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陰晴圓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千古名句不僅文學造詣頗高,而且暗藏玄機,句中指出了“月相”的存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工具,古人是怎么觀測得這么準確的呢?我也想學習一下古人用肉眼觀察的方法,但是現(xiàn)在環(huán)境越來越差,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們經(jīng)常見不到月亮,要實現(xiàn)這一觀察目的可比原來難多了。
既然要學習古人觀月,那肯定要用古人定下的日歷了。初一那天,天氣晴朗,沒有云朵遮掩的夜幕上空蕩蕩的,沒有星星,也看不見月亮。直到初三開始,月亮才漸漸地探出頭來,起初只能見著一點兒月牙,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牙兒一天比一天粗壯起來。到了初七、初八的時候,月牙兒就差不多長成了半個月亮,并且這兩天觀測到月亮的時間比之前更早,幾乎太陽剛下山,半個月亮就爬上來了。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月亮一天比一天膨脹起來,越來越接近圓形。臨近月圓的時間,氣候變得不好了,天氣陰沉沉的,云層太厚無法觀測“月相”了。只能按照時間推算,連估帶猜,畫個大概了。
幾天后,天氣逐漸放晴,但是月亮的樣子和之前比沒有什么明顯變化。我更加仔細地對照之前畫下的月相草圖,終于,月亮的細微變化被我找出來了,它與月圓前的缺損是相反的,它由圓形慢慢變成類橢圓形,再漸漸收緊一邊的圓弧直至成為半圓,身材越來越細,升起越來越晚。
我的月亮變化圖已經(jīng)快完成了,我合上了觀測本。但初一晚上空無一物的夜空一直讓我很迷惑,我返回房間求助百度百科和自然科學類書籍。“哈哈!”我笑了,我的觀察沒有錯,記錄的草圖和書上的圖片八九不離十。初一的月亮為“朔”,它幾乎與太陽同時出沒,由于太陽光線太強,所以肉眼看不見。初八的月亮為“上弦月”,露出來的月亮正好有一半。十五、十六就是“滿月”,這時候的月亮最圓。在此之后月亮又會一天天變小,二十三這天又會變回半個月亮,稱為“下弦月”。看來我也能像古人一樣用肉眼觀察月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詩詞間不失情感,也不脫離現(xiàn)實,古人的智慧當真無窮無盡!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