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西樓李清照精選好句62句
1、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原詞描寫閨怨,雁兒再來,不見錦書,思念伊人,不勝愁苦,明麗的月光照滿西樓,倍增寂寞與惆悵。
3、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
4、“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
5、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6、翻譯過來就是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dú)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yuǎn)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7、“月滿西樓”的意思: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
8、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錦書誰寄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9、卻上心頭,紅藕香殘玉簟秋
10、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yuǎn)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11、出自北宋詩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12、而后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xiāng),月滿西樓表達(dá)了對愛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憂傷,委婉纏綿的閑愁,月圓而人未圓,心中倍感凄涼。用一種情景表達(dá)了無處排解的相思之情。
13、原唱:安雯
14、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lǐng)起全篇。一些詞評家或稱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或贊賞其“精秀特絕”(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它的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diǎn)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全句設(shè)色清麗,意象蘊(yùn)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dú)處的內(nèi)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nèi)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15、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6、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卻上心頭
17、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這句話的意思是:雁群排成整齊的隊伍飛回來的時候,月亮正滿照著西樓。原詞描寫閨怨,雁兒再來,不見錦書,思念伊人,不勝愁苦,明麗的月光照滿西樓,倍增寂寞與惆悵。
18、月滿西樓: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表達(dá)詩人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
19、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0、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1、這句話的意思是:雁群排成整齊的隊伍飛回來的時候,月亮正滿照著西樓。
22、已是秋天了,粉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仍散發(fā)著殘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涼意。輕輕地提著絲裙,獨(dú)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長空,白云悠悠,誰會將書信寄來?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飛回來時,清亮的月光,已經(jīng)灑滿了西樓。
23、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24、歌曲名稱:月滿西樓
25、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26、卻上心頭
27、讀音:yuèmǎnxīlóu
28、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29、月滿西樓意思是,月亮正滿照著西樓。
30、月滿西樓出自《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dāng)作于婚后不久。根據(jù)李清照帶有自傳性的《金石錄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后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31、作詞:李清照
32、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33、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
34、答案如下:
35、作曲:蘇越
36、這句話來自于詩詞《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全詩是“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7、李清照月滿西樓詞:全詞如下:
38、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dú)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
39、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40、賞析:在詩句中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gòu)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yīng)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
41、一剪梅月滿西樓。
42、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43、李清照的月滿西樓寫出了千百年來詩人的孤獨(dú)和寂寞。傳承至今,讀了仍然具有極其豐富的情感共同體。
44、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dú)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詞人獨(dú)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懷遠(yuǎn)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fā)?梢韵胍姡~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dá),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的。
45、出處: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46、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
47、《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作于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diào),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xiàn)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別情詞作。
48、據(jù)我所知蘇軾沒寫過月滿西樓,月滿西樓是李清照寫的。
49、月滿西樓——明月如霜,灑滿西樓。已近中夜,但樓中的人還未睡去,只是乘著清冷的秋風(fēng)獨(dú)處樓中。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她無法安睡呢?自然是想念遠(yuǎn)方的心上人了。所以,月滿西樓用一種情景表達(dá)了無處排解的相思之情。另外,月滿兩字隱含滿月之意。月圓人不圓,更增加了些許無奈吧。
50、《月滿西樓》
51、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52、落花獨(dú)自地飄零著,水獨(dú)自地流淌著。我們兩個人呀,患著一樣的相思,卻兩地分離,牽動著各自的憂愁。這相思的愁苦實(shí)在無法排遣,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隱隱地涌上了心頭。
5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54、月滿西樓”是指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
55、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yuǎn)離之后,寄托著李清照不忍別離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56、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
57、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58、[宋]李清照
59、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60、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61、月滿西樓是指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表達(dá)詩人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
62、《月滿西樓》是由安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清照作詞,蘇越譜曲。此曲2023年1月10日發(fā)行,收錄于專輯《水鄉(xiāng)·伶人》中。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diǎn)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shí),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