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精選好句24句
1、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當中就包括“趙信平君廉頗”。
2、將相和的主要內(nèi)容:趙國藺相如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立下汗馬之功,被趙王封為丞相.老將廉頗對此不服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后廉頗終于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3、《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秾⑾嗪汀愤@出故事宣揚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將相和,平天下。
4、將相和說的是戰(zhàn)國時期,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藺相如有膽有識,屬于文臣,廉頗屬于武將,因為廉頗也是趙國的大將軍,屢次建立戰(zhàn)功,廉頗的存在,基本讓秦國等強國不看小覷,但廉頗覺得自己功勞大,應該級別比藺相如級別高才行,藺相如僅僅一介書生,沒有戰(zhàn)功,卻居上位,廉頗不滿。時常跟人說要給藺相如一點顏色看看,不把藺相如看在眼里。但藺相如深明大義,覺得沒有必要跟廉頗一般見識,彼此不能爭斗,否則,與國家不利,藺相如才刻意回避跟廉頗相遇,最后廉頗知道了藺相如的用意,覺得自己有些爭強好勝,于國家利益不顧,感覺到羞恥,自己負荊請罪,來到藺相如的家里賠禮道歉,最后他們和好了,變成了好朋友。
5、《將相和》講述了戰(zhàn)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之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
6、《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7、指的是趙國的大將廉頗和丞相藺相如的故事。廉頗因為嫉賢妒能,誤解了藺相如,后甘心情愿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二人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8、將相和拼音:jiàngxiànghé
9、所謂的將相和,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和丞相藺相如之間發(fā)生的矛盾,廉頗居功自傲,不把藺相如放在眼里,而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最終兩人握手言歡。
10、這則古代故事告訴我們,有廣闊的襟懷,往往能夠讓人們達到雙贏。
11、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說明廉頗的知錯就改,藺相如的為國著想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將相和”這出故事宣揚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將相和,平天下。
12、廉頗因不滿藺相如外交取得成功而深受趙王倚重,對藺相如一直頗有微詞。而藺相如為顧全國家大局,處處禮讓廉頗。有一次,藺相如在路上遇到廉頗還主動讓路,廉頗嘲笑藺相如膽小怕事,而藺相如對手下人說出了他為何這么做的原因。廉頗聽后深感慚愧,遂負荊請罪,這兩位趙國老臣自此和好,共為趙國謀未來。
13、廉頗為人勇騺而愛士;知難而忍恥,與之野戰(zhàn)則不如,持守足以當之
14、是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
15、將相和出自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大臣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
16、將相和故事來源:
17、《將相和》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失和到和好的過程,突出地表現(xiàn)了藺相如的臨危不懼、足智多謀和顧全大局、注意團結(jié)的品質(zhì),也贊揚了廉頗知錯就改的精神。
18、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
19、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局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后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局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之后兩人和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將相和,平天下。
20、將相和的反義詞可以是:窩里斗。
21、藺相如戰(zhàn)國時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其人勇士,有智謀。
22、和字有和好的意思。
23、《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
24、因此它的反義詞則是窩里斗,這是最危險的事情,因為堡壘最容易從內(nèi)部攻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