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數(shù)民族民俗風情
新疆少數(shù)民族民俗風情
新疆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居住著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都知道少數(shù)民族有許多民族的特色風俗,我們來了解一下新疆地區(qū)的民俗風情吧!
一、清真食堂遍布全疆
新疆居住著12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達斡爾族、滿族、塔塔爾族和俄羅斯族。
伊斯蘭民族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禁豬,他們忌諱提到與“豬”有關的詞語。
二、主要少數(shù)民族的見面禮節(jié)
新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見面禮節(jié),每種禮節(jié)都代表了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友好感情。這里的山美水甜,人也格外熱情。
維吾爾族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數(shù)最多,占53%以上,無論走到哪個縣,都可以見到維吾族人民。按傳統(tǒng)習慣,維吾爾族見面時,不施握手禮,而是把右手放在左邊的胸前,然后把身體向前傾側(cè)三十度,然后說:“薩拉木來坤”(“祝!敝)。如果一個人一次碰到十幾個熟人,對每個人都要這樣;如果遇到尊貴的客人或是長輩,則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并點頭、鞠躬,表達對長者的尊重和禮貌。婦女見面時,就不施這種禮,而是要互相擁抱,右臉面要挨一下,并說:“薩拉木”;長者見到小孩時,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稱呼,老人則要吻小孩的臉蛋和額頭。不過年輕人見面時,有時行現(xiàn)代的握手禮,并說:“亞克西木塞孜”(您好)。
長期生活在牧區(qū)的哈薩克族人對人格外熱情和有禮貌,見面時,都要伸出手握住對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熱情,并說:“薩拉木來坤”,同時還要問七八個“阿曼”(“平安”之意),其內(nèi)容要問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兒女、牲畜等,不然,則被認為不禮貌。婦女們見面時,一般是點頭、問侯。若兩人較長時間沒有見面,那么見面時就顯得格外熱情并要擁抱,表示親昵和思念。
錫伯族是新疆人口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他們十分注重禮節(jié),見面時大都施握手禮,并說:“霍卓納”(您好)。但對老人和長輩卻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邁半步,雙腿下曲,雙手按在左膝蓋上問好。每逢過年,兒女們要給父母叩頭拜年,然后再給其他長輩拜年。
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塔什庫爾干高原上的民族,他們的見面禮別具一格,饒有風趣。晚輩見到要先請安,婦女和男性長輩見面,男長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婦女拉著長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與長輩見面時,一般可行握手禮,若交情較深,則要互相吻對方的手背,以示尊敬和熱情。婦女們見面時,一般要擁抱,年長者吻晚輩的眼和前額,晚輩吻長蜚的手。平輩之間互吻面頰或嘴唇。小伙子們見面時,一般有兩個動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對方唇邊,互吻一下對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見面時,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則要輕輕地按一下女的頭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禮節(jié),即使見到素不相識的遠道來客,也要熱情問候,并把雙手拇指并在一起,熱情他說:“更艾力賣右卓”(“相互支持”的意思)。
蒙古族現(xiàn)在一般施握手禮,長輩對晚輩說:“賽尤”(你好),晚輩對長輩則說:“賽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見到老人,卻不施握手禮,而是,向老人點頭、鞠躬,并說“阿莫爾拜塔”(“問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貴的客人見面時,禮節(jié)十分隆重。當?shù)弥腿艘獊淼南⒑螅诘亟缒抢锏群,并要準備酒肉和奶制品,見面時要敬獻酒和哈達,表達主人對客人的熱情和真誠。在離別時,也要到地界那里送行,并要敬酒獻歌。
俄羅斯族是一個熱情的民族,親朋好友見面時,一般要擁抱,井親吻面額。一般人見面時只握手,并說:“孜德拉斯維基”(您好),然后還要問一下健康、工作和家里人的情況,當別人問完之后,要說聲:“斯巴西巴”(謝謝),表示禮貌。
在新疆已有 200多年歷史的滿族人,現(xiàn)在有近l萬人口,滿族是個有崇高禮節(jié)的民族,對老人非常尊敬。禮節(jié)很多。晚輩見長輩,不分貴賤要說:“瑪法賽英”(“爺爺您好”的意思)。除問安之外,還有請安、打千兒、半蹲禮、撫鬢禮、抱見禮、頂頭禮等。親友相見,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禮,F(xiàn)在滿族人的見面禮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禮節(jié)已從簡,晚輩見長輩以鞠躬禮聚多,平輩以握手禮為常。不過在親友之間,婦女們還保持著“半蹲兒”禮。
三、主要少數(shù)民族的禮貌語言
請求別人做事或幫忙的'時候,往往用詢問、客氣的話語,尤其對待長者特別顯得畢恭畢敬,在長者面前,任何失禮的舉動都是絕對禁止的,走路讓長者先行,談話讓長者先說,坐下時讓長者坐在上座,喝茶吃飯都要先敬老人;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長輩的名字,當著老人的面不得喝酒、抽煙、放肆談笑,吃飯的時候,長者先入席。
少數(shù)民族非常熱情好客。哈薩克族有句諺語:如果在太陽落山的時候放走客人,便是奇恥大辱。凡是前來拜訪或者投宿的客人,不管相識或者不相識,都會受到熱情接待。
在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中,因為維吾爾族人數(shù)最多,所以維吾爾語比較通用。一般情況下,與人見面要說:“亞克西姆賽孜?”見到長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右手搭胸,行鞠躬禮,然后說聲“薩拉姆”,這表示最親切的問候。
在稱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輩序之稱,少數(shù)民族一般對人不以官職相稱,其中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稱呼比自己稍長的男性為“阿卡”,就是哥哥、大叔的意思;比自己稍長的女性尊稱為“阿恰”或“阿依拉”,就是姐姐、大嬸的意思;稱比自己年幼的男性為“吾康”(弟弟),女性為“森額爾”(妹妹);對年幼的人一般在名字后面加上“烏卡”,就是弟弟、妹妹,表示親切;對上了年紀的女性長者叫“姆媽”(奶奶),男性長者尊稱為“波瓦”(爺爺);對比較熟悉并與自己母親同輩的女性叫“阿帕”(媽媽)、男性叫“達達”(爸爸);長者對晚輩,不論是不是親生子女,都稱 “巴拉姆”(我的兒子)、“柯孜姆”(我的女兒);青年同性之間互稱“阿達西”(朋友);對干部和軍人稱“堯爾達西”(同志);對小男孩稱“巴郎”,女孩稱“克孜”;對小伙子不能稱“巴郎”,應選擇上面的對應尊稱;青年之間還有個親昵的稱呼叫“阿達西”(朋友),不過男游客不要對女性,尤其對姑娘不能這樣稱呼;叫維吾爾族同志的名字的時候最好用全稱,用一、兩個字代替便顯得不禮貌,如努爾.買買提,叫做“努爾”就不太好,不過對熟悉的同志這樣稱呼也是可以的,因為他可以諒解。
四、服飾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衣服裝飾和其他生活習慣。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婦女愛著彩色綢裙,戴艷麗或潔白的頭巾,喜愛耳環(huán)、項鏈、手鐲、戒指等裝飾物。男性愛穿西服或褡伴。戴繡花帽則是這些兄弟民族男女群眾的共同喜好。蒙古族男性愛戴禮帽。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穿長統(tǒng)皮靴。
拓展閱讀:
新疆特產(chǎn):葡萄
西域種植葡萄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張騫出使西域時,就發(fā)現(xiàn)這里已廣種葡萄。目前,吐魯番葡萄的種植面積和總產(chǎn)占全國的20%左右,全疆的50%左右。由于環(huán)境適宜,這里所產(chǎn)葡萄的品質(zhì)遠遠超過它的原產(chǎn)地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吐魯番葡萄品種資源豐富有600多個。最著名的是以制干為主的無核白,以鮮食為主的紅葡萄,以及藥用的索索葡萄,據(jù)《大明會典》記載,索索葡萄的價值比駝皮和獺皮還高。
“無核白”不僅皮薄肉脆,汗多而得,還能晾干制成碧綠的葡萄干。盛夏的季節(jié)走進綠洲,家家戶戶的葡萄架不但會帶給你陰涼,好客的主人還會采來晶瑩的鮮葡萄給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帶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嘗到保存得較好的葡萄。
旅游圣地:火焰山
火焰山本身具有獨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記》里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撲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聞名天下。
火焰山位于吐魯番盆地中部,當?shù)厝朔Q“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它是一條東西長約100千米,南北寬約7—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輕褶皺低山,最高峰位于勝金口附近,海拔也只有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羅、白堊和第三紀的赤紅色砂、礫巖和泥巖組成。山體雄渾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沖刷,山坡上不滿道道沖溝。山上寸草不生,基巖裸露,且常受風化沙層覆蓋。盛夏,在灼熱陽光照射下,紅色山巖熱浪滾滾,絳紅色煙云蒸騰繚繞,恰似團團烈焰在燃燒。唐朝邊塞大詩人岑參有詩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鹪茲M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庇衷娫疲骸盎鹕搅髟聭鼰,赤亭道口行人絕!迸c火焰山荒山禿嶺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那一條條穿過山體的溝谷,溝底大多清泉淙淙、綠樹成蔭,形成條條狹長綠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當數(shù)葡萄溝,此外,還有木頭溝、勝金口溝、蘇巴什溝、連木沁溝等。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