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的翻譯和賞析
遲日江山麗的翻譯和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chǎn)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遲日江山麗的翻譯和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絕句·遲日江山麗》
作者:杜甫
原文: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釋:
1、遲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2、泥融:這里指泥土滋潤、濕潤。
3、鴛鴦:一種水鳥,雄鳥與雌鳥常常雙雙出沒。
翻譯:
江山沐浴著春光,
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賞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駁說:“余曰:上二句兩間(指天地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豈不足以感發(fā)吾心之真樂乎?”王氏的意見是對的。此詩抓住景物特點寫春色,畫面優(yōu)美,格調柔和,很能引發(fā)讀者的喜春之情。
“遲日”,出自《詩經(jīng)·七月》:“春日遲遲!贝禾旃庹諘r間漸長,天氣趨暖,正所謂“天初暖,日初長”(歐陽炯《春光好》)。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并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你看: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蘇,萬象更新。清風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潮濕而松軟,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溫,美麗多情的鴛鴦相依相偎,恬然靜睡,十分嬌慷可愛。燕子是侯鳥,詩人描寫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組成一幅粗線勾勒的大場景,并在句尾以“麗”、“香”突出詩人強烈的感覺;后二句則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tài)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tài)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鴛鴦的閑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和諧而優(yōu)美,確實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說杜》),此詩可為印證。但這首五絕之妙并不止于“以詩為畫”,詩人著意傳達的還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說春日遲遲、江山秀麗、清風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鴛鴦,都是詩人的視覺、觸覺(風)、嗅覺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礫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覺了。只因為對春天的陽光明麗、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濕和沙礫的溫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對飛燕的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諧和春意之中。
《絕句·遲日江山麗》是唐代詩人杜甫詩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這首詩是詩人杜甫經(jīng)過兩年的流離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對浣花溪一帶的春光而作。前兩句是對環(huán)境進行外部描寫,后兩句則是對環(huán)境進行細節(jié)描寫,全詩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格的篇章。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當時政治黑暗,毅然辭官,一路西下,經(jīng)秦州、同谷等地來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將近四年的時間,期間與嚴武結交甚密,嚴武薦其為劍南節(jié)度使蜀中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并賜緋魚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于“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zhèn)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