,他常說帝王多福,以取悅帝王。有一次,迪奧尼修斯讓他坐在帝王的寶座上,頭頂上掛著一把僅用一根馬鬃系著的利劍,以此告訴他,雖然身在寶座,利劍卻隨時可能掉下來,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時刻存在著憂患。人們常用這一典故來比喻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潛在危機。
【繆斯】繆斯是希臘神話中9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均為主神和記憶女神之女。她們以音樂和詩歌之神阿波羅為首領,分別掌管著歷史、悲劇、喜劇、抒情詩、舞蹈、史詩、愛情詩、頌歌和天文。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呼告,祈求靈感。后來,人們就常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斯芬克斯之謎】斯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以隱謎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怪獸就是他。他給俄狄浦斯出的問題是:什么東西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個孩子,用兩條腿和兩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變成壯年,只用兩條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體衰,必須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稱為三只腳。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斯羞愧墜崖而死!八狗铱怂怪i”常被用來比喻復雜、神秘、難以理解的問題。
【皮格馬利翁】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憎恨女性,決定永不結(jié)婚。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女像,并愛上了她。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撫愛她,裝扮她,并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并讓他們結(jié)為夫妻!捌じ耨R利翁效應”后來被用在教育心理學上,也稱“期待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比喻教師對學生的期待不同,對他們施加的方法不同,學生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
【猶大的親吻】猶大是《圣經(jīng)》中耶穌基督的12門徒之一。耶穌傳布新道雖然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卻引起猶太教長老司祭們的仇恨。他們用30個銀幣收買了猶大,要他幫助辨認出耶穌。他們到客西馬尼園抓耶穌時,猶大假裝請安,擁抱和親吻耶穌。耶穌隨即被捕,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人們用“猶大的親吻”比喻可恥的叛賣行為。
【諾亞方舟】出自《圣經(jīng)》。上帝對人類所犯下的罪孽非常憂傷。決定用洪水消滅人類。諾亞是個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災。經(jīng)過40個晝夜的洪水,除諾亞一家和部分動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沒。后被用來比喻災難中的避難所或救星。
【伊甸園】出自《圣經(jīng)》。上帝在東方的一片富饒的平原上開辟了一個園子,里面有果樹和各種飛禽走獸。上帝讓亞當看守園子。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從亞當?shù)纳砩先〕鲆桓吖,造成一個女人——夏娃來陪伴他。他們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人們用伊甸園比喻人間的樂園。
【禁果】出自《圣經(jīng)》。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上帝允許他們食用園中的果實,唯獨“知善惡樹”上的果實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誘他們吃了禁果,從此他們懂得了善惡,辨別出真假,而且產(chǎn)生了羞恥之心。上帝因此將他們逐出伊甸園。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東西。
【多米諾骨牌】是一種西洋游戲,將許多長方形的骨牌豎立排列成行,輕輕推倒第1張牌時,其余骨牌將依次紛紛倒下。用于比喻時,“多米諾骨牌效應”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即“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象牙塔】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圣佩韋·查理·奧古斯丁的書函《致維爾曼》。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作品中的悲觀消極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chǎn)階級現(xiàn)實中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象牙之塔!跋笱浪北挥脕肀扔髋c世隔絕的夢幻境地。
【滑鐵盧】1815年,在比利時的滑鐵盧,拿破侖率領法軍與英國、普魯士聯(lián)軍展開激戰(zhàn),法軍慘敗。隨后,拿破侖以退位結(jié)束了其政治生涯!盎F盧”被用來比喻慘痛的失敗。
【鱷魚的眼淚】西方傳說,鱷魚捕到獵物時,一邊貪婪地吞噬,一邊假惺惺地流淚。喻指虛假的眼淚,偽裝的同情。又被引申為一面?zhèn)e人,一面裝出悲天憫人的陰險狡詐之徒。
【山姆大叔】山姆大叔是美國的綽號,產(chǎn)生于1812年美英戰(zhàn)爭時期。紐約州一位誠實能干的肉類包裝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山姆大叔”。他擔任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軍需檢驗員,負責在供應軍隊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們發(fā)現(xiàn)該廠的牛肉桶上都蓋有e.a—u.s.標記。本來,e.a是一個軍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國的縮寫。碰巧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縮寫與美國的縮寫(u.s.)相同,人們就管美國叫“山姆大叔”。美國人把“山姆大叔”誠實可靠、吃苦耐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視為自己民族的驕傲和共有的品質(zhì)。1961年,美國國會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民族象征。
【十字架】將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古羅馬帝國的一種酷刑。被判處這種刑罰的囚犯,要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浇獭妒ソ(jīng)》稱: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來基督教便以此作為信仰的標記,稱為“苦難像”。迄今,西方文學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難。
【十誡】《舊約·出埃及記》:上帝在西乃山的雷鳴中降臨以后,對以色列人的先知摩西說,我將你們從埃及的為奴之家領出來,你們得聽從我的指示,必須遵守以下各點:
1除耶和華外,不可信別的神;2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任何偶像;3不可妄稱上帝耶和華的名字;4紀念安息日,守為圣日,六日勞動,七日休息;5孝敬父母;6不可殺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盜;9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10不可貪念人家的房屋、妻子、仆婢、牛羊等。
摩西于是成為以色列人最早的立法者,“十誡”成為以色列人神圣的律法!緸跬邪睢吭闯鱿ED文ou(無)和topos(處所),意即“烏有之鄉(xiāng)”。1516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其《烏托邦》一書中,描述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即烏托邦。那里一切生產(chǎn)資料均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則按需分配;人人都從事生產(chǎn)勞動,并有充足的時間供科學研究和娛樂;那里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故此詞喻指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
【卡夫卡式的變形】卡夫卡是奧地利作家,他寫過一部小說《變形記》。書中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推銷員。他忠于職守,循規(guī)蹈矩,成年累月為推銷商品勞碌奔波。一天早晨醒來,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大甲蟲”,內(nèi)心十分恐懼和痛苦,父母對他的變化十分悲傷,妹妹開始同情他。他逐漸失去了人的習性,“蟲性”不斷加重,他失去了工作,父親恨他不死,母親、妹妹也由哀憐轉(zhuǎn)而生厭,鄰居恥與為鄰。他最后在孤獨中死去。此語比喻一個人突遭不幸,成了別人的累贅時,他與周圍人的關系也會變化,這種變化撕掉了人與人之間溫情脈脈的面紗,暴露出赤裸裸的利害關系。
【塵土之身】出自《圣經(jīng)》。亞當、夏娃偷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觸怒了上帝,被趕出伊甸園。上帝詛咒:人必須遭受土地的折磨。人要從田里收獲果實充饑,而田里將長滿荊棘和蒺藜,人必須終身勞作,地里才會長出莊稼養(yǎng)活人類,直到歸了土;人從泥土而來,本是塵土,死后仍歸于塵土。故后常稱人為塵土之身。
【歐·亨利手法】歐·亨利是美國20世紀初短篇小說家。他主要寫幽默小說,其作品常以“含淚的微笑”撫慰那些小人物在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打擊的心靈創(chuàng)傷。他善用夸張、嘲諷、雙關語等,并尤善于安排故事結(jié)尾,筆鋒一轉(zhuǎn),讓主人公命運發(fā)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使讀者瞠目結(jié)舌,卻又深信不疑。后泛指這種在結(jié)尾處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的突變手法。
the official saw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and fled the country——“官員之所以逃到國外是因為?看到了墻上的文字?”?如果真是這樣,要么這位官員大白天搞占卜,要么這句話取自某本魔幻小說的離奇巫術。
“the writing on the wall”常見于新聞報道或文學讀本,指的是a sign or warning of impending disaster(迫在眉睫的兇兆、不祥之兆)。其淵源確實和“占卜”掛鉤,可追溯到《舊約·但以理書》。《舊約》中記載:
古巴比倫國王belshazar(伯沙撒)在宮殿里設宴縱飲時,忽然看到一個神秘的手指在王宮墻上寫看不懂的文字,后來,國王叫到虜囚猶太預言家daniel(但以理)才搞明白,墻上的字表示“大難臨頭”。如預言所示,伯沙撒當夜被殺,新國王由瑪代人大利烏繼任。
正由于這個“身死國王”的典故,the finger on the wall(墻上的手指)或the writing on the wall(墻上的文字)常和動詞see或read連用,用來形容“不祥之兆”。所以,剛才的例句——the official saw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and fled the country——就可翻譯為:“這個官員預感到自己將有大難,立即逃到了國外!
1、柏拉圖式愛情platonic love 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其哲學思想對唯心主義在西方的發(fā)展影響極大,代表作有《理想國》、《法律》等。他主張人的絕對精神,而忽視肉體感受!鞍乩瓐D婚姻”即是沒有肉體性欲,而是絕對精神的男女愛戀。
2、諾亞方舟noah?s ark 出自《圣經(jīng)》。上帝對人類所犯下的罪孽非常憂慮,決定用洪水消滅人類。而諾亞是個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災。經(jīng)過40個晝夜的洪水,除諾亞一家和部分動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沒了。后來人們常用此語比喻災難中的避難所或救星。
3、滑鐵盧waterloo 1815年,在比利時的滑鐵盧,拿破侖率領法軍與英國、普魯士聯(lián)軍展開激戰(zhàn),法軍慘敗。隨后,拿破侖以退位結(jié)束了其政治生涯。因此,“滑鐵盧”常常被用來比喻慘痛的失敗。
4、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catch-22 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書名,作者為英國的約瑟夫·海勒。軍規(guī)規(guī)定:面臨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險時,對自身安全表示關注,乃是頭腦理性活動的結(jié)果;如果你認為你瘋了,可以允許你停止飛行,只要你提出請求就行?墒悄阋惶岢稣埱,就證明你不是瘋子,就得繼續(xù)飛行。此語常用來比喻圈套、枷鎖等。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處不在,無所不包。自相矛盾的一套詭辯邏輯,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5、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皮格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后來,愛神阿佛洛狄忒見他感情真摯,就給雕像以生命,使兩人結(jié)為夫妻。于是“皮格馬利翁效應”成為一個人只要對藝術對象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便會發(fā)生藝術感應的代名詞。
6、繆斯muse 繆斯是希臘神話中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均為主神和記憶女神之女。她們以音樂和詩歌之神阿波羅為首領,分別掌管著歷史、悲劇、喜劇、抒情詩、舞蹈、史詩、愛情詩、頌歌和天文。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禱告,祈求靈感。后來,人們就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7、斯芬克司之謎riddle of the sphinx 斯芬克司是希臘神話中以隱謎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怪獸就是她。她給俄狄浦斯出的問題是:什么東西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個孩子,用兩手兩腳在地上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變成壯年,只用兩條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體衰,必須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稱為三只腳。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司羞愧墜崖而死!八狗铱怂局i”常被用來比喻復雜、神秘、難以理解的問題。
8、猶大的親吻judas kiss 猶大是《圣經(jīng)》中耶穌基督的親信子弟12門徒之一。耶穌傳布新道雖然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卻引起猶太教長老司祭們的仇恨。他們用30個銀幣收買了猶大,要他幫助辨認出耶穌。他們到客馬尼園抓耶穌時,猶大假裝請安,擁抱和親吻耶穌。耶穌隨即被捕,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人們用“猶大的親吻”比喻可恥的叛賣行為。
9、象牙塔ivory tower 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圣佩韋·查理·奧古斯丁的書函《致維爾曼》。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作品中的悲觀消極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chǎn)階級現(xiàn)實中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象牙之塔。于是“象牙塔”就被用來比喻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現(xiàn)在也有人把大學說成是“象牙塔”。
10、硅谷silicon valley 舊金山往南,從帕洛河爾托到圣何塞,有一條30英里長、10英里寬的地帶,這就是聞名世界的“硅谷”。這里聚集著“惠普、英特爾、蘋果”等數(shù)以千計的微電子工業(yè)和其他高技術企業(yè),成為信息社會的發(fā)祥地。1981年第一臺個人電腦問世以來,從286、386、486一直到“奔騰”(pentium,586),都是在這里醞釀和誕生的。用“硅”制成的半導體芯片是微電子工業(yè)的基本產(chǎn)品。因此,1971年《微電子新聞》開始稱這個地帶為“硅谷”。這里是美國第九個最大的制造業(yè)中心,是美國經(jīng)濟增長最快、最富裕的地區(qū),這里有博士6000多人?墒且姴坏揭粋煙囪,聽不到一點機器的聲響,它不像人們習慣理解的工業(yè)區(qū),倒像是一個大花園。以至“硅谷”已成了最新最尖端技術、信息產(chǎn)地的代名詞。
11、達摩克利斯劍th sword of damocles 達摩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暴君迪奧尼修斯的寵臣,他常說帝王多福,以取悅帝王。有一次,迪奧尼修斯讓他坐在帝.王的寶座上,頭項上掛著一把僅用一根馬鬃系著的利劍,以此告訴他,雖然身在寶座,利劍卻隨時可能掉下來。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時刻存在著憂患。人們常用這一典故來比喻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潛在危機。
12、鱷魚的眼淚crocode tears 西方傳說,鱷魚捕到獵物時,一邊貪婪地吞噬,一邊假惺惺地流淚。因此,“鱷魚的眼淚”常喻指虛假的眼淚,偽裝的同情。后又被引申為一面?zhèn)e人,一面裝出悲天憫人的陰險狡詐之徒。
13、山姆大叔uncle sam 山姆大叔是美國的綽號,1812年美英戰(zhàn)爭時期,紐約州一位誠實能干的肉類包裝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山姆大叔”。他擔任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軍需檢驗員,負責在供應軍隊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們發(fā)現(xiàn)該廠的牛肉桶上都蓋有e.a(chǎn)—u.s.標記。本來,e.a是一個軍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國的縮寫。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縮寫與美國的縮寫(u.s)相同,人們就管美國叫“山姆大叔”。美國人把“山姆大叔”誠實可靠、吃苦耐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視為民族的驕傲和共有的品質(zhì)。1961年,美國國會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民族象征。
14、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
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塵世女子。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間后,主神宙斯為懲罰人類,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個年輕美貌、虛偽狡詐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為“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并給了她一個禮盒,然后將她許配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顧禁忌地接過禮盒,潘多拉趁機打開它,于是各種惡習、災難、疾病和戰(zhàn)爭等立即從里面飛出來了。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希望還沒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地關上了。故此“潘多拉的盒子”常被用來比喻造成災害的根源。
15、多米諾骨牌dominoes 是一種西洋游戲,源自中國的牌九。將許多長方形的骨牌豎立排列成行,輕輕推倒第一張牌后,其余骨牌將依次紛紛倒下。用于比喻時,“多米諾骨牌效應”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即等同于人們所說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意。
16、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 古希臘神話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是一個戰(zhàn)無不勝的勇士,他雖然號稱刀槍不入,卻有一個致命之處——自己的腳后跟。后來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阿喀琉斯殺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護神阿波羅,于是太陽神用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后跟,送了這位勇士的命。故此,“阿喀琉斯之踵”比喻強者的知名弱點……
交友典故成語 交友典故伯牙鼓琴篇二
典故大全
愛屋及烏
這個典故出自《尚書大傳.大戰(zhàn)》。殷商末代的紂王是個殘忍無道的昏君。當時的西部諸侯之頭領姬昌,因反對紂王被囚禁。出獄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稱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請姜尚(姜太公)為軍師,開始擴軍備戰(zhàn),并遷都豐邑(今陜西省)。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發(fā)繼位,稱周武王。他聯(lián)絡幾個諸侯,出兵伐紂。大軍渡過黃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紂王早已失盡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紂王自殺。紂王雖死,敵人并未完全肅清。周武王召見姜太公,請教如何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quán)臣貴族、官宦將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來。姜太公答道:“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之鳥;不愛人者,及其胥余!本褪钦f,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他屋頂上的烏鴉也喜歡;如果不愛那個人,就連他住處的墻壁也討厭。姜太公的主張是要把敵對分子徹底消滅。后來,這個典故常被人們用作描述因為深愛某人,連帶也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這種現(xiàn)象。
安樂窩
這個典故出自《宋史.列傳.道學一.邵雍》。邵雍字堯夫。初到洛陽的時候,住在四面透風的破房子里。富弼、司馬光和呂公著等各位賢人,被罷官以后也住在洛陽。平時他們很敬重邵雍,經(jīng)常跟邵雍來往,而且為邵雍買了園田與住宅。到了農(nóng)時,邵就自己去園田耕種與收割,但收獲下來的糧菜,只夠一個人的吃用和換取必備的衣裳。為表示“安貧樂道,不求榮華富貴”,邵雍把自己的住處叫作“安樂窩”。早晨起來,點好香坐著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點酒意就行了,但從不喝醉。興趣來了,他就吟成詩章,然后又放聲朗誦。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陽城里去游玩。刮風下雨是不出門的。出去的時候,就坐一輛小車,讓一個人拉著,心里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官宦人家的人一聽出他的車音,就爭著出門等候迎接。這些人家的小孩子與奴仆,也喜歡他來,互相說:“我們家的先生來了!彼麄兙筒辉俜Q呼邵雍的姓名了。他在這些人家,有時竟一連住上兩宿方肯離去。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樂窩”,蓋一處房舍,等邵雍來了住,他們把這房子稱作邵雍的“行窩”,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安逸舒適的生活。
暗中摸索
這個典故源于于唐.劉束的《隋唐佳話》。唐朝時,大臣許敬宗為人非常自傲輕慢,凡屬他見過的客人,盡管經(jīng)人介紹,也常常忘記很快,如果再見面如同生人一樣。有的人就譏諷他記性太差了。許敬宗則回答說:“像你這樣的人,我當然很難記住。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遜、劉季綽、沈約、謝兆等著名學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認出來!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沒有師傅或門徑,獨自探索知識或技術的掌握與創(chuàng)造。
按圖索驥
這個典故載于《漢書.梅福傳》。在春秋時代秦國,有個相馬專家叫伯樂,原名孫陽。他善于
識千里馬并寫了一本《相馬經(jīng)》。伯樂的兒子死讀《相馬經(jīng)》,按照書中所說的馬的樣子去尋找騏驥良馬。有一天,在看見一只大蟾蜍,他便高興地對伯樂說:“爸爸,這是一匹良馬,眼睛和額頭跟你書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樣。”伯樂知其子之愚,轉(zhuǎn)怒為笑地說:“此馬好跳,不堪御也(無法駕馭)! 這個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條,不能理論結(jié)合實際。
鰲戴
這個典故出自《列子.湯問》。渤海的東面,不知幾億萬里,有一大壑,其實是無底之谷,把它叫作歸墟。八方及中央的水、天河的水,都流入其中,而水無增減。其中有五座山:一座叫岱輿、二叫員嶠、三叫方壺、四叫瀛州、五叫蓬萊。這山高低周圍達三萬里,其山平頂達九千里。五山相隔的空間有七萬里廣遠,這樣相與為鄰居。其山之上看到的都是金玉,山上的鳥都是白色。像珠玉般光彩的樹木叢生,花朵和果實都有滋味,吃了都不老不死。所居住的人都是有道的仙人的后代,一早一晚飛來往去的仙人不可勝數(shù)。而五座山的根沒什么附著,經(jīng)常隨潮水的波濤上下波動,不能暫時停自動蕩。仙圣認為五山動蕩不安是患害,告訴了天帝,天帝擔心五山隨波流往西極,仙人們失掉居所。于是命令人面鳥身的禺強神,讓海中的十五只大鱉抬頭背負大山,一再輪換,六萬年一替換,五座大山才停息不動。后遂以“鰲戴”比喻負荷重任,或以表示感恩戴德。
阿嬌失寵
這個典故出自《昭明文選》卷十六《賦.長門賦》。漢武帝劉徹的妻子陳阿嬌非常得寵,被立為皇后。但后來陳皇后一直未生下獨生子,她又嫉妒別的宮妃得寵,便暗中搞媚術和“巫盎”(用巫術詛咒的辦法)害人所以被漢武帝廢棄,逼令住在長門宮中。她悲苦愁悶,想恢復過去皇后的地位。聽說蜀郡成都人司馬相如,是妙筆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獻一百斤黃金給司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請他們買酒喝。托司馬相如為她寫一篇能解脫苦悶生活的文章。司馬相如就寫成了《長門賦》,呈獻給漢武帝,勸導他不記舊怨,重新和好。由此,陳皇后又得到漢武帝的寵愛,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有美無人賞、有才無人用的冷落境遇。
安步當車
這個典故原載《戰(zhàn)國策.齊策》。戰(zhàn)國時,齊國有個叫顏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寧愿隱居在家。有一天,齊宣王召見他并用十分傲慢的口氣說:“蜀,過來!!笔裾玖⒉粍,也叫道:“王,過來,”齊宣王大怒,高聲喝道:“到底是國君高貴還是文士高貴?”蜀笑道:“當然是文士高貴,國君有什么高貴的!鳖伿裰v了一個例子:“從前秦國攻打齊國,路經(jīng)魯國,為了保護名士柳下季的墳墓,秦國號令全軍:誰要毀壞墳墓五十步以內(nèi)的草木,立即處死。進入宋國時又下令:誰要殺了齊王,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千鎰?梢姡粋活著的國王還不抵一個死去名士之墓!饼R宣王無話可話,表示十分欽佩,接著便改換笑臉請顏蜀收他為弟子,勸顏蜀住到宮里,每餐都有肉吃,出門有車坐,榮華富貴享受不盡。顏蜀回答道:“我不要榮華富貴,寧愿'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凈貞正以自娛'!”意思是說:吃不起肉,可以晚一些吃飯,肚子餓了,飯自然就香;步行只要走得安穩(wěn),就好比坐車;只要不犯罪,清白正直就是高貴,不當官,可以自在自樂。這個典故舊時表示文人安于貧苦生活費的清高思想。現(xiàn)在只用其字面意義,形容不乘車而從容步行的樂趣。
安然無恙
這個典故源于《國策.齊策》。戰(zhàn)國時,齊王派使臣出訪趙國。趙威后接見了這位使臣,一見面,趙威后便問:“今年你們齊國年成好嗎?老百姓好嗎?齊王好嗎?”齊國的使臣一聽心里很不高興,就對趙威后說:“我是奉齊王之命來貴國的,現(xiàn)在你先我年成,再問百姓,最后才問到國君,這不是先賤后貴,貴賤倒置嗎?”趙威后聽了連連搖頭:“不!如果沒有好年成,老百姓就過不上好日子,如果沒有老百姓,哪里還有什么國君?我不這樣問你,難道讓我舍本問末,本末倒置嗎?”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沒有受到什么損害。
安如泰山
這個典故見于《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分封了一些同姓諸侯王。其目的是想以血緣關系作為政治支柱,加強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但結(jié)果適得其反,諸侯擁有地盤,又有征收賦稅、鑄造錢幣和任免相、太傅等以下官吏的權(quán)力,加之有的恃親驕橫、貪得無厭,野心膨脹,對中央政權(quán)形成了嚴重威脅。在分封的諸侯王中,劉邦的侄子劉濞被封為吳王。他“招天下亡命”,冶銅鑄錢,占城五十多處。并宣布吳國不收農(nóng)民的賦稅,引誘西漢政府直轄區(qū)的農(nóng)民到吳國謀生,在勢力與野心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劉濞準備謀反。這時吳王手下的一個郎中(官名)枚乘上書勸阻。書中說:“你(想謀反)的想法是很危險的,難于實現(xiàn)。但如果改變想法則易于反掌,安如泰山。但吳王劉濞不聽枚乘的勸千。枚乘便投奔了梁孝王。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事物的穩(wěn)固、牢靠,不可動搖。
按兵不動
這個典故見于《呂氏春秋.召類》。春秋時候,晉國的趙簡子準備進攻衛(wèi)國,令部下史默去衛(wèi)國探聽情況,規(guī)定一個月之內(nèi)必須回來。但是一直過了六個月他才返回來。趙簡子問史默:”你去衛(wèi)國,怎么用了這么長的時間?“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卻會召來禍害,你還沒有觀察出來嗎?現(xiàn)在衛(wèi)國有蘧伯玉做相國,史鰍輔佐,孔子也在那里做客,子貢又在國君的面前謀劃大事,國君很能聽取他們的意見,可見衛(wèi)國國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趙簡之一聽這話,就打消了進攻衛(wèi)國的念頭,命令部隊原地待命。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說明在軍事上由于某種原因,而不采取進攻或抵抗的行動。也用來比喻對眼前事物抱著觀望的態(tài)度,而拿不出辦法來。
暗渡陳倉
這個典故載于《史記.高祖本紀》。秦朝剛被推翻的時候,項羽負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而封劉邦為漢王,統(tǒng)轄巴、蜀和漢中。劉邦也有獨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氣。他發(fā)現(xiàn)手下有一位才華出眾的軍事家,就是韓信。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策劃奪取天下。劉邦去漢中途中燒毀棧道,表示無意東還謀取天下,使項羽放心。然后采用韓信的計策,派出幾百名士兵去修復棧道。項羽手下大將章邯鎮(zhèn)守關中西部,聽到消息笑道:”這么大工程只派幾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對劉邦、韓信這一行動,根本沒引起重視。韓信表面上裝作要從棧道東進,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從小路暗襲陳倉(今陜西省寶雞縣東)。當章邯接到急報時,劉邦大軍已攻入關中。章邯被逼自殺。關中地區(qū)一下子被劉邦占領了。這一典故常被人們用來
比喻利用假象以給別人造成錯覺,而暗中采取另一些措施來達到目的計策。
八斗才
本典故源自宋無名氏《釋常談.八斗之才》。謝靈運以斗量才。他說:”普天下的才學放在一處,總共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的字,又稱陳思王)一人就獨占八斗才華;我占一斗;余下的由天下人共分了! 后來人們用”才高八斗“、”八斗陳思“、”多才子建“等比喻高才,有才學的人;用”一斗才“、”才無一斗“等指才能平庸者。
白龍魚眼
這個典故出自《說苑.正諫》。吳王想要和百姓們飲酒,伍子胥勸諫說:”不可以,昔日白龍下清泠深淵,化為魚,被打漁人豫且射中了眼睛。白龍就此事上告到天帝,天帝說'那個時候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白龍回答說:'到了清泠深淵,化為魚形。'天帝說:'魚本來就是人類該射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豫且是沒有罪的。'因此說,白龍是天帝的珍貴畜牲;豫且宋國的賤臣。白龍如果不化裝成魚形,豫且也不會射他。今吳王你舍棄萬乘之皇位,而與布衣平民們一起喝酒。我害怕你有豫且的串禍!皡峭跤谑峭V沽伺c平民喝酒這件事。此典故借喻當政者化裝出行。
白首為郎
這個典故出自《漢武紀事》。漢武帝曾經(jīng)乘輦到郎署,看見一老翁,須鬢皓白,衣服不整。武帝問他說:”你何時當郎官,這么老!“回答說:”我姓顏名字叫駟,是江都人,在漢文帝時作郎官!拔涞蹎枺骸睘槭裁催@么老沒有得到重用呢?“回答說:”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老,而我還年輕;陛下好少,而我已老。所以三代遭遇不好,所以老在郎署!拔涞郾凰袆樱岚嗡麨闀嘉。后用”白首為郎“比喻遭遇不好,人才長久被埋沒
白駒過隙
這個典故出自《宋史.石守信傳》。宋太祖趙匡胤重文輕武。他即位后想方設法解除重要將帥的兵權(quán)。一天,趙匡胤請一些武將喝酒,喝到一半時,他對眾人說:”假若不是依靠你們的擁護和支持,我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但是皇帝也太難了,還不如當一個節(jié)度使省心!按髮⑹匦炮s忙問:”現(xiàn)天下已平定,誰也沒有私心雜念了,你還有何憂慮呢?“宋太祖說:”你們雖無私心雜念,可是你們的部下貪圖享樂。如果也為你們黃袍回身,你們不也會自成一統(tǒng)嗎?“石守信等將領一聽此言,立該明白皇上的弦外之音,自己不能在朝廷再呆下去了。便紛紛跪地請求皇帝指出一條生路,趙匡胤說:”人生在世,就好比少壯的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你們不如多攢些錢財,去過舒適的生活,這樣君臣相安無掛,不是很好的事嗎?“石守信等將領見宋太祖驅(qū)武用文的決心已定,為了活命保存生路,只好交出了兵權(quán),F(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白面書生
這個典故出自《宋書.沈慶之傳》。公元450年,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想要舉兵北伐,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便勸諫文帝,認為不可輕舉妄動。可是宋文帝不但沒有采納,反而叫丹陽尹徐湛
之和吏部尚書江湛等文官向沈慶之亂出難題狡辯。沈慶之當場氣憤地說:”皇上準備出兵北伐,而與白面書生之輩謀劃此舉,事情怎么能辦好呢?“宋文帝由于沒有聽勸沈慶之的正確意見,終于導致北伐失敗。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只有書本知識,而社會閱歷不多的人。
白往黑歸
這個典故出自《韓非子.說林下》。楊布養(yǎng)了一只狗,只認識楊布衣服的顏色,而不認識楊布本人。有一次楊布穿白衣服外出。天下雨,脫下白色衣服,穿黑色衣服返回。他的狗不認識而大叫。楊布很生氣,要打狗,楊布的哥哥楊朱說:”你不要打,你也是這樣,假若你是狗,主人穿白衣處出,穿黑衣返回,你能不奇怪嗎?“ 后以”白往黑歸“比喻只看表面現(xiàn)象,不注意本質(zhì),或喻為前后不一致。
白衣送酒
典故見《續(xù)晉陽秋》、《宋書.陶潛傳》。東晉詩人陶淵明極好飲酒,因家貧常不能盡興。一次重陽節(jié),雖籬下菊盛,卻無酒助興。正悵惘間,忽聞江洲刺史王弘遺白業(yè)人載酒來,即在花前暢飲至大醉。后人以”白衣送酒“喻所求之物不期而至。李郢《重陽日》詩有”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句。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詩有”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句。
白眼
這個典故見于《晉書.阮籍列傳》。晉朝才子阮籍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喜歡《老子》、《莊子》。他生性放蕩不羈,不遵守禮儀法規(guī),與人相處,凡是情投意合的,以青(指眼珠)相迎;對講究禮儀法規(guī)的,就投以白眼(眼白部分)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對人輕視、反感。
白云親舍
這個典故載于《新唐書.狄仁杰傳》。唐朝高宗和武則天時代的一位名臣,名叫狄仁杰,曾官居大理臣、河南巡撫、宰相。狄仁杰年輕時在并州(山西省太原市西)都督府任法曹參軍(司法部門的官員)那時,他的父母在河南(河南省孟縣)居住。一天,狄仁杰登太行山,向河南方向看云,那邊有一片白云在天空中飄浮著。他指著白云對左右同行的人說:”吾親舍其下!熬褪钦f,我的雙親住在那片白云下面,F(xiàn)在用這一典故作為懷念父母親人的詞語。
百發(fā)百中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周本紀》。春秋時楚國有個叫養(yǎng)由基的人,善于射箭。距離柳葉百步之外而射,百發(fā)百中。左右圍觀的幾千人,都說他善于射箭。有一個男子站在他旁邊說:”好!我可以教導你怎樣來射!“養(yǎng)由基很生氣,放開弓握著劍,說”你怎么能教我射箭?“男子回答:”不是我教你射箭法式。距離柳葉百步而射,百發(fā)百中,不趁著恰好時休止,一會兒氣衰力倦,持弓不穩(wěn)有擺動,箭易射偏了。如果有一發(fā)射不著,以前百發(fā)百中的聲譽就全拋棄,前功盡棄。“ 后以”百發(fā)百中“比喻善于謀事。
百聞不如一見
這個典故見于《漢書.趙充國傳》。西漢漢宣帝劉詢時期,羌族人入侵漢朝的邊境,燒殺掠奪。漢宣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詢問誰愿帶兵前去殺敵。這時在邊疆和羌人打過幾十年交道七十多歲的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請求前去。宣帝問:”此去討伐,需要多少兵馬?“趙充國回答:”帶兵打仗這回事,不能憑空猜想,'百聞不如一見'。我想親自到邊境觀察一下,把那里的作戰(zhàn)地圖先畫出來,再確定攻守計劃!靶弁饬,后來,趙充國根據(jù)偵察情況,制訂出一整套屯兵守邊、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并確定了作戰(zhàn)計劃,上報朝廷。不久,漢宣帝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略,安定了西北邊境,F(xiàn)一般用此典故說明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即使聽人說了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來理解的深刻。
包藏禍心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官職名)公子圍同伍舉去鄭國訪問,同時還要迎娶鄭國貴族豐氏的女兒做夫人。鄭國人很清楚楚國派他來沒啥好意,便讓他們住在京城外。訪問儀式舉行之后,公子圍想要帶兵進城迎娶新娘。鄭國的令尹子子產(chǎn)不放心,派子羽前去對他說:”鄭國的京城太小,容納不下你們一塊來的人,就在城外選個地方舉行婚禮得了。“公子圍一聽不太高興,說:”你們這樣做,不僅不尊重鄭國和楚國的友好關系,并且也是對我最大的委屈,鄭國還是應當重新考慮這個決定!白佑鹇犃诉@話,只得直率地說:”鄭國把女子嫁到楚國,主要是想依靠楚國安定我們的家園。但眼下你卻要帶兵進入鄭國京場迎娶新娘,莫不是包藏著害人的心思,打鄭國的主意嗎?“伍舉從子羽的話里分析出鄭國已有了戒備,就請求對方允許我們解除武裝進城,鄭國這才同意了。于是公子圍把豐氏的女兒從城里迎娶了出來,F(xiàn)通常用此典故來說明那些雖外表和善可親,但內(nèi)心卻隱藏著害人心思的人。
抱薪救火
這個典故見于《史記.魏世家》。魏國的安厘王就任后,并沒有扭轉(zhuǎn)秦國一直侵略魏國的局面。他上任的第一年,秦國就奪去了魏的兩個城鎮(zhèn)。隔了一年,又奪去了三個城鎮(zhèn),并把軍隊進攻到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的城下,韓國派兵來救,也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魏國只得割地求和,秦國才算了結(jié)。但此后幾年,秦國侵城占地的胃口越來越大,魏國的軍隊即使聯(lián)合諸侯國的軍隊也打不過秦國。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一位將領段干子建議魏王把南陽割讓給秦國,請求罷兵求和,安厘王害怕秦繼續(xù)進攻,以為割地求和就可太平無危,就照他的意見辦了。蘇代(蘇秦的弟弟)聽說這件事后,就對安厘王說:”像你這樣光割讓土地來滿足秦國的欲望,就好比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一天燒不完,火是一天撲不滅的。“ 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來比喻人想消災免禍,但由于所用方法不適當,反而促使災禍更大、更危險了。
抱柱
這個典故見于《戰(zhàn)國策.燕策一》。武安君蘇秦從齊國來到燕國,可是燕王卻不接待他了。蘇秦便對燕王說:”我本來是東周的一個粗人,起初和你見面的時候,并沒有為你立過一點功勞,但你竟然到郊外去迎接我,在朝廷上宣揚我的名聲。今天我為你到齊國做使者,把所占的十座城池要了回來,使處于危亡境地的燕國脫離了險惡。但你卻不聽勸我的話了,這一定是有人在你面前說我的壞話了,如果我誠實守信就像尾生,廉潔耿直就像伯夷,孝敬父母就
像曾參,這三位都是德行高尚的人,以此來侍奉你,行嗎?“燕王回答:”行。“蘇秦說:”有他們那樣的德行,我也就不會侍奉你了。你想想,孝敬父母就像曾參那樣,一個晚上也不離開父母而睡在外面,你如何派他去齊國辦事呢?廉潔耿直就像伯夷那樣,不吃人家施舍給的飯食,玷污周武王的恩義而不給人家做臣子,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上,廉潔耿直到這個地步,怎么肯步行幾千里來衰弱的燕國侍奉你這個處境危險的國君呢?誠實守信就像尾生,跟一個姑娘在橋下約會,姑娘不來,他就抱著橋柱一直等,水漲了也一動不動,最后被淹死了。誠實守信到這副模樣,他如何肯為燕國到齊國揚威,立下大功呢?“燕王聽了他的這一番開導,又對他熱情相待了,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堅守信約。
班荊道故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時代,楚國大夫伍舉和蔡國大夫聲子是好朋友,而且是世交。伍舉的岳父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說:申公畏罪潛逃,是其女婿伍舉送他走的。伍舉聽說后,很害怕,因此躲避到鄰近的鄭國去,還準備從鄭國逃到晉國去。在鄭國都城外,伍舉恰好遇上途經(jīng)鄭國的好友聲子。好友相遇,異常高興,由于郊外,兩人便鋪荊樹條在地上當墊子,坐在上面一邊吃一邊談起過去的事情。后來聲子和楚國的令尹談起伍舉蒙受的不白之冤,為伍舉恢復了名譽和爵位。現(xiàn)在用這個典故比喻老朋友重逢,不拘客套和禮節(jié)而暢敘舊情。
班門弄斧
這個典故見于《蓬軒別記》。魯班,又名公輸般,春秋時代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斧頭可以巧奪天工的制造出各種精致美妙的器具,木匠行里一向尊他為祖師爺。明朝進士梅之渙憑吊采石磯(今安徽當涂縣)帝李白墳墓時,看見墓前能寫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詩人留下并不優(yōu)美的詩句辭賦,實在是有點不自量力,他便揮筆題了一首詩:”采石江邊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弄大斧! 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在行家里手面前賣弄本領的人,有時也用來形容自己謙虛。
班香宋艷 戰(zhàn)國楚宋玉和東漢班固都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辭賦家,后人以此稱譽班固、宋玉的作品文辭美妙,風格清麗。清孔尚任《桃花扇》中有”蚤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句
半部論語
這個典故出自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地集.論語》。杜甫詩中說:”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jié)束隨商旅。“認為《論語》是兒童的書。趙普當宰相,人們議論趙普是山東人,所讀的書只不過《論語》罷了,這也是依了杜甫的話。宋太宗曾向趙普問起這件事,趙普一點也不隱諱,回答說:”我平生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的內(nèi)容,以前我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定天下,今后還想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定太平。我作宰相應無愧于所學的《論語》,《論語》所言是天下至高無上的言論。原文意為夸大《論語》的效用,后或以“半部論語”諷刺人學識淺薄。
半途而廢
這個典故出自《后漢書.列子傳》。東漢時,一個叫樂羊子的讀書人。他的妻子聰明賢慧。有一天,樂羊子在道上撿到一塊金子帶回到家中,其妻看見后說:“撿到別人的東西而帶回到自己的家中,這是一種很不光彩的行為。”樂羊子一聽頓時很羞愧,便把撿到的那塊金子放回到原處。不久樂羊子離家去遠方求學,但是只過了一年他的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為何這么快就回來了。樂羊子回答:“走后我很想念你,因此就回來看看。”妻子聽完,拿了一把剪刀把他帶到織布機前說:“你瞧,這布的原料的蠶繭,然后用織布機一絲絲把它編織出來,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能織出成寸、成尺、成丈的娟布。假如現(xiàn)在用剪刀一下子把它剪斷了,就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娟布也織不出來了。你在外邊求學也是這樣,要持之以恒地用功攻讀,假如半路就停下來不走了,那不是和用剪刀剪斷絲線一樣,前功盡棄嗎?”樂羊子一聽頓受啟發(fā)和鼓舞,馬上告別妻子又出外繼續(xù)求學,一去就是七年。為鼓勵他求學上進,在此期間,其妻還省吃儉用資助樂羊子,F(xiàn)通常用這典故比喻做事情沒有完成就終止了。
半面之交
這個典故源于《后漢書.應奉傳》。東漢時,有個叫應奉的人,是有名的學問家。他小時聰明過人,記憶力極強,讀過的書、見過的人,經(jīng)歷過的事情,都能牢牢記住。應奉在郡里擔任官職的時候,曾去過四十多個縣,記錄了上百數(shù)千個囚犯的情況。后來郡太守詢問這些人的情況,他都能對答如流,甚至說出這些囚犯的姓名及定罪的輕重,這使太守等人很驚訝。有一回,應奉去拜訪彭城長官袁賀,袁賀不在家,應奉正要轉(zhuǎn)身回去,袁賀家的車匠突然推開大門,從門縫露出半張面孔看了應奉一眼,而后又關上了大門,二十年過去后,一天應奉出門在路上偶然見到這個車匠,立刻認出他來,并同他打招呼,這個車匠很吃驚,經(jīng)過交談他才明白,原來以前和應奉見過半面。車匠不由驚嘆地說:“應奉的記憶力真了不起啊!”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來說明只見過一面的人。
抱佛腳
這個典故見唐朝詩人孟郊《讀經(jīng)》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庭》!彼.張世南《游宦紀聞》中說:“云南南面的一個國家,舉國上下都崇尚佛教,有犯罪異地處死刑的人,趕往寺中,抱佛腳悔過,官府便可赦免他所犯的罪! 現(xiàn)在人們常說: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用這個典故比喻事先不作任何準備,臨急才倉皇補救。
抱甕灌畦
這個典故出自《莊子.天地》。春秋時代,孔子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弟子,叫子貢,是衛(wèi)國人,曾當過衛(wèi)國和魯國的宰相。他走訪過許多國家。有一次,子貢訪問楚國后,又準備去晉國,經(jīng)過漢陰(漢水南岸)時,看見一位老人在澆灌田地。老人沿一條通到井底的通道走下去,把水甕裝滿水再抱到田里去澆灌莊稼。來回走得很費力氣和時間,一甕水又澆不了多少地。子貢問老人:“您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來澆灌田地呢?那樣一天能澆一百畦,既快又省力氣!崩先嘶卮穑骸拔覉詻Q抱一守白,不趕時髦。如果改變方法,我的思想也要隨之改變。我純正素白的胸懷也要改變,那就可能走到歧路上去。” 古人用這個典故來比喻淳樸的生活,我們用來諷刺那種原始守舊,不思改進的落后思想。
暴虎馮河
這個典故見于《論語.述而》。其中的馮讀ping音(憑)。春秋時,孔子的學生子路雖然身強力壯,勇敢無畏,但做事考慮不周,缺少智謀。為此孔夫子不太喜歡這個學生,子路知道后心里也不太服氣。有一次,子路有意來詢問孔子:“假若你來指揮軍隊,那么你將需用什么樣的人呢?”孔子回答:“徒手和老虎搏斗、徒步過河、死了都不埋怨的人,我是不能用的,因為這種人有勇無謀,拿自己的生命隨便冒險,我所需用的是辦事小心謹慎,善于籌劃并能認真完成任務的人!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冒險行事,有勇無謀之人。
杯弓蛇影
這個典故出自《晉書.樂廣傳》。樂廣有一個曾經(jīng)常來往的客人。分別很久沒有見面。樂廣問他為什么不來家作客,客人回答說:“前一次在您這坐席,承蒙賜酒盛情款待,剛要飲酒時,見到杯中有一只蛇在游動,心里非常厭惡杯中的蛇。我喝下了這杯酒就得了病!痹谀莻時候廳堂內(nèi)墻壁上有一彎裝飾上犀牛角的弓。角弓用漆涂繪成蛇的樣子。樂廣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他們重又在先前的地方放酒杯。對客人說:“酒杯中還有從前你所見到的東西嗎?”回答說:“所見到的和從前一樣!睒窂V于是告訴他其中的原因?腿艘幌伦泳拖胪恕7e久難愈的病一下子好了。這個典故比喻疑神疑鬼。
杯羹之讓
本典故源自《史記.項羽本紀》。故事發(fā)生在楚漢相爭的時期。由于彭越斷絕了楚的糧食,項王(項羽)十分憂慮。于是找到了一只高大的俎(古代祭祀時盛牲肉的器具),把太公(劉邦之父)放在上面,告訴漢王劉邦說:“如果不肯服輸降我,那么我就把你的父親烹死!睗h王說:“我和你接受楚懷王命令伐秦,曾經(jīng)結(jié)為兄弟,這樣我的父親也就是你的父親,F(xiàn)在如果一定要把你的父親烹死的話,那么希望你能分給我一碗肉汁吃!表椨鸫笈鸵獨⑺捞,這時項伯勸項羽說:“天下形勢如何,現(xiàn)在還定不下來,這樣的人對他家庭的人不會看得太重,殺死劉邦的父親我們得不到什么好處,只有壞處。”項羽聽從項伯的意見,沒有殺死劉邦的父親,F(xiàn)通常用此典故來說明不甘受別人的威脅、要挾。
杯酒釋兵權(quán)
古人所說的“杯酒”就是喝酒,“釋”就是放棄、丟掉或解除的意思!氨漆尡鴻(quán)”就是說喝酒的時候放棄、丟掉、解除了兵權(quán)。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唐朝末年,爆發(fā)了一次規(guī)模很大的黃巢農(nóng)民大起義,唐朝統(tǒng)治者為了鎮(zhèn)壓農(nóng)民大起義,命令各地軍事將領和地主武裝與農(nóng)民軍作戰(zhàn)。在農(nóng)民起義被鎮(zhèn)壓之后,全國形成了軍閥混戰(zhàn)、封建割據(jù)的局面。在黃河流域先后出現(xiàn)了朱溫建立的梁、李存勖建立的唐、石敬瑭建立的晉、劉知遠建立的漢和郭威建立的周這五個先后更替的朝代,史稱“五代”,與南方所建的十個割據(jù)政權(quán)合稱“五代十國”。周代的第二位皇帝柴榮是很有作為的國君,他一系列革新措施,大有一統(tǒng)天下的希望,不幸的是他過早去世了,皇位由他的7歲的幼子柴宗訓繼承。柴榮臨死前,提拔趙匡胤為最高軍事將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利用他手中的兵權(quán),在960年的正月,經(jīng)過周密的布置,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了宋朝,史稱北宋。趙匡胤也就成了北宋的開國皇帝,尊稱他為宋太祖。宋太祖連年向南方的割據(jù)政權(quán)發(fā)動進攻,取得很大的勝利。但同時他一直思考著這樣的一個問題:自己是利用手中的兵權(quán)奪取周的政權(quán)的,現(xiàn)在自己手下有些將領擁有很大的兵權(quán),萬一他們也像自己一樣發(fā)動兵變,自己建立的宋朝不就完了嗎?宋太祖就決定以滿足下屬將領的物質(zhì)欲望為手段,和氣地解除他們手中的兵權(quán)。在宋太祖做皇帝的第二年(961年),在
一個秋天的傍晚,他準備了豐盛的筵席,宴請石守信等幾位握有重大兵權(quán)的高級將領。當他們喝酒喝得高興的時候,宋太祖對他們說:“我現(xiàn)在沒有一個晚上睡得安穩(wěn)。要是有人也像我一樣,被部下黃袍加身(即被擁立為皇帝),那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在座的將領們嚇得滿身大汗,急忙請求宋太祖給他們指出一條出路。于是宋太祖說:“你們?nèi)绻艞壉鴻?quán),多買些好地、好房,替兒孫多置備產(chǎn)業(yè),自己飲酒作樂一輩子,我們不是能相安無事了嗎?”將領們連連稱是。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向宋太祖上表稱病,請求解除兵權(quán)。宋太祖則給了他們許多金銀財物,并給他們每人一個沒有實權(quán)的榮譽頭銜----節(jié)度使。就這樣,宋太祖解除了這些高級將領的兵權(quán),加強了軍權(quán)的集中,使軍權(quán)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就是“杯酒釋兵權(quán)”的來歷。
背城借一
這個典故源于《左傳.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齊國軍隊在安(今山東歷城)被晉、魯、衛(wèi)等國的聯(lián)軍打敗。齊國國君齊頃公派大夫賓媚人去晉軍中求和。臨走時,他對賓媚人交待:“如果他們不同意講和,就隨他們辦吧!”賓媚人來到晉軍營中,送上財禮說明來意。但晉國人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溪克卻乘機提出了齊國難以接受的條件。賓媚人一聽立刻駁斥了晉國的無理要求,表達了齊國的立場。他說:“假如晉國不想滅亡齊國,愿意恢復過去的友好關系,那我們是不吝惜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一點點土地和財物的?墒侨绻銈儾豢暇痛松屏T甘休,我們只好收拾殘兵敗將,背靠自己的城墻來決一死戰(zhàn)。”看到齊國的態(tài)度和立場很堅決,魯、衛(wèi)兩國的將領也都主張和解,于是兩國簽署了和約,F(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在戰(zhàn)場上同敵人決一死戰(zhàn)的勇氣和立場。
背水一戰(zhàn)
這個典故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大將韓信率軍去攻打趙國。趙王歇和趙軍統(tǒng)帥除余,率領二十萬兵馬在井陘口(今河北的井陘關)迎戰(zhàn)。為以少戰(zhàn)多,取得勝利,韓信派兩千輕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的小紅旗,悄悄埋伏在趙軍駐地周圍。然后韓信命令一萬人馬沿著河岸擺開陣勢。除余等人見韓信兵馬沿河布陣,大笑不止,說:“韓信徒有其名,背水作戰(zhàn),不留退路,這是自己找死?”布置妥后,韓信帶領人馬和趙軍展開激戰(zhàn),交戰(zhàn)了一會兒,漢軍假裝敗退,丟掉戰(zhàn)旗,向河岸陣地退去,趙軍不知是計,一窩蜂地追了上來。這時,埋伏趙營附近的兩千輕騎見趙軍全部出動,立刻沖入趙營,拔掉了趙軍旗子,插上了漢軍的小紅旗。韓信率領的萬余名人馬,被趙軍追殺到背靠大河的陣地后,沒有后路,個個只得殊死決戰(zhàn)。趙軍久戰(zhàn)不能取勝,便有些泄氣,回頭看見營壘中已插上漢軍旗幟,頓時軍心大亂,紛紛潰逃,漢軍趁機前后夾攻,大勝趙軍,趙王歇被活捉,除余被殺死,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在軍事等方面沒有其他選擇,只有決一死戰(zhàn)才能取得成功。
比肩接踵
這個典故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春秋時期,一次齊國大夫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依仗自己國盛兵強,瞧不起齊國。一看晏嬰既矮又丑,便有些傲慢地問:“你們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為什么派你這樣的人來?”晏嬰回答說:“大王您錯了,我們齊國人才濟濟,走在路上肩靠肩,腳碰腳,揚起衣袖就能擋云遮日,一起揮灑汗水就好比下雨一樣,為何說沒有人了呢?不過我們齊國有個規(guī)定,能干而體面的使臣,出訪上等國家,去拜見德高望重的國君,而像我這樣的人,只能派訪到您這里來了!背醣鞠氤芭虌耄Y(jié)果反被對方奚落一頓,非常
尷尬。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人很多、很擁擠。
髀肉復生
這個典故出自《三國志.蜀志.先王傳》。東漢末年,劉備在割據(jù)爭雄的混戰(zhàn)中失敗后,投奔到荊州刺史劉表那里。劉表對待劉備很好,吃、住、行都安排得妥貼周密。一晃劉備都在荊州閑住了五年。一天,劉備和劉表在一起閑談,不一會兒劉備去廁所解手,在廁所里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禁不住流下眼淚;氐轿輹r臉上還沾有淚痕。劉表見他這副模樣,忙問原因,劉備說:“沒什么,過去我是身不離馬鞍,大腿上的肌肉很結(jié)實。自從來到你這里后,無憂無慮,享盡清福。這些年由于不再騎馬打仗,大腿上的肉又肥又松。唉,人快老了,卻一點功業(yè)都沒完成,一想這件事,我的心中就很痛苦,F(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長久安逸,無所作為。
避實就虛
這個典故源于《孫子.虛實篇》。孫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春秋時期齊國人。他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軍事著作。在這部著作中的《虛實》篇中,他主要論述如何使敵虛我實,從而達到在戰(zhàn)斗中以實擊虛、奪取勝利的目的。他指出:作戰(zhàn)的方式、方法,就好像水的流動一樣,因為水是避開高處往低流,所以打仗用兵應該避開敵方實處而擊其虛處。水適應地理形態(tài)變化而流動,那么用兵打仗就應該針對敵情的變化而制定取勝的辦法。因此說用兵打仗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流水也沒有一定的固定地形。如果能根據(jù)敵情變化而制定奪取勝利的辦法,可稱其為用兵如神。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中沒有哪一行是常勝的;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沒有哪一季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說,日子有長有短,月亮有缺有圓,打仗用兵也是這樣,F(xiàn)一般用此典故說明談論問題空洞無物,回避要害。
筆底生風
這個典故出自《圖畫見聞志.吳道子》。唐玄宗開元年中,裴旻因為家中父母亡故,到吳道子那里,請他答應到天宮在幾個墻壁上畫鬼神,憑借這幾個鬼神賞善罰惡,幫助勸善。吳道子回答說:”我長久不動畫筆了,您若有意讓我畫幾個鬼神,就為我舞劍一節(jié),劍鋒犀利猶如風猛,可以通過舞劍通到陰府幽冥!芭釙F聽到這,立即脫去喪服,像平常的裝束一樣,跑馬如飛,左旋右旋,把高劍拋到云空中,劍高數(shù)十丈,仿佛一道電光下射。之后裴旻手握劍鞘收劍回套。圍觀的人達數(shù)千人,沒有人不驚訝戰(zhàn)栗的。吳道子于是握筆在壁上畫圖。運筆神速有力,風聲颯然,確為天下的壯觀一景。吳道子平生繪畫,都是從這得到的益處。形容書法、繪畫筆勢遒勁有力。
賓至如歸
這個典故載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時代,鄭國大夫子產(chǎn)隨鄭簡公出訪晉國。晉平公擺起大國君主的架子,借口為魯襄公逝世致哀,沒有接見。子產(chǎn)命令隨行人員把晉國賓館圍墻拆掉,把車馬都拉進去。晉國大夫士文伯得報,趕到賓館問子產(chǎn):”因為我們的國君要接受諸侯和屬管的朝拜,所以修建了賓館,把圍墻筑得很厚,大門也造得非常高,其目的是為了讓賓客休息好。但是現(xiàn)在你把它們拆毀了,讓我們?nèi)绾蝸斫哟e客呢?你拆墻的目的是什么呢?“子產(chǎn)回答說”由于我們鄭國領土面積太少,又處在大國之間,隨時都要供給大國索要 的貢品。這回我們國君親自帶著財寶來訪問貴國,然而卻得不到貴國國君的接見。因為不知道被接見的時間,帶來的財寶不敢隨意地獻上,又害怕這些東西日曬夜露。過去晉文公做盟主的時候,住的宮室很簡陋,又沒有可觀望的平臺,而把接待諸侯的賓館建造得又美觀又高級,諸侯來到這里,有如同回到自己家里的感覺。但是現(xiàn)在貴國國君住的宮室非常考究,而招待客人住的賓館卻像奴隸住的陋室,大門矮得連車子都進不去,四周還建起了圍墻。我們不拆除圍墻,那財寶放在哪里呢?獻不上這些寶物,不是更加重自己的罪過嗎?請問,貴國對我們還有什么要求,假若能早點接受我們的財禮,我們把圍墻修好了再回去!笆课牟炎赢a(chǎn)的這些話向執(zhí)政大臣趙文子作了匯報,趙文子說:”的確是這么回事,我們羞辱了德行,用住過奴隸的房屋去接待他們,這真是罪過。“于是叫士文伯主動去向客人表示歉意,又安排晉平公盡快接見了鄭簡公,歡迎宴會也搞得很隆重,并且回贈了豐厚的禮品,然后禮貌送他們回國。不長時間,晉國又重新建造了漂亮高檔的賓館。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形容賓客到這里來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
冰消瓦解
這個典故出自《隋書.楊素傳》。楊素是隋朝皇帝楊堅手下的一位近臣,他在幫助楊堅建立隋朝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所以被隋文帝楊堅封為越國公。楊素為人心狠手辣,治軍嚴謹。在他的部隊中,只要軍令一下,官兵們稍有違抗就遭殺頭之禍,而英勇殺敵立功的,能夠及時得到封賞進官。所以他打仗取勝的時候很多。隋文帝楊堅的兒子楊廣很賞識他的才干,想方設法拉攏他為自己的私人勢力。公元604年,楊廣陰謀殺父篡位,稱煬帝。當這個消息傳出后,不少宗室大臣紛紛遣責楊廣這種卑鄙的有失天倫之道的行為。漢王楊諒在并州(今山西太原)發(fā)兵對抗。楊素得知消息后,在楊廣的指令下,親自率軍追擊,雖然楊諒人多勢眾,楊素兵少將弱,但他采取了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等戰(zhàn)術,很快以少勝多,攻到并州城下,迫使楊諒兵敗投降。戰(zhàn)報傳到京都之后,隋煬帝很高興,親自寫了詔書,向楊素全軍表示慰問。詔書中稱贊楊素戰(zhàn)術謀劃得當,出其不意,英勇善戰(zhàn),所到之處,”霧廓云除,冰消瓦解!皸钏匕鄮熁鼐┖,不久被進封為楚國公,F(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某種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潰。詐偽裝的辦法去消滅敵人。
兵貴神速
這個典故出自《三國志.魏志.郭嘉傳》。東漢末年,混居在遼西、遼東、右北平(今遼寧)三個郡的烏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數(shù)民族)經(jīng)常進犯中原,燒殺掠奪,危及當?shù)匕傺詈蜕鐣(wěn)定。公元207年,漢丞相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北征三郡烏桓,以徹底根除北方的隱患。由于此番出征,曹操的人馬和糧草輜重太多,行軍速度太慢,走了一個月,才到達易城(今河北雄縣)。軍師郭嘉見此情況非常著急,就對曹操說:”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我們應該趕緊把大量沉重繁雜的物資和行李卸掉,派出輕騎兵日夜兼程前進,這樣才能趁敵不備取得勝利。“曹操采用了他的意見,親自帶領幾千名精兵良將輕裝北進,終于出其不意地消滅了三郡烏桓,F(xiàn)通常用此典故說明打伏用兵貴在行動要特別迅速。
病入膏肓
這個典故見于《左傳.成公十年》。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生了病,請了不少醫(yī)生也沒有治好。聽說秦國醫(yī)生的醫(yī)術很高明,就派人去秦國請醫(yī)生。秦桓公選擇了一個叫緩的名醫(yī)去診治。當緩還沒有到宮里的時候,躺在病床上的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人在
對話。一個說:”緩是個高明的醫(yī)生,他來了一定會傷害我們,我們躲在哪為好呢?“另一個說:”不要怕!我們躲在橫膈膜(肓)的上面,心臟(膏)的下面,看他把我們怎么樣?“不久,緩到了宮里來為景公診病。他觀察了晉景公的臉色,又號了脈,仔細檢查了病情,最后搖搖頭說:”這病沒法治啦!病魔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藥力達不到,實在沒啥好辦法了!“晉景公聽見緩說的話正和夢中兩個小人商議使用的詭計相符合,便嘆了口氣說:”你診斷對,你真是一位高明的醫(yī)生。 罢f完,命屬下送給緩一筆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國去了。過了不久,晉景公真的病死了,F(xiàn)通常用此典故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yī)治。也用來比喻事情出了毛病,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鞭長莫及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楚國國君楚莊王因左司馬申舟去齊國路經(jīng)宋國被殺,一氣之下,發(fā)兵攻打宋國。宋國被楚國軍隊圍困了半年,逼得實在沒有辦法,便向晉國求援。晉國國君晉景公認為,晉國實力較雄厚,不出兵怕世人恥笑,便打算出兵救宋。但是大夫伯宗卻不同意出兵。他對晉景公說:”我們決不能派救兵去幫宋國打楚國,古語說得好,'馬鞭子雖長,也不能抽打馬肚子,不能去攻擊它。楚國現(xiàn)在正是強盛的時期,我們和它相爭只能有害無益。即使像江河湖泊都能夠容納污濁之水,山林草叢可以隱藏猛獸毒蛇,就是一塊美玉有時也難免有斑點,那么做國君豈不能容忍一時的屈辱呢?“晉景公經(jīng)過伯宗的開導,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就不派兵救宋了,F(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人們在做某件事時,由于受客觀因素所限,力量達不到(要求)。
伯牙鼓琴
本典故見《呂氏春秋.本味》,另外在《列子.湯間》、《說苑.尊賢》等亦有文字大致相同的記載。春秋時,伯牙善于鼓琴,而鐘子期善聽琴。伯牙在鼓琴時的思想感情,子期根據(jù)琴音便能心領神會。伯牙鼓琴時,如志在高山,鐘子期就說:”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便說:”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后來,鐘子期死去,伯牙就破琴絕弦,不再鼓琴。后來,人們用”伯牙鼓琴“或”高山流水“等來比喻知音、知己,也有表示琴音及其它作品的高妙。
補天之功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是人類的始祖。是她摶土造人才因而有了人類。女媧不僅造人,而且能給人間解除各種危難。原來很古的時候,撐著上天的四根大柱折了,中原一帶地也下陷了,到處是大火,到處是汪洋一片的大水,不少猛獸以食人為生,各種兇惡的鳥也來抓食老弱病殘者。女媧看著人間的苦難,心中十分不平。于是她便煉五彩石把傾斜的蒼天補好了,把一種猛獸的四只腳砍來做為擎天大柱撐立于天之東南西北的盡頭。這樣天就不再漏了,也不再傾斜了。她又把黑龍殺死填平了下陷的土地,中原一帶的地也平坦了。傷害人的猛獸都被殺死了,地上之人才有了一個安定的可以生活的環(huán)境。女媧的功勞真可以和古希臘的普羅米修斯相比,他們都是人類的偉大的庇護者。《女媧補天》的故事載于《淮南子.覽冥訓》中。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同大自然斗爭的壯麗而又可歌可泣的歷程。魯迅先生據(jù)此神話寫了著名的短篇小說《補天》(亦名《不周山》),更加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女媧不朽的業(yè)績,塑造了一個美麗、善良、堅韌而又胸懷博大的我國古代女神的光輝形象。在魯迅的筆下,這則神話放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輝。
不恥下問
這個典故源于《論語.公冶長》。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大夫孔圉為人謙虛,又聰明好學?奏鋈ナ篮螅l(wèi)國國君為了叫后人學習和發(fā)揚他的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的雅號。以后,人們就尊稱孔圉為”孔文子“?鬃佑袀學生叫子貢,他也是衛(wèi)國人。子貢認為,孔圉不可能像人們所講的那樣好,不該得到那么高的評價。一次,他請教孔子根據(jù)啥賜孔圉”文“的雅號。孔子回答:”孔圉聰明靈敏,又勤奮好學,而且常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求教學問知識,一點也不感到羞恥,因此才賜給他一個'文'的雅號!敖(jīng)孔子這樣解釋細情,子貢終于服氣了。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比喻謙虛好學。
不得要領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大宛列傳》。西漢時,有一個民族叫”月氏“(今甘肅、青海之間),被匈奴打敗之后,只好遠遠逃走,他們仇恨匈奴,時刻都想報仇雪恨,但苦于沒人相幫,只能暫時忍氣吞聲。漢朝正想打敗匈奴,漢武帝從投降漢朝的匈奴人那里得到這個消息后,便想派使者前去聯(lián)系月氏,一起來消滅匈奴。但通往月氏的道路須經(jīng)過匈奴。公元前139年,博望侯張騫受命出使月氏。經(jīng)過匈奴時,被匈奴抓住,在那被拘留了十多年,張騫也娶了妻子,有了兒子。但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忘記皇上交給的任務。后來,張騫帶領部下趁匈奴不注意,逃了出來,繼續(xù)尋找月氏。由于月氏國王當初被匈奴殺死后,國人立他的太子做國王。新國王便帶領臣民向西進攻大夏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占領了大部分領土,因為那里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很少有外敵騷擾。隨著安逸的生活和歲月的流逝,月氏人向匈奴人報仇的念頭也逐漸淡薄了。當張騫等一行人來到之后,和他們談起抗擊匈奴一事時,月氏人根本提不起什么興趣來,言談話語也不得要領。最后張騫等一行人只好掃興地返回了漢朝,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抓不住事物的要點或關鍵。
不改一字
王勃寫詩先打腹稿,落筆后不改一字。《新唐書.王勃傳》:”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復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
不龜藥
本典故見《莊子.逍遙游》。說的是宋國某人有一種防治皮膚凍裂的藥。他和家里人世世代代用水漂洗綿絮為生,有了這種不龜藥,可以防止雙手因濕凍而龜裂。有位客人聽說他有這種不龜藥,就希望能以百金來購買這種藥方。宋人聽了很高興,于是和他的族人商量說:”我們世世代代漂洗綿絮,收入很少,現(xiàn)在一個藥方就可以換來百金,這太上算了!坝谑前巡积斔幏劫u給了客人?腿吮惆堰@個藥方獻給了吳王。不久,越國和吳國之間發(fā)生了一次大戰(zhàn),在冬天的水戰(zhàn)中,由于吳國的將士使用了不龜藥,于是贏得了這次戰(zhàn)爭的勝利。吳王為了酬答客人,便封地給他。后來,人們用”不龜藥“這個典故來比喻平常之物,如使用得法,那可發(fā)揮遠大作用,又寓有惋惜和感嘆才非所用的意思。
不可救藥
這個典故源于《詩經(jīng).大雅.板》。周厲王(姬胡)生活腐化墮落,并且殘酷壓迫剝削百姓,當
時有一個名叫召伯虎的老臣忠心勸諫,但是被厲王寵信的那些奸臣所嘲笑。召伯虎十分著急,就寫了一首詩警告他們!狈宋已噪,爾用憂謔,多將高高,不可救藥!耙馑际钦f:不是我老了,說些不該說的話,而是你們把憂患當兒戲。憂患還沒到來時,是可以防止的。但如果讓憂患越來越多,像火焰猛烈燃燒起來,那就職有辦法救治了。果然不久,百姓們揭竿而起,打進王宮,周厲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這個地方,一直住了十四年才死,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一個人的品質(zhì)壞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
不教而誅
這個典故見于《論語.堯曰》。春秋時,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張詢問孔子,怎樣才能管理好政事呢?孔子說:”尊重五種美德,掃除四種惡政,就能管理好政事了。“子張請孔子解釋一下什么是”五美“、”四惡“?鬃踊卮穑骸彼^五美,就是君子給百姓一些好處,自己不耗費什么財力;使用百姓,但他們卻不埋怨;追求禮德但不貪財享利;莊重但不傲慢;威嚴但不兇猛。所謂四惡,就是事先不進行教育就無辜殺人,這是虐;事先不進行動員和布置,而要求立刻成功,這是暴;指示命令下達得很遲,又讓必須限期做完,這是賊;一樣地送給別人物品,卻很吝嗇,這是摳!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說明事先不加以引導和教育,人家一錯誤就予以遣現(xiàn)或處罰。
不如識丁
這個典故出自《舊唐書.列傳.張延賞》中所附的《張弘靖》。唐代幽州(今北京市和天津市及河北省的部分地區(qū))節(jié)度使張弘靖部下的帶兵頭領韋雍、張宗厚等人,依仗權(quán)勢,欺壓百妖,虐待士兵,又嗜好飲酒。常常在夜里喝醉才散;厝r叫侍衛(wèi)點著燈籠簇擁著他們,燈火照明了大半條街,又任意辱罵和驅(qū)趕街上的行人。使當?shù)氐陌傩蘸芊锤。遇到韋雍、張宗厚不高興時,還無故責罵士兵,甚至罵他們叫”反賊“。有一回,他倆竟對士兵吼叫著說:”現(xiàn)在天下太平,你們這些能拉開兩石重的硬弓,也不如認識一個'丁'(個)字!笆勘鴤兦榫w不穩(wěn),常常懷恨在心。后來,張弘靖的前任劉總派人送來一百萬貫錢。犒賞士兵。但張弘靖卻從中克扣了二十萬掄為私有,只拿出八十萬分給大家。士兵們知道了這件事后,想起平日韋雍、張宗厚等人對他們的欺辱,再加上當?shù)匕傩找渤鸷捱@幾個人,便一齊拿起武器,殺死了韋雍和張宗厚等人,又把張弘靖軟禁起來,擁戴朱洄做臨時統(tǒng)帥。張弘靖雖然在這次事件中沒有喪命,但還是被朝廷降調(diào)到撫州(今江西臨川一帶地區(qū))做刺史,F(xiàn)用此典故比喻文盲或沒有文化。
不舞之鶴
這個典故源于《世說新語.排調(diào)》。東晉有個叫劉遵祖的人年青時很被朝廷的官員殷浩賞識。殷浩便向中書令(官職名)庾亮推舉。庾亮一聽很高興,就召來劉遵祖做自己的助手。見面之后,庾亮跟他談話。但這天劉遵祖的言談舉止與殷浩介紹的很不相稱,庾亮感到有些失望,就把劉遵祖比作”羊公鶴“。因為過去西晉時,荊州(今湖北)長官羊祜養(yǎng)有一只鶴,很會舞蹈。有一次,羊祜向客人稱道這只鶴的本事?腿苏f:”那就欣賞一下吧!暗Q來了后,羽毛松散,一副懶散的樣子,遲遲不肯起舞。所以庾亮用其來比劉遵祖,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他人或自己無能。
不學無術
這個典故出自《宋史.寇準傳》。起初,張詠在成都,聽說寇準作了宰相,于是對其下屬臣僚們說:”寇準這個人是個奇才,只可惜學問不足!暗娇軠蕪年兾鞒鰜,張詠恰好自成都被罷免回鄉(xiāng),寇準細致地布置陳設帷帳等用具,準備舉辦大型宴會,備辦招待。張詠在將要離去時,寇準把他送到郊外,問他:”你有什么話要告誡我呢?“張詠遲疑一下慢慢地說:”《霍光傳》不能不讀!“寇準不明了其中的意思;丶液笕〕龌艄獾膫饔涀x了起來,剛讀到”不學無術“這幾個字時,大笑說:”這是張公對我要說的話。 這個典故用來表示一個人沒有學問。
不翼而飛
這個典故載于《戰(zhàn)國策.秦策》。戰(zhàn)國時代,秦國大將王稽,帶領兵馬去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苦戰(zhàn)十七個月,仍未破城。下面有個名叫莊的人,問王稽:”你為什么不犒賞將士,以鼓舞士氣呢?“王稽說:”我只知道按秦王的命令行事,別人的意見我不管。“莊說:”我聽說,'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意思是三人謊報能使人相信真發(fā)現(xiàn)了老虎;十人人合力能把一個木椎弄彎;人人都有同一種呼聲,不用翅膀也能飛到各處去。后來,王稽的軍隊終于發(fā)生叛亂,王稽也被秦王處死。用這個典故形容消息飛快地傳開。后來,人們也用來形容東西突然丟失。
布衣之交
這個典故見《南史.劉悛傳》。南朝齊武帝蕭賾,原來和劉悛交情很深,經(jīng)常在劉悛家談至深夜。蕭賾當了皇帝后,還經(jīng)常到劉悛家去,和從前一樣談笑。有一次,劉悛陪蕭賾登蔣山,蕭賾感嘆地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庇謱€f:“這是說咱倆,人們說富貴以后感情會變,可你我始終保持布衣時的交情。”這里的布業(yè)指沒有當官的文人,不要只理解為窮人。用這個典故來形容不以權(quán)勢驕人,始終平等相待的交往。
不辨菽麥
這個典故見于《春秋左傳.成公十八年》。晉國欒書、中行偃由于厲公(姬州蒲)治國無道,便指使程滑在公元前573年把厲公殺掉。然后派士魴到周朝京城去迎接晉襄公的曾孫周子回來繼承君位。這年孫周才十四歲,但很能干,又有口才。雖然他有一個哥哥,按時封建制度傳統(tǒng)的禮法,應立長子為君。但由于他的哥哥不聰明,連豆子和麥子都不會辨認,所以晉國的貴族沒有扶立他為國君。當孫周和士魴等一起回到晉國屬地(今山西)時,碰見趕去迎接他的很多晉國官員,周子就說:“我原本不想繼承君位,現(xiàn)在有了,這或許是天意吧?人們扶立國君,為的是要他主持政務,發(fā)號施令,假若立了國君,但不聽從他的命令,那要國君有什么用?你們能否擁護我都要在今天明確表示態(tài)度。只有大家團結(jié)起來服從國君的領導,晉國才會有幸福的生活!惫賳T們一聽連忙恭敬地回答:“晉國所有的臣子全都盼望你回去繼承君位,怎敢不絕對聽從你的指揮?”于是周子回到晉國做了國君,稱悼公。他大刀闊斧地撤換了一些不稱職的官員,任用了一些有賢之士,并按照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情況,制訂了不少革新的制度,公布了一批革新的法令,從此晉國漸漸強盛起來了,F(xiàn)在般用此典故諷刺那些頭腦愚昧、實際知識淺薄的人。
不逞之徒
這個典故見于《左傳.襄公十年》。春秋時期,鄭國宰相子駟,暗中派人殺死了鄭國的國君僖公,而后擁立鄭簡公。對此,鄭國的一些公子貴族十分不滿,想要舉兵討逆,但是還沒動手,就被子駟發(fā)覺,反把這些人全部殺掉。此后,子駟便掌管了鄭國的大權(quán)。不久,子駟重新劃分貴族大夫們的封地,為此鄭國的不少貴族喪失了很多土地,他們在心里非常怨恨子駟。于是,這些貴族大夫就糾集了一伙心懷不滿的人,又聯(lián)合被子駟殺死的那些貴族公子的余黨,一起舉兵討合伐子駟。最后他們出其不意地闖進宮中,殺死了子駟。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那些心懷不滿,肆意擾亂或?qū)8蓧氖碌娜恕?/p>
不管三七二十一
這個典故見于《戰(zhàn)國策.齊策一》。戰(zhàn)國中期,縱橫家蘇秦為了實現(xiàn)聯(lián)合楚、齊、趙、韓、魏、燕,共同抗擊秦國的“合縱”主張,受趙肅侯的委托,又來到齊國游說。他對齊宣王說:“齊國土地廣闊,物產(chǎn)豐富,兵精糧足,可以與秦國抗爭!碧K秦又舉例說:“臨淄城中有七萬戶人家。我私下統(tǒng)計,每戶不會少于三個男子,這樣三七就是二十一萬人。假如征兵的話,不用到別的縣城去,單是一個臨淄城中就可征到二十一萬人了。”齊宣一帶年了蘇秦的一番開導后,很贊同他的“合縱”主張,愿意聯(lián)合別的諸侯國一起抗秦,F(xiàn)通常用此典故形容辦事情和考慮問題,想當然,不計是非情由和后果。
不寒而栗
這個典故見于《史記.酷吏列傳》。西漢武帝劉徹在位時,義縱是出名的酷吏,為人非常兇惡殘暴,他在定襄當太守時,為鎮(zhèn)壓平民百姓,一上任就大開殺戒,下令把關押在獄中的二百多犯人一律判處死刑,同時不分青給皂白,把私入監(jiān)獄探望囚犯的二百多人,全都逮捕,加上“莫須有”的罪名,也判處死刑。次日,義縱吩咐鄶子手將這四百多人全殺死。他一天殺死四百多人的消息傳出去后,在整個定襄州府引起震驚,平民百姓極為恐慌,一個個膽戰(zhàn)心驚,渾身發(fā)抖。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特別害怕。
不拘小節(jié)
這個典故源于《后漢書.虞延傳》。東漢時,在陳留城(今河南開封)有一個叫虞延的人,身高八尺左右,虎背熊腰,力大無比。他性情純樸,不為小事細情所拘限,伸張正義,敢說敢做。當時,皇帝王莽有一個貴人(僅次于皇后的妃嬪)魏氏的親屬,依仗權(quán)勢,橫行于鄉(xiāng)里,虞延知道后便帶領吏卒沖入其家,拘捕了這些不法分子,因而得罪了朝廷,一直沒有被提拔重用。王莽垮臺后,虞延才得到提拔。后來他棄官回鄉(xiāng),曾勸諫一個叫高宗的太守秉公執(zhí)法,廉潔自律,但太守不以為然。不久這個太守果真由于貪污腐化被殺,臨刑前,他痛哭流滋:“我真后當初沒有聽虞延的忠告!睗h光武帝劉秀得知這件事后,對虞延的為人也很佩服,F(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不注意生活細節(jié)與小事。
不可同日而語
這典故出自《戰(zhàn)國策.趙策二》。戰(zhàn)國中期,秦國日漸強大起來,并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在一步步消滅其他諸侯國家。這時縱橫家蘇秦便主張“合縱”----韓、燕、趙、魏、齊、楚六國聯(lián)
合起來對付秦國。為實現(xiàn)其主張,他來到趙國游說。蘇秦對國君趙肅侯說:“我分析天下形勢,當今中原各國數(shù)趙國強盛,趙有領土二千里,軍隊數(shù)十萬,兵車千輛,戰(zhàn)馬萬匹,糧食可以夠吃十年。因秦國在諸侯中最畏忌的莫過于趙國。我私下里考察,中原六國的土地比秦國大五倍,軍隊比秦國多十倍。如果六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抗秦,秦國一定是會被打敗的。然而現(xiàn)在竟都向秦國割地求和,卻被秦國打敗了。要知道,打敗別人和被別人打敗,對別人稱臣和讓別人向自己稱臣,這兩種情況怎么能同日而語呢?”趙肅侯很贊同蘇秦的看法,當即封他為相,并讓他去連絡各諸侯國共同抗秦。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說明兩種情況完全相反或懸殊很大,不能相提并論或相比。
不名一錢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佞幸列傳》。西漢時一個叫鄧通的人,擔任過掌管船舶行駛的職務。其標志是頭上戴頂黃帽。鄧通雖沒啥本事,但很會阿諛奉承。漢文帝劉恒有一次做夢想上天,但上不去,見有一個戴黃帽的人從后面把他推上去了。于是文帝便依夢里的情形派官員去尋找此人。發(fā)現(xiàn)夢中戴黃帽的人就是鄧通,文帝就把他召進宮里,賞錢數(shù)萬,并提拔他為上大夫。漢文帝又請人給鄧通相面,相者說:“這個人以后將會受窮而死!蔽牡壅f:“能叫鄧通富貴的只有我了!庇谑琴n給鄧通一座產(chǎn)銅的礦山,叫他自己鑄錢。當時“鄧氏錢”遍布全國,鄧通很快成了一個大富翁。為保住自己的權(quán)勢和財富,他竭盡全力向皇帝溜須拍馬。一次漢文帝身上長瘡,為減輕他的痛苦,鄧通竟用嘴去吸吮瘡里的膿血。文帝便讓太子劉啟也像鄧通那樣為自己吸膿,因此太子恨透了鄧通。漢文帝死后,劉啟繼位,稱漢景帝。他想起了鄧通吸膿一事,就下令罷免了鄧通,這時有人又告發(fā)鄧通私自鑄錢,景帝又下令沒收了鄧通的全部家產(chǎn),這樣過去財富顯赫的鄧通一下子落到窮途潦倒的地步,后來寄死在別人
交友典故成語 交友典故伯牙鼓琴篇三
一、出自神話傳說的典故
1、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西京雜記》卷二說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又說楊雄作《太玄》,夢見自己吐出鳳凰,飛集書上。文章借此形容孟學士文章
之美。
2、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相傳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飛,待春而歸。文章借此說明水邊斷斷續(xù)續(xù)地傳來一陣陣驚寒的雁聲。
3、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古代傳說廣州有水名貪泉,人喝了這里的水就會變得貪婪!肚f子?外物》記載的處在涸轍里的鮒魚求救的故事。文章借此表達作者不甘沉淪的思想。
4、今茲捧袂,喜托龍門: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就可以變?yōu)轱w龍。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謁見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價。
5、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中華古今注》說,吳大帝孫權(quán)有寶劍六,其二名紫電。據(jù)《西京雜記》卷一云,漢高祖斬白蛇劍,每十二年一加磨,鋒刃,撊羲。文章借此夸贊王將軍。
二、出自歷史故事的典故
1、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晉書?張華傳》記載:牛、斗二星之間常現(xiàn)紫氣,張華請南昌人雷煥來看,雷煥說那是寶劍的光芒上通于天。后來果然在南昌的豐城地下掘出了雙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寶劍出土后,星間紫氣也消失了。文章借此來夸贊洪州地方很靈異。
2、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后漢書?徐稚傳》記載:徐稚是洪州高士,“陳蕃為(豫章)太守……唯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蔽恼陆璐丝滟澓橹萑宋锟∶。
3、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日下,指京都,云間,指江蘇松江!妒勒f新語?排調(diào)》:“荀鳴鶴、陸士龍二人未相識,俱會張茂先(張華)坐。張令其語。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語。陸舉手曰:‘云間陸士龍!鞔鹂冢骸障萝鼬Q鶴!蔽恼陆璐吮憩F(xiàn)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見的心志。
4、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史記?賈誼傳》記載,漢文帝時,賈誼遷謫長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長安,召見于宣室。作者借此表達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5、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史記》記載,漢武帝時選求賢良,有人舉薦馮唐,可是他已九十多歲了,不能做官了。又載,李廣是漢武帝時的名將,多年抗擊匈奴,軍功很大,卻終身沒有封侯。文章借此表達年時易往,功業(yè)難就。
6、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史記?賈誼傳》記載,賈誼曾任太中大夫,對當時國
家大事多所建議,一時深受器重,后受讒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7、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后漢書?梁鴻傳》記載,梁鴻,東漢人,因作詩諷刺君王,得罪了漢章帝,被迫逃到齊魯一帶躲避。文章借此抒發(fā)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
8、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后漢書?孟嘗傳》記載,東漢人孟嘗,為官清正廉潔,但不被重用,后來歸田。作者借此來反襯自己不甘沉淪的思想。
9、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獨自駕車出行,在無路可
走時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來反襯自己不甘沉淪的思想。
10、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漢書?終軍傳》記載,漢武帝想讓南越王歸順,派終軍前往勸說,終軍請求給他長纓,必縛住南越王,帶回到皇宮門前。作者借此表達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慨。
11、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后漢書?班超傳》記載的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端螘?宗愨傳》記載,南朝宋人宗愨,少年時很有抱負,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作者借此表達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慨。
12、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晉書?謝玄傳》記載,晉朝謝安曾問子侄們:為什么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焙蟀刖涑鲎浴读遗畟?母儀傳》記載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作者借此表達有幸在宴會上結(jié)識了各位
名士。
13、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史記?司馬相如傳》:“蜀人楊得意為狗監(jiān),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象@,乃召問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賦》,天子大悅,飄飄有凌云之氣!边@兩句是說,未遇推薦之人,只能賦凌云之賦而自惜。
14、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列子?湯問》記載的高山流水的故事。這句的意思是說既遇知音,就在宴會上賦詩作文,不以為慚。
15、蘭亭已矣,梓澤丘墟:《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的蘭亭集會的情況!稌x書?石崇傳》記載:“崇有別館,在河陽之金谷,一名梓澤!边@句是說,名勝之地,終難免于荒蕪。
三、出自文人詞句的典故
1、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彭澤,指陶淵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攜幼入室,有酒盈樽!边@兩句意思是說,滕王閣的宴集,勝過隱士的獨樂!端(jīng)注》記載:“睢水又東南流,歷于竹圃。水次綠竹蔭渚,青青實望,世人言梁王竹園也!
2、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曹植《公宴詩》有詩句:“秋蘭披長坂,朱華冒綠池!辩妿V《詩品》記載:“宋臨川太守謝靈運,其源出于陳思(曹植)!边@里是借曹植來比擬與會的文士將對后代文壇產(chǎn)生影響。
3、北海雖賒,扶搖可接:《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
而上者九萬里!蔽恼陆璐吮磉_作者不甘沉淪的思想。
4、他日趨庭,叨陪鯉對:《論語?季氏》記載:“(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幫硕鴮W禮!弊髡呓璐苏f明自己將往海南接受父教。
5、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鐘嶸《詩品》說:“余嘗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這句是說,請各位竭盡文才,寫出像潘岳、陸機那樣的好作品。精彩推薦
這個皇帝好色成性,把寵妃帶到朝堂當面享用,還因此成了后世的一個典故
交友典故成語 交友典故伯牙鼓琴篇四
中國人不可不知的20個成語典故(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yè)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fā)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jié)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據(jù)古代印度佛經(jīng)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jīng),十分虔誠?墒,國內(nèi)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shù)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xiàn)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笔拐吆芸炀蜏惣艘蝗好と,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xiàn)已帶到殿前!辩R面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后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shù)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面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樣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圣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泵酱笙蟾共康拿と苏f:“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彪S后,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圣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币蝗好と朔殖闪藥谆,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jīng)》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jīng)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傳在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于發(fā)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xiàn)。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jīng)驗,不知變通。
(六)揠苗助長
【典故】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于是苦心思索著有什么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卷起褲管就往水田里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nóng)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里的稻苗長高了不少!鞭r(nóng)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子聽到家里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這時,他發(fā)現(xiàn)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釋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nóng)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只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七)買櫝還珠
【典故】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fā)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于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后,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墒菦]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后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庇谑青嵢藢⒄渲榻唤o了楚人,然后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nèi)的價值,以致于“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zhì),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舍;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八)濫竽充數(shù)
【典故】
據(jù)《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里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里,并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里,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fā)現(xiàn)。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釋讀】
西方諺語說,你可以在某時欺騙某一些人,卻不能一直欺騙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硬裝做會吹竽,終有露出馬腳之時。
這個故事也說明南郭先生不善于運用良好的學習條件。在齊宣王300人的吹竽隊里,與其他299名樂師相處,學習資源還算豐富。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滿足于濫竽充數(shù),自欺欺人,只能落個逃之夭夭的下場。
(九)按圖索驥
【典故】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jù)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jīng)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jīng)》,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征,并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zhì)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jīng)》,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jīng)》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只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jīng)》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里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于《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jīng)》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zhí)《馬經(jīng)》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釋讀】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guī),F(xiàn)在指順著線索去尋找。索是尋找、覓求,驥是好馬。
(十)邯鄲學步
【典故】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么學什么,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
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釋讀】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本領也丟掉。
(十一)井底之蛙
【典故】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只淺井的青蛙見到一只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jīng)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對這只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十二)葉公好龍
【典故】
魯哀公經(jīng)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zhuǎn)述給魯哀公聽。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qū)︳敯Чf:“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zhuǎn)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
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么兩樣呢?
(十三)掩耳盜鈴 【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且才膊粍。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斑祝娐曌冃×,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十四)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夸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于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彼麅捎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比藨唬骸耙杂柚,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岸堋保糯脕肀Wo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十五)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xiàn)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fā)現(xiàn)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睘榱藨土P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釋讀】
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F(xiàn)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十六)東施效顰
【典故】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準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著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贊,說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贊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于是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著眉頭,在人們面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贊她。她本來就長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后,趕緊關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遠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
東施只知道西施皺著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jié)果只給后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十七)臥薪嘗膽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jīng)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zhàn),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并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后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墳墓和養(yǎng)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后,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jīng)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于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后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
源于《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十八)夜郎自大
【典故】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chǎn)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qū)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yōu)榱擞蠂醯男囊猓谑蔷驼f:“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焙髞恚麄儊淼胶舆叄瑖跤謫枺骸拔艺J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nèi)匀划惪谕暬卮鹫f:“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jīng)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
(十九)愚公移山
【典故】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里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后,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么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所屬朝代】
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出處】
《列子·湯問第五》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釋讀】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二十)熟能生巧
【典故】
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咨的人,箭術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驕傲,常?湟约旱谋绢I。“哈,哈,哈,我的箭術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愿意跟我比比看。俊
“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了,我們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習,學習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咨那兒學得箭術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有一天陳堯咨帶著徒弟在院子里練習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正好走過,便停下來看。
陳堯咨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fā)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徒弟們在旁邊拍手叫好,陳堯咨也很神氣的對老翁說:“你看怎么樣?”那個老翁只是微微點頭,并不叫好。
陳堯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嗎?”“好是好,不過,這只是一平常的技術罷了,并沒有什么了不起!薄袄项^兒,你說的是什么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的確平常的很,沒什么值得夸贊的!薄袄项^兒,聽你這么說好象很內(nèi)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么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薄暗褂,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 薄澳銈冞是看了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準了,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里。倒完之后,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咨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罷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陳堯咨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術。后來他的人品和箭術一樣好.【釋讀】
這個成語,說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學苦練掌握規(guī)律,就能找出許多竅門,干起來得心應手。
交友典故成語 交友典故伯牙鼓琴篇五
【交友典故】之杵臼之交
杵臼之交出自《后漢書.吳佑傳》。原文:“時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佑賃舂。佑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意思是交友不嫌貧賤。東漢時期,有一個窮苦好學的讀書人,名叫公沙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讀書,總認為自己所學有限,想進入京城太學繼續(xù)深造。公沙穆家中窮困,沒有那麼多錢作為他入太學學習的費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吳佑的富戶家做舂米工人。吳佑曾任齊相、長史等官職。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吳佑來到他的身邊,吳佑見公沙穆舉止斯文有禮,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談起來。言談中,吳佑發(fā)現(xiàn)公沙穆學識淵博,很有見解。吳佑不顧彼此貧富懸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為朋友。在封建社會,貧富縣殊,等級森嚴。一個富豪能夠屈尊降貴與一個窮苦讀書人交朋友,是件難得之事,因此被傳為一段佳話。2.【交友典故】之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北扔骺梢酝、共患難的朋友。
戰(zhàn)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從邯鄲出發(fā)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后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并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zhàn)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鄲。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zhàn),為趙國拼殺于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在回車巷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后藺相如只好命令回藺相如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么,他們說:“我們?yōu)槟鍪拢且驗榫囱瞿莻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xiàn)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頗呢?秦國現(xiàn)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于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頗聽說后,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交友典故】之膠漆之交
出自《后漢書.獨行列傳》膠和漆,是兩種最具黏性的東西,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故把志趣相投、親密無間的朋友稱為膠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輕時與同郡雷義結(jié)為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jīng)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云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為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請,張云不批準。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職。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變故,舉債負息錢數(shù)十萬,債主天天上門索討,小吏跪求暫緩,仍無法通融,欲訴諸官府,陳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還債。小吏感恩戴德,登門拜謝,陳重若無其事地說:“這不是我做的,也許是與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償還的吧!”始終不談自己的恩德。有一次,一個同事告假回鄉(xiāng),忙中穿錯了別人的一條褲子回去。失主懷疑是陳重拿走,陳重也不置申辯,而去買了一條新褲賠償他。直到回鄉(xiāng)奔喪的同事歸來,才真相大白。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為理由,辭職一同還鄉(xiāng)。后來陳重復出,任細陽縣令,頗有政績,舉措標新立異;又升任會稽郡太守,因為姐姐去世守喪,辭官離職;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7.【交友典故】之雞黍之交
出自《后漢書.獨行列傳》,意思是守信用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少年時在太學讀書,與汝南人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讀書后,同歸鄉(xiāng)里。范式對張劭說:“我兩年后回來,那時我將要去府上拜見尊親,再看看令郎令嬡。”與此同時兩人還約定了拜見的日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間約定的日期將至。張劭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這么長的時間,你與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約定的時間呀?”張劭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蹦赣H說:“要是果真如此,我要為你們釀酒!钡搅思s定的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飲,盡歡才散!窘挥训涔省恐荃U之交
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系。
“管鮑”,是指公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錢,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惫苤僭(jīng)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zhàn),臨陣卻逃跑了,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為牽掛家里年老的母親。后來,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當時齊國朝政很亂,公子們?yōu)榱吮艿,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公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公子小白。不久,齊國發(fā)生**,國君被殺死,國家沒有了君主。公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動身往齊國趕,想搶奪君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為了讓糾當上國君,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沒有傷到小白。后來,小白當上了齊侯,歷史上稱為“齊桓公”。齊桓公一當上國君,就讓魯國把公子糾殺死,把管仲囚禁起來。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上卿,幫助他治理國家。鮑叔牙卻認為自己沒有當上卿的能力。他大力舉薦被囚禁在魯國的管仲。鮑叔牙說:“治理國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寬厚仁慈,忠實誠信,能制定規(guī)范的國家制度,還善于指揮軍隊。這都是我不具備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只能請管仲當上卿!饼R桓公不同意,他說:“管仲當初射我一箭,差點把我害死,我不殺他就算好了,怎么還能讓他當上卿?”鮑叔牙馬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是不記仇的。更何況當時管仲是為公子糾效命。一個人能忠心為主人辦事,也一定能忠心地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稱霸天下,沒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饼R桓公終于被鮑叔牙說服了,把管仲接回齊國。管仲回到齊國,當了上卿,而鮑叔牙卻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鮑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成為諸侯王中的霸主。10.【交友典故】之忘年之交
出自《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薄赌鲜.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xiāng)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jié)忘年交!敝改贻叢幌喈敹Y(jié)交為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陳泰嘆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于是陳泰與鄧艾結(jié)為忘年之交。”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