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讀后感(精選5篇)
愛國主義讀后感范文第1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愛國主義情感
偉大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綿延不絕,歷久彌新,源遠流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有著偉大的民族精神。其核心就是愛國豐義。新的國際形勢下,義務教育階段中的初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顯得迫在眉睫。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做了明確規(guī)定。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實現(xiàn)的基本途徑在于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要求,放在首位的是愛國主義情感: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引導學生體會作品中的憂患愛國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培養(yǎng)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加強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任務。然而,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之花開滿語文教學之園呢。
一、提升自身素養(yǎng),感染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自身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語文人文教育的質量,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語文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擁有愛國心,中華情,這樣才能感染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的愛國主義情感。一旦缺乏對人文精神的體悟,教師的教學就會易帶俗氣,難以迸發(fā)出強烈的激情,也無從感染學生。語文教師的人文修養(yǎng)包括知識的積累程度、審美的感受力度、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程度等,加強文本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全面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勢在必行。
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載體。教師應積極的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熱情和獨創(chuàng)精神。實現(xiàn)這一要求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自身應該充分理解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愛國精神的實質性內(nèi)容,才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感染學生。
二、借助作者之筆,熏陶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國家初中教材編委在編纂課本選文時,選擇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其中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語文教師首先自身要有一顆強烈的愛國心。愛祖國,愛人民,愛教育這片園地。有了愛國心才能悉心 地去播種美的種子。我們應借助作者之筆,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 如教學《沁園春?雪》一文,描繪了氣勢恢宏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祖國河山圖:曹操《觀滄!繁磉_詩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雄渾氣魄;散文《濟南的冬天》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畫,使人仿佛置身于圖畫之中。篇篇課文都是一支支歌,以不同的音符譜寫著愛國主題的交響曲。面對一疊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教科書,面對一群喝蜜糖水長大的青少年,我們不能不負有一種沉重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把一幅圖畫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名篇的熏陶中感受到祖國山河的雄壯、磅礴、美麗如畫,自然發(fā)出“江山如此多嬌”的贊美之情。這樣教學,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審美感,又讓學生油然生發(fā)出愛國主義情懷。
三、探究文本主題,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我手寫我口”。文本是濃縮思想的載體。初中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表現(xiàn)了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如《我愛這土地》、《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其中,《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就是一首深情的愛國之歌。詩中交融著深沉的歷史感和強烈的時代感,涌動著擺脫貧困、掙脫束縛、走向新生的激情。在教學本文時,教師可以把意象和句式修辭同主題分析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明確運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國的深情訴說里,融個體的“我”于祖國的大形象里,表達了“我”與祖國生死相依、血肉相連的情感。
四、提高誦讀水平,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誦讀是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進行情感教育的一種很好的手段,特別是通過感情誦讀,對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間的愛國主義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發(fā),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我們初中教材中有著大量的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指導學生反復吟讀、細致體悟,讀起來抑揚頓挫,節(jié)奏明快,富有音樂美。
例如,在講諸葛亮的《出師表》時,在理解了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情感基調(diào)后,我們大聲的誦讀就可以體悟到請葛亮不愧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在講授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上課時,我們引導學生弄懂“憂患”和“安樂”之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生先展開想象,思考我們當今的治國之道該是怎么樣的,再感情誦讀課文。這樣很容易就在學生的腦海中有一個意識,明白“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意義。我們誦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過伶仃洋》等愛國詩篇的時候,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復誦讀,注意方法,把握情感的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五、結合語文實踐,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實踐。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聽說讀寫實踐不應置于思想教育之外,思想教育也不應是硬加進聽說讀寫的“材料”。語文能力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語文教學要使學生聽出“道”,說出“德”,讀出“情”,寫出“理”,關鍵是實踐。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就應牢牢結合語文實踐,在實踐話動中讓學生體悟,感受,升華?梢蚤_展適合學生特點,易于學生接受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加深對祖國的認識,既懂得“為什么要愛”,又懂得“怎樣去愛”。組織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我愛我的祖國”詩歌分享;“我愛壯麗山河”圖片展覽;“奧運伴我成長”朗誦比賽;“城多巨變”、“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等社會調(diào)查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調(diào)查寫出內(nèi)容新穎豐富、取材廣泛、有獨到見解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通過各種有效的語文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使愛國主義情感在學生心靈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效果顯著。
愛國主義讀后感范文第2篇
大家好!
今天,全國組委會在部級風景名勝區(qū)溫州雁蕩山隆重召開“走向世界的中國”第十屆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表彰大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共樂清市委、樂清市人民政府對遠道而來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選手表示熱烈的歡迎!
樂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國市場經(jīng)濟發(fā)育最早、經(jīng)濟發(fā)展最具活力的地區(qū)之一,是溫州模式的重要發(fā)祥地,全國組委會選擇在樂清召開表彰大會說明了他們對樂清愛國主義讀,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書教育活動的肯定,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樂清市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從起步到現(xiàn)在才經(jīng)歷了短短的三年時間,這些年來,在全國組委會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我們樂清和全國其它省市一樣,始終得到了市委宣傳部、教育局、文化局、團市委、婦聯(lián)、新華書店t等各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從第一屆的10萬余人次參加到第二屆的15萬余人次參加,活動規(guī)模不斷擴大,活動內(nèi)容不斷豐富,活動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成效日益顯著。
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是因為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本身具有深遠的意義,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yè),而讀書活動作為一個載體恰恰是最好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讀書教育活動,在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在活動中,各學校紛紛成立了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許多學校結合班會、隊會、利用墻報、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站開展讀教活動。通過征文、講故事、演講、夏令營等活動將這些活動引向深入。在工作的開展中,我們深刻感受到,要做好這項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要認真規(guī)劃,深入發(fā)動,二是要有明確的主題,增加青少年學生的凝聚力、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讓讀書活動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增強活動對廣大小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這項活動永葆活力,不斷向前。
朋友們,雁蕩山始于唐,盛于宋,一千多年來,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在這里舉行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評比表彰大會,必將會進一步推動讀書教育活動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也一定會按照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組委會的統(tǒng)一部署,進一步高度重視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在加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突出地位,繼續(xù)強化組織領導,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績。
愛國主義讀后感范文第3篇
【關鍵詞】美育讀音形象字義
美育就是審美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美的欣賞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樹立學生美好的理想。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小學所有的教材都有美育內(nèi)容。我在教低年級學生識字時,發(fā)現(xiàn)從漢字明快的讀音、形象的結構、豐富的字義上也能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美育素質。于是,我把識字課上成一堂融識字、美育于一體的綜合課。
一、 “音”中促“美”
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有明快的讀音,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易讀錯音,錯音聽起來使人覺得很別扭,很不舒服,這就顯得不美了。于是,我通過比較美與不美對學生進行感受美的教育。
如“子”的讀音是平舌音zi,讀起來清晰有力,和“桌”合在一起讀輕聲,輕輕帶過,給人以輕快之感。但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易混淆,不分平舌音、翹舌音,讀成zhi,這樣,“桌子”讀起來就較難聽。于是,我把桌子(zi)和桌子(zhi)放在一起,讓學生每個讀兩遍,說說你覺得哪一個好聽。通過比較,學生能分辨出好聽與不好聽,這就使學生感受出美與不美,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美感。久而久之,學生感受美的能力逐步提高了。
再如“兩”的聲母是“l(fā)”,有的學生易讀成“n”,變成了“niǎng”,聽起來含糊不清,我在講解完“兩”的字義后,讓學生比較liǎng和niǎng哪個讀起來順口,符合平時小朋友的習慣用語。學生通過對比、聯(lián)系生活,自然而然感到兩(liǎng)的讀音美,符合生活實際。因此,通過比較字的讀音,并聯(lián)系生活,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并使他們體驗到生活之中的美。
二、 “形”中促“美”
寫字是識字的一個重要部分,寫字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把字寫得正確,更要把字寫得美觀。這種審美感不能硬塞給學生,因為學生對字的結構規(guī)律難以領會,有的只是依樣畫瓢,還有不盡美之處。因此,我們應該運用淺顯的比喻、直觀的顯示和生動的故事配合講解,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感知美。
如“他”字是左右結構,“亻”應寫得小點,而“也”寫得大點。于是,我講了個小故事:一天,一個瘦子和一個胖子來到一個房里,他們要分房子,小朋友想一想,誰的房子應該大一點?答案顯而易見。在此基礎上,我再板書“他”,學生便易于接受。這樣運用淺顯形象的比喻、簡短的故事很快讓學生掌握了“他”字的間架結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接著,在學生余興未盡之際,再讓學生說說怎樣寫好“地”“清”“河”,加深印象,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使他們對這一類型字的結構有一定的掌握。
再如“樹”是左中右結構的字,可拆成三部分:“木”“又”“寸”,我把“樹”字剪成三個字形,讓一個學生像玩積木那樣“拼字”,其他同學評價:拼成的“木又寸”字和寫的“樹”字在結構上哪個好看,哪個和諧?繼而又問,為什么不好看,應該怎樣改?學生通過比較,爭先恐后地回答:“只要將‘木’和‘又’的捺改成點!边@樣,一個和諧一體的“樹”字就呈現(xiàn)在眼前,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這種左中右結構的字的構字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分析“燈、秋、把……”這些字的結構,并練習書寫,進行鞏固。這樣,學生都能把字寫得既合法度又漂亮,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有了初步欣賞美的能力。
漢字形象的結構是一種美的結合,老師不能視而不見,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利用漢字的結構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讓學生在習字中得到美的感受。
三、 “義”中促“美”
每個漢字都表達一定的意義,老師應該讓學生逐個體會、明白。與此同時,我們應善于挖掘字義中含思想情感美的因素,讓其滲透到教學字義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陶冶學生的心靈。
如“愛”是“喜愛、熱愛”的意思,在理解“愛”的意思時,可讓學生在組成的詞(喜愛、熱愛、愛護……)中去體會!盁釔邸本褪欠浅,讓學生說出熱愛誰。學生的答案不盡相同,有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祖國……老師可以利用這些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這對教育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樹立雄心壯志,無疑是頗有裨益的。
又如“己”是“自己”的意思,在講解“己”的字義時,我舉出了“舍己救人”“先人后己”兩個詞語。然后講解詞義:“舍己救人”就是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救別人!跋热撕蠹骸本褪亲鋈魏问孪瓤紤]別人,最后想到自己。最后,我舉出班內(nèi)在這些方面做得較好的學生。這樣,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從小心中有了別人,能為別人著想,升華了他們的道德認識。
愛國主義讀后感范文第4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這段話包含了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范圍,不僅要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還要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人生的兩件大事,一是學做人,二是學做事。所謂“人才”,首先得是堂堂正正的人。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引導和保障,掌握了知識技能就有可能不能為社會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會。我們教師的首要職責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因此,培養(yǎng)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已經(jīng)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經(jīng)典古詩文是我們中華幾千年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積淀,我認為在誦讀課上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準詩文、讀好詩韻、讀出詩境,還要充分利用古詩文誦讀教學這塊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傳承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至今仍閃爍著燦爛的光輝,經(jīng)典詩文積淀了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民族魂、民族根。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精華,主要指的是以儒家倫理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道德精華。針對當前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無私奉獻、助人為樂、團結友愛、孝敬父母的意識淡薄,所以我在誦讀課中讓學生誦讀《弟子規(guī)》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以“誠”為先的交往準則,以“禮”為先的行為規(guī)范,以“孝”為先的家庭倫理,以“儉”為先的立家之本,以“仁”為先的待人之心。這些都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再如誦讀《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融四歲,能讓梨……如囊螢,如映雪……”在誦讀中,教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指導學生誦讀,還指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對照自己找差距,辨別自己哪些行為是對的,那些行為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今后應該怎樣做。在誦讀中不僅使學生積淀了知識,還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發(fā)憤讀書、孝敬父母以及行為準則的印跡,對培養(yǎng)學生品德,激發(fā)學生勤學上進,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人們千百年來形成的一種對祖國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個國家人民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學生發(fā)奮學習的推動力量。我們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進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氣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們必須從小教育學生把自己的學習、生活與祖國命運前途聯(lián)系起來,在學生的心里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中華古詩詞中不乏歌頌祖國壯麗河山、名勝古跡、豐富物產(chǎn)、遼闊疆域等名篇,教師利用誦讀課機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學可謂水到渠成。如學習陸游的《示兒》可以利論文聯(lián)盟用作者的遺慮、遺憤、遺言、遺憾幾個問題,激發(fā)學生與作者的共鳴,在心底產(chǎn)生強烈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人人都說家鄉(xiāng)好,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無處不存在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如學習《泊瓜洲船》、《憶江南》等古詩讓學生在體會作者的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中,扣動學生愛家鄉(xiāng)之心弦,然后再擴大到整個國家。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還應先從教育學生同情他人,愛身邊的親人,關心師友做起。如《鋤禾》在教育學生愛惜糧食的同時,還應喚起學生的同情心,學習“送別詩”后,要啟發(fā)學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愛的種子,為萌生愛國主義思想奠定心理基礎。
三、注重人格教育
培養(yǎng)學生的真善美,是我們誦經(jīng)活動的最終目標。中華古詩文記載著我們整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史,薈集著儒、道、墨等諸家的深刻思想,這些傳誦千年,膾炙人口的篇章,積淀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古詩文不僅能提供文學滋養(yǎng),而且融合在詩文中的智慧、風骨、胸懷和操守都將成為新一代中國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資源”(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社區(qū)與文化委員
轉貼于論文聯(lián)盟
愛國主義讀后感范文第5篇
[關鍵詞]語文教學;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3)06-0020-01
黨的十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將“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作為總目標之一。由此,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責無旁貸。
在語文教學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重視正確導向,正如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建議所言,“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一、在意境再現(xiàn)中激發(fā)愛國情懷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敝袊蟮胤鶈T遼闊、物產(chǎn)豐富、景色秀美,歷代騷人墨客吟誦歌頌,留下了很多壯麗詩篇,“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借助于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描繪和贊美,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可讓學生從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中燃起濃濃的愛國情。教學的《沁園春?雪》一文時,可抓住作者對“長城”“大河”“群山”“高原”等崇高、偉大形象的描寫,借助于“舞”“馳”等動詞的傳神描繪,引領學生在腦海中構思意境,巧妙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再現(xiàn)氣勢恢宏的祖國河山圖,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山河的雄壯、磅礴,領略祖國山河的美麗,由此激發(fā)學生的酃之情。
二、在析詞品句中移植敬業(yè)思想
仔細閱讀初中語文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篇目中都蘊含著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教師教學時可抓住課文中關鍵性詞句、段落,有層次地剖析、點撥,通過感染熏陶將蘊含在課文中的敬業(yè)精神移植于學生的心靈之中。教學《鄧稼先》時,可抓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不能走”等關鍵詞句進行重點剖析。鄧稼先在臨逝世的一年時間里,先后做了三次大手術?删驮谶@期間,他還是“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和于敏“聯(lián)合署名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在井下作業(yè),當面對生命危險勸他回去時,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睂⑦@些聯(lián)系到一起,可讓學生進行剖析感悟:鄧稼先為什么會成為“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yè)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為什么說他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除了具有深切的愛國情懷、超凡的創(chuàng)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更少不了甘為科學事業(yè)獻身的敬業(yè)精神。
三、在辯論反省中培育誠信理念
“燈不挑不亮,理不辯不明”,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發(fā)掘誠信點,合理設置辯論點,必然引發(fā)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討論、爭鳴,而這樣的思想碰撞正是把閱讀引向深處的過程,也可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誠信理念!墩\實與信任》一文,兩位車主妥善處理反光鏡被撞碎這起小事故,揭示了“人與人之間,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一道理。教學中學生初步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后,可組織他們以“誠信與利益”為主題舉行辯論會。學生在高漲的熱情中,查閱資料、搜集論據(jù)、展開激烈辯論,既拓展了他們的學習內(nèi)容,培養(yǎng)了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也讓他們進一步認識了誠信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中為學生上了一堂誠信做人的啟蒙課。
四、在感情朗讀中讓真情走進心靈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