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是哪個朝代發(fā)明的
造紙術是哪個朝代發(fā)明的
問題:
造紙術是哪個朝代發(fā)明的?
答案:漢朝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fā)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向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fā)明的。主要依據(jù)是《后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發(fā)明、創(chuàng)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之后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jù)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fā)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后,對造紙術的發(fā)明問題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善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制造的紙,是現(xiàn)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后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制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干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shù)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yǎng)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yè)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之后發(fā)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借助這些技術發(fā)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于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后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傮w來看,造紙技術環(huán)節(jié)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fā)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在造紙術發(fā)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和大麻。據(jù)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后期用于紡織。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紙術尚處于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松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于書寫,一般只用于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善,構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并使纖維帚化,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后用撈紙器(篾席)撈漿,第四是干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干,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以后,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xiàn)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qū)別。造紙技術的發(fā)展主要體此刻兩個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晉南北朝時已經開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紙。到了隋朝、五代時期,竹、檀皮、麥桿、稻桿等也都已作為造紙原料,先后被利用,從而為造紙頁的發(fā)展帶給了豐富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其中,唐朝利用竹子為原料制成的竹紙,標志著造紙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纖維硬、脆、易斷,技術處理比較困難,用竹子造紙的成功,證明中國古代的造紙技術已經到達相當成熟的程度。唐時,在造紙過程中加礬、加膠、涂粉、灑金、染色等加工技術相繼問世,為生產各種各樣的工藝用紙奠定了技術基礎。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越來越高,品種越來越多,從唐代到清代,中國生產的用紙,除了一般的紙張外,還有各種彩色的臘箋、冷金、錯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紙等名貴紙張,以及各種宣紙、壁紙、花紙等。使紙張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紙的發(fā)明、發(fā)展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公元105年發(fā)明造紙后,造紙術就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fā)達的其它地區(qū)傳播。蔡倫被封到陜西洋縣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qū)并逐漸傳向四川。據(jù)蔡倫家鄉(xiāng)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也向家鄉(xiāng)傳授過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fā)達,出過東萊縣(今掖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后,紙就成了和縑帛、簡牘的有力的競爭者。
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代替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xiàn)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能夠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術上,加強了堿液蒸煮和舂搗,改善了紙的質量,出現(xiàn)了色紙、涂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六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公元六——十世紀的隋唐五代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xiàn)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稈紙和新式的竹紙。在南方產竹地區(qū),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fā)展。關于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于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jù)。從技術上看,竹紙就應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fā)展以后,才能出現(xiàn),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xiàn)竹紙。竹紙就應起源于唐以后,而在唐宋之際有比較大的發(fā)展。歐洲要到十八世紀才有竹紙。
這一時期的產紙地區(qū)遍及南北各地。由于雕板印刷術的發(fā)明,興起了印書業(yè),這就促進了造紙業(yè)的發(fā)展,紙的產量、質量都有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各種紙制品普及于民間日常生活中。名貴的紙中有唐代的“硬黃”、五代的“澄心堂紙”等,還有水紋紙和各種藝術加工紙。唐代的繪畫藝術作品已經有不少紙本的,正反映出造紙技術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個性盛行,消耗量也個性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務必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淀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后多用植物粘液做“紙藥”,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藥”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采用,但是宋代以后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采用淀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fā)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后繼續(xù)發(fā)行,之后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fā)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于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并且行銷于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里,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xiàn)。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紙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而《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關于竹紙和皮紙的記載,能夠說是具有總結性的敘述。書中還附有造紙操作圖,是當時世界上關于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經過元、明、清數(shù)百年歲月,到清代中期,我國手工造紙已相當發(fā)達,質量先進,品種繁多,成為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文化發(fā)展傳播的物質條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