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1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任務卡片、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口算并說出口訣。

  2、說出算式里各數的名稱,算式的讀法和算式的意義。

  3、情境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真聰明!還有一些小同學,他們也很聰明,你們看,他們學得多認真啊!請你仔細觀察這張照片,說一說這些同學在做什么呢?(擺圖形)

 。2)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各能擺幾個?我們也來擺一擺吧!

  (3)學生利用11根小棒拼擺圖形后匯報結果。

  (4)質疑:根據我們剛才擺的圖形,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生:擺完圖形后小棒都有剩余。擺的圖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數不相同。

  4、揭示課題

  你們真是一群愛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剛才的操作過程中產生了剩余,恰如我們*常分東西,有時候正好*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在數學中,我們叫它余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ㄒ唬﹦邮植僮鳎骄恳饬x。教學例1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出示圖片: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怎么擺?

  (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數學信息。

 。2)請同學們拿出6根小棒**6個草莓,擺一擺,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集體交流*均分的過程、結果及算式。

  生: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列式為

  6÷2=3(盤)(板書)

 。3)指名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義。

  生:6個草莓,每2個一盤,擺了3盤。

  2、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出示:有7個草莓,每2個一盤,能擺幾盤,有沒有剩余?

  (1)和上一題觀察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2)現在,你還會擺嗎?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動手擺一擺。

  (3)學生動手操作并匯報操作結果。

  生: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1個。

  (4)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師:*均分后有剩余的1個怎么辦?剩下的不能再*均分,可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樣表示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并匯報

 。5)師:7里面最多有3個2,余下的1不夠再分,余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叫余數,用除法算式表示為7÷2=3(盤)……1(個)(板書)怎樣讀呢?

 。6)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在商和余數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表示有剩余,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7)引導思考師:這個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稱?分別表示什么呢?

  (8)組內討論并匯報

  生:7是被除數,表示草莓的總數;2是除數,表示每份數;3是商,表示可以分的份數;1是余數,表示還剩1個,不夠再分。

  3、比一比,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1)引導學生觀察6÷2=3和7÷2=3……1,這兩個算式,比較它們的異同點。

 。2)學生組內討論,集體交流。

  生:相同點:都是把物體*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不同點:一個算式沒余數,另一個算式有余數。

  4、確定有余數的除法中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1)師: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也是要寫單位名稱的,那你知道這個算式中余數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嗎?生是(個)

  師:對,余數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的單位名稱是相同的,那你知道為什么它們是相同的嗎?因為被除數是被分物體的總數,而余數是這些物體剩余的部分,所以它們的單位名稱是相同的。

  (2)商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盤”呢?

  商是我們求出的結果,要求的是能擺幾盤,所以單位名稱是“盤”。

 。3)

小結:總之,有余數除法要根據除法的意義來確定單位名稱。商的單位名稱要根據“求什么”來確定,而余數的單位名稱要與被除數相同。

  (4)師:剛才我們擺了小棒,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所擺圖形的結果嗎?注意單位名稱的使用。

 。ǘ┯^察比較,發(fā)現關系。學習例2

  師: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的好孩子,不過教師還想考考你們的觀察能力,讓我們來用小棒擺正方形。

  1、深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1)請同學們分別用8、9、10、11、12根小棒擺幾個下方形,并根據擺的情況列出算式。

 。2)小組合作:擺圖形,記錄結果,列出算式。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8÷4=2

 。4)如果繼續(xù)擺下去,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13根……16根……屏幕出示

  2、引導學生明確有余數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小

 。1)師:觀察上面所有算式的除數和余數,你有什么發(fā)現?

 。2)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生:除數都是4,余數有規(guī)律,是1、2、3的順序出現的。

  這幾個余數都比4小。

  再看看前面,我們用小棒擺圖形的算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

  生:除數不一樣,但是余數也都比除數小。

 。4)有沒有余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呢?為什么?

  不會,剩的多,還可以再擺或再分。

  (5)師生共同

總結: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6)用一堆小棒擺,如果有余數,可能會剩幾根小棒?最多剩幾根?最少呢?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呢?

  三、動手動腦,鞏固新知

  1、(1)10支鉛筆,每人分2支,可以分給()人,列式:

  (2)10支鉛筆,每人分3支,可以分給()人,還剩()支。

  2、60頁“做一做”1題

  **完成,集體訂正

  3、擺一擺、算一算

  分別用6、7、8根小棒擺三角形,能擺幾個三角形?如果有剩余,余下幾根小棒?

  4、判斷,并說說理由。

  5、猜一猜,余數可能是幾

  6、思考:

  小花貓和它的13個小伙伴要到河對岸參加森林運動會。白鵝大哥說:“我的船小中,每次只能坐4個乘客”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花貓和它的小伙伴要幾次才能全部渡過河嗎?

  四、全課

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操作,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課件:出示課本51頁的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二、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

  1.自學、交流,學習例2。

 。1)自學、合作探究。

  師: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我們課本P51的例2。

  課件出示問題: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跟你們組的小伙伴嘗試解決問題。

 。2)學生自學、合作探究。

  (3)學生**匯報。

  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師生共同點評學生答案。

  小結:剩余的3盆,我們把它叫做余數(板書余數)像這樣的除法沒有正好分完,還有余數,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2.自學、交流,學習例3。

 。1)猜想-驗證,突破難點。

  a.讓學生猜想:假如除數是5,請猜猜余數可能是幾?

  b.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到底余數可能是幾?請同學們翻到52頁看例3,利用小棒擺一擺,再觀察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c.引導學生得出:余數<除數

  d.

小結:余數<除數

 。2)看書質疑。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本51-52頁的內容,有不懂的請?zhí)岢鰜怼?/p>

  三、

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堂練習

 。ńo貓送魚)

  準備:余數分別是1、2、3、的3只貓,及魚狀的卡片。

  方法:學生寫了余數的算式(魚)貼上相應的貓上。

  最后點評表揚學生(課件出現小貓說謝謝同學們送來的魚)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生理解"余數"的含義;能夠正確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感受、體驗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能力。

  教學準備:

  圓片或小棒、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家里布置的漂亮嗎,都進行了怎樣的`布置?

  小熊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間。瞧,它掛的氣球多漂亮!仔細看看,發(fā)現什么?(按紅、黃、粉、綠排列)

  你們能很快猜出第31個是什么顏色的氣球嗎?

  請同學們再說出幾個氣球的號碼,誰愿意跟老師比比猜?

  想知道老師為什么猜得又快又準嗎?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就知道了。(由猜氣球的顏色導入,學生興趣會很高。再看到老師總能很快猜對,不僅能讓學生驚訝,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會很好。)

  二、探究新知

 。ㄒ唬┱J識余數

  1.春節(jié)的時候,我們去親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會拿出一些糖果來招待客人,F在我們就幫助小猴子把買來的水果分裝在盤子里,準備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買來了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個?(10個)現在咱們就幫它把這些桔子*均分一分吧。以小組為單位,用學具擺一擺,請組長記錄結果。

  余數要比除數。ㄒ孕〗M為單位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擺法,并說說怎樣列示。(板書)

  4.觀察這些分法,你能給分分類嗎?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6.你們能說說什么是"余數"嗎?指出幾個算式中的余數分別是幾。

  7.介紹讀法。指名讀、齊讀。

  (學生參與了探究的過程,這會對他們理解余數的概念給予很大的幫助。)

 。ǘ┲烙鄶狄瘸龜敌

  1.想想剛才你們分桔子的經過,再看看這幾個算式,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會有剩余嗎?

  剩下的為什么不再繼續(xù)分了?剩余幾個就不能再分了,跟哪個數比比就知道了?記。河鄶狄欢ㄒ瘸龜敌。

  2.余數比除數大或等于余數行嗎,為什么?

 。ㄍㄟ^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從而使學生在經歷、體驗、獲得的過程中加深對"余數要比除數小"的理解,使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第三頁練一練1題、2題。(鞏固基本概念)

  2.拓展練習:一個數除以5,如果有余數,可能是幾?

  四、歸納:談本節(jié)課收獲。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閱讀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1)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分糖的活動,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在分糖過程中,明白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會計算有余數的除法(試商)。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如何試商。

  教學準備:

  教師:糖圖,多**課件,

  學生:每組一包糖(14塊),彩筆,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感知余數。

  1、師:今天,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小禮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好,我們倒出來看看,是什么?喜歡嗎?(老師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歡!

  [評析: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和低段兒童喜歡吃糖的特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2、師: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14塊糖,如果每人分一塊,這些糖最多能分給多少人?

  生:可以分給14個人。

  師:對嗎?好,咱們一起分一分。(課件演示:14塊糖,一人一塊,我們就一塊一塊的圈起來,最后分給了多少人?)

  生:14個人!

  師:如果每人分2塊呢?能分給幾個人?

  生:如果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你想的真快!咱們來看,(課件演示:14塊糖,每人分2塊,一起數!)

  生:分給了1個人,2個人,3個人……

  師:誰來說說分的結果?

  生:有14塊糖,每人分兩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回答的真完整!

  3、師:按這樣分法,每人還能分3塊,4塊,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幾塊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塊。

  生b:我想每人分7塊。

  4、師:看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師給你一個機會,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這些糖,看最多能分給幾個人,然后在圖上圈一圈表示出來,好嗎?比比哪個小組的分法最多!開始吧!

  5、學生小組活動分糖,并在圖中畫圈兒表示。

  6、學生分小組匯報:

 。1)、師:分完了嗎,同學們?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們組分的情況?

  組1:我們小組有14塊糖,

  第一種分法是,每人分3塊,一共分給了4個人,還多著兩塊。

  第二種分法是,每人分5塊,一共分給了2個人,最后還多4塊。

  第三種分法是,每人分7塊,一共分給了2個人,正好分完了!

 。2)、師:聽了他的匯報,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我有點不明白,為什么第一種分法還多著2塊?

  生答:因為,每人分3塊,剩下的2塊不夠分給一個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師: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問的同學點頭表示贊同。

  生2:那你第二種,還剩4塊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塊啊,所以剩下的4塊也不夠給一個人,否則就不公*了!

  師:有道理嗎?老師把你們分的情況展示出來。

  (在黑板上貼出他們組的分法)

  (3)師:誰還有不同的分法?說說你不同的那種。

  組2:我們組是這樣分的,14塊糖,每人分4塊,可以分給3個人,還剩2塊。還有一種,是每人分6塊,可以分給2個人,也剩下2塊不能再分了!

  師:他這兩種分法都剩了2塊,是不能再分了嗎?

  生:是,因為第一次每人分4塊,第二次每人分6塊,都比2塊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師:同意嗎?你解釋的真清楚!

  7、師:剛才老師還分了兩種,(貼上)你們看,同樣是分14塊糖,大家想出了這么多分法,真了不起!那通過分,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生:我發(fā)現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師:你們發(fā)現了嗎?就按你說的把它們分成兩類可以嗎?(師生共同分)這樣一整理,是不是更清晰了?

  [評析:我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嘗試,在小組內用不同方式分糖,在充分操作后,展示不同的分法,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為下面充分理解余數的含義作好鋪墊]

  二、探究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1、師:這些正好分完的,我們以前學過了,會列算式嗎?以它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師板書)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塊糖,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這個怎么列?(指最后一種分法)

  生3:14÷7=2(人)

  師:說說什么意思?

  生3:有14塊糖,每人分7塊,可以分給2個人。

  2、師:看來這些沒剩余的,難不倒大家,那這邊有剩余的分法,該怎樣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種,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分給了4個人,還剩2塊,你能試著寫寫嗎?在本子上試試!

  3、學生試寫。

  4、展示學生的寫法:

  a、(14—2)÷3=4 b、14÷3=

  c、14÷3=4余2 d、14÷3=4……2

  師:寫好了嗎?我們來看這幾位同學寫的。

  這是誰的?說說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從14塊糖里去掉2塊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師:好,這是你的想法!我們再來看下一位同學的,為什么這樣寫?

  生b:因為有14塊糖,每人分3塊,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會算了。

  師:噢,誰也遇到這個困難了?舉舉手!沒關系,咱們來這位同學寫的(出示第三種寫法)解決你們的困難了嗎?

  生:解決了。

  師:怎么解決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可以分給4個人,還余著2塊,他在后面寫了個余字。

  師:(問第三種方法的主人)你是這個意思嗎?

  生c:是!

  師:你們覺得這樣表示可以嗎?

  生:可以!

  師:你可真聰明,幫我們大家解決了困難!這還有一種寫法呢,你能看懂嗎?(出示第四種寫法)跟上面一種有什么不同?

  生:他用了省略號代替了“余”。

  5、師:對啊,他發(fā)明了一種符號來表示剩余,想法不錯!其實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不過為了書寫簡便,人們就習慣用六個點來表示剩余,看老師寫一遍:14÷3=4……2,讀作:14除以3商4余2。(齊讀一遍)

  6、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可以分給4個人,還余著2塊。

  師:4在這兒表示4(人),2表示2(塊),(板書單位名稱)指的哪兩塊?生:指圖中余下的2塊。

  師:大家會寫了嗎?下面這些,請你任選一種寫出來!

  7、學生練習,然后匯報。( 教師板書)

  生1:14÷4=3(人)……2(塊)

  有14塊糖,每人分4塊可以分給3個人,還余2塊。

  生2:14÷5=2(人)……4(塊)

  有14塊糖,每人分5塊可以分給2個人,還余4塊。

  生3:14÷6=2(人)……2(塊)

  有14塊糖,每人分6塊可以分給2個人,還余2塊。

  8、師:大家仔細觀察,我們今天學的除法跟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學的除法有余數,以前的除法沒有!

  師:他剛才用了一個詞,什么?

  生:余數!

  師:什么是余數?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數!

  師:在這兒,哪些是余數?

  生:2、4。(學生邊說教師邊指)

  師:這個詞用的好,我們就把這些數稱為余數!象這樣的除法,我們叫它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評析:通過知識的遷移,數型結合,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創(chuàng)造,去比較,使學生深刻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后面練習幾次讓學生寫算式,說含義,整個環(huán)節(jié)處理的`比較扎實,到位。]

  三、探究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師:大家真厲害,通過分糖,又認識了一種新的除法,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又帶來了一些糖,看有多少塊?

  生:16塊。

  師:如果每人分5塊,最多能分給幾個人?余幾塊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師:咱們看是這樣嗎?(課件驗證)和你想的一樣嗎?

  2、師:注意看,“啪”又添了一塊,變17塊了,如果還是每人分5塊,現在能分幾人余幾塊?怎么列?

  生:17÷5=3……2

  3、師:仔細看,“啪、啪”又添了兩塊,變成多少了?

  生:19塊。

  師:這次能分幾人?余幾塊呢?

  生:19÷5=3……4

  4、師: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還是只分給3個人?

  生:剩下的不夠5塊。

  師:好,再添一塊,現在夠了嗎?能分幾個人了?

  生:能分給4個人了。

  師:我是這樣列的:20÷5=3……5,余5塊行不行?為什么?

  生:因為剩下的5塊還能分給一個人。

  師:同意嗎?仔細看算式,(演示課件)余下的5塊又分給了一人,剛才3人變成了4人,這樣對了嗎?

  5、師:剛才余5塊不行,還能再分,那6塊呢?7塊呢?

  生:更不行了,還能再分。

  師:看來當每人分5塊時,最后可能會余幾塊?

  生:可能會余1、2、3、4塊。

  師:也就是說只要余下的比5塊少就行,是嗎?你能說說,余數和除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余數不能超過除數!

  師:換句話說,也就是余數要比除數小。(板書:余數比除數。

  [評析:借助課件演示,層層推進,讓學生明白剩下的不夠每人分的塊數所以出現了余數。并且余數一定比除數小,否則,還能再分。整個推導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只是在巡視時,對于學生的疑難問題,及時地引導,點撥,使每一個學生都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新知,真正的當了一次“小小探索者”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研究試商方法:

  1、師:你看,通過分糖,咱們進一步認識了有余數的除法,現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題,你會做嗎?試一試:

 。1)13÷5=?可以結合剛才分糖的過程想想!再來一道。

 。2)17÷4=?算的不錯,下面可要搶答了,想好就舉手,瞪大眼睛,準備好了嗎?

 。3)22÷7=? 28÷5=? 34÷6=?

  2、師:我出的題越來越難了,你怎么算的越來越快?有什么竅門嗎?比如最后一道,怎么想的?

  生:我先想的口訣,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數。

  師:你想的口訣,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

  生:因為24離34太遠了。

  師:哦,要想得數最接近34還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訣,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們來試試!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大量的口算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在快速運轉,最后想出試商的捷徑。然后反饋,教師及時總結,讓學生真正明白試商的方法。]

  五、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兩道自己試試!

  23÷4= 32÷5=

  師:第一題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數3。

  2、判斷:

  師:大家學的那么帶勁,把小動物們也吸引來了,瞧,他們還帶來了自己做的題,幫他檢查一下好嗎?(判斷并改正)

  3、實踐題:

  師:咱們班同學可真棒,幫小動物們改正了錯誤,哎,今天咱們班來了多少人?

  生:30人。

  師:幾個人一組?

  生:5個人一組。

  師:分了幾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組)

  師:如果4人分一組,能分幾組呢?這個問題,咱們留到課下解決好嗎?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分為3個梯度。 第一題是基礎題,純粹的計算。 第二題,判斷。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辨別小動物做的對不對,不僅考察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讓他們嘗試了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第三題,實踐題。全班30人,如果每組4人,可以分幾組,還余幾人?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也讓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六、小結:

  師:這節(jié)課,老師跟大家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充實的40分鐘,希望大家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數除法的例子,說給你的同伴聽!

  總評:本節(jié)課的設計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形式,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活動**方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1、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本課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設了以分糖為主的學習情境。而分糖是學生*常經常做的事情,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原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于他們的身邊,這樣就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喜歡學習數學。

  2、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分糖情境中,通過親自動手分糖、畫圖、列算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幫助學生理解余數的含義,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進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索精神,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合作學習,自主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課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理解余數比除數小這一環(huán)節(jié),借助課件演示,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數型結合,形象,生動。

  5、分層練習,實際應用,提高應用意識:

  練習設計有梯度:第一題是基礎題,純粹的計算。第二題,判斷。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辨別小動物做的對不對,不僅考察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讓他們嘗試了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第三題,實踐題。全班30人,如果每組4人,可以分幾組,還余幾人?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也讓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0頁例1及第61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任務卡片、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口算并說出口訣。

  18÷2= 30÷6= 49÷7=

  2、說出算式里各數的名稱,算式的讀法和算式的意義

  15÷5=3

  3、情境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真聰明!還有一些小同學,他們也很聰明,你們看,他們學得多認真。≌埬阕屑氂^察這張照片,說一說這些同學在做什么呢?(擺圖形)

 。2)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各能擺幾個?我們也來擺一擺吧!

 。3)學生利用11根小棒拼擺圖形后匯報結果。

  用11根小棒,每( )根擺成一個( )形,擺了()個,還剩( )根。

 。4)質疑:根據我們剛才擺的圖形,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生:擺完圖形后小棒都有剩余。擺的圖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數不相同。

  4、揭示課題

  你們真是一群愛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剛才的操作過程中產生了剩余,恰如我們*常分東西,有時候正好*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在數學中,我們叫它余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ㄒ唬﹦邮植僮 探究意義。教學例1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出示圖片: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怎么擺?

 。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數學信息。

 。2)請同學們拿出6根小棒**6個草莓,擺一擺,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集體交流*均分的過程、結果及算式。

  生: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列式為

  6÷2=3(盤)(板書)

 。3)指名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義。

  生:6個草莓,每2個一盤,擺了3盤。

  2、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出示:有7個草莓,每2個一盤,能擺幾盤,有沒有剩余?

 。1)和上一題觀察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2)現在,你還會擺嗎?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動手擺一擺。

 。3)學生動手操作并匯報操作結果。

  生: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1個。

 。4)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師:*均分后有剩余的1個怎么辦?剩下的不能再*均分,可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樣表示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并匯報

  (5)師:7里面最多有3個2 ,余下的1不夠再分,余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叫余數,用除法算式表示為7÷2=3(盤)……1(個)(板書)怎樣讀呢?

 。6)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在商和余數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表示有剩余,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7)引導思考 師:這個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稱?分別表示什么呢?

  (8)組內討論并匯報

  生:7是被除數,表示草莓的總數;2是除數,表示每份數;3是商,表示可以分的份數;1是余數,表示還剩1個,不夠再分。

  3、比一比,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1)引導學生觀察6÷2=3和7÷2=3……1,這兩個算式,比較它們的異同點。

 。2)學生組內討論,集體交流。

  生:相同點:都是把物體*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不同點:一個算式沒余數,另一個算式有余數。

  4、確定有余數的除法中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1)師: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也是要寫單位名稱的,那你知道這個算式中余數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嗎?生是(個)

  師:對,余數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的單位名稱是相同的,那你知道為什么它們是相同的嗎?因為被除數是被分物體的總數,而余數是這些物體剩余的部分,所以它們的單位名稱是相同的。

 。2)商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盤”呢?

  商是我們求出的結果,要求的是能擺幾盤,所以單位名稱是“盤”。

  (3)小結:總之,有余數除法要根據除法的意義來確定單位名稱。商的單位名稱要根據“求什么”來確定,而余數的單位名稱要與被除數相同。

  (4)師:剛才我們擺了小棒,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所擺圖形的結果嗎?注意單位名稱的使用。

 。ǘ┯^察比較,發(fā)現關系。學習例2

  師: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的好孩子,不過教師還想考考你們的觀察能力,讓我們來用小棒擺正方形。

  1、深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1)請同學們分別用8、9、10、11、12根小棒擺幾個下方形,并根據擺的情況列出算式。

  (2)小組合作:擺圖形,記錄結果,列出算式。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8÷4=2 ……

  (4)如果繼續(xù)擺下去,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13根……16根……屏幕出示

  2、引導學生明確有余數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小

 。1)師:觀察上面所有算式的除數和余數,你有什么發(fā)現?

  (2)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生:除數都是4,余數有規(guī)律,是1、2、3的順序出現的。

  這幾個余數都比4小。

  再看看前面,我們用小棒擺圖形的算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

  生:除數不一樣,但是余數也都比除數小。

  (4)有沒有余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呢?為什么?

  不會,剩的多,還可以再擺或再分。

 。5)師生共同總結: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6)用一堆小棒擺 ,如果有余數,可能會剩幾根小棒?最多剩幾根?最少呢?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呢?

  三、動手動腦,鞏固新知

  1、(1)10支鉛筆,每人分2支,可以分給( )人,列式:

 。2)10支鉛筆,每人分3支,可以分給( )人,還剩( )支。

  說一說這個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稱

  10 ÷ 3 = 3…… 1

 。 ) ( ) ( ) ( )這個算式讀作:( )

  2、60頁“做一做”1題

  **完成,集體訂正

  3、擺一擺、算一算

  分別用6、7、8根小棒擺三角形,能擺幾個三角形?如果有剩余,余下幾根小棒?

  6÷3= (個)

  7÷3= (個)…… (根)

  8÷3= ( )…… (根)

  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一定比除數( )

  4、判斷,并說說理由。

  17÷3=4……5( )

  13÷2=6……1( )

  18÷3=5……3( )

  5、猜一猜,余數可能是幾

  ÷6= ……( )

  ÷8= ……( )

  ÷9= ……( )

  當一個數除以6,如果有余數,余數最大是( )

  ÷( )= ……6如果除數是6,除數最小是( )

  6、思考:

  小花貓和它的13個小伙伴要到河對岸參加森林運動會。白鵝大哥說:“我的船小中,每次只能坐4個乘客”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花貓和它的小伙伴要幾次才能全部渡過河嗎?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具體操作,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 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課件:出示課本51頁的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二、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

  1.自學、交流,學習例2。

 。1)自學、合作探究。

  師: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我們課本P51的例2。

  課件出示問題: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跟你們組的小伙伴嘗試解決問題。

 。2)學生自學、合作探究。

  (3)學生**匯報。

  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師生共同點評學生答案。

  小結:剩余的3盆,我們把它叫做余數(板書余數)像這樣的除法沒有正好分完,還有余數,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2.自學、交流,學習例3。

 。1)猜想-驗證,突破難點。

  a.讓學生猜想:假如除數是5,請猜猜余數可能是幾?

  b.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到底余數可能是幾?請同學們翻到52頁看例3,利用小棒擺一擺,再觀察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c.引導學生得出:余數<除數

  d.小結:余數<除數

 。2)看書質疑。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本51-52頁的內容,有不懂的請?zhí)岢鰜怼?/p>

  三、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堂練習

 。ńo貓送魚)

  準備:余數分別是1、2、3、的3只貓,及魚狀的卡片。

  方法:學生寫了余數的算式(魚)貼上相應的貓上。

  最后點評表揚學生(課件出現小貓說謝謝同學們送來的魚)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2)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菁選3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1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聯系有余數除法的含義,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2、在掌握*均分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操作,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等能力。

  2、引導學生通過類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挖掘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2、設疑、解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有余數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的處理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做一做第3題的投影圖片,7支鉛筆,8根小棒,練習的算式卡及圖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均分成4份,每份有幾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這是怎樣想的?

  2、列式、計算,指明口述解題思路。

  30個羽毛球,每6個放一盒,可以放幾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例3∶7支鉛筆,*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支,還剩幾支?(先分分看)

 。2)讀題后引導學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鉛筆,大家共同操作后,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演示、邊演示邊口述分的過程。

  教師**:把7支鉛筆,*均分給3個同學,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鉛筆*均分成3份、)分的結果怎樣?全分完了嗎?(每人分2支,還剩1支。)

  教師引導:聯系*均分的含義及以前我們學的知識,想想這題應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7÷3=”,并用豎式計算)

  教師啟發(fā):豎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數“1”表示什么?(還剩1支。)做應用題寫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時,要寫單位名稱,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題商和余數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應怎樣寫?

  學生討論后,指名回答寫出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7÷3=2(支)…1(支)

  教師**:答話應怎樣寫?(每人分2支,還剩1支)為什么這樣寫?(因為*均分后,沒有分完,還有剩余。)

 。3)對比、分析:今天我們解答的這道應用題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均分,用除法計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數,商和余數都寫單位名稱,答話因有余數需答完整。)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注意橫式等號后面的余數及單位名稱不能丟掉,寫答話時要按題意回答完整。

 。5)反饋練習:**完成課本120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解題過程,重點強調計算的結果及答話應該怎樣寫。

  2、教學例4:

  (1)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2)讀題后,啟發(fā)學生聯系鋪墊孕伏中第2題(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豎式計算。

 。3)討論: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數“3”表示什么?

 。4)根據討論的結果,聯系例3有余數除法計算結果及答話的寫法,**解答課本119頁例4。

  (5)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清商“8”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袋”,余數“3”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個”。

 。6)反饋練習:**完成120頁做一做的第2題、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重點強調*均分的第二種的有余數的應用題計算結果的名稱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為什么不同、

  三、鞏固發(fā)展

  1、課本120頁做一做第3題、(投影出示)

  看圖說題意,再寫算式、

  9÷□=□(個)……□(個)

  9÷□=□(盤)……□(個)

  (1)先引導學生看圖,分析數量關系,理解題意、

  **: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這個圖和算式(1),你能說說題意嗎?(根據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個)……(個)”,可以推斷是*均分的第一種分法、)

  類推:把圖和算式(2)聯系起來,你能理解題意嗎?(可討論,根據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盤)…(個)”,可以推斷是*均分的第二種方法、)

  比較、歸納:根據圖及兩個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請學生說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個算式表示,把9個蘋果*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第二個算式表示,有9個蘋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2)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完成寫好算式。

 。3)訂正,指名口述思維過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

  14÷4=3…2

  14÷3=4…2

 。2)

  21÷6=3…3

  21÷3=6…3

  3、做練習三十六第2題、指導學生要把2角化成20分后再列式計算、訂正時,重點讓學生說出為什么要先把2角化成20分。

  四、全課小結

  1、讓學生觀察板書,總結出今天學了什么新知識。

  2、教師糾正,補充性地進行小結、重點強調根據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完整寫出答話。

  五、布置作業(yè)

  121頁練習三十六第1、3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2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將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內容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余數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發(fā)現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s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為怎樣分才是最公*的呢?什么是*均分?

  二、自主學習

 。s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給3人,這余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就叫余數,它表示*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數。

  5、帶有余數,我們就叫它有余數的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余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s10分鐘)

  1、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講評。

  4、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四、精講點撥

 。s8分鐘)

  1、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除法。

  2、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后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最后**學生交流匯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6=5()

  2、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3、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四第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沒有余數有余數

  62=3(人)72=3(人)1(個)

  余數

  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人)94=2(人)1(個)

  124=3(人)104=2(人)2(個)

  114=2(人)3(個)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用具: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先學探究:

  談話:開學第一天,老師就準備了10枝新鉛筆來考考小朋友們,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提出問題:這10枝鉛筆我要分給大家。可是,怎樣分才合理呢?

 。1)學生**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認識:每人分得同樣多。

 。2)談話: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

  幾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我們來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鉛筆,小組合作)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

  指導操作。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呢?請一組**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問: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后有沒有分完?在表格中板書結果。

  自主活動。談話: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別分給幾個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況記錄下來嗎?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說一說:

 、賹W生匯報交流,教師填寫表格,確認結果。

 、谡勗挘河^察分法,把它們分類,并說說怎么想的?

 、坌〗Y:10枝鉛筆*均分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出示表格:表(1)表(2)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

 。3)寫算式:

 、儆^察表(1)

  **: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2=5(人)

  10枝鉛筆每人分5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5=2(人)

  **:你能說出這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谟^察表(2)

  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3)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枝?這1枝還能分嗎?

  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們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圓點,把它記錄下來!

 、壅J識余數。在除法算式里,每個數都有自己的名稱,在10÷3=3……1中,10、3、3分別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書。

  反饋交流,全班齊讀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觀察比較:

  10÷5=2、10÷3=3……1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另一種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

  (4)談話: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結果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在書上填一填。

  反饋交流:10÷4=2(人)……2(枝)10÷6=1(人)……4(枝)

  (5)概括提煉: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擺1個正方形,8根小棒擺2個正方形。像這樣用12、13、14、15、16根小棒擺正方形,結果會怎樣?

  先擺一擺,再填寫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談話:請同學們觀察13÷4、14÷4……的余數與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

  如果余數和除數相等,或者余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么?

  小結:請記住,計算有余數除法,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6,余數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3,除數最小是幾?

  三、反饋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題:讓學生各自用小棒擺一擺、填一填、算一算,再通過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有余數除法求商的思考過程。

  2、第2題:先讓學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導學生比較兩道題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3、第3題:先讓學生按照題目讀一讀,再說說每題的商和余數各是什么?

  4、第4題:先把題目的要求讀一讀,然后同桌互說,再指名說一說。

  四、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2、生活中還有哪些*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課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數的除法說一說,說父母聽。

  五、課堂作業(yè)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3)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1

  這個月,教學內容是《有余數的除法》,這個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什么是除法,會計算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擴展。這一部分的內容也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知識點!坝杏鄶党ā边@一章節(jié),學生要理解有余數產生的過程,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在計算時要進行試商、求余數、驗算。這一內容對于視力障礙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計算步驟增多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章內容對學生是一個挑戰(zhàn),對于數學老師的我也是一個挑戰(zhàn)。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都知道,計算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那我如何讓學生在已有的計算能力下,掌握這一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呢,如何讓枯燥的知識點更生動,更有活力,而且我的學生很特殊,教材顯現的豎式計算對于他們,書寫起來太難,該如何取舍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又要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呢,這都是困惱的問題。而帶著問題,帶著自身的理解,我踏上講臺,在教學中做到;

  一、分層教學

  在普通學校,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重點、難點都放到,豎式計算上,但由于學生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根據我班學生計算能力、視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采取多鐘多樣計算方法,豎式計算、口算為主,算盤、計算器為輔。能力進行分層,A層學生有3人,其中2名低視力,使用明文,教授豎式計算,1名學生全盲學生使用盲文教授口算;B層學生3人,計算能力一般,100以內的減法需要借助算盤完成,對于這一部分的學生,教授珠算。C層學生2人,計算能力差,教授計算器計算,讓他們參與課堂、感受課堂。通過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都能有所得,有所獲。

  二、少講多練

  教學中,有些孩子,怎么講都不會的情況下,那就需要做題,讓他們在做題中慢慢體會,計算方法的運用,對于會的學生更要如此,通過大量的做題鞏固知識點,同時提高計算的能力。為了避免學生在計算教學的枯燥性,在練習環(huán)節(jié),采用趣味競賽方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計算和珠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把枯燥的計算練習,轉變成了學生愛學的內容。

  三、課后輔導

  每節(jié)課總會有學生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tài),所以及時抓住機會輔導,這是我每節(jié)課下課后必做的事,課后再加一把勁,學生理解就容易多了,當然,對于學生而言,有點累,但是起碼讓學生形成一種意識,不好好聽課,課后還得學。

  教學中不足的是,學生學習的'方法多,需要的時間就相對的多,在計算的過程中會出現混淆的時候,教學時,還是學生被動的聽,討論,主動發(fā)言少,需要改善,發(fā)揮最大能力,讓學生說起來,動起來。

  這個月給自己教學的建議是:充分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學**點、興趣愛好,設計符合他(她)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收獲到知識,多想想,把課堂的知識點融入故事或者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是那么好玩,有樂趣的。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4)

——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3篇

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

  一、 說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乘除法的意義,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學生學習多位數除法豎式及進一步應用除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侗韮瘸ā分饕芯空梅滞甑那闆r,而有《有余數的除法》主要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況!队杏鄶档某ā愤@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部分內容互相練習。也是今后繼續(xù)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

  教學目標:

 。ㄒ唬┩ㄟ^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ǘ┩ㄟ^觀察、分析、比較,讓學生發(fā)現并理解余數比除數小,培養(yǎng)學生探究推理能力。

  (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fā)現知識的過程,讓學生體會探究的樂趣。

  二、說學情分析

  *均分正好分完的情況學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數的除法無論試商還是求余數學生都較難理解,十分抽象,學生不但要明白*均分要盡最大限度分完,還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須小于除數,否則還可以再分,這些都是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動手操作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從總數分走了一些,還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從而理解余數的產生和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三、 說教法學法

  針對二年級年齡小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導、探究、討論、發(fā)現的教學方法,借助擺正方形,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合作的方式,通過觀察,操作,探究,討論,發(fā)現比較等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力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復習舊知”、“動手操作,建構知識”、“鞏固新知”、“課堂總結”,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暸f知

  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必須在理**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算式的寫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新課之前一定要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識,技能,經驗和心理上的準備。

  我先讓學生解決“用8根小棒,每4根擺一個正方形,能擺幾個正方形”的問題,得出8÷4=2(個)這一答案,并追問學生為什么想到用除法計算,從中復習除法的意義以及除法橫式的寫法。同時為有余數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動手操作、建構知識

  教學不是簡單給予,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機會,所以我在課堂中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探索和體驗過程,所以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擺小棒來感知余數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主要讓學生通過兩次擺小棒突破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1、第一次擺:在感知了正好分完后,再通過學生**操作,體驗有剩余,剩下的1根還夠不夠擺一個正方形?

  這個環(huán)節(jié)又分3個層次進行教學。

 。1)學生操作:請每個學生擺出9根小棒能擺幾個正方形。

 。2)學生展示:9根小棒能擺2個正方形,還余下1根。

 。3)全班交流:請學生分別說一說擺小棒的過程,明確剩余的不能再擺一個正方形,也就明確了余數的產生的意義。再教學有余數除法的橫式,這時候我會讓學生列橫式,得出9/4=2個......1根,然后結合小棒明確各部分的`意義,我會告訴同學們,這個式子讀作:九除以四商二余一。這個一我們把它叫做余數。在此基礎上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通過對小學生學情分析的了解,我感覺在教學余數與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上不夠扎實,還應讓學生多擺幾次小棒,來感知余數。

  2、第二次擺:放手讓學生擺,目的是進一步體驗加深有余數的理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又分了2個層次。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合作,繼續(xù)添加小棒的根數擺正方形,觀察還可能余下幾根小棒并記錄下來。大量的學習資源,充足的活動空間,充分的小組合作,讓有余數的除法認知在學生的思維中由淺入深。

  雖然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時間用的比較長,但是我認為計算教學就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觀察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

  我將前面讓同學繼續(xù)添加小棒的根數來擺正方形所出現的所有算式排列起來,

  9÷4=2(個) ……1(根)

  10÷4=2(個)……2(根)

  11÷4=2(個)……3(根)

  <

  13÷4=3(個)……1(根)

  14÷4=3(個)……2(根)

  15÷4=3(個)……3(根)

  18÷4=4(個)……2(根)

  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讓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學生會出現這些想法:“除數都是4”;“余數有1,2,3,等,這時,我接著問:余數能不能是4?能不能是比4大的數?我這樣問的目的是讓學生先感知“余數比除數小”;再接著設問:假如給你更多的小棒,來擺正方形,余數又會是多少呢?讓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推測不同數量的小棒擺正方形,在有剩余的情況中,余數仍然師1、2、3,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 “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再去比較余數與除數的大小,這樣學生就能很快發(fā)現“余數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明白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ㄈ╈柟绦轮

  本課的練習我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

  1、這道題是基礎練習,用于檢查學生對所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1)擺一擺,填一填

  27÷5=□……□ 30÷4=□……□

  27÷8=□……□ 44÷8=□……□

  50÷9=□……□ 53÷7=□……□

  2、余數可能是幾?是對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再一次進行鞏固。

  有15個☆,每4個一份,

  能分成幾份,還剩幾個?

  □÷□=□(份)……□(個)

  3、拓展應用

  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見面了,有20名同學想去野營,每4人一組,能分成幾組?找同學來分一分。其他同學可以動手擺小棒或者列算式解答并交流想法:

  20÷4=5(組)

  一切準備就緒他們出發(fā)了,可是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地面上擺放著各種食品,小朋友正在輕松地分配著各種食品,師問這里有9個面包,*均分給4個小朋友,你看怎么分呢?(小組討論,自己動手擺小棒)

  這是一道開放題,聯系生活,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不僅鞏固了有余數除法的意義,也體現數學的生活價值。

  (四) 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來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程,暢談自己的收獲。從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與自我評價能力。

  五、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9÷4=2(個)……1(根)

  ↓

  余數

  讀作:九除以四商二余一

  余數小于除數

  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同學更好地把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更好地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達到讓學生學好本節(jié)課的目的。

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2

  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有余數的除法》。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內容在全書和章節(jié)中的作用是:《有余數的除法》是二年級第六單元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表內除法》,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在二年級的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以后學習多位數的除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理解有余數和除法的關系,懂得余數比除法小的道理。

 。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通過動手、觀察、討論等方式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教學重點:列除法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和除法的關系,懂得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二、 教學方法

  1、觀察、比較、發(fā)現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的擺法得到不同的結果,然后進行比較進而發(fā)現余數,從而建立余數的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

  2、合作討論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新知探索時適當采用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與交流不僅有利于發(fā)揮集體智慧,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

  三. 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探究新知:

  出示除法口算題,考察學生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出示課件例題,由學生擺小棒,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引出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用除法豎式計算。

 。2)新課講解,形成性練習。首先,出示完整的豎式計算的過程,由學生討論匯報每個數的含義。其次,由老師強調計算的過程,通過一商、二乘、三減、四比的口訣來幫助學生強化記憶豎式計算的過程。

  最后,對于被除數較大的除法,采用試商的方法,要求是除數和商的乘積最接近被除數且小于被除數。

 。3)鞏固新課。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有余數除法的內容。這節(jié)課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后,再研究“分后還余”的情況!队杏鄶档某ā肥恰侗韮瘸ā分R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后繼續(xù)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進行教學。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本課的重、難點是:把*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二、說教法學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自主操作、體驗感悟,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設計了擺一擺的活動,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數的產生,以及余數的意義。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能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實踐操作,自主探究”、“鞏固新知,體驗快樂”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曚亯|

  1、擺一擺。用9根小棒擺三角形,可以擺幾個三角形?(2個小或者1個大)

  2、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擺,可以擺3個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擺,可以擺1個小三角形。

  3、列式計算

  擺兩個小三角形:9÷3=3(個)9表示什么?3呢?

  擺一個大三角形:9÷9=1(個)

 。ǘ、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師:兒童節(jié)到了,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顆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顆草莓,請同學們拿出水果學具,用6個學具表示6顆草莓來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ǹ梢詳[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師:這是*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6÷2=3(盤)

  (2)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看看能擺幾盤,有沒有剩余。(學生動手操作后,反饋結果:可以擺3盤,還剩1個)

  師:剩下的還能再*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師:*均分后還有剩余怎么辦?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組內思考、討論)

  (說明:7里面最多有3個2,這余下的1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在數學上叫做余數。

  列式:7÷2=3(盤)……1(個)

  (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3)觀察比較6÷2=3和7÷2=3……1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

  師: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道開放題,三種裝法,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選擇,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師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2題。

  出示題目:17個紅果,*均分給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幾個?還剩幾個?

  學生**思考,用小棒代替紅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教學困惑:學生在學習有余數除法以前,已經認識了除法,知道要把一個數等分,可以用除法計算。至于這個數能不能正好分完,對每一個人來說,在沒有計算或進行分的實踐之前,是不會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那本節(jié)課要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有時‘*均分’后還有多余的”的意義呢?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5)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篇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二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動手是他們的天性,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認知的特點。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數學的知識。比如通過學生分小棒來理解“*均分”,這樣做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在操作中探索規(guī)律,建立概念,這樣將興趣激發(fā),思維訓練,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使知識充滿內在活力,充分為學生提供體驗經歷探索的過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現給大家。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實物卡片),明確“*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了**法的含義。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jié)課有較多的不足:

  1、對練習題的正確處理。因此在教學例題后,如果覺得是學生難以把握住的要拿出來先講,而不是在學生出現問題了再拿出來講,這樣時間就浪費了。

  2、要充分讓學生說。不會說要領著說,再放開讓學生自己說,讓學生在說的時候理會計算的過程。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的激情是帶動學生熱情的關鍵。將教師的激情、活力與教材的情感因素相結合,以情動情,讓學生飽含著熱情去學習。而我這一點做的是遠遠不夠的。

  4、對生成的課程資源沒有充分的利用,如像在課中一學生對16除以4等于4讀成16除號4等于4,沒能夠抓住這個時機說明除法算式的讀法。本人的隨機應變能力不夠,有待加強。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單元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本節(jié)包括“*均分”和“除法”兩部分內容。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均分的表象,進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讓學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而例4除法的含義,是學生學習除法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把一個數*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關鍵是使學生理解“*均分”的含義,即每份分的結果同樣多。

  我從讓學生小組合作分蘋果開始,通過分東西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均分”的含義。接著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幫小熊貓*均分竹筍的具體情境,課上通過請學生演示幫小熊分竹筍的過程從而引出除法,使學生直觀地了**法的含義。再讓讓學生認識了除號,了**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整節(jié)課以*均分物的事例設計“除法”內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除法。

  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充分運用示范演示、學生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教學時在知識點上,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法含義,通過讓學生分東西,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三為目標,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有部分學生對除法的含義理解不到位,沒有讓學生說出每一個數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義?

  2、練習題的設計較單一,應設計多樣化的練習,練習題應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本節(jié)課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了**法的含義。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因此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我在設計教案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為此安排了幾個層次教學:

 。1)、由同樣多引出*均分。這一層次安排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張數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樣多,通過第一次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導操作,讓學生把6個蘋果*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

  (3)、把“*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解決了“*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6個蘋果*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結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整堂課完成得很順利,學生都對實踐操作很感興趣,通過實踐加深了對“*均分”的理解,也對今后的除法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6)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3篇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60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具操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體會余數的產生,感知余數的意義。

  2、借助已有知識通過學具分擺,幫助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列式和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知道什么是余數。理解“余數”的含義和實際意義

  【教學準備】

  希沃電子白板課件,小棒,草莓,盤子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先來玩一個“猜猜我是誰”的游戲。看圖形寶寶都已經藏好了。你能根據你看到的一部分圖形猜出后面藏著哪一個圖形寶寶嗎?(生猜測后師展示圖形并**:各有幾條邊)

  二、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初步感知有剩余的情況。

 。1)仔細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擺小棒)他們是按照怎樣的要求在擺呢?你能從圖中找到重要信息嗎?(生匯報)

 。2)如果讓你也擺一擺,你最想擺哪個圖形呢?(生匯報;師隨機根據生的匯報讓生猜測11根小棒最多可以擺幾個你想要擺的圖形。并隨即抽取3位學生**用11根小棒分別擺一擺、、,驗證自己的猜測)

 。3)展示三位學生作品:

  師:3位同學用11根小棒分別擺了,擺得圖形雖不同,卻出現了相同的情況,你發(fā)現了么?(都有剩下的小棒)

  師:像這樣有剩余的情況里又藏著哪些新的數學知識,與之前已學的知識又有哪些聯系呢?請隨老師一起去美麗的草莓園,到那里去探索這其中的奧秘!

  2、學習例1,在對比中感知余數的產生。

 。1)認真讀題,你知道了什么?(生匯報)

 。2)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指名展示擺法,其余生觀察)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幾盤?(3盤)擺完了嗎?(正好擺完)你能根據你的擺法列出算式嗎?(6÷2=3(盤)為什么要這樣列式,能說說你的想法嗎?(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3盤/6里面有3個2)

 。3)象6÷2=3這樣的除法算式咱們以前就學過,你還記得它各部分的名稱嗎?(6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

  師:同學們真不錯,對已學的知識掌握得很好。

 。4)7個草莓還是每2個擺一盤,你還會擺嗎?

  師:請同學們四人為一小組,用學具擺一擺。(小組合作)

 。5)誰愿意來展示你們小組的擺法。(指名展示擺法,其余生觀察)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幾盤?(3盤)擺完了沒有?這1個草莓怎么不擺了?(不夠擺一盤)

  師:這1個草莓就是多余的草莓。

 。6)你能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識,試著把你的擺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生**列式后指名匯報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列式)

  (7)老師也列好了算式7÷2=3(盤)……1(個),看看你們能看懂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嗎?(引導理解算是含義)

 。8)對比7÷2=3(盤)……1(個)和6÷2=3(盤)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重點強調剩余的1個草莓)

  師:這剩下的一個草莓在算式中我們數字1表示,在數學上我們把表示剩余的這個數叫做“余數”,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師: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算式我們該怎么寫呢?

  (9)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師邊范寫邊講解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書寫,生隨師書空)

  師:你會寫了嗎?這樣的算式該怎么讀呢?請同學認真聽!(師范讀生學習讀法。)

  三.鞏固練習。

  1、課本P60做一做第一題

  2、課本P60做一做第二題

 。ㄉ**思考,指名匯報,集體訂正)

  四.拓展練習。

  課本P64練習十四第一題

  五.全課小結

  你有哪些收獲?(生談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識,學習了有余數的除法,并利用新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其實關于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還有很多,咱們以后講繼續(xù)學習。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小棒、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借助直觀操作和有趣的習題,使學生經歷發(fā)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并喜歡數學。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能夠正確地運用表內乘除法進行計算,并且能夠熟練地解決有關乘除法問題。本節(jié)課課前已經讓學生準備學具和預習,已經對有余數的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從總數分走了一些,還剩的不能繼續(xù)分,只能剩余”,從而理解余數的產生和意義。還要讓學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即余數必須小于除數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探究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2、教學難點: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課件、小棒、卡片。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曚亯|

  1、復習表內除法

  表內除法口算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表內除法了,并且學的非常棒,老師這里有幾道沒有寫得數的除法口算題,想請同學們一起來回答一下,讀算式并直接說出它的得數。(鼓勵)

  2、復習表內除法的含義

  教師:下面我們來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同學們喜歡吃草莓嗎?兒童節(jié)到了,有一個班的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個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個草莓,可以擺幾盤呢?同學們可以用小棒代替,擺一擺。6根小棒,每兩根分一份,能分幾份?(巡視指導)

  教師:同學們是不是像屏幕上這樣分的,那同學們能不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請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請兩名同學到黑板示范)

  教師隨學生匯報板書,6÷2=3(盤)(強調單位的書寫、算式每個部分的名稱)

  教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選擇用除法來列式呢?

  生:因為是*均分。

  教師:6÷2=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這個算式表示“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三盤”

 。ǘ├斫庥杏鄶档'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均分時會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教師:同學們在擺果盤的時候發(fā)現原來有7個草莓,現在每2個擺一盤,能擺幾盤呢,請同學們再次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7根小棒,每兩根分一份,能分幾份呢?(巡視指導)

  在擺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生:剩一個草莓。

  教師:這一個草莓為什么不能擺到盤子里?

  生:因為題目中要求每2個擺一盤,剩下1個不夠擺1盤。

  師:我們把不能再分的數叫做余數。(板書:余數)

 。2)*均分時有剩余,引出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你們能把剛才擺的過程再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請寫在練習本上。(請兩名同學到前面示范)

  生:學生寫出除法算式。7÷2=3(盤)……1(個)

  教師:省略號后的數字,我們把它叫余數。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誰來把剛才寫出來的算式讀給大家呢。

  生:學生匯報。(大家再一起讀一遍)

  師:那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呢?

  生: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三盤,剩余一個”

 。3)通過習題鞏固認知

 。ㄈ┨剿靼l(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觀察課件,找出規(guī)律

  有的同學用小棒擺出了這樣的規(guī)律圖,請你接著寫出13根,14根,15根的算式。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除數都是多少?

  余數都是多少?

  余數可能是4嗎?余數可能比4大嗎?

  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

 。2)余數和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板書:余數小于除數

  (3)拓展———擺五邊形,三角形

  2、通過習題鞏固認知(課件)

 。ㄋ模┛偨Y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小棒、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借助直觀操作和有趣的習題,使學生經歷發(fā)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并喜歡數學。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能夠正確地運用表內乘除法進行計算,并且能夠熟練地解決有關乘除法問題。本節(jié)課課前已經讓學生準備學具和預習,已經對有余數的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從總數分走了一些,還剩的不能繼續(xù)分,只能剩余”,從而理解余數的產生和意義。還要讓學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即余數必須小于除數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探究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2.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課件、小棒、卡片。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曚亯|

  1.復習表內除法

  表內除法口算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表內除法了,并且學的非常棒,老師這里有幾道沒有寫得數的除法口算題,想請同學們一起來回答一下,讀算式并直接說出它的得數。(鼓勵)

  2.復習表內除法的含義

  教師:下面我們來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同學們喜歡吃草莓嗎?兒童節(jié)到了,有一個班的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個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個草莓,可以擺幾盤呢?同學們可以用小棒代替,擺一擺。6根小棒,每兩根分一份,能分幾份?(巡視指導)

  教師:同學們是不是像屏幕上這樣分的,那同學們能不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請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請兩名同學到黑板示范)

  教師隨學生匯報板書,6÷2=3(盤)(強調單位的書寫、算式每個部分的名稱)

  教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選擇用除法來列式呢?

  生:因為是*均分。

  教師:6÷2=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這個算式表示“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三盤”

 。ǘ├斫庥杏鄶档某ǖ暮x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均分時會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教師:同學們在擺果盤的時候發(fā)現原來有7個草莓,現在每2個擺一盤,能擺幾盤呢,請同學們再次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7根小棒,每兩根分一份,能分幾份呢?(巡視指導)

  在擺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生:剩一個草莓。

  教師:這一個草莓為什么不能擺到盤子里?

  生:因為題目中要求每2個擺一盤,剩下1個不夠擺1盤。

  師:我們把不能再分的數叫做余數。(板書:余數)

  (2)*均分時有剩余,引出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你們能把剛才擺的過程再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請寫在練習本上。(請兩名同學到前面示范)

  生:學生寫出除法算式。7÷2=3(盤)……1(個)

  教師:省略號后的數字,我們把它叫余數。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教師:誰來把剛才寫出來的算式讀給大家呢。

  生:學生匯報。(大家再一起讀一遍)

  師:那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呢?

  生: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三盤,剩余一個”

 。3)通過習題鞏固認知

  p60

  (三)探索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觀察課件,找出規(guī)律

  有的同學用小棒擺出了這樣的規(guī)律圖,請你接著寫出13根,14根,15根的算式。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除數都是多少?

  余數都是多少?

  余數可能是4嗎?余數可能比4大嗎?

  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

 。2)余數和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板書:余數小于除數

 。3)拓展---擺五邊形,三角形

  2.通過習題鞏固認知(課件)

 。ㄋ模┛偨Y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7)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3篇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1

  本課時有余數除法,教科書為我們帶給了很好的教改理念和教學資源,改變了傳統計算教育學的方法。

  一、在情境體驗中理解好處

  以往學習有余數除法,是透過一個簡單演示、一道豎式講解和一道題做一做,告訴學生余數和有余數除法;再透過一道豎式的試商告訴學生余數要比除數小,然后配以多道計算題加以練習。這樣純粹是算理算法的學習、強化計算訓練,單調重復地計算使學生倍感枯燥無味,并由此生厭,而且信息量少,思維狹窄,未能把學習的資料與身邊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未能透過數學學習開發(fā)學生智力。本課的設計,使學生在豐富的問題情境中用數學眼光去發(fā)現生活里的“有余”現象,例如用花盆布置聯歡會場、分食物、擺學具、包裝面包、校運動會的很多情景等等。

  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氣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數問題需要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在心理上驅動著強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重點透過分食物和擺學具這兩種生活情景,了解到*均分有兩個結果:一是剛好分完;一是余下少許不能再*均分。透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討論、辨析,大家都參與了有余除法、余數等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們獲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在情景體驗中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好處。

  二、在操作比較中探究方法

  本課的教學透過學生幾次自主操作,在比較認識中探索有余數除法,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積累和力所能及的狀況下,**地完成從表內除法到有余除法的學習,并且自己發(fā)現余數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在操作比較中,學生還注意對事物的觀察、分析、探究,自主發(fā)現問題,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自主探索、自己發(fā)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三、借算法多樣化激活思維

  本課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算法多樣化,,例如擺學具時,學生能用乘法、口訣、估計、畫圈、倍數關系等方法做除法,在課上聯系生活實際想問題,想解法,把思維激活起來了!

  四、在實踐應用中加深認識

  透過情景體驗有余除法,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處處都有有余除法,從而更理解有余除法的好處和更熟悉有余除法的算法。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8)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菁選3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1

  這是這個學期開學后的第一課,又有一定的難度。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擺小棒的活動抽象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二是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到在*均分物體時有時會有余數,并理解余數的含義,滲透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根據兩個班級的學習情況,本部分知識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理**法豎式中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是比較困難的。原因在于學生不明白“被除數”和“商與除數的乘積”有什么區(qū)別。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本次教學我采取了以下設計:

  一、分一分(教學余數的意義)。

  學生每人有10根小棒,每3根分一組,可以分成幾組?(學生很快分完)借助“分小棒”的活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比較容易地理解了“余數”的`意義。學生經過動手和動口已經對除法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有了一定的認識,對除法豎式的寫法也已接觸,只是不熟練。讓學生擺小棒,為下面除法的豎式的寫法與理解作好好的鋪墊,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有好處。

  二、寫一寫(初步體會豎式各部分的意義)。

  除法還可以用豎式表示,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怎么表示。我采用的是示范講解的方法進行教學的。因為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不一定每節(jié)課都由學生自主探究。尤其是數學,有些知識是規(guī)定性的,不適合學生探究。有余數除法算式的寫法是已經規(guī)定的、現成的知識,所以對于除法豎式的寫法我沒有讓學生探究,而是直接告訴學生應怎樣寫。但是這也并非是死記硬背式的機械學習。學生通過擺一擺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教師的直接講授過程是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基礎上的。然后又讓學生進行了回顧與提煉,加深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同時通過學生對10根小棒能分幾組的討論,也滲透了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觀念,為下節(jié)課探討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作了鋪墊。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2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是二年級下冊的第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是在同學們上學期學習了商是整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相對于同學們上學期學習的除法有了更深層次的難度和新的意義,上個學期同學們學習了把一些物體進行*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問題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但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把一些物體進行*均分后還有剩余的部分,像這樣的數學問題我們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這就涉及到了余數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關鍵就是要引導學生對余數所表示的意義進行理解,理解余數表示的是把一些物體進行進行*均分后剩余的。數,要特別向學生強調的是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教學時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教學,如請同學到黑板上嘗試寫,同學范讀,指名讀,跟讀等形式,要再三強調寫余數時打點的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是進行的非常到位的。

  但從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的情況來看,仍然有個別同學把點寫成了小圓圈,這就說明課堂上還是有少數同學沒有專注學習,可能小心思在其他的某個地方,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探求不同方法的時候,要在恰當的時候啟發(fā)學生進行分的操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完成表格的填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類,把有剩余的一類從中分出來,從而告訴同學們像這樣的情況用除法怎樣表示,從而使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實際意義。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3

  今天去xx小學講授了《有余數的除法》這一課,講完之后,xx老師們的講評讓我收獲很大,明白了一些自己講課中的不足。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已有的表內除法的基礎之上,同時它也是今后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借助用小棒知道可以用“除數×商+余數=被除數”的方法來檢驗是否做對。

  通過對于《有余數的除法》這節(jié)課的多次講授發(fā)現了自己板書和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其中起主導作用。所以可以將一些男的不大的問題,交由學生辯論探討得出答案,生生的碰撞會讓這節(jié)課更加精彩。

  2、板書的設計要有條理、清晰,突出重點。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錯誤的地方可以寫上,一起訂正后再把錯誤方法涂掉。

  3、在讓學生擺小棒的環(huán)節(jié)之前要先讓學生猜想,經歷動腦思考的環(huán)節(jié),然后再用小棒去驗證。在學生猜想或者討論的時候無論對錯,都不要打斷,以免使得學生怕出錯不敢發(fā)言。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9)

——小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菁選2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設計主要理論依據:

  《有余數的除法》這部分主要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表內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余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況,它也是今后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這個單元*有4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法,這也是進一步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余數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讓學生著重理解余數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適合學生的學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的思維規(guī)律,充分運用直觀**分為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學情分析:我們知道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而表內除法應是學生們已熟練掌握的,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除法豎式計算和“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這個知識點來進行教學,這對學生們來說是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表內除法的橫式、豎式寫法和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和筆算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

  3)會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fā)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讓學生學會筆算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

  教學準備:準備小棒卡片火車頭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發(fā)小棒,用小棒擺喜歡的圖形。

  2、引導用小棒擺一個一個**的三角形。

  二、探討新知

  1、小組交流擺的情況:最多擺幾個,怎樣列式,為什么?

  2、匯報:用12根小棒擺4個,123=4。用11根小棒擺,113

  3、講解豎式寫法。思考:余數表示什么?

  4、觀察比較:觀察這兩題,你發(fā)現了什么?

  5、小結:有余數的的除法(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擺三角形,怎么擺?列式計算(做一做)

  2坐車去旅游?茨阕郎系念}卡,請你認真做對題,可別上錯車。(貼火車圖)

  生做題按余數多少上前站好。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車需要租車,如果一輛車可以坐8人,需要租幾輛車?剩下幾個人怎么辦?(列式計算)

  4老師還要再考考你們,看誰最快,最先到達目的地。(卡片)這個大紅蘋果就送給你。

  四、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上有哪些收獲?

小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教學重點:

  把*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一、激情導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那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吧?請看屏幕,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們可以任意說出其中一個五角星的號碼?老師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不信,誰來試試?

  生:………

  師:神奇吧?你們想不想學到這個本領?

 。ㄉR答:想。)

  師: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們就學到這個本領了。

  好,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有余數的除法》。

  我們先從分東西開始吧……

  二、新授:

  師:請看這里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生:可以擺3盤。

  1.質疑: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6÷2=3(盤)

  2.質疑:結合草莓圖誰來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3盤。)在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們還記得嗎?

  看來大家對之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非常不錯,我來出一道稍難一點的:(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比剛才多了1個草莓,是7個草莓。

  (1)如果有7個草莓,還是每2個擺一盤,你還會擺嗎?

  帶著問題請看今天的第一個學習任務:

  1.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你發(fā)現了什么?

  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過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

 。2)接下來,咱們就小組討論一下,用你們的學具按要求來擺一擺,看哪個組的同學擺得快又對。

  我們請一個組的同學**展示一下你們組是怎樣擺的?

  用老師的草莓擺(課件出示7個草莓,擺好的圖)

 。3)質疑: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兩次擺的有什么不同?

 。ㄉ荷厦娴6個草莓正好擺完,7個的草莓沒有擺完,有剩余。)

  師:我們把這種有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數的除法,那剩余的這個數就是----余數。

  師:剩下的這1個草莓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算式的?

  課件出示------7÷2=3(盤)……1(個)我們通常把商和余數之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

  1.結合草莓圖誰來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3盤,還剩1個。

  2.你知道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3.誰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擺正方形:

  過度:其實,有余數的除法里邊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同學們請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9÷4=2(個)……1(根)

  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余1根小棒,

  如果是10根、11根、12、13、14……根小棒又會出現什么情況?

  請看今天的第二個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二:

  1.小組合作接著邊擺邊列出算式。

  2.觀察每道題的除數和余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記錄單上。

  2.觀察對比,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1)現在,王老師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2)質疑:為什么余數總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數?

 。3)猜想并驗證:余數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生2:余數按照1、2、3出現,它們都比除數4小。

  師:你真善于觀察。余數總比除數小,誰能說說這是為什么?

  生:如果余數等于除數,那就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

  教師板書:

  余數<除數

 。4)歸納小結:

  余數既不能比除數大,也不能和除數相等,也就是余數必須比除數怎么樣?

  余數<除數

 。ㄎ覀円呀浾J識了有余數的除法,你會用它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我來考考你們,請同學們翻到課本60頁,完成做一做第1題圈一圈,填一填。)

  6.隨例練習。圈一圈,填一填。

  (1)17個☆,2個2個地圈!

  三、猜想運用,加深理解

  1.猜一猜:

 。1)下面老師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誰來猜一猜?

 。2)質疑:為什么只有這幾種可能性?說說你的理由?

 。3)如果擺三角形,可能會剩幾根?

  四、前后照應,釋疑解惑:

  師:現在可以揭開猜彩星星的秘密了。老師就是根據這些星星的顏色和余數多少的規(guī)律猜的,任意選一個球的號碼數,除以3,如果余數是1,就是紅色。如果余數是2,就是黃色。如果沒有余數,就是藍色。

  孩子們,今天的數學課堂你的收獲是什么?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篇(擴展10)

——二年級數學教案

二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米、厘米量,認識線段 量、畫線段。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能力點: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德育點: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樹立自信心。

  6、養(yǎng)成認真、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1、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慣。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fā)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在古代,沒有尺子時,人們用什么進行測量?(手腳)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長度。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厘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學教科書的長和寬,并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fā)現了什么?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后,**:“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方便些?”

  教師說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作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 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并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這根繩子有多少厘米。教師**:“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

  教師板書:1米=100厘米。并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卷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ㄖ笇W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后腳后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拉直,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課后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直尺、各種直、彎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一幅圖,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彎的,問:走哪條路比較近?

  為什么?師: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線段。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牙膏盒、藥盒、直和彎的吸管、鉛筆、繩子、直和彎的鐵絲等,看一看、摸一摸,你發(fā)現了什么?

  找出你認為直的東西。

  從鉛筆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們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書本的邊等都有兩個端點。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并在線段的兩端點兩個點,告訴學生這就叫做線段。

  問:我們身邊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為什么?

  判斷下面哪些是線段?

  2、線段可以度量嗎?

  試量課本第5頁的線段,互相交流量法。師總結:先將尺子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點,再看線段的右端點對著尺上的刻度數是幾就是幾厘米。

  3、畫線段。

  用手勢表示3厘米大約有多長。是畫3厘米長的線段,并說出畫法。

  總結: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鉛筆尖沿著尺子的邊一直畫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標上兩個端點,并且在線段下面寫上3厘米。

  討論:用斷尺怎樣畫出3厘米長的線段?

  三、拓展運用: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3、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實踐活動:估一估,再量一量。

  課后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鞏固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教學難點: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實物、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這單元我們學了什么?小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學生匯報整理的結果。

  誰能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什么是線段?估測線段的長度。

  三、拓展運用:

  1、拿一張紙條,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組合作量鉛筆、本子、墨水瓶、成員的身高、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實際測量一下,然后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說明計算的方法。

  6、第10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開放題:1、數線段。

  2、小紅離學校有三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

  課后小結:

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照鏡子、欣賞圖片等活動,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

  2、通過觀察、實驗、表演、動手操作等形式進行探究,進一步感受鏡面對稱的性質;

  3、在探究、實驗中領略鏡面對稱現象的美妙與**,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

  教具:

  大鏡子一面、小鏡子每人一面。

  教學流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欣賞“倒影”,激趣導入

  出示書中“倒影”圖:讓學生說出主題圖中見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樹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鵝的倒影……”。這些景色美嗎?請大家再來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關。

  生1:反過來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長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長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樣,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過來的。

  師:所以,我們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實,*靜的水面就是一面*放的大鏡子。

  2.巧用情境,提出問題

  師:你們在哪里還見到過類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現象。(生:鏡子里。)

  師:你們想知道鏡子里有哪些數學嗎?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關鏡子里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研究鏡面對稱。

  2、提出學習目標

 。1)照鏡子,做各種動作(有關前后、上下、左右的動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細觀察,有什么發(fā)現?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說說鏡面對稱的特點。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展示

  (1)學生個人到大鏡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歡的動作,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2)小組歸納本組同學的發(fā)現。

  2、全班展示

  生1:我看到了鏡子里也有一個我。

  師:你的小眼睛可真亮,可這是怎么回事?鏡子里真的還有一個你嗎?鏡子里的不是真實的你,而是你的“像”。

  生2:我看到我做什么動作,鏡子里的像也做一模一樣的動作。

  生3:我發(fā)現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像也向前走一步;我向后退一步,鏡子里的像也向后退一步。

  生4:我發(fā)現我把手舉起來,鏡子里的像也把手舉起來;我把手放下去,鏡子里的像也把手放下去。

  生5:我蹲下,鏡中的像也蹲下,我***,鏡中的像也***。

  生6:我發(fā)現我伸出左手,鏡子里的像也伸出左手。

  生7:不對,我伸出左手,鏡子里的像伸出的是右手。

  師:到底是左手還是右手呢?請生7當鏡外的人,生6當鏡內的像,表演給大家看看好嗎?(并請生7邊表演邊向生6**。)

  生7:我伸出的是左手,請問你伸出的是哪只手?生6:是右手。

  生7:如果我伸出右手呢?

  生6:我應該伸左手。

  生7:現在你知道自己錯了嗎?

  生6:知道了。

  三、模擬照鏡子,體驗特點,完成練習。

  1、進一步體驗鏡像的特點。

 。1)同桌之間,一個當鏡子外的人,一個當鏡子里的像,開始表演吧。(學生*****地表演。)

  2、總結鏡像的特點

 。ㄇ昂、上下——不變)(左右——變)。

  3.完成練習

  第69頁做一做和第71頁第5題。

  四、拓展練習。

  師:人在鏡子前是這樣變化的,那么其他東西呢?請在紙上寫一寫或畫一畫你喜歡的東西,并用小鏡子照一照,看看有什么變化?

  學生**寫或畫,再用小鏡子照,發(fā)現特點。

  全班交流反饋:

  生1:我在紙上寫了2、3、4這幾個數字,在鏡子里是反過來的。

  生2:我寫了“數學”兩個字,在鏡子里也是反過來的。

  生3:我寫了“b”,在鏡子里變成了“d”;我寫了“p”,在鏡子里變成了“q”,也是反過來的。

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利用2-6乘法的推導方法,學習推導出7的乘法口訣,使學生掌握7的乘法口訣,并能應用口訣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舊知識類推新知識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7的口訣含義,知道每句口訣的來源。

  教學難點:

  熟記7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地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看圖說圖意,列乘法式。

  ○○○○○○○○○○

  ○○○○○○○○○○

 。ǎ﹤()相加列式:

  2、**:什么情況下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1、談話引入新課。

  2、學生動手用七巧板拼圖,學習例1。

 。1)引出連加的結果。

  學生匯報擺一個圖形幾塊,擺幾個圖形用幾塊,在學習回答的基礎上填好表格。

  **:你知道1個7是多少?2個7是多少?3個7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這些都是幾個幾個地加?

  (2)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推導出7的乘法口訣。

  **:你能依據剛才做的練習自己推導出7的乘法口訣嗎?請學生試著推導,在書上填寫。

  口訣分別是什么?口訣的含義是什么?

 。3)觀察7的乘法口訣排列規(guī)律。

  **:7的乘法口訣有幾句?口訣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

  **:為什么因數一個比一個多1,積就一個比一個多7呢?

  **:如果74=?你忘了,有什么辦法可以想出嗎?

  3、多種形式熟記7的乘法口訣。

  三、練習。

  1、完成P73練習十六的內容。

  N1和N2是鞏固7的乘法口訣。

  N3、N6、N11是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式最基本的計算形式,通過練習,達到準確、流暢、迅速和正確。

  N5、N7、N8、N12以多種形式鞏固乘法口訣,增強學生記憶口訣的興趣,并熟悉口訣之間、口訣與計算之間的聯系,為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

  N4、N9、N10、N13、N14、N15是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目的是通過這些練習讓學生體會學習乘法的用處,培養(yǎng)學生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85、86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嘗試計算經過時間的過程。

  2、會計算所經過的'時間。

  3、使學生學會傾聽并能夠和同學進行有效交流。

  4、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學情分析:

  學生認讀時間已經不是問題,但是計算經過的時間有一定的難度,容易出錯,所以這節(jié)課要多練習。

  教學重點和難點:會計算所經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微課導入。

  1、師:同學們,又到了我們快樂學數學的時間了。今天,老師把我們的一位老朋友青請到了課堂上。走,一起去微課視頻里和它見見面吧。

 。úシ盼⒄n視頻。)師:看完了這段視頻,老師想問問你們的老朋友時鐘在生活中都有什么用途啊?設計意圖:用微課視頻的形式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2、師:聰聰也是一位會記錄時間的孩子,上個星期天,聰聰過得非?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他都做了些什么。請大家認真觀察每張照片,看看他們什么時刻干什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知道圖中聰聰在干什么。

  師:你們很會描述圖片中的時刻和活動,那你能給這四幅圖排排序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理解時刻的先后順序。

  二、新授。

  1、師:現在大家知道了這么多關于時間的信息,如果老師想知道聰聰玩碰碰車需要多長時間,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需要知道事件的開始時刻和結束時刻。

  師:那“用了多長時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從開始時刻到結束時刻經過的時間。

  師:現在我們已經找出了聰聰玩碰碰車的開始時刻和結束時刻,經過的時間到底怎么求出來呢?請大家拿出學習單,根據學習指導一,自學這部分內容。

  學生自主嘗試根據提示用數數法和計算法解決問題。

  師巡視指導,然后請學生分享思考過程。

  數數法:從開始時刻往后數時間,一直數到結束時刻,分針走過3大格,每大格表示5分,一共經過15分。

  計算法: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9時45分-9時30分=15分引導學生注意單位相同才能相減。

  師:求出來的15分也是時刻嗎?師生共同探討時刻和時間的區(qū)別:時刻是指一天中某一特定的時間點;

  時間是指從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的間隔。

  2、師:通過自主學習,我們知道了聰聰玩碰碰車用了15分。如果老師還想知道聰聰在公園里玩了多長時間,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學生找出開始時刻和結束時刻。

  師:同樣我們可以用數數法和計算法解決這個問題。先來試試數數法吧。

  先讓學生嘗試數出分針走了幾大格,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

  師:大部分學生沒有數出來,沒關系,老師教給大家一個小妙招:先找出一個中間時刻,把這一段時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數,再相加。我們就能容易地解決這個問題了。想不想試一試?請學生拿出學習單,根據學習指導二自學這一部分內容。

  在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后,請學生分享思考過程。

  數一數:從開始時間9:10數到中間時刻10:00,經過50分,在從10:00數到結束時刻10:30,經過30分,一共經過80分。

  還可以從9:10數到10:10,經過60分,再從10:10數到10:30,經過20分,一共經過80分。

  計算法: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 10時30分-9時10分=1時20分師:為什么數數法和計算法得出的結果不一樣?是算錯了嗎?引導學生推導出80分=1時20分。

  3、師:你們真聰明,老師想考考大家,如果聰聰和爸爸因為堵車9:50才進入公園,還是10:30離開,你能用計算法求出來聰聰在公園里玩了多長時間嗎?把你的想法記錄在學習單上吧。

  10時30分-9時50分=40分分不夠減,要向時借1時當60分用。

  小結:我們通過自學探討了計算法的兩種情況,當結束時刻里的分夠減,直接相減;

  當結束時刻里的分不夠減,向時借1時,當60分用。

  3、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自主學習,你們肯定對時間有了一定的概念。接下來你們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估一估聰聰做下面事情需要多長時間嗎?生**回答。

  三、鞏固。

  1、生自主完成練習單上習題1。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2、師:請你們當時間小管家,安排一下自己的時間吧。

  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時間安排。

  四、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貨?你有什么想對時間說的嗎?生**回答。

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課本第4—5頁中的例3及相應的“算一算”,“課堂活動”中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的情境,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z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購物情境,掌握混合運算與生活的聯系。

  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準備

  例3的教學情境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前題診測

  1、**:不含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2、計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運算順序,再讓學生**計算,在此基礎上進行全班反饋、矯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例3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意。

  問:從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導解決問題。

 、傧茸寣W生用分步式**解決“兒童衣服多少元一件”這個問題,**全班交流,說說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谧寣W生試著用一個算式解決問題,**討論“213-78÷3”這個算式是否符合解決此題的順序,進而探討出用小括號“()”來幫忙。

  ③引導歸納出: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式題計算時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2、練習。

  讓學生完成課本第4頁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學生口答運算順序,然后讓學生**計算,最后進行全班反饋矯正。

  三、鞏固深化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請舉例說明。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一第7頁第4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數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間的關系。

  3、通過"估一估"、"擺一擺"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學生數感。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提前**: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教學流程:

  一、動畫情境,體會大數

  1、師:同學們,你們看,他是誰?(課件出示:智慧老人圖片)寒假期間,智慧老人到各地去旅游,給我們寄來了四張圖片,我們去看看吧!

 、賵D中畫的是什么?知道它有多高嗎?

 、谠趫D中你看到了什么?(這是我國的珠穆朗瑪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呢?一起讀讀這個數。)

 、蹐D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多少顆?(還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不能看到的,只能借助望遠鏡。)

 、苓@幅圖又告訴了我們什么?誰來介紹一下。

  從這些圖片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同桌在感受畫面的基礎上討論一下)

  這幾個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

  2、這些圖片讓我們了解了很多新知識。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大數,把你知道的大數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3、像這些數都是生活中的大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些生活中的大數。(出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數

  1、建立表象,數一數(1)教師出示一個大正方體(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老師有一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很多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出示1個小正方體),大家猜一猜這個大正方體是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搭成的呢?

  學生猜

  這么多,怎么數呀?你們愿不愿意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個呢?你打算怎么數?動腦筋想想,(學生**思考) 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生**說一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

  (2)用你們的方法我們來數數看(課件演示)

 、倥1個1個的數,數出一排有10個小正方體。

  ②男生10個10個的數,數出一層有100個小正方體。

 、廴100個100個的數,數出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

  數到9個百時,師問:現在有幾個百,接下來是幾個百?10個百是多少?

  (生:10個一百是一千)師加以肯定:對,10個一百是一千。

  (3)大家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通過大家的共同合作,我們知道了1個大正方體是1000個小正方體。(師演示)

  那么現在這里面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呢?(同時出示10個正方體)你想怎么數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邊匯報課件邊演示數一數。

  數到9千時,問:現在有幾個千?接下來是幾個千?10個一千是多少?(10個一千就是一萬)

  2、抽象模型,感受一千、一萬

  (1)感受1千頁的書有多厚

  看到大家學得這么好,笑笑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問題,你們看,(課件演示)一本書大約有100頁,10本書有多少頁?有多厚呢?我們來試一下(拿出1本書,讓學生比劃一下,疊上10本書,繼續(xù)比劃,)

  100本書大約有多少頁,想象一下,一萬頁有多高呢?(同桌互相比劃)

  (2)我們學校做操時大約有多少人呢?想象一下,1千人做操要用多大的地方?一萬人要排多少米?

  (3)在小組內說一說對一千、一萬的感受

  三、運用新知,體驗數位

  1、填一填

  同學們都說得不錯,智慧老人也想考考大家,他準備了一張數位順序表,想請大家按照一定的順序把它填完整。(課件演示)大家想一想,應該怎么填?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匯報討論結果,F在請你們把這張表補充完整。

  2、記一記

  我們再來從右邊起記一記這些數位。

  3、你能找找這些數位之間的關系嗎?

  四、實踐活動,拓展新知

  1、對口令。

  以小組為單位,其中1人報出一個大數,其他人報出比他說的還大的數,輪流進行。

  2、說一說:

  書P29頁的說一說: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木塊?

  3、涂一涂

  用紅色涂出二百三十八個小方格。

  五、反思交流,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你學到什么?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這些大數都是咱們自己探索出來的,你們真聰明,真會學習,掌握了生活中的大數就更便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7

  一、學習目標

  1.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整百、整千數加減法的口算。

  2.通過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整百、整千的進(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算法的多樣和優(yōu)化。

  三、學習準備:

  ppt課件

  四、學習過程

  活動一: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新知學習奠定基礎。

  出示準備題要求能快速準確地計算出結果。

  活動二、教學新課。

  讓學生學會用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活動流程: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看圖。

  爺爺去商場買電器,買了一臺大電視機,和一臺冰箱。

  2、根據這幅圖提出數學問題。學生**說一說

  問:(1)爺爺一共花了多少錢?

 。2)電視機和電冰箱哪個的價格貴?

 。3)買電冰箱比買電視機多了多少錢?

  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根據問題列出相應的算式。進行并匯報。

  學習卡一:

  一共花多少錢?用加法計算

  算式:20xx+1000=()

  1、交流算法

  ()個千加()個千是()個千,也就是()

  2、電視機和電冰箱哪個的價格貴?買電冰箱比買電視機多了多少錢?

  先自己**想一想,再進行小組交流,講明白你的想法,聽懂他人的想法,選擇你想計算的算式。

  算式是:20xx-1000=()

 。ǎ﹤千減()個千是()個千,也就是()。**學生進行匯報,教師板書算式。

  3、完成“做一做”,第1題

  活動三:

  1、你能用80、50、130這三個數寫兩個加法和兩個減法算式嗎?

  學習卡二:要求學生**完成

  80+50=13050+80=130

  130-80=50130-50=80

  2、在練習本上做做、想想應該怎么算?

  學習卡三:900+600=9000+6000=

  1500-600=1500-600=

  **小組活動,解決問題集體校正

  3、完成“做一做”,第2題

  4、學生完成練習十七第1題。

  認真看圖,說說圖意,解決問題。

  五、拓展性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新知。

  五、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整百、整千數不進(退)位加減法計算時,只要把0前面的數相加減,再在得數末尾添上與整百、整千數相同的個數的0。

  整百、整千數加減法,先把整百整千看作幾個百、幾個千再相加減,實際上是把整百、整千數加減法轉化成10以內、20以內的加減法。

  板書:

  1000+ 20xx=3000

  1個千+2個千= 3

  2個千- 1= 1

  《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的教學反思

  謝桂仙

  《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過“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學習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學生已經懂得了相同數位才能相加減的道理,可以說這部分內容不是很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1、采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來學習加減法。

  在教學新的計算法則時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方法類推出新的知識方法。本課中教師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間的聯系,把新知轉化為舊知,然后類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計算方法。當學生探討出1000+20xx=3000時,及時引導學生想1+2=3和想1個千加2個千之間的聯系,都是想1+2=3這種方法。

  2、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努力讓孩子們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征,采取適合于他們的表現形式,培養(yǎng)他們一種愿意甚至喜愛的積極情感。

  3、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自已的想法。整堂課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1、由于本節(jié)課是學習如何計算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所以應該多讓學生進行一些手上的練習,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只注意了學生口頭的表述,準備的練習只是讓學生用嘴說,而沒有親自動手練。

  2、在教學過程中,在解決難點問題時,還應該加大放手力度,讓學生討論充分,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

  每一次上課都有每一次的思考,而每一次的思考我都有了新的收獲。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取長補短,不斷努力探索,讓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更上一層樓。

二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個物品的質量。

  2、經歷用選定的物品和玻璃球作單位測量物品質量的過程。

  3、對測量活動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有趣的測量活動,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用玻璃球做單位測量物體有多重。

  教具準備:

  天*、玻璃球、水果、一元硬幣、生活用品等。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師:孩子們,這是多少錢呀?一元錢能買到什么?誰來說一說?學生說......

  有一天,小紅和小麗一起,每人拿著一元錢,去商店買同一種一元10個的玻璃球,售貨員給了小紅10個,給了小麗9個,售貨員這樣做對嗎?公*嗎?嗯,這樣是不對的,是不公*的。他們都應該買到相等的10玻璃球,小紅有10個,也應該給小麗10個。

  為了解決這種不*等不公*的問題,我們需要有衡器作為一種衡量的標準,而這種標準就是我們要來認識的天*,天*是衡器中的一種。

  二、自主探索

  (一)、探索新知

  1、認識天*師:孩子們,在你們的桌子上,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幾臺天*,咱們來觀察一下,你看到的天*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回答。

  天*是由支架、指針和兩個托盤組成的……

  2、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探究點1:用天*比較物體的輕重判斷蘋果和梨,哪個輕?哪個重?我這里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梨,請孩子們掂一掂,通過你的感受來說一下,哪個輕?哪個重?再來猜一猜,把他們天*的托盤上,會有什么現象?師:你觀察到了什么?

  探究點2:用天*比較質量相近的物體的輕重出示質量差不多的蘋果和橙子(學生可能會說法不一)哦,我們的說法出現不同啦,讓我也來掂一掂,我感覺蘋果和橙子的質量差不多。那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到底哪個輕,哪個重呢?對,我們用天*來幫忙。

  當蘋果和橙子的質量差不多時,用手掂一掂不能比較他們的輕重時,可以用天*比較質量相差很少的物品的輕重。

  結論:用天*比較質量相差很少的物品的輕重。

  探究點3:用天*測量質量相同的物體出示質量相同的兩個面包,我們看一看天*有什么現象發(fā)生?結論:天*是*衡的。

  3、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天*,并且學會了用天*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誰能說一說,天*在什么狀態(tài)下說明兩個物品一個輕?一個重?在什么狀態(tài)下說明兩個物品同樣重?學生可能會有如下說法:

  1、天*一邊下沉,一邊上翹,說明兩個物體不一樣重。

  2、天*下沉時那邊的物體重,翹起來的那邊的物體輕。

  3、天**衡的時候,說明兩邊的物品同樣重。

  三、學習測量

  1、出示梨和玻璃球師:不用掂,不用天*,孩子能判斷了這個梨和一個玻璃球哪個重嗎?學生答:梨重。

  師:估計一下一個梨和幾個玻璃球同樣重?學生可能說出生①:3個。

  生②:4個。

  生③:5個。

  教師記下猜的數。

  我們用天*進行實際測量,驗證一下。

  師:我把梨放在天*左邊,在天*右邊放玻璃球。

  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天*看一看天*有什么變化?學生可能說出生①:天*向左邊沉下去了。

  生②:天*向梨這邊傾斜。

  生③:指針偏向梨方。

  師:好!現在我開始往天*右邊一個一個地放玻璃球。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天*的變化。

  教師邊放玻璃球邊數數,讓學生說天*的變化,直到天**衡為止。

  學生邊數玻璃球的個數邊觀察天*的變化可能說出:生①:天*沒有動。

  生②:放玻璃球的一邊下沉了。

  生③:天**衡了。

  2、討論梨和玻璃球的關系。

  師:天**衡了,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明確:一個梨和6個玻璃球同樣重。

  學生可能說出:生①:說明兩邊一樣重了。

  生②:說明梨和玻璃球同樣重。

  生③:說明一個梨和6個玻璃球同樣重。

  四、嘗試應用

  1、以小組為單位下面我們就用天*實際測一測,用玻璃球測量語文和鉛筆盒,它們各有幾個玻璃球那么重?把測量結果記下來,填好表格。

  2、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要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的測量過程的機會。

  語文書測量的結果是一致的,鉛筆盒可能會有多種結果。

  學生可能說出?……師:語文課本和鉛筆盒哪個輕,哪個重?師:通過剛才的測量,我們還可以用玻璃球做質量單位測出物品的質量。然后比輕重。

  3、教師談話說明作單位的物品不一定是玻璃球,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它物品作單位。如:木球、正方體等。但要注意,作單位的物品輕重都要一樣。

  五、當堂檢測

  1、練一練第1題學生**思考后回答。

  2、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利用老師準備的物品,先估測,再實際測量,最后交流、匯報結果。

  六、數學沖浪第1、2、3題七、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可以直接放在天*的兩邊,翹起的那邊輕,下沉的那邊重。

  2、用一種物體單位可以比較其他物體的質量。

  板書設計:

  用玻璃球表示物體的質量測量梨的質量1個梨的質量=(6)個玻璃球的質量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設計一個買玻璃球的事情,引出公*的問題,引出天*是衡器的一種。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準確測出*衡,在準備材料上要下足功夫。在具體的操作中,去感知1個梨和6個玻璃球同樣重。在通過天*秤語文書和鉛筆盒的過程中,感知語文書或者鉛筆盒大約和幾個玻璃球同樣重,利用記錄表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后比較出玻璃球多的重,玻璃球少的輕。因為孩子們認知程度有限,不能過于細究。動手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偶爾會不聽老師講,**操作,也屬于正常情況。所以,老師應該多在孩子中間,隨時引導。

  但是,也有不足之處,最后一個知識點,作單位的物品不一定是玻璃球,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它物品作單位。如:木球、正方體等。但要注意,作單位的物品輕重都要一樣。這點沒有點到,很遺憾。

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5的乘法口訣)

  教學簡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設計了“慶祝**申奧成功”的真實情境,使學生在數五環(huán)旗環(huán)數的活動中,引入乘法算式,編出5的乘法口訣,然后通過“對口令”、“填一填”等游戲活動,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學情簡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乘法口訣,因為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弱,所以要感悟到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和內在聯系比較困難。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通過直觀的操作、演示,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感知,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為后面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目標預設: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會應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含義,較熟練地記住口訣。

  教學難點: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含義,會運用口訣正確計算乘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貼圖

  學生準備:

  課堂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奧運會嗎?2001年7月13日,**申奧成功了,全世界的華人都無比興奮,**了許多活動來慶祝。你們看,這是一支騎游隊,每輛車都插上一面奧運五環(huán)旗到處宣傳申奧成功。(出示掛圖)

  (二)、探索口訣,交流學習。

  1、看一看: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 學生仔細看圖后,**,有選擇性的板書:一共有幾個圓環(huán)?

 、 出示1面五環(huán)旗,指導學生觀察,說出一面旗有幾個圓環(huán)?

  ③ 引導:這是幾個5?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

  5x1=5(個) 或 1x5=5(個)

 、 引導編出第一句乘法口訣:一五得五。

  問:你能把它編成一句口訣,說起來順口,記起來好記嗎?

  2、算一算。

  ① 出示第2面五環(huán)旗,現在是幾個5? 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

  2個五; 2x5=10(個) 或 5x2=10(個)

 、 同桌交流:一共有幾個圓環(huán)?乘法口訣怎樣編?

 、 **全班交流、匯報。

  3、編一編。

  ① 小結:想一想,我們在編前兩句口訣時,是按照什么方法進行的?

  先看有幾個五,再算有幾個圓環(huán),最后將語言簡化。

 、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嘗試編寫剩下的5的乘法口訣。

  先出示第3面五環(huán)旗,計算3面旗有幾個圓環(huán),在嘗試著編成口訣。

  再出示4、5、6、7、8、9面五環(huán)旗,計算有幾個圓環(huán),并編成口訣。

  ③全班交流、匯報,注意指導。

  4、想一想:5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9句。

  相鄰兩句口訣的積相差幾? 5

  如果忘記五五得多少怎么辦?

  思考:可以想前一句四五二十,五五多一個5就等于二十五。

  也可以想后一句五六三十,五五少一個5就等于二十五

  你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思考:每相鄰兩句口訣都相差5。

  5、記一記:翻開書10頁,按順序讀口訣,將算式補充完整。

  師生或生生對口令等。

 。ㄈ⒕毩曥柟

  1、對口令。

 。1)、對口令:老師與一同學示范:如: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

 。2)、“開火車”:一人說乘法算式,一人說乘法口訣,比一比,哪一列火車開的又好又快

  (3)、數學游戲:看手勢、說口訣。如:一只手:一五得五,在小組內進行。

  2、比比、算算:出示書p11.2,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填一填:出示書p11.3圖,請同學們看懂圖意后,再填寫、并交流。

  4、看圖列式:出示書p11.4情景圖,看懂圖后,列出算式,匯報。

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編制6的乘法口訣,并理解口訣的含義。

  2、使學生掌握6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6的口訣進行計算。

  3、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6的乘法口訣,用口訣正確求積。

  教學準備:

  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并指名說說你用了哪句口訣?

  2、列式計算:1個5 3個4相加 5的2倍

  3、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6的乘法口訣。

  板書課題:6的乘法口訣。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讓學生自己填寫。

  坐的次數 1 2 3 4 5 6

  人數 6 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幾個6?怎樣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說一句口訣嗎?

  根據**依次板書:

  1個6 1×6=6 一六得六

  **:“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1和6乘,積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幾個6?用乘法算怎樣列式?請你們編出一句口訣。

  根據**依次板書:

  2個6 2×6=12 二六十二

  引導學生觀察兩個乘法算式:2個6比1個6多幾?所以第二句口訣的得數比第一句多幾?

  (5)3個6、4個6、5個6、6個6相加,各是怎樣列乘法算式?可以編怎樣的口訣呢?請學生按次序寫一道算式,編一句口訣,把35頁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訣填完整。

  (6)讓學生說出每道算式和相應的每句口訣,老師依次板書算式和口訣。并指名說出每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7)引導學生比較。

  6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這些口訣從上到下按順序排列后,每句口訣的積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幾?為什么會多6?

  (8)請學生把口訣齊讀一編。

  再請大家邊輕聲讀邊試著背背看。

  (9)試背口訣。

  A、師生對口令,開火車說口訣。

  B、請學生齊背口訣,再指名背口訣。

  2、教學“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6×2=( ) 6×5=()

  (2)口算出結果,并說說各用哪一句口訣?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6的乘法口訣,應用6的乘法口訣,能很快地算出6和幾乘積是多少,我們根據一句口訣可以算出兩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

  (1)學生**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2)比較每組兩個算式有何特點?討論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集體交流。

  (2)6的乘法口訣還有幾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

  4、完成“想想做做”。

  出示第5題,學生討論交流,**完成,集體訂正。

  5、完成“想想做做”。

  **列式、口算、集體訂正,指名說說你為什么用乘法算?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jié)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磐篮献饕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聘髯蕴顚憰系目瞻

 、菍W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人文精神

 、葘W生**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趴匆豢磿系膬热荩f一說對2128的理解

 、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墙涣髑簧系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确抡张e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賹W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谠鯓铀愠鰴C靈狗得了多少分

 、弁瑯拥姆椒ㄓ嬎闾詺獾牧硕嗌俜

  ④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yè)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fā)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fā)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fā)現什么,

  生;我發(fā)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xù)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倜恳晃簧系臄底质菐拙妥x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谥虚g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鄄还苣┪灿袔讉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住

 、菽囊晃簧弦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理**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掌握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及各部分名稱,懂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慣。

  重點:弄清“余數”概念。

  難點:理解余數的特點。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

  學具;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飛行大隊舉行了一次飛行表演(課件演示)

  師:飛行員叔叔的表演精彩嗎?

  師:飛行員員除了有強健的身體,還有淵博的文化知識,他們知道二(3)班的同學個個都非常聰明,出了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同學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一個問題。同學們能**列式計算嗎?教師指名列算式,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列?

  出示第二個問題。

  請同學們用小棒表示飛機擺一擺,看看可以分成幾組?教師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出示第三個問題。

  請同學們把15根小棒分成5組,看看每組有幾架飛機?教師引導學生列式計算。

  出示第四小題。

  請同學們繼續(xù)用小棒來擺一擺,老師看看誰能出色的完成這個任務。完成后,教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議一議:

  剩下的3架飛機還能再分嗎?余數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三、實踐應用

  今天,飛行員叔叔出的四道難題,同學們完成得非常好,同學們能不能用解答這四道題的方法來解答其它的題呢?

  出示第一道練習題

  師:請同學們**完成在課堂練習本上。

  出示第二道練習題

  師:同學們能**完成這道題嗎?

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第6-11頁

  【教學過程】

 。ㄒ唬┱勗捯耄瑵B透環(huán)保

  師:昨天我們和同學們一起到游樂場玩了一趟,戲演完了,同學們回家了。(課件演示散場后的情境:一地的飲料瓶。)

  師:看了這些你們有什么話要說?

  師: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讓我們做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評析】:

  承上啟下,讓故事有發(fā)展,并能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從小樹立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鞏固舊知

  1、出示練習一第2題

  師:這群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收集了這么多易拉罐,他們碰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幫他們解決嗎?

  2、生理解圖意

  3、**解決

  4、匯報交流,鞏固舊知

 。ㄈ┙鉀Q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出示第9頁的做一做

  師:環(huán)境美了,花開了,小鳥飛來了,蜜蜂也來采蜜了。(引導觀察主題畫)

 。1)匯報主題畫的信息

 。2)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主題畫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比一比哪組提出的數學問題最多,解決的方法最多。

 。3)小組匯報交流,其它小組可以補充。

  要求每一種方法都能用綜合算式解決

  【評析】:

  在數學學習中,提出數學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在這一活動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題,再自己解決,充分相信學生,把自*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群體中互相啟發(fā),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增強了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既增長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

  2、出示練**第3題

 。1)生獲取信息進行合理估算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評析】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用所學知識解釋估算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這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資源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ㄋ模┤n總結(略)

  【評析或反思】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并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用所學知識解釋估算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這些都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教學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發(fā)揮多**的作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以生動、有趣的故事貫穿整節(jié)課,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讓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對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所體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

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分析:

  教材首先讓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為什么他們說的數不同?”這一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接著,教材指出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量、畫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的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學會量線段的長度。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感悟**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量一量我們的課桌面有多長。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質疑:為什么大家得到的結果不一樣?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們的測量結果相同呢?(用同一種測量工具)看來,只有在測量時使用同一種測量工具,才能得到相同的測量結果。你知道生活中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是什么嗎?(課件出示:尺子)對了,尺子就是生活中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二、嘗試感悟,探索新知。

  1、認識尺子。

  請你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細觀察,尺子有些什么?

  師小結:尺子上都有長短不同的線(刻度線),都有一些不同的數字,0刻度,還有cm兩個英文字母。其實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做單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2、認識1厘米。

  (1)尺上指

  1厘米有多長呢?誰來猜一猜。(點擊課件,出示“1厘米”) 生:從0到1。

  師:對了,這就是1厘米。(課件出示)除了這一段,你還能找到哪段也是1厘米嗎?

  師:(小結)我們把每相鄰兩個數之間的距離叫做一大格,(板書:1大格)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板書:1厘米)也可以寫作1㎝(板書:1㎝)。

  其實,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這個我們以后來認識。

 。2)用手比

  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指給同桌看。

  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劃出1厘米的長度。比劃得正確嗎?用尺子去檢驗一下。

  輕輕地把尺子移開,手指不要動,觀察比好的1厘米,你感覺怎么樣?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把它記在腦子里了嗎?

  (3)生活中找

  睜開你的眼睛,找一找我們生活中有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嗎?

  師:現在,老師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注意聽清楚,這個圖釘的長大約是1厘米。我們的食指寬度大約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說一句話嗎?學生說一句獎勵一個貼畫。(田字格的邊長,橡皮的厚度,數學書的厚度,文具盒的厚度--)

  3、認識幾厘米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自己的尺子,你能找出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嗎?3厘米呢?4厘米?

  學生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4厘米的長度,教師巡視指導。歸納出: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厘米。(板書)

  4、學習用厘米量。

  (1) 先讓學生嘗試自己量一量一根小棒有多長。讓學生說出答案。

  師:究竟誰量得對呢?請同學們來看看老師量的。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量時,先把小棒放*,使尺的0刻度對準小棒的左端,再看小棒的右端對著尺上的刻度幾,這根小棒就是幾厘米。現在這根小棒的右端對著5,那么它就是5厘米長!

  (3)學生再用正確的方法測量一次。

 。4)判斷。

  課件同步,出示幾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包括正確的和錯誤的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那種測量方法對。

  (5)小結:量一個物體時,要把尺子“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板書)

  三、練習

  四、總結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板書

  認識厘米

  從0刻度到1刻度的長度是1厘米。

  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量一個物體時,要把尺子“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中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熟記2——6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的運算意義。

  (2)讓學生經歷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在探索口訣的記憶方法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等良好的學**慣。

  (2)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增強學數學的信心。

  (3)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去游樂場嗎?你們跟爸爸媽媽到公園去玩過嗎?你們參加過哪些娛樂活動?

  碰碰車、水上游船、猴子爬樹……

  出示課件中的游樂場

  游樂場中有許多數學問題,你們看到了嗎?

  生1:看到了過小火車、碰碰車……

  生2:玩過小火車的有20人。

  生3:碰碰車上也有8人。

  ……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數的。

  生3:我是算的。

  板書:2+2+2+2=8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怎么用乘法計算。

  2.探究新知

  學習第47頁例1(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小飛機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用數就可以;用加法計算的3+3+3+3+3=15。

  C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誰能看出來?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這個問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很容易看出來,但班內還有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所以,任何問題都要從易到難。

  匯報:每個加數都是相同的。

  學習第47頁例1(2)。

  出示課件中的例題圖片。

  a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小火車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用數就可以;用加法計算的4+4+4+4+4=20。

  C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誰能看出來?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匯報:每個加數都是相同的。

  學習第47頁例1(3)。

  根據上面所講,請同學們自學這個例題。

  匯報:2+2+2+2+2+2+2=14。

  小結: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2×7=14或7×2=14

  師:我們以前學過加號、減號,這個左斜右斜的×就叫乘號。

  提出要求:誰能把上面的幾個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誰來挑戰(zhàn)?

  師:你們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讀嗎?

  指名回答,師生更正。

  2×7=14讀作:2乘7等于14。7×2=14讀作:7乘2等于14。

  3.教學“2×7=14”的意義。

  小組討論乘法的意義。

  匯報結果。

  師總結:“2”表示相同的加數,“7”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14”表示相同加數的和。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都表示7個2相加。

  討論: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個、12個……又該怎么寫呢?

  學習第48頁例2。

  師:同學們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數字叫什么名字嗎?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數”,“×”叫乘號,“15”叫積。

  4.課堂練習。

  把48頁做一做**完成,然會匯報交流,師生共同更正。

  5.拓展提升。

  加法算式:XXXXXXXXXXXX

  乘法算式:XXXXXX或XXXXXX

  b.把練習九的1、2、3**完成。

  課后小結

  **: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師生總結:

  a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

  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號。

  c第一個乘數表示相同的加數,第二個乘數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等號后面的數表示相同加數的和。如:2×7=14,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都表示7個2相加。

  板書

  乘法的初步認識

  加數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5個33+3+3+3+3=155×3=153×5=15

  7個22+2+2+2+2+2+2=147×2=142×4=14

  2×7=14讀作:2乘7等于14

  7×2=14讀作:7乘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