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魔盜團影評
驚天魔盜團影評
驚天魔盜團影評精選(一):
《驚天魔盜團》元素很多,糅合了犯罪,警匪,推理幾種電影類型,當然還別出心裁地加了魔術。每一個畫面都精彩絕倫,極具視覺沖擊力。之所以選取魔術,估計也是為了營造出炫麗的視覺盛宴。五彩斑斕的舞臺,目眩神迷的燈光,紛飛的彩帶,極炫的360°旋轉鏡頭,觀眾仿佛真的置身于著名魔術師的專場表演。從拉斯維加斯到紐約涂鴉墻,觀眾好像在看電影,又好像在看一場巨大的綜藝節(jié)目秀。
好萊塢電影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著觀眾的視覺神經(jīng),仰賴著數(shù)字技術革命,憑借著后期特效,能夠做出無數(shù)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上天入地,應有盡有的超越真實世界的電影奇觀。難怪詹姆斯卡梅隆會把它稱之為數(shù)字化的文藝復興運動。
其次要說的是魔術。本片的魔術場景十分絢麗,美如夢境,劇情也似乎撲朔迷離,看完后給人一種mindblowing,讓人恍恍惚惚的感覺,但也至于此,本片的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人物塑造也比較單薄,情節(jié)也缺乏深度。在影片的快節(jié)奏下,觀眾不會有時間去琢磨這些問題,但在影片結束后,稍微反思一番,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theeye的存在給人一種有些超自然的感覺,它反復出此刻歷史中,但為何會有這樣一個存在/組織,它存在的目的有沒有一個答案,難道真的是為了幫忙那些純粹的魔術師們劫富濟貧順便實現(xiàn)前無古人的魔術本片里出現(xiàn)的科技又是另一個問題,teleportmachine雖然是個trick,但那四張塔羅卡片也太領先于時代了吧,讓人不禁產(chǎn)生難道有alien interference的疑問雖然有無敵的催眠,但還沒強悍到能把所有安保人員瞬間搞定的地步吧,片中銀行的安保差得不真實……
觀看此片,放下想要解密的心,也許這只是五個魔術師為了魔術的藝術而上演的一出盛大的表演,不為錢財,只為魔術的樂趣。
驚天魔盜團影評精選(二):
《驚天魔盜團》影評
電影圍繞4個魔術師,1個警方探員以及1個FBI特工展開。4名年輕而高明的魔術師,外號“4騎士”,為了加入神秘而古老的“eye”魔術師組織,按照“eye”的計劃,準備了3場前所未有、世界范圍的魔術。而電影的主要資料,也就是這3場魔術上演的過程。
4騎士的第一場魔術,是在美國的劇場內,于10分鐘內盜取巴黎某銀行保險庫內300萬美元的現(xiàn)金。當他們成功地完成了這場魔術,并將所有現(xiàn)金撒往觀眾席,他們也不出意料地成為警方的第一目標。警方派出了1名男探員、1位FBI人員以及超多警力來調查4騎士,但始終一無所獲。而后,4騎士成功的表演了第二場魔術,將一位保險公司的老板銀行賬戶里14億存款輸進了現(xiàn)場觀眾的賬戶里。第三場魔術,他們將某銀行的一座金庫里面的現(xiàn)金,在警方層層嚴密的監(jiān)控下,盡數(shù)轉移走,并一分不落地塞進了一向跟四騎士作對的一名魔術揭穿者的車里,使得警方認定這名魔術揭穿者為幕后主使,把他抓進了監(jiān)獄。三場魔術之后,四騎士也最后見到了真正的幕后主使,一名eye組織的成員,他正是一向在追捕4騎士的男探員。而被盜的巴黎某保險庫、保險公司的老板,以及被誣陷的魔術揭穿者,都是三十年前促成男探員父親意外身亡的仇人。于是,一切的疑團也就在影片結束時解開了。
電影里我覺得最有創(chuàng)意的部分是“幕后主使”。在影片始末,雖然一向明白存在這么一位神秘人物,但卻無論如何猜不到是男探員。影片中的男探員,給人的感覺是與四騎士有著深仇大恨,不逮捕他們決不罷休,卻一向被四騎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警官。而在影片結束揭露身份時,才更給人以震撼。當再看第二遍時,男探員之前一些極細微的反應,也有了更合理的理解。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男探員第一次會見魔術接穿者時的表現(xiàn),他表現(xiàn)地有些討好,第一次看時以為是為了從魔術揭穿者口中獲得四騎士魔術的秘密,第二次看才明白是為了掩蓋談論到他死去父親時的不自然,以及掩飾應對仇人時內心的波動。
正如這部電影,有大膽的創(chuàng)意,卻不脫離實際,在極微小的細節(jié)上你都會找到合理的照應,才讓人回味。
驚天魔盜團影評精選(三):
影片一切值得稱道的部分都在前半段。四騎士是指片中四位年輕的魔術師,各顯其能讓人嘆為觀止,他們從開場的街頭秀場步向了豪華賭場的全球直播大秀場。導演用極為貼合年輕一代審美觀的敘事手法,加上凌厲剪輯,運用超多的運動鏡頭和搖臂移動,打造了場場令人頗感驚喜的奇幻魔術秀。在這些不落俗套的秀中的魔術片段,可謂是這類題材的“新酒”,它打破了原有魔術題材電影中,僅僅是渲染魔術師手法精湛的單一描述。轉而去透過科技的力量,讓一切例如異地操作,或者說跨域空間限制的魔術變?yōu)楝F(xiàn)實。除此之外,影片中也打破了魔術“專業(yè)化”的限制,不僅僅僅是讓每一位魔術師上演著神技,也將兩場大型的現(xiàn)場秀中現(xiàn)場觀眾調度起來,讓魔術這門藝術的代入感和親和力被通俗娛樂形式發(fā)揮到了極致。這種互動的效果雖然在一些現(xiàn)實中魔術節(jié)目中有所展示,但是被電影如此高密度的還原與揭示,還是尚屬首次。
再者要注意的是,魔術題材中比較難把握的是那個最后抖開的“包袱”,也就是揭秘和制造“驚艷”時刻。它的節(jié)奏控制十分之難。因為在電影中,幾乎每一場魔術都是事先張揚的赤裸欺騙。但怎樣讓戲里戲外的觀眾發(fā)出驚嘆。編導對于故事節(jié)奏的控制以及揭開謎底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顯然編導們著實嚇了一番功夫,片中每次“驚艷”時刻,不重復,無冷場,好看之極。而且艾森伯格領銜的年輕陣容還是很有觀眾緣的,至于摩根弗里曼和凱恩一對老搭檔的坐陣很壓得住場,女二號梅蘭妮羅蘭嬌那媚的面容,更是時不時優(yōu)雅的出此刻鏡頭前給你清新之感。作為一部商業(yè)電影,本片貼合“可觀”二字,帶來了極為養(yǎng)眼的觀賞體驗。
但是如果一向持續(xù)這個水準,顯然這部散發(fā)著時尚氣息的魔術題材影片,就將成為此類型片中的新經(jīng)典,但顯然,后半段水準急轉直下的故事拖了后腿,影片變成了“為轉折而轉折”的偽高智商電影。因為要記住的是,這部影片的中文譯名就揭示了其到后半段還有一個“盜竊”的任務沒有完成。但是,由于那個“為轉折而轉折”的故事所謂亮點務必圓滿完成,所以“群盜”這個任務就如同被雜草奪走了養(yǎng)分農(nóng)作物,無精打采的完成得不好。
只因為群盜題材以及高智商犯罪,會讓人不自覺的聯(lián)想起很多銀幕經(jīng)典。要明白這個類型叫好又叫座的例子,遠多于魔術題材電影了。而且受眾更廣泛,觀眾更熟悉。所以影片之間這樣的橫向一比較,就脫離了單純的魔術題材范疇,使得本片就像是非洲運動員離開了跑道來到了泳池。以己之短攻敵之長,迅速的沉入水底。很不明智的讓人們不得不在腦海中過濾那些經(jīng)典犯罪電影,比較后嘆本片之不爭。人們很簡單就會得出以下結論:其卡司不如《十二羅漢》般眾星閃耀,搞懸疑又不如《十分嫌疑犯》那般最后令人瞠目結舌,甚至單單娛樂性就玩但是跨界的群盜雜交片《速激5》。尤其是最后的魔術秀,當脫離了“魔術師”技法的范疇,單純將前半段中科技的力量放大,就會由于過分科技味和冰冷感,顯得空洞無味,驚喜全無,很顯然,這一切都為那個不怎樣驚艷的轉折做嫁衣,打水漂了。
于是看來,當作為“新酒”的科技演繹,視聽效果和魔術大型化得到良好的展示后,其“舊瓶”一般的故事核心和融合了其他類型片的部分并沒有做得太好,以至于這瓶酒美觀但不好喝,真爽口卻無回味。
但是既然如此,單就娛樂性來講,前半段的影片部分。在影院中觀看已是年度少有的銀幕奇幻時刻。年輕的魔術師化身騎士時,會告訴你這個“不能說的秘密”有多神奇多完美。
自古以來,魔術都是以“不能說的秘密”這張臉示人的。銀幕上,最典型的例子如當年諾蘭經(jīng)典《致命魔術》即使如此。之所以魔術題材電影好看,就是因為光影會將魔術背后的秘密不斷揭示,制造連串觀眾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所以說,在魔術與盜竊本片這兩個類型之間,顯然本片傾向于對于秘密的揭示,這理應遠多過俠盜故事的演繹。但很顯然,在平衡二者的關系時,編劇在后半段帶給的俗套故事,遠不及前半段的驚艷魔術。使得本片遺憾的難成經(jīng)典,只剩一個努力在自圓其說的俗套結尾。
驚天魔盜團影評精選(四):
從四騎士說起
圣經(jīng)啟示錄中曾描繪世界末日之前會出現(xiàn)四騎士(FourHorsemen),分別騎著白、紅、黑、灰四匹馬,各自代表征服、戰(zhàn)爭、饑荒和死亡,見證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當七印全部揭開之后將會迎來最后審判。電影《驚天魔盜團》(NowYouSeeMe)中借用「四騎士」這個與審判相關的宗教符號,而具體象征中則又套用塔羅牌之中大阿爾克娜的四張圖案意象——戀人、女祭司、隱者和死神。
戀人(Lovers,Ⅵ),丹尼爾,擅變撲克牌,借此手法經(jīng)常俘獲女觀眾芳心,開場也是影片唯一一處接近床戲橋段(雖然半途而廢)的男主角就是他,故此對應牌意。
女祭司(HighPriestess,Ⅱ),亨麗,擅長逃脫術,四騎士團唯一的女性主角,也曾是丹尼爾的助手,「祭司」稱謂所指即她那場食人魚嘴下逃生的演出近乎于血祭儀式。
隱者(Heimit,Ⅸ),梅里特,擅使催眠、讀心,曾在美國巡游表演多年,不料卻被兼任經(jīng)紀人的哥哥卷走全部錢財,剩下自己孤獨一人,正合「隱者」的獨處身份。
死神(Death,ⅩⅢ),杰克,擅于開鎖術,這條暗示鋪線頗長,到第三幕演出前方才引出他公路追逐偽裝車禍假死的情節(jié),自然也少不了之后起死回生的歸來。
塔羅牌背面寫著召集時間:3月29日下午4:44。而查詢后會發(fā)現(xiàn)2013年3月29日恰恰是今年的耶穌受難日(也即復活節(jié)前三天),配合具體時刻更能證明并非巧合,暗指即將開始的行動計劃是源于某人的死亡事件。
塔羅牌上還有個圖案——眼睛(TheEye),影片中作為神秘概念被反復提及。在法國女探員翻看的那本書里有寫全稱:TheEyeofHorus(荷魯斯之眼),是出自古埃及的傳說,荷魯斯是埃及法老的守護神,法老只是荷魯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所以TheEye對應幕后策劃者,他是四騎士團的守護者,而四騎士團充當他的代理執(zhí)行人。TheEye每個世紀只召集兩撥新人,并不是只選兩個人,可能是字幕翻譯誤導了很多人,原文是:Theyonlytakenewpeopletwiceacentury。
四人進入房間后,地上紙張中所寫「NowYouDon’t」其實是順接影片標題的下句,合起來就是「此刻你看到我了,此刻又不見了」(NowYouSeeMe,NowYouDon’t),在魔術中表演消失手法時常使用到的話語。亨麗將玫瑰插入花瓶中時說的「Arosebyothername」出自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What's inanamethatwhichwecallarosebyanyothernamewouldsmellassweet」譯為:「姓名本來是沒有好處的;我們叫做玫瑰的這一種花,要是換了個名字,它的香味還是同樣的芬芳」(朱生豪譯本)。有意為之的細節(jié)暗示那位召喚者以前改名換姓。之后法國女警在調查時曾提到的WilliamRobinson改名為程連蘇(ChungLingSoo),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生于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洋人偽裝成中國魔術師,在一次表演「槍打活人」的戲法時中彈身亡,與影片虛構的LionelShrike喪命事故有幾分相似,也有再次暗示改名之事。
至于房間內出現(xiàn)精密度極高的全息投影設計藍圖,簡直堪比鋼鐵俠中的那一套,我一度猜測會將真正次世代高科技加入到魔術手法中,可惜憧憬很快被戳破。這剛好契合我的觀影感受:四騎士的個人表演秀以及組團后第一次登臺表演都足夠精彩,絢麗奪目的開篇令人難免會萌生過高期盼,然而后半劇情張力不足難以為繼,人物主角沒能發(fā)展深入刻畫,以致最后結尾高潮之處黯淡無光略顯平淡。
故事整體以四騎士團的三場魔術表演秀為綱,情節(jié)構造不可不謂細致用心,以抽絲剝繭的方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個引人入套、故布疑陣、懲罰審判。曾在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中合作的兩位老戲骨摩根弗里曼和邁克爾凱恩再度攜手助陣,同時飾演反面主角,雖為配角戲份倒都不少,精湛演技為本片增色不少,數(shù)度使我真的疑心其中一位是幕后策劃者。
正如魔術表演的套路,需先以耍個手彩、變個兔子之類的小把戲開場鋪墊,大變活人這類務必留作壓軸大戲。亦如相聲抖包袱那樣,閑言碎語絮叨良久,最后才憋出「撓撓」二字才叫精彩。而這部影片卻本末倒置,把最高光的部分留在開頭,后面兩場秀都逐漸偏離魔術二字,落入高科技盜竊警匪大戰(zhàn)的窠臼。也有室內肉搏格斗、高速公路追逐這樣火爆場景,但我更欣賞第一場秀之后魔術師靜待拘上手銬時的壞笑、審訊時探員們應對這群人時的困惑、無奈和忿恨,那才是提現(xiàn)魔術的魅力。從第一場秀結束時穩(wěn)穩(wěn)立于臺上說「我們是四騎士」,到第二場秀邊說邊牽繩逃離舞臺,及至最后是邊說邊跳下大樓迅速隱遁,越發(fā)顯得失措難堪;涉案金額累次翻倍提升,可惜手法卻愈發(fā)俗套平庸。
翻開本片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的履歷表,08年的《無敵浩克》、10年的《諸神之戰(zhàn)》皆出其手,無怪乎真是如出一轍,慣用特效描繪超自然故事情節(jié),十分擅于利用前30分鐘最出彩的章節(jié)吸引住觀眾,后面也一向有視覺畫面支撐,絕對能保障觀影2小時的大部分時間感官爽到爆,但卻回味不足,總覺得缺少些什么,顯得頭重腳輕。
四騎士團在不解真正復仇用意的狀況下代行審判之職,對于法國銀行、保險公司和制造保險柜的財團施以懲罰,如同羅賓漢般的劫富濟貧,而最后審判揭露魔術師的布萊德利將之陷入囚牢的正義性卻有待商榷。若說是因為他背棄魔術師的誓詞,向公眾泄露了魔術的秘密,那反觀四騎士團的諸位呢:或打著魔術的幌子泡妞、或打著魔術的幌子敲詐、或打著魔術的幌子偷竊,大家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如果說目的只為復仇呢,那豈不又浪費了整篇的魔術秀。個人復仇記和團體魔術秀之間就是如此費力的焊接,甚至不得不借助四張塔羅牌神奇吸附合并、莫名點亮游樂園此類超現(xiàn)實手段來表現(xiàn)相遇,可惜離「魔術」二字愈發(fā)遠了。
提到召集四騎士時的塔羅牌,仔細看下背面寫著時間、地點,但要命的是地址寫「45EastST,NY,NY」,只到了樓牌號,壓根沒寫哪層哪室,那四位居然還真能齊聚6層那間6A的房間前等候,要明白之后FBI出動數(shù)十官兵搜捕全樓時還得挨戶擾民呢!那里還值得提一句,在探員迪倫和杰克打斗糾纏先后從垃圾通道跳下后,有個鏡頭特意給到旁邊的雜物上,舊物箱上清晰印著「Shrike」,門牌凸顯6A,說明召集地點正是那位喪命的魔術師LionelShrike以前住處。
在爛片迭出的當下,《驚天魔盜團》還是值得推薦的.,至少有燦光溢彩的魔術舞臺秀,滿足感官的視聽體驗,多層偽裝的懸疑情節(jié),還算用心的數(shù)處伏筆設計,盡管不乏一些劇情漏洞硬傷,劇情深度和主角刻畫也稍顯不足,但完全配得上抽出2小時時間欣賞。
驚天魔盜團影評精選(五):
這是一部因為開頭太炫,所以一邊看,一邊叫人不斷擔心會變成爛片的電影。
節(jié)奏個性快。
前一個小時閃瞎眼,幾場魔術秀刀光劍影,涉案金額也越來越大,于是更擔心餅攤得太大,后邊面粉不夠了很難畫圓。快到超常的節(jié)奏盡管很炫,卻包含著裝逼的隱憂——我一邊看,一邊就想起《大腕》里頭把哀樂加速10倍就變成喜慶鑼鼓的橋段——快節(jié)奏讓人不信任的原因也是:假如放慢到正常速度,是不是一切就變得平淡無奇?
果然,后半段開始,炫酷的高智商犯罪,慢慢露出了典型商業(yè)片的面目——追捕、飛車、大劫案……最后半小時,按道理是到了“逆轉”時刻,也確實開始逆轉,準備供出幕后大boss——但是供出來以后,又和想象中的距離不遠,還略牽強。
一般到了這種時候,觀眾都會在腦子里把劇情從頭到尾再擼一遍。假如擼下來沒多大破綻,前邊鋪墊的,后邊都有照顧到,就算合格。反之,則被打入爛片行列,任你再炫再酷都沒用。
好在,《驚天魔盜團》擼下來,還是能夠過關的。就像同一個導演的《諸神之戰(zhàn)》,盡管總體有褒有貶,起碼美杜莎那一節(jié)還是拍得很可觀的。
要說《魔盜團》的可觀之處,那就是——
煙幕彈十分多。
早在電影開頭,旁白就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提醒觀眾:這個計劃不能用尋常的邏輯去理解,必須要持續(xù)距離去看,離得太近反而看不清……等等等等。重復次數(shù)之多,讓觀眾(如我)略有被當成傻子看待的不爽感。這些年來大家也都看了不少美劇,陰謀論積累得只多不少,最會的就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透過騙局看真相”好不好?
但是,看完了再想想,這樣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本身也是騙局之一呀!或者說,讓觀眾自以為很聰明能看穿本質,也是整個騙局中,至為關鍵的一項基礎設定。由此,導演完成了他對大部分觀眾的催眠。就像他安排“隱者”對魔術秀場里的觀眾催眠一樣。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你一旦相信表象背后有大陰謀,你就要找大boss對不對?四騎士在小房間里看到復雜的設計圖之后蟄伏了一年,必定發(fā)生了什么事,幕后必定有主使。好,這時候導演就把邁克爾凱恩拋給你——拜托,邁克爾凱恩耶!絕不會打醬油的對吧?是他資助了四騎士的演出,他必須是想借機斂財嘛——這是第一枚煙幕彈。
到第二場,邁克爾也被黑了,白白損失1400多萬,聲稱要復仇。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他再度找摩根弗里曼談判——拜托,摩根弗里曼耶!假如邁克爾洗白的話,那他必定是黑了對吧?或者,還是邁克爾是黑,摩根才是煙幕彈?——到那里,兩枚煙幕彈交鋒,因為演員本人的魅力太過強大,怎樣解釋都是能夠的,所以到那里已經(jīng)略暈。
但是,很快也能明白,摩根其實不是黑,而是被黑的事實。為啥呢?因為他老作出一副“你們都是傻子,老子無所不知”牛逼哄哄的樣貌,按照“裝逼被雷劈”的邏輯,他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倒霉蛋無疑。再加上,警隊里那么多豬隊友的出現(xiàn),也讓人明白這務必是個“無間道”的故事,警隊必有內鬼,而迫害對象,除了明晃晃的扎眼的摩根,基本上也不會是別人了。
好,到那里,第三個煙幕彈來了——誰是內鬼?最簡單的選項肯定就是法國來的陌生女人嘛。再不然,袖子被塞到絞肉機里的豬隊友、急吼吼趕來罵人的高銜警官什么的,也很像煙幕彈嘛。總之,一路拼命的探員、真正的大boss:MarkRuffalo相比之下嫌疑最輕。
此刻我們明白了電影開頭所說的“非一般邏輯”究竟是指什么了。它不是像一般魔術技法一樣聲東擊西、想要做個小動作之前先把你的眼光吸引到其他地方,而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引導你產(chǎn)生必要的懷疑,然后迅速拋一個最簡單的解釋給你,讓你不再刨根問底。從這個設定上說,《魔盜團》還是挺夠意思的,彌補了大boss略突兀的不足。
另外,為啥結果一出大家都不是“哇塞被震到了好牛逼啊這樣也能夠啊”的反應,而是“哦這樣啊好吧洗洗睡吧”呢?我想可能是因為電影犯了一點傳統(tǒng)推理小說的大忌——“兇手是負責調查案件的警察”。
不用搬出范達因的理論大家也能理解,為啥兇手最好別是警察。拿《魔盜團》案件來說,如果Mark是大boss,那他和四騎士交鋒的時候就沒必要那么拼命——當然了他追車那段拼一下命是有必要的,因為那時候他的同僚能夠看見“他有多努力”,摩根也能看見,還能拿到重要的引導下一步的圖紙,對于糊弄劇中其他人都是有必要的。我是說,他和“死神”在小房間里打斗那場,又沒人在邊上看著(豬隊友在廚房出不來),他們上天入地打得那么起勁給誰看吶?純粹為了騙觀眾,這就顯得信息太不對等,非君子所為。
但是,此片不能算爛片的另一個理由是:信息在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挺公平對等的。比如有太多橋段暗示了大boss的身份:20年前溺死的魔術師、垃圾通道盡頭箱子上的名字、“玫瑰不因它的名字而香”、審訊室里莫名其妙對換的手銬……當然Mark最值得懷疑的地方還是他太帥了,在努力扮演“豬隊友”、“真想看看你再露出一個迷茫表情好做DVD封面”主角的同時,他幾乎是不能自控地在用眼神放著電,查案查到火燒眉毛還能有心思跟法國妞親親,搞點小曖昧——這樣的主角怎樣可能只是一個傻探員呢對不對?你看他最后露出高級段數(shù)以后的那張臉是奪莫帥呀!
再者,一些小細節(jié)(兔箱魔術、獄監(jiān)鎖門)神馬的也和情節(jié)有呼應,一般爛片是不會費心思做這些的。爛片的節(jié)奏通常是:在片子的前80分鐘告訴你8%的事實,最后20分鐘再突然告訴你其余80%(剩余那12%導演自己都搞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還自以為超級牛逼地作出一副“嚇到你了吧!”的表情,最后還要留下5分鐘給男女主角抒情……
所以,《魔盜團》才是高群書說的“有致命的快感,也有致命的缺陷”;蛘邉e那么夸張地說,就應是“有快感,也有缺陷”。不如《致命魔術》那么致命,水平嘛,跟《盜夢空間》或者《十分嫌疑犯》差不多。為了營造快感,制片方撒出去的銀子大概要跟電影里漫天飛舞的美鈔歐元差不多等量齊觀了吧?個人以為大boss盡管不出人意料,但大boss的見光方式還是挺shock的——前一秒摩根還在絮絮叨叨解釋他的見地,后一秒連唯一的聽眾都沒了。那一刻我在心里暗罵了一聲:“擦,胡迪尼!”其實Mark就這么走掉也蠻好的,比留下來罵摩根幾句更有一種“老子這種段數(shù)的魔術師不必跟你多廢話”的爽感。哈哈哈哈。
最搞笑的是,片尾有彩蛋,貌似要拍續(xù)集。但廣大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它的續(xù)集早就拍好了——《肖申克的救贖》。但是要我說,如果摩根是因為這個案子“進去”的了話,找個好律師還是很有期望當庭釋放的……
驚天魔盜團影評精選(六):
快、炫、目不暇接……這似乎是整部影片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覺,即使是平緩祥和的煽情戲,導演也不會鏡頭停留超過四秒,整部影片一向就處在切切切的緊湊狀態(tài)中,節(jié)奏快得讓人眼花繚亂,似乎一部以魔術師和魔術描述主體的影片,就該在觀影上也帶給人們變戲法的感受,而全然不顧影片懸念設置、發(fā)展節(jié)奏與非線編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與《致命魔術》等其他魔術片相比,本片沒有一味遵守唯物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而是別出心裁的引入了“眼”這個神秘主義概念,這讓這部純靠炫幻魔術特效搭場的大卡司片有了那么一絲深度。當然好萊塢大片一向就有引入“深度思考”的傳統(tǒng),這大概是為了不給那些“好萊塢大片平均智力只有十二三歲”的影評人留下話柄,再不濟的《變形金剛》也會附加一點宣揚勇敢大無畏的英雄主義價值內涵。然而對于這部《驚天魔盜團》,這個“眼”的添入?yún)s有一絲牽強附會、虎頭蛇尾的味道。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在形式上確實是新穎與趣味性兼具,“俠盜”與“魔術”的融合為它帶來了可觀的觀賞性,這大概也是它票房如此火爆的原因。我們與其將其看作一部并無多大造詣的魔術片,還不如是看作一部光彩炫目的俠盜片,四騎俠亦真亦幻、登峰造極的魔術技能,只是類似于“夜靜穿墻過、更深繞層懸”的一把實現(xiàn)自身“俠義”精神追求的利器。
“俠盜”,是一個褒義名詞,它為廟堂之上所色變,卻得道于市井之間。“俠盜”的構成要素有兩點,即“俠”和“盜”,何謂俠?金庸先生認為“俠之小者,行俠仗義,濟人困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司馬遷則在《史記游俠傳》里認為俠的要義在于“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涌義者”,所以依照這種評判標準,《武林外傳》里的呂秀才被封為“關中大俠”,也算勉強對得住這個名號,但他距“俠盜”卻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俠盜”代表著反叛,象征著平民英雄,除了自身與“俠”具備的一些基本精神素質之外,還需身手敏捷,或是神通廣大,反叛亦需具有反叛的潛力,不然還未及邁出步子,就被人擒于公堂之下。
所以《偷天換日》里的查理克洛克無論再怎樣快意恩仇,再怎樣神通廣大,也只能算得上是竊物為己的“盜”,而不能將之與“為國為名”的俠盜相掛鉤。而《驚天魔盜團》里的四騎士則可成為俠盜,他們劫富濟貧,給人們帶來歡樂,同時又能神出鬼沒,玩弄FBI于鼓掌之間。
魔盜團里的四個魔術師各具所長,有擅長讀心的,有擅長玩牌的,有擅長開鎖的,還有擅長逃生的,這使他們作為一個出生入死、身手相依的團隊的好處更加明確,他們四人雖隱于市井之中,但是技藝超群,影片一開始就以魔術般目不暇接的鏡頭語言,給我們交待了這四個人以及他們的被選中,而摩根弗里曼飾演的那個一揭示魔術師魔術奧秘為營生手段的過氣魔術師,看上去簡直就像是魔術界的叛逃者,“魔術”歸根結底只是一門表演藝術,是以欣賞為主要目的,執(zhí)著于解密那你就輸了。這樣一來,本為FBI與魔盜團的二元對立,因為這個看起來沉著睿智的過期魔術師的加入,“使得游戲天平更平衡了一些”。當然最后FBI警探的潛伏式倒戈,弗里曼鋃鐺入獄,一方面編劇以此使故事得以順利完成,另一方面也代表了編劇潛意識里對“俠盜”精神和行為的認同。
被稱為“俠盜”的人通常是英雄式人物,他們往往身份亦正亦邪,智慧超群又身手敏捷,他們“神秘而又浪漫”,神通廣大,往往站在弱勢群體一邊,不管是凌駕于法律道德體系之上的“蝙蝠俠”,還是秉承“潛力越大,職責越大”的“蜘蛛俠”,都完美的契合了這個定義,而這點為他們無論在熒屏里還是熒屏外贏得了無數(shù)的大眾粉絲。
然而,歸根結底,“俠盜”始終不是社會發(fā)展,禮貌進步的產(chǎn)物,他們所實現(xiàn)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并不如他們在影視文化作品里所展現(xiàn)的那樣樂觀,而他們凌駕于國家法律、社會制度之上的特性,也多少會因此帶來一些潛藏的不可控風險,終歸他們會在世界上消失,會徹底離開大眾的視野,就像四騎士最后撲進“眼”里一樣。因為他們永遠都無法真正的代替光明。
所以,如果你實在崇拜佐羅的話,戴戴面具就夠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