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樊錦詩事跡
感動中國樊錦詩事跡簡介
樊錦詩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譽院長,也是我國“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的獲得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樊錦詩事跡,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樊錦詩個人事跡
大學畢業(yè)后奔赴敦煌
1963年夏天,一個瘦弱的年輕女子在北京火車站背著大大的背包,頭戴草帽、滿懷理想、整裝待發(fā)。她就是樊錦詩,那年她25歲。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為原型,制作了一個雕像,取名《青春》。
樊錦詩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長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當時的樊錦詩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會來到沙漠工作,更不會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憶起當時的抉擇,樊錦詩把它歸因于一次“偶然”。1962年,經學校安排,樊錦詩和3名同學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實習。畢業(yè)時,研究所向學校要人,樊錦詩成為學校分給研究所的兩名同學之一。“1963年,我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畢業(yè)的時候,報效祖國、服從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響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價值觀。”
堅強女人的兩次落淚
“別人都覺得她是個堅強的女人,孤獨守望著茫茫大漠中的莫高窟?伤吘惯是個女人,我對她有兩次為孩子落淚記憶猶深,一次是在敦煌,一次是在我河北老家! 樊錦詩的丈夫如是說道。
還有一個原因促使樊錦詩來到了西部,那就是常書鴻的精神。還有敦煌精美的壁畫,也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惡劣環(huán)境讓她掉了淚
實習結束后,她拖著虛弱的身體回到北京,父母非常心疼。在畢業(yè)分配的時候,她父親還為此專門給學校寫了一封信,但是這封信最后被樊錦詩扣了下來。
雖說對大西北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早有心理準備,但當樊錦詩真正住進莫高窟旁邊的破廟之后,才確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那時候敦煌保護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搖電話,通訊困難。晚上只能用蠟燭或手電照明,上趟廁所都要跑好遠的路。
對此,樊錦詩坦誠地說:“說沒有猶豫動搖,那是假話。和北京相比,那里簡直就不是同一個世界,到處是蒼涼的黃沙!卑胍估铮敺苛荷系睦鲜笾ㄖń兄粼诒蛔由蠒r,當因為水土不服整天病懨懨時,樊錦詩望著透過窗紙的月光,還是掉了淚。但每走過一個石窟,都會使她驚嘆:“哎呀,太好了,太美了!”前輩們鍥而不舍的精神也令她非常欽佩。
與新婚丈夫分居19年
樊錦詩和丈夫彭金章是大學同學,彭金章家在河北農村,畢業(yè)后被分到武漢大學,于是兩人只好千里鴻雁傳書,遙寄相思。他們在1966年結婚,兩地分居19年。她每隔一兩年會回去看望愛人孩子一次,“表現表現,給他們做點好吃的”。
1986年,最終樊錦詩的丈夫妥協了,放棄了他在武漢大學的事業(yè)。由甘肅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彭金章調到敦煌研究院。樊錦詩對丈夫的理解與支持深為感動,認為“他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丈夫”。她說自己在家庭和事業(yè)的兩難選擇上,更傾向于家庭,“如果說愛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離開敦煌了,我還沒偉大到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我不是那種人!
盡管樊錦詩的同事說她是少有柔情的人,但她說起孩子時依然充滿慈祥與母愛:“我對這個家懷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對孩子!
保護文物她頂住壓力
“莫高窟幾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病害!狈\詩從踏上敦煌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了這一點。1998年,已經60歲的樊錦詩從前任段文杰手中接過重擔,成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長。
上任不久后,樊錦詩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1998年左右,全國掀起“打造跨地區(qū)旅游上市公司”熱潮,有關部門要將莫高窟捆綁上市。當時樊錦詩堅決不同意,“硬是把壓力都頂了回去”。說起來,樊錦詩還是堅持當時的立場,“文物保護是很復雜的事情,不是誰想做就可以做的,不是我樊錦詩不想讓位,你要是做不好,把這份文化遺產毀了怎么辦?全世界再沒有第二個莫高窟了!彼X得自己有責任保護好祖先的遺產,“如果莫高窟被破壞了,那我就是歷史的罪人。”
面對敦煌旅游開發(fā)的熱潮,樊錦詩非常矛盾,敦煌作為世界遺產,應該展示給公眾?墒沁@些洞窟還經得起過多的參觀嗎?
大膽構想“數字敦煌”
為了保護莫高窟文物和緩解游客過多給壁畫、彩塑帶來的影響,敦煌研究院在2003年初開始籌建莫高窟游客服務中心。建成后的游客服務中心可以讓游客在未進入洞窟之前,先通過影視畫面、虛擬漫游、文物展示等,全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人文風貌、歷史背景、洞窟構成等,然后再由專業(yè)導游帶入洞窟做進一步的實地參觀!斑@樣做不僅讓游客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到更多、更詳細的文化信息,而且極大地緩解了游客過分集中給莫高窟保護帶來的巨大壓力!
樊錦詩另一個大膽構想是建立“數字敦煌”,將洞窟、壁畫、彩塑及與敦煌相關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數字圖像,同時也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研究成果以及相關資料匯集成電子檔案!氨诋嬤@個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這促使樊錦詩考慮要用“數字化”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
樊錦詩對促進敦煌文物的保護事業(yè)作出的貢獻,得到了學術界的一致認可。學術大師季羨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慶典上極力稱贊樊錦詩,他用了一個詞:功德無量。
希望退休后重回上海
歲月的磨礪以及西北廣袤天地的鍛煉,使樊錦詩的性格變得堅韌而執(zhí)著。年輕時的樊錦詩是個內向沉默的人,“上臺說不出話,照相的時候就往邊上站”。但她說話直來直去,在風沙中大聲與人爭論著,“很多事情逼著你,就會變得非常著急,急了以后就會跟人去爭了!
她苦笑著說,她的“嚴厲”和“不近人情”就是因此出了名的。由于工作雷厲風行,說話單刀直入,有人在背地里罵她“死老太婆”。人都走光了的深夜,她常常獨自在辦公室緊鎖雙眉來回踱步,慢慢消化那些尖利刺耳的話。她說:“將來我滾蛋下臺的時候,大伙能說句‘這老太婆還為敦煌做了點實事’,我就滿足了。”
樊錦詩人物經歷
樊錦詩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yè),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長,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長,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1988年任副研究員,1994年任研究員。1995年為蘭州大學兼職教授,1998年為蘭州大學敦煌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1999年被聘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名譽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
樊錦詩1963年7月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面對北京與上海的選擇,樊錦詩毅然選擇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鎮(zhèn),一來敦煌就再也沒有離開。
40余年來,樊錦詩潛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斷代,成為學術界公認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寫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顧與瞻望》,是對20世紀敦煌石窟研究的總結和思考。由她主編,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26卷大型叢書《敦煌石窟全集》則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錦詩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后,樊錦詩帶領科研人員,在石窟遺址的科學保護、科學管理上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樊錦詩最早提出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敦煌壁畫、彩塑藝術永久保存的構想,她組織敦煌研究院與浙江大學,共同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媒體與智能技術集成與藝術復原》課題,這一課題以敦煌莫高窟為重點,首次將莫高窟用多媒體及智能技術展現人們面前。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樊錦詩積極謀求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工作的國際合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幫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與日本、美國等國機構開展合作項目,使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逐步與國際接軌。
2004年七月,樊錦詩被國家四部委授予“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稱號,八月十四日,甘肅省舉行樊錦詩先進事跡座談會,樊錦詩如往常一樣,衣著簡單,顯出她本質的灑脫與自然。在四十年的歲月里,戈壁大漠的風沙已將西部的粗獷、豁達揉合進這位六十四歲的江南女性內心。
樊錦詩把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緊密結合起來,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數字敦煌館工程”等十三項文物保護與利用工程,為新世紀敦煌文物的保護與利用構筑了宏偉藍圖。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樊錦詩將敦煌石窟長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決的難題作為合作課題,積極謀求國際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與日本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美國梅隆基金會等機構進行了合作項目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物保護領域國際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錦詩用40多年的執(zhí)著和堅守,譜寫了一個文物工作者的平凡與偉大;她在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管理等領域的開拓創(chuàng)新,讓世界同行為之驕傲。“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甘愿用生命守護敦煌。
1963年,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千里迢迢來到了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如今她已滿頭華發(fā),還在為敦煌文物事業(yè)殫精竭慮。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當中,保護成了樊錦詩最重視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為豐碩。
從壁畫病害防治到崖體加固,從環(huán)境監(jiān)測到風沙治理,在敦煌遺產保護的各個領域,樊錦詩和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工作者一起,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正是在她的帶領下,敦煌遺產保護翻開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學保護之路。
樊錦詩清醒地認識到,面對如此燦爛的文化遺產,保護僅靠人和技術還不夠,還要立法和制定保護規(guī)劃。在她的倡導和推動下,《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guī)劃》近年來先后公布實施。
樊錦詩先后擔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等職務。樊錦詩帶頭參與科研,與國際上優(yōu)秀的文物保護機構合作,不斷將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技術引入敦煌遺產保護。
在樊錦詩的推動下,敦煌研究院與多個國外科研機構展開了合作,一大批先進技術和理念運用到敦煌遺產保護當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環(huán)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數得到提高。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樊錦詩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遺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她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正在解決,一個全新的“數字敦煌”正向人們走來。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正式開工。在這一浩大的保護利用工程當中,除崖體加固、風沙治理、安全保衛(wèi)等基礎性工程外,還要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完成敦煌莫高窟149個A級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攝、加工處理和數據庫建設,建設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過數字電影等現代展示手段,給觀眾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藝術和價值的全新視角。
建國七十周年之際,北京大學邀請了七位不同時代杰出的“北大新生”親手寫下書信 ,為本科新生表達祝福,講述他們的“北大情緣”,作為給新生的特別禮物 與全新改版的錄取通知書一同寄出。1958年北大歷史系新生樊錦詩是這七位“北大新生”之一。
樊錦詩所獲榮譽
1985年獲全國優(yōu)秀邊陲兒女銀質獎章;1986年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1987年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91年獲全國文化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稱號;199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起任全國_第八、九、十屆委員;2002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人事部、科技部四部委授予“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稱號;2004年當選由《人物》雜志等單位組織評選的“2004年最深刻影響中國的文化人物”;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7年,被甘肅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2009年,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中,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3年榮獲中國公民道德最高獎“雷鋒獎” 。2018年11月,入選100名改革開放杰出貢獻對象。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樊錦詩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
2019年8月,獲得第四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 。
2019年9月,受聘為北京大學青年立德樹人工作導師。
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_簽署主席令,授予樊錦詩“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 。
2019年12月6日,獲2019第七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 2019年12月7日,受甘肅省委委托,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元平看望“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宣讀享受副省部級醫(yī)療待遇通知,頒發(fā)《甘肅省干部醫(yī)療保健證》,并轉達_、黨中央和省委的關心關愛。省衛(wèi)生健康部門負責同志介紹了醫(yī)療照顧政策和就醫(yī)看病流程。 [20] 。
2020年5月17日,樊錦詩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2020年11月3日,被授予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第81位。
2021年11月,被評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