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成語故事
唾手可得成語故事
唾手可得成語故事1
tuò shǒu kě dé
《后漢書·公孫瓚傳》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 李賢注引《九州春秋》曰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作謂語、定語;指容易得到
偏正式
易如反掌、輕而易舉、唾手而得
大海撈針、難于登天
鳳協(xié)鸞和、出門應轍、信口開河、無可柰何、調嘴弄舌、樓臺殿閣、志同道合、人言嘖嘖、刻己自責、莫敢誰何。
古代
口水
下扣子捉麻雀
唐太宗時,唐朝屬國高麗國發(fā)生內亂,大臣支離殺死唐太宗立的國王后自立為王,唐太宗想親征高麗。大將褚遂良認為這點小事不必皇帝親征,派一兩名精干的大將帶上十萬兵馬出征,小小高麗就“唾手可取”。
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
◎ 放棄唾手可得的安穩(wěn)生活,選擇風險很大的挑戰(zhàn),這就是劉漢元的性格。
◎ 當然,上述動作的選擇和形成,不是唾手可得的。
◎ 人間難以得到的東西--真空、超高溫、絕對溫度、物體失重等等,在天上唾手可得,還可以在這兒熔煉和焊接金屬。"
唾手可得成語故事2
唾手可得
出處:宋代熊克的《中興小紀·紹興三年三月丁卯》。
意思:當雙手使勁時,往往先向掌心吐些唾液;唾液到手即成,形容不費力氣,極易辦到。唾手:比喻輕易的意思,也叫“唾拿”。也作“唾手可取”。
“唾手可得”這句成語有一個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短茣る[太子建成傳》有“唾手可決”的說法。隱太子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長子,李淵的第二子名叫李世民(即后來的唐太宗),當初受封為秦王,由于屢次立下戰(zhàn)功,并收買了不少人才,聲勢竟在太子之上。太子手下的一些人如王珪等,很為李建成的威信擔心(參看“挺身而出”)。有個名叫劉黑闥的將軍,聚眾反唐,王珪等便勸李建成趁此進擊劉黑闥,打幾個勝仗以提高威信,擴大影響,說:“今黑闥痍叛殘孽,眾不盈萬,利共鏖之,唾手可決!”
《唐書·褚遂良傳》也有“唾手可取”一說。褚遂良是唐太宗時的`一位大臣,也是著名的書法家。當時得報,高麗(唐朝的屬國)王被臣子莫支離所殺,莫支離自立為王,唐太宗準備親自率領軍隊前去討伐。褚遂良上書勸諫道:“國家好比一個人的身體,首都是腹心,四境是手足。所謂屬國,根本是不屬于自身的地方。高麗王是您立的,現在被莫支離所殺,我們只要派遣一二慎將,帶上十萬兵,也就唾手可取,何勞陛下親征?”
《后漢書·公孫瓚傳》引注《九州春秋》(晉朝司馬彪撰)的一句話說:“瓚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手而決……’!(東漢末年,各地軍閥割據,戰(zhàn)爭連年不息;公孫瓚起初以為北邊既打退了匈奴,國內又平定了黃巾,天下當可立即安定下來,不料事情并不那么簡單。所以,他感慨地說了這句話。)
《魏書·路思令傳》載,路思令上書建議整頓軍隊,加緊練兵以保衛(wèi)國土。書中首先提到將帥人選的重要性,說:“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為戰(zhàn)地!(南北朝時,北魏將帥多是貴族子弟,沒有作戰(zhàn)經驗,遇敵往往驚慌而退,路思令所以上書建議要求改革。“六合”就是天下,即天地四方之意;“三河”指河東、河內、河南,即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qū),當時所謂天下的中心。)
到了宋代,熊克的《中興小紀·紹興三年三月丁卯》里有“諸叛以利許金,謂四川唾手可得”的句子。
“唾手可決”、“唾手可取”、“唾手而決”、“唾掌可清”一般很少使用,常作“唾手可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