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
名人癡迷讀書的故事
推薦度:
-
磨難的名人故事
推薦度:
-
感恩報德的名人故事
推薦度:
-
逆境的名人故事
推薦度:
-
善良的經(jīng)典名人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精選22篇)
通過看名人的勵志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讓我們受益終身的道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關(guān)于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jīng)常關(guān)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2
童第周1902年出生在浙江寧波。他的父親是一個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從小就跟著父親讀私塾,邊學習邊勞動。父親常常給小童第周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講學海無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還寫了“水滴石穿”四個字,掛在童第周的書桌旁,勉勵他好好學習,希望他將來有出息。
“水滴石穿”,這是父親對童第周的勉勵,而事實上,童第周就是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種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以頑強的毅力向著科學的頂峰登攀。
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學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識,這遠不能滿足童第周對知識的渴求。因為家境不好,沒錢供他上學,所以,盡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進學校,與同伴們一起學習,可是不行。直到他17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他才進入了寧波師范預(yù)科班。這里不用交學費,還管食宿,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兒上學,是很幸運的。童第周十分高興,他抓住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因為以前只是在私塾里學過一點文史知識,沒有一點數(shù)理方面的基礎(chǔ),所以童第周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他并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他要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他內(nèi)心深處,還為自己確立了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效實中學。該校是當時寧波第一流的學校,畢業(yè)生一般都能進大學。多少達官貴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實中學就讀為榮!效實中學對英語要求很高,還十分重視數(shù)理基礎(chǔ),而這幾門課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而且,他從未學過英語。自從確立了要考效實中學的目標后,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開始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決心所感動,答應(yīng)供他上學,還請在寧波的朋友為弟弟打聽效實中學的招生情況。
哥哥的朋友從寧波給童第周帶來了不利的消息:效實中學這次不招一年級新生,只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yōu)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礎(chǔ)來說,本來考一年級就已經(jīng)很費勁了,現(xiàn)在卻只招三年級插班生,這可怎么辦呢?哥哥猶豫不決,就去與童第周商量。聽到這個消息后,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進效實中學,于是,他決定去考插班生。
靠著“水滴石穿”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童第周考取了效實中學三年級,只不過成績是倒數(shù)第一。一年以后,童第周從倒數(shù)第一變?yōu)轫様?shù)第一,幾何成績從入學時的不及格變?yōu)橐荒旰蟮?00分!后來,童第周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復(fù)旦大學,成為復(fù)旦的高材生。畢業(yè)以后,他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比京大學留學。1934年獲博士學位,這時他32歲。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3
高爾基,前蘇聯(lián)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yǎng)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面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爾基一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4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fā)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家的墻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锖饪春螅⒖滔氤隽艘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于他從小勤奮好學,后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jīng)學家。
囊螢映雪“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斑@個成語來源于《晉書.車胤(yin)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皶x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跋奶斓囊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
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巴膶O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cè)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也當了高官。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5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他提倡博采眾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就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nèi)容!庇型貙捤悸,增長知識等好處。對于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就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鉆透為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chǔ)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jié)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睂床欢牡胤,他認為“若就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于就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曾說:“無論什么事,如果陸續(xù)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6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大學者,他小時候刻苦讀書的故事世代流傳。
匡衡從小起就熱愛讀書,可那時候白天要幫大人干農(nóng)活,沒有空余時間。晚上很想讀書,可家里窮得連點燈的油燈買不起。
匡衡的鄰居是個屠夫,家里雖然也不是很富裕,可有豬油點燈,而且這個鄰居每晚都要點燈殺豬。匡衡知道后,就想辦法,怎么把光偷過來呢?
有一天,匡衡在墻上鑿了個小洞,燈光從小洞里透了過來,射在書上。因此,匡衡每晚都能讀一兩個時辰的書。
可沒過多久,屠夫鄰居發(fā)現(xiàn)了這個洞,就跑過來責問。
小匡衡只好把真實情況告訴了屠夫,還向屠夫賠禮道歉。屠夫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看到匡衡這么用功,就借豬油給匡衡點燈看書。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7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yǎng)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jīng)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zhí)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fù)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yīng)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jīng)》,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fā)揚光大!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可是,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復(fù)朗讀了多少遍,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墒堑劝〉,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fù)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先生是一個平凡的人,卻依靠自己的勤奮成為歷史上的偉人。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8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じ栺R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說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并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好。恩格斯復(fù)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里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jīng)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guān)鍵是要自學,并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jīng)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薄白钪饕氖牵J真學習從重農(nóng)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學派的古典經(jīng)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說,要系統(tǒng)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其閱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jīng)典原著。他認為,系統(tǒng)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fā)展過程,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9
有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柳公權(quán)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柳公權(quán)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有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lián),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柳公權(quán)“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quán)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柳公權(quán)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quán)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fā)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jīng)過苦練,柳公權(quán)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0
陳毅幼年時,有一次,母親叫他到街上去買點綠豆,他提著籃子,一邊走路,一邊看書。買好了豆子以后,又是一路上看著書回到家。母親接過籃子一看:哎呀!叫你買綠豆,怎么買了豌豆?原來,他一心看書入迷了,竟沒注意自己買的是什么豆子。
陳毅同志從小就是這樣刻苦好學的,他五歲開始讀私塾,九歲以后在成都上小學。他每天雞叫就起床,借著微弱的油燈朗讀課文,在課堂上也認真聽講,放學后,不是溫課做作業(yè),就是選讀家藏的《三國演義》、《水滸》、《紅樓夢》、《官場現(xiàn)形記》等古典名著。
除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外,他還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要寫一百個大字,兩百個小字。為了節(jié)約紙張,他讓父親買來一疊草紙,用米湯寫字,寫了晾干,干了又寫,過了些時候,草紙都變成硬紙塊了。
陳毅對書特別感興趣,他常常把書帶在身邊,有空就看上幾眼,假如發(fā)現(xiàn)了一本好書,簡直比什么都高興。
有一年,他到一位親戚家去歡度中秋節(jié),一到就看見一本自己很想讀的書,于是忘記了步行盡十里路的疲勞,立即躲到一個空房間里專心地讀起來,一邊讀,一邊作毛筆批注。親戚幾次來催他吃飯,他也舍不得將書放下。親戚就把糍粑和糖給他端去,誰知他嘴里吃著糍粑,注意力卻還完全沉浸在書中。糍粑本該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硯臺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
過了一會兒,親戚又給他端面去,只見他滿嘴都是墨,便喊來了眾親友來看,大伙一瞧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陳毅卻很風趣地說:“喝點墨水沒關(guān)系,我正覺得肚子里墨水少哩!”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1
李白小時候很貪玩,經(jīng)常逃學。 一次,李白從學堂跑出來,到河邊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著一根鐵棒在石頭上磨來磨去,李白很驚訝,就問老婆婆磨鐵棒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何時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只要有恒心,鐵棒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完很慚愧,從此刻苦學習,最終成為偉大的詩人。
映雪夜讀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2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侯寶林勤奮好學,使侯寶林的藝術(shù)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侯寶林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侯寶林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侯寶林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最終被侯寶林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3
數(shù)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guān)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fù)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張廣厚反反復(fù)復(fù)地念了半年多。由于經(jīng)常的反復(fù)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張廣厚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4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高爾基的房間失火了,高爾基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高爾基險些被燒死。高爾基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5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高爾基說:“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fā)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由于,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nèi)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
愛因斯坦的讀書方法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6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總結(jié)出的“一總、二分、三合”讀書法,可資借鑒。
一總:先瀏覽書的前言、后記、序等總述性部分,然后認真地讀目錄,以便概括地了解全書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要點和體系等,這樣便可對全書有個總體印象。
二分:在讀了目錄后,先略讀正文,這不需要逐字讀,要著重對那些大小標題、畫線、加點、黑體字或有特殊標記的句段進行閱讀,這些往往是每節(jié)的關(guān)鍵所在。你能根據(jù)這些來選擇自己所需的內(nèi)容來細讀。
三合:就是在翻閱略讀全書的基礎(chǔ)上,對這本書已有個具體印象,這樣再回過頭來細讀一遍目錄和全書內(nèi)容,并加以思考、綜合,使其條理化、系統(tǒng)化,以弄清其內(nèi)在聯(lián)系,達到深化、提高的目的,進一步深入領(lǐng)會初讀時所不能領(lǐng)會的許多東西。這一步很重要。人們往往在這一步不得要領(lǐng)時,看過書一扔,便算了事。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7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歸納而成。他曾經(jīng)精選了《孝經(jīng)》、《論語》、《詩經(jīng)》等十部書總字數(shù)為455,865個字,然后規(guī)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他說:“雖書卷帙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8
多爾袞死后,順治帝親政,但是,他看不懂奏折,有人說他是一個傻瓜皇帝!
一個很聰明的皇帝,怎么就成了傻瓜了呢?原來,順治帝不識字,他沒有上過學。按理,順治元年,他6歲,朝廷就應(yīng)該為他請學識淵博的滿漢師傅,學習文化知識?墒牵酄栃枀s總是拖延不辦。這樣,順治帝從即位開始,沒有人給他請老師,也就只有玩耍了。
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精明的孝莊太后不知道要自己的兒子學習嗎?當然知道。孝莊這個時候有自己的考慮,她看到跋扈的多爾袞權(quán)勢熏天,兒子順治帝的皇位岌岌可危,而且,性命都很難保證。于是,聰明的孝莊太后看到,既然多爾袞不愿意順治帝學習,那就是怕他將來長了本領(lǐng),威脅到攝政王的地位,所以,干脆先不要叫順治帝學習,等將來機會成熟再說。
于是,順治帝每天就是瘋玩,不學習,但是,卻很喜歡騎馬射箭,一直到十二三歲,順治帝都很少看書,基本上是一個文盲狀態(tài)。
順治帝親政以后,掃清了多爾袞的障礙,他決心要惡補文化知識,因為,他過去失去的太多了。典籍《北游集》中記錄了順治帝刻苦學習的情況。順治十六年的一天,順治帝和大和尚木陳忞相對而坐,一會兒,內(nèi)侍報來一摞書,大概有十多本。順治帝對木陳忞說:“這是我讀過的書,請你看看!
木陳忞細心一看,發(fā)現(xiàn)皇上讀過的書很多也很雜,有《左傳》《史記》《莊子》《離騷》,以及唐宋散文八大家和元明的文集,無所不包。真是從心里佩服,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之前又沒有什么基礎(chǔ),這么多書怎么看啊?
順治帝看出了木陳忞的疑惑,從容說道:“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晏駕;侍笊抟蝗,又極嬌養(yǎng),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親政,閱諸臣章奏,茫然不解!痹谶@里,順治帝實事求是地揭秘自己的艱難處境,由于沒有機會學習,而看不懂章奏,這是一個君王很難堪的事情。
在《北游集》中,順治帝講完自己的艱難處境之后,講述了自己發(fā)奮讀書,幾乎要吐血的感人故事:“發(fā)奮讀書,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至晚。然頑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后諸書,讀了九年,曾經(jīng)嘔血!
細想一想,順治帝作為一個忙碌的皇帝,每天有好多軍國大事要處理,只有在晚上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機會學習典籍。這種辛苦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很令人敬佩。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19
陳景潤小時候經(jīng)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陳景潤常拿著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著別人來“捉”陳景潤?粗粗惥皾櫨屯浟藙e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shù)學。當老師講解數(shù)學題時,陳景潤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課后布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數(shù)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陳景潤對于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陳景潤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沈元教授的課。沈元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shù)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shù)學家提出‘任何一個偶數(shù)均可表示成兩個素數(shù)之和’,簡稱‘1+1’的理論。但陳景潤一出生也沒有證明出來,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shù)學難題。長久以來,‘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眾多的數(shù)學家,但始終沒有結(jié)果,并成為世界數(shù)學界一大懸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個形象的比喻,陳景潤把數(shù)學比喻成自然科學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講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
許多年之后,陳景潤終于如愿以償?shù)剡M入了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研究所。1966年,陳景潤發(fā)表了《表大偶數(shù)為一個素數(shù)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shù)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陳景潤所證明出的那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shù)學界,后來這條定理被命名為“陳氏定理”。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20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里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fā)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夫子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宋濂說:“娘,今不出發(fā)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夫子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夫子家里時,夫子感動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21
1809年2月12日,一個男孩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鄉(xiāng)村一個窮苦農(nóng)民的家里。因為家里窮,他沒有機會上學。他一生中進學校上學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年。他的母親能閱讀,但從來沒有學過寫,而他的父親也僅能寫他自己的名字。
可是,他卻被書籍強烈地吸引著。他7歲開始上學,每星期只去學校2~3天。從那時起,他開始了自己的啟蒙教育。他把燃燒過的木頭當成"鉛筆",在粗糙的木板上練習寫字母。夜晚,他向母親大聲朗誦《圣經(jīng)》,還反復(fù)閱讀《伊索寓言》。
十幾歲時,他從50里范圍內(nèi)的所有鄰居那里尋找并借回很多書,包括《本杰明弗蘭克林自傳》、《華盛頓的一生》和《天路歷程》。他抓住一切機會認真閱讀。當其他小伙伴在山上玩捉迷藏游戲的時候,他卻手捧書本在一棵樹下閱讀。吃完飯后,他又很快拿起書本。
9歲時,他深愛的媽媽不幸去世。他和姐姐用讀母親最喜歡的《圣經(jīng)》章節(jié)的方式來安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當他父親再婚時,繼母帶了幾樣家具和三本書到她的新家:《韋氏大字典》、《魯濱遜漂流記》和《天方夜談》。他把這些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他漸漸成為了一位精通寫作的人,以至于他的鄰居們愿意出錢請他寫信和簡單的遺囑。
21歲時,他決定外出。最后在一個住有100多個新移民,位于西部邊境的小村莊安頓下來。這個小村莊有6位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其中包括兩位知識淵博的內(nèi)科醫(yī)生,他們允許他隨時借閱他們的書籍。
在此后的7年,他做過兩份工作,都是允許他可以長時間讀書而不受打擾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商場店員,第二份工作是郵遞員。他在接待顧客之余,廣泛閱讀了哲學、科技、宗教、文學、法律和政治學方面的書籍。事實上,通過閱讀,他自己授予了自己一個優(yōu)等的大學畢業(yè)文憑。
1837年,28歲的他雖然連小學一年級都沒畢業(yè),卻已經(jīng)是伊利諾依州的執(zhí)業(yè)律師了。
1861年,他通過參加競選,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他就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亞伯拉罕林肯。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因勤奮讀書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的故事影響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讀書。
你不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結(jié)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xiàn)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描述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篇22
美國18世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錢買書讀。某一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發(fā)老婦,已餓得走不動了。連心將自己僅有的一塊面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一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面包!澳愠园桑野镉械氖。”富蘭克林說著拍拍那只裝滿書籍的背包。老嫗吃著面包,只見富蘭克林從背包里抽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昂⒆樱阍趺床怀悦姘?”老嫗問道。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經(jīng)濟拮據(jù),購書能力有限,他只得經(jīng)常借書讀。他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一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xù)閱讀完,第二天一早,準時把書還給書主,從不失信。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