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亡詞及解釋
清明悼亡詞及解釋
清明節(jié)的起源,據(jù)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以下是由應屆畢業(yè)生傷感句子網(wǎng)站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幾首經(jīng)典的古人悼亡詞、譯文及賞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鷓鴣天》賀鑄(宋朝)
原文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譯文
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棲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
賞析
雖是悼亡故去之人,實為悼念逝去之情。夜半挑燈補衣,雖極為普通之日常生活,卻有多少溫存體貼,外出歸來,有良人相伴,有溫馨之家可居,又怎能不依戀呢?
這首悼亡詞充滿了詩人對亡妻懷念之情。上片寫妻子死后詩人的凄涼和孤零。開始即以“萬事非”寫出不堪回首的慨嘆。下片寫詩人對妻子的懷念!疤魺粢寡a衣”,再現(xiàn)了亡妻日夜辛勞,甘于過清苦生活的場面。以此為結,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詞寫得哀婉柔麗,真摯感人。
這首詞,藝術上以情思纏綿,婉轉(zhuǎn)工麗見長。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將情與景和諧地融為一體。詞中以“梧桐半死”“鴛鴦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間霜露,比喻人生的短促,這比直陳其事更具藝術效果。末三句“舊棲”“新垅”、“空床”、“聽雨”既寫眼前凄涼的景狀,又抒發(fā)了孤寂苦悶的情懷。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賀鑄退居蘇州,本來就心情抑郁,“閑愁”頗多,亦頗大;在蘇州又死去了妻子,這就給他布滿陰霾的心頭,又增添了一層烏云。這首悼念亡妻的詞作。出語沉痛,感情深摯,很能感動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