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jié)的心得體會
中國的植樹節(jié),因時代的演變,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tǒng),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jié)典禮并從事植樹。
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民-國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jié)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8年(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qū)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guī)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jié)行之 。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yè)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jié)”進行說明后,大會予以通過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guī)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
2.
春天,這個萬物復蘇,大地呈現(xiàn)一片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景象的季節(jié),萬物都向人們露出春天的微笑。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3月12日——植樹節(jié),喜歡這個充滿希望的節(jié)日...喜歡想象著一粒種子生根發(fā)芽的力量和精神,喜歡感受那種催人向上的勇氣。我們要執(zhí)行一個特殊而又神圣的任務——植樹。懷著興奮而又期待的心情,我們班的9個同學跟學院這支植樹大隊開始了出發(fā)的旅途。下車后,一路來,我們一邊摸索,一邊探路,三十多分鐘的路途并沒有讓我們感到疲倦。反而,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連我們身邊空氣都顯得異常的溫馨、愉快。
到了目的地,看到屬于我們xx班的小樹苗,我們的任務是要賦予她神圣的生命。咨詢一下負責安排我們的工作人員,種樹需要什么注意事項。了解之后,我們不顧一路的疲憊,擦擦額頭的汗水,就不約而同的拿起工具,開始了我們的任務。首先,我們要把我們要種的樹搬移到我們要種的目的地,到達了目的地,不論男生還是女生,我們都開始動手挖坑,鋤的鋤,鏟的鏟,干得熱火朝天,等我們挖得差不多,我們拿小樹苗去衡量夠不夠大、夠不夠深 。然后把樹苗放進去,扶正,蓋上泥土。拍拍手,我們完工了。好像遺忘了什么。哦,原來是忘了澆水。雖然前兩天都是雨天,泥土還是濕潤,但我們把我們喝的礦泉水澆上去 。
在植樹節(jié)種下一棵小樹苗,種下希望和快樂,希望它會迎著春風茁壯成長,當夏天到來的時候,可以郁郁蔥蔥地為我們遮擋陽光,當秋天到來的時候,可以給我們送來秋天的氣息;當冬天到來的時候,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溫暖。
“飲水思源,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帶著這份感恩與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做完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挖坑、種樹、澆水,為我們的生活的環(huán)境做了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感覺到有一種成功感的喜悅。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是我們的期望 。眼前這棵幼苗,我們用我們愛心作成長的水分,用我們的愛心作為成長的營養(yǎng)成份,日復一日的盼它早日茁壯成長,成為大樹,為我們共同的家增添一份綠意,為美化環(huán)境增添一份小小的力量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