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姓起源及簡介
第1篇:謝姓起源及簡介
謝姓起源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據(jù)<姓譜>、<元和姓纂>等所載,相傳上古部落首領炎帝,傳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長子伯夷與弟叔齊一齊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對周武王進**商王朝,武王滅商后,他們又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繼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為申侯,稱申伯,是為申氏之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子為宣王,宣王繼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謝國(今河南唐河縣南部,一說在今河南南陽縣)。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發(fā)兵攻申,不久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氏,稱謝氏,史稱謝姓正宗。是為河南謝氏。
炎帝,世稱神農(nóng)氏,作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為世代所敬仰,也被謝姓奉為始祖之一。關于謝姓的先祖來源,許多姓氏書都說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聲四十榪:[謝,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國為氏>:[周異姓國:謝氏,姜姓,炎帝之裔。"<萬姓統(tǒng)譜>卷一。五去聲二二榪:[謝,陳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稱神農(nóng)氏。司馬遷作<史記>,依據(jù)<世本>,不將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紀>之中,把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作為五帝,而將炎帝附于黃帝,故其名不顯。
炎帝為傳說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稱為炎帝。大概其執(zhí)政時間較早于黃帝,所以<史記>說:[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衰。"但是所謂[氏衰",并非指神農(nóng)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紀>云:[神農(nóng)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嬌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于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
根據(jù)<竹書約年>的說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動區(qū)域在姜水一帶。姜水,在今天陜西的岐山、武功一帶,屬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來還有多次遷徙。上述引<帝王世紀>說炎帝[初都陳",即今河南的淮陽縣;又說[又徙魯",魯即曲阜,在山東西南部。炎帝還有一支向南發(fā)展,<竹書紀年>說:[炎帝其起本烈山,號烈山氏。"烈山后來成了厲國,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隨州市,與河南省桐柏縣接壤。<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縣城東一里,說明炎帝的足跡除到過陜西、河南、湖北外,還到達過河北地區(qū)。
至于炎帝一生的事跡,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貢獻: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農(nóng)作。"第二,<帝王世紀>:[始教天下種谷,故號神農(nóng)氏。"第三,<太平御覽眾[神農(nóng)耕而陶。"第四,<商君書?畫策>:[神農(nóng)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務訓>:[神農(nóng)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來,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動地區(qū),先后發(fā)現(xiàn)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崗文化和老官臺文化,出土了許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鏟和石鐮等石質農(nóng)具(木質農(nóng)具難以保存不知其形),還有石磨棒、石磨盤之類的糧食加工工具,以及儲存在窯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的農(nóng)業(yè)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稱為神農(nóng)氏,當做農(nóng)業(yè)神世代敬仰。
二、是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后。
據(jù)<左傳>、<古今姓氏書辨*>等所載,相傳黃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為任姓。黃帝賜子為姓,謝氏出于黃帝子族任姓。由此,謝姓另一部為黃帝后裔,得姓時間為夏王朝以后。
當今謝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黃帝為祖先,自稱是黃帝的裔孫。其實,這種說法由來已久。
宋王應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謝,任姓,黃帝之后。"<世本>是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史學著作,記黃帝迄春秋時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這是謝姓出于黃帝的最早說法。
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謝、章、昌、采、祝、結、泉、卑、過、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東漢時期人,根據(jù)這段記載,可知漢代有人認為謝姓是黃帝之后。
宋羅泌<路史?國名紀>:[謝,伯爵。<荊州記>:棘陽東北百里謝城是。有謝水。棘陽城在唐之湖陽西北。"又:[黃帝之宗:歐陽修<謝絳銘>云:黃帝后,昔周滅之以封申伯見<詩?嵩高>。其地西甚廣,鄭公友言謝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說,謝姓得名于謝國,黃帝之后,諸侯國,伯爵。至周代亡國,其地為申伯封邑,后人以國名為姓氏。
宋*名世<古今姓氏書辨*?人聲四十馬>:[謝,出自黃帝之后。任姓之別為十族,謝其一也三代之際微不見,至<詩?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散亡,以國為氏。"
三、他姓該姓
兩唐書<謝偃傳>記載,隋末唐初有個人叫謝偃,衛(wèi)州(治所在今河南淇縣,唐貞觀元年移治汲縣,即今河南衛(wèi)輝市)人,他在隋朝任散從正員郎,于唐太宗貞觀初年應詔對策高第(即考試成績優(yōu)秀),被太宗李世民任為弘文館直學士,又調任魏王府功曹,受詔獻賦(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文體),以能得規(guī)諷之意,受到太宗的稱贊。當時有李百*工詩,而謝偃善賦,人稱李詩謝賦,可見謝偃以文學知名當時。謝偃的祖輩本姓直勒,<舊唐書?文苑傳>說,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齊任散騎常侍,改姓謝。
直勒氏又稱敕勒氏、敕力氏,出自南北朝時北方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之一高車部。高車本是匈奴人近屬,在語言上屬土耳其語系,漢代稱丁零。至南北朝時,北方的鮮卑、柔然人稱它為敕勒,*則因為其[俗多乘高輪車"而稱之為高車或狄歷,南朝人則仍舊稱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歷、丁零,都是譯音之轉。他們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亞南部的安加拉河和葉尼塞河一帶,以后逐漸南遷,到達*楞格河以西至阿爾泰山以東地區(qū)。南北朝初期,他們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lián)盟時代,后來因為經(jīng)常與北魏作戰(zhàn),受其影響,才慢慢進入階級社會。公元5世紀時,被北魏打敗的數(shù)十萬敕勒人被迫從漠北遷居大漠以南,開始接受北魏的統(tǒng)治,負擔賦稅和兵役。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們在酋長胡琛的帶領下參加了由各族*聯(lián)合發(fā)動的反抗運動,推倒北魏王朝后,便與漢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后舉行過一次有數(shù)萬人參加的民族盛會,[合聚祭天,眾至數(shù)萬,大會走馬,殺牲游遨,歌吟欣欣"。后來追隨北齊武帝高歡創(chuàng)業(yè),又唱出了傳頌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萬里的草原風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盡在歌聲之中。
后來被改謝姓的直勒人就出在這樣的民族中。在謝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為姓。如據(jù)<魏書?太祖紀>和<高車傳>記載,天興三年(400年)十一月,高車直利曷部酋長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內附,被授以揚威將*之職,置司馬、參*,并賜谷兩萬斛。<周書?陳欣傳>也說,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陳欣與開府敕勒慶破齊將王鸞嵩。從時間上推算,敕勒慶應是與謝偃父同時的人。按照高車人的習俗,部落酋長世代相襲,則謝偃父與敕勒慶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后裔,或者二人之中還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職務。如果這種推斷無誤的話,那么,改姓謝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車直利曷部落,而率眾
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緣先祖。
另外,先秦時期,姓氏之中有*氏,因與謝字同音,常被寫作謝,后人遂有以謝為氏者關于*氏的來源,史書記載不一。<萬姓統(tǒng)譜>說出自晉大夫貌之后,<姓氏考略>則認為由古代司*官而來,<漢書>顏師古注更認為是謝氏的分支。
還有一種改姓謝的情況是:周宣王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謝水之濱,乎王東遷洛邑后,這部分人被迫東遷兗州龔邱縣(今山東寧陽縣)。為了紀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稱作謝丘。后來又以謝丘為姓
四、少數(shù)民族謝姓:
涪陵謝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縣一帶的謝姓人祖先。據(jù)研究,他們可能出自被楚文王南遷荊山一帶的謝人,約在戰(zhàn)國時遷居涪陵,與巴人雜居,有的融人巴人。東漢末年,一個叫謝本的人請求以丹興(今四川黔*)、漢葭(今彭水縣東)二縣設涪陵郡,得到批準,可知他在當?shù)匾延邢喈數(shù)膭萘ΑA頁?jù)晉人常琚所撰<華陽國志?巴志>說,蜀后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亂,被車騎將**芝討平,[乃移其豪徐、藺、謝、范五千家于蜀,為獵*官。分贏弱配督將韓、蔣,名為助郡*。遂世掌部曲,為大姓。晉初,移*士于馮翊蓮勺。其人*質直,雖徙他所,風俗不變,故迄今有蜀、漢、關中、涪陵,其為*在南方者猶存。"就是說,謝姓作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牽連,被*芝北遷于蜀(今四川成都一帶),擔任獵*官或助郡*,后來又被稱為*士,在蜀漢亡國后北遷馮翊蓮勺(今陜西渭南縣東北)。這些被兩度遷移的涪陵謝氏,人數(shù)當在千家以上,可見其勢力之大。也正是因為這種遷徙,涪陵謝氏一分為三,在蜀郡和馮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跡。
早在東漢時,涪陵謝氏的一些人還與當?shù)氐陌谆⒁娜巳诤显谝黄,甚至有人當了他們的首領。<東漢繁長張禪等題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謝節(jié)",顯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縣在今四川鼓縣西北,正是謝人的遷徙之地。*芝遷徙涪陵謝氏之后,勉強留下來的謝姓人又有南遷南中地區(qū)者。<華陽國志?南中志>說永昌郡有陳、趙、謝、楊四姓,都是[大姓",可見謝氏遷到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縣為中心,包括緬甸東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qū)。
由于涪陵謝氏居住在古代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他們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驅者角*。早在東漢初年,他們中的一支南人黔中,與散居在今貴州境內的濮人、越人、僚人雜居通婚,成為部落領袖,后采演變?yōu)樗逄茣r期的東、南、西三謝蠻。據(jù)<華陽國志>等書記載說,西漢末年,(片羊)柯郡(今貴州凱里縣西北)功曹謝暹與郡中大姓龍、傅、尹、董氏擁郡自保,后聽說光武帝起于河北,乃派人繞道番禺*(即今珠*)北上,奉貢漢朝。光武帝嘉之,賜號義郎。從此,謝氏世代承襲,發(fā)展為大姓。至西晉末年,巴人李特據(jù)成都稱帝,晉寧州刺史王遜[欲遷烊柯太守謝恕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謝恕就是(片羊)柯人。其后,李特侄李壽控制了南中地區(qū),[惟烊柯謝恕不為壽所用,遂?お殲闀x"。不久,東晉滅亡李氏*,對烊柯實行羈縻政策,實際上是承認了謝恕對烊柯的世襲特權。于是,謝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內其他各縣,出任長官,也允許他們世代相繼,從而使謝氏勢力在烊柯郡內得到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為了便于進行區(qū)分,居住在郡南莊州(今貴州貴陽市南青巖附近)者稱南謝,郡東應州(今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東)者稱東謝,郡西琰州(今貴州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南)者稱西謝。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為他們居住在蠻族人生活的地區(qū),則習慣把他們稱作南謝蠻、東謝蠻和西謝蠻。所以<舊唐書?南蠻傳>有這樣的記載: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數(shù)百里,南接守宮獠,西連夷子,北至白蠻。其首領謝元深,既世為酋長,其部落甚尊畏之。貞觀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為應州,仍拜元深為刺史。又有南謝首領謝強,與西謝鄰,共元深俱來朝見,拜南壽州刺史,后改為莊州。此外,在<新唐書?南蠻傳>中,也有一系列關于謝蠻人活動的記載,如:武德三年(620年),授謝龍羽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龍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謝法成率七千戶內附;開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領謝元齊死,詔以其孫謝嘉藝襲封;貞元中(785―805年),謝訕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崍縣)刺史;十三年(797年),謝文經(jīng)任(片羊)州錄事參*;等等。他們活動的地區(qū)和統(tǒng)轄范圍,主要是貴州東南部一帶。
三謝蠻
[蠻"是我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三謝"指東、南、西三支,因其首領姓謝而得名。三謝蠻原為一支,是西漢時自四川涪陵南遷至今貴州省境及廣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屬(片羊)柯郡,故通稱撣柯蠻。他們從事畬(she)田耕作(即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種),無文字,刻木為契,宴聚則擊銅鼓。他們據(jù)有萬壽、且蘭、廣談、毋斂等縣地,族大人眾,酋長世襲,以后居住的方位約于南朝時期分為東謝蠻、南謝蠻、西謝蠻,至唐朝初期,他們的首領向唐朝貢,才再次正式歸入*王朝統(tǒng)治。據(jù)<舊唐書>、<新唐書>等書記載,唐代[東謝蠻,其地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縣)之西數(shù)百里,南接守官僚,西連夷子,北至蠻,其酋長謝元深世為酋長"。唐貞觀三年(629年)閏十二月丁未,東謝蠻首領謝元深向唐朝貢。唐以其地置應州(今貴州東北的思南、德*一帶),以謝元深為刺史,隸屬黔州都督府。同一時期,南謝蠻首領謝強也向唐朝貢。唐以謝強為南壽州刺史,隸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莊州(治所在今貴州貴陽市南青巖附近)。西謝蠻在琰州(治所在今貴州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南),首領叫謝汕,貞觀中被任為功州(治所在今貴州修文縣東北)刺史。又,唐武德三年(620年),授謝龍羽((片羊)柯蠻)為(片羊)治州(治所在今貴州甕安縣東北草塘)刺史、夜郎郡(治所在夜郎縣,即今貴州正安縣西北)公;龍朔三年(663年),矩州(治所在今貴州貴陽市)刺史謝法成招慰比樓等七千戶內附;開元十年(722年),胖柯大首領謝元齊死,詔其孫謝嘉藝襲封,其權后被西趙蠻趙氏奪取。三謝蠻所統(tǒng)轄境域地方千里,約東起今榕*縣,北至貴州東北境,北鄰劍河,西及八寨,南迄廣西北境。貴州謝氏,大多為漢族,部分融入布依、壯等少數(shù)民族。
瑤族謝姓
瑤族主要居住在廣西、湖南等地。族中謝姓的來源,一部分與先秦時遷居謝沐的謝人有關,另則由壯族謝姓融人。廣西臨桂縣宛田鄉(xiāng)石灰窯村瑤族<評皇券牒>中有[奉東門大將*、金騎都尉謝思寵",可知當?shù)噩幾逯杏兄x姓;<武崗州志>卷五三記載,當?shù)噩幾逯饕幼≡?3個地方,其中居于上下渣坪團和小麻溪團者皆有謝姓,為著名大族;廣東連山縣瑤族有盤、趙、李、馮、*、黃、謝、韋、覃等姓,其中謝姓與韋、覃等姓都是出自壯族,因入贅瑤族而來。此外,近代以來,一些瑤族人由廣西南遷越南北部山區(qū),稱為山瑤人,越南人則叫做山由人。他們主要來自八個大姓,其中之一便是謝姓。
壯族謝姓
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各地,族中的謝姓也主要由當初謝蠻人的后裔融人而來。清咸豐七年(1857年),廣西貴縣覃塘鄉(xiāng)青云村人謝秉彝率眾舉行了反清*,參加者主要是他的壯族同姓人。
侗族謝姓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交界地區(qū),隋唐時是東謝蠻的活動范圍。東謝蠻的絕大部分后來成為漢族,但也有一少部分與西謝蠻部落的人一起發(fā)展成為侗族,其中便有以謝為姓的人。他們主要居住于湖南新晃、廣西三*、貴州玉屏等地。新晃縣侗族有楊、吳、姚、龍、謝五姓,約在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遷湖北宜恩縣潭區(qū)、曉關一帶,還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的飛山廟。在新到的地方中,謝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滿族謝姓
明代居于遼東的謝姓*,由于清朝興起,成為滿洲貴族的臣民和奴隸,滿語中[包衣"或[包衣阿哈"就是指這種人。他們除做家奴外,有時還被編人*隊。如果運氣好,還能謀到一官半職。如<清朝通志>載:[謝氏,謝承宗,正黃旗包衣人,世居沈陽地方,任驍騎校。"又:[謝氏,西林布,正藍旗包衣旗鼓人,任護*校。"他們的子孫經(jīng)過清朝近三百年的發(fā)展同化,大多仍為漢族,但也有融人滿族的人。
謝姓郡望堂號堂號
威懷堂、安晉堂:因謝安命名。晉朝時的謝安名望很高,朝廷屢次請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歲那年才當了司馬。在作官的過程中表現(xiàn)了高風亮節(jié),拜為尚書仆*加后將*。在淝水之戰(zhàn)中攜其侄謝玄大敗苻堅,使晉朝轉危為安,得此堂號。此外還有以[陳留"、[會稽"、"寶樹"為堂號。
郡望
陳留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陳留。相當于今河南東至民權。寧陵,西至開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縣。
陳郡:秦始置郡,西漢時改為淮南國,東漢章和二年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獻帝時改變郡,隋開皇初廢。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吳、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吳縣。西漢相當于今*蘇省長*以南、茅山以東、浙*大部及福建全省。順帝時移至山*。此支謝氏為陳郡謝氏分支。
馮詡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置同名行政區(qū)。三國魏在此置郡,治所在臨晉。
謝姓家乘譜牒謝姓家譜介紹
家乘(sheng)是記載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時晉國史書名<乘>,后因稱史籍為史乘。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撰有日記體<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譜,襲用[家乘"之名,意為家族之史。譜牒是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有專記帝王諸侯世系的,也有記載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跡的,后者又稱[族譜"[宗譜"[家譜"或[家乘"。魏晉南北朝時特重門第,官方選用人才必須考察譜牒,因此,撰修族譜之風盛行,隋代以后雖然施行科舉制度,通過考試取仕,但直至明清時期,許多家族仍編修族譜。族譜主要內容有姓氏起源、播遷、分支始祖、世代相傳的統(tǒng)系、輩字、祠堂、祖塋、族規(guī)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謝家最早見于記載的家譜,是南朝人劉孝標注釋<世說新語>時引用的<謝氏譜>,其中又分為<陳郡陽夏謝氏譜>和<會稽山*謝氏譜>兩種。前一種家譜在書*引用七處,后一種引用一處。從全部引文綜合分析,這兩種家譜的基本內容,包括東晉時兩族謝氏人員的名諱、字號、承屬關系、官爵、姻婭、子女、子女婚配等等。當時的社會特別重視譜牒,不僅朝廷選官要查尋家譜,而且社會上嫁女擇婿也要以家譜為據(jù)。為防止假冒,國家還專門成立有譜局,社會上也有專門編撰和研究譜牒的世家。所以謝氏最早的家譜,有可能是根據(jù)謝氏提供的資料由官府修成的,時間最早不會超過東晉建國以后。
<世說新語>所引用的<謝氏譜>,大概出自當時的官譜。至于<隋書?經(jīng)籍志>中收錄的<謝氏譜>十卷,則是另外一種*質的家譜,即可能出自謝氏族人之手。但遺憾的是今天已經(jīng)無法看到了。
目前所見謝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譜,是宋朝人汪藻根據(jù)<世說新語>和魏晉南北朝及隋朝史書編輯的<世說?陳郡陽夏謝氏譜>。全譜包括世系表、正文、別族、人名考補四個部分,收錄三國至隋陳郡謝氏94人,附錄會稽謝氏4人。這部家譜的現(xiàn)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與宋本<世說新語>汪藻<敘錄>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鑼版影印的形式與<世說新語>聯(lián)合刊布發(fā)表。
修譜
謝氏修譜,約始于東晉、南朝時期。南朝梁劉孝標為南朝宋劉義慶所撰<世說新語>作注釋時,曾引用<謝氏譜>。此譜分為<陳國陽夏謝氏譜>和<會稽山*謝氏譜>兩種。此外,<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謝氏譜>十卷,<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謝氏家譜>一卷?上н@些書都已亡佚。
據(jù)福建謝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謝宗楷先生多年調查、發(fā)掘、整理,初步發(fā)現(xiàn)共有謝氏族譜401部,其中,福建省166部,涉及44個縣市,*蘇3部,浙*23部,安徽5部,*西8部,山東4部,河南3部,湖北2部,湖南6部,廣東8部,廣東2部,四川1部。*檔案機構藏譜目錄168部,泰國2部。另有<世界謝氏通訊>報道的<成都謝氏族譜><深圳石巖龍銀山謝氏族譜><廣東南海謝氏族譜>等多部族譜,可見謝氏譜牒資料還是相當豐富的。這些族譜,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現(xiàn)代名人作的序數(shù)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蘇公老泉贈謝氏譜序>、黃庭堅<謝氏世譜序>、蘇軾<謝氏宗譜譜序>、朱熹<謝氏宗譜序>、彭龜年<謝氏舊譜序>、文天祥<*西信州疊山謝先生譜序>、謝枋得<修輯族譜原序>及當代著名女作家*心為福建長樂謝氏宗譜所寫的序。
宋代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按理說所作譜序應是非常珍貴的,但是,有些問題卻值得考慮:首先是譜序的真?zhèn)螒枰员鎰e;即使是這些名人所寫,由于時代的、階級的、知識的局限,他們論述之事是否符合史實,也須加以研究。例如: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所寫<謝氏宗譜譜序>(一本作<謝氏族譜序>),落款[宋元
第2篇:松姓起源及簡介
據(jù)<元和姓纂>所載,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為五大夫。后人氏焉。
松姓郡望堂號暫無!松姓家乘譜牒暫無!松姓遷徙分布遷徙分布
山東省沂水一帶。松姓歷史名人歷史名人
松氏:相傳為秦始皇所封。秦始皇避雨松樹下,封松為五大夫,當?shù)厝四艘运蔀樾铡?/p>
松
第3篇:雷姓起源及簡介
宋人*名世<古今姓氏書辨*>云:雷氏[出自古諸侯方雷氏之后,以國為氏,后單姓雷。"由此可知,雷姓與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傳方雷氏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九世孫,因戰(zhàn)功被黃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嵩山一帶),建立諸侯國。其子孫以國為氏,復姓方雷氏,后又分為兩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相傳上古時有部落叫方雷氏,黃帝娶方雷氏女子為妻,生子青陽氏。方雷氏后代有稱雷氏的。黃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這說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雷姓是個古老的姓氏。相傳黃帝有大臣雷公,精通醫(yī)術,是個名醫(yī),曾與黃帝討論醫(yī)學理論。<素問?著至教書論>說[黃帝坐明堂,召雷公問之。"殷紂王有寵臣雷開。
雷姓郡望堂號堂號
謙讓堂:東漢雷義和同郡陳重是好友。太守舉陳重孝廉,陳重要讓給雷義,太守不允。刺史舉雷義茂才,雷義又要讓給陳重,刺史不聽,雷義遂裝瘋披發(fā)而去。
郡望
馮翊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設置[左馮翊"的行政區(qū),與[右扶風"、[京兆尹"合稱[京畿三輔"。三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陜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陸(今陜西高陵)。此支雷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晉雷煥之族的后裔。
雷姓家乘譜牒家乘譜牒
上海:雷氏統(tǒng)宗譜
浙*:馮翊郡雷氏宗譜四卷、雷氏宗譜一卷
*蘇:蘇州雷氏支譜一卷
安徽:雷氏宗譜28卷首二卷末一卷
河南:雷氏三修族譜10卷
湖北:雷氏宗譜10卷、雷氏家譜
湖南:雷氏家譜
四川:零陵雷氏族譜六編外編二編、東郡雷氏族譜二卷
福建:晉*雷藍蘇氏三姓族譜、晉*斗山雷氏族譜
山東:雷氏族譜一卷
*西:茶園雷氏族譜雷姓遷徙分布遷徙分布
在晉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省。西晉豫章(今*西南昌)人雷煥的后裔現(xiàn)仍廣泛分布于*西豐城、南昌、吉安、贛州等地,有一支遷至馮翊(今陜西大荔),后來發(fā)展成名門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間,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都有發(fā)展,已散播至內蒙古、湖南、廣東等省的一些地區(qū)。
宋代時,雷氏分布更為廣泛,今*西、福建、廣西、湖南、廣東、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雷姓是漢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漢族中有雷氏,許多少數(shù)民族中都有雷氏。居住在青海、甘肅一帶的雷氏,有許多是羌族人。如十六國時前秦大司馬雷弱兒即是南安(今甘肅隴西)羌族人。遷徙至原楚國境內的雷氏,東漢時有雷遷,被稱為南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