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書法創(chuàng)作要點
扇子是古人搧風引涼的器具,而扇面用于寫字作畫,也是我國古代繪畫特有的形式之一。往來應酬互贈扇子及在扇面上合作書畫,是中國文人之間的一種雅事。扇面書法常見有折扇、團扇兩種,早期書畫家主要使用圓形絹質的“紈扇”,明代“折扇”流行后,紙面折扇上書畫成為另一種選擇。扇面書法作為欣賞和收藏之用,有其獨到的藝術特色,給人以美的享受。扇面書法或供人把玩于指掌之間,或懸掛于壁上,或單幅或連綴成冊,多要滿足于人們近距離欣賞,其章法比一般書法的創(chuàng)作更難些。
一、尺寸。
扇面書法或供人把玩于指掌之間,或懸掛于壁上,或單幅或連綴成冊,多要滿足于人們近距離欣賞,常見的尺寸在一至二尺左右,字數可多可少,可以橫寫也可豎寫。如果尺寸過大,就與它柔美的特征相矛盾,而難于處理。全國第三屆扇面展投稿要求的尺寸不超過三尺,可謂大尺寸,給作者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也正是考驗作者對書法及章法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我想參展作者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尺寸,選擇較多字數的書寫內容,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展現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平。如果寫的字數過少,會給人單薄、單調的感覺。當然也不是字數越多越好,寫的越滿越好,要結合不同的書體、不同的形式,把握好一個“度”,多而不“堵”,少而不“空”。
二、書體。
在一幅作品中,可以同時使用自己擅長的兩種書體。比如,正文大面積寫篆書或草書,同時以小面積書寫小楷或行書做輔助,快面之間拉開距離。這樣有書體的不同,有動靜的對比,有多少的變化,既展現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實力又豐富了畫面,耐人尋味。切忌真草隸篆一起上,主次不分。
三、書體與形式的和諧。
篆、隸書多厚重古樸,大草多昂揚暢達,此三種書體寫得字徑稍大,更能表現字體自身特性和書寫者的創(chuàng)作水平。小楷、小草和小字行書,如果要寫成較大的扇面,章法上要隨形就勢、靈活多變。
四、留白。
扇面書法不論尺寸大小,都要考慮留白。尤其寫較大尺寸,更不能頂天立地一氣灌到底,行要有長短,字要有疏密。尺幅較大,可以分塊書寫,人為造出一些“空白”來,“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增加畫面虛實的對比。根據人的視覺習慣,畫面左右應該大致平衡,重心居中或者偏上,切不可偏下,造成下墜感。
五、鈐印。
印章雖小卻有畫龍點睛的功效,在扇面中有補空白、調平衡、豐富色彩等作用。扇面尺幅一般較小,所以用印不宜過大過多,少用陰文,以防喧賓奪主。選擇與書法風格和諧的印章。用多方印時,要注意印的方、圓、大、小、隨形等形制的變化。寧少勿多。
六、用紙。
顏色宜淡雅,不宜大紅大綠,如果為參展而創(chuàng)作,也可選擇顏色鮮艷一點兒的紙張。有的作者喜歡用幾種顏色的紙搭配在一起,合成一個扇面,要注意色彩的和諧和對比。用近似色搭配出來的效果比較容易協調;用對比色搭配,對比效果更強烈,但要分清主次,一種或兩種色為主占大面積,另一色為輔,做成小的窄條。顏色不宜多,多了容易“花”、“亂”。
七、雅。
扇子、扇面書法多是文人雅士互相饋贈,托物寄情以及雅玩的小品,因此,扇面書法的創(chuàng)作,從形式到內容要給人以雅、靜、淡的感覺,而不能粗糙、俗氣、霸悍。以上所述都要圍繞這一“雅”字展開,書寫時充分發(fā)揮材料的特性,發(fā)揮水墨的韻味,講究技法的精妙以及章法的生動自然,使之暢達不漂浮,質樸不笨拙,昂揚不張揚,耐人品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