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簡介
周武王
周武王
武王,名姬發(fā)。生卒年不詳。文王次子,文王死后繼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畢原。
姬發(fā),因文王長子伯邑考被商紂王殘殺,所以,文王死后,由他位。
姬發(fā)繼位后,繼續(xù)用姜子牙為國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為助手,進一步整頓內(nèi)政,增強軍力,準備繼承文王遺志,攻滅商紂王。
第二年,姬發(fā)在盟津(今河南省孟縣南)大會諸侯,檢閱軍容,到會者有800多個小國諸侯,一起舉行伐商演習。由于時機未到,武王沒有出兵攻商。
兩年后的春天,姬發(fā)見時機成熟,親自率領(lǐng)本部主力,聯(lián)合各小國兵力,在正月甲子日誓師,從盟津出發(fā),攻入商國,在牧野大敗商軍后攻入朝歌,滅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鎬京(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號稱宗周。
“武王伐紂”是我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它發(fā)生于什么時候呢?從漢代的劉歆到當代的史學家、天文學家,眾說紛壇,莫衷一是,有近20種說法。有一種獨特的看法認為,《淮南子·兵略訓》曾說: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慧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意思是,武王伐紂時,歲星(即木星)出現(xiàn)在東方的天空,同時還有慧星出現(xiàn),頭向著東方,根據(jù)公元1910年哈雷慧星的出現(xiàn)和它回歸地球的周期時間,逆推40次回歸過近日點,發(fā)現(xiàn)在公元前1057年,哈雷慧星正好回歸地球,其天象恰好與《淮南子·兵略訓》的記載符合,所以,武王伐紂的年代應是公元前1057年。這一種看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接受。
姬發(fā)滅商后幾天,登上小山俯看商的都城朝歌,見朝歌建筑雄偉,心想如此強盛的商朝,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之久,只因為失去了民心,頃該之間就被滅亡。而周還剛剛立國,反對、敵視它的人還很多,危機四伏,禁不住憂心忡忡。為了鞏固和擴大周朝的勢力,姬發(fā)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親屬和功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封神農(nóng)的后代于焦,黃帝的后代于祝,堯的后代于薊,舜的后代于陳,大禹的后代于杞,姜子牙封于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為齊國;周公旦封于典阜(今山東省典阜縣)為魯國;召公封于薊丘(今北京)為燕國……為了安撫商朝的殘余勢力,姬發(fā)又將紂王子武庚封為殷侯,留在殷都,并派兄弟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去監(jiān)視他,稱為三監(jiān)。
西周建國后的第三年,姬發(fā)在天下未寧的形勢下病死在鎬京。
姬發(fā)死后的廟號為武王。
尚書中的泰誓,牧誓,詩經(jīng)中的召南甘棠等20幾篇文獻中,都記載有武王的言行事跡。
周成王
成王,名姬誦,生卒年不詳,武王子,武王死后繼位,在位37年,病死,終年50歲。葬于畢原。
姬誦繼位時,年僅13歲,由叔父周公旦攝理政事。
文王第三子管叔鮮和第五子蔡叔度見周公代行天子職務,心懷妒忌,就傳出流言蜚語,說周公企圖奪取王位。商紂王之子,封于殷的殷君武庚就乘機拉攏管叔鮮和蔡叔度,聯(lián)絡(luò)淮夷,一起舉兵反叛。周公出師東征,經(jīng)過3年苦戰(zhàn),終于殺死了武庚和管叔鮮,俘虜和放逐了蔡叔度,從而平定了叛亂,安定了大局。
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亂后,便將他們所管轄的殷遺民一分為二,一部分封給了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封于商丘,國號宋。另一部分則分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封于殷商故墟,國號衛(wèi)。
姬誦親政后,繼續(xù)大封諸侯,以拱衛(wèi)周王室,同時加強對新征服地區(qū)的統(tǒng)治,建立起以周王室為主干的宗法制度。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yè),對他的頌聲四起。
后來,姬誦病倒,擔心兒子姬釗不能勝任國事,就命召公、畢公用心輔佐。從此,這種帝王臨終前將嗣君托付給宗室或大臣的命令,就稱之為顧命,受托付的宗室或大臣稱之為顧命大臣。不久,姬誦病死。
姬誦死后的廟號為成王。
周康王
康王,名姬釗,生卒年不詳。成王子,成王死后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畢原。
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lǐng)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jié)儉寡欲,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yè)。
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鬼方(今陜西省西北部)和東南各地,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在一次大戰(zhàn)中,周軍俘虜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為了慶祝勝利,姬釗賞給參戰(zhàn)的貴族孟以1700多俘虜,作為奴隸使用,并將此事用文字鑄在鼎上,這只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發(fā)掘出來,至今還陳列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里。
姬釗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天下統(tǒng)一,經(jīng)濟、文化繁榮,社會安定,史書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余年不用”。 后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tǒng)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姬釗死后的廟號為康王。
周昭王
昭王,名姬瑕,生卒年不詳?低踝,康王死后繼位。在位19年,因擾害百姓而被船民設(shè)計淹死。葬于少室山(今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中的少室山)。
姬瑕自幼養(yǎng)尊處優(yōu)。即位后又沒有賢能的大臣勸諫、輔佐,所以生活很快就奢侈荒唐起來。他酷愛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不少佞臣就投其所好,今天奉獻珍禽,明天貢上異獸,以博取賞賜和升官。有時,姬瑕一聽得什么地方有珍禽異獸,立刻扔下朝政不顧,趕去捕獵。弄得政治昏暗,國力衰落,有些諸侯了開始不大聽人他的命令,中斷了貢奉,昭王還是毫不檢點,一味對他們出兵討伐,勞民傷財。
姬瑕即位后的第十九年,臣下在奏告說,南方有一名為越裳氏的部落,出產(chǎn)一種羽毛潔白、肉味鮮美的珍禽,名叫白雉雞,成王時,越裳氏常拿來進貢,如今南方的楚國強盛起來,不再聽命于天子,交通阻隔,越裳氏也就中斷了進貢。姬瑕大怒,馬上親自統(tǒng)領(lǐng)大軍南征楚國,一路上強征人民運輸糧草,撐船拉纖,供應精美的食品和醇酒,征用了漁民的船只,用完了還要將船鑿沈。人民怨聲四起。
姬瑕渡過漢水,進攻楚國都城丹陽(今湖北省枝江縣),屢攻不克。恰巧楚王擔心敵不過周天子,派人前來請罪。昭王就順水推舟,斥責了楚王一番,然后在楚國境內(nèi)搶劫了百姓的大批財物,聲稱戰(zhàn)勝而班師回朝。
姬瑕一路游獵,回到漢水邊上,命令部下再次強征民船,船民含憤挑出了一些船只,將它們拆散了再用膠水粘合起來,又用彩色圖案氫痕跡掩蓋起來。讓姬瑕的部下將這些船搶走。姬瑕和將士登上船只,裝滿了車、馬、財物,啟船過河,船行到江心,膠水經(jīng)江水浸泡溶解,船板紛紛散裂,船只下沉,姬瑕和隨身大臣也跌落在江中,姬瑕不識水性,穿著又很笨重,落水后掙扎了幾下就直往下沉,姬瑕的車夫辛游靡熟識水性,力氣又大,拼命游過去救駕,無奈江面上浮滿了人、馬、物品。等他一一排開,好容易游過去拉住姬瑕,姬瑕已不省人事,等拉上岸來,姬瑕已經(jīng)腹脹如鼓,氣絕身亡,大臣們覺得姬瑕這樣死不體面,不能公布真相,就草草地將他埋葬,并對外謊稱是急病而死的。
姬瑕死后的廟號為昭王。
周穆王
穆王,名姬滿,生卒年不詳,昭王子。昭王死后繼位。病死,葬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25里處。
姬滿在位期間,命甫侯制定《甫刑》,又出兵征伐楚國,直達九江。后來又聯(lián)楚滅徐,西征犬戎,俘獲犬戎五王,將犬戎的一些部落遷到太原(今山西省西南部),開辟了通向西北的大道。
不久,姬滿開始西巡。據(jù)說姬滿曾以造父為國夫,駕著8匹千里馬,帶著7隊選拔出來的勇士,攜帶供沿途賞賜用的大量珍寶,先北游到今天的內(nèi)蒙古境內(nèi),再折向西巡,經(jīng)過了今天新疆境內(nèi)的許多名山大川,到了西王母國,受到了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瑤池為姬滿設(shè)宴,飲酒吟詩,共頌友誼,又登演山眺望遠景,姬滿還在山頂大石上刻了“西王母之國”五個大字,和西王母一起種了一棵槐樹,作為紀念。然后,姬滿繼續(xù)西進到大曠原(今中亞細亞的吉爾吉斯草原),采集了許多禽異獸后,返程東歸,回到鎬京。
姬滿西巡歷時兩年多,行程35000多里,是歷史上偉大的壯舉。沿途經(jīng)過許多邦國,受到各地人民的熱情招待。這說明我國的地域當時已經(jīng)相當遼闊,中原的華夏族和西部各族之間,很早就相互友好,關(guān)系密切,共同創(chuàng)造著中國的文明。
姬滿病死于南鄭(今陜西省渭南縣)祗宮。
姬滿病死后的廟號為穆王。
周共王
共王,名姬黳扈,生卒年不詳。穆王子,穆王死后繼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畢原。
姬黳扈繼位時,國家因穆王遠游,耗費了巨量財富,弄得國家財政十分空虛,經(jīng)濟上漸漸難以支持。但是,在許多場合又不得不維持著天子的架子。如為了表示賞罰分明,共王不得不將都城附近的土地陸繼分封給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來越小,收入越來越少。周王朝開始衰落下去。
姬病死后的廟號為共王。
周懿王
懿王,名姬堅,生卒年不詳,共王子,共王病死后繼位。在位10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堅生性懦弱,繼位后政治日趨腐敗,國勢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屢次進攻,他被迫將都城遷往槐里(今陜西省舉平縣東南)。
姬堅死后的廟號為懿王。
周孝王
孝王,名姬辟方,生卒年不詳,共王弟,懿王叔。懿王病死后奪位。在位10年,病死,葬處不明。
懿王病死,理應由太子姬燮繼位,但是太子懦弱無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機奪取了王位。
姬辟方即位后,一心試圖復舉周朝。他先振興軍力,在汧水、渭水之間的草原上開辟了一個大牧場,用重金招募行家來養(yǎng)馬。有個應募者名叫非子,養(yǎng)的馬匹匹膘肥腿壯,一年下來,馬的匹數(shù)增加了一倍多,姬辟方十分滿意,就將秦地幾十里的土地封給他,做了附庸于鄰近大諸侯的小國國君,這就是日后統(tǒng)一中國的秦朝的發(fā)源地。但姬辟方?jīng)]有能等到實現(xiàn)振興周室的理想,就病死了。
姬辟方死后的廟號為孝王。
周夷王
夷王,名姬燮,生卒年不詳。懿王子,孝王侄孫。孝王死后繼位。在位30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燮,原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繼位,但他懦弱無能,被懿王叔孝王奪取了王位。孝王病死,諸侯又依據(jù)父子子繼的定例,扶立他為帝。
姬燮對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諸侯禮拜的慣例,變?yōu)槌姇r步下堂來和諸侯相見,天子的威嚴了就大為下降。他在位朝間,被穆王遷居太原一帶的犬戎不斷地反叛,姬幾次派兵征討,都未能根除。
姬燮繼位后的第三十年,病倒,立子姬胡為太子。 翌年姬病死。
姬燮死后的廟號為夷王。
周厲王 厲王,名姬胡(?--前828年),夷王子。夷王病死后繼位。在位37年,在“國人暴動”中被驅(qū)逐出都城,后凄涼病歿于彘(今山西省霍縣),葬于彘。 姬胡繼位后,認為父親夷王在位時,對諸侯大夫過于寬和,決心以嚴酷的手段來懾報臣下。不久,他就借故烹殺了齊哀公。 姬胡又貪財好利,千方百計地搜刮人民。有一個臣子叫榮夷公,教唆厲王對山林川澤的物產(chǎn)實行“專利”,由天子直接控制,不準平民(國人)進山林川澤謀生。姬胡聽了很中意,置大臣的規(guī)勸和平民的反對于不顧,推行了“專利”。 平民被斷了生路,怨聲四起,紛紛咒罵。姬胡又派了一個佞臣衛(wèi)巫于監(jiān)視百姓,將許多不滿“專利”的平民捕來殺死。后來連不少沒有發(fā)過怨言的平民也被殺死。弄得親友熟人在路上遇到了都不敢互相招呼,只能看上一眼,使都城變得死氣沉沉。姬胡卻還自以為得計,得意洋洋地說:“我自有辦法叫百姓不敢誹謗我!贝蟪颊俟珓窠湔f:“這樣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條河。河一旦決口,要造成滅頂之災;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帶來的危害遠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導的辦法,治民要讓天下人暢所欲言,然后采納其中好的建議。這樣,天子處理國政就少差錯了。”姬胡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我是堂堂天子,那些無知的愚民只能遵從我的命令,怎么能讓他們隨便議論!”仍然一意孤行,實行暴政。 公元前841年的一天,都城四郊的國人自發(fā)地集結(jié)起來,手持木棍,農(nóng)具作武器,從四面八方撲向都城的王宮,要向姬胡討還血債。姬胡聽到由遠而近的憤怒的呼喊聲,忙命令調(diào)兵鎮(zhèn)壓。臣下回答說:“我們周朝寓兵于農(nóng),農(nóng)民就是兵,兵就是農(nóng)民。現(xiàn)在農(nóng)民暴動了,還能調(diào)集誰呢?”姬胡這才知道大禍臨頭,匆忙帶著宮眷步行逃出都城,沿渭水朝東北方向日夜不停地逃到遠離都城的彘,筑室居住了下來。 都城中的平民在大臣周公、召公的極力勸解下,終于平息了一些怨恨,紛紛離去。周公和召公根據(jù)貴族們的推舉,暫時代理政事,重要政務由六卿合議。這種政體,稱為共和(一說由共伯和代行天子職務)。 這一次以都城四郊的平民為主體的暴動,歷史上稱為“國人暴動”。這一年,歷史上稱為“共和元年”。 由于《史記》一書由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開始系年記事,因此國人暴動、厲王被逐、“共和行政”建立的這一年,就被視為中國歷史有確切年代記載的開始。 “國人暴動”有力地打擊了西周奴隸制王朝,動搖了西周奴隸主的統(tǒng)治,西周更快地衰落了下去。逐步出現(xiàn)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姬胡逃到了彘后,派臣子凡伯回都城鎬京探聽消息。凡伯見暴動已經(jīng)平息,就和周公、召公商議,準備接姬胡回都復位。但是,人民對姬胡十分憎恨,堅決不允許他回來。周公、召公怕再次觸怒人民,激起暴動,被迫打消了這個念頭。凡伯回到彘奏明情由,姬胡無可奈何,只好在彘定居。彘在汾水之畔,周人因此又稱姬胡為汾王。姬胡到了這步田地,一切天子的享受都失去了,每年僅僅由周公、召公派人送些衣服、日用品給他維持生計。他想起昔日的尊榮,郁悶不解,凄涼地度過了14年后病死。 姬胡死后的廟號為厲王。 周宣王 宣王,名姬靜(公元前?--前782年)。厲王子,厲王死后繼位,在位46年,中風而死。葬處不明。 姬靜,厲王子,厲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國人暴動時,他聞聲逃入召公府宅避藏。國人發(fā)現(xiàn),趕來包圍了府宅,要召公要他交出來。召公盡力勸說國人饒恕太子,國人不允,擁入宅中搜捕。召公趕入內(nèi)室,命他自己的兒子與太子對換服裝,忍痛將兒子推出來交給了國人。國人不辨真假,當即將假太子揍死后離去。姬靜就冒充召公的兒子隱藏了下來。厲王病死后,周公、召公利用迷信平服了民怒,扶姬靜繼位。 姬靜出于患難之中,以父王的下場為戒,在繼位初期能虛心謹慎,勤理國政。在政治上,他不獨斷專行,有事同臣下商議。當時鑄的一件銅器“毛公鼎”上記載著他的話,說凡他發(fā)出的政令,必須有毛公的簽字才有效;他又整頓吏治,申令各級官吏不利貪財、酗酒、欺壓百姓。在經(jīng)濟上,他取消了厲王時期的專利政策,放寬對山林川澤的控制;他一上臺就宣布廢除奴隸制的籍田制,允許將公田分給奴隸耕種而收取實物。在軍事上,為了解除自西周中期以來四周少數(shù)民族不斷內(nèi)犯的軍事威脅,也為了轉(zhuǎn)移國內(nèi)視線,他重振軍旅,命令尹吉甫、南仲等大臣統(tǒng)兵擊退了西北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進攻,征伐東方的徐戎、南方的楚和西方的戎。他還效法周武王、周成王分封諸侯,以拱衛(wèi)王室。他將弟弟友封于鄭(今陜西省華縣東),就是日后的鄭國;將舅舅申伯封于謝(今河南省南陽縣內(nèi)),稱為申侯。 這些措施暫時緩和了內(nèi)外矛盾,周王朝的統(tǒng)治呈現(xiàn)出一時鞏固的現(xiàn)象,被史家稱為“宣王中興”。其實,在中興的表面現(xiàn)象下面,周王室的各種社會矛盾仍在發(fā)展。有的諸侯這時已不肯出力拱衛(wèi)王室,有的甚至起兵叛亂。當時的銅器“禹鼎”上記載了原臣屬于周朝的噩侯,聯(lián)合東夷和南淮夷進攻周王室,直打到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姬靜傾全國的兵力--西六師和殷八師進行抵抗,王師卻懼怕敵人面畏縮不前,最后不利不借助一些諸侯的力量,才勉強取勝。這說明周王朝軍隊的戰(zhàn)斗力已經(jīng)衰落了。到了姬靜在位的后期,對外戰(zhàn)爭屢遭失敗。公元前789年,王師伐姜戎,戰(zhàn)于千畝(今山西省介休縣南),王師喪失殆盡,姬靜幾乎被俘。 姬靜到了晚年,漸漸固執(zhí)已見,不納忠諫。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他硬逼魯國廢長立幼。魯人不服,他就興兵討伐,使魯國幾世陷于混亂,并且破壞了周朝傳位于嫡長子的宗法制度,引起了同姓諸侯間的不睦,諸侯們對姬靜了更加不滿。在君臣之間,他了變得專斷無理。一次,大夫杜伯為了一件小事觸怒了姬靜。姬靜下令要殺死他,杜伯的老朋友左儒急忙上前諫阻。姬靜更加發(fā)怒,斥責說:“你只知有朋友,不知有國君,是何道理”。左儒答說:“國君有理,臣應當順從國君;朋友有理,臣應該支持朋友,F(xiàn)在杜伯并沒有罪過,不應該問斬,所以,臣勸諫大王勿殺杜伯!奔ъo惱怒說:“我偏要殺他,你又能怎么樣?”左儒說:“臣愿陪杜伯同死!奔ъo說:“我偏偏不讓你死,看你怎么樣去和他同死”。說罷,喝令左右把杜伯推出去斬了。左儒又氣又羞,回到宅第自刎而死,引起了臣下的驚恐和混亂。 事后,姬靜冷靜下來,感到自己未免太過分了,暗暗悔恨,又不好明說,以致寢食不安,得了一種怔忡癥。不久,姬靜病情好轉(zhuǎn)了些,帶著臣下外出游獵,借以散心,游獵中,他忽然在車上大叫一聲,往后就倒,昏迷了過去。左右慌忙將他送回宮中,幾經(jīng)醫(yī)治無效,幾天后死去。后來,就流傳開一種說法,說姬靜打獵時,忽然看見杜伯從路的左邊鉆出來,身穿紅衣,頭戴紅冠,手持一張紅弓,搭上一支紅箭,射中了姬靜的要害,奪去了他的性命。這自然是迷信之言。姬靜可能是死于中風,也有人說他是由于征戰(zhàn)失利,憂郁而死。 姬靜死后的廟號為宣王。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